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二百七

後陰門 【臀附】

    黃帝素問

     陰陽應象大論

  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
  【注 人之清陽,本乎天而出上竅。人之濁陰,本乎地而出下竅。人之陰陽,猶雲之升,雨之降,通乎天地之氣也。】
  陰味出下竅,陽氣出上竅。
   【注 味有質,故下流于便瀉之門。氣無形,故上出于呼吸之門。】

     五髒別論

  魄門亦爲五髒使,水谷不得久藏。
   【注 魄門,肛門也。上合于肺,故名魄門。五髒之濁,從此而出,故亦爲五髒之下竅。腸胃之腐穢從此而瀉出,故曰水谷不得久藏。】

     生氣通天論

  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開阖不得,寒氣從之,乃生大偻。陷脈爲瘘,留連肉腠。
  【注 陽氣者,內養五髒之神,出而榮養筋骨,有開有阖,有出有入者也。如失其開阖之機,則寒氣從而內薄矣。背爲陽,陽虛則寒邪痹閉于背,而形體爲之俯偻。如陽虛不能爲榮血之衛,邪陷于脈中而爲瘘,留連于肉腠之間也。】
  因而飽食,筋脈橫解,腸僻爲痔。
   【注 陽氣傷而不能爲陰之固,致精血有傷,而複飽食強力,故見證之如此也。夫肝藏血而主筋,食氣入胃,散精于肝,淫氣于筋,邪傷肝而複飽食,不能淫散其食氣,而筋脈橫解于下矣。食氣留滯,則濕熱之氣,澼積于陽明大腸而爲痔。蓋腸胃相通,入胃之食,不能上淫則反下泆矣。】

     至真要大論

  太陽之勝,凝凓且至,非時水冰,羽乃後化。痔瘧發,寒厥入胃則內生心痛,陰中乃瘍,隱曲不利,互引陰股。
   【注 太陽寒水氣勝,故凝凓且至。非時水冰者,勝氣在于歲半以前,是以羽蟲後化也。足太陽是主筋所生病者,爲痔瘧者,太陽寒熱之邪也。厥逆而入于胃者,水侮土也。胃絡上通于心,故心痛也。陰中乃瘍,是以隱曲不利,而互引陰股。】
  少陰之複,痱疹瘡瘍癰疽痤痔。
   【注 複者,郁極而複發也。熱傷氣血,故爲此諸病。】

    靈樞經

     邪氣髒腑病形篇

  腎脈微濇爲沈痔。
   【注 氣血不行故也。】

     癰疽篇

  癰疽發于尻,名曰銳疽,其狀赤堅大,急治之。不治,三十日死矣。
   【注 尻乃足太陽之部分,太陽之上,寒水主之,故亦應月而死。夫腎爲陰而主骨,故癰膿搏骨而不外發,腑爲陽,而太陽之氣主于膚表,故其狀赤堅而大。夫陽毒起發于外,而亦致死者,太陽爲諸陽主氣也。】

    扁鵲難經

     肛門考

  肛門重十二兩,大八寸,徑二寸大半,長二尺八寸,受谷九升三合八分合之一。

    千金方 【唐 孫思邈】

     通閉辨

  肛門者,主大行道,肺大腸候也,號爲通事令史,重十二兩,長一尺二寸,廣二寸二分,應十二時。若髒傷熱則肛門閉塞,大行不通,或腫縮入生瘡。若腑傷寒則肛門開,大行洞瀉,肛門凸出,良久乃入。熱則通之,寒則補之。
  肛門主肺,肺熱應肛門,熱則閉塞,大行不通,腫縮生瘡。兌通方白蜜三升,煎令燥,冷水中調,可得爲丸,長六七寸,內肛門中,倒身向上,頭向下,少時取烊,斯須即通,洞泄。

     肛(上匿下蟲)論

  凡得傷寒及天行熱病,腹中有熱,又人食少,腸胃空虛,三蟲行作求食,蝕人五髒及下部。若齒龂無色,舌上盡白,甚者唇裏有瘡,四肢沈重,忽忽善眠。當數看其上唇內有瘡,唾血,唇內如粟瘡者,心內懊憹痛悶,此蟲在上蝕其五髒,下唇內生瘡者,其人喜眠,此蟲在下蝕其下部。人不能知,可服此蝕蟲藥。不爾,(上匿下蟲)蟲殺人。又曰:凡患濕(上匿下蟲)者,多是熱病後,或久下不止,或有客熱結在腹中,或易水土溫涼氣著,多生此病。亦有幹(上匿下蟲)不甚泄痢,而下部瘡癢。不問幹濕,久則殺人。凡濕得冷而若痢,單煮黃連及艾葉、苦參之屬,皆可用之。若病人齒龂無色,舌上白者,或喜眠煩愦,不知痛癢處,或下痢,急治下部。不曉此者,但攻其上,不以下部爲意。下部生蟲,蟲蝕其肛,肛爛見五髒,便死。燒艾于竹筒熏之。

     五痔論

  夫五痔者:一曰牡痔,二曰牝痔,三曰脈痔,四曰腸痔,五曰血痔。牡痔者,肛邊如鼠乳,時時潰膿血出。牝痔者,肛腫痛生瘡。脈痔者,肛邊有瘡,癢痛。腸痔者,肛邊核痛,發寒熱。血痔者,大便清血,隨大便汙衣。又五痔:有氣痔,寒溫勞濕即發,蛇蛻皮主之;牡痔生肉如鼠乳,在孔中頗出見外,妨于更衣,鼈甲主之;牝痔【《集驗》作酒痔】 從孔中起外腫,五六日自潰出膿血,猬皮主之;腸痔更衣則挺出,久乃縮入,母豬左足懸蹄甲主之;脈痔更衣出清血,蜂房主之。五藥皆下篩等分,隨其病,倍其主藥爲三分,旦以井華水服方寸匕。病甚者,旦暮服之。亦可四五服。禁寒冷、食豬肉生魚菜、房室。惟得食幹白肉。病瘥之後,百日乃通房內。又用藥導下部,有瘡內藥瘡中,無瘡內孔中。又有野葛燒末,刀圭,內藥中,服藥五日知,二十日瘥,三十日愈。痔痛通忌莼菜。

    瘡瘍全書 【金 窦漢卿】

     痔分二十五

  凡痔有五,即牡痔、牝痔、腸痔、脈痔、血痔。《素問》曰:因而飽食,筋脈橫解,腸澼爲痔。髒腑所發,多由飲食不節,醉飽無時,恣食肥膩,胡椒辛辣,炙煿酽酒,禽獸異物,任情醉飽,耽色不避,嚴寒酷暑,或久坐濕地,恣意耽看,久忍大便,遂致陰陽不和,關格壅塞,風熱下衝,乃生五痔。天道失常,民心益肆,今痔變成五五二十五類。或左或右,或內或外,或狀如鼠奶,形如櫻桃,或膿或血,或痛或癢,或腫或臖,久而不治,漸成漏矣。大法以涼血爲主,徐徐取效。切不可用砒霜毒藥,亦不可輕易割取,致成漏瘡。又有肛門左右,別有一竅出膿血,名曰單漏。治之須以溫暖之劑補其內,生肌之藥敷其外。其竅在皮膚者易愈,髒腑有損而致竅者未易治也。
  蓮子痔,狀如蓮子也。通腸痔,其根生于髒內,出糞即下也。氣痔,感氣即下也。漏痔,氣血衰敗,久勞淹膩,不曾洗淨而然也。勾腸痔,其形繞腸頭也。蓮花痔,形如蓮花也。雞心痔,形如雞心也。垂珠痔,其形垂下如珠也。貫煉痔,穿而貫膿血也。栗子痔,形如栗子也。棱角痔,形如棱角也。盤腸痔,盤附腸內而生也。子母痔,一大一小也。翻花痔,形如翻花,登廁即出也。鼠奶痔,形如鼠奶也。雙頭痔,有兩頭也。迫腸痔,緊迫肛門者也。血攻痔,出血之痔也。夫妻痔,一圓一長,即雌雄也。珊瑚痔,形如珊瑚也。脫肛痔,肛門下脫也。擔腸痔,橫于肛門者也。三迷痔,有三珠,財迷、酒迷、色迷,實爲病起之因,故名之。櫻桃痔,形如櫻桃也。雌雄痔,乃酒色食毒不慎,致中間一黑色,一白色也。以上諸痔,名類不同,其種則一。何也?皆由大腸傳道以成,風熱深而腎虛,爲冷氣相攻,飽食豬雞魚脍、燒酒酽酒生酒、辛辣等味,或登廁髒虛,爲風邪所襲,六氣七情所感。人生素不能飲酒亦患痔者,髒虛故也。亦有父子相傳者,母血父精而成。腸風者,血痔之漸也,速服涼血補劑。少勞,戒怒,遠色,忌口,斯能愈矣。

     脫肛

  肺與大腸相爲表裏,故肺髒蘊熱則肛閉結,肺髒虛寒則肛脫出,此至當之論。又有婦人産育過多,力盡血枯,氣虛下陷,及小兒久痢,皆能使肛門突出。治之惟溫補肺髒,滋榮腸胃,久則能自收矣。
  血虛脫肛,以四物湯爲主。氣虛脫肛,以參、芪、歸、朮爲主。血熱以涼血爲主,四物湯加黃蘗。

     穿裆發

  此毒因辛苦得之,生于窮骨穴上,若不速治,毒潰傷于谷道,內爛髒腑即死。急服蠲毒飲。

     坐馬癰

  此毒癰受在腎經虛,毒氣熱毒傷于內,大腸之經並聚成毒,發爲漏瘡,此乃毒證。先用宣毒湯,次用敗毒流氣飲,後用內托追毒飲。

     髒毒

  髒毒者,生于大腸盡處肛門是也。其勢凶惡,皆喜怒不測,飲食不節,陰陽不調,髒腑不和,或房勞太過,或飲酽戾之酒,或食五辛炙煿等味,蓄毒在內,流積爲癰,肛門腫痛,大便堅硬則脹痛,其旁生小者如貫珠,大者如李核,煎寒作熱,疼痛難安,勢盛腫脹,翻凸虛浮。早治易愈,失治潰膿。爛陷孔內寸許者難生,膿血出而腫消痛減者易生也。

     臀癰

  此癰受在腎經,而臀屬少陽、膀胱,乃陰中之陰,其道遠位僻,藥力所難及者,須預補之。皆因受虛寒濕毒,結聚生風,故生此證也。當用上下助癰藥治之。如敗毒流氣飲、內托流氣飲、內托羌活湯是也。

    河間六書 【金 劉完素】

     痔論

  夫腸風痔病者,所發手太陰、手陽明經以應動脈,謂肺與大腸爲表裏,爲傳道以行糟粕。腸風痔病有五種,其證亦異。蓋因陽氣虛而元府疏,風邪乘而熱自生。風濕邪熱,攻于腸中,致使大便濇而燥熱郁,血熱散而流溢衝,浸淫腸裏,故以先血後便爲熱在下,先便後血爲熱在上,久而不愈乃作痔。
  《素問》雲:因而飽食,筋脈橫解,房室勞傷,腸澼爲痔。蓋以風熱不散,谷氣流溢,傳于下部,故令肛門腫滿,結如梅李核,甚者乃變成而爲瘘也。五髒切宜保養,勿令受邪。
  手陽明大腸,名曰害蜚。六元正紀論:陽明曰司殺府,大腸名害蜚,謂金能害五蟲。又曰:司殺府謂金主殺。既有此二名,何以自生蟲?蓋謂三焦相火盛,而能制陽明金,故木來相侮。經曰:侮謂勝己也,木主生五蟲。叔和雲:積氣生于脾髒旁,大腸疼痛陣難當,只宜稍瀉三焦熱,莫謾多方立紀綱。此言飲酒多食熱物,脾生大熱,而助三焦氣盛,火能生土也。當瀉三焦火熱退,使金得氣而反制木,木受制則五蟲不生,病自愈矣。

    儒門事親 【元 張從政】

     脫肛

  大腸熱甚也,用酸漿水煎三五沸,稍熱,渫洗三五度;次以苦劑堅之則愈。

     廣腸痛

  治法同上。又大黃牽牛丸散奪之,燥濇亦同。痔漏、廣腸痛、腸風下血皆同髒毒治法。

     痔漏腫痛

  乳痔腸風,必肛門左右有核,屬大腸經,可服枳殼之屬。大癖生腸風,乳痔相連。
  凡痔漏腫痛,《內經》曰:因而飽食,筋脈橫解,腸澼爲痔。不愈,變爲漏。痔與漏,其治同法。至真要大論雲:太陽之勝,凝凓且至,非時水冰,痔,瘧。注雲:水氣太勝,陽火不行。此言陽火畏水,郁而爲痔。又少陰之複,痱疹瘡瘍,癰疽痤痔。注雲:火氣內蒸,金氣外拒,陽熱內郁,故爲痱疹瘡瘍。疹甚亦爲瘡也。熱少則外生痱疹,熱多則內結癰痤,小腸有熱則中外爲痔。其熱複之變,皆病于身後及外側也。又《靈樞》雲:太陽經虛,則爲痔、瘧、癫疾。蓋水虛則爲火所乘故也。可先用導水丸、禹功散,瀉訖;次服枳殼丸、木香槟榔丸;更以葵、菠菜通利腸胃。大忌房室、雞魚、酒酢、辛熱之物。

    東垣十書 【元 李杲】

     痔瘘論

  《內經》曰:因而飽食,筋脈橫解,腸澼爲痔。夫大腸庚也,主津,本性燥清,肅殺之氣,本位主收,其所司行津液,以從足陽明之化,若旺則化生萬物者也。足陽明爲中州之土,若陽明衰亦能殒殺萬物,故曰萬物生于土而歸于土者是也。然以手足之陽明,同司其化焉。既在西方本位,爲之害蜚,司殺之府,因飽食行房忍泄,前陰之氣歸于大腸,以致木乘火勢而侮燥金,以火就燥也,則大便必閉而痔漏作矣。其疾甚者,當以苦寒瀉火,以辛溫和血潤燥,疏風止痛,是其治也。以秦艽、當歸梢和血潤燥;以桃仁潤血;以皂角仁除風燥;以地榆破血止血;以枳實之苦寒補腎以下泄胃實;以澤瀉之淡滲使氣歸于前陰以補清燥,使不受胃之濕邪也;白朮之苦甘,以苦補燥氣之不足,其甘味以瀉火而益元氣也。故曰甘寒泄火,乃假枳實之寒也。古人用藥爲下焦如渎,又曰在下者引而竭之,多爲大便秘濇,以大黃推去之;其津血益不足,以當歸和血及油潤之劑,大便自然軟利矣。宜作銼湯以與之,是下焦有熱以急治之之法也。以地榆酸苦而壞胃,故宿食消盡,空心作丸服之,曰秦艽白朮丸。
  有白膿,秦艽蒼朮湯加白葵花頭五朵去萼心,青皮半錢不去白,入正藥中同煎,木香三分爲細末,同槟榔等三味,依前煎服餌。古人治此疾,多以歲月除之,此藥一服即愈。
  夫痔瘘之候,其名有五:一曰牝痔,二曰牡痔,三曰氣痔,四曰血痔,五曰酒痔。又曰腸風痔、脈痔、雌雄痔,皆五痔之別名也。其狀初生悉在肛邊,或如鼠乳,或結小核,癢痛注悶,甚者身熱惡寒。諸方論之,皆由房酒過度,久嗜甘肥,不慎醉飽,以合陰陽,勞擾血脈,腸澼滲漏,衝注下部,肛邊生瘡,變爲痔疾。治法始覺痔作,便服通氣丸、槐角丸。熱實者,服諸利湯,疏利髒腑,及浴洗熏熨以取消散。切忌酒面辛熱、房室肥膩。稍縱嗜欲,腐潰膿血,或逗留淫汁,歲月已深,旁穿竅穴,即變痔漏,即須用寸金铤子,三五次痊愈。若能味無味之味,正味足矣;事無事之事,百事備矣。其次服餌調節,謹慎合宜,未有不瘥者也。

    丹溪心法 【元 朱震亨】

     脫肛

  脫肛屬氣熱、氣虛、血熱、血虛。
  氣虛者補氣,參、芪、芎、歸、升麻。
  血虛四物湯。
  血熱者涼血,四物湯加炒蘗。
  氣熱者,條芩六兩,升麻一兩,曲糊丸;外用五倍子爲末,托而上之,一次未收,至五七次,待收乃止。又東北方壁土泡湯,先熏後洗。
  肺與大腸爲表裏,故肺髒蘊熱則肛門閉結,肺髒虛寒則肛門脫出。又有婦人産育用力,小兒久痢皆致。此治之必須溫肺髒、補腸胃,久則自然收矣。

     痔瘡

  痔瘡專以涼血爲主。
  痔者,皆因髒腑本虛,外傷風濕,內蘊熱毒,醉飽交接,多欲自戕,以致氣血下墜,結聚肛門,宿滯不散,而衝突爲痔也。
  其肛邊發露肉珠,狀如鼠乳,時時滴漬膿血,曰牡痔。
  肛邊生瘡腫痛,突出一枚,數日膿潰即散,曰牝痔。
  腸口大顆發(疒畾),且痛且癢,出血淋瀝,曰脈痔。
  腸內結核有血,寒熱往來,登混脫肛,曰腸痔。
  若血痔則每遇大便,清血隨下不止。
  若酒痔則每遇飲酒發動,瘡腫痛而流血。
  若氣痔則憂恐郁怒,適臨乎前,立見腫痛,大便艱難,強力則肛出而不收矣。此諸痔之外證也。
  治法總要,大抵以解熱調血順氣先之。蓋熱則血傷,血傷則經滯,經滯則氣不運行,氣與血俱滯,乘虛而墜入大腸,此其所以爲痔也。諸痔久不愈,必至穿穴爲漏矣。
  痔頭向上,是大腸熱甚,收縮而上,用四物湯解毒,加枳殼、白朮、槐角、秦艽。
  如欲涼大腸、寬大腸,則用枳殼去穰,入巴豆于內,鐵線纏緊煮透,去巴豆入藥用。若丸藥則搗爛用,煎藥則幹用。

     痔漏

  漏瘡先須服補藥以生氣血,用參、朮、芪、芎、歸爲主,大劑服之。外以附子末津唾和作餅子如錢厚,以艾灸之,漏大炷大,漏小炷小。但灸令微熱,不可使痛。幹則易之,則再研如末,作餅再灸。如困則止,來日再灸,直至肉平爲度。亦有用附片灸,仍用前補劑作膏貼之,尤妙。
  濇竅用赤石脂、白石脂、枯礬、黃丹、腦子。
  漏竅外塞,用童子小便煅爐甘石、牡蛎粉。
  用五倍子、(石蔔)硝、桑寄生、蓮房煎湯,先熏後洗。腫者用木鼈子、五倍子研細末,調敷。
  漏,專以涼藥爲主。
  漏者,諸瘘之潰漏也。狼瘘、鼠瘘、蝼瘘、蛄瘘、蜂瘘、蚍蜉瘘、蛴螬瘘、浮蛆瘘、轉筋瘘,古所謂九瘘是也。析而言之,三十六種,其名目又不同焉。大抵外傷四氣,內窘七情,與夫飲食乖常,染觸蠢動,含靈之毒,未有不變爲瘘瘡,穿孔一深,膿汁不盡,得冷而風邪並之,于是涓涓而成漏矣。然有近年漏者,有久年漏者。近則帶淡紅,或微腫或有小核;久則上而槁白,內而黑爛,淫蟲惡臭生焉。

    格致余論 【元 朱震亨】

     臀癰

  或曰:太陽經非多血少氣者乎?何臀癰之生,初無甚苦,往往間有不救者,吾子其能治之乎?予曰:臀居小腹之後,而又在其下,此陰中之陰也。其道遠,其位僻,雖曰多血,氣運不到,氣既不到,血亦罕來。中年之後,不可生癰,才有痛腫,參之脈證,但見虛弱,便與滋補,血氣無虧,可保終吉。若用尋常驅熱拔毒舒氣之藥,虛虛之禍,如指諸掌。

    衛生寶鑒 【元 羅天益】

     痔漏

  腸風、痔漏,總辭也,分之則異。若破者謂之痔漏,大便秘濇,必作大痛,此由風熱乘胃,食飽不通,氣逼大腸而作也。故經曰:因而飽食,筋脈橫解,腸僻爲痔也。受病者,燥氣也。爲病者,胃熱也。胃刑大腸則化燥火,以乘燥熱之實也。風附熱而來,是濕熱風燥四氣相合,故大腸頭成塊者濕也,作大痛者風也,大便燥結者主病兼受火邪熱也。當去此四者。其西方肺主諸氣,其體收下,亦助病爲邪,須當以破氣藥兼之,治法全矣。不可作丸,以銼子與之,效如神速。秦艽蒼朮湯主之。

    證治要訣 【明 戴思恭】

     脫肛

  脫肛一證,最難爲藥。熱則肛門閉,寒則肛門脫。內用磁石末,每二錢,食前米飲調下;外用鐵鏽磨湯溫洗。

     痔漏腸風下血辨

  腸風之血出于腸髒間,五痔之血出于糞門濁孔處,治各不同。無擇翁烏連湯治脈痔,外無形而所下血一線如箭,或點滴而不已,此由脈竅中來也。

     痔漏宜兼內外治

  痔漏證狀頗多,既血自內出,不可全仗外敷,宜只菃散吞釣腸丸。痔正發而血多者,亦宜自裏托之,宜千金內補散減桂之半,加鼈頭血尤妙。
  大腸頭出寸余,痛苦,直候幹自退落,落去又出,名截腸病。若腸盡出不治,但初截寸余可治。用芝麻油器盛之,以臀坐之,飲大麻子汁數升,即愈。

     肛門蟲出

  肛門蟲出不斷,斷之複生,行坐不得,用鶴虱末五錢,水調服之,自愈。

     肛門別名

  肛門者,大腸之下截也。一曰廣腸,言其廣闊于大小腸也。又曰魄門,言大腸爲肺之腑,肺藏魄,故曰魄門也。肛者,言其處似車缸形也。

    醫學入門 【明 李梴】

     脫肛諸因

  《難經》曰:病之虛實,入者爲實,出者爲虛。肛門脫出,非虛而何?勞倦房欲過度,及産育用力,久痢久瀉,小兒叫呼耗氣,俱有此證。宜參、芪、芎、歸、升麻,水煎服。血虛加芍藥、地黃,虛寒加炒黑幹姜,虛挾熱者縮砂散。
  脫肛間有熱者,熱則流通意也。氣熱者,用條芩六兩,升麻一兩,面糊丸服。血熱者,四物湯加黃蘗、升麻。風邪者敗毒散。暑熱者黃連阿膠丸、薄荷煎。
  肺與大腸爲表裏,肺熱則肛門閉結,肺寒則肛門脫出。必須溫肺髒、補腸胃,宜補中益氣湯加诃子、樗皮少許。或升陽舉經湯、猬皮散、釣腸丸。挾濕熱者,升陽除濕湯。有兼痢者,四物湯加槐花、黃連、升麻。有腎虛者,腎氣丸、八味丸。

     臀癰

  初起未成膿者,隔蒜灸,再用蔥熨法。欲作膿者,內托羌活湯。痛甚者,活命飲。腫硬痛者,托裏消毒散。微腫痛者,托裏散。脾虛不能消散,或食少不作膿者,六君子湯加歸、芎、黃芪。偏右臀腿者尤宜。腎虛不能消散,或作渴溺淋者腎氣丸。有脾虛蜈服消導藥,以致氣陷下腫痛甚者,補中益氣湯,或十全大補湯。潰後尤宜進此二藥,以固其裏。兼節酒色,戒躁暴,乃可萬全。

     臀蛆瘡

  臀蛆瘡疼癢者,摩風膏。只癢甚有蟲者,用硫黃一兩,人言一錢爲末,用酢調勻,慢火熬幹,複熬化,如火起,將酢灑數次,傾地下,待冷成餅,用麻油磨濃,候瘡癢抓破擦上,三日即愈。

     五痔

  經曰:因而飽食,筋脈橫解,腸癖爲痔。蓋飽食則脾不能運,食積停聚大腸,脾土一虛,肺金失養,則肝木寡畏,風邪乘虛下流,輕則腸風下血,重則變爲痔漏。或醉飽入房,精氣脫泄,熱毒乘虛下注,或淫極入房,過甚傷筋,忍精停毒,甚則以男交男,致傷膀胱與腎肝筋脈。蓋膀胱筋脈,抵腰絡腎,貫臀走肝,環前後二陰,故痔乃筋脈病,發則面青痛甚,肝苦急也。
  五痔:牡痔,肛邊如鼠乳;牝痔,肛邊一枚生瘡,陷入;腸痔,結核腸內,脫肛出血;血痔,大便清血隨下如線;脈痔,腸口頻頻發(疒畾),出血,且痛且癢。五痔散主之。又有氣痔,肛門腫痛難便,強力則肛不收,加味香蘇散;酒痔,飲酒則發,幹葛湯;蟲痔,浸淫濕爛,歲積月累,蝕腸穿穴,猬皮丸、黑玉丹。凡毒深者,大如雞冠、蓮花、核桃;毒淺者,小如松子、牛乳、雞心、鼠乳、桃仁,皆三陰虛也。痔非外邪,乃髒內濕熱風燥,四氣相合,蘊久流入大腸而成毒。有腸頭腫塊者,濕也;肛腫後墜,濕兼熱也;出膿血水者,熱勝血也;痛極者,火熱也;痛癢者,風熱也;大便秘者,燥熱也;小便濇者,肝火濕熱也。又瘡頭向上或硬者熱多,向下或軟者濕多。
  熱則傷血,血滯則氣亦不運,而大腸下墜作痛。大要以槐花、槐角、生地涼血,芎、歸、桃仁和血生血,枳殼行氣寬腸,芩、連、山栀清熱,黃蘗、防己、澤瀉行濕,麻仁、大黃潤燥,秦艽、荊芥疏風。風邪陷下久者,防風、升麻提之。氣弱者,人參、黃芪補之。氣不順,木香、槟榔和之。古方熱痔,黃連阿膠丸、槐角丸、槐膽丹。濕熱加味連殼丸,或四物湯合敗毒散。風濕,秦艽湯。燥痔,四順清涼飲。下血者,芎歸丸、苦參丸。痛者,止痛丸。癢者,黑玉丹。腫硬者,豚猬丸。
  刀割線剔,損髒傷命。藥點藥敷,閉毒變漏。初起只宜隔蒜灸。已成者,防風、荊芥、槐花、木鼈、(石蔔)硝煎湯熏洗。滑脫加文蛤、蓮蓬洗,後用古熊冰膏、蜈蚣油塗之。內痔宜內生肌丸。忌擦藥。
  體實,屬肺與大腸風熱者,加味槐角丸、加味地黃丸、三神丸,斷根更易。體薄,屬肝脾腎三經陰精損者,腎氣丸、補中益氣湯、十全大補湯,以滋化源;更節嗜欲,謹起居,方可斷根。又有兼下疳瘡者,有莖中出白津者,有兼疝者,皆肝腎不足變出,勿專服寒涼瀉火。
  痔漏及五痔,皆因酒色過度,即成此疾,人多以外治敷洗,不知病在腸中有蟲,若不去根,其病不除。
  痔則有穿腸、穿臀、穿陰者;又有無痔,肛門左右別生一竅,流出膿血,名爲單漏。竅在皮膚者易愈,髒腑損者難治。又有原有痔漏,肛邊別生一塊作膿,就在痔孔出者,乃食積注下也,宜連魏散。
  痔止出血,始終是熱。漏流膿血,初是濕熱,久是濕寒。初起淡紅,微腫小核,宜涼血清熱燥濕,牽牛酒、加味槐角丸、髒頭丸、古枳巴丸、連歸丸。久則內如槁白,外如黑腐,淫蟲惡臭,宜濇竅殺蟲溫補,黑玉丹、釣腸丸、芎歸丸、苦參丸、臘礬丸。又有初起因風冷者,久則虛而挾濕熱者。

    薛氏醫案 【明 薛己】

     脫肛

  脫肛,屬大腸氣血虛而兼濕熱。有久痢氣血俱虛而脫者,有因肺虛而脫者,有因中氣虛而脫者,有因腎虛而脫者。濕熱者,升陽除濕湯。血熱者,四物加條芩、槐花。血虛者,四物加白朮、茯苓。兼痔而痛者,四物加槐花、黃連、升麻。久痢者,補中益氣湯加酒炒芍藥。中氣虛陷者,前湯加半夏、炮姜、茯苓、五味。腎虛者,六味丸。虛寒者,八味丸。肺與大腸爲表裏,肛者大腸之門,肺實熱則秘結,肺虛寒則脫出。腎主大便,故腎虛者多患此證。

     痔漏

  大便秘濇或作痛者,潤燥除濕。
  肛門下墜或作痛者,瀉火導濕。
  下墜腫痛或作癢者,祛風勝濕。
  腫痛小便濇滯者,清肝導濕。
  痔者,貧富男女皆有之。富者酒色財氣,貧者擔輕負重,饑露早行,皆傷心肝二血。喜則傷心,怒則傷肝,喜怒無常,氣血侵于大腸,到谷道無出路,結積成塊,出血生乳,各有形相。婦人因經後傷冷,月事傷風,余血在心經,血流于大腸。小兒因利後或母腹中受熱也,水澄膏。
  痔屬肝脾腎三經,故陰精虧損難治,多成漏證。若肺與大腸二經,風熱濕熱者,熱退自愈。不守禁忌者,亦成漏證。此因醉飽入房,筋脈橫解,精氣脫泄,熱毒乘虛流注,或淫極強固其精,以致木乘火勢而侮金;或炙煿厚味,或勞傷元氣,陰虛火熾所致。初起焮痛便秘,或小便不利者,宜清熱涼血,潤燥疏風。若氣血虛而寒涼傷損者,調養脾胃,滋補陰精。若破而久不愈,多成痔漏,有穿臀、穿陰、穿腸者。其腸頭腫塊者,濕熱也;作痛者,風熱也;便結者,火燥也;潰膿者,熱勝血也。大便作痛者,潤燥除濕。肛門墜痛者,瀉火除濕。小便濇滯者,清肝導濕。其成漏者,養元氣、補陰精爲主。經雲:因而飽食,筋脈橫解,腸澼爲痔。其屬肝脾腎也明矣。若有患痔而兼疝,患疝而兼下疳,皆屬肝脾不足之變證,但用地黃丸益氣湯,以滋化源爲善。若專服寒涼治火者,無不致禍。

     臀癰

  焮痛,尺脈緊而無力者,托之。
  腫硬痛甚者,隔蒜灸之,更以解毒爲要。
  不作膿而痛者,解毒爲主。
  不作膿者,托裏爲主。
  不潰,或潰而不斂者,托裏爲主。
  臀,膀胱經部分也,居小腹之後,此陰中之陰。其道遠,其位僻,雖太陽多血,氣運難及,血亦罕到,中年後尤慮此患。治者毋傷脾胃,毋損氣血,但當固根本爲主。若腫硬作痛者,形氣虛而邪氣實也,用托裏消毒散主之。微腫微痛者,形氣病氣俱虛也,用托裏散補之。欲作膿,用托裏羌活湯。若痛甚,用仙方活命飲。大勢既退,亦用托裏消毒散。若脾虛不能消散,或不潰不斂者,六君加芎、歸、黃芪。若陰虛不能消散,或作渴便淋者,六味丸加五味子。若陽虛不能潰,或膿清不能斂者,用補中益氣湯。氣血俱虛者,十全大補湯。若腫硬未成膿者,用隔蒜灸,活命飲;潰後豆豉餅,補中益氣、十全大補二湯。若灸後大勢已退,余毒木消,頻用蔥熨,以補其氣,以消余毒爲善。

    醫學正傳 【明 虞抟】

     痔漏

  經曰:因而飽食,筋脈橫解,腸澼爲痔。又曰:脾胃者,倉禀之官,五味出焉。大腸者,傳導之官,變化出焉。若夫飽食太過則脾氣倦甚,不能運化精微,朝傷暮損,清濁混淆,故食積下流于大腸之間,而爲病也。蓋脾胃一虛,肺氣亦乏,而大腸之氣,亦從而虛。共肝木得以乘虛下流而爲腸風病,是皆金失所養,木寡于畏之所爲耳。其爲變見,名狀種種不同:曰牛奶,曰鼠奶,曰雞心,曰雞冠,曰蓮花,曰翻花,曰蜂窠,曰穿腸,曰外痔,雖爲狀不一,而其因則同焉。治法:以苦寒瀉火,芩、連、栀子、槐花之類;以辛溫和血,當歸、川芎、桃仁之類。風邪在下,以秦艽、防風、升麻之類提之;燥熱怫郁,以大黃、枳殼、麻仁之類調之。遘此疾者,自宜慎口節欲,依法調治,無有不安者也。

    奇效良方 【明 方賢】

     腸澼痔漏論

  經曰:風客淫氣,精乃亡,邪傷肝也。因而飽食,筋脈橫解,腸澼爲痔。蓋緣風氣通于肝,肝生風,風生熱。風客則淫氣傷精,精亡則邪熱傷肝。因飽食行房,則筋脈橫解,而腸澼痔漏生焉。夫痔者,《巢氏病源論》有五:曰牡痔、牝痔、脈痔、腸痔、血痔也。及古諸方,又有酒痔、氣痔、蟲痔、翻花、蝼蛄等痔之名不一。且痔于肛門生(疒畾),或在外,或在內。有似鼠乳者,有似櫻桃者,其形不一。其病有痛有癢,有硬有軟,有膿潰者,有不潰者,有腫痛便難者,有隨大便下清血不止者,有穿竅血出如線者。至有失治而成漏者,戍漏而穿臀者,及有穿腸成孔,糞從孔中出者。或肛門四圍生(疒畾)數枚,膿血浸淫若蓮花者。詳此諸證,大凡肛邊生鼠乳,時出膿血者,爲牡痔;肛邊生瘡,腫痛出血者,爲牝痔;肛邊生瘡,且疼且癢者,爲脈痔;肛內結核,寒熱出血者,爲腸痔;肛門腫痛,大便難,強力則肛出不收者,爲氣痔;肛門瘡腫,流血,飲酒即發者,爲酒痔;肛邊有竅,血出如射線者,爲血痔;肛門浸淫濕爛,內有蛲蟲蝕腸穿穴,遂成漏者,爲蟲痔也。然此諸證,皆本之于大腸也。大腸者,庚金也,本性燥清肅殺之氣,本位主收,所司主行津液,以從足陽明中州土之所化。若旺則能生化萬物,而衰則損傷萬物。故雲:萬物生于土而歸于土,此之謂也。然手足之陽明,同司其化焉。若人醉飽行房,精氣脫泄,其脈空虛,酒熱之毒,流著于脈;或因醉飽淫極,而強忍其精,或用藥固其精,弗能泄越,停積于脈,歸注大腸,以致木乘火勢而侮燥金,以火就燥,則大便閉而痔漏作矣。治宜苦寒瀉火,辛溫和血,潤燥疏風,止痛之劑也。《靈樞經》雲:足太陽膀胱之脈及筋,皆抵腰中,入絡腎;其支者,貫臀足。故主筋爲病,則生此疾。由是推之,足厥陰之脈,環繞前後二陰,故亦能爲痔矣。每見人患痔,其發則色青痛甚,蓋謂肝苦急而然也。且夫痔與漏,初致之由雖同,所患之病實異。初生肛邊,成(疒畾)不破者曰痔;破潰而出膿血,黃水浸淫,淋瀝久不止者,曰漏也。原此受病者,燥氣也;爲病者,濕熱也。胃刑大腸,則化燥火,以乘濕熱之實也。若夫腸頭成塊者濕也,作痛者風也,膿血潰出者熱勝血腐也,潰成黃水者濕熱風燥也。大便閉作大痛者,風熱郁滯,弗能通泄,氣逼大腸而作也。大腸結燥者,主病兼受火邪也。凡此疾者,皆由濕熱風燥四氣相合而致也。而腸澼者,爲大便下血也。蓋因人之不避風毒,恣飲醇酒炙煿之物,縱欲喜怒無常,髒腑郁抑,飲食自倍,腸胃乃傷,陰陽不和,關格壅滯,熱毒下注,血滲大腸,其腸澼痔漏,不可得而無矣。經雲:筋脈橫解,腸澼爲痔者,此也。至于髒毒腸風痔漏,而名雖殊,其源實一。大抵腸澼之病,有可治可不治者。若便血身寒則可活。腸澼下白沫,脈沈者生,脈浮者死。如下膿血,脈滑大者生,脈懸絕則死。腸澼,脾脈外鼓沈,久自已;而肝脈小緩則易治;腎脈搏沈,身熱則死也。醫療之法,惟宜祛風消毒、解熱涼髒、和血潤燥以施治,無不瘥矣。

     脫肛論

  脫肛之證,《難經》雲:病之虛實,出者爲虛,入者爲實。肛門之脫,非虛而何哉?蓋實則溫,溫則內氣充而有所蓄;虛則寒,寒則內氣餒而不能收。況大腸有厚薄,與肺爲表裏,肺髒蘊熱則閉,虛則脫。《三因》之論,且婦人有此疾者,産育用力過多。小兒此疾,皆因久利,大腸虛冷所爲也。肛門爲大腸之候,大腸傷于塞滯,而用力努則其氣下衝,肛門脫出也。用香附子、荊芥等分煎湯洗之;或以五倍子碾爲細末,放于紙上,托其肛緩緩揉入。若或長久,男子變成腸風痔漏,腸出不收。至于出數寸者,以五倍子、(石蔔)硝等分煎湯洗之;亦用木賊燒灰,不令煙盡,入麝香少許,大便了,貼少許,效。又有久痢髒虛,皆能令人肛門突出。有腸頭作癢,即腹中有蟲,丈夫由酒色過度。大腸者傳道之官,腎者作強之官,蓋腎虛而泄母氣,因肺虛是以大腸氣無所主,故自肛脫。治法實原氣,去蘊熱之劑,外用煎藥洗之,醫治無不愈矣。

    古今醫鑒 【明 龔信】

     二十四證痔歌

  痔證分三種,憑君仔細看。莫教年月久,見者膽心寒。菱角看形怪,蓮花不可觀。穿腸名鼠奶,酒色兩相幹。莫怨翻花惡,蜂窠亦不寬。雌雄同氣血,子母及腸盤。元珠尤可怪,腸釣痛如鑽。核桃與流血,見者便心酸。栗子于中大,雞心在外安。珊瑚形可惡,那更脫肛難。內痔紅不出,搭腸裏內盤。垂珠更難治,日久有雞冠。切莫輕刀火,令君性命殘。用功無半月,去病更除根。按治痔之法,不過涼血清熱而已。至于治漏,初宜涼血燥濕,久則濇竅殺蟲而兼溫散也。或曰:痔漏燒火,何故用溫濇之藥?殊不知痔止出血,始終是熱。漏流膿水,始是濕熱,終是濕寒。十漏大金丹,方雖溫散,又兼補養。故丹溪雲:漏當大補氣血爲主,有所自矣。

    醫學綱目 【明 樓英】

     痔漏

  運氣痔發,皆屬寒。經雲:太陽之勝,痔瘧發,治以苦熱是也。
  凡痔用周先生枯藥,早晨上一次,日午一次,洗去舊藥;申時又洗去,又上一次。如要急安,至夜半子時,又洗上一次。至次日,且看痔頭,淡淡黑色,兩三日如烏梅,四五日內,用竹篦子輕輕敲打痔頭,見如石堅,至七八日便住,更不須上枯藥,且待自然,如蘿蔔根乃脫去也。然後用甘草、荊芥、槐花煎湯,洗去舊藥,方上新藥。
  凡醫痔之法,且如明日要下手,今日先與此藥,所以寬大腸使大便軟滑不與痔相礙,則不泄瀉。痔頭未脫落者,須要日日與之。以大黃一兩煨、枳殼炒、當歸酒洗一兩,同爲細末,如桐子大,好酒吞下。
  治枯痔頭,慮生他證。凡用枯藥,或觸壞腎根,或水道赤濇痛,用大黃、木通、生地各一兩,滑石、瞿麥各半兩,同爲細末,每用四錢煎服。
  催痔方:如枯盡末脫落,以此催之。好磁石一錢,白僵蠶、生川烏五分,同爲細末,冷水調敷上,立脫。
  凡用枯藥,去盡乳頭,恐留痔硬頭,損破肛門,四圍成瘡,用龍骨、石膏各一錢,沒藥、膩粉各五分,同研極細,先以荊芥湯洗,次摻之。切忌毒物生姜。痔脫後,用甘草湯、豆豉湯洗,再用荊芥、五倍子煎水洗,便不生膿。痔脫後肉癢,用大粉草濃煎湯洗之。
  收腸方:用枯藥脫下乳頭,隨即與此以收其腸。此方補氣,又收膿,去血生肉,令痕完。
  治痔切勿用生砒,毒氣入腹,反至奄忽。忌吃生冷硬物冷菜之類,及酒濕面五辣辛熱大料物,及幹姜之類,犯之無效。此東垣格言也。
  腸澼爲痔,如大澤中有小山突出爲痔。人于九竅中,凡有小肉突出皆曰痔,不獨于肛門邊生也。有鼻痔、眼痔、牙痔等,其狀不一。方書分出五種:曰牡,曰牝,曰脈,曰腸,曰氣。牝痔者,肛邊生瘡,腫突出,一日數腫,膿潰即散。牡痔者,肛邊發露肉珠,狀如鼠奶,時時滴漬膿血。脈痔者,腸口顆顆發(疒畾),且痛且癢,出血淋漓。腸痔者,腸內結核有血,寒熱往來,登混脫肛。氣痔者,遇怒則發,肛門腫痛,氣散則愈。又有酒痔,每遇飲酒發動,腫痛流血。血痔則每遇大便清血隨下不止,宜解熱調血順氣爲主。若久不愈,必至穿穴爲漏矣。

    古今醫統 【明 徐春甫】

     痔漏

  春甫每用痔漏治法,無出濕熱之方,病機誠如東垣、丹溪之論。大抵輕淺者,瀉水流濕,潤燥疏風,悉可以愈。至于成漏穿腸,串臀中,有鵝管,年久深遠者,必是《永類钤方》挂線治法,庶可除根。予郡程複齋深得此法之妙,誠所謂拔本塞源,治無不愈。茲並求其方法之詳,附錄以公天下,庶患斯疾者之有救也。

     複齋治痔法

  生氣通天論雲:因而飽食,筋脈橫解,腸澼爲痔。東垣以爲飽食用力房勞,以致脾胃濕熱之氣,下迫大腸澼裂。又雲:飽食負重,婦人難産,小兒痢疾,或苦用力,亦致腸澼。此實受病之源。故澼之淺者,則大腸半破,濕熱之氣滲歸腸之半表半裏,留連下陷,結核肛內。形如葡萄、蓮蓬,阻塞谷道,臨廁脫肛,良久方收,名曰翻花。若因風熱糞燥便難,糞未下而痔先破,血出者有之;糞已下而痔後破,血出者有之。此皆內痔所爲。因糞難易,血出不同,又何有腸風下血遠近前後之理?故澼之深者,則大腸全破,濕熱之氣,滲出腸外,留連肉腠,橫流肛外,結核如櫻桃、牛奶、雞冠,或串陰,或串陽,爲囊癰,爲懸癰;或串臀爲臀癰,膿水流久。內結鵝管、珊瑚,譬猶山洞之水,涓滴日久,結爲锺乳。鵝管枝幹蕃生,瘡孔散出,形如蜂窩、爛爪,膚殘肉陷,允成痼疾,此皆外痔所致。故痔雖有內外,腸澼淺深不同。治者不思拔本塞源,但見大便結實,爲燥兼熱;瘡腫後重,腸頭成塊,爲濕兼熱;大痛爲風兼熱。蟲蝕爲木侮金,蓋木先朽而後生蠹,腸已澼而毒始流。先正立方,行氣和血,瀉火疏風,以調其內;又用砒撚纴瘡,爛去鵝管死肌,以治其外。觀此不過治標緩急而已。若僻處迫近肛門,死肌既去,腸頭肉長,此幸收功而已;僻處幽遠,如以杖通陰溝,僻處反大,是以旁瘡雖愈,正孔難收,不久複作,咎歸病人。予患此疾一十七年,遍覽群書,悉遵古治,法療無功,幾中砒毒,寢食憂懼。後遇江右李春山,只用芫根煮線,挂破大腸,七十余日,方獲全功。病間熟思,天啓斯理。後用治數人,不拘數瘡,上用草探一孔,引線系腸外,墜鉛錘懸,取速效。藥線日下,腸肌隨長,僻處既補,水逐線流,未穿瘡孔,鵝管內消,七日間膚全如舊。譬築堤決防,水既歸漕,衆流俱涸,有何泛濫?線落日期,在瘡遠近,或旬日半月,不出二旬。線既過肛,如錘脫落,以藥生肌,百治百中。若治內痔,則用敷藥,不犯砒硇,或用藥翻肛,或候自脫,以藥日敷。黃水既幹,內痔焦黑,七八日間黑肉脫去,以藥生肌,腸收如舊,縱有熱毒,皆隨糞下,後患再無。譬如夾洲既去,水歸中流,何有旁通壅滯之患?近因浙衢魯秋泉專門痔漏,線裹蛛網,每瘡纴砒,亦頗收功。但其用藥狼虎,目擊心傷,所得方理,不敢自私。因書膚見,公之天下,永除斯疾雲。

    證治准繩 【明 王肯堂】

     騙馬墜 【俗名跨馬癰】

  《鬼遺》雲:垂珠左右兩處起癰,爲騙馬墜。初起大小不定。此處皮肉薄,紋緊,口亦難合。初起宜以藥貼令內消,但易成漏硬,即難爲功矣。又雲:交裆一處,近棱線上,亦爲騙馬墜,宜預防成漏。

     穿裆發

  或問背之下極發疽何如?曰,此名穿裆發,屬督脈及太陽經,由勞傷憂思積郁所致。活命飲加羌活、黃蘗,內托羌活湯主之,及勝金丹、神仙追毒丸。壯實者,八陣散、一粒金丹下之。老弱者,十全大補湯、人參養榮湯。此證速治,梢緩則潰爛難收斂。成漏者,多麻木。黑陷泄瀉,嘔哕疲倦者,不治。

     湧泉疽

  《鬼遺》雲:湧泉疽,腫起發太陰 【太陰尻尾前是也】 ,如伏鼠,二十日不穴穴 疑當作冗。死。十日可刺。發清膿赤黑者死,白者可治。

     臀癰

  或問臀上生癰何如?曰:腫高根淺爲癰,腫平根深爲疽,俱屬足太陽經濕熱所致。宜服內托羌活湯、內托複煎散加羌活主之。勝金丹、黃芪木香散選用。壯實者,一粒金丹、八陣散下之。老弱者,十全大補湯、人參養榮湯。先賢雲:此瘡當服補養之劑,若無補養之功,其禍多在結痂之後,治之難愈,切須戒謹,勿辍大補之劑。腫而不潰者,服台閣紫微丸。

    醫方考 【明 吳昆】

     脫肛方論

  久瀉脫肛者,丹溪脫肛方主之。蓋瀉久則傷氣,下多則亡陰,是氣血皆虧矣,故令廣腸虛脫。氣不足,補之以甘溫,故用參、芪;陰不足者,養之以厚味,故用芎、歸;下者舉之,故用升麻。
  泄瀉虛寒脫肛者,舉肛丸主之。夫濕盛則濡瀉,久瀉則胃虛而髒寒,乃無陽以升舉,故令肛脫而不上。燥能去濕,故用半夏、南星;枯能制濕,故用紅白枯礬;溫能暖髒,故用黑白附子。若雞冠花、刺猬皮、枳殼,所以驅風;诃子、(艹舌)蒌、核桃仁之灰,取其濇以固脫也。
  熱瀉脫肛者,收肛散塗之,良。夫熱則肛門濇而便不易出,故努責久則令脫肛,此與寒脫不同者。此則肛門濇,寒脫則洞泄而不濇也。苦可以勝熱,故用熊膽;濇可以固脫,故用兒茶;辛可以拔邪,故用冰片。

     痔漏

  內熱痔漏下血者,四物加芩、蘗、槐花湯主之。夫痔漏,廣腸之毒也。其疾多見于膏粱富貴之人,而藜藿之徒,未見其多也。一有病根,則勞思便作,飲酒便作,所以然者,內熱而血妄行也。是方也,生地、槐花、黃芩、黃蘗,清其熱也;當歸、芍藥、川芎,調其血也。
  年高氣弱,痔血不止,四君子湯主之。悞服攻痔之藥,致血大下不止,而虛脫者,亦此方主之。夫血有形之陰也,必賴無形之氣以固之。故年高而氣弱則血下,久藥損氣則血下。是方參、朮、苓、草,甘溫益氣之品也。大氣充盈,自足以固有形之血。譬之幹元,充溢于兩間,自能舉乎大地,而無傾陷之危也。

     論痔漏諸藥

  按古方醫痔漏下血,有用槐角、柏葉、猬皮、露蜂房、牛角腮、胡桃灰等者,俱以方寸匕酒調下,此皆枯痔之法也;湯液之中,有用防風、秦艽、皂角仁、荊芥、白芷者,此皆責之風熱入髒也。有用芒硝、大黃、槟榔、枳實者,此皆責之實熱可下也;有用胡黃連、酒苦參、石蓮肉、番木鼈者,此皆責之實熱可清也;有用桃仁、紅花、蒲黃、蘇木者,此皆責之瘀血未消也;有用杏仁、麻仁、地黃、黃蘗者,此皆責其燥金無液也;有用地榆、蕲艾、枯龍骨、鹿角霜者,此欲強止其血也;有用象牙、蜣螂、人爪、蟹爪者,此欲放出其肛而外施藥以愈之也;有用熏法者,有用洗法者,有用藥坐者,無非枯痔止血之品也;有用插藥者,有用挂線者,無非爛肌去腐之輩也。嗚呼!任醫猶任將,用藥猶用兵。神于兵者,叠石可以爲營,驅牛可以破敵;神于藥者,心解而機自靈,見超而術自神,則不拘拘于紙上之陳言矣。

    外科正宗 【明 陳實功】

     痔瘡論

  夫痔者,乃素積濕熱,過食炙煿,或因久坐而血脈不行,又因七情而過傷生冷,以及擔輕負重,竭力遠行,氣血縱橫,經絡交錯;又或酒色過度,腸胃受傷,以致濁氣瘀血,流注肛門,俱能發痔。此患不論老幼男婦皆然。蓋有生于肛門之內,有突于肛外之旁。治分內外,各自堤防。大者若蓮花、蜂窠、翻花、雞冠、菱角、珊瑚等狀,小者如櫻珠、鼠尾、牛奶、雞心、核桃、蚬肉之形。故積毒深者,其形異而頑惡;毒淺者,其形正而平常。久則崩潰成漏,新則墜腫刺疼。甚者糞從孔出,血流竅中,氣血日有所傷,形容漸有所削。若不早治,終至傷人。因常治法,多用針刀砒硇線墜等法,患者受之苦楚,聞者因循,都不醫治。予療此證,藥味數品,從火煅煉,性即純和,百試百驗,此方法由來異矣。凡療內痔者,先用通利藥蕩滌髒腑;然後用喚痔散塗之肛門內,片時痔自然泛出,即用蔥湯洗淨,搽枯痔散,早、午、晚每日三次,俱用溫湯洗淨,然後搽藥,輕者七日,重者十一日,其痔自然枯黑幹硬,停止枯藥;其時痔邊裂縫流膿,換用起痔湯,日洗一次,待痔落之後,換搽生肌散,或鳳雛膏等藥,生肌斂口。虛者,兼服補藥,其口半月自可完矣。外痔者,用消毒散煎洗,隨用枯痔散,照內痔搽法用之,自始至終無異。完口百日入房,乃吉。至于穿腸久漏者,用胡連追毒丸、黃連閉管丸服之,不用針刀挂線,效如拾芥耳。
  看法
  初起,形如牛奶,不腫不紅,無焮無痛,行走不覺者,輕。已成,腫痛,有時遇勞而發,或軟或硬,頭出黃水者,輕。久如雞冠、蜂窠、蓮花、翻花等狀,膿血不止者,重。漏通臀腿,膿水淋漓,疼痛不已,糞從孔中而出者,逆。
  治法
  初起及已成,漸漸大而便濇作痛者,宜潤燥及滋陰。肛門下墜,大便去血,時或疼痛堅硬者,宜清火滲濕。紫色疼痛,大便虛秘,兼作癢者,涼血祛風,疏利濕熱。腫痛堅硬,後重墜刺,便出難者,外宜熏洗,內當清利。內痔去血,登廁脫肛而難上收者,當健脾升舉中氣。便前後下血,面色痿黃,心忪耳鳴者,宜養血健脾。諸痔欲斷其根,必須枯藥以完其竅,必杜房勞,乃愈。

     臀癰論

  臀癰生于小腹後,位遠僻奧,氣血罕到,皆濕熱凝滯,結束乃成。必使發外,庶不內攻。初起毒從五髒蘊積者,患必有頭,紅熱墜重如石,內必口幹發熱,宜內消沃雪湯,通利積熱,外以膏貼瘡頂四邊,以如意金黃散敷之,拔出瘀膿紫血,兼服托藥自愈。若內服敗毒寒劑,外傅涼藥,氣血冰凝,毒氣不得外發,反致內攻。其瘡頭軟陷無膿,根腳平散不痛,內熱口幹,煩躁讝語,痰喘氣粗,恍惚不甯者,俱爲不治。但此多從毒積于內,白裏至表者,十有八九;從風寒暑濕,自外至裏者,百中一二。既出而複入裏者,終爲死候。
  看法
  初起,有頭紅赤腫痛,頂高發熱,根腳高聳者爲易治。已成,焮腫發熱疼痛,有時皮薄光亮,色紅易膿者,順。已潰,膿稠而黃色如豬腦,腫消痛止,起坐自便者,易。初起如粟形,或黃泡一點,平塌作癢,根腳散漫者,重。已成,色紫堅硬,臀股俱腫,小便濇滯,日久無膿者,險。潰後,無稠膿,頂空根軟塌,手按不知疼,神昏,無治法。
  治法
  初起,惡寒體倦,喜覆衣被,脈浮緊而在表者,微散之。已成,內熱口幹,好飲冷物,小水濇,而大便秘者,通之;頂高色赤,焮痛發熱,疼痛有時者,宜托裏,更兼解毒;腫已高而作疼,膿已熟而不破,脹痛雞忍,宜即針之。潰後,堅硬不消,膿水不止,飲食無味,宜補虛健脾。

    景嶽全書 【明 張介賓】

     論脫肛

  大腸與肺爲表裏,肺熱則大腸燥結,肺虛則大腸滑脫,此其要也。故有因久瀉久痢,脾腎氣陷而脫者;有因中氣虛寒,不能收攝而脫者;有因勞役吐瀉,傷肝脾而脫者;有因酒濕傷脾,色欲傷腎而脫者;有因腎氣本虛,關門不固而脫者;有因過用寒涼,降多亡陽而脫者;有因濕熱下墜而脫者。然熱者必有熱證,如無熱證,便是虛證。且氣虛即陽虛,非用溫補,多不能效。凡小兒元氣不實者,常有此證。故陳自明曰:大腸虛寒,其氣下陷,則肛門翻出。或因産努力,其肛亦然。是誠確見之論。
  論治
  《內經》曰:下者舉之。徐之才曰:濇可去脫。皆治脫肛之法也。故古人之治此者,多用參、芪、歸、木、川芎、甘草、升麻之類,以升之補之;或兼用北五味、烏梅之類,以固之濇之。仍外用熏洗收濇之藥,則無有不愈。
  凡中氣微虛而脫者,宜四君子湯,或五味異攻散。中寒吐瀉而脫者,五君子煎,或溫胃飲。瀉痢不止而滑脫者,胃關煎或加烏梅、北五味、文蛤、木香之屬以佐之。脾虛下陷而脫者,補中益氣湯,或舉元煎。陰虛肝腎不足而下陷者,補陰益氣煎。陰中陽虛而脫者,理陰煎或大補元煎。以上諸證,凡虛中挾火,或熱赤,或腫痛,宜用補中益氣湯加黃連、黃芩、槐花之類,加減治之。然必真有火證火脈,方可酌用寒涼。若非實火則大忌苦寒,以防其沈降敗脾也。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3 个回复

倒序浏览
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二百八

後陰門

    方

  蒼朮澤瀉丸 【《河間六書》,下同】  治痔。
  皂子燒存性 澤瀉 枳實各二兩 地榆一兩 蒼朮四兩,去皮
  右爲細末,燒飯爲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酒或米飲下。

  淋洗藥 治痔。
  天仙子 荊芥 小椒 蔓荊子各等分
  右以水煎洗。

  香殼丸 治濕熱內甚,因而飽食,腸澼成痔,久而成瘘,速服悉愈之。
  木香 荊芥穗 黃蘗各三錢 枳殼去瓤麸炒 厚樸各半兩 黃連一兩 刺猬皮一個,燒存性 當歸四錢
  右爲末,面糊爲丸如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溫水食前,日三服。

  榼藤子丸 治腸風瀉血,濕熱內甚,因爲諸痔,久而不治,乃變成瘘。
  黃芪 枳實 槐花 荊芥穗 鳳眼草各二兩 榼藤子一對,炙 皂子三百個,炙
  右爲細末,面糊爲丸如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空心酒下,米飲亦得。忌油膩冷豬魚臭血等物。

  黃連散 一名雞冠散,治腸風下血,疼痛不止。
  雞冠花 黃連 貫衆 川大黃 烏梅各一兩 甘草三分,炙
  右爲末,每服二錢,溫米飲調下,日三服,不計時候。

  乳香沒藥散 治五種腸風痔瘘,無問久新。
  宣黃連 白礬各一兩 谷精草半兩 石榴一個,用刀子割下頂蓋,取去裏面子三停之一停,次將黃連,白礬碎,內入石榴內,用元頂蓋合上。
  右以濕紙一張,裹了後,用腰泥拍作餅子,裹石榴,以炭火燒通赤爲度;取出去泥紙,次將谷精草于铫子內炒焦黃爲度,與石榴研細後,入麝香一錢、乳香二錢、沒藥一錢,研細拌勻,每服一錢,熱酒小半盞調下,日三服。

  木香厚樸湯木香厚樸湯 本方藥物組成無厚樸,疑缺。 治痔瘘脫肛,腸胃間冷,腹脅虛脹,不思飲食。
  木香 桂心 桃仁 陳皮留白 肉豆 蔻赤石脂各半兩 皂角子三兩,去皮子,酢炙黃 大附子三分,炮
  右爲末,每服二錢,溫粥飲調下,食前。

  消毒飲 治便毒初發,三四日可消。
  皂角刺 銀花 防風 當歸 大黃 甘草節 (艹舌)蒌仁等分
  右(口父)咀,水酒各半煎,食前溫服。仍頻提掣頂中發,立效。

  冰香散 治髒毒初起微腫,即用蚯蚓糞灸,後以此藥搽之。
  爐甘石火煅二錢,黃連膏淬之,待幹乳末聽用 乳香另研 沒藥另研,各一錢 冰片二分 麝香一分
  右,和研細末,田螺搗爛,取汁調塗患上。偶無田螺,煎黃連汁亦可。

  內托羌活湯 治臀癰。
  羌活 官桂酒洗 大黃酒洗,各四分 槁本 連翹 歸梢各一錢 黃芪一錢五分 炙甘草 陳皮 蒼朮各五分 白芷
  右作一服,水酒各一锺煎,空心熱服。以被覆患上,使藥力行之,方能奏功。如或不愈,用鐵箍散,姜汁酢火上熬熱調敷。留孔時,令熱余汁潤之,以助藥力。

  代刀散 治髒毒。
  穿山甲 僵蠶 枳殼 姜黃 牽牛 赤石脂 大黃 白芷 貝母各等分
  右爲細末,每服五錢,早晨空心用酒調下,行利十余次,用薄粥捕之,其膿血從大便中出。

  宣毒湯 治坐馬癰。
  大黃三錢,酒蒸 白芷 赤芍 甘草各五分 連翹 枳殼各一錢 當歸梢二錢
  右,水酒各一锺,煎一滾,去滓,早晨空心服。

  內托追毒飲 治坐馬癰。
  人參 黃芪 厚樸 甘草 桔梗 枳殼 黃連 金銀花 烏藥 當歸 芍藥 白芷 川芎 防風
  右水酒各一锺煎,去滓服。

  法制枯藥 治痔。
  信一兩 白礬三兩,爲未 巴豆五粒,去殼 飛丹 朱砂臨時生用,各五錢 先將礬一兩半,安瓦盆中,隨將信摻在礬上,再將礬覆,上火熬枯,取出爲末,加朱砂末五錢,和勻碾細末如塵。先用魚腥草煎湯洗淨,每用少許點上,少頃,黃水漸出,一日夜三四次。如無魚腥草,或荼(艹糜)花、或野薔薇花、紅白槿樹花代之,或甘草湯亦可。

  秘方 治痔。
  砒霜白色明淨者,五錢 白礬明淨者,一兩二錢 黃丹六錢,水飛,二次焙幹 蠍梢八個,瓦上焙幹 草烏頭二錢,爲末,去皮生用
  右件用舊鐵杓,或熟鐵铫,先將炭燒鐵铫透紅,放冷揩拭淨,將砒打碎如豆大,將白礬燒令滾沸,將碎砒投礬內拌勻,以文武火煅,旋旋攪,入草烏、蠍梢、黃丹同研末,收放新小瓶內。如用,先將痔漏以甘草湯或蔥湯洗淨,將生麻油調藥少許,以鵝翎掃藥在痔漏上,日三次。第一日、第二日,瘡內必出黃水如膠,其痔漸消。看漏深淺,就將薄綿紙裹豬鬃三根,先入在漏內,試漏深淺,就將藥紙撚之,藥插入漏內,其藥紙撚久不取出。如換藥紙撚,方取出,再換新藥紙,撚入漏內。日上三次,早午晚用藥,俱要洗淨。漏用藥三五日,痔漏頭並瘡口俱黑色,然後不用紙撚藥,其漏瘡根自落。如漏不深,入內上用藥點搽。如瘡紅活平複不收口,方用生肌散藥敷之,立愈。其瘡根永除,再不發矣。

  生肌散
  白芷 黃連 血竭 龍骨各五錢 光粉二兩 黃丹三錢,水飛,炒 軟石膏 海螵蛸各一錢 黃蘗 五倍子各一兩
  右爲細末,如瘡孔深,用蘆管吹入裏面;如瘡口淺,止幹摻入內生肌。平伏不用。

  點痔藥
  冰片 乳香 沒藥 熊膽
  右俱爲末,用蝸牛一枚,碎其底,入前四末,放盞內化水,以銀簪滴汁痔上甚效。田螺代之,亦可。

  痔漏藥
  牛黃末一分,銅杓內先炒,微煙即下 砒末二錢,候煙起再下 白礬末九錢,待滾幹取起,仍入火微炒,安地上,出火毒,爲末。後入 乳香辰砂 沒藥 冰片各一錢
  右共爲極細末,每用一錢許,以稠面糊調和,隨漏孔之大小深淺,以爲條子之粗細長短。如瘡孔爛大,止用津唾調之,填入孔內,待痔已潰動,毒水自流。如好肉上生瘡,即以五黃膏護外,仍用唾調前藥末,敷在痔根上。如痔根脫落,摻生肌散,並多服蠟礬丸。

  生肌散
  未出毛小鼠二枚,炙幹 龍骨煅 海螵蛸 赤石脂各一錢 乳香 沒藥 血竭 輕粉 雄黃各五分
  右各爲末如塵,臨用加冰片少許。

  生肌散
  寒水石煅一錢 龍骨煅五分 幹胭脂三分 輕粉
  右爲細末,幹摻。新瘡加薄荷一分,老瘡依此。

  辰砂錠子 久痔成漏。
  信一錢 白礬二錢 密陀僧 辰砂各五分 先研信細,入磁盆中;次用礬、信火上煅,以煙盡爲度;再將密陀僧、辰砂研細,白面一些,和作尖錠子,頑漏納瘡口,腐去敗盡,方可生肌。

  盤腸通腸痔散 痔在內,用此敷之。痔頭頂自出,以前藥枯之。
  磁石一錢 白礬枯過,五分 白幹姜五分 草烏尖三枚
  右爲末,蔥汁調敷。

  益氣清髒湯 治痔漏。
  人參 當歸 條芩 黃連 生地 赤芍藥 槐角 川芎 升麻 枳殼 秦艽 白朮 茯苓 甘草
  右水二锺,姜一片,燈心二十根,煎服。

  木香散 內痔用藥後,小便不通,服此藥。外痔不用。
  山栀子 木通 車前子各三錢 淡竹葉 生地黃各一兩 黃芩五錢 燈心三十根
  右(口父)咀,每服四錢,水一锺半,煎七分,空心服。

  懊憹散 【《千金方》,下同】  治濕瘡爛,殺蟲除(上匿下蟲)。
  萹竹半兩 雚蘆 雷丸 青葙子 女青 桃仁各三兩
  右六味,治下篩,粥飲服方寸匕,日三,加至二匕,酒服亦可。

  杏仁湯 治(上匿下蟲)。
  杏仁五十枚 苦酒二升 鹽一合
  右三味和煮,取五合頓服之,小兒以意量服。

  桃皮湯 治蛲蟲蛔蟲及痔(上匿下蟲)蟲食下部生瘡。
  桃皮 艾葉各一兩 槐子三兩 大棗三十枚
  右四味(口父)咀,以水三升,煮取半升,頓服之,良。

  豬膽苦酒湯 治熱病有(上匿下蟲)上下,攻移殺人。
  豬膽一具 苦酒半升和之
  右火煎令沸,三上三下,藥成放溫,空腹飲三滿口,蟲死便愈。

  雄黃兌散 治時氣病(上匿下蟲),下部生瘡。
  雄黃研,半兩 桃仁一兩 青葙子 黃連 苦參各三兩
  右五味爲末,綿裹如棗大,內下部亦可;棗汁服方寸匕,日三。

  針粉散 治脫肛曆年不愈。
  針粉一味
  右研細末,每用少許摻之,按入即愈。

  周先生枯痔法
  赤石脂五錢 辰砂痛加一錢 明礬 黃丹
  右爲末,先用郁金末護肛門,如無郁金用姜黃末代之,調塗四圍好肉。如不就,加菉豆粉打合,卻將枯藥敷上。如肛門疼急,濃煎甘草湯放溫,拂四圍肛門上,就與寬腸藥。

  寬腸藥
  槐花 大黃 枳殼 木通 連翹 瞿麥 當歸
  右半酒半水煎。

  收腸方
  人參 當歸各一兩 川芎 甘草 白芷 防風 厚樸 桔梗 桂枝 黃芪
  右爲細末,半酒半水煎。如惡酒,少水多煎之。夏月減桂、樸,加芩、蘗。

  周先生割痔麻藥
  川烏 草烏尖 胡椒 吳萸 花椒 白僵蠶炒
  右爲末,酒調敷四邊,然後割之,又以此藥敷之。否則亦用麝香、龍骨塗之。按枯痔、系痔、割痔三法,用前藥服,及敷貼不退者,然後用之。必敬謹之,不可視爲常法。

  連魏散 治食積痔。
  黃連 阿魏 山楂 神曲 桃仁 連翹 槐角 犀角各等分
  右爲末,以少許置掌中,時時舐之,津液咽下。如三分消二,即止後服。

  連歸丸 治痔漏及脫肛便血。
  全當歸 酒黃連各四兩 防風 枳殼各二兩
  右爲末,用前浸黃連酒打糊丸梧子大,每六七十丸,米飲下。忌羊魚雞鵝煎炒熱物。

  加味連殼丸 治濕熱內甚,飽食腸澼,發爲諸痔,久而成瘘。
  黃連一兩 枳殼 厚樸各五錢 當歸四錢 木香 黃蘗各三錢 荊芥二錢 猬皮一個
  右爲末,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溫水下。

  秦羌湯 治痔漏成塊,下垂不任。
  秦艽 羌活各一錢 黃芪二錢 升麻 麻黃 柴胡 炙甘草各五分 槁本三分 防風七分 細辛 紅花各少許 水煎服。忌風處大小便。

  槐膽丹 不問遠年近日痔瘡,服之如神,久服黑發固齒。
  十月上巳日,揀肥實槐子,用瓦盆如法固濟,于背陰牆下,掘一坑,約二三尺,深埋之,預先取黑牛膽五六個,臘月八日,取前槐子裝在膽內,高懸陰幹,至次年清明日取出。
  右用磁器收貯,每空心白湯下,一日服一粒,二日二粒,漸加至十五粒止。以後一日減一粒,周而複始。

  加味地黃丸 五痔滋陰必用之。
  熟地 黃芪各一兩半 槐花 黃蘗 杜仲 白芷各一兩 山茱萸 獨活 山藥各八錢 牡丹皮 茯苓 澤瀉各六錢白附子二錢
  右爲末,蜜丸梧子大,每五十丸,空心米飲下。

  牽牛酒 通行痔漏中,惡水自大腸出。
  黑牽牛末一分,入豬腰子內,以線紮箬葉包,慢火煨熟
  右每空心細嚼,溫酒送下。

  內生肌丸
  枯礬 鹿角 芝麻各一兩
  右爲末,蜜丸梧子大,溫酒下三十丸。竅塞後,去鹿角,加象牙一兩,黃蠟爲丸,常服斷根。

  加味蠟礬丸 治新久諸漏。
  象牙五錢 露蜂房 白僵蠶 蛇退 血竭 木香各三錢 乳香二錢 白礬二兩
  右爲末,黃蠟四兩,爲丸梧子大,溫酒下二十丸。

  齒發散 治漏瘡惡瘡,生肌,裏欲幹者用之。
  人齒 頭發 雞(月坒)胵各等分,俱燒存性 麝香 輕粉各少許
  右爲末,濕則幹摻,幹者麻油調搽。

  蜂房散 治久年漏瘡,或暫瘥複發,或移于別處。
  露蜂房炙黃,三分 穿山甲 龍骨各一分 麝香少許
  右爲末,臘月豬脂調敷,濕則幹摻。

  蝸牛膏 治痔疼痛。
  蝸牛一錢 片腦 麝香各少許
  右搗爛取汁,敷痔上,痛止腫消。

  青龍五生膏 治癰疽痔漏,惡瘡膿血出,皆以此方導之。
  生梧桐白皮 生桑白皮 生竹茹 生柏白皮 生龍膽 蜀椒 附子 芎藭各五兩 蜂房 猬皮 蛇蛻皮 雄黃 雌黃各一兩
  右十三味,(口父)咀,以三年苦酒二鬥浸一宿,于炭上炙幹,搗下細篩,以豬脂二升半,微火煎攪,令相得如饴著末水中,新白磁器中盛,稍稍隨病深淺敷之;並以清酒服如棗核大,日一。

  黃蠟丸 治髒毒。
  黃蠟四兩
  右一味,隔水煮軟,丸如桐子大,月朔服一丸,次日服二丸,三日服三丸,漸加至月盡三十丸,已後每日減一丸,至一丸止,用酒送下,輪流服之,其瘡自痊,則不必服矣。

  五九散 【《古今醫鑒》,下同】  治痔漏如神。
  白牽牛頭末 大黃 五倍子 幹蓮蕊各一兩 黃連三錢 礬紅以皂角煉紅 當歸各五錢 沒藥 乳香各一錢,竹葉焙幹
  右共爲末,初服五分,二服六分,三服七分,四服八分,五服九分爲止。每日清晨,用牙豬肉湯半碗,加熱灰酒一小锺調下。忌豬腸肚驢肉燒酒。

  三八全應丸 痔漏效驗。
  胡桃十八個,內取隔三十六片 地骨皮酒炒幹 當歸酒洗,微炒 刺猬皮一個,連刺酒浸曬幹 槐角酒浸,炒 黃連酒炒 甘草蜜炙,各二兩 乳香二錢
  右爲末,酢糊爲丸如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白湯或酒,早晚二服,一月後平複。

  地榆丸 治痔漏通用。
  槐角 生地黃各二兩 當歸身 黃芪 黃連 防風 連翹 黃芩 枳殼 秦艽 地榆 升麻各一兩 阿膠 川芎 白芷各五錢
  右爲末,酒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六十丸,加至七八十丸,空心米湯下,或酒任下。

  追風補腎十漏大金丹 治漏,庚申、甲子成除日合。
  當歸 麥冬 破故紙 川烏 肉苁蓉 山藥 白茯苓 枳殼 白芷 杏仁各二兩 人參 生地 小茴 鹿茸 木香 青木香 砂仁 厚樸 青皮 陳皮 烏藥 肉豆蔻 天麻 乳香 沒藥各一兩 硇砂 丁香各五錢 熟地 大茴 枳實各三兩 大附子一個 香附 松節各四兩
  右爲末,燥蜜丸如彈子大,金箔爲衣,每服一丸,空心酒化下。

  升陽除濕湯 治脫肛自下而上者,引而竭之。
  柴胡 升麻 防風 豬苓 澤瀉 蒼朮 陳皮 神曲炒 麥芽炒 甘草
  右銼,水煎,空心溫服。胃寒腸鳴,加益智、半夏。

  提氣散 治氣虛下陷脫肛。
  黃芪 人參 白朮 當歸 白芍 幹姜炮 柴胡 升麻 羌活 甘草炙
  右水煎服。

  舉肛丸 治無火證瀉久脾虛,脫肛。
  半夏 天南星 枯白礬各五錢 雞冠花炒 白附子各五兩 胡桃仁十五個,燒存性 枳殼 诃子肉煨 黑附子各一兩 刺猬皮二枚,炙 (艹舌)蒌一枚,燒存性
  右共爲末,酢糊丸,空心溫酒下三十丸。

  水澄膏 治痔,以此保護良肉,再用後藥以枯痔。
  郁金 白芨各一兩 一方加黃連。
  右二味,爲細末。如內痔,候登廁翻出在外,用溫湯洗淨,側臥即出,用蜜水調令得中,篦篾塗谷道四邊好肉上,留痔在外,以紙蓋藥上,良久,方用枯藥搽痔上,用筆蘸溫水于紙上,不令藥幹及四散。

  枯痔方
  白礬四兩 生信石二錢半 朱砂一錢,研極細
  右各研爲細末,先用砒入紫泥罐,次用白礬末蓋之,用火煅,令煙斷,其砒盡隨煙去,借砒氣于礬中耳。用礬爲極細末,看痔頭大小,取礬末在掌中,更入朱砂少許,以唾調稀,用篦頭塗痔上周遍,一日三上,候看痔頭顔色焦黑爲效。至夜有黃水出,切勿他疑,水盡爲妙。至中夜,上藥一遍,來日依然。上藥三次,有小痛不妨。換藥時,以碗盛新水或溫湯,在痔邊用筆輕洗去痔上舊藥,更上新藥,仍用護肉藥,次用荊芥湯洗之。三兩日之後,黃水出將盡,卻于藥中增朱砂,減白礬,則藥力即緩。三兩日方可增減,漸漸取之,庶不驚人。全在用藥人看痔頭轉色,增減厚薄敷藥,方是活法。此藥只是借砒信耳,又有朱砂解之。一方士將此二方,在京治人,多效,致富。一富商因驗,以百金求得之,綠于予,予雖未用,傳人無不言效。但枯藥趙宜真煉師,已刊于《青囊雜纂》,如神。《千金方》未見刊傳。大抵今人言能取痔者,皆此方也。恐氣血虛或內邪者,還當兼治其內,庶不有失。

  秦艽當歸湯 【《東垣十書》,下同】  治痔漏大便結燥痛甚。
  大黃煨,四錢 秦艽 枳實各一錢 當歸尾 澤瀉 皂角仁 白朮各五分 紅花少許 桃仁二十枚,去皮尖 水二盞,煎一盞,食前服。忌生冷硬物,及酒面大料椒姜等物,若犯之,其藥無效。

  清涼飲 治諸痔熱證,大便秘結。
  當歸 赤芍藥 甘草炙 大黃蒸,各等分
  右(口父)咀,每服三錢,新汲水煎服。

  收痔丸 【《直指方》】  治諸痔通用。
  阿膠炒 黃連 貫衆各半兩 皂角刺略燒 尺長皂角去弦,酢炙 猬皮炙焦 蜂房炒焦 蛇皮略燒 當歸 穿山甲微火燒令焦 川芎 槐花 豬後蹄垂甲燒存性,各二錢半
  右酢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荊芥湯下。

  無比丸秘方 治一切痔漏。
  象牙屑 血竭各半兩 明雄黃另研 沒藥 乳香 明朱砂各三錢三分 蜂房炒 蟬蛻 牙皂莢皮去弦炙,各三錢
  右爲末,用好黃蠟二兩熔化,布摅淨,再入酒內蒸化,冷定取起蠟,化開和前藥,急手爲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熱酒浸一錢五分,嚼下,本酒吞送,七日全效。

  孫尚書方東谷 治痔漏有效。
  明朱砂 明雄黃各另研,二味再合乳極細,聽用 皮硝淨,一斤
  右用健豬大腸頭二尺,去油淨,以皮硝一斤,盡裝入腸內,兩頭縛定,入甑蒸熟,取出連腸埋土地中,一七日取起去腸,將硝收貯淨磁瓶中。每服用硝七分半,雄砂二分半,共一錢,再搗勻,熱酒衝,空心服之,七日全愈。

  五灰散 【《三因方》】  治五種痔瘡,不問內外,並宜服之。
  鼈甲治牝痔 猬皮治牡痔 蜂房治脈痔 蟬蛻治氣痔 豬左足懸蹄治腸痔 各等分
  右各燒存性,隨證倍用一分爲末,空心臨臥,酒調二錢,服。

  茄柯湯 【《心鏡》】  洗痔極效。
  茄柯 槐花俱陳者佳 冬瓜皮 枳殼各等分
  右煎湯,先熏後洗,卻敷後項藥愈。

  蓮房枳殼湯 【《聖惠方》】  洗痔極效。
  幹蓮房 荊芥穗各一兩 枳殼 薄荷葉 (石蔔)硝各半兩
  右爲粗末,水三碗,煎二碗半,熱熏洗。

  熏洗法 諸痔流血皆效。
  幹蓮房一個 荊芥三錢 五倍子 槐花 地榆半兩
  右爲末,每用半兩,水二碗煎,入明礬三錢,如法熏洗。

  側柏葉湯 熏洗諸痔。
  側柏葉一兩 槐枝一握 黃連 黃芩 荊芥 蛇床子各一兩 鏡面草 蚵蚾草各一把
  右作四次,新汲水煎,放桶中,如法熏洗。

  七物湯 熏痔效。
  皂莢三铤 艾一把 鼈甲一枚 草烏二枚 幹蝦蟆一個 雄黃半兩 麝香五分
  右爲末,拌勻,穿地上一穴,置炭火在內,上用蓋密,惟留一孔,旋入藥末一撮,在上熏。

  神效散 洗痔。凡富貴之人,多因嗜欲飲酒過度,喜怒不常,致生痔漏。或如鼠奶連珠,或肛門腸腫,流膿漏血,其痛如割,不可忍者。但是諸腫痔漏,及腸風下血,此藥治之,無有不效。
  苦參 川椒 苦壺盧 芫荽子 槐花 白芷 金銀花 連翹 枳殼 荊芥 獨活 小茴香 麻黃 牡蛎煅威靈仙 椿樹皮各二兩
  右(口父)咀,每用半兩,水五碗,蔥白三莖,煎五七沸,去滓,以盆盛之,坐上熏洗,甚效。一方加老黃茄子二個,尤妙。

  煮藥線法複齋 治外痔並漏、囊癰、懸癰、臀癰。
  芫花入土根,不拘多少,搗自然汁,于銅铫內,慢火熬成膏,以生絲線入膏再熬,良久,膏濃爲度。線陰幹,膏留後用。一治外痔有頭者,以藥線系之,候痔焦黑落下;再用線裹豬鬃蘸藥當納于竅中,永不發。一漏並三癰,不論瘡孔數十,但擇近肛者,以馬蓮草探之,若一孔通腸者,先將銀條曲轉探入谷道,出草鈎頭,將線六七寸,一頭挽成活套扣,以不挽線頭系草上,引過大腸,解線頭穿活扣內,出寸長,系三錢四五分重之鉛錘,懸空墜之,坐臥方便,使不粘衣,可取速效。每日早,將線洗淨,約日長出五分,仍要收上,止留一寸線。穿七日,線下三寸之余,僻處補完,源頭既塞,未穿漏孔,及三癰,膿水再無,鵝管化盡,俱先平複。瘡近肛,十日半月,線過肛門即下。瘡隔遠者,二十日後即落。若七日及落線後,旁瘡有未幹,此原腸澼非止一口,仍要再穿。若穿不動者,以紙撚蘸代針散頂,至痛即曲折處,三二次,通即穿線。其線落下,再用生肌散。銀條式雙折,約三寸余,形如長又字形。馬蓮草即北方鐵刷帚也。

  生肌散
  龍骨一兩,火煅 诃子炮取肉,二錢
  右爲細末,加輕粉三錢和勻,先洗瘡,拭幹敷上,日。

  敷藥 治內痔並因痔腫脫肛。
  豬胰半斤,將大雄雞一只,籠餓一日,揀淨地以胰子餵之,取糞曬幹四兩之上爲未 綠膽礬半兩 晉礬 (石蔔)硝各一兩 千葉雌黃 雄黃各六錢
  右各爲末,以寬砂鍋盛之,先下雞屎一兩,次下晉礬一兩,次雌黃,次硝,次雄,再加晉礬、雞屎,以新瓦蓋鍋之上,簇火,以青煙去盡爲度。冷定取出,加乳香、沒藥各半兩爲極細末。或用脫肛散,脫出肛門,或候自脫,將藥少許,唾津調和,以新筆蘸敷瘡上,患者側臥縮腳,任瘡流去黃水,日上五次,夜上二次,逐次水洗拭幹,方可上藥。至三日後,瘡已焦黑,頻用防風、荊芥、連翹、苦參、倍子煎湯洗之。黑肉既落,上前生肌散,瘡去,平複,腸收。神效。此方不用砒硇,不作便閉,常用以治內痔之聖藥也。

  脫肛散複齋
  磁石 軍姜各一錢 枯礬五分
  右爲極細末,以蔥涎調,以綿絮蘸塞肛內,其瘡自翻出。瘡既愈後,內須服補中益氣之劑,六味丸、八味丸。

  消痔千金散 【《心統》】  搽大便諸痔,腫疼不已。
  甘草三分 赤石脂 黃連各六分 硼砂一分 寒水石 孩兒茶各五分 冰片半分 熊膽二分
  右爲細末,豬贍汁調搽;或入膽內竹管內,以線縛口,緊插入肛門內,捽之,自然痔病愈。

  半夏散 治痔初生,急以此藥治之。
  半夏生搗末 先以生姜自然汁洗肛門,後以半夏末泡湯洗之,不過三五日,自愈。

  護肛膏
  白芨 石膏煅 黃連各等分,爲末
  右以雞子清調,如膏搽上,剪油紙如月樣,圈護痔四旁好肉,一次洗,一次換藥。

  翻痔藥 治內痔,必以翻痔藥取出腸頭,方可上枯藥。
  草烏不拘多少
  右爲末,調傅肛門內,其痔即翻出。

  金寶膏 漏瘡用之,能去腐肉,而不傷良肉。
  桑柴灰五碗,用沸湯十碗,淋汁,用草紙一層,皮紙二層,放箕底,次放灰上面淋洗 穿山甲二兩 信一錢,另研 杏仁去皮七枚,同信末研塗山甲 辰砂一字 粉霜一錢半
  右將灰汁澄清,下鍋煎滾,下甲末,候煎幹一半,下麝,次下粉霜,幹及九分,下辰砂,候成膏,下石灰,以成塊爲則,密罐收,勿見風。

  五灰膏危氏 治髒腑一切蘊毒,發爲痔瘡,不問遠年近日,形似雞冠,梅核牛乳,或內或外,並皆治之。此方親傅之劉叔茂,累試極驗。
  荞麥燒灰,半鬥許 荊柴  老杉枝 山白竹 雜硬柴各截二尺長,劈成片,各取一束,曬幹,火燒成炭,置密壇內自死
  右炭,以水煮取炭汁,又用酒漏,以布帛實其竅,置荞麥灰于酒漏內,以炭汁淋之。然後取汁于鍋內,慢火熬,約有一小碗,候冷,入石灰虢丹,調成膏,以密罐貯之,上用石灰敷之,勿令泄氣。臨用時,去石灰,以冷水調開,令病人洗淨痔瘡,仰臥,搭起一足,先以濕紙于瘡四圍貼護,卻用竹篦挑藥塗痔上,須臾痛息,用紙揩去藥,再塗。如此三四次,要痔瘡如墨樣黑,方止。以水洗淨,每日常置冷水一盆,以蔥湯和之,日洗三五次。六七日後,膿穢出盡,其瘡自消。

  玉紅散秘方 治諸痔。
  硇砂三兩,先燒在鍋內 明礬二兩,放硇上火煅枯,以煙盡爲度,用礬爲未 朱砂四錢,另研
  右爲極細末,敷痔,幹用津調貼,濕幹敷上。

  代針膏
  枳殼二個,大者去瓤 巴豆半兩,去皮
  右將巴豆裝在枳殼內,合縛定,放罐內酢煮幹,將二味曬幹研末,用絲綿蘸濕展藥敷瘡上及根底。痔去,再不可用,止用生肌散。如頑漏日久,以津調敷瘡口,敗肉自去。

  雞峰烏金散 治痔漏。
  穿山甲 刺猬皮 黃牛角心 牙皂角 槐子 皂角刺 枳殼 貫衆 阿膠各等分,再夾和牛角
  右以猬皮、穿山甲同炒,另研爲末,和入一處,每服一錢半,用胡桃肉研爛調酒,食前服。漏血不止,當歸煎湯調下。

  代赭石丸 治痔變瘘,膿出不止。
  代赭石煅酢淬研 磁石煅,煮酢數沸,淬七次,研 白礬枯 牡蛎煅灰 龍骨研 刺猬皮炙焦 皂角刺炒焦 豬後蹄垂甲燒灰,各存性爲末 赤石脂 川椒焙 木賊焙 蜂房炒,各等分
  右爲細末,神曲糊丸小豆大,每服五十丸,空心艾湯下。

  地黃丸 治五痔滋陰必用之藥。
  地黃酒蒸 黃芪各一兩半 槐花炒 黃蘗炒 杜仲炒 白芷各一兩 茯苓七錢 山茱萸肉 山藥 獨活各八錢 澤瀉牡丹皮各六錢 白附子二錢
  右爲末,煉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米飲下。

  三黃二地湯 治腸風諸痔,便血不止,及面色痿黃,四肢無力。
  生地黃 熟地黃各一錢五分 蒼朮 厚樸 陳皮 黃連 黃蘗 黃芩 當歸身 白朮 人參各一錢 烏梅二個 甘草防風 澤瀉 地榆各六分 水二碗,煎八分,食前服。

  粟殼散 治諸痔作疼,及腸風下血,諸藥不止者,宜服之。
  粟殼溫湯泡去內瓤,去蒂切絲,蜜水拌炒,二錢 當歸身 陳皮 秦艽 黃芪蜜炙 生地黃 熟地黃各一錢 黃蘗 黃芩 人參 蒼朮 厚樸 升麻各六分 荷葉蒂七個 甘草五分 地骨皮一錢三分 水三碗,煎八分,食前服。或爲細末,每服二錢,空心溫酒調服。

  洗痔枳殼湯 治痔瘡腫痛,肛門下墜,毋論新久洗之,痛自消。
  癞蝦蟆草一名荔枝草,四季常有,面青紫白,麻紋壘壘者是 枳殼各二兩 河水二瓢,同上二味煎數滾,先熏後洗,良久,湯留再熱熏洗。甚者三次即消。洗淨,當搽後五倍子散。

  五倍子散 治諸痔舉發,堅硬疼痛難忍,或髒毒肛門泛出,腫硬不收,亦效。
  大五倍子敲一小孔,用陰幹 癞蝦蟆草揉碎,填塞五倍子內,用紙塞孔,濕紙包煨,片時許取出待冷,去紙碾爲細末,每一錢加 輕粉三分 冰片五厘 共研極細。待前枳殼湯洗後,用此幹搽痔上,即睡勿動,其腫痛即除。凡外痔用二方搽洗,亦可除根,永不再發。

  田螺水 治痔瘡堅硬作痛,及脫肛腫泛不收者,並用之。
  大田螺一枚,用大冰片五厘,研末,用尖刀挑起螺蓋,將冰片入內,平放片時,待螺滲出漿水,用雞翎蘸搽患上,勤勤掃之,其腫痛自然消散。

  生肌鳳雛膏
  用雞子煮熟,去白用黃十余個,銅杓內熬油,傾入盞內,約油三錢,加輕粉細末一錢 乳香 血竭 龍骨末各五分
  右,共入油內和勻,每日早午晚雞翎蘸塗患孔內,膏蓋,避風。深者,半月可以完口。

  煮藥線方 治諸痔及五瘿六瘤,凡蒂小而頭面大者,宜用此線系其患根,自效。
  芫花五錢 壁錢二錢 用白色細扣線三錢,同上二味,用水一碗,盛貯小磁罐內,慢火煮至湯幹爲度,取線陰幹。凡遇前患,用線一根,患大者二根,雙扣系于根蒂,兩頭留線,日漸緊之,其患自然紫黑,冰冷不熱爲度。輕者七日,重者十五日,後必枯落。後用珍珠散收口,至妙。

  髒連丸 治痔無論新久,但舉發便血作痛肛門墜重者。
  黃連淨末八兩 公豬大髒盡頭一段長一尺二寸,溫湯洗淨,將連未灌入髒內,兩頭以線紮緊,用時酒二斤半,砂鍋內煮,酒將幹爲度,取起髒藥共搗如泥,如藥爛,再曬一時許,複搗
  右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溫酒送下,久服除根。此與豬髒丸無大異。

  胡連追毒丸 治痔漏不拘遠年近日,有漏通腸,汙從孔出者,先用此丸追盡膿毒,服後丸藥,自然取效,最穩。
  刺猬皮一個,炙切片,再炒黃爲末 麝香二分 胡黃連二兩,切片,姜汁拌炒
  右以軟飯爲丸麻子大,每服一錢,食前酒下。服藥後,膿水反多,是藥力到也,勿懼之。

  黃連閉管丸
  胡黃連淨末,一兩 穿山甲麻油內煮黃色 石決明煅 槐花微炒,各五錢
  右爲末,煉蜜丸如麻子大,每服一錢,空心清米湯送下,早晚日進二服,至重者四十日而愈。此方不用針刀挂線,不受苦楚,誠起痼疾之良方也。如漏之四邊有硬肉突起者,加蠶繭二十個,炒末和入藥中。此方遍身諸漏皆效。

  活血散瘀湯 治臀癰初起,紅赤腫痛,墜重如石,及大便秘濇。
  川芎 當歸 防風 赤芍藥 蘇木 連翹 紅花 天花粉 皂角針 黃芩 枳殼各一錢 大黃二錢 水二锺,煎八分,食前服。便通者,去大黃加乳香。

  黃芪內托散 治臀癰已成,服前藥勢定者,欲其潰膿,宜服之。
  黃芪二錢 當歸 川芎 金銀花 皂角針 穿山甲 甘草節各一錢 水二锺,煎八分,入酒一杯,食前服。

  四君子湯 治脾胃氣虛脫肛者。
  人參 白朮 茯苓各二錢 炙甘草一錢
  右加姜棗,水煎服。或加粳米百粒。

  異功散 治前澄。
  人參 白朮炒 茯苓 炙甘草 陳皮各一錢
  右加姜棗,水煎服。

  加味四物湯 治血熱陰虛脫肛者。
  五味子九粒 熟地三錢 麥冬 當歸 黃蘗 蒼朮各一錢 白芍藥 川芎各七分 人參 黃連各五分 杜仲七分半 知母各三分
  右水二锺,煎一锺,空心溫服,酒糊丸服亦可。足軟加牛膝三分。

  補中益氣湯 治勞倦傷脾,中氣不足,清陽不升,而致脫肛者。
  人參 黃芪炒 白朮炒 甘草炙,各一錢半 升麻 柴胡各三分 當歸一錢 陳皮五分
  右加姜棗,水煎,空心午前服。

  大補元煎 【《景嶽全書》,下同】  治陰中陽虛,以致脫肛者。
  人參少則用一二錢,多則一二兩 山藥炒二錢 熟地少則用二三錢,多則二三兩 杜仲二錢 枸杞 當歸各二三錢,若泄瀉者去之 炙甘草一二錢 山茱萸一錢,吞酸畏酸者去之 水二锺,煎七分,食遠溫服。如元陽不足多寒者,于本方加附子、肉桂、炮姜之類,隨宜用之。如氣分偏虛者,加黃芪、白朮,胃口多滯者不必用。如血滯者,加川芎去山茱萸。如滑泄者,加五味、故紙之屬。

  補陰益氣煎 此補中益氣湯之變方也,治脾虛下陷而脫肛者。
  人參一二三錢 當歸 山藥酒炒,各二三錢 熟地三五錢或一二兩 陳皮 炙甘草各一錢 升麻三五分,火浮于上者去之 柴胡一二錢,無外邪者去之 水二锺,加生姜三五七片,煎八分,食遠溫服。

  舉元煎 治前證。
  甘草炙,一二錢 升麻五七分 白朮炒一二錢 人參 黃芪炙,各三五錢 水一锺半,煎七八分,溫服。如兼陽氣虛寒者,桂、附、幹姜隨宜佐用。如兼滑脫者,加烏梅二個或文蛤七八分。

  抽薪飲 治濕熱下墜,疼痛脫肛。
  黃芩 石斛 木通 栀子炒 黃蘗各一二錢 枳殼 澤瀉各一錢半 細甘草三分 水一锺半,煎七分,食遠溫服。內熱甚者,冷服更佳。熱在血分大小腸者,加槐蕊、黃連以清之。熱在下焦,小水痛濇者,加草龍膽、車前以利之。熱在陰分,津液不足者,加門冬、生地、芍藥之類以滋之。熱在腸胃實結者,加大黃、芒硝以通之。

  大分清飲 治前證。
  茯苓 澤瀉 木通各二錢 豬苓 枳殼 栀子或倍之 車前子各一錢 水一锺半,煎八分,食遠溫服。如內熱甚者,加黃芩、黃蘗、草龍膽之屬。如大便堅硬脹滿者,加大黃二三錢。

  約營煎 治前證。
  生地 芍藥 甘草 續斷 地榆 黃芩 槐花 荊芥穗炒焦 烏梅二個 水一锺半,煎七分,食前服。如下焦火盛者,可加栀子、黃連、草龍膽之屬。如氣虛者,可加人參、白朮。如氣陷者,加升麻、防風。

  溫胃飲 治中寒嘔吐,吞酸瀉泄,不思飲食,脫肛者。
  人參 白朮炒,各一二錢或一兩 扁豆二錢,炒 陳皮 炙甘草各一錢 幹姜炒焦,一二三錢 當歸一二錢,滑泄者去之 水二锺,煎七分,食遠溫服。如脾氣陷而身熱者,加升麻五七分。

  五君子煎 治前證。
  人參二錢 白朮 茯苓各二錢 炙甘草一錢 幹姜炒焦,一二錢 水一锺半,煎服。

  胃關煎 治前證。
  熟地三五錢或一兩 山藥炒 扁豆炒,各二錢 炙甘草一二錢 吳茱萸制,五七分 焦幹姜 白朮炒,各一二三錢 水二锺,煎七分,食遠溫服。瀉甚者,加肉豆蔻一二錢,面裹煨;或破故紙亦可。氣虛勢甚者,加人參隨宜用。陽虛下脫不固者,加制附子一二三錢。滑脫不禁者,加烏梅二個,或北五味二十粒。

  腸風痔漏方
  赤芍藥 官桂去皮 甘草炙,各等分
  右(口父)咀,每服二錢,姜二片,白糖一塊,水一盞,同煎七分,去滓,空心服。

  淋渫方 治下部痔腫,大腸頭癢痛。
  威靈仙 枳殼麸炒,各一兩
  右爲粗末,熬水熏洗,冷即再暖,臨臥避風,洗三次,挹幹;貼蒲黃散。

  痔方 治痔瘡痛不可忍。
  槐樹根皮七兩,不犯鐵器搗碎 片腦一分 指甲草七顆,蜀人呼爲芒草,采餵豬,亦可救饑,高二三寸
  右作一劑,用水二锺,煎一小盞,入冰片末,候溫,頻敷患處。內服槐子酒。無指甲草亦可。
  又方 治肉痔。
  槐花炒 白礬枯,各一兩 附子五錢
  右爲細末研勻,蒸餅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米飲下,食前,日三服。
  又方 治風痔,不論有頭無頭,定三日安。
  藜蘆燒灰 老幹姜 天麻各五錢 蓮子草 明礬 石硫黃各一兩 皂角針炒黃,二錢 大苦(艹舌)蒌一枚 麝香少許
  右將(艹舌)蒌開一孔,入礬並硫黃在內,孔如小錢大,就將原蓋合定,綿紙糊,卻用瓦罐子盛,炭火煅,令煙盡爲度,候冷取出,研細,同前六味藥末和勻,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丸至十五丸,空心溫酒下,日三,服三日效。忌油面腌藏、牛馬肉、魚腥、生冷、行房、遠行、勞力一切等事。

  神妙方 治痔。
  羌活 當歸 川芎 獨活 黃連 山茱萸肉 全蠍 三棱 蓬朮各半兩 枳殼去瓤,十二兩 商陸白者,一兩 巴豆去殼,不拘數 鼠粘子炒 木香 甘草節 苦參 槁本 柴胡 猬皮炒 豬牙皂角去皮弦子淨,各一兩
  右將巴豆二粒或三粒,入枳殼內,線紮定,卻用酢煮爛訖,冷水洗淨,去巴豆,不用曬,焙幹,入前藥,同爲細末,酢煮面糊爲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空心酢湯下,更用五倍子、羌活、獨活煎湯洗。如大便燥結,用煮過巴豆六七粒,加入同丸。一方加白朮、半夏、荊芥、薄荷、槟榔各一兩。
  又方 治血箭痔。
  苦楝子肉
  右爲細末,酒煮糊爲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蒼耳子煎湯送下,日三服。

  治漏神丹
  川芎半兩 細辛 白芷梢各二錢半 甘草末
  右每日作湯飲,上瘡食後,下瘡食前。看瘡孔大小,用隔年黃麻根刮去粗皮槌軟,撚成繩子,纴入孔中,至不可入則止。日淺一日,瘡用好膏藥貼之。

  枯藥方
  赤足蜈蚣一條,香迪煎酥挹幹 人指甲五錢 乳香 沒藥各二錢 麝香 粉霜各五分
  右除麝香另研,余俱用泥裹煨幹爲末,以鵝翎管吹上患處。如有水,即時出盡,不疼。
  又方 治痔漏。
  人參 黃芪 生地 川芎 當歸 升麻 條芩 枳殼 槐角 黃連 一方無黃連。

  熏洗方
  五倍子 (石蔔)硝 桑寄生 蓮房 荊芥
  右煎湯,先熏後洗。

  便毒方
  山栀子 大黃 乳香 沒藥 當歸各五分 (艹舌)蒌仁三錢 代赭石一錢
  右作一服煎。
  又方 治坐馬癰。
  人參 桔梗 枳殼 甘草 柴胡 川芎 羌活 白芷 防風 白朮 芍藥 金銀花
  右(口父)咀,姜三片,棗一枚,煎服。
  又方 【《千金方》,下同】  治五痔,衆醫所不能愈者。
  秦艽 白芷 厚樸 石楠 紫參 亂發 (上庶下蟲)蟲 紫菀各一兩 雷丸 槁本各二兩 貫衆 蝱蟲各半斤 豬後懸蹄十四枚
  右十三味,合搗下篩,以羊髓脂煎,和丸如梧子大,空腹飲下十五丸,日二。若劇者,夜一服。四日肛邊癢止,八日膿血盡,鼠乳悉痊。滿六十日,終身不複發。久服益善。忌魚豬肉等。

  蠲毒飲 治穿裆發。
  甘草 貝母 赤芍 當歸 白芷 青皮 木通 連翹 桃仁 金銀花 天花粉各一錢 穿山甲炮 如毒氣欲泄,加酒蒸大黃三四錢煎服。飲酒隨量,以助藥力,行利十余次,其毒化膿血,從大便中出。
  又方 治濕(上匿下蟲)。

  黃連 生姜各十兩 艾葉八兩 苦參四兩
  右四味,(口父)咀,以水一鬥,煮取三升,分三服,重者服三劑。
  又方 治匿 蟲蟲蝕下部癢,谷道中生瘡。
  阿膠 當歸 青葙子各二兩 艾葉一把
  右四味,(口父)咀,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分三服。
  又方 治濕病,下部有瘡蟲,蝕人五髒。
  雄黃 皂莢各一分 麝香 朱砂各二分
  右四味爲末,蜜和搗萬杵,初病,酒服如梧子大一丸,日二。若下部有瘡,取如梧子大末,內下部,日二。

  濕(上匿下蟲)方
  青黛 黃連 黃蘗 丁香各一兩 麝香二分
  右五味,治下篩,以小棗大內下部中,日一度。重者棗大,和羊脂二三合,灌下部中,日二服。

  痔漏方
  野葛 芍藥 薤白 當歸 通草各二分 附子一分
  右六味,(口父)咀,酢浸半日,先煎豬脂八合,令煙出,內亂發一分,令消盡下之。待冷,又內松脂八分、蠟二分,更著火上,和次內諸藥煎,令沸三上三下,去滓,以故帛敷藥貼腫上,幹即易。如春月去附子,其發須盡洗去垢,不爾,令瘡痛。

  痔腫痛方
  枳殼一兩,陳米炒令黃色,去米不用 青木香一分
  右爲末,每服二錢,飯飲調下。
  又方 治腸痔在腹內,有鼠奶下血。
  白蕪荑 椿樹東行根 狼牙根 猬皮炙焦 貫衆 雄黃各半兩 白鳝魚頭一個,炙焦 槐樹東行根白皮一分
  右爲細末,臘月豬脂和一丸,彈子大,綿裹納下部。

  淋洗法
  天仙子 荊芥穗 小椒 蔓荊子
  右水煎,熏洗。

  貼痔法
  蜀葵子半兩 蟬蛻五個 槟榔一個,並爲末
  右用棗三枚,取肉研細,搜和藥末,如覺硬,滴少蜜,研成膏,量大小貼于病處。
  又方 治痔漏,因大腸感風熱而生。
  生白砒 膩粉各一字 水銀一粒,如米大 麝香一粒,如小豆大
  右件並入乳缽內研極細,如病有珠子者,將礬湯淨洗拭幹,用手撚藥,揩在痔上,覺癢,便是藥行。一日二次。又洗。五日後,住藥見效。如或有孔,只用紙撚引藥送之,令徹其內,更紙貼孔前,一日二次。

  蘗皮丸 治髒毒痔漏,下血不止。
  川黃蘗皮刮淨,一斤,分作四分:一分用酒浸七日,洗曬幹;一分用酢浸七日,洗曬幹;一分用童便浸七日,洗曬幹;一分生炒黑色
  右爲末,煉蜜丸梧子大,每空心用溫酒下五十丸,久服除根。

  溫白丸 【《儒門事親》】  治髒毒下血。
  椿根白皮去粗皮,酒浸曬幹
  右爲末,研棗肉和丸梧子大,每淡酒服五十丸,或酒糊丸,亦可。

  洗痔漏方
  花椒 艾葉 蔥頭 五倍子 皮硝 馬齒菜 茄根
  右爲散,水煎,先熏後洗,當時痛止,指日可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二百九

後陰門

    方

  涼血清腸湯 【《證治准繩》,下同】  治下血脫肛。
  生地 當歸 芍藥各一錢二分 防風 升麻 荊芥各一錢 黃芩炒 黃連 香附炒 川芎 甘草各五分
  右水煎服。

  參朮實脾湯 治氣虛脫肛。
  白朮土炒 人參各二錢 肉果面裹煨,一錢半 白茯苓 白芍炒 陳皮各一錢 附子炮八分 甘草炙,七分
  右用水二锺,生姜三外,棗二枚,煎一锺,服。下陷加升麻。

  參朮芎歸湯 治瀉痢産育,氣虛脫肛,脈濡而弦者。
  人參 白朮 川芎 當歸 升麻 白茯苓 山藥 黃芪酒炒 白芍炒,各一錢 炙甘草五分
  右加生姜,水煎服。

  诃子人參湯 治前證。
  诃子煨,去核 人參 白茯苓 白朮 炙甘草 蓮肉 升麻 柴胡各等分
  右加生姜,水煎服。

  縮砂散 治大腸虛而挾熱,脫肛紅腫。
  縮砂仁 黃連 木賊各等分
  右爲細末,每服二錢,空心米飲調下。

  槐花散 治下血脫肛。
  右爲末,用羊血調藥,炙熱食之,以酒送下。《百一選方》曰:以豬腰子去皮煎炙亦可。《古今醫鑒》以羊血調二末,成塊曬幹,勿使血熟,每黃酒送二錢,名二槐丹。

  薄荷散 治陽證脫肛。
  薄荷 骨碎補 金櫻根 甘草
  右水煎,入酒一匙,空心服。

  猬皮散 治肛門脫出不收。
  刺猬皮一張,燒存性 磁石半兩,火煅酢淬七次 桂心三錢 鼈頭一枚,慢火炙焦黃
  右爲細末,每服三錢,食前,米飲調下。

  香荊散 治前證。
  香附 荊芥穗各半兩 縮砂二錢半
  右各爲細末,每服三錢,食前白湯下。

  收腸養血和氣丸 治脫肛日久,腸虛,大腸不時脫。
  白朮 當歸 白芍炒 川芎 槐角炒 山藥 建蓮肉各一兩 人參七錢 龍骨煅 文蛤炒 赤石脂各三錢
  右爲末,米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米飲下。

  龍骨散 治大腸虛,肛門脫出。
  龍骨 诃子各二錢半 沒石子二枚 粟殼 赤石脂各二錢
  右爲末,每服一錢,米飲調下。

  濇腸散 治久痢,大腸脫。
  诃子 赤石脂 龍骨各等分
  右爲末,臘茶少許,和藥摻腸頭上,絹帛揉入,又以鼈頭骨煅,少入枯礬爲末,入藥同上。

  蟠龍散 治陽證脫肛。
  地龍一兩 風化硝二兩
  右爲末,每用一二錢,肛門濕則幹塗,燥則清油調塗,先以見毒消、荊芥、生蔥煮水,候溫洗輕輕拭幹,然後敷藥。

  伏龍肝散 治陰證脫肛。
  伏龍肝一兩 鼈頭骨五錢 百藥煎二錢半
  右爲末,每用一二錢,濃煎紫蘇湯,候溫洗和,清油調塗,並如前法。

  磁石散 治脫肛。
  磁石半兩,火煅酢淬七次
  右爲末,每服一錢,空心米飲調下。

  寸金錠子 【《東垣十書》】  治前證。
  牡蛎粉 紅藤根 幹漆各五錢 藤黃 雄黃 雌黃 舶硫黃 輕粉 粉霜 麝香 砒霜 枯黃丹各一錢
  右爲末,陳米飯和搗丸如棗核大,每一丸,納肛門深二寸,用新磚球子二個,炭火燒赤,淬酢中,綿裹一個于肛門,熨之,冷即換之,下惡物,除根。

  參芪湯 【《萬病回春》】  一名提肛散,治肛門虛寒脫出。
  人參 黃芪蜜炒 當歸 白朮 生地黃 白芍藥酒炒 白茯苓各一錢 升麻 桔梗 陳皮 幹姜炒,各五分 甘草炙,三分
  右銼,作一貼,水煎服。

  熏鼈法 【《古今醫鑒》】  治痔漏脫肛。
  鼈一個放壇內 麝香三分
  右將滾水傾入壇內泡鼈,坐其上熏之,良久,將水洗痔後,將肉作羹食之,將鼈頭作末摻肛上。

  獨虎散 【《直指方》】  治脫肛。
  五倍子半兩
  右水三碗,煎至碗半,入焰硝、荊芥各一錢,乘熱熏洗,用五倍子末摻之。

  文蛤散 【《得效方》】  治脫肛不收。
  五倍子末 白礬 蛇床子
  右煎湯熏洗,後以赤石脂末摻芭蕉葉上托入。或長尺余者,以兩床相接,中空,以器盛藥水滿,架起與床平,令病者仰臥浸器中,逐日如此,縮盡爲度。

  浮萍散 治脫肛。
  秋暮,取霜露浸過浮萍,不拘多少,以淨瓦攤開陰幹。其瓦一日一易,不可見日,務要陰幹,用紙包起。
  右研爲細末,先以井水洗淨肛門,後以藥末摻上,其肛徐徐即入。

  孩兒散 【《醫學入門》,下同】  治肛脫熱腫。
  熊膽五分 孩兒茶二分 片腦一分
  右爲末,人乳調敷肛上,熱汁自出而肛收。

  茯苓面 治脫肛。
  白茯苓 麻子去皮
  右爲末和勻,九蒸九曬,入蜜少許,常食之,能斷酒肉鹽醬,可治久痔。

  七聖丸 【《醫學正傳》】  治肛門痛不可忍。脈訣曰:積氣生于脾髒旁,大腸疼痛陣難當。此藥主之。
  (木郁)李仁泥一兩五錢 羌活一兩 大黃煨,八錢 槟榔 桂心 木香 川芎各五錢
  右爲末,蜜丸梧子大,白湯下三五十丸,微利即愈,切不可快利,其痔滋甚。

  槐角丸 治痔漏腫痛或便血。
  槐角 防風 地榆 枳殼麸炒 當歸酒洗,炒 荊芥各一兩
  右爲末,煉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滾湯下。腫痛或便秘,飲槐花酒。膿多或倦,宜服黃芪人參湯。潰而作痛,宜服乳香止痛散。

  雙解散 治男子交感,強固精氣,以致精血交錯,肛門連拗腫痛,大小便濇滯。
  辣桂 大黃炒 白芍藥 澤瀉 黑牽牛炒搗 桃仁去皮尖,各二錢半甘草五分 幹姜一錢
  右作二劑,水二锺,煎七分,空心並食前服。

  秦艽白朮湯 【《東垣十書》,下同】  治痔瘡作痛,大便幹燥或下血。
  秦艽 桃仁去皮尖,研膏 澤瀉 枳殼麸炒 皂角仁燒存性 歸尾酒拌 白朮各一錢二分 地榆一錢,血不止倍之
  右作一劑,用水二锺,煎八分,食前服,亦可爲丸。

  祛風潤燥湯 治痔瘡焮腫作痛,大便秘濇。
  防風 荊芥穗 羌活 黃連 黃芩 秦艽 枳殼各一錢五分 澤瀉 皂角仁去皮燒存性 桃仁去皮尖研 紅花各一錢大黃煨,二錢
  右作一劑,用水二锺,煎八分,食前服。

  痔藥膏子 【《醫學綱目》】  治外痔及翻花痔,脫肛腫痛,膿水不止。
  柴灰淋濃汁兩碗,熬至一碗,入 草烏片 大黃片各二錢,慢火熬至半碗,入 甘草一錢,滾數沸,入 淨石灰細未半匙,略滾三五次
  右用絹兩重濾過,再熬成膏,候冷入膽礬五分,研極細,瓦器盛貯,臨用入龍腦末少許和勻,以銀篦蘸藥塗敷,日一次,重者塗三五次。先以藥水洗幹,乃塗之,神效。

  秦艽蒼朮湯 【《東垣十書》,下同】  治前證。
  秦艽 桃仁去皮尖,另研 防風 蒼朮制 皂角仁燒存性爲末,各一錢半 當歸梢酒洗 澤瀉各一錢 大黃少許,雖大便過濇,亦不宜多用 黃蘗酒洗各五分,若大腸頭沈重者,濕勝也,更加之。如天氣大熱,或病人燥熱喜冷,以意加之
  右除桃仁、皂角仁二味外,余藥(口父)咀如麻豆大,都作一服,水三盞,煎一盞二分,去滓入桃仁等二味,再上火,煎至一盞,空心候宿食消盡,熱服之,待少時,以美膳壓之,不犯胃也。服藥日,忌生冷硬物冷菜之類及酒濕面大料物幹姜之類,犯之其藥無效。如有白膿加白葵花五朵去萼,青皮半錢去白,入正藥中同煎;又用木香三分爲細末,同桃仁等二味,再上火同煎,依上法服餌。古人治此疾,多以歲月除之,此藥一服立愈。病大者,再服而愈。

  紅花桃仁湯 治前證。
  黃蘗 生地黃各一錢半 豬苓 澤瀉 蒼朮 當歸梢 漢防己 防風各一錢 麻黃 紅花 桃仁各半錢
  右水三盞,煎一盞,稍熱,食前服。

  當歸(木郁)李仁湯 治前證。
  (木郁)李仁 皂角仁各一錢 枳實七分 秦艽 麻仁各一錢半 當歸尾 生地 蒼朮各五分 大黃煨 澤瀉各三分
  右除皂角仁,別爲末外,余藥用水三盞煎一盞,去滓,入皂角仁末,空心食前服。

  秦艽羌活湯 治前證。
  秦艽 黃芪各一錢 防風七分 槁本三分 升麻 炙甘草 麻黃 柴胡各五分 細辛 紅花各少許 羌活一錢二分
  右水二盞,煎至一盞,空心服。

  搜風順氣丸 治痔漏風熱秘結。
  車前子一兩五錢 大麻子微炒 大黃各五錢,半生半熟 牛膝酒浸 (木郁)李仁 菟絲子酒浸 枳殼 山藥各二錢
  右爲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溫湯下。

  秦艽防風湯 治痔漏,每日大便,時發疼痛,如無疼痛者,非痔漏也。此藥主之。
  秦艽 防風 當歸 白朮各一錢半 炙甘草 澤瀉各六分 桃仁三十個 黃蘗五分 柴胡 升麻各二分 大黃煨 橘皮各三分 紅花少許
  右水三盞,煎一盞,稍熱,空心服。

  乳香散 治牡痔。
  箬葉去頭粗梗,銼,四兩 蛇蛻一條,頭尾俱全者 黃牛角尖長二寸者一對,銼 乳香 豬牙皂角 鲮鯉甲各二兩
  右入砂罐內,蓋口,鹽泥固濟曬幹,用炭十斤煅,候碧焰出,去火放冷,取出研細,每服二錢匕,以胡桃肉一枚細研拌藥,空心酒調下。

  豬蹄灰丸 治前證。
  豬懸蹄甲燒存性研,一兩 水銀三大豆許
  右先取水銀,用蒸棗肉二枚研勻,次入豬蹄灰和爲丸如芡實大,先以鹽湯洗下部,內一丸,夜臥再用,以瘥爲度。

  槟榔散 治風氣稽留下部,結成牝痔,生瘡下血腫疼。
  槟榔炒 澤瀉酒浸 瞿麥 防己 甜葶苈炒 槁本去苗土 陳皮去白炒 (木郁)李仁同陳皮炒 滑石各半兩 木香 芫花酢拌炒黃,各一兩 幹漆炒煙盡,一錢二分半
  右爲細末,每服二錢,不拘時溫酒調下,日三。

  榼藤散 治痔下血不止,生瘡腫痛。
  榼藤子仁 龜甲酢炙 黃芪 蛇蛻燒灰存性 槐角子炒 川大黃炒 槁本 桂心各半兩 當歸銼炒 蜂房炙,各七錢五分豬後懸蹄甲七枚,炙焦黃
  右爲細末,每服二錢,食前米飲下。

  麝香散 治牝痔及一切內外痔,疼痛不可忍。
  新黃大(艹舌)蒌一枚,切開頂子,不去瓤,選不蛀皂角子填滿,以開下頂蓋合,別用紙筋泥固濟,約三指厚,以炭火簇合燒令紅,放于地坑內,出火毒,一宿取出,入麝香末一錢
  右研極細,以磁盒盛,每服一錢匕,米飲調下。

  赤小豆散 治前證。
  赤小豆炒熟 生地黃 黃芪各一兩 赤芍藥 白蔹 桂心各半兩 黃芩 當歸微炒,各七錢半
  右爲細末,每服二錢,食前槐子煎湯調下。

  幹葛湯 治前證。
  幹葛 枳殼炒 半夏姜制 生地黃 茯苓 杏仁各一錢五分 黃芩 甘草炙,各五分
  右水二锺,黑豆一百粒,姜五片,白梅一個,同煎至一锺,食前服。

  橘皮湯 治前證。
  橘皮 枳殼炒 槐花炒 川芎各一錢五分 桃仁去皮尖炒 木香 槟榔 紫蘇 香附 甘草炙,各一錢
  右(木郁)咀,水二锺,生姜三片,紅棗二枚,煎一锺,食前溫服。

  威靈仙丸 治氣痔大便濇。
  威靈仙 乳香另研 枳殼麸炒,各一兩
  右爲細末,以粟米飯和爲丸,桐子大,每服十五丸,食前米飲送下,日三服。

  熏熨方 治氣痔脫肛。
  枳殼麸炒 防風各一兩 白礬枯,二錢五分,另研
  右(木郁)咀,拌勻,水三碗,煎至二碗,乘熱熏之,仍以軟帛蘸湯熨之,通手即淋洗。

  桑木耳散 治痔疾肛邊癢痛。
  桑木耳炙 槐木耳炙 猬皮炙黃 羌活 當歸炒,各一兩 枳殼二兩,炒
  右爲細末,每服二錢,食前粥飲調下。

  皂角煎丸 治內痔腸頭裏面生核,寒熱往來。
  滿尺皂角三挺,去核弦,酢炙 薏苡仁 白礬煅 刺猬皮炙黃 白芷各一兩 桃仁去皮尖炒 甜葶苈炒 川芎 桔梗各半兩豬後蹄垂甲十枚燒存性
  右爲細末,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桑白皮煎湯服。

  鼈甲丸 治內痔。
  鼈甲 刺猬皮炙焦黑 穿山甲炙焦 白礬枯 附子 豬牙皂角各半兩,炙焦存性,二分
  右爲細末,研勻,蒸餅丸桐子大,米飲下二十丸食前,日三服。

  猬皮丸 治諸痔出血,裏急疼痛。
  刺猬皮一張,炙焦 川芎 白芍藥 槐花微炒 枳殼炒 艾葉炒黃 地榆 當歸身 黃芪炙 白礬煅 貫衆各半兩 豬後懸蹄甲十枚,炙焦 盈尺皂角一挺,去弦核,酢炙黃 頭發三錢,燒存性
  右爲細末,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米飲送下。

  痛甚能消丸 治諸痔疼痛不可忍者。
  威靈仙四兩 防風 刺猬皮燒灰存性 卷柏 阿膠炙燥,各半兩 糯米炒,一合
  右爲細末,蜜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丸加至二十丸,不拘時,用人參湯送下,日二服。

  試蟲散 治前證。
  臭椿皮 慎火草陰幹,一名景天 地骨皮各二兩 馬牙硝一兩
  右爲細末,用精豬肉一片,摻藥末三錢匕在肉上,就上坐一二時,起看有蟲即出,無即已。

  龍腦散 治痔瘡熱毒。
  活鲫魚一尾,去腸雜,入谷精草填滿,以泥固濟,糠火燒存性
  右爲細末,入龍腦少許,蜜調敷之。

  白金散 治久新痔痛,如神。
  海螵蛸去粗皮
  右一味爲細末,每用二三錢生麻油調成膏,以雞翎拂上,每日夜用之,日久自消。

  煙熏方 治痔漏痛。
  白蟮魚骨 熟艾各等分
  右銼碎和勻,用新盆子一個,盛藥在內,用紙封盆口,上通一竅,以火燒藥候煙出竅,上坐熏之,煙盡即止。

  黑玉丹 治新久腸風痔漏,著床疼痛不可忍者服此藥,不過三四次,便見功效。初得此疾,發癢或疼,谷道周回多生梗核,此是痔,如破是漏,只下血是腸風。皆酒色氣風食五事過度,即成此疾。人多以外醫塗治病,或在腸中自有蟲蝕,若不去根本,其病不除,此藥真有奇效。
  刺猬皮 槐角各三兩 豬後懸蹄甲四十九枚 牛角(角思)銼 亂發皂角水洗 敗棕各二兩。以上六味。俱裝入鍋內燒存性 苦楝皮一兩二錢五分 芝麻生 雷丸各一兩 乳香五錢 麝香一錢
  右爲末,酒煮面糊丸如桐子大,每服八丸,先嚼胡桃一枚,以溫酒吞下,或海藻煎酒吞下,空心食前,日三服。切忌別藥,不過三五日,永除根本。

  地榆散 治痔瘡腫痛。
  地榆 黃芪炙 枳殼炒 槟榔 川芎 黃芩 槐花 赤芍 羌活各一錢 白蔹 蜂房炒焦 甘草炙,各五分
  右作一服,水二锺,煎至一锺,食前服。

  皂刺丸 治痔漏愈而複癢。
  皂角刺二兩,燒煙盡存性 槐花 防風七錢半 蛇床子 白礬煅 枳殼 白蒺藜炒去刺 羌活各五錢 蜂房炒焦 五倍子各二錢五分
  右爲細末,酢調,菉豆粉煮糊爲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用苦楝根煎湯送下,仍用熱童便,入白礬末,淋洗肛門。

  蒲黃散 治痔漏。
  蒲黃 血竭半兩
  右爲細末,每用少許貼患處。

  槐角地榆丸 治痔漏脈芤下血者。
  地榆 槐角 白芍藥炒 山栀子炒焦 枳殼 黃芩 荊芥穗。
  右入生地黃,水煎服。

  槐角枳殼散 治痔漏下血。
  槐角炒 枳殼炒 黃連 黃芩 當歸 白芍 赤茯苓 甘草 烏梅燒存性
  右入生地黃,水煎服。

  荊枳湯 治前證。
  荊芥穗 枳殼炒 槐花 紫蘇莖葉 香附 甘草炙,各等分
  右爲細末,每服二錢,空心米飲調下。

  逐瘀湯 通利大小便腸取下惡物。
  川芎 白茯神 白芷 木通 赤芍 甘草生 白茯苓 幹地黃 五靈脂 枳殼 蓬莪朮 阿膠各一錢 桃仁去皮尖炒 大黃各一錢五分
  右作二服,用水二锺,生姜三片,蜜三匙同煎,食前服,以利爲度。

  骨碎補丸 治前證。
  骨碎補 補骨脂 熟地黃 川當歸 續斷 石楠葉 黃芪 钗石斛 牛膝 杜仲炒去絲 萆薢各二兩 附子炮一兩白芍藥 川芎 菟絲 沙參 羌活 防風 獨活 天麻各兩半
  右爲末,煉蜜丸,空心鹽湯下。

  大瘘方
  羌活 防風 細辛 附子 甘草 川芎 續斷 白芍藥 白朮 當歸 桂心 麻黃 黃芪 熟地黃
  右爲細末,煉蜜丸,空心鹽湯下三錢。此方與前骨碎補丸相表裏。

  桂附丸 治氣漏諸瘡。
  乳香二錢 厚樸姜制 粉草炙 白朮 桂心 附子炮裂,米酢中浸,再炮三五次,去皮臍,各一兩 木香二錢五分
  右爲細末,煉蜜丸如桐子大,空心米飲下二三十丸。丹溪雲:精要治漏諸瘡,與桂附丸。此屬冷,只因瘡久不合,風冷乘之,血氣不潮而成也。厚樸雖溫,其瀉衛尤速,恐不若參、芪佐以陳皮,庶乎與病情相得。此方治冷漏瘡。若寒而虛者,只以加味十全湯,隨時令經絡加減用之爲當。又虛甚者,宜參朮歸芪膏。

  陷脈散 治漏瘡及二三十年瘿瘤,大或如杯盂,久久不瘥,致有漏潰,令人骨肉消盡;或堅或軟或潰,令人驚惕,臥寐不安,體中掣痛,愈而複作。
  幹姜炮 琥珀研 附子炮去皮 大黃各一兩 丹參七錢半 石硫黃研 白石英研 锺乳研 鰞鲗骨研,各半兩
  右爲末,貯以磁盒韋囊,勿令泄氣。若瘡濕即傅,無汁即煎豬脂和敷之,以幹爲度。或死肌不消,加芒硝二兩,益佳。一法加胡燕窠一枚。

  蜈蚣油 【《醫學入門》】  治諸痔。
  端午日,取大蜈蚣一條,竹簽陰幹
  右俟臨發剪一寸,燒存性,麻油調塗。輕則不發。重則次年對周日又發,再剪一寸,燒塗斷根。又法用生蜈蚣數條,浸麻油內,俟生黴,略化,塗痔及諸瘡癬。

  枯痔方 【《醫學綱目》】  治諸痔消腫。
  雄黃 硫黃 明礬各等分
  右爲末,用新盞先鋪礬末一半,次鋪余藥,又以礬末蓋上,火煅,候礬枯爲度,研爲末,津唾調敷,幹落爲度。後用石膏、五倍子爲末,敷收瘡口,神效。

  黑靈散 治漏瘡。
  牡蛎粉 虢丹 硫黃研各一分 露蜂房銼二分
  右同炒,令煙盡,爲細末,入發灰一分,麝香少許,和勻敷之。

  馬齒苋膏 治一切瘘。
  馬齒苋陰幹 臘月燭燼各等分
  右爲細末,以臘豬脂和,先以溫泔水洗拭幹,然後以藥敷之,日三。

  神應膏 宋褚防禦治理宗久漏瘡,諸方不效,獨此膏愈之。如腸毒胃毒,爲丸服之神效。
  當歸一兩一錢 赤芍藥 大黃各兩半 白芷 莪朮 官桂各一兩 元參一兩三錢 川續斷 生地黃各一兩二錢
  右九味細銼,用真香油二斤浸,春五日、夏三日、秋七日、冬十日,入鍋內,以文武火煎,令黑色濾去滓,如熱天用黃丹二十兩、冷月十五兩,旋旋下丹不住手攪,試水中沈爲度,不可令婦人雞犬見。如漏有孔者,以膏送入孔內,外以膏攤貼之。

  槟榔散 治癰疽瘡疖膿潰之後,外觸風寒,腫焮僵硬,膿出清稀,出而不絕,肉腠空虛,惡汁臭敗,瘡邊幹急,好肌不生,及療疳瘘惡瘡不斂口。
  木香 槟榔 黃連
  右等分爲細末,豬脂和敷瘡口即斂。

  治漏外塞藥
  爐甘石煅童便淬 牡蛎粉
  右爲極細末敷之。

  截疳散 【《東垣十書》】  治年深疳瘘瘡。
  黃連 麝香 龍腦各半兩 密陀僧 黃丹 白芨 白蔹各一兩 輕粉一錢
  右爲細末,和勻幹摻或纴上,以膏貼之。

  黑丸子 【《奇效良方》】  專治久年痔漏下血。
  百草霜 白僵蠶各一兩 木饅頭三兩 烏梅 敗棕 側柏葉 亂發各一兩二錢半,俱燒存性 桂心三錢 白芷五錢
  右爲細末研勻,酢糊爲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空心用米飲湯送下。

  加味四君子湯 治五痔下血,面色萎黃,心忪耳鳴,腳弱氣乏,口淡,食不知味。
  人參 白朮炒 白茯苓 白扁豆蒸 黃芪炙 甘草炙,各等分
  右爲細末,每服二錢,白湯點服。一方有五味,無甘草。

  臭樗皮散 治痔漏下血及膿不止。
  艾葉三分微炒 臭樗皮微炒 黃連 地榆 酸石榴皮 真阿膠炒令黃,各一兩
  右爲細末,每服二錢,食前粥飲調下。

  神效方 治痔疾下血,日夜不止。
  白礬五兩 綠礬三兩 黃丹飛 伏龍肝 猬皮各二兩
  右搗碎,入磁罐子內,用炭火五七斤燒,炭盡爲度,候冷取出,研如粉,以面糊爲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空心米飲下。

  芎歸丸 治前證。
  川芎 當歸 神曲炒 黃芪 槐花微炒 地榆各半兩 荊芥穗 頭發燒存性 木賊 阿膠炒,各一兩
  右爲細末,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用米飲送下。

  豬髒丸 治痔漏下血。
  豬髒一條,洗淨控幹 槐花炒爲末,入髒內,兩頭紮定,石器內米酢煮爛
  右搗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當歸酒下。

  勝金丸 一名百藥散,治痔瘡下血及髒毒便血。
  百藥煎三兩,一兩生用,一兩炒焦,一兩燒存性
  右爲細末,軟飯和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米飲下。一方爲細末,米湯調二錢,服。

  應效散 一名托裏散,治氣瘘疳蝕瘡,多年不效者。
  地骨皮不拘多少,冬月取皮陰幹
  右爲細末,每用紙撚蘸,纴瘡口內,自然生肉。更用米飲調二錢,不拘時服,三日見效。

  內托黃芪酒煎湯 治寒熱濕,臀癰堅硬,漫腫作痛。
  黃芪鹽水拌炒 歸尾各二錢 柴胡一錢半 連翹 肉桂各一錢 甘草炙 黃蘗各五分 升麻七分 大力子炒,一錢
  右作一劑,水酒各一鍾,煎八分,食前服。

  神應散 治五痔。
  黃牛角(角思)一枚,槌碎 豬牙皂角七個,去皮弦子 蛇蛻皮一條 穿山甲七片 刺猬皮一兩
  右各細銼,入罐內,黃泥固濟,火煅通紅,候冷細研爲末,臨臥時細嚼胡桃仁一個如糊,用好酒一盞送下使睡,至五更時,以溫酒調下藥三錢,至辰時更進一服。雖久病,不過三服,立效。

  加味香蘇散 【《得效方》】  一名橘皮湯,治氣痔。
  陳皮 枳殼 川芎 槐花各一錢 紫蘇莖葉 槟榔 木香 桃仁 香附 甘草各五分
  右銼,作一貼,姜三片,棗二枚,同煎服。

  上品錠子 【《醫學入門》】  專治十八種痔漏。
  紅礬一兩二錢五分 信砒火煅,五錢 乳香 沒藥 朱砂各二錢五分 牛黃二分五厘 硇砂五分,熟二分,生三分
  右爲末,面糊和勻,撚成錠子,看瘡大小深淺,插入竅內,肉變黑色,直待黑肉去盡,方可上生肌散。

  釣腸丸 【《得效方》】  治諸痔及久瘘,脫肛,下膿血。
  黃(艹舌)蒌 猬皮各一個 胡桃肉七個俱燒存性 雞冠花二兩半 白附子 南星 半夏各三兩 枳殼 诃子皮各一兩 綠礬煅 白礬煅 附子生,各五錢
  右爲末,酢糊和丸梧子大,空心溫酒下三五十丸。

  寬腸丸 治痔大便秘濇痛,用此寬腸。
  黃連 枳殼各等分
  右爲末,面糊和丸梧桐子大,米飲下五十丸。
  又方 凡用藥枯痔後,大便堅硬難下,宜用此方。
  大黃煨 枳殼 當歸酒洗,各等分
  右爲末,煉蜜丸梧子大,服如上法。

  血竭散 【《直指方》】  治痔漏痛不可忍。
  血竭 牡蛎粉 發灰各等分
  右爲末,入麝香少許,津唾調敷,或杏仁泥調敷。

  清心丸 【《丹溪心法》】  治痔癢痛。《內經》曰:諸痛癢瘡瘍,皆屬心火。此諸痔受病之源也。此藥主之。
  黃連一兩 茯神 赤茯苓各五錢
  右爲末,蜜丸梧子大,空心米飲下百丸。

  枯礬散 【《得效方》】  治五痔癢痛。
  枯白礬一錢 片腦五分
  右爲末,先以藥湯洗,後摻少許。

  水馬散 治一切痔。
  夏月三伏內,于止水中采婆子,一名水馬兒,高腳水面跳走者是也。采取三十個,用三張紙包,每包十個于背陰處懸挂陰幹。
  右每包作一服,研爛,空心溫酒調下,良久,乃吃飯。三日連三服,十日內見效。久患痔膿血者,服,絕根。

  黑地黃丸 【《河間六書》】  治久痔痔漏,下膿血虛者,服之神妙。治痔之聖藥。
  蒼朮一斤,米泔浸 熟地黃一斤 五味子八兩 幹姜秋冬一兩,春七錢,夏五錢
  右爲末,棗肉和丸如梧子大,空心米飲,或溫酒下百丸。

  三神丸 【《東垣十書》】  治僧道流因久坐飽食,發爲諸痔。
  枳殼 皂角燒 五倍子炒,各等分
  右爲末,蜜丸梧子大,空心溫水下五七十丸。

  腳毒湯 【《萬病回春》】  洗痔漏。
  焰硝一兩 瓦松 馬齒苋 甘草各五錢 五倍子 川椒 防風 側柏葉 枳殼 蔥白 蒼朮各三錢
  右水五碗,煎至三碗,熏洗,日二次。

  熊冰膏 【《醫學入門》】  治五十年久痔,及一切痔漏脫肛止痛,絕勝他藥。
  熊膽二分半 片腦半分,研勻
  右以白雄雞膽三個取汁調勻,以雞羽蘸塗痔上,先以藥水洗淨,乃上藥,神效。

  取痔蟲方 【《丹溪心法》】  痔漏有蟲,如細絲黑頭,取去除根。
  瞿麥半升 豬牙皂角一寸
  右爲末,入豬腰子一只,內用米泔煮,空心食之,少頃,腹痛上廁,蟲皆隨出,作地坑埋之,薄粥補之。

  涼血飲 治痔漏因風熱燥歸于大腸,故涼血爲主
  人參 黃芪 黃連 生地黃 當歸 川芎 槐角 條芩 枳殼 升麻各一錢
  右銼,作一貼,水煎空心服或丸服。

  蓮花蕊散 治痔漏二三十年不愈者,三服效。
  蓮花蕊 黑烏頭末各一兩五錢 當歸五錢 礬紅二錢
  右爲末,先忌食肉六七日,空心食肉一頓,取溫酒下藥三錢,取下膿血或蟲,是效。

  取漏膿法 【《醫學入門》】  治內痔久漏,取膿最妙。
  焰硝三兩 苦參一兩五錢
  右爲末,用布四寸長,二寸闊,縫一袋,入藥半袋,以砒三分放藥末中間,方入全藥。袋滿縫袋中兩頭,安帶子如跨馬系住。

  活龜丸 治腸風痔漏。
  大烏龜一個,以火燒地熱,蓋龜于地,逼出臭屁盡,通身用草包縛,外用黃泥固濟,灰火煨熟,取肉研泥 龜殼用牛骨髓塗炙五七次,透心酥幹爲末黃連一兩,九蒸九曬 當歸尾三錢三分
  右共爲末,和龜肉搗丸梧子大,白湯下五七十丸。

  豚胃丸 治痔漏。亦治諸瘘。
  槐花二兩 黃連 牡丹皮各一兩 猬皮七錢 羌活六錢
  右銼,入豬肚內,縫定煮爛,去藥食肚。如硬,再服,以患處軟方止。或同上諸藥爲丸服。亦可。

  辰砂膏 【《丹溪心法》】  痔漏塞竅。
  信砒一錢 白礬二錢 密陀僧 辰砂各五錢
  右,先研信砒細,鋪鍋底,次用礬末鋪砒上,火煅煙盡爲度;次將陀僧、辰砂研細,白糕和勻,作尖挺如小麥大,取一粒納漏孔內,俟敗肉盡後,貼生肌散。

  田螺膏 治痔瘡腫痛,坐臥不得,諸藥不效者。
  大田螺八九個,以針挑開頂蓋,入白礬末少許于內,置地上,尖底埋土中,其頂蓋仰天,經一宿,次日取蓋上水汁,以雞羽塗痔上五七次,即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二百十

後陰門

    單方

  大腸脫肛:烏龍尾同鼠屎,燒煙于桶內,坐上熏之,數次即不脫。烏龍尾,即梁上塵也。【《外台秘要》】

  風熱脫肛:鐵粉研同白蔹末敷上,按入。 【《直指方》】

  虛冷脫肛:石灰炒熱,故帛裹坐,冷即易之。 【《聖惠方》】

  大腸脫肛:磁石半兩,火煅酢淬七次,爲末,每空心米飲服一錢。 【《直指方》】
  又方:用磁石末面糊調塗顖上,入後洗去。 【《簡便方》】

  大腸脫肛:苦參、五倍子、陳壁土等分,煎湯洗之,以木賊末敷之。 【《醫方摘要》】

  痔痢脫肛:冷水調黃連末塗之,良。 【《經驗方》,下同】

  大腸脫肛:蛇床子、甘草各一兩爲末,每服一錢,白湯下,日三服,並以蛇床末敷之。

  老小脫肛:香附子、荊芥穗等分爲末,每服一匙,水一大碗,煎十數沸,淋洗之。 【《三因方》】

  下血脫肛:白雞冠花、防風等分爲末,糊丸梧子大,空心米飲,每服七十丸。
  又方:白雞冠花炒、棕榈灰、羌活一兩爲末,每服二錢,米飲下。 【《永類钤方》】

  肛門腫痛:生苎根搗爛坐之,良。 【《集簡方》】

  脫肛不收:苎根搗爛煎湯,熏洗之。 【《聖惠方》】

  大腸脫肛:木賊燒存性爲末摻之,按入即止。一方加龍骨。 【《三因方》】

  脫肛不收:莨菪子炒研敷之。 【《聖惠方》】

  大腸脫肛:曼陀羅子連殼一對,橡鬥子十六個,同銼,水煎三五沸,入(石蔔)硝少許,洗之。

  大腸脫肛:生(艹舌)蒌搗汁溫服之,以豬肉汁洗手,按之令暖,自入。【《肘後方》】

  久痢脫肛:女萎切一升燒熏之。 【《楊氏産乳方》】

  大腸脫下:木饅頭連皮子切炒、茯苓、豬苓等分爲末,每服二錢,米飲下。亦治夢遺,名銷陽丹。【《普濟方》】

  脫肛不收:蒲黃和豬脂敷,日三五度。 【《子母秘錄》】

  大腸脫肛:用紫浮萍爲末,幹貼之。 【《危氏得效方》】

  脫肛不收,生韭一斤切,以酥拌炒熱,綿裹作二包,更互熨之,以入爲度。 【《聖惠方》】

  大腸脫肛:生萊菔搗,實臍中,束,覺有痛即除。 【《摘元方》】

  諸瘡痔漏,久不結痂:用生姜連皮切大片,塗白礬末,炙焦研細貼之,勿動,良。 【《普濟方》】

  痔漏脫肛:胡荽子一升、粟糠一升、乳香少許,以小口瓶燒煙熏之。 【《儒門事親》】

  凡大人小兒脫肛,每天冷及吃冷食,即暴痢不止,肛則下脫,久療不瘥者:春間收紫堇花二斤,曝幹爲散,加磁毛末七兩相和,研細塗肛上,納入,即使人噀冷水于面上,即吸入腸中。每日一塗藥噀面,不過六七度,即瘥。又以熱酒半升,和散一方寸匕,空腹服之,日再,漸加至二方寸匕,以瘥爲度。若五歲以下小兒,即以半杏子許和酒服之。忌生冷陳倉米。【《天寶單方》】

  谷道生瘡:荇葉搗爛,棉裹納之下部,日三次。 【《範汪方》】

  脫肛瀉血不止:用桑黃一兩,熟附子一兩爲末,煉蜜丸梧子大,每米飲下二十丸。 【《聖惠方》】

  大腸脫肛,久積虛冷:以鼈頭炙研,米飲服方寸匕,日二服,仍以末油調塗腸頭上托入。【《千金方》】

  大腸脫肛:蜣螂燒存性爲末,入冰片研勻,摻肛上,托之即入。 【《醫學集成》】

  痔漏脫肛:每日空心嚼川椒一錢,涼水送下,二三次即收。 【《救急方》】

  大腸脫肛,脫下三五寸者:用大田螺二三枚,將井水養三四日,去泥,用雞爪黃連研細末,入厣內,待化成水,以濃茶洗淨肛門,將雞翎蘸掃之,以軟帛托上,自然不再複發也。【《德生堂經驗方》】

  腸頭挺出:蟾蜍皮一片,瓶內燒煙熏之,並敷之。 【《千金方》】

  陽證脫肛:以荊芥、生姜煎湯洗之,用地龍蟠如錢樣者,去土,一兩,(石蔔)硝三錢,爲末,油調敷之。 【《全幼心鑒》】

  大腸脫肛:狗涎抹之,自上也。 【《扶壽精方》】

  大腸脫肛:蝸牛殼去土研末,羊脂镕化調塗,送入即愈。 【李延壽方】

  大腸脫肛:炙麻鞋底頻按入,仍以故麻鞋底、鼈頭各一枚,燒研敷之,按入,即不出也。【《千金方》】

  脫肛不收:貼水荷葉,焙研,酒服二錢,仍以荷葉盛末坐之 【《經驗良方》】

  大腸脫肛:猬皮一斤燒,磁石煅五錢,桂心五錢爲末,每服二錢,米飲下。 【《葉氏摘元方》】

  脫肛痔疾:五倍子半斤燒煙熏之,或水煮極爛,盛坐桶上熏之,待溫,以手輕托上,內服參芪升麻藥。【《簡便方》】
  又方:用五倍子、百草霜等分爲末,酢熬成膏,鵝翎掃敷上,即入。 【《普濟方》,下同】

  瀉血脫肛:石耳五兩,炒,白枯礬一兩,密陀僧半兩爲末,蒸餅丸梧子大,每米飲下二十丸。

  下痢脫肛:橡鬥子燒存性研末,豬脂和敷。 【《直指方》】
  又方:橡鬥殼燒存性研末,豬脂和擦,並煎汁洗之。

  大腸脫肛:不蛀皂角五挺,搥碎水浸,取汁二升浸之,自收上。收後以湯蕩其腰肚上下,令皂角氣行,則不再作,仍以皂角去皮,酥炙爲末,棗肉和丸,米飲下三十丸。【《聖惠方》】

  大腸脫肛:黃皮桑樹葉三升,水煎,帶溫罨貯之。 【《直指方》】

  坐板瘡疥:絲瓜皮焙幹爲末,燒酒調擦之。 【《攝生衆妙方》】

  脫肛不收:五花構葉陰幹爲末,每服二錢,米飲調下,兼塗腸頭。 【《聖惠方》,下同】

  大腸久積虛冷,每因大便脫肛:用蝸牛一兩燒灰,豬脂和敷立縮。
  又方:治上證及痢後脫肛,用幹蝸牛一百枚,炒研,每用一錢,以飛過赤汁磁石末五錢,水一盞,煎半盞,調服,日三。

  泄痢脫肛已久者,黑聖散主之。大蜘蛛一個,匏葉兩重,包紮定,燒存性,入黃丹少許爲末,先以白礬蔥椒煎湯洗拭幹,以前藥末置軟帛上,托入收之,甚是有效也。【《乘閉方》】

  鷹嘴爪炙,入麝香煎酥爲末,酒一盞服之,治痔漏有驗。 【王右軍鷹嘴帖】

  肛門腫痛,欲作痔瘡:急取屠刀磨水服之,甚效。 【《集簡方》】

  臀生濕瘡:日以新磚坐之,能去濕氣。 【《集元方》】

  痔瘡腫痛:鉛白霜、白片腦各半字,酒調塗之,隨手見效。 【《嬰童百問》】

  外痔腫痛:黃丹、滑石等分爲末,新汲水調,日五上之。

  漏瘡不合:童尿制爐甘石、牡蛎粉,外塞之,內服滋補藥。 【《雜病治秘》】

  痔漏腫痛:無名異炭火煅紅,米酢淬七次爲細末,以溫水洗瘡,綿裹箸頭,填末入瘡口,數次愈。【《簡便方》】

  痔瘡有蟲並漏:古礦石灰、川烏炮等分爲末,燒飯丸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食前酒或米飲下。【《活法機要》】

  痔瘡熱腫:用鴨嘴青膽礬煅研蜜水調敷,可以消脫。 【《直指方》】

  一切漏瘡有孔:用信石新瓦火煅研末,以津調少許于紙撚上,插入蝕去惡管,漏多勿齊上,最妙。【《救急易方》】

  一切漏瘡:故布裹鹽燒赤爲末,每服一錢。 【《外台秘要》】

  痔瘡漏瘡:白礬青鹽各四兩爲末,豬尿脬一個盛之,陰幹,每服五錢,空心溫水下。 【《經驗方》】

  冷瘡成漏:明礬半生半熟,熟者生肉,生者追膿,五靈脂水飛各五分爲末,以皮紙裁條,唾和末作小撚子,香油捏濕,于末上拖過,剪作大小撚,安入漏內,早安午換,候膿出盡後,有些少血出,方得幹水住藥,自然生肉痊好。

  外痔腫痛:白頭翁草,一名野丈人,以根搗塗之,逐血止痛。 【《衛生易簡方》】

  雞冠痔疾:黃連末敷之,加赤小豆末,尤良。 【《鬥門方》】

  痔病秘結,用此寬腸:黃連、枳殼等分爲末,米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米飲下。【《醫方大成》】

  脫肛:取東壁土湯泡,先熏後洗。亦治小兒脫肛。

  痔瘡疼腫不可忍者:胡黃連末鵝膽汁調擦之。 【《集效方》】

  下部漏瘡:苦參煎湯,日日洗之。 【《直指方》】

  痔瘡腫痛不可忍:蛇床子煎湯熏洗。 【《簡便方》】

  痔漏出血:香白芷爲末,每服二錢,米飲下,並煎湯熏洗,神效。 【《直指方》】

  痔瘡腫痛:先以皂角煙熏之,後以鵝膽汁調白芷末塗之,即消。 【《醫方精要》】

  痔瘡腫痛:郁金末水調塗之,即消。 【《醫方摘要》】

  痔漏腫痛:荊芥煮湯,日日洗之。 【《簡易方》】

  野雞痔病:先以槐柳湯洗過,以艾灸上七壯,取效。 【《經驗良方》】

  酒痔便血:青蒿用葉不用莖,用莖不用葉,爲末,糞前冷水,糞後酒水調服。 【《永類钤方》】

  痔疾下血:益母草葉搗汁飲之。 【《食醫心鏡》】

  五痔肛腫久不愈,變成漏瘡:用雞冠花、鳳眼草各一兩,水二碗,煎湯頻洗。 【《衛生寶鑒》】

  腸痔下血,多年不止:用木賊、枳殼各二兩,幹姜一兩,大黃二錢半,並于铫內炒黑存性爲末,每粟米飲服二錢,甚效也。【《圖經本草》】

  痔漏瘡發:旱蓮草一把,連根須洗淨,用石臼擂如泥,以極熱酒一盞衝入,取汁飲之,滓敷患處,重者不過三服,即安。累治有效。【《保壽堂方》】

  痔瘡腫痛:連翹煎湯熏洗後,以刀上飛過綠礬,入麝香貼之。 【《集驗方》】

  痔發腫痛:扁竹搗汁,服一升,一二服未瘥,再服;亦取汁和面作馎饦煮食,日三次。【《藥性論》】

  內痔不出:草烏爲末,津調點肛門內,痔即翻出,乃用枯痔藥點之。 【《集驗方》,下同】

  下部(上匿下蟲),痛癢膿血,旁生孔竅:蜣螂七枚,五月五日收者,新牛糞半兩,肥羊血一兩,炒黃同搗成膏,丸蓮子大,炙熱,綿裹納肛中,半日即大便中蟲出,三四度永瘥。

  殼道赤痛,或痔如蟲咬:菟絲子炒黃黑爲末,雞子白和塗之。 【《肘後方》】

  肛門痔痛:用木鼈仁三枚,砂盆搗如泥,入百沸湯一碗,乘熱先熏後洗,日用三次,仍塗少許。【《秘寶方》】
  又方:用木鼈仁帶潤者雌雄各五個,乳細作七丸,碗覆濕處勿令幹,每以一丸唾化開,貼痔上,其痛即止。一夜一丸,自消也,屢用有效。【《集簡方》】

  痔瘘腫痛:以馬兜鈴于瓶中燒煙熏病中良。 【《日華本草》】

  五痔下血:榼藤子燒存性,米飲服二錢,有功。 【《寇氏衍義》】

  痔漏有蟲:黑白牽牛各一兩,炒爲末,以豬肉四兩切碎炒熟,蘸末食盡,以白米飲三匙壓之,取下白蟲爲效。
  又方:白牽牛頭末四兩,沒藥一錢,爲細末,欲服藥時,先日勿夜飲,次早空心將豬肉四兩,炙切片,蘸末細細嚼食,取下膿血爲效。量人加減用。忌酒色油膩三日。【《儒門事親》】

  漏瘡水溢,乃腎虛也。牽牛末二錢半,入切開豬腎中,竹葉包定,煨熟,空心食,溫酒送下。借腎入腎,一縱一橫,兩得其便。惡水既泄,不複淋瀝。

  一切漏疾:王瓜根搗敷之,燥則易。 【《千金方》】

  腸風痔漏:用萆薢、貫衆去土等分爲末,每服三錢,溫酒空心服之。 【《秘寶方》】

  痔瘡腫痛:威靈仙三兩,水一鬥煎湯,先熏後洗,冷再溫之。 【《外科精義》】

  瘡久成漏:忍冬草浸酒,日日常飲之。 【《戴原禮要訣》】

  瘀血內漏:蒲黃末二兩,每服方寸匕,水調下,服盡止。 【《肘後方》】

  腸痔出血:蒲黃末方寸匕,水服之,日三服。

  痔瘡腫痛:虎耳草陰幹,燒煙桶中熏之。

  痔瘡腫痛:鵝不食草搗貼之。

  痔瘡出血:雀林草一大握,水二升,煮一升,服。日三次,見效。 【《外台秘要》】

  痔瘡風腫作痛:胡麻子煎湯洗之,即消。

  一切漏瘡:鹽面和團燒研敷之。 【《千金方》】

  下血成痔:稻槁燒灰,淋汁熱洗,三五度瘥。 【《崔氏纂要》】

  腸痔有血:小豆二升,苦酒五升,煮熟日幹,再浸至苦酒盡乃止。爲末,酒服一錢,日三服。【《肘後方》】

  凡肛門凸出:取故屋東壁上土一升研末,以長皂莢挹末粉之,仍炙皂莢,更互熨之。 【《外台秘要》】

  痔瘡作痛:用盆盛沸湯,以器蓋之,留一孔,用洗淨韭菜一把,泡湯中,乘熱坐孔上,先熏後洗,數次自然脫體也。【《袖珍方》】

  腸痔有血:蔥白三斤,煮湯熏洗,立妙。 【《外台秘要》】

  痔瘡腫痛:芥菜搗餅頻坐之。 【《經效方》】

  五痔作痛:胡荽子炒爲末,每服二錢,空心溫酒下,數服見效。或水煮取汁冷服半升日二。【《海上仙方》】

  肛門腫痛:馬齒苋菜、三葉酸草等分,煎湯熏洗,一日二次,有效。 【《瀕湖方》】

  痔瘡初起:馬齒苋不拘鮮幹,煮熟急食之,以湯熏洗,一月內外,其孔閉,即愈矣。 【《經驗方》】

  痔瘡腫痛:魚膽草一握,煎湯熏洗,仍以草挹痔即愈。
  又方:魚膽草煎湯熏洗,後以枯礬入片腦少許敷之。

  痔瘡腫痛:苦壺盧、苦賣菜煎湯,先熏後洗,乃貼熊膽、密陀僧、膽礬、片腦末,良。【《摘元方》】

  肛門酒痔:絲瓜燒存性研末,酒服二錢。 【《嚴月軒方》】

  痔漏脫肛:絲瓜燒灰,多年石灰、雄黃各五錢爲末,以豬膽、雞子清及香油和調貼之,收上乃止。【《集效方》】

  五痔下血:桑耳作羹,空心煎食,三日一作,待孔卒痛,如鳥啄狀,取大小豆各一升,合搗作兩囊蒸之,及熱,更互坐之,即瘥。【《聖惠方》】

  腸痔下血:用槐樹上木耳爲末,飲服方寸匕,日三服。 【《肘後方》】

  五痔下血:杏仁去皮尖及雙仁者,水三升,研濾汁煎減半,同米煮粥食之。 【《食醫心鏡》】

  腸痔出血:桃葉一斛杵,納小口器中,坐蒸之,有蟲自出。 【《肘後方》】

  五痔作痛:桃根水煎汁浸洗之,當有蟲出。
  又方:用桃皮並葉杵爛,水漬令濃去渣,盛盆中漬之,蟲自出。 【《本草》】

  翻花痔瘡:木瓜爲末,以鳝魚身上涎調貼之,以紙護住。 【《醫林集要》】

  痔瘡腫痛:隔年曬幹橙子,桶內燒煙熏之,神效。 【《醫方摘要》】

  痔瘡腫痛:枇杷葉蜜炙、烏梅肉焙爲末,先以烏梅湯洗貼之。 【《醫林集要》】

  痔瘡出血:橡子粉、糯米各一升,炒黃,滾水調作果子,取出蒸熟食之,不過四五次,效。【《李樓奇方》】

  腸風血痔,熱多者尤佳:槲葉微炙研末一錢,米飲調服,未止再服。 【《寇氏衍義》】

  蝼蛄漏疾:槲葉燒存性研,以米泔別浸槲葉,取汁洗瘡,後乃納灰少許于瘡中。 【《聖惠方》】

  蟲痔裏急:槟榔爲末,每日空心以白湯調服二錢。

  漏瘡惡穢:大腹皮煎湯洗之。 【《直指方》】

  痔漏脫肛:每旦空心嚼川椒一錢,涼水送下,三五次即收。 【《救急方》】

  痔漏腫痛:椒目一撮碾細,空心水服三錢,如神。 【《海上方》】

  腸痔下血,下部癢痛如蟲咬者:掘地作坑,燒赤,以酒沃之,搗吳茱萸二升入坑,乘熱坐有孔板熏之,冷乃下,不過三四度愈。【《肘後方》】

  久近痔漏三十年者,三服除根:用蓮花蕊、黑牽牛頭末各一兩半,當歸五錢爲末,每空心酒服二錢,忌熱物,五日見效。【《集效方》】

  漏瘡膿血:白乳香二錢、牡蛎粉一錢爲末,雪糕丸麻子大,每姜湯服三十丸。 【《直指方》,下同】

  血痔腸風:血竭末敷之。

  內外痔瘡:片腦一二分,姜汁化擦之。 【《簡便方》】

  大腸脫肛:緣桑蟲燒研,和豬脂塗之,立縮。 【《範汪方》】

  痔漏腸風,髒毒下血者:用百藥煎燒存性,烏梅連核燒過,白芷不見火爲末,米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米飲下。【《濟生方》】
  又方:芸薹子生用,甘草炙爲末,每服二錢,水煎服之。 【《普濟方》】

  痔瘡腫痛:藩籬草根煎湯,先熏後洗。 【《直指方》】

  內外痔瘡:用槐角子一鬥,搗汁曬稠,取地膽爲末,同前丸梧子大,每米飲服十丸,兼作槐子湯下。或以苦參末代地膽亦可。【《外台秘要》】

  外痔長寸:用槐花煎湯頻洗並服之,數日自縮。 【《集簡方》】

  腸風痔疾:用槐葉一斤,蒸熟曬幹,研末煎飲代茶,久服明目。 【《食醫心鏡》】

  痔瘡有蟲作癢,或如膿血:多取槐白皮濃煮汁,先熏後洗,良久,欲大便,當有蟲出,不過三度,即愈。仍以皮爲末,綿裹納下部中。【《梅師方》】

  漏瘡腫痛:柳根紅須煎水,日洗。

  一方:用楊柳條,罐內燒煙熏之,出水即效。

  痔瘘腫痛:楮葉半斤搗爛敷之。 【《集簡方》】

  痔瘡腫痛:枳殼煨熟熨之,七枚立定。 【《必效方》】

  又方:枳殼末入瓶中,水煎百沸,先熏後洗。 【《本事方》】

  痔漏:水煮棘根汁洗之。 【《千金方》】

  痔漏出水:用蜣螂一枚,陰幹,入冰片少許爲細末,紙撚蘸末,入孔內,漸漸生肉,藥自退出,即愈。【唐氏方】
  又方:用蜣螂焙幹研末,先以礬湯洗過貼之。 【《袖珍方》】

  痔瘡腫痛:紫荊皮五錢,新水,食前調服。 【《直指方》】

  一切漏瘡,不拘蜂瘘鼠瘘:蜣螂燒末,酢和敷。 【《千金方》】

  痔瘡:用二十年針線袋,取袋口燒灰水服。 【藏器】

  年久痔漏:田龜二三個煮取肉,入茴香蔥醬,常食累驗。此疾大忌糟酢等熱物。 【《便民食療》】

  痔漏脫肛:虎胫骨兩節,以蜜二兩炙赤搗末,蒸餅丸梧子大,每侵晨溫酒下二十丸,取效。【《勝金方》】

  肛門凸出:虎骨燒末,水服方寸匕,日三。 【《外台秘要》】

  鵲重巢柴,燒研,飲服方寸匕,一日三服,治積年漏下不斷困笃者,一月取效。

  十年痔瘡,熊膽塗之,神效。一切方不及也。 【《外台秘要》】

  腸風痔瘘:熊膽半兩,入片腦少許研,和豬膽汁塗之。 【《壽域方》】

  坐板瘡疥:生芝麻細嚼敷之。 【《筆峰雜興》】

  漏瘡不合:以紙粘臘豬脂,納瘡中,日五夜三。 【《千金翼方》】

  髒毒下血:新槐花炒研,酒服三錢,日三服,或用槐白皮煎湯服。 【《普濟方》】

  痔漏疼痛:用田螺一個,入片腦一分在內,取水擦之,仍先以冬瓜湯洗淨。 【《乾坤生意》】

  髒毒下血:苦楝子炒黃爲末,蜜丸梧子大,米飲,每吞十丸至二十丸。 【《經驗方》】
  又方:馬齒苋湯洗淨,搗活螺蛳敷上,其病即愈。 【《袖珍方》】

  痔漏神方:赤白茯苓去皮、沒藥各二兩,破故紙四兩,石臼搗成一塊,春秋酒浸三日、夏二日、冬五日取出,水籠蒸熟,曬幹爲末,酒糊丸梧子大,每酒服二十丸,漸加至五十丸。【《華炳集驗方》】

  腸風痔瘘下血年深日近者,如聖散;用臘月野狸一枚,蟠在罐內,炒大棗半斤,甘草四兩,豬牙皂莢二兩,同入罐內,蓋定,瓦上穿一孔,鹽泥固濟,段令幹,作一地坑,以十字瓦支住罐子,用炭五秤,煅至黑煙盡,青煙出,取出,濕上罨一宿爲末,每服二錢,鹽湯下。
  又方以狸肉作羹,其骨燒灰,酒服。 【《楊氏家藏方》】

  痔瘡疼痛:用赤足蜈蚣焙爲末,入片腦少許,唾調敷之。 【《直指方》】
  又方:用蜈蚣三四條,香油煮一二沸,浸之,再入五倍子末二三錢,瓶收密封,如遇痛不可忍,點上油,即時痛止,大效。【《集效方》】

  痔瘡初起,痛癢不止:用氈襪烘熱熨之,冷又易。 【《集元方》】

  痔漏疼痛:鯉魚鱗二三片,綿裹如棗形,納入坐之,其痛即止。 【《儒門事親》】

  腸風血痔:用活鲫魚翅側穿孔,去腸留鱗,入白礬末二錢,以棕包紙裹煨存性研末,每服二錢,米飲下,每日二服。【《直指方》】

  腸痔下血:鳢魚作鲙,以蒜虀食之,忌冷毒物。 【《外台秘要》】

  內痔出血:鳝魚煮食即止,其性涼也。 【《便民食療》】

  風痔:腫痛發歇不定者,是也。白僵蠶二兩,洗判炒黃爲末,烏梅肉和丸,梧桐子大,每姜蜜湯空心下五丸,妙。【《勝金方》】

  痔漏下血:蠶紙半張,碗內燒灰,酒服自除。 【《奚囊備急方》】

  肛門鼠痔:蜘蛛絲纏之,即落。

  諸痔發癢:用全蠍不拘多少,燒煙熏之即效,秘法也。 【《袖珍方》】

  痔瘡腫毒:麝香當門子、印城鹽等分塗之,不過三次。 【《外台秘要》】

  大腸痔疾:蟾蜍一個,以磚砌四方,安于內,泥住,火煅存性爲末,以豬廣腸一截,紮定兩頭,煮熟切碎,蘸蟾末食之,如此三四次,其痔自落。

  血痔漏瘡:鴛鴦一只,治如常法,炙熟細切,以五味酢食之。作羹亦妙。 【《食醫心鏡》】

  痢頻脫肛,黑色堅硬:用巴豆殼燒灰,芭蕉自然汁煮,入(石蔔)硝少許洗軟,用真麻油點火滴于上,以枯礬龍骨少許爲末,摻肛頭上,以芭蕉葉托入。 【《危氏得效方》】

  諸痔疼痛:青蛙丸,用青色蛙長腳者一個,燒存性爲末,雪糕和丸如梧子大,每空心先吃飯二匙,次以枳殼湯下十五丸。【《直指方》】

  蟲蝕腎腑,肛盡腸穿:用青蛙一枚,雞骨一分,燒灰吹入,數用大效。 【《外台秘要》】

  痔漏有蟲:用狗肉煮汁,空腹服,能引蟲也。 【《永類钤方》】
  又方:用熟犬肉蘸鹽汁,空心食,七日效。 【《得效方》】

  痔瘡下蟲不止者:用玩月砂,慢火炒黃爲末,每服二錢,入乳香五分,空心溫酒下,日三服。【《集驗方》】

  痔瘡腫痛:用蝸牛浸油塗之,或燒研敷之。 【丹溪】

  腸風痔疾:用鼍皮及骨燒灰,米飲空心服二錢。甚者入紅雞冠花、白礬爲末,和之。 【蘇頌】

  腸痔有血:獺肝燒末,水服一錢。 【《肘後方》】

  脫肛不收:茜根、石榴皮各一握,酒一盞,煎七分,溫服。 【《聖惠方》】

  花上粉,主治諸蟲瘘惡瘡痔疾,納之。 【藏器】

  腸痔氣痔出膿血:用穿山甲燒存性一兩,肉豆蔻三枚爲末,每米飲服二錢,甚者加猬皮灰一兩,中病即止。【《衍義》】

  鼠痔成瘡腫痛:用穿山甲尾尖處一兩,炙存性,鼈甲酥炙一兩,麝香五分爲末,每服一錢,真茶湯服取效。【《直指方》】

  諸漏有膿:蛇蛻灰水和敷上,即蟲出。 【《千金方》】

  痔瘡腫痛:蚺蛇膽研,香油調塗,立效。 【《醫方摘要》】

  一切冷漏:白死蛇取骨爲末,封之,大痛,以杏仁膏摩之即止。 【《千金方》】

  大腸氣痔,作痛下血:百藥煎末,每服三錢,稀粥調服,日二次。 【《集簡方》】

  五痔下血:猬皮三指,大雄黃如棗大,熟艾一錢,穿地作坑,調和取便熏之,口中有煙氣爲佳。火氣稍盡,即停,三日將息,更熏之,三度永瘥。勿犯風冷,羹臛將養。切忌雞魚豬生冷,二十日後補之。【《外台秘要》】

  腸痔有蟲:猬皮燒末,生油和塗。 【《肘後方》】

  痔瘡成漏,膿水不止:用羊羔兒膏,鹽泥固濟,煅過研末五錢,入麝香雄黃末各一錢,填瘡口,三日外必合。【《總論》】

  下部漏痔:大露蜂房燒存性,研摻之,幹則以真菜子油調。 【《唐氏經驗方》】

  五痔及腸風脫肛:五倍子、白礬各五錢爲末,順流水丸如梧子大,米飲下七丸。 【《綱目》】

  漏血不止:水蛭炒爲末,酒服一錢,日二服,惡血消即愈。 【《千金方》】

  谷道生瘡久不愈:用雞膍胵燒存性爲末,幹貼之如神。 【《總錄》】

  肛門生瘡,蓋肛門主肺,肺熱即肛塞,腫縮生瘡:白蜜一升,豬膽汁一枚,相和,微火煎,令可丸,丸三寸長,作挺,塗油,納下部,臥令後重,須臾通泄。【《梅師方》】

  痔瘘出水:用牛膽、猬膽各一枚,膩粉五十文,麝香二十文,以三味和勻,入牛膽中,懸四十九日取出,爲丸如大麥大,以紙撚送入瘡內,有惡物流出爲驗。【《經驗方》】

  鼠乳痔疾:牛角(角思)燒灰,酒服方寸匕。 【《塞上方》】

  脫肛:五倍子末三錢,白礬一塊同煎湯,先熏後洗,又取末摻肛,托入。

  諸痔腫痛:蠶繭內入男子指甲令滿,外用童子頂發纏裹,燒存性研末,蜜調敷之,仍日日吞牛膽制過槐子,甚效。【《萬表積善堂方》】

  九漏有蟲:幹人屎、幹牛屎隔綿貼之,蟲聞其氣即出。若癢則易之,蟲盡乃止。 【《千金方》】

  蟲食肛爛,見五髒者即死:以豬脂和馬蹄灰綿裹,導入下部,日數度瘥。 【《肘後方》】

  內外痔瘡:片腦一二分,蔥汁化擦之。 【《簡便方》】

  一切漏疾:白馬通汁,每服一升,良。 【《千金方》】

  治血痔:用地榆皮爲細末,每服二錢,食前米飲調下,日三服。 【《奇效良方》】

  痔漏脫肛:生鐵一斤,水一鬥,煮取五升,日再洗。 【《集驗方》】

  治痔:以白芷煮白苎作線,快手緊系痔上,微疼不妨,其痔自然幹痿而落。 【《得效方》】

  髒毒下血:車前草連根一握,生姜一小塊,新水研碎取汁,候血欲下時,腰間必覺重,便服一盞,血即止。甚者不過再服。【《丹溪心法》】

  痔漏蟲蝕肛門:熟艾一團,雄黃少許,同燒灰,以竹筒納下部,引煙熏之,良。 【《本草》】

  血痔:取雞冠花不拘多少濃煎湯,空心服一盞。 【《總目》】

  腸風血痔及脫肛:木賊槐花及桑耳水煎。脫肛爲末摻,肛托上。 【《得效方》】

  五痔及腸風髒毒:槐花炒水煎服,或同荊芥側柏葉爲末,米飲下二三錢,名曰槐花散。【《丹溪心法》】

  五痔及腸風髒毒:槐實銼爲末,米飲下一錢,或蜜丸服,亦佳。 【《本草》,下同】

  槐木上耳,治諸痔及腸風髒毒,取耳爲末,米飲下一錢,日三。

  五痔及腸風下血痔漏:桑耳二兩,粳米三合,煮粥,空心食之。 【《入門》】

  桑樹木上寄生,治腸風痔漏如神,取葉幹爲末,水酒米飲任下一錢。或爲丸服,亦佳。【《丹溪心法》】

  馬蔺根,治痔漏,取根研細傅上,片時看肉平去藥,稍遲恐肉反出,以爐甘石煅、牡蛎粉末塞之。

  血痔腸風髒毒:取樗根白皮、人參等分爲末,空心米飲下二錢,佳。

  腸痔及痔漏:取有子蜂房焙幹爲末,面糊和丸梧子大,空心酒下二三十丸。 【《回春》】

  五痔漏瘡:取鳗鲡魚,治如食法煮熟,入椒鹽醬調和食之。 【《本草》】

  血痔腸風髒毒:取樗根白皮切,酒浸蜜炒爲末,棗肉和丸,酒下三五十丸。 【《丹溪心法》】

  酒痔下血:取蘿蔔二十枚,留葉寸許及根,入罐內水煮極爛,以姜鹽酢腌,空心食之,立止。【《入門》】

  肛門脫出:取胡荽切一升,燒熏之即入,又酢煮熨之亦效。 【《本草》】

  肛門熱腫:取青蔥葉刮取涎,對停入蜜調勻,先以藥水洗後,敷痔上,其冷如冰。 【《得效方》】

  治瘘:取冬瓜藤濃煎湯熏洗,即愈。 【《丹溪心法》】

  痔漏:取啄木鳥燒爲末,納孔中,不過二三度,瘥。 【《本草》,下同】

  諸痔:臘月牛脾一具,熟食之,勿與鹽醬,未瘥再吃。

  五痔痔漏腸風脫肛一切痔病:取猬皮燒爲末,米飲下一錢,空心服。

  痔漏:狸骨炙和麝香雄黃爲丸服。或爲末酒下二錢,十服見效。

  五痔:豬懸蹄甲,不拘多少,燒爲末,米飲下二錢,名曰豬甲散。 【《丹溪心法》】

  血痔腸風瀉血:取野豬肉二斤,切著,五味炙熟,空心食之,作羹亦得。又取外腎連皮燒作末,米飲空心下,即止。【《本草》,下同】

  痔漏陰蝕爛瘡:取鼹鼠燒爲灰,空心米飲下二錢,又取油塗之妙。

  痔漏濕(上匿下蟲):豬膽一枚,苦酒一合,同煎三兩沸,滿口飲之,蟲立死,出即愈。或灌肛內,亦下蟲及惡物。

  大腸熱腫:木鼈子、五倍子研末,蜜水調敷。 【《丹溪心法》,下同】

  塞漏孔方:如痔漏有竅,用赤石脂、白石脂、枯白礬、黃丹腦子同爲末塞之,或飯和撚條插入。

  痔漏秘方:用煉蜜半盞,入熊膽一分,再煉,入水成珠不散,將豬鬃綿裹,撚成撚子,將蜜塗在撚子上,仍用片腦熊膽各半分,研細,搽在撚子上,插入漏眼內底,至盡頭則止。如眼多,醫得一個,又醫一個,不可一齊上藥,如見外皮潰爛,用黃蠟黃丹麻油煎膏,貼瘡上縛緊,一七日,效。【《古今醫鑒》】

  取朽骨久疽及痔漏:烏骨雞胫骨,以上等雌黃實之,鹽泥固濟,火煅通紅,取出地上,出火毒,去泥,用骨研細,飯丸如粟大,以紙撚送入孔中竅內,更用膏藥貼之。

  痔漏:用蠡魚腸,以五味炙熟貼之,良久蟲出,即去之,三次盡出。 【《本草》,下同】

  痔瘡有蟲:蜣螂生搗爲丸,塞肛門中,引蟲出盡,永瘥。

  便毒:用木鼈子、大黃、(艹舌)蒌、桃仁、草龍膽,
  右(口父)咀,濃煎,露星月一宿,侵早溫服,立愈。
  又方:白僵蠶槐花爲末,灑調服,一方加酒大黃。

  痔漏反花瀉血者:用狐手足一副,陰幹,穿山甲猬皮各三兩,黃明膠、白附子、五靈脂、蜀烏頭、川芎藭、乳香各二兩,銼細,入砂鍋內,固濟候幹,炭火煅紅爲末,入木香末一兩,以芫荽煎酒調下二錢,日三服,屢效。【《永類钤方》】

  治濕(上匿下蟲)方:取生姜刮去皮,斷理切之,極熟研,取汁一升半,又以水一升半合和,先得平旦空腹服之,乃削生姜二枚如繭大,以楸葉、苦桃葉數重裹訖,于爐灰中燒,令極熱,內下部中食頃。若濕盛者,三日一作,頻服無有不瘥。

  治蟲蝕下部方:胡粉雄黃二味,各等分爲末,著谷道中。亦治小兒濕(上匿下蟲)。

  治傷寒熱病多睡,變成濕(上匿下蟲),四肢煩疼,不得食方:羊桃十斤切搗,以熟暖湯三鬥淹浸之,日正午時,入中坐一炊久,不過二度,瘥。

  下部蟲(上匿下蟲),病人齒無色,唇上白,喜睡,愦愦不知痛癢處,或下痢,乃下部生蟲食肛也。桃仁十五枚,苦酒二升,鹽一合,煮六合服之。【《肘後方》】

  下部(上匿下蟲)瘡:桃白皮者取濃汁如稀湯,入熊膽少許,以綿蘸藥,納入下部瘡上。【《梅師方》】

  髒毒下血:烏犀散。用淡豉十文,大蒜二枚,煨,同搗丸梧子大煎,香菜湯服十二丸,日二服,安乃止,永絕根本,無所忌。

  治腸隨肛出,轉廣不可入方:生(艹舌)蒌根爲粉,以豬脂膏溫塗,隨手抑按,自得縮入。

  治積冷利脫肛方:枳實一枚,石上磨令滑澤,鑽安柄,蜜塗,炙令暖,熨之,冷更易,取縮入止。

  痔漏脫肛:粟糠和諸藥熏之。 【時珍】

  髒毒欲作未作之時,服之立消:牙皂七片,炭火煨黃色,去皮,陰地上去火毒爲末,酒下。

  痔漏秘方:用牡蛎二兩煅過,入地穵坑埋之,去火氣爲末,瘡若濕幹摻,若幹以津調,擦痔上。【《瘡瘍全書》】

  痔漏:鲫魚一個,去腸,入白礬令滿,合之,于瓦上燒過爲末,以雞羽掃藥敷之,立效。【《綱目》】

  諸痔:用蝼蛄五枚,搗碎,水銀一錢,麝香冰片各五厘,用銀簪蘸汁,滴患上。

  痔漏:用團魚一枚,扯出頭殺之,取血,即將團魚頭燒灰爲末,血爲丸如棗核大,諒痔大小爲之,入內。

  漏孔不合:用石楠葉煎湯,放在桶內熏洗,待湯通手,就將漏洗淨後,將黃牛面前牙齒四枚,裝在小瓶內用木屑燃之,待白煙出爲度。取出研末,用津液蘸牙末,點入漏孔處,出黃水爲效。黃牛牙齒,須預制備用。痔貼藥之後,恐毒水未盡,將槐米一兩炒黃色,用水一锺,煎至七分,加酒半锺,溫服之,痔永不發矣。

  治下部生蟲者:桃皮煎如糖,取內下部,口中有瘡含之。 【《千金方》】

  股陰(疒其)疬:無名異二錢,麝香一字研,酒半碗,午後空腹服,立效。【《多能鄙事》】

  治大孔蟲癢方:蒸大棗搗膏,以水銀撚和,長三寸,綿裹內大孔中,明日,蟲皆出也。然水銀損腸胃,宜慎之。【《梅師方》】

  痔漏:用青荷葉燒灰爲末,空心酒下三錢。 【《瘡瘍全書》。下同】
  又方:用金銀藤並花爲末,每日酒下三錢。

  五痔及腸痔下血:蠡魚作脍,和姜虀食之。又和五味作羹食之,亦佳。 【《本草》,下同】

  五痔及血痔:鲫魚作脍,和姜酢芥醬食之,又作羹飽食,良。

  熏痔方:用大雄雞宰去血,在湯鍋內燖去毛,取出雞,將此燖毛垢湯燒之二沸,傾在淨桶內,蓋定,俟少溫,將陽物放桶上,坐緊熏之,候湯溫洗痔淨拭幹,隨將蜈蚣一條碾末,艾二錢和撚成條,放馬桶內坐熏之,其痔焦熱尤妙,新生者一兩次得愈,久生者五次得愈。加蜈蚣並艾熏後,隨服益氣清髒湯,秦艽蒼朮湯調治之。

  洗痔方:馬蘭頭一斤,皮硝四兩,煎滾坐熏,候湯溫洗之。
  又方:牛膝搗爛,煎洗之。
  又方:水紅花子打碎,煎湯洗之。
  又方:魚腥草煎湯洗之。
  又方:白地菘煎湯洗之。

  下部生瘡已決洞者:牡丹末,湯服方寸匕,日三。 【《肘後方》】

  鳅魚同米粉煮羹食,調中收痔。 【吳球】

  治男女脫肛:用五倍子、荊芥、小便濃煎洗之。

  治腸風並脫肛,及有血:用蛇床子,不拘多少炒爲末,貼大腸脫垂處,立收,甚妙。

  治諸般痔脫肛:以死蛇一條,如指大濕者,用掘地坑燒之,將有孔板蓋坑上,坐熏,煙絕爲愈。

  大腸脫肛:槿皮或葉煎湯熏洗後,以白礬、五倍末敷之。 【《救急方》】

  腸頭出:用皂角熏,次用蜒蚰一個,入蜜浸,去蜒蚰,將蜜調土朱敷上,即入。

  治谷道赤痛:熬杏仁杵作膏敷之,良愈。

  患五種痔:水研出豆根服。

  治痔瘡:用半新馬桶一個,入新磚一個,放桶底上,再用新磚一個燒紅,于磚上上用全蠍兩三枚燒煙,患人坐桶上熏之,二三次即愈。

  穿腸痔漏極痛:魚鳔搗如泥貼之,其痛即止。 【《萬病回春》。】

  痔瘡便血:用活鲫魚一個,八兩重者,洗淨,鱗尾腸肚皆不去,用棕皮二兩洗淨寸截,先將棕一兩,鋪在瓦罐內,次安魚上面,卻將棕一兩蓋之,罐口黃泥固濟,火畔炙幹。量罐大小,開一地坑,先安小磚一片,後坐罐子,四面用炭火七斤燒煅,候煙絕,取罐于淨地,以瓦盆合定,淨土壅,勿令透氣,經一宿,出火毒,取藥細研,每服一錢,食前用米飲調下。忌動風之物。

  治痔瘡痛不可忍者:木棉花煎湯,旋入(石蔔)硝,乘熱熏之,候溫浸之。單用硝水極妙。
  又方:用槐花、艾葉、荊芥、枳殼,水煎,入白礬末打勻熏洗。 【《醫統》】

  腸風痔漏,有蟲如絲,黑頭取去除根:瞿麥半升,牙皂角一寸,共爲末,入豬腰子一雙,內米泔煮,空心食之,少頃,肚痛上攻,蟲皆隨出,作地坑埋之,薄粥補之。

  治五痔方:蒼耳莖葉,以五月五日采幹爲末,水服方寸匕,或丸桐子大,服之立效。 【《千金翼方》】

  洗痔方:輕者用朝東馬齒苋、劉寄奴濃煎湯熏,待溫卻用手洗拭幹。重者加大青葉梗幹者一半同煎。

  痔癢:用灰苋菜根濃煎湯,先熏後洗。
  又方:取河水頻洗,用蝸牛塗之。

  一方治痔:用雄雞膽片腦和勻貼之。

  肛門邊腫硬痛癢:用白礬三分碎研,用熱童便二盞化開,洗痔上,一日二三次洗之。

  治痔痛不可忍:以枸杞根杵爛煎湯熏洗,痛立止。 【《古今醫統》】

  肉痔腫痛:朝陽黃土黃連末、皮硝各一兩,用豬膽汁同研如泥,每日旋丸棗大,納入肛門,過一夜,隨大便去之,內服烏梅黃連二味丸藥。【《孫氏集效方》,下同】

  痔瘡腫痛:孩兒茶、麝香爲末,唾津調敷。

  脫肛氣熱:孩兒茶二分,熊膽五分,片腦一分爲末,人乳擦肛門上,熱汁自下而肛收也。亦治痔瘡。【董炳方】

  漏瘡腫痛:豬膽七個,綿胭脂十個,清水和勻,擦七次即可。 【《救急方》】

  吐血痔血:向東蘘荷根一把,搗汁三升,服之。 【《肘後方》】

  髒毒下血:黃連爲末,獨頭蒜煨研,和丸梧子大,每空心陳米飲下四十丸。 【《濟生方》】

  酒痔下血:黃連酒浸煮熟爲末,酒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白湯下。一方用自然姜汁焙炒。【《醫學集成》】

  髒毒:赤白地錦草洗暴爲末,米飲服一錢,立止。 【《經驗方》】

  地柏,主髒毒下血,與黃芪等分爲末,米飲,每服二錢。蜀人甚神此方。 【宋《圖經》】

    針灸

  《靈樞》曰:熱病頭痛颞颥,目瘈脈痛善衄,厥熱病也,取之以第三針,視有余不足,寒熱痔。
  《甲乙經》曰:痔痛,攢竹主之。
  痔,會陰主之。凡痔與陰相通者死。陰中諸病,前後相引痛,不得大小便,皆主之。
  痔骨蝕,商丘主之。
  痔篡痛,飛揚、委中及承扶主之。
  痔篡痛,承筋主之。
  脫肛下利,氣街主之。
  《千金方》曰:飛揚,主痔篡傷痛。
  絕骨,主瘘馬刀腋腫。
  天突、章門、天池、支溝,主漏。
  商丘、複溜,主痔血泄後重。
  勞宮,主熱痔。
  承筋、承扶、委中、陽谷,主痔痛,腋下腫。
  久冷五痔,灸脊中百壯。
  五痔便血,失屎,灸回氣百壯。穴在脊窮骨上。
  病寒冷脫肛出,灸臍中,隨年壯。
  脫肛曆年不愈,灸橫骨百壯,又灸龜尾七壯。龜尾即後窮骨是也。
  《瘡瘍全書》曰:髒毒初起微腫,即用濕蚯蚓糞,撚成餅如錢厚,放患上,艾壯如半粒豆大者,燒之微熱,即去,再換餅燒之,再易如前法,以十四壯爲期,外用冰香散擦之。
  虛人脫肛。夫冬至前天道嚴寒,其氣極沈極降之際,況人身小天地,天在上,人居中,地居下,豈不相應乎?治之不能即奏功也。陽生後日長一線,陽漸長,陰漸消矣。宜用灸法治之,無不效者。病人亦要戒氣少勞爲上策。擇晴明和暖吉日,在不通風淨暖室中坐臥,取頂上旋毛中百會穴,以醬一匕擦上,艾灸三壯,隨服升元大補湯,其肛漸收矣。蓋百會爲一身之樞紐,大能升提下陷之氣,故能奏功。若冬至前不可灸,灸之何益?次日再灸尾骶骨,又灸臍中,隨年壯。此法余用之甚效,諸痔漏亦治之。
  丹溪心法》曰:凡痔瘡先取頭垢,捏成餅子,安痔頭上,其上又安大蒜一片,以艾灸之。
  又痔痛:以附子末津唾和作餅子如錢大,安漏上,以艾灸令微熱,幹則易以新餅再灸,明日又灸,直至肉平爲效。
  《醫學綱目》曰:脫肛,取大腸俞百會、長強、肩井、合谷、氣衝。
  針灸痔,獨取足太陽。經雲:足太陽之脈所生病者,痔,瘧,視盛虛熱寒陷下取之。蓋後世取承山穴者是也。其二論督脈而不見其取法。經雲:督脈生病,癃痔。蓋後世取長強穴是也。
  痔漏下血,裏急後重,或癢或疼。二白在掌後橫紋上四寸,手厥陰脈,兩穴相並,一穴在兩筋中,一穴在大筋外,針入三分,瀉兩吸。又法:大痛方,取長強一寸到穴,瀉三吸,如灸可七壯,雖久不愈者亦效。
  又法:取承山二寸半,補一呼,如灸可七壯。
  《古今醫統》曰:命門一穴,在脊中,與臍相對,灸七壯,治五種痔病。
  又法,長強一穴,在尾骶上,隨年壯灸之,治五痔便血最效。
  又法:治痔病大如黃瓜,貫于腸頭,發則僵仆,以荊芥湯洗之,次以艾灸其上三五壯,若覺一道熱氣入腸中,大瀉鮮紅血穢,一時許痛後,其疾乃愈。
  又法:治痔初起,痛癢不止,以舊布鞋底烘熱,痛癢處頻頻熨之。冷則再烘熨,其痛癢立止。
  脫肛:灸長強穴三壯,愈;臍中,隨年壯。百會一穴在頂中,灸三壯,治小兒脫肛。

    導引

  《古今醫統》曰:痔漏乃氣血下墜,衝突爲痔,既不能坐,又不能行立,惟導引之法可愈矣。其法高枕偃臥,息心調氣,氣定,其腫自收。
  又法:兩手抱足,頭不動,足向口受氣,衆節氣散來去三七,欲得捉,左右側身各急挽腰不動,去四肢腰上下氣血凝滯,髓內冷血冷,筋急痔漏腫痛。
  又法:兩足相蹈,向陰踹急蹙,將兩手捧膝頭,兩向急勢捧之二七竟,身側兩向取勢二七,前後努腰七,去心勞痔病。
  又法:踞坐合兩膝,張兩足,不息兩通,治五痔。
  又法:一足蹈地,一足屈膝,兩手抱犢鼻下,急挽向身極勢,左右換易四七。去痔五勞,三裏氣不下。
  《保生秘要》曰:痔瘡導引法,于尾闾骶骨間長強穴上,掏六十四度,擦亦如數,兼用吸提呵法,自爾安樂。
  運功:坐定息均,注念存瘡,吸提四濁九口,再凝艮背法運尾闾,運瘡百遍,複升腰俞運二七數,逐日行功不間,自去患根。
  痔漏導引法:依患處念推而散之,複兩手抱兩膝吹而吸之。
  又法:吹而散之各六遍,旋轉其皮膚患處,想火燒之,次升湧泉水入肺經,推而散之。
  艮背法:靜坐片時,將萬慮掃除,凝神定志于本穴之中,背之腔子裏,平心元虛處,初從口念太乙救苦,而漸歸于心,歸于背,存無守有,念茲在茲,有複冥于無,神自虛而靈矣。

    醫案

  《瘡瘍全書》曰:一人患痔,每日食海螺蛳半升,因鹹,以苦茶漱口,納及一鬥,又能清心寡欲,痔即消矣。痔乃髒火屬陽,海螺蛳乃性寒味鹹屬陰,寒能敵火,鹹能軟堅,茶又苦涼之味,殆有理也。

  《儒門事親》曰:趙君玉常病痔,鳳眼草、刺猬皮、槐根、狸首之類皆用之。或以幹姜作末,塗豬肉炙食之,大便燥結,不利且腫。後數日,因病黃。予治令大湧瀉數次,不言痔作,麻先生偶記而書之。君玉自識戴人之後,痔更不發耳。

  《丹溪心法》曰:許孺人産後痔作,瘡有頭如蒜頭大,或下鮮血或紫血,大便疼,與黑神散。又多食肉大飽,此濕熱在大腸所爲,以(木郁)李仁、麻仁、槐角各七錢,枳實、皂角仁各五錢,蒼朮、歸尾、生地各三錢,大黃炒一錢,分六貼,內三樣仁另研,煎服而愈。

  《醫學綱目》曰:一女子脫肛,以糯米濃煎汁洗肛,將磚燒紅,沃酢,青布鋪其上,令溫和,坐布上,肛自吸入。

  唐峽州王文顯充西路安撫司判官,乘騾入駱谷,有痔疾,因此大作,其狀如胡瓜,貫于腸頭,熱如溏灰火,至驿僵仆。主驿吏雲:此病予曾患來,須灸即瘥。用柳枝濃煎湯先洗痔,便以艾炷其上,連灸三五壯,忽覺一道熱氣入腸中,因轉瀉鮮血,穢物一時出,至痛楚,瀉後遂失胡瓜所在,登騾而馳去。

  《薛氏醫案》曰:一人不慎酒色,患痔焮腫,肛門墜痛,下血便燥,脈洪大而濇,以當歸(木郁)李仁湯加桃仁四劑少愈,更以四物湯加紅花、桃仁、條芩、槐花數劑而愈。

  一人素有痔,勞役便脫肛,腫痛出水,中氣下陷也。用補中益氣湯加茯苓、芍藥十余劑,中氣複而愈。後複脫作痛,誤服大黃丸,腹鳴惡食,幾危。余用前湯加炮姜、芍藥漸愈,後去姜加熟地、五味,三十余劑而愈。

  一人脾胃素弱,或因勞,或入房,肛門即下,腫痛甚,用補中益氣湯加麥冬、五味兼六味丸而愈。後因過飲,下墜腫痛,悞用降火消毒,虛證蜂起。余用前湯加炮姜、木香一劑,再用前湯並加減八味丸,兩月而安。

  一男子患痔,大便燥結,焮痛作渴,脈數,按之則實,以秦艽蒼朮湯二劑少愈,更以四物湯加芩、連、槐花、枳殼四劑而愈。

  一人患痔成漏,每登廁則痛,以秦艽防風湯加條芩、枳殼四劑而愈,以四物加升麻、芩、連、荊、防,不複作。

  一男子患痔漏,每登廁,則肛門下脫作痛,良久方收,以秦艽防風湯數劑少愈,乃去大黃加黃芪、川芎、芍藥而痛止,更以補中益氣湯二十余劑後,再不脫。

  一婦人患痔,腫焮痛甚,以四物湯加芩、連、紅花、桃仁、牡丹皮四劑少止,又數劑而愈。

  一婦人素患痔漏,每因熱則下血數滴,以四物湯加黃連治之,即愈。後因大勞,瘡腫痛,經水不止,脈洪大,按之無力,此勞傷血氣火動而然也。用八珍湯加芩、連、蒲黃二劑而止,後去蒲黃、芩、連,加地骨皮數劑而安。丹溪雲:婦人崩中者,由髒腑傷損,衝任二脈,血氣俱虛故也。二脈爲脈經之海,血氣之行,外循經絡,內營髒腑,若氣血調適,經下依時。若勞動過極,髒腑俱傷,衝任之氣虛,不能約制其經血,故忽然而下,謂之崩中暴下。治宜大補氣血之藥,調養脾胃。微加鎮墜心火之藥治其心,補陰瀉陽,經自正矣。

  一男子有痔漏,每登廁,肛脫良久方上,診其脈細而微,用補中益氣湯三十余劑,遂不再作。丹溪雲:脫肛屬氣熱氣虛,血熱血虛。

  一男子臀患漏,口幹發熱,喜膿不清稀,脈來遲緩,以豆豉餅灸,及服八珍湯加麥門冬、五味子、軟柴胡、地骨皮,三月余而愈。後因不慎房勞,複潰,膿清脈大,辭不治,果殁。河間雲:因病致虛則爲輕,蓋病勢尚淺,元氣未虛也。至病初愈而勞複,或飲食勞倦,或房勞七情六欲,陽瘁陰弱,加致羸損,此因虛致損則爲重,病勢已過,元氣已索故也。

  一男子痔瘡腫痛,便血尤甚,脈洪且濇。經雲:因而飽食,筋脈橫解,腸澼爲痔。蓋風氣通于肝,肝生風,風生熱,風客則淫氣傷精而成斯疾。遂與黃連、當歸、黃芪、生地黃、防風、枳殼、白芷、柴胡、槐花、地榆、甘草治之,漸愈;次以黃連丸而瘥。又姜生,便血數年,百藥不應,面色痿黃,眼花頭眩,亦以黃連丸治之而平。

  曹铨因飲法酒,肛門腫痛,便閉脈實,服荊防敗毒散不應,予用黃連內疏湯而愈。

  一男子患痔,脈浮鼓,午後發熱作痛,以八珍湯加黃芪、柴胡、地骨皮治之,稍可;彼欲速效,用劫藥蝕之,痛甚,絕食而殁。夫瘡之潰斂,氣血使然也。脈浮鼓日晡痛,此氣血虛也。丹溪雲:瘡口不合,用大劑參、芪、朮、歸、芎補之,外以附子餅灸之,更以補藥作膏貼之。

  一男子年逾四十,有痔漏,大便不實,服五苓散,愈加泄漏,飲食少思。予謂非濕毒,乃腸胃虛也,當以理中湯治之。彼不爲然,仍服五苓散,愈甚。複請予,乃以理中湯及二神丸月余而平。

  李逵因痔瘡怯弱,以補中益氣湯少加芩連枳殼治之,稍愈。後因怒加甚,時仲冬,脈得洪大,予謂脈不應時,此乃腎水不足,火來乘之,藥不能治,果殁于火旺之月。常見患痔者,腎脈不足,俱難治。

  劉商有痔,肛門脫出,此濕熱下注,真氣不能升舉,診其脈果虛,遂以四君子湯加黃芪、芎、歸、蒼朮、黃蘗、升麻、柴胡服之,更以五倍子煎湯熏洗。彼以爲緩,乃用砒霜等毒藥蝕之而殁。夫劫藥特治其末,且能伐真元,鮮不害人,慎之慎之!

  徐生因痔,氣血愈虛,飲食不甘,小便不禁,夜或遺精,此氣虛兼濕熱而然,非瘡故也。以補中益氣湯加山茱萸、山藥、五味子,兼還少丹治之而愈。

  一男子患痔漏,膿出大便,諸藥不應,診其脈頗實,令用豬腰子一個切開,入黑牽牛末五分,線紮,以荷葉包煨熟,空心細嚼,溫鹽酒送下數服,頓退;更以托裏藥而愈。

  一男子患痔漏,口幹胃脈弱,此中氣不足,津液短少,不能上潤而然,以黃芪六一湯、七味白朮散治之。或曰:諸痛癢瘡,皆陽心火。遂服苦寒之藥,大便不禁而殁。夫諸痛癢皆屬心火,言其常也。始熱終寒則反常矣,可泥此而不察乎?

  一男子臀癰腐潰,肌肉不生,用藥敷之,四沿反硬。予診之,脈濇而弱,此氣血虛不能榮于患處,故敷涼藥反硬,乃氣血受寒凝結而非毒也。用大補藥而愈。

  一男子臀癰,腫硬作痛,尺脈浮緊,按之無力,以內托羌活湯一劑,痛止;以金銀花散四劑,膿潰而愈。

  一男子臀癰,腫硬痛甚,隔蒜灸之,更服仙方活命飲二劑,痛止腫消;以托裏消毒散加黃蘗、蒼朮、羌括,瘡頭膿潰而愈。

  一男子臀癰作膿而痛,以仙方活命飲二劑痛止,更以托裏消毒散,膿潰而瘥。

  一男子臀癰,不作膿,飲食少思,先用六君子湯加芎、歸、黃芪,飲食漸進,更以托裏消毒散,膿潰而愈。

  一男子臀癰,潰而膿清不斂,以豆豉餅灸之,更飲十全大補湯兩月余而痊。凡瘡不作膿,或不潰,或潰而不斂,皆氣血之虛也。若膿清稀,尤其虛甚也。

  一男子臀癰,膿水不止,肌肉漸瘦,飲食少思,胃脈微弦,以六君子湯加藿香、當歸數劑,飲食遂進;以十全大補湯及豆豉餅灸之,兩月余而斂。

  一弱人臀癰,膿成不潰,以十全大補湯數劑,始托起;乃針之,又二十余劑而愈。夫臀居僻位,氣血罕到,老弱人患之,尤宜補其氣血,庶可保全。

  一男子臀漫腫,色不變,脈滑數而無力,此臀癰也,膿將成,尚在內。予欲治以托裏藥,待發出而用針。彼欲內消,服攻伐藥,愈虛。複求治,仍投前藥,托出針之,以大補藥而愈。凡瘡毒氣已結不起者,但可補其血氣,使膿速成而針去,不可論內消之法。膿成,又當辨其生熟淺深而針之。若大按之乃痛者,膿深也;小按之便痛者,膿淺也;按之不甚痛者,未成膿也;按之即複起者,有膿也。按之不複起者,無膿也。若腫高而軟者,發于血脈;腫下而堅者,發于筋骨;肉色不相變者,發于骨髓也。

  巡撫陳和峰脾胃不健,服消導之劑,左腿股及臀患腫,此脾氣虛而下注,非瘡毒也。當用補中益氣倍加白朮。彼惑于衆論,雲白朮能潰膿,乃專以散腫消毒爲主,而腫益甚,體益倦。余用白朮一味煎飲而消。

  儒者楊啓元左臀患癰,敷貼涼藥,腫徹內股,服連翹消毒散,左體皆痛。余以爲足三陰虛損,用補中益氣湯以補脾肺,用六味丸加五味子以補肝腎,股內消而臀間潰;又用十全大補湯而瘡口斂。

  一儒者臀癰,腫焮痛甚,此邪毒壅滯,用活命飲隔蒜灸而消。後因飲食勞倦,腫痛仍作,寒熱頭疼,此元氣虛而未複也,與補中益氣湯,頻用蔥熨法,兩月而愈。

  一男子臀癰,漫腫而色不變,脈滑數而無力,膿將成矣,余用托裏而欲針,彼畏針而欲內消,悞用攻伐之劑,頓加惡寒發熱自汗等證。余用十全大補湯,數劑腫起色赤,仍外針內補而愈。

  吳輔之父患臀癰,內潰腫脹,發熱口幹,飲食少思,此脾胃虛弱也。先用六君加芎、歸、參、芪數劑而潰,又用十全大補湯倍加參芪五十余劑而愈。

  一人年三十,脈如屋漏雀啄,臀癰腫硬,色夭,膿水清稀,悞服敗毒之藥。余曰:此足三陰虧損而藥複傷也。余用六君加歸、芪、附子一錢,二劑腫潰色赤;又減附子五分,數劑元氣複而瘡愈。

  一男子臀癰,硬痛發熱,此膀胱氣虛而濕熱壅滯,用內托羌活湯二劑,熱痛悉退;後用托裏消毒散而潰;又用托裏散四十余劑而斂。

  平湖袁上舍患痔,外傅寒涼,內服消毒,攻潰于臀,膿水清稀,脈洪大而數,寒熱作渴,余辭不治,後果殁。此足三陰虧損之證,失滋化源,以致真氣益虛,邪氣愈甚矣,不死何俟!

  進士周希輔素有疝痔,勞則小腹作痛,莖出白津,痔亦腫痛,若飲食勞倦,起居失宜,則發寒內熱,肢體疲倦,服十全大補湯,諸證並退。彼欲去病根,乃用攻病生肌之藥,肌體骨立。余用益氣湯、地黃丸,元氣漸複,但自弛調攝,不能全愈。

  《寓意草》曰:舊鄰治父母張受先先生,久患穿腸痔漏,氣血大爲所耗,有薦以吾鄉黃生善敷割者,先生神其術,一切內治之藥,並取決焉。不肖昌雅重先生文章道德之身,昔居瀛海時,曾令門人往候脈息,私商善後之策,大意謂,先生久困漏 ,一旦平成,精氣內榮,自可百年無患。然新造之區,尚未堅固,則有浸淫之虞;髒氣久虛,腸蓄易澼,則有轉注之虞。清氣久陷,既服甘溫升舉矣,然漏下已多,陰血暗耗,恐毗于陽;水谷易混,既用養髒厚腸矣,然潤劑過多,脾氣易溜,恐毗于陰。且漏孔原通精孔,精稍溢出,勢必旁滲,則豢精當如豢虎,厚味最足濡脾,味稍不節,勢必走泄,則生陰無取傷陰。蓋人身脾氣,每喜燥而惡濕。先生漏孔已完,敗濁下行者,無路可出,必轉滲于脾,濕固倍之,是宜補脾之陽,勿傷脾之陰,以複健運之常,而收和平之益雲雲。及至婁中,應召往診,指下輕取鼓動有力,重按若覺微細,是陽未見不足,陰則大傷矣。先生每進補陰之藥,則夜臥甚甯,腸澼亦稀,以致瘍醫妄引槐角、地榆治腸風下血之法治之,亦不覺其悞。其實漏病乃精竅之病,蓋構精之時,氣留則精止,氣動則精泄。大凡強力入房者,氣每衝激而出,故精隨之橫決,四射不盡,繇孔道而注,多溢于精管之外,久久漸成漏管。今漏管雖去,而肉中之空隙則存,填竅補隧,非此等藥力所能勝也。不肖姑不言其非,但于渠方中,去槐角、地榆等,而加鹿角霜一味,所謂惟有斑龍頂上珠,能補玉堂關下缺者是也。況群陰之藥,最能潤下,不有以砥之,則腸中之水,更澼聚可虞耶?然此特微露一斑耳。瘍醫不解,已沮爲不可用。因思吾鄉一治漏者,潰管生肌外,更有二神方。先以丸藥半斤服之,令人陽道驟痿,俟管中肉滿,管外致密,後以丸藥半斤服之,令人陽道複興。雖宜于少,未必宜于老,然用意亦大奇矣。不肖才欲填補竅隧,而黃生沮之,豈未聞此人此法乎?

  《外科正宗》曰:一男子患痔六年,每遇酒色勞役,痔則發腫,堅硬疼苦,十余日方得稍可。彼欲斷其根,以枯痔散上至七日外,其痔漸黑,外有裂縫,至十六日痔枯脫落,紮若雞心,以生肌散逐日用之,內服養血健脾藥而愈。

  一男子患痔,焮腫作痛,大便結燥,脈數有力,以內疏黃連湯二服,便行痛止;又以四物湯如芩、連、枳殼、天花粉數劑而腫消;更以髒連丸一料而不複發。

  一男子患痔,凡遇勞苦發腫作痛,以枳殼湯熏洗,內服防風秦艽湯,數服痛腫頓減;令彼常洗前湯,每月五六次;內與六味地黃丸加黃蘗、知母服之,不發。

  一男子好飲多欲,內痔虛墜下血,以四物湯加芩、連、升麻、葛根,數服,虛墜乃止;又以當歸(木郁)李仁湯二劑,痔腫亦消;更服髒連丸月余,便血亦止。又月余兼節酒色,不發。

  一男子患痔十余年,頭已穿潰,未及通腸,每發疼苦,以三品一條槍,插至七日,痔變黑色,瘡邊漸漸裂縫,至十五日脫落,以鳳雛膏擦至半月,口斂而平。

  一男子怯弱,內痔便血,面色痿黃,自服涼血止血藥不應,診之脾脈虛而無力,此中氣不能統血,以補中益氣湯十余服,精神頓倍,便血亦少;又以加味四君子湯,兼前湯間服,月余不發。大抵此證所致之由不同,當究其因治之。如元氣有余,形黑氣盛,先糞而後紫血,更兼脈實有力者,此屬有余,法當涼血止血藥應自效。至若形體瘦弱,面色痿黃,先鮮血而後糞,更兼脈虛無力者,此屬不足,豈可反用涼藥止之,致傷脾胃?此證若不溫中健脾,升舉中氣,其血不得歸原,故藥難效,傷其根本也。

  一男子患臀癰,四五日始生疼痛,至晚作寒,六脈浮而帶數,以人參敗毒散二劑,寒熱頓退,疼痛稍止。彼值公務相關,欲出,乃用針點入患頂五六分,流去紫血,用蟾酥條插入,膏蓋,以活血散瘀湯二服,次日流出紫血,隨便可行;更服托裏藥五六服而安。

  一男子患臀癰六七日,焮痛發熱,口幹便燥,以托裏消毒散,加花粉、大黃二服,便通渴止;仍用前湯加角針、山甲數服而膿潰;又以十全大補湯半月而斂。

  一男子患臀癰,堅硬不潰,此先寒涼之過也,以十全大補湯加皂針、蒼朮、丹皮四劑,堅硬漸軟;又以透膿散三服,膿熟針之,以前湯倍參、芪、歸、朮月余而斂。

  一男子暑月患臀癰,自爲內毒,外用老鴉草搗爛敷之,每日續飲涼水十余碗,如此三日,瘡毒內陷,患上平塌,冰冷,口噤不言,六脈沈細如絲,辭不可治,至夜而死。

  一人冬月患臀癰,外用四黃散涼水調敷,內服敗毒涼藥,毒亦內陷,煩躁口幹,鼻焮氣急,患上平塌,原頭存一空孔,無水無膿。予曰:瘡毒已陷,定不可治。複請別醫,俱曰無事。予曰:臀居小腹之後,肌肉頑厚,毒既到此,必須內托爲膿,潰後最易收斂。今已內外寒涼,毒既內入,豈能再出?衆醫強投內消解毒定躁除煩之藥,終至不應,半月而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