大學點睛補-明-釋智旭
蕅益子年十二。談理學而不知理。年二十。習玄門而不知玄。年二十三。參禅而不知禅。年二十七。習律而不知律。年三十六。演教而不知教。逮大病幾絕。歸臥九華。腐滓以爲馔。糠粊以爲糧。忘形骸。斷世故。萬慮盡灰。一心無寄。然後知儒也。玄也。佛也。禅也。律也。教也。無非楊葉與空拳也。隨嬰孩所欲而誘之。誘得其宜。則啞啞而笑。不得其宜。則呱呱而泣。泣笑自在嬰孩。于父母奚加損焉。顧兒笑。則父母喜。兒泣。則父母憂。天性相關。有欲罷而不能者。伐柯伐柯。其則不遠。今之誘于人者。即後之誘人者也。倘猶未免隨空拳黃葉而泣笑。其可以誘他乎。維時徹因比丘。相從于患難顛沛。律學頗谙。禅觀未了。屢策發之。終隔一膜。爰至誠請命于佛。蔔以數阄。須藉四書。助顯第一義谛。遂力疾爲拈大旨。筆而置諸笥中。屈指複十余年。徹因比丘。且長往矣。嗟嗟。事邁人遷身世何實。見聞如故。今古何殊。變者未始變。而不變者亦未始不變。尚何存于一分無常一分常之邊執也哉。今夏述成唯識心要。偶以余力。重閱舊稿。改竄其未妥。增補其未備。首論語次中庸。次大學後孟子。論語。爲孔氏書。故居首。中庸大學。皆子思所作故居次。子思先作中庸。戴禮列爲第三十一。後作大學。戴禮列爲第四十二。所以章首在明明德承前章末子懷明德而言。本非一經十傳。舊本亦無錯簡。王陽明居士已辨之矣。孟子學于子思。故居後。解論語者曰點睛。開出世光明也。解庸學者曰直指。談不二心源也。解孟子者曰擇乳。飲其醇而存其水也。佛祖聖賢。皆無實法系綴人。但爲人解粘去縛。今亦不過用楔出楔。助發聖賢心印而已。若夫趨時制藝。本非予所敢知。不妨各從所好。
丁亥孟冬九日古吳西有道人智旭漫識(時在順治四年)
大學直指補注序
夫聖經。天下國家之心要也。大學一書。又諸經之心要也。蕅益大師大學直指。又大學之心要也。得此心。則天下國家治且安。失此心。則天下國家亂且危。其關系之重何如乎。而其致力之本。則在于修身。修身之本。在于正心。正心之本。在于誠意。誠意之本。在于致知。致知之功。即在格物。物即身家國天下之物。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歸于本正之謂格。格感通也。豎窮三際橫遍十方之謂格。夫是之謂大學。夫是之謂明明德于天下。若廣說之。豈但一天下雲乎哉。不入華嚴法界觀。不能知其究竟矣。竊嘗論之。大學一書。世間法之總持也。而即爲出世資糧。佛說阿彌陀經。出世間法之總持也。而不離世間功德。合是二者。而倡導之。弘揚之。則身修家齊國治而天下平。乃至出輪回。生淨土。究竟成佛。普度有情。無他求矣。既申蕅師直指之意爲之補注。以便學者。複敬爲之贊。贊曰。自有此經。未有此注。格物致知。全經要處。破我法執。修二空觀。于一切法。作唯心看。身爲物本。格之所先。家國天下。乃其末焉。本碩末榮。一氣之宣。惟明明德。攝無不圓。宋儒未解。更爲補傳。錯亂古經。大義不顯。旭師妙悟。直指真诠。孔聖複起。當無間然。勳哉來學。熟複斯篇。如是修者。是真聖賢。家齊國治。天下便便。(便便即平平)
民國二十三年甲戌孟夏陽複子江謙謹述
大學直指(依古本)
古吳澫益道人智旭述
陽複子江謙補注
大者。當體得名。常徧爲義。即指吾人現前一念之心。心外更無一物可得。無可對待。故名當體。此心前際無始。後際無終。生而無生。死而不死。故名爲常。此心包容一切家國天下。無所不在。無有分劑方隅。故名爲徧。學者覺也。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故名大學。大字即標本覺之體。學字即彰始覺之功。本覺是性。始覺是修。稱性起修。全修在性。性修不二。故稱大學。
【文分爲二。從初至天下平。統示性修旨趣。從自天子至終。詳示妙修次第。
初中又二。初二節示妙悟之門。次三節示妙修之敘。
初中又二。初直示境觀。二點示悟修。
今初。】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
道者。從因趨果所曆之路也。只一在明明德。便說盡大學之道。上明字。是始覺之修。下明德二字。是本覺之性。性中本具三義。名之爲德。謂現前一念靈知洞徹。而未嘗有形。即般若德。現前一念雖非形像。而具諸妙用。舉凡家國天下。皆是此心中所現物。舉凡修齊治平。皆是此心中所具事。即解脫德。又複現前一念。莫知其鄉。而不無。位天育物。而非有。不可以有無思。不可以凡聖異。平等不增不減。即法身德。我心既爾。民心亦然。度自性之衆生。名爲親民。成自性之佛道。名止至善。親民止至善。只是明明德之極致。恐人不了。一一拈出。不可說爲三綱領也。此中明德。民。至善。即一境三谛。明。親。止。即一心三觀。明明德即自覺。親民即覺他。止至善即覺滿。自覺本具三德。束之以爲般若。覺他令覺三德。束之以爲解脫。至善自他不二。同具三德。束之以爲法身。不縱不橫。不並不別。不可思議。止理名爲大理。覺此理者。名爲大學。從名字覺。起觀行覺。從觀行覺。得相似覺。從相似覺。階分證覺。從分證覺。歸究竟覺。故名大學之道。
【補注】三谛三觀三德。詳言上編始終心要解。
【二點示悟修。】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止之一字。雖指至善。只是明德本體。此節指點人處。最重在知之一字。圓覺經雲。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當與此處參看。大佛頂經雲。以不生不滅爲本修因。然後圓成果地修證。即知止之謂也。此中知爲妙悟。定。靜。安。慮。爲妙修。得爲妙證。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名能定。外境不擾故。聞所聞盡。名能靜。內心無喘故。覺所覺空。名能安。煩惱永寂故。空所空滅。名能慮。寂滅現前。如鏡現像故。忽然超越。名能得。獲二殊勝故。
【補注】大佛頂首楞嚴經雲。爾時觀世音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世尊。憶念我昔無數恒河沙劫。于時有佛。出現于世。名觀世音。我于彼佛。發菩提心。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初于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六道衆生。與諸衆生同一悲仰。聞所聞盡。覺所覺空。空所空滅者。謂能聞能覺能空之心。與所聞所覺所空之境。俱泯也。忽然超越。獲二殊勝者。超越世間有縛與出世間空縛。故空假雙照。發大慈悲心。
【次三節示妙修之敘】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此啓下文兩節之義。蓋迷明德。而幻成身及家國天下。名之爲物。既已迷德成物。且順迷情。辨其本末。返迷歸悟之功。名之爲事。既向生滅門中。商搉修證。須知有終始。始宜先。終宜後。古之欲明一節。知所先之榜樣也。物格一節。知所後之成案也。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說個明明德于天下。便見親民止善。皆明德中事矣。正其心者。轉第八識爲大圓鏡智也。誠其意者。轉第七識爲平等性智也。致其知者。轉第六識爲妙觀察智也。格物者。作唯心識觀。了知天下國家。根身器界。皆是自心中所現物。心外別無他物也。是故若欲格物。莫若觀所緣緣。若知外所緣緣非有。方知內所緣緣不無。若知內所緣緣不無。方能力去內心之惡。力行心內之善。方名自謙。方名慎獨。又只一明德。分心。意。知。三名。致知。即明明德。
【補注】離本清淨周徧之心。而幻爲八識。一眼識。二耳識。三鼻識。四舌識。五身識。六意識。七末那識。八阿賴耶識。前六識者。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與色聲香味觸法六塵相接。而現之識也。第七末那識。譯雲染汙。執我執法之意根也。第八阿賴耶識。譯雲含藏。即前七識之所藏也。能轉八識。則成四智。轉眼耳鼻舌身識爲成所作智。轉意識爲妙觀察智。轉末那識爲平等性智。轉阿賴耶識爲大圓鏡智。如是則複還其清淨周遍之真心。觀所緣緣者。謂觀由見所取之相也。外所緣緣。是所緣之境。內所緣緣。是能緣之心。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我法二執破。則物自格。猶大佛頂經所雲。不爲物轉。便能轉物也。知至者。二空妙觀無間斷也。意誠者。由第六識入二空觀。則第七識不複執第八識之見分。爲內自我法也。心正者。由六七二識無我執故。第八識舍賴耶名。由六七二識無法執故。第八識舍異熟名。轉成庵摩羅識。亦名大圓鏡智相應心品也。身修者。第八識既成無漏。則一切五陰。十二處。十八界。皆無漏也。家齊國治天下平者。一身清淨故。多身清淨。乃至十方三世圓滿清淨也。
【補注】真如之體。不變而隨緣。隨色受想行識五蘊之緣而爲人。隨善惡淨染之緣而爲法。因緣和合虛妄有生。故皆無自性。當體即是真如。不知是義。而妄執有實人。即爲人我執。妄執有實法。即爲法我執。我執者。謂執有自性也。能破二執。即得二空。金剛般若經雲。無我相。無人相。無衆生相。無壽者相。破人我執也。又雲。菩薩應無所住布施。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破法我執也。當知空假中一心三觀。是破二執之神方。斬一切罪根之慧劍也。異熟者。因果之名。或異時而熟。或異性而熟。或異處而熟。三世因果之成熟。非一時非一性非一處也。庵摩羅識。譯雲白淨識。即真如本體。色受想行識爲五陰。六根六塵爲十二處。六根六塵合六識爲十八界。曰陰曰處曰界。皆障礙而不清淨。區局向不周徧之稱。以皆生滅故。皆有漏也。若能轉識爲智。則皆成無漏。已上統示性修旨趣竟。
【詳示妙修次第又爲三。初的示格物。須從本格。二詳示誠意。必先致知。三更示修齊治平。必有次第。
今初。】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爲本。
前雲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元不單指帝王有位人說。恐人錯解。今特點破。且如舜耕曆山之時。何嘗不是庶人。伊尹耕有莘時。傳說在板築時。太公釣渭濱時。亦何嘗不是庶人。只因他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以修其身。所以皆能明明德于天下耳。蓋以天子言之。則公卿乃至庶人。皆是他明德中所幻現之物。是故自身爲物之本。家國天下爲物之末。若以庶人言之。則官吏乃至天子。亦皆是他明德中所幻現之物。是故亦以自身爲物之本。家國天下爲物之末。須知上自天子。下至庶人。名位不同。而明德同。明德既同。則親民止至善亦同。故各各以修身爲本也。前雖略示物有本末。又雲致知在格物。尚未直指下手方便。故今的指修身爲本。以心。意。知。不可喚作物故。以致誠正皆向物之本上格將去故。
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
所厚。謂責躬宜厚。所薄。謂待人宜寬。若以厚爲家。薄爲國與天下。便是私情了。會萬物而爲自己故。謂之知本。自己之外。別無一物當情故。可謂知之至也。初的示格物須從本格竟。
【二詳示誠意必先致知】
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直心正念真如。名爲誠意。妄計實我實法。名爲自欺。蓋稍習聞聖教。未有不知我法二執之爲惡。未有不知二空妙觀之爲善者。但其惡我法二執。不能如惡惡臭。好二空妙觀。不能如好好色。所以名爲自欺。不自謙耳。夫臭必知臭。色必知色。可喻良知。知臭必惡。知色必好。可喻致知。今知二執之惡而不力破。知二空之善而不力修。豈可謂致知乎。心外本無實我實法。名之爲獨。斷意中我法二執。斷無不盡。修良知二空妙觀。修無不圓。名之爲慎也。
小人閑居爲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後厭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此謂誠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此明小人亦有良知。但不能致知。故意不得誠也。閑居。即慎獨之獨字。雖在大庭廣衆。亦名閑居。爲不善者。即是妄起我法二執。二執。爲衆惡根本。故一有二執。便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後厭然。正是良知不可昧處。掩不善而著善。是不能誠于中。如見其肺肝然。是不能形其外。故使人得窺其中也。
曾子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
十目十手。正是慎獨誠中處。潤屋潤身。正是形外處。心包太虛。故廣。體露真常。故胖。
詩雲。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終不可諠兮。如切如磋者。道學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兮者。恂栗也。赫兮喧兮者。威儀也。有斐君子。終不可諠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切磋琢磨。致知也。恂栗。誠于中也。威儀。形于外也。盛德。明德之已明者也。致知。則意誠。意誠。則心正。知。意。心。皆明德之別名。致。誠。正。皆明明德之別名。致到極處。誠到極處。正到極處。即名至善。民不能忘。即是親民。可見親民。止至善。不是明德外事。
詩雲。於戲前王不忘。君子賢其賢。而親其親。小人樂其樂。而利其利。此以沒世不忘也。
武公之民不能忘。與前王之民不能忘一般。良以明德之中。自具賢親樂利。橫徧天下。豎徹沒世。故也。
康诰曰。克明德。太甲曰。顧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由武公而遡之文王。遡之成湯。遡之帝堯。皆是自明。自明。即致知誠意也。即躬自厚也。即修身爲本也。即知所先也。
湯之盤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欲誠其意。莫若自新。自新者。不安于舊習也。我法二執。是無始妄習。名之爲舊。觀我法空。是格物致知。名之爲新。苟者。斬然背塵合覺也。日日新者。不肯得少爲足。又日新者。不肯半塗而廢。又苟日新者。斷分別二執。日日新者。斷俱生二執。又日新者。斷二障種子。
【補注】分別二執者。由無始以來。種子內熏。兼隨外緣邪見分別之粗執。俱生二執者。全由種子內熏。不待外緣邪教。無始以來。與身俱生之細執也。粗執易斷。細執難斷。我執又名煩惱障。障大涅槃故。法執又名所知障。障大菩提故。二障種子斷。則現行不生。
康诰曰作新。
不是我去作他。只因自能日新。彼便興起。故孟子曰。待文王而後興。興。即作也。
詩雲。周雖舊邦。其命維新。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
只一日新又新。便使民亦自作。命亦維新。可見心外無民。心外無命。
詩雲。邦畿千裏。惟民所止。詩雲。缗蠻黃鳥。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鳥乎。詩雲。穆穆文王。于緝熙敬止爲人君。止于仁。爲人臣。止于敬。爲人子。止于孝。爲人父。止于慈。與國人交。止于信。
文王。一人耳。對臣下。則各爲君。對商纣。則名爲臣。對王季。則名爲子。對武周。則名爲父。可見身是本。而所對皆末也。明德一理耳。對臣下。則名爲仁。對君上。則名爲敬。對父母。則名爲孝。對子孫。則名爲慈。對國人。則名爲信。可見無所不用其極。無二極也。極。即至善。至善。即明德本體。此文王自謙處。誠中形外處。皆由格物致知。以誠其意。故能如此。
子曰。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無情者。不得盡其辭。大畏民志。此謂知本。
世人不知心外無物。妄謂仁敬孝慈信。可以對君臣父子良民。不可以化頑惡。殊不知只是物未格。知未致。意未誠耳。如文王之使虞芮息爭。何必別商聽訟之法。大凡不達人我一體。則有爭有競。便名之爲無情。非必告謊狀。而後爲無情者也。今以本無人我之明德化之。故能大畏民志。夫畏民志。則非刑罰之威。大畏民志。則使健訟者。亦化而爲聖賢矣。非知身爲物本。格物致知。以誠其意者。孰能若此也哉。二詳示誠意。必先致知竟。
【三更示修齊治平。必有次第。
又爲四。初以心身合釋。二以身家合釋。三以家國合釋。四以國與天下合釋。雖如此次第合釋。然皆不離修身爲本。皆不外于格致誠正之功。
今初以心身合釋。】
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李卓吾雲。身字。不必改作心字。首節。見身之有關于心。次節。見心之有關于身。)
身者。前六識身也。忿懥。恐懼。好樂。憂患。即貪嗔癡等。根隨煩惱也。現行熏成種子。故使第八識心。不得其正。
【補注】唯識家分根本煩惱爲六。曰。貪。嗔。癡。慢。疑。惡見。分隨煩惱爲小中大共二十。小隨十。曰。忿。恨。覆。惱。嫉。悭。诳。谄。害。憍。中隨二。曰。無慚。無愧。大隨八。曰。掉舉。昏沈。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亂。不正知。
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此謂修身。在正其心。
第八識體。本自無所不在。亦無所在。唯其受染法熏。持染法種。隨彼染法所起現行。爲視。爲聽。爲食。面見聞知之妙性。遂爲彼所覆蔽矣。蓋其光圓滿得無增愛者。名之爲見。既有所視。便不名見。十方擊鼓。十處齊聞者。名之爲聞。既有所聽。便不名聞。舌根不動。淡性常在者。名爲知味。既有所食。便不知味。故前一節。深明現行熏種子之失。此一節。深明種子生現行之失。身心相關若此。故必格物致知。以誠其意。然後心正而身修也。有所忿懥等。只是不能格物。故意不誠。不見不聞等。只是不能致知。故心不正。而身不修。問曰。前雲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雲忿懥好樂。皆不得正。前後不相違耶。答曰。如惡惡臭。斷我法二執也。如好好色。修二空妙觀也。二觀成就。方能無忿懥等。自無忿懥等私。方能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故知格物致知之外。別無誠意正心之功。
【二身家合釋。】
所謂齊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親愛。而辟焉。之其所賤惡。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故諺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此謂身不修。不可以齊其家。
五個辟字。皆是不能格物。故不能致知耳。便是不能齊家之處。何止爲身不修耶。莫知子惡。莫致苗碩。亦是爲物所蔽。故不能致其知也。後一反結。最爲有力。正顯修身爲本。
【三家國合釋】
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國。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長也。慈者。所以使衆也。
一一都從修身上說來。玩三個所以字。絕不費力。
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誠求之。雖不中。不遠矣。未有學養子。而後嫁者也。
妙在心誠求之四字。正與下文民好民惡相合。又與上文五個辟字相反。此皆從格物致知。誠意慎獨中來。
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一人貪戾。一國作亂。其機如此。此爲一言偾事。一人定國。堯舜帥天下以仁。而民從之。桀纣帥天下以暴。而民從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從。是故君子有諸己。而後求諸人。無諸己。而後非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國在齊其家。
堯舜之仁。不過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以修身耳。如此修身。便爲天下人榜樣。天下人自然從之。何必發號施令哉。令字與帥字正相反。帥。是無心之化。令。是有心之求。達得心外無天下。故不必有心求。不知天下在心中。故不能無心化也。
詩雲。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後可以教國人。詩雲。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後可以教國人。
二詩皆說修身齊家事耳。而治國便在其中。何必求之于國哉。
詩雲。其儀不忒。正是四國。其爲父子兄弟足法。而後民法之也。此謂治國。在齊其家。
其儀不忒。只是修身事耳。正是四國。則天下不難平矣。爲人父。止于慈。爲人子。止于孝。爲人兄。止于友。爲人弟。止于恭。而後民自法之。可見四國自趨于正。不待我去正他。
【四以國與天下合釋】
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潔矩之道也。
老老長長恤孤。元即孝弟慈三字。只是變卻文法耳。潔矩二字最妙。只須向自身上推去。便知心佛衆生。三無差別。
所惡于上。毋以使下。所惡于下。毋以事上。所惡于前。毋以先後。所惡于後。毋以從前。所惡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惡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謂潔矩之道。
正示人潔矩工夫。不是覆解字義而已。
詩雲。樂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此之謂民之父母。
修二空妙觀。如好好色。故無私好。斷我法二執。如惡惡臭。故無私惡。無私好。故能民之所好好之。無緣大慈也。無私惡。故能民之所惡惡之。同體大悲也。是謂三界大師。四生慈父。
【補注】三界亦名三有。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無色界四天。皆以修行功德增高而上。其身長壽命。亦皆倍增。然福報盡時。皆墮輪回。皆須歸依三寶。方能了脫死生。故佛是三界大師。三界衆生。不外胎卵濕化四種。佛等視之如子。拔苦與樂。故佛是四生慈父。
詩雲。節彼南山。雜石岩岩。赫赫師尹。民具爾瞻。有國者。不可以不慎。辟。則爲天下僇矣。詩雲。殷之未喪師。克配上帝。儀監于殷。峻命不易。道得衆。則得國。失衆。則失國。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
是故二字。頂上三則字來。緊切之極。不曰明德。而曰慎德。正顯明明德之工夫。全在慎獨也。有德此有人。便爲下文用人張本。有土有財。便爲下文理財張本。若悟大道。則生財亦大道。不于大道之外。別商生財矣。用人理財。是平天下要務。而皆以慎德爲本。皆即慎德中事。誰謂明明德外。更有他道哉。觀心釋者。性具三千。名爲天下。慎德。是先悟性體。用人。是智慧莊嚴。理財。是福德莊嚴。
【補注】佛菩薩緣覺聲聞之四聖。天人神畜鬼地獄之六凡。爲十法界。十法界之一一界。各有如是性。如是相。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之十如是。一界各具十界。則有百界千如是。假名五陰國土。各具一千。則有三千。理具事造。又各有三千。而唯是一心。故曰兩重三千。同居一念。兩重三千。差別極矣。同居一念。唯是平等。
德者本也。財者末也。外本內末。爭民施奪。
舉本必兼得末。末得而本益榮。逐末必全遺本。本遺而末亦失。觀心釋者。不悟性德。而修頑福。便成魔業。
是故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
民散。將何以守財。民聚。何憂乎不富。觀心釋者。一毫之善。施與法界衆生。則能成佛。而九界攸歸。
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康诰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則得之。不善。則失之矣。楚書曰。楚國無以爲寶。惟善以爲寶。舅犯曰。亡人無以爲寶。仁親以爲寶。泰誓曰。若有一個臣。斷斷兮。無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彥聖。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實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孫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娼嫉以惡之。人之彥聖。而違之俾不通。實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孫黎民。亦曰殆哉。
前一大臣。由能格物致知。所以純是無人無我之心。後一奸臣。由其不能格物致知。所以只有分人分我之心。
唯仁人。放流之。迸諸四夷。不與同中國。此謂唯仁人。爲能愛人。能惡人。
唯仁人。無愛無惡。亦唯仁人。能愛能惡。仁。是性體。無愛無惡。是性量。能愛能惡。是性具。
見賢而不能舉。舉而不能先。命也。見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遠。過也。
由其不能如惡惡臭。如好好色。以自謙。故不能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
好人之所惡。惡人之所好。是謂拂人之性。災必逮夫身。
不過有所好樂。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遂至親愛而辟。賤惡而辟耳。可不格物致知。以慎其獨哉。
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驕泰以失之。
大道。即大學之道。君子。不以位言。忠信。即誠意之異名。直心正念真如。名至誠心。亦名爲忠。了知心佛衆生。三無差別。名之爲信。自恃爲驕。驕則不忠。輕他爲泰。泰則不信。
生財有大道。生之者衆。食之者寡。爲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恒足矣。
大道。亦即大學之道也。既有大道。何必聚斂哉。生之者衆。爲之者疾。只是民之所好好之。食之者寡。用之者舒。只是民之所惡惡之。觀心釋者。隨喜凡聖一毫之善。則生之者衆。不向三有。則食之者寡。勤策三業。修行五悔。則爲之者疾。不向二乘。則用之者舒。又不向二乘三有。皆是食之者寡。觀察三輪體空。則是用之者舒。
【補注】身業口業意業爲三業。五悔者。天台大師。說五種忏悔法。使于晝夜六時修之。名爲六時五悔。一忏悔。發露已往之罪。而誡將來也。二勸請。勸請十方如來。以轉法輪也。三隨喜。于大小一切之善根。隨喜贊歎也。四回向。以一切所修之善根。向于衆生。又向于佛道也。五發願。發四弘誓。而導前之四行也。五者皆能悔罪滅惡。故皆名悔。勸請。則滅魔王請佛入滅之罪。隨喜。則滅嫉他修善之罪。回向。則滅倒求三界之罪。發願。則滅修行退志之過。二乘。謂聲聞緣覺。但求自度。不發大悲。安于小乘。不求作佛。三輪體空。就布施言。以施者。受者。與施物。謂之三輪。此三輪之相存于意中。稱爲有相之三輪。而非真檀波羅密之行。滅此三輪。住于無心而行之施。爲三輪清淨之檀波羅密。金剛經雲。菩薩于法。應無所住行于布施。檀波羅密。譯雲布施度也。
仁者。以財發身。不仁者。以身發財。
觀心釋者聚財。是染汙心修有漏善。長在生死。名爲以身發財。不達生財大道。是狂慧枯禅。不能稱性修習菩提資糧。不名以財發身。今言生財有大道。即是稱性所起。緣因莊嚴。不向外求。又言以財發身。可見六度萬行。阙一不可。不得空談理性也。
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義者也。未有好義。其事不終者也。未有府庫財。非其財者也。孟獻子曰。畜馬乘。不察于雞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斂之臣。與其有聚斂之臣。甯有盜臣。此謂國不以利爲利。以義爲利也。長國家而務財用者。必自小人矣。彼爲善之。小人之使爲國家。災害並至。雖有善者。亦無如之何矣。此謂國不以利爲利。以義爲利也。
此二節。以用人理財合說。尤見二事只是一事。須是先慎乎德。方能用人。方能理財。大約賢臣。決以愛民爲務。聚斂。決定便是小人。故仁者只須得一賢臣。則不必聚財而恒足。不仁者只是一味貪財。則小人便得進用而致災也。觀心釋者。由悟法身。方知性具緣了二因。由智慧力。方能熾然修習菩提資糧。而不成有漏有爲。
【補注】三因佛性。涅槃經所說。一正因佛性。離一切邪非之中正真如也。依之成就法身之果德。故名正因佛性。二了因佛性。照了真如之理之智慧也。依之成就般若之果德。故名了因佛性。三緣因佛性。緣助了因。開發正因之一切善根功德也。依之成就解脫之德。故名緣因佛性。三者皆性所具。全性起修。則能成就無漏無爲之菩提正道。菩提者大覺之稱也。因緣離合。虛妄生滅。謂之有爲。三界因果。不離煩惱。謂之有漏。若真如之性。即本無漏無爲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