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傷寒論辯證廣注

  自序

  世人之病傷寒爲多。傷寒之書仲景爲聖。夫以一病而有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詳已惡乎廣哉。不知仲景之書本于內經熱論。其言六經傳變。非不辯且晰也。仲景複推展以成書。因是以有王叔和之增益。因是以有成無己之注解。

  蓋愈推則愈廣焉。則余之補阙略訂訛謬而爲是書也。非無自矣。且夫傷寒之病。多由時氣。則四時八節二十四氣七十二候不可不詳釋也。傷寒之病必傳經絡。則十二經之在手足者。不可不兼圖也。傷寒之病非一證則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不可不反複窮究而爲之推衍附益也。傷寒之病。間用針刺。其法近世罕見。則熱病之五十九穴。不可不備錄也。

  余獨怪世醫徒取節庵一編。無他樂其簡耳。然昔人方論皆有奧義存于其間。使不深察其意嘗有失之毫芒而死生頓易者矣。

  余非不憚煩也。正惡夫世之樂于簡。而輕視民命者。往往誤而殺人也。則是書之補前人所未補。發前人所未發者。曷可少哉其曰傷寒。非寒者。蓋寒病則治以熱劑熱病。則治以涼劑。此自然之理也。傷寒之病名雖爲寒。其所見之證皆熱。

  竊恐後人執傷寒之名而誤投熱劑。故曰傷寒非寒也。至感真寒而深入三陰者。特十之一二耳。此其所見之病皆寒。而與熱證迥異。則名之曰真寒。而別爲編。

  康熙庚申重九長洲汪琥苓友自序。

  凡例

  一此書之成專。以辯注仲景傷寒論也。然仲景論傷寒實本素問熱病。仲景分六經不出靈樞經脈。故余摘取二篇中文列之傷寒例前爲第一卷。使後人尊仲景複知尊軒岐。況仲景當日既成傷寒論。亦自雲述不敢雲作則知仲景之論實宗內經之旨也。

  一內經熱論篇。文王太仆注之于先。馬玄台廣之于後。然其中有未盡合理處。間以鄙意補之。

  二王叔和撰次仲景方論書凡十卷。其中如傷寒例六經辯脈證治法。及陰陽易瘥後諸病。此實系仲景原文。悉爲編入所削者。如第一卷脈法及第七卷以後汗吐下諸篇。以其爲叔和所增入也。至于第二卷中如痙濕 三證。第七卷前如霍亂一證。亦系仲景原文。而不編入者以其爲雜病也。

  一仲景論爲方書之祖。以內經中有論而無方也。叔和起而撰次之知尊仲景矣。但其于仲景論中插入己意。使學人不知孰爲仲景孰爲叔和。以故後人誹議之雲。叔和變亂仲景傷寒論。故其脈經亦受高陽生所竊取。此其報也。然仲景書。

  當三國時兵火之後殘缺失次。若非叔和撰集。不能延至于後。複有成無己爲之注解也。今醫勿但責叔和之過。而忘叔和之功。

  一叔和撰次六經篇。有陽明少陽病列于太陽篇者。有太陽病列于陽明篇者。有中寒病雜入太陽陽明病中。及雜入三陰熱病中者。今皆悉爲歸正。凡三陽病各歸三陽篇。其三陰熱病亦各自歸其篇。惟中寒病則另作上中下三卷。辯其證爲真寒。使後學盡知傷寒中寒二證。判然庶無錯誤。

  一傷寒經絡仲景書止分六經。不言手足。其實則合手經而皆病。愚故于首卷熱論篇後。即圖注靈樞手足陰陽六經。

  其注以滑氏發揮爲主。然亦間有錯誤處。複以鄙意較之。

  一成無己注解傷寒論。猶王太仆之注內經。所難者惟創始耳後之人于其。注之可疑者雖多。所發明大半由其注而啓悟。至有忘其起予之功反責其解釋之謬者。所以王宇泰雲成氏解釋最爲詳明。雖其中時或自相矛盾。亦白璧微瑕固無損于連城也。或曰。成氏注傷寒論不過隨文順釋。但嫌其不辯叔和語。不分仲景書。正不知古人虛心著書。不敢輕易指責。

  所以品愈高名愈著。如吾輩者。亦自厭其饒舌耳。

  一成氏注仲景書已完。又自撰明理論。其解仲景桂枝麻黃青龍等湯尤爲明暢。第惜其所解者不過廿余方耳。其所未發明者。愚即以原注中之意及采內台等書。大半以鄙意補之。

  一駁正傷寒論例近非一人。愚今較之亦從衆也。但仲景全書中。有四時八節決病法。乃傷寒論一部綱領。近今之書。

  悉皆脫略。惟准繩于論例中猶存正文。但當日成氏亦未及注。愚特細爲解釋。以見十二宮辰鬥柄所指。時節氣候爲之轉移。當其時倘病傷寒。醫人宜隨時氣立論則用藥。始可十全。所以仲景亦雲。此須洞解之也。

  一傷寒論自成注以後。在昔明醫如李東垣。不過以治法略舉其要。朱丹溪亦僅以疑處摘問其目。未聞有以仲景原論全解者。至明季有歙人方中行著傷寒條辯八卷。乃成氏之後一人而已。我朝初有喻嘉言者。推展方氏未發之旨。著尚論篇五卷。是亦仲景之功臣也複有程子郊倩。即仿二書之意著後條辯六集。其中亦有可采之處。所可嫌者三家之書。皆倒亂。仲景六經篇原文。彼雖各有其理要之六經,原次或當日叔和未盡改易其間仲景妙義焉。知不反由此新編而盡失邪。

  況方書治病。不過欲每條解明不致醫藥有誤。而已非。若文公章句必欲承上起下也。孔子雲愛禮存羊。凡六經原次余不敢亂叔和之舊。

  一仲景六經篇中或有前不得不附之後,後不得不附之前者。則曰。附例或已經附注過而原論中複及者。則曰重出例。

  或原論中始及未經注過宜附之後者。則曰附後例。其他如溫病壞病及病。宜用刺另立治法。各分其篇于後者。又諸湯方宜附之後者。皆如上例也。六經篇中惟中寒病爲真陰證。不入上例。止以重圈記之。其真陰寒證。宜用湯藥。亦以重圈記之。

  一此書凡系仲景論成注有未妥者。間采方喻程及諸名家之說。不敢竊取其所著書及姓氏。必爲標出。間附己意。則曰。愚按及設爲或問而余答也。

  一此書既集仲景論後必附昔賢及後人方論悉屬鄙意。逐條解明。然亦多方引證。不敢創爲私說。務使論必中理。方必切病愚切願天下後世之人。但能讀是書。雖遇傷寒變證。極奇之病。然療之有法。施之辄效。業醫者可不勉之。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10 个回复

倒序浏览
 卷之一

  辯傷寒非寒病論

  內經黃帝問曰。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岐伯對曰。人之傷于寒也。則爲病熱。熱雖甚。不死。黃帝又問曰。

  人傷于寒而傳爲熱。何也。岐伯曰。夫寒甚。則生熱也。此可見人病傷寒。皆系熱證。或疑其所傷非熱。要其寒氣既傳于內。無有不郁而生熱者。故人之熱病雖多。惟傷寒之熱。其熱爲最。方寒之初感也。扪其人之頭額肢體。其肌膚烙手而熱如火。及寒之深入也。候其人之口鼻呼吸。其出氣熏人而熱如蒸。甚則面紅目赤。鼻幹唇焦。齒燥舌裂。喜露手足。

  裸身體。渴欲飲水。溺濁而赤。便焦而黑。凡人身表裏上下。無處非熱。又何有于寒哉。內經中論傷寒。反以熱病名篇。

  即此意也。難經雲。傷寒有五。有中風。有傷寒。有濕溫。有熱病。有溫病。凡風濕溫熱。皆得謂之傷寒。則知其名雖爲寒。其實非真寒也。漢張仲景著傷寒論。凡溫暑風濕瘧痢。時行疫毒之氣。多雜其中。其意何也。彼蓋以以上等證。

  皆系熱病。人患熱病。多傳經。故凡傳經之熱病。經雲皆傷寒之類也。其論中所不解者。三陰經真寒證。不由陽經傳入。

  並非內經所雲熱病。亦列于傳經熱病之中。使後之學人。寒熱不明。陰陽錯誤。其爲害可勝道哉。金時劉河間集傷寒標本一書。只分汗下和解法。置溫中之例不論。其于麻桂等湯中。類加知母石膏黃芩等藥。更于柴胡白虎承氣等湯外。複制天水散。涼膈散。甘露飲。解毒湯等。辄投以三黃三石等。苦寒甘辛涼解之藥。至仲景所用幹姜烏附桂心吳茱萸等湯劑。並未言及。此豈患病之人。再無陰寒之證者邪。但既曰傷寒。皆是熱病。當如內經中所雲也。自丹溪朱氏出。始雲仲景論傷寒矣。而未及乎中寒。曰傷曰中。不聞有議。愚今祖丹溪之意。凡仲景中寒之條。混于傷寒中者。悉爲標出。

  另作一書。名曰中寒論。其余溫暑諸病。雖各因證分別。要其病名。皆曰傷寒。何也。以其病皆熱病。皆傳經者也。爰集古今諸名家之說。附以管見。爲著傷寒非寒論。其中間有缺略。當俟後之君子。起而補輯之。

  卷之一

  纂注內經熱論

  (出素問第三十一篇)

  內經熱論一篇。乃傷寒之根本也。張仲景著傷寒論。其六經傳變。即從此篇之文而推展之。故凡治傷寒者。必先究內經熱論。後讀仲景傷寒。庶幾學有源流。心有主宰。因不揣固陋。爲之解釋。冀有志于斯道者。一展卷而知所宗焉。

  黃帝問曰。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傷寒本系熱病。其余如溫暑諸證。亦爲熱病。觀難經雲。傷寒有五。可見推此篇帝問之意。以熱病莫大于傷寒。故凡今諸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王太仆注。竟以溫熱之病。即由冬時傷寒。至夏至前後所變。是此熱病者。其根先伏于隔年之冬。有是理乎。即傷寒論中雲然。要與此段經旨不合。更推帝于當日。

  何不曰傷寒所變。或竟曰傷寒所致。而曰傷寒之類。其旨當從愚注可知。馬玄台注亦不明。茲不更錄。)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間。其愈皆以十日以上者。何也。不知其解。願聞其故。岐伯對曰。巨陽者。(即太陽)諸陽之屬也。其脈連于風府。(按圖經雲。風府一穴。在頂上入發際一寸。大筋內宛宛中。乃督脈所行之穴。與太陽經無涉。經文中舉之者。

  以太陽一經。夾督脈而行故也。)故爲諸陽主氣也。(馬注雲。足太陽膀胱之脈。自睛明穴而始。上連于督脈之風府穴。

  從頭項至背至足。凡一身手足陽經皆屬于此。故穴有一百二十六。真爲諸陽經主氣也。)人之傷于寒也。則爲病熱。熱雖甚不死。(此句對上其愈。皆以十日以上句。)其兩感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此句對上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間句。)

  帝曰。願聞其狀。(此問傷寒傳經病熱之狀。)岐伯曰。傷寒一日巨陽受之。(傷寒之邪。由表傳裏。太陽爲表之表。所以寒邪傷表。第一日太陽先受。傷寒論雲。尺寸俱浮者。太陽受病也。當一二日發。可見傷寒之發。不可拘拘于日數矣。

  按傷寒論以下有其脈。上連風府句。)故頭項痛。腰脊強。(足太陽之脈。從巅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 內。挾脊抵腰中。故見頭項痛。腰脊強之證。經文中不言熱者。以太陽病。有未發熱之時也。)二日陽明受之。陽明主肉。(陽明爲表之中。故太陽之邪不解。第二日當傳入陽明也。傷寒論雲。陽明受病。當二三日發其後諸經。皆兼二日而言。)其脈挾鼻。絡于目。故身熱目疼而鼻幹。不得臥也。(身熱目疼鼻幹。非病熱而何。六經經脈之行。詳後圖中)三日少陽受之。

  少陽主膽。(少陽爲表之裏。故其傳又次之。)其脈循脅。絡于耳。故胸脅痛而耳聾。(詳此亦病熱之狀。)三陽經絡。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藏者。故可汗而已。(按藏字。傷寒論作府字大妙。後全元起楊上善皆宗之。李東垣雲。此非五髒之髒。

  乃藏物之藏。不改作府亦通。馬注雲。此即指後三陰經。以三陰屬五髒。故以藏字言。此論欠通。成無己注傷寒論雲。

  三陽受邪。爲病在表。法當汗解。然三陽亦有便入府者。入府則宜下。故雲未入于府者。可汗而已。已止也。言病熱之勢衰也。)四日太陰受之。(太陰爲裏之表。其有失于汗。而邪不已者。當自少陽而傳入于太陰經也。)太陰脈布胃中。絡于嗌。故腹滿而嗌幹。(成注雲。脾經壅而成熱也。)五日少陰受之。(少陰爲裏之中。)少陰脈貫腎。絡于肺。系舌本。

  故口燥舌幹而渴。(成注雲。邪傳入裏。熱氣漸深也。)六日厥陰受之。(厥陰爲裏之裏。)厥陰脈循陰器。而絡于肝。故煩滿而囊縮。(病愈深而熱愈極。誰謂傷寒爲寒證乎。按傷寒論以下。有此三經皆受病。已入于府者。可下而已三句。成注雲。三陰在經者。猶宜汗。故雲。已入于腑者。可下而已也。)三陰三陽。五髒六腑皆受病。營衛不行。五髒不通。則死矣。(當其時也。陰陽六經皆病。髒腑受熱已深。宜用下藥。以泄其熱。如初時失于汗者。急宜汗下兼施。方免于死。

  有如當汗不汗。當下不下。經絡之邪未解。胃府之實未去。則營衛之陰陽不行。五髒之氣血不通。必不免于死。所謂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間者。此也。)其不兩感于寒者。(此承上文而言。循經傳入之證。初非兩感于寒。要其病熱已極。其治稍疏。亦不能免于死。今則以其不兩感于寒。而病熱輕者言之。)七日巨陽病衰。頭痛少愈。(此言初時巨陽所感之邪。

  或熱不甚。不傳入于諸經。即或熱甚漸傳入于諸經。要其未盡傳者。尚在巨陽。至第七日。比之初時之病。其熱必衰。

  而頭痛等證。則少愈焉下諸經病衰注仿此。)八日陽明病衰。身熱少愈(愈字傷寒論改作歇字)九日少陽病衰。耳聾微聞。

  十日太陰病衰。腹減如故。則思飲食。十一日少陰病衰。渴止。不滿。舌幹已而嚏。(少陰脈絡于肺。嚏者。肺熱得泄。

  陰陽和暢也。)十二日。厥陰病衰。囊縱。少腹微下。大氣皆去。病日已矣。(大氣。謂大熱之邪氣。至十二日以後。則皆去而病已。所謂其愈皆在十日以上者此。也所謂熱雖甚不死者。亦此也。)帝曰。治之奈何。(此因上文。有死于失治者。故問治之之法也。)岐伯曰。治之。各通其藏脈。病日衰已矣。其未滿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滿三日者。可泄而已。

  (此言治之之法也。大抵三日以前。邪必在表。故雲可汗。三日以後。邪多入裏。故雲可泄。此正所以各通其髒腑之經脈。而衰已其病熱之勢也。愚按傷寒汗下之法。不可拘于日數。王注雲。日數雖多。但有表證。脈大浮數。猶宜發汗。

  日數雖少。即有裏證。脈沈細數。盒飯下之。治傷寒者。須審辯脈證。方得無誤。此篇中文。凡言日數。皆不可拘也。)

  帝曰。熱病已愈。時有所遺者。何也。(謂熱未盡去。尚有遺留于髒腑間也。)岐伯曰。諸遺者。熱甚而強食之。故有所遺也。若此者。皆病已衰。而熱有所藏。(所藏者。即所遺之熱也。)因其谷氣相薄。兩熱相合。故有所遺也。(兩熱者。

  謂所藏之熱。與新入谷氣之熱相侵薄。故相交合也。)帝曰。善。治遺奈何。岐伯曰。視其虛實。調其逆從。(逆者正治。

  謂以寒治熱也。從者反治。謂以熱治熱也。)可使必已矣。帝曰。病熱當何禁之。岐伯曰。病熱少愈。食肉則複。(謂熱病複發如故。)多食則遺。(謂初時熱病不能盡去。蓋病遺熱輕。而病複熱重也。)此其禁也。帝曰。其病兩感于寒者。其脈應與其病形何如。(脈應者。謂三陰。三陽經脈之應也。)岐伯曰。兩感于寒者。病一日。則巨陽與少陰俱病。則頭痛。

  (巨陽。)口幹而煩滿。(少陰 按傷寒論雲。口幹煩滿而渴。)二日。則陽明與太陰俱病。則腹滿。(太陰)身熱(陽明)

  不欲食(太陰)谵言(陽明)。三日則少陽與厥陰俱病。則耳聾。(少陽)囊縮而厥。(厥陰。)水漿不入。不知人。六日死。(此則其陰陽經脈之相應。表裏俱病之互形。有如此。)帝曰。五髒已傷。六腑不通。營衛不行。如是之後。三日乃死。何也。(此承上文。帝疑兩感傷寒。非若單傳之病。其死必待六七日之間。而伯言三日之時。病患髒腑營衛。亢熱已極。此時宜即死矣。如是之後。必又三日乃死者。何也。)岐伯曰。陽明者。十二經脈之長也。其氣血盛。故不知人。三日其氣乃盡。故死矣。(陽明爲十二經之長。以上諸經之氣血盛。則諸經之病熱亦甚。熱甚。故不知人。方其初病三日之時。諸經之邪熱雖甚。而陽明之元氣未盡。故不即死。又三日。則陽明之元氣盡。不能勝諸經之邪熱。故雲。必不免于死耳。)凡病傷寒而成溫者。先夏至日者。爲病溫。後夏至日者。爲病暑。暑當與汗皆出。勿止。(凡熱病因時變遷。冬爲寒。春爲溫。夏爲暑。秋爲瘧。各因時氣所傷。分立病名。上言病傷寒。而成溫者。謂熱病發于冬。則爲傷寒。如發于夏至以前。三春之時。時令已溫。故成溫病。如過夏至以後。時令大熱。故成暑病。總之爲溫爲暑。各有時也。暑病多汗。勿止汗者。謂不可遽用實表之藥。以止其汗。亦不可反用發表之藥。以泄其汗。乃清暑解肌之法也。治暑法另具暑門治溫法。見後第十三卷論中)

  卷之一

  圖注內經足陰陽六經之脈

  (出靈樞第十篇)

  欲讀仲景傷寒。又須識內經經脈。不識經脈。則六經篇傳變之病。無由而起悟也。所以朱奉議著活人書。其第一卷。先言足六經脈。惜乎手之六經。並未言及。愚今以足經圖注于前。從俗論也。複以手經圖注于後。衍經義也。先軒岐而後仲景。則知仲景立論。悉本于內經雲爾。

  膀胱足太陽之脈。起于目內 。上額。交巅。(目之內角爲內 。一名大 。發際前爲額。巅。頂也。)其支者。從巅至耳上角。(支者。如木之有枝。經絡發揮雲支別。此言脈之旁行者。與正經相別也。耳上角。爲足少陽經所行之地。

  此太陽之支脈。交于少陽之經脈也。)其直者。從巅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 內。挾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屬膀胱。(別字疑有誤。此言脈之直行者。乃太陽之正經也。絡。繞也。猶兜也。還。複也。循。巡也。又根據也。沿也。挾。

  夾。抵至屬連屬也。腦者。頭中之髓。腦外之後爲項。肩後成片大骨謂之肩 。椎骨爲脊。尻上橫骨爲腰。挾脊爲膂。

  蓋足太陽正經直行之脈。亦從巅內。入絡于腦。複出下項。卻循肩 內。挾脊兩旁下行。至腰中複入循膂。內絡兩腎。

  下而連屬于膀胱也。)其支者。從腰中。下挾脊。貫臀。入 中。(臀尻旁大肉也。膝後曲處爲 。此其支脈之別行者。

  即接上直行之經。而下行者也。蓋上直行之經。從腰中內入。循膂而絡于腎。此支脈即從腰中接行。下挾脊。貫臀而入于中也。)其支者。從 內左右。別下貫胛。挾脊內。過髀樞。循髀外。從後廉。下合 中。以下貫 內。出外踝之後。

  循京骨。至小指外側。(胛音甲。發揮中改作胂。音申。膂內曰胂。夾脊肉也。髀。股也。一雲。股外爲髀。髀之上。捷骨之下。曰髀樞。廉隅也。邊也。後廉。猶言後邊也。 。 同。一名腓腸。下腿肚也。足跗後兩旁圓骨曰踝。外曰外踝。京骨。本經穴名。此又言。足太陽一大支之脈。與直行之經。左右相夾而別行者也。其脈亦從肩 內。左右別行下貫胂。挾脊內。下曆尻臀。過髀。樞循髀外後廉。髀樞之裏。下而與前支脈之入 中者。相合。複下行貫入 內。複出外踝之後。循京骨穴。至足小指外側之端。以交于足少陰經也。)

  (經穴分寸。詳見銅人資生針灸等書。茲不細述。以後諸經仿此。)

  足太陽經脈之圖 

  此系腎膀俞穴。因其正經。必由腰中而入。自內而聯系腎與膀胱。故圖與經文顛倒。實則兩腎在腰以上。而膀胱又居于小腹之前也。

  (琥)按足太陽之脈。上下左右分行。共十道。其脈之起。自目內 。上額交于巅上者。二道。此爲正經。猶樹之有根也。其直行者。從巅入絡腦。還出下項。挾脊。抵腰中者。二道。此亦爲正經。猶樹之有本也。其別行者。從正經之巅。至耳上角者。二道。此爲第一小支。又從腰中。接正經而下行。貫臀入 者。二道。此爲第二大支。又從正經之內。別下貫胂。挾脊過髀。下合入 之支脈。複下貫 。出外踝之後。至小指外側者。二道。此爲第三大支。猶樹之有枝也。以上皆太陽所行之脈。然其支脈之接合。正經而至足者。即爲正經之脈也。前熱論中止雲。頭項痛。腰脊強。

  此但言正經之脈。從頭下項挾脊抵腰故也。愚謂太陽受病。凡所過之經。皆當疼痛不利。此爲驗證要法。胃足陽明之脈。

  起于鼻之交 中。旁約太陽之脈。下循鼻外。入上齒中。還出挾口。環唇下。交承漿。卻循頤後下廉。出大迎。循頰車。

  上耳前。過客主人。循發際。至額顱。(之字疑誤。 鼻梁也。一名山根。承漿。任脈穴名。在唇下陷中。卻退也。颔中爲頤。腮下是也。又腮下骨爲下廉。大迎。頰車。本經穴名。客主人足少陽經穴名。發際。囟門以前也。發際前爲額顱。

  此言足陽明之脈。起于鼻之兩旁。左右相交于 中。過足太陽經。睛明穴之分。故雲旁約太陽之脈。下循鼻外。入上齒中。還出挾兩口吻。環繞唇下。左右相交于承漿穴。退循頤後下廉。出本經之大迎穴。循兩頰車。上耳前。過足少陽之客主人穴。更上而循發際。至額顱之前也。)其支者。從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嚨。入缺盆。下膈。屬胃。絡脾。(人迎。

  缺盆。本經穴名。此言支脈之別行者。即接前大迎穴前之脈。下人迎而行。循喉嚨兩旁。入缺盆穴中。下膈內。當上脘中脘之分。屬于胃而絡于脾也。)其直者。從缺盆。下乳內廉。下挾臍。入氣街中。(氣街。本經穴名。一名氣衝。此言經脈之直行者。從缺盆穴。接上支脈下行。由兩乳之內。挾臍而入于氣街穴中。乃陽明正經之脈也。)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裏。下至氣街中而合。以下髀關。抵伏兔。下膝膑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內間。(胃口下發揮中作胃下口。內間內字當作外。股內爲髀。髀前膝上起肉處爲伏兔。伏兔後交紋處爲髀關。膝蓋爲膑。足莖骨爲胫。跗。足面也。此又其支脈之從內而達外者。由屬胃處。起胃下口。循腹之裏。下至氣街中。出而與前支脈之入氣街者相合。複下行而至髀關。伏兔。膝膑。胫外。足跗等處。入中指外間。至足大指次指之端而終也。)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別。下入中指外間。(下廉。本經穴名。一名下巨虛。此言支脈之小者。由下廉穴三寸之下。別行循胫踝之外。下入中指外間。而與前之支脈相合也。滑氏注下廉雲。自膝下三寸。循三裏穴之外。別行而下者。非馬玄台靈樞注從之。其誤甚矣。)其支者別跗上。入大指間出其端。(此又言其支脈之小者。從足跗上別行。入大指間。循大指之下出其端。以交于足太陰經也。)

  足陽明經脈之圖 (琥)按足陽明之脈。上下左右分行。共十二道。其脈之起。自鼻交 (雲雲)。出大迎。還上至額顱者。二道。其脈屈曲而行。此爲正經。乃脈之根也。其別行者。從大迎前。下人迎(雲雲)。入缺盆。而內連胃與脾者。二道。此由外而入內之第一大支脈。是雖支脈。其上下實接正經而行者也。其直行者。從缺盆(雲雲)。下入氣街中者。二道。此爲正經。乃脈之本也。又其別行者。起于胃下口。下合氣街而行于外。複下。而入中指內(當作外)間者。二道。此由內而發外之第二大支脈。乃脈之枝也。又其支者。從大支之下廉穴。三寸而別。亦入于中指外間者。二道。又其支者。別跗上。出大指端者。二道。此又二小支脈也。前熱論中雲。身熱目疼。鼻幹。不得臥。此亦僅言其略。愚謂凡陽明所過之經。皆當受病。前雲目疼者。當是繞目作痛。非目中疼也。蓋陽明經絡于目。滑氏以絡字。作繞字解。愚意以陽明經起于鼻。旁約太陽之脈。繞目而上下行。故雲絡于目也。凡經中字義。當活看。

  膽足少陽之脈。起于目銳 。上抵頭角。下耳後。循頸。行手少陽之前。至肩上。卻交出手少陽之後。入缺盆。(目銳。目外角也。一名小 。此言足少陽之脈。起于目外 。上抵頭角。折下而行于耳後。複自耳後。折外上行至兩眉頭。及目內 之分。複自眉目之分。上行側頭部。下折而循于頸。過手少陽經天牖穴之分。故雲行手少陽之前。至肩上。

  循肩非本經穴名。手足少陽陽維之會。故雲。卻交出手少陽之後。下肩。而入于缺盆穴之外。與前陽明脈之入缺盆者。

  實相近而不相合也。按起于目雲雲。至循頸。發揮中雲。自瞳子 至風池。凡二十穴。作三折而行。學人細考銅人等書。

  側頭部。其經自明。)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銳 後。(此其一小支脈之行于頭者)其支者。別銳 。

  下大迎。合手少陽。抵于 。下加頰車。下頸合缺盆。以下胸中。貫膈。絡肝。屬膽。循脅裏。出氣街。繞毛際。橫入髀厭中。( 。目下也。手少陽脈下頰至 。故雲合手少陽于 。胸中當兩乳之間。膈。膜也。居心肺之下。脅。腋下也。

  曲骨兩旁爲毛際。捷骨之下爲髀厭。即髀樞中也。此又其一大支脈。從目銳 別行。下而與前脈之入缺盆者相合。入內而聯系肝膽。複出氣街。而下入髀厭中也。)其直者。從缺盆。下腋。循胸。過季脅。下合髀厭中。以下循髀陽。出膝外廉。下外輔骨之前。直下抵絕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間。(脅之上際爲腋。脅下小肋爲季脅。

  俗名軟肋是也。髀之外爲髀陽。輔骨。膝下內外側大骨也。外髁上尖骨曰絕骨。足面爲跗。小指次指。即無名指。足之第四指也。此言其直行之經脈。即從前入缺盆之脈而起。下行而與前支脈之入髀厭者相合。複下行。而入于足小指次指之間也。)其支者。別跗上。入大指之間。循大指岐骨內出其端。還貫爪甲。出三毛。(足大指本節後爲岐骨。爪甲後爲三毛。此又其一小支脈之行于足者。其脈從跗上別行。循岐骨。出大指之端。還貫入爪甲之後。以交于足厥陰經也。)

  足少陽經脈之圖 (琥)按足少陽之脈。上下左右分行。共十道。其脈之起。自目外 。上抵頭角(雲雲)。循頸至肩上。而下入于缺盆穴之外者。二道。此其脈行之最屈曲者。乃脈之根也。其別行者。從耳後入耳中(雲雲)。至目銳 後者。二道。此爲第一小支。又其別行者。從目銳 下大迎(雲雲)。合缺盆。而下胸貫膈。內連肝膽。複出氣街(雲雲)。入髀厭中者。

  又二道。此爲第二大支。是雖支脈。實接正經。而並行者也。其直行者。從缺盆下腋(雲雲)。下合髀厭中(雲雲)。複下而入小指次指之間者。二道。此爲正經。乃脈之本也。又其支者。從跗上別行。入大指間(雲雲)。貫爪甲。出三毛者。

  又二道。此爲第三小支之脈也。前熱論中雲。胸脅痛而耳聾。此亦僅言其略。醫者當以意會之。

  脾足太陰之脈。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內側白肉際。過HT 骨後。上內踝前廉。上 內。循胫骨後。交出厥陰之前。

  上膝股內前廉。入腹。屬脾。絡胃。(考此處當有其支者三字。)上膈。挾咽。連舌本。散舌下。(HT 骨一作核骨。足大指本節後內側圓骨。馬注承滑氏之誤。雲是孤拐骨。謬矣。蓋孤拐即是踝骨。下文又雲。上內踝前廉。豈有重出之理。踝骨注見前。骨在內。爲內踝。 內。胫骨。注並見前。髀內爲股。大腿是也。臍上爲腹。咽。所以咽物者。居喉之前。舌本。舌根也。此言足太陰之脈。起于足大指之端。循大指內側白肉際。過大指本節內側核骨之後。上內踝前廉。複上內。過三陰交。本經穴名。足太陰厥陰少陰之交會。正當足胫骨之內側。腿肚之下。故雲循胫骨之後。上行而交出于足厥陰之前也。複自胫骨之上而行。循膝股內前廉。迤逦入腹。上行至本經之腹哀穴。內行以屬脾絡胃也。蓋足之三陰。

  其正經之脈。止從足走腹。下文雲。上膈挾咽至舌者。乃支脈也。愚今考。正其支者。複自腹哀穴上膈。至乳外上側之周榮穴。由周榮穴外。曲折向下。至大包穴。皆本經穴名。複自大包而內。發揮中作外誤。曲折向上。行人迎之裏。挾咽。連舌本。散舌下而終也。)其支者。複從胃。別上膈。注心中。(此又其支脈之行。複從絡胃處。別正經而上膈。內注于心之分。以交于手少陰經也。滑氏注雲。由腹哀穴別行。再從胃部上膈者非。)

  足太陰經脈之圖 (琥)按足太陰之脈。上下左右分行。共六道。其脈之起。自足大指之端(雲雲)。入腹。屈曲上行。至腹哀穴。內行而屬脾。絡胃者。二道。此爲正經。乃脈之本也。其支者。由腹哀穴。接正經。而上行至膈(雲雲)。散舌下者。又二道。此其二大支脈也。內經中系缺文。諸家亦無明注。遂混入正經之中。又其支者。複從胃別上膈。注心中者。二道此其二小支脈也。前熱論中雲。腹滿而嗌幹。此亦僅舉其病熱之略耳。

  〔腎〕足少陰之脈。起于小指之下。邪趨足心。出于然谷之下。循內踝之後。別入跟中。以上 內。出 內廉。上股內後廉。貫脊。屬腎。絡膀胱。(趨。走也。跟。足跟也。然谷。本經穴名。此言足少陰經之脈。起足小指之下。斜走足心之湧泉穴。轉出足內踝前。至本經然谷穴之下。循內踝後。別入足跟中。按別入跟中。活人書。竟作別行之一小支脈者非。

  還上而循內踝。上出 之內。再上股內後廉。貫脊。會督脈之長強穴。還出于前。循橫骨穴而上。至肓俞之所。皆本經穴名。內行而分屬兩腎。更下臍。過任脈之關元。中極二穴。而絡于膀胱也。)其直者。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循喉嚨。挾舌本。(此言其直行之脈。從肓俞穴屬腎處。上行曆諸穴。至本經之通谷穴。入內貫肝與膈。更入肺中。再上而循喉嚨。並足陽明經之人迎穴。挾舌本而終也。)其支者。從肺出絡心。注胸中。(按心字。當作心包。若系真心。藏肺之內。烏得雲出絡也。此其支脈之行。即從入肺處。出絡心包。注于膻中。正當心胸之間。以交于手厥陰經也。)

  足少陰經脈之圖 (琥)按足少陰之脈。上下左右分行。共六道其脈之起。自足小指之下雲雲。別入足跟雲雲。上股內後廉。貫脊。

  還前而出于橫骨穴。上至肓俞。內入而屬腎。還下臍。而絡膀胱者。二道。此爲正經乃脈之本也。然其行多淺深屈曲之處。活人書以入跟中者。爲另一支別之脈。亦以其屈曲故也。其直者。由屬腎處。接正經而上貫肝膈。雲雲。終于舌本者。又二道。此亦正經之脈也。其支者。從肺出絡心。注胸中者。又二道。此其內行之小支脈也。前熱論中雲。口燥舌幹而渴。此亦僅言其病之略耳。又按少陰之脈。上挾舌本而終。內經雲。口燥者。此因舌本病熱而幹極。故並口亦燥也。

  肝足厥陰之脈。起于大指叢毛之際。上循足跗上廉。去內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陰之後。上 內廉。循股陰。

  入毛中。過陰器。抵小腹。挾胃。屬肝。絡膽。上貫膈。布脅肋。循喉嚨之後。上入颃颡。連目系。上出額。與督脈會于巅。(愚按上貫膈以下文。當是另一大支之脈。蓋足之三陰。從足上走入腹。其與督脈會于巅者。此借諸陽經之氣。其支脈始得上升于巅也。故屬肝絡膽句下。當增其支者三字。又叢字。當作聚。肋字。當作腋。聚毛。足大指後橫紋處。

  陰器。即前陰也。男女通稱爲器。臍下爲小腹。目內深處爲系。颃颡。咽颡也。此言足厥陰之脈。起于足大指後橫紋處。

  上循跗。抵本經之中封穴。以其穴遠內踝前一寸。故雲去也。上踝。過足太陰經三陰交穴。至中都。本經穴名。在內踝上七寸 骨中。複上一寸。故雲八寸。交出太陰之後。上循 與股內。入陰毛中。左右相交。環繞陰器。至小腹而上。

  會任脈之中極。關元諸穴。複外而上循季肋端之章門穴。複上而至期門之所。俱本經穴名直兩乳下。內行而挾胃屬肝。

  還下而絡于膽也。其支者。複自期門穴而上貫膈。橫布脅複上腋。此借足少陽之氣也。複上循喉嚨之後。此借手足陽明。

  又手太陽與督脈之氣也。複上入颃颡。此又借足陽明。手太陽之氣也。上行于頭。循足陽明之裏。即借陽明之氣。內行連目。脈深處複上出額。行足少陽之裏。又借少陽之氣。上交于巅。與督脈相會于項中之百會穴而終也。百會。督脈穴名。足太陽脈亦會于此。此可見厥陰支脈之行。必借諸陽經之氣。始得上升于頭者如此。)其支者從目系。下頰裏環唇內。

  (此言其一小支脈。即從目系處下行。循頰之裏而下。左右交環于口唇之內也。)其支者。複從肝別貫膈。上注肺。(此言交經之支。從期門屬肝處。別上貫膈。注肺中。還下行。至中焦之分。以交于手太陰經也。)

  足厥陰經脈之圖 (琥)按足厥陰之脈。上下左右分行。共八道。其脈之起。自足大指聚毛之上雲雲。過陰器。至小腹循章門穴。複上至期門穴之裏。上而挾胃。下而屬肝絡膽者。二道。此爲正經。乃脈之本也。其支者。自期門穴之裏。上貫膈雲雲。

  複上而內連目系。上出額。與督脈會于巅者。二道。此其支脈之大者也。(上二道支脈。諸家混注入正經之中。予特分出。

  其說見前。)又其支之逆行者。從目系處。下頰裏環唇內者。二道。此其支脈之小者也。又其支之交經者。從期門屬肝之處。

  別貫膈。上注于肺者。二道。此由正經發出之支脈。從肺而交于手太陰經者也。前熱論中雲。煩滿而囊縮。此亦僅言其病之略耳。又按熱論雲。煩滿而囊縮。仲景傷寒論皆宗之。考活人書別引經義雲。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于陰器。

  而脈絡于舌本。脈弗營。則筋急。筋急。則引舌與卵。故唇青舌卷而卵縮。愚以病熱之人。其唇色不至于青。所以世俗之醫。相傳診視熱病法。但言舌卷卵縮。或雲舌卷囊縮。爲病熱深極之候也。

  (琥)總按上內經熱病論中。辯傷寒。止分足六經證。漢張仲景推展內經熱病原文。而著傷寒論雲。從霜降以後。

  至春分以前。凡有觸冒霜露。體中寒。即病者。謂之傷寒。此是正傷寒病。寒氣所傷。總不越足之六經。所以自古迄今。

  注傷寒者。奚啻數百家。其辯脈證治法。亦但詳足經。不及手經也。試以時令言之。霜降之時。濕土。王也。以後。則寒水用事矣。春分以前。風木。王也。再推其前。則冬季之濕土用事矣。就六經言之。足太陽少陰。皆水也。三冬時實主之。足少陽厥陰。皆木也。春分時實主之。足陽明太陰。皆土也。霜降與冬季之時。實主之。劉草 有雲。水木土三者。皆不勝寒氣所傷。故水遇寒。則涸而冰。木遇寒。則葉落枝枯。土遇寒。則坼而不堅。此所以傷寒之病。在人身止水木土三髒三腑受邪。其外見證。亦不過足之三陰三陽或以次受邪而爲傳病。或傳不以次而爲間病。或先後相傳。前病不去而爲並病。或二陽三陽。一同受邪而爲合病。或陰陽髒腑。表裏受邪而爲兩感。凡此者。皆正傷寒之爲病也。雖然名爲傷寒。而風濕之氣亦在其中。要之風濕所傷總于足六經證見之。其他如春分以後。霜降以前。則暑熱燥三氣俱多。

  其間但有非時之寒氣著人。今醫通謂之傷寒。然其病與冬時之正傷寒大異。其傳變亦不但拘拘于足之六經也。有如四月屬巳。在天則暑氣用事。在人則手厥陰心包絡。手少陽三焦。二經應之。(以四月天氣論之。人病無傷寒矣。不知天之六氣。巳與亥相衝。亥本北方水火極。則衝動水氣而生寒。所以四月時。人亦不免有傷寒之病也。)五月屬午。在天則熱氣用事。在人則手少陰心。手太陽小腸。二經應之。(以五月天氣本熱。人不免有傷寒之病者。午衝子水而生寒也。)六月屬未。在天則濕氣用事。濕本地氣。土中有水。爲熱所蒸。在人則脾與胃應之。(夫脾胃系足經。無煩舉也。人于六月中。

  亦不免有傷寒者。以濕土中本有寒氣故也。)七月屬申。八月屬酉。在天則燥氣用事。(天之六氣。申酉相對而衝者。寅卯木也。寅申本相火。主大熱之氣。木火相煽。故卯亦從酉而成燥。)在人則手太陰肺。手陽明大腸。二經應之。(以七八月天氣論之。人病無傷寒矣。不知燥金之氣本涼。涼之中。寒氣居多。故人于秋時。亦有傷寒病也。)劉草 又雲。手經所屬。皆金與火。金與火不畏寒。故金遇寒則愈堅。又火體極熱。寒不能襲。殊不知火正畏水。寒能勝熱。又不知夏秋。非時之暫寒。終不及冬月之嚴寒。其氣與暑熱並行。夫暑熱同一火氣。火又爲金之賊。若然。則是春分以後。霜降以前。其間有非時之傷寒。其熱邪所傳。有連手經亦受病者。故予前言雲。不可但拘拘于足之六經也。明洛陽進士孫應奎。手集醫方類選。自著傷寒論雲。凡風寒暑濕熱燥。天之六氣。自外而中人五髒六腑。十二經絡者。四時之中。皆得謂之傷寒。要是言也。即河間劉守真傷寒直格中所雲。手足經絡。配天地四時之義。愚以四時之中。六氣傷人。各不相侔。其初。若不由寒氣而得者。皆不得謂之傷寒。(謂傷風自是傷風。傷暑自是傷暑是也。)其初若由寒氣而得者。皆得謂之傷寒。(即如夏秋熱燥之時。旦晚間偶著。霧露清涼之氣是也。)大抵傷寒一病。在四時之中。不分何時。皆以寒爲標。熱爲本。其人病若標本皆寒者。此系中寒病。非傷寒病也。又正傷寒止傳足經。類傷寒。間有傳手經者。此非予一人之私說。在昔賢已引其端。但無分經辯證。確然之論耳。據前熱論中雲。三陰三陽。五髒六腑。皆受病。夫五髒六腑。

  皆受熱所困而病極矣。則是三陰三陽經者。豈但言足而不言手邪。前人著書。每多引而不發。專待後人啓悟。惜乎今時之醫。未有明言及手六經病者。子因不得已。而起辟其說。非故欲欺世而盜名也。

  卷之一

  曆考昔賢論傷寒兼傳手六經說

  河間劉氏宣明論雲。傷寒傳足經。不傳手經。內經及仲景論中。未詳言耳。且自人身十二經絡。分布上下。手足各有三陰三陽。禀天地之氣。天樞之上。同天之陽。天樞之下。同地之陰。至真大論雲。身半以上。其氣三矣。天之分也。

  天氣主之。身半以下。其氣三矣。地之分也。地氣主之。注雲。當陰之分。冷病歸之。當陽之分。熱病歸之。有八節邪氣所中于人。陽邪爲病。傳手經。陰邪爲病。傳足經。其邪自何而入。自風池而入。爲脊骨兩旁一寸五分。是十二經之俞穴。春夏應陽。秋冬應陰。又雲。寒暑溫涼。盛衰之用。其在四維。故陽之動。始于溫。盛于暑。陰之動。始于涼。

  盛于寒。春夏秋冬。各差其分。易雲。水流濕。火就燥。太陰陽明論雲。陽受風氣。陰受濕氣。又雲。傷于風者。上先受之。傷于濕者。下先受之。注雲。陽氣炎上。故受風。陰氣潤下。故受濕。蓋同氣相合耳。故風熱火爲陽。寒濕燥爲陰。熱論雲。熱病者。傷寒之類也。人之傷于寒。則爲病熱。刺熱論雲。五髒俱有熱病。肝熱病。左頰先赤。心熱病。

  顔先赤。脾熱病。鼻先赤。肺熱病。右頰先赤。腎熱病。腮先赤。甲乙熱論雲。有手足太陰熱病。有手足少陰熱病。有手足厥陰熱病。熱論又雲。三陰三陽。五髒六腑皆受病。營衛不行。五髒不通。則死矣。未嘗止傳足經。不傳手經。

  雲岐子保命集雲。傷寒三陽頭痛。何法刺之。答曰。手之三陽。足之三陽。皆會于頭者。謂諸陽之會。其受邪伏留而不去。故曰三陽頭痛。視其色脈。知在何經。如脈浮而頭痛。過在手足太陽。刺腕骨。京骨。如脈浮而長。過在手足陽明。刺合骨。衝陽。如脈浮而弦。過在手足少陽。刺陽池。丘墟。風府。風池。刺頭痛之法也。傷寒邪在三陰。內不得交通。故爲腹痛。手足之經。皆會于腹。如脈弦而腹痛。過在足厥陰肝。手太陰肺。刺太衝。太淵。如脈沈而腹痛。

  過在足少陰腎。手厥陰心包。刺太溪。大陵。如脈沈細而腹痛。過在足太陰脾。手少陰心刺太白。神門。三陰交。刺腹痛之法也。

  海藏老人此事難知雲。傷寒傳至五六日間。漸變神昏不語。或睡中獨語一二句。目赤。唇焦舌幹。不飲水。稀粥與之。則咽。終日不與。則不思。六脈細數。而不洪大。心下不痞。腹中不滿。大小便如常。或傳至十日以來。形貌如醉人。醫見神昏不已。多用承氣湯下之。則誤矣。蓋不知此熱傳手少陰心經也。本太陽經傷風。謂風爲陽邪。陽邪傷衛。

  陰血自燥。熱蓄膀胱。壬病逆傳于丙。丙丁兄妹。由是傳心。火上迫而熏肺。所以神昏也。宜栀子黃芩黃連湯。若脈在丙者。導赤散。脈在丁者。瀉心湯。(朱奉議解雲。與食則咽者。邪不在胃也。不與則不思者。以其神昏故也。熱邪既不在胃。誤與承氣湯下之。其死必矣。)

  陶節庵瑣言雲。傷寒傳足。不傳手經者。俗醫之謬論也。夫人身之氣。自平旦會于膻中。朝行手太陰肺經。以次分布諸經。所以一脈愆和。則百脈皆病。理固然也。彼雲傳足不傳手者。何所據乎。蓋傷寒者。乃冬時感寒即病之名也。

  冬乃坎水用事。其氣嚴寒凜冽。在時則足太陽少陰。正司其令。觸冒之者。則二經受病。其次則足少陽厥陰。繼冬而司春令。而亦受傷。何也。蓋風木之令。起于大寒節正當十二月中。至春分後方行溫令。故風寒亦能傷之。足陽明太陰。

  中土也。與冬時無預。而亦傷之。何也。紫陽朱子曰。土無定位。無成名。無專氣。寄王于四季。能終始萬物。則四時寒熱溫涼之氣。皆能傷之也。況表邪傳裏。必歸于脾胃。而成燥糞。用承氣湯以除去之。胃氣和矣。手之六經。主于夏秋。故不傷之。足之六經。蓋受傷之方。分境界也。若言傷足不傷手則可。以爲傳足不傳手。則不可也。況風寒之中人。

  先入營衛。晝夜循環。無所不至。豈間斷于手經哉。設或不傳。氣逆作喘。何經而來。如謂不然。何仲景桂枝麻黃二湯。

  乃心肺藥也。請試思之。

  張景嶽類經注雲。傷寒傳變。止言足經。不言手經其義本出素問熱論篇中。夫人之血氣。營運周身。流注不息。豈傳遇手經。而邪有不入者哉。且寒之中。人必先皮毛。皮毛者。肺之合。故在外則有寒栗鼻塞等證。謂不傳于肺乎。其入手少陰厥陰也。則有舌苔。拂郁。神昏。錯亂等證。謂不傳于心主包絡乎。其入手陽明也。則有泄瀉秘結等證。謂不傳于大腸乎。其入手太陽也。則有癃閉不化等證。謂不傳于小腸乎。其入手少陽也。則有上下不通。五官失職。痞滿燥實俱全等證。謂不傳于三焦乎。然本經之不言手者。何也。蓋傷寒者。表邪也。欲求外證。但當察于周身。而周身上下脈絡。惟足六經則盡之矣。手經不能遍也。且手經所至。足經無不至者。故但言足經。則其左右前後陰陽諸證。無不可按而得。而手經亦在其中。不必言矣。

  (琥)總按上諸賢名論。大抵人在四時之中。六氣所傷。則手足十二經皆受病。其正傷寒。則但足六經受病耳。至其郁熱流傳。則手經亦在所不免。若夏秋暑熱燥病。其邪宜止傷手經。然亦不免有傷足經者。何也。以其初必受風寒之氣而病故也。所以今醫總謂之傷寒。然分而言之。在冬月。既名爲正傷寒。則在三時。當名爲類傷寒也。其類傷寒。如手之六經。或傷或傳。其證每多。故其經絡之起止。循行。交會。連屬之處。學人所當究心焉。

  卷之一

  圖注內經手陰陽六經之脈

  (出靈樞第十篇)

  〔小腸〕手太陽之脈。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側。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內側兩筋之間。上循 外後廉。出肩解。繞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絡心。循咽。下膈。抵胃。屬小腸。(按筋字。發揮中作骨。極是。試以手按其處。實系兩骨而無筋也。臂骨盡處爲腕。腕下兌骨爲踝。即手腕外側高起圓骨是也。肘手臂中節也。肘之上下。皆名爲臂。 音儒。肩 下內側對腋處。高起 白肉也。膂上兩角爲肩解。肩胛。即肩 。注見前。此言手太陽之脈。起于小指端。循手外側。上腕。出手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出肘內側兩骨間。上循 肉外之後廉。出肩解。繞肩胛。此系後肩。會督脈之大椎穴。左右相交于兩肩之上。此系前肩。入缺盆。向腋下。內行。當膻中之分。絡心。複從絡心處。還出循胃系。

  蓋胃系。即咽也。按此當在咽之下。下膈。行任脈之外。過上中下三脘。皆任脈穴名。抵胃。言至胃盡處。正當臍上二寸之分。而屬于小腸也。)其支者。從缺盆。循頸。上頰。至目銳 。卻入耳中。(此言其支脈之行。從缺盆上行。循頸頰等處。至目外角。卻行入耳中。抵聽宮而終也。)其支者。別頰。上 。抵鼻。至目內 。斜絡于顴。(此言交經之支。

  別從前支脈上頰之處。複上 。抵鼻。至目內 之睛明穴。以交于足太陽經也。發揮中無斜絡于顴四字。滑氏不知交經之後。其支脈之余氣。複斜行絡于兩顴。而後止也。)

  手太陽經脈之圖 (琥)按手太陽之脈。上下左右分行。共六道。其脈之起。自手小指外側端。上行腕踝臂肘 肉等處。上肩。會大椎。複交肩。入缺盆。絡心。屬小腸者。二道。此其正經之脈也。其支者。即從前入缺盆處。上行循頸與頰。至目外角。

  卻行入耳中者。又二道。此其接正經而上行之。二大支脈也。又其支者。從前支脈上頰之處。別行上 。抵鼻。至目內。其余氣。則左右斜絡于顴者。二道。此其交經之二小支脈也。前熱論中雲。項痛脊強。雖不言手太陽經病。然手太陽之脈。繞肩胛。會大椎。蓋大椎上連于項。下通乎脊。又肩胛。即肩 。足太陽之脈。下項循肩 。可見太陽一經。

  有手足兼病者。今醫多昧而不及察也。

  東垣雲。仲景用五苓散。以瀉濕熱。乃治太陽病。從標入本之藥。小腸火爲本。膀胱水爲本。寒毒之氣。從標入本。

  邪與手經相合。而下至膀胱。難知中以五苓散主之。

  (琥)據上東垣之說。則是傷寒有手太陽經病。可無疑矣。

  〔大腸〕手陽明之脈。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兩骨之間。上入兩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外前廉。

  上肩。出 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會上。下入缺盆。絡肺。下膈。屬大腸。(上廉外廉。前廉義同。總臂外之上側也。

  人垂兩手。則陽明之經向前。故又雲外前廉。會上二字。疑有脫誤。大指次指。謂手之第二指。名食指也。合谷。本經穴名。 。音魚。肩端骨也。柱骨。肩胛上際頸骨之根也。此言手陽明之脈。起于食指端。循次指上廉。出合谷兩骨之間。俗名虎口是也。複上入兩筋之中。此即本經之陽溪穴也。複上循臂骨之上廉。又入肘外廉。及 之外前廉。複上肩。

  出肩端兩骨間之前廉。更上出柱骨之上。會于大椎。複下前肩而入缺盆。內絡肺髒。還出循足陽明經脈。下膈。當天樞之分。天樞。足陽明經穴名。挾臍旁二寸。以屬于大腸腑也。)其支者。從缺盆。上頸。貫頰。入下齒中。還出挾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挾鼻孔。(此言其支脈之行。從前入。缺盆處。上行于頸。貫于頰。入下齒縫中。還出挾兩口吻。相交于人中之分。人中。督脈穴名。在鼻柱下。左脈往右。右脈往左。上挾鼻孔兩旁。以交于足陽明經也。)

  手陽明經脈之圖 (琥)按手陽明之脈。上下左右分行。共四道。其脈之起。自手第二指內側端。上行循指出虎口。複上行。循臂入肘。上 。及肩。出 骨。複上出天柱骨。會于大椎。下前肩而入缺盆。絡肺。循足陽明經。下膈。挾臍旁二寸。而屬大腸者。二道。此其正經之脈也。其支者。即從前入。缺盆處。別上頸。貫頰。入下齒縫中。複出挾口吻。左右相交于人中。複上挾鼻孔之外而終者。二道。此其交經之支脈也。前熱論中雲。身熱鼻幹。不得臥。身熱者。身以前熱也。雖不言手陽明經病。然手陽明下入缺盆。絡肺。下膈。屬大腸者。其脈循足陽明經。亦行于身之前。又其支者。上挾鼻孔。

  則是身熱。鼻幹。不得臥。謂非手足陽明二經兼病邪。今醫但執足經以求治。是亦昧而不及察也。

  東垣答海藏問雲。謂如手陽明。流入足陽明。是上流下也。本非足經病。當于手經中求之。是知治足經者非也。

  (琥)據上東垣之說。則是傷寒有手陽明經病。可無疑矣。

  三焦手少陽之脈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兩指之間。循手表腕。出臂外兩骨之間。上貫肘循 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陽之後。入缺盆。布膻中。散絡心包。下膈。循屬三焦(兩指之兩當作次。三焦者滑氏發揮雲。上焦在心下。下膈。當胃上口。其治在膻中。中焦在胃中腕。當臍上四寸。不上不下。其治在臍旁。下焦當膀胱上口。其治在臍下一寸。乃水谷之道路。氣之所終始也。馬氏注以三焦。爲有形之物。雲右腎之下。有脂膜如手大。正與膀胱相對者。非孫東宿著三焦。評已明證其誤。詳醫旨緒余中。小指次指。手之第四指也。手表。手之外也。膻中。任脈穴名。當兩乳之間。循曆也。循屬。猶言曆。屬也。此言手少陽之脈。起于手第四指端。上出次指間。循手外腕。出臂外兩骨之間。上貫肘。循外。上肩。過兩肩井。足少陽經穴名。故雲出足少陽之後。入缺盆。橫布于膻中之分。散繞心包。乃下膈。當胃上口。

  以屬上焦。于中脘。以屬中焦。于陰交。以屬下焦也。陰交。任脈穴名。在臍下一寸。考胃上口。當在膈之上。滑氏雲下膈者。誤也。)其支者。從膻中。上出缺盆。上項。挾耳後。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頰至 (此言支脈之行。從前布膻中之處。上出缺盆之外。上項。過大椎。複上。挾耳後。直上至耳上角。折行至兩眉頭。及目內 之分。屈曲下頰。還上而至于 也。)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過客主人前。交頰。至目銳 (此言交經之一小支脈。即從前支脈。挾耳後處。入耳中。卻出走耳前。過足少陽經客主人穴之前。下交兩頰。還上而至目銳 。以交于足少陽經也。)

  手少陽經脈之圖 (琥)按手少陽之脈。上下左右分行。共六道。其脈之起。自手第四指端。循手腕臂肘 肉之外。上肩。入缺盆。

  布膻中之分。散絡心包。下膈而曆屬上中下三焦者。二道。此其正經之脈也。其支者即從前布膻中之處。上出缺盆。上項。挾耳而行。出耳上角。屈行下頰。還上而至 者。二道。此接正經。而上行之支脈也。又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

  出走耳前。交頰還上。而至目銳 者。二道。此其交經之支脈也。前熱論中雲。胸脅痛而耳聾。世醫但知爲足少陽經之病。殊不知手少陽之脈。亦入耳中。又其正經之脈。布膻中。下膈。非胸之分而何。則是少陽一證。除脅痛之外。凡耳聾胸痛等候。每多手經受邪者。今醫皆昧而不之察也。

  深師療傷寒。已八九日。三焦熱。其脈滑數。昏愦。身體壯熱。沈重拘攣。或時呼。呻。毒已攻內。表猶未解。今直用解毒湯。則攣急不瘥。直用汗藥。則毒因加劇。而方無表裏。療者意思以三黃湯救其內。有所增加以解其外。因用三黃石膏栀子香豉麻黃湯。(方詳外台秘要中。按上證。系手少陽三焦受病。故無汗下之禁)

  王叔和撰次傷寒脈法雲。陰陽相搏。名曰動。陽動。則汗出。陰動。則發熱。形冷惡寒者。此三焦傷也。(成氏注雲三焦者。原氣之別使。主行氣于陽。三焦既傷。則陽氣不通。而致身冷惡寒。夫身冷惡寒明系表證。由是而知。叔和所雲三焦傷者。乃手少陽經病也。)

  (琥)據上二家之說。則是傷寒有手少陽經病。可無疑矣。

  肺手太陰之脈。起于中焦。下絡大腸。還循胃口。上膈。屬肺。從肺系。橫出腋下。下循 內。行少陰心主之前。

  下肘中。循臂內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魚。循魚際。出大指之端。(中焦者。在胃中脘。當臍上四寸之分。胃口。胃下口也。即小腸上口。名曰幽門。馬氏注以胃口。爲胃之上脘。大誤。夫肺經之脈。既下絡于大腸矣。則是還上而過小腸。

  循胃口者。非胃下口而何。且也。既循胃口。複上膈。豈有胃之上口。反在膈下之理。肺系喉嚨也。手掌後高骨旁動脈爲關。關前動脈爲寸口。曰上魚者。謂掌骨之前。大指本節之後。其肥肉隆起處。形如魚者。統謂之魚。魚際。即其間之穴名也。此言手太陰之脈起于中焦。下行而絡于大腸。還上而循胃下口。上膈。連屬于肺。即從肺系出外。橫行循胸。

  以出腋下。下循 內。行少陰心主二經之前。蓋人垂兩手。則肘臂貼身。大指居前。小指居後。手少陰心經。循小指之內。手厥陰心主。循小指次指出其端。此經之行。循大指內側。故雲行少陰心主之前也。再下而行肘中。循臂內上骨之下廉。今人臂皆兩骨相合。垂手則上骨居前。曰下廉者。上骨之內側也。入寸口。上魚。循本經之魚際穴。複循大指內側。而出其端也。)其支者。從腕後。直出次指內廉出其端。(此言其支脈之行。從本經手腕後之列缺穴。直達次指內廉出其端。以交于手陽明經也。馬注雲從列缺穴。已交于手陽明經之合谷穴。即循手陽明經。以達于次指端之商陽穴。又隨商陽穴而上行者非。蓋此道支脈。行于次指之內。自出指端。交經之後。方行于次指之內側也。)

  手太陰經脈之圖 (琥)按手太陰之脈。上下左右分行。共四道。其脈之本。起于中焦。下絡大腸。上屬于肺。從肺系外行。橫出腋下。下循 肘與臂。入寸口。上魚。出大指之端者。二道。此其正經之脈也。其支者從正經所行手腕之後。別行而出次指之端者。二道。此其交經之脈也。前熱論中雲。腹滿嗌幹。此實系足太陰經受病。殊不知手太陰之脈。下絡大腸。還循胃口。腸胃實熱。腹必作滿。又太陰脈從肺系。肺之系。即喉嚨也。喉嚨之口。名爲嗌。肺氣熱。則嗌必幹。由是而知。腹滿嗌幹者。每多手太陰經病熱之證。今醫亦昧而不及察也。

  許學士叔微治一舟子病傷寒。發黃。鼻內酸痛。身與目如金。小便赤而數。大便如經。或欲行茵陳五苓。許曰非其治也。小便和。大便如常。則知病不在髒腑。今眼睛疼。鼻頗痛。是病在清道中。清道者。華蓋。肺之經也。若下大黃。

  則必腹脹爲逆。因用瓜蒂散。先食水。次搐之。鼻中黃水盡。乃愈。

  (琥)據上許學士案。則是傷寒有手太陰經證。可無疑矣。

  心手少陰之脈。起于心中。出屬心系。下膈。絡小腸。(心系。滑氏注雲有二。一則由肺葉而下。曲折向後。並脊膂。

  貫脊髓。與腎相通者。愚以此是腎之系。凡四髒皆系于心也。一則與肺相通。上入肺兩大葉間者。此方爲心之系。蓋心與肺同一系。而肺之系。實上接于喉也。此言手少陰之脈起于心中。上出屬心之系。外行循任脈之外。下膈。當臍上二寸之分。以絡于小腸也。)其支者。從心系。上挾咽。系口系。(此言其支脈之行。即從心系而上。由喉之後。挾咽兩旁。

  再上而系于目之內系也。)其直者。複從心系。卻上肺。下出腋下。循 內後廉。行手太陰心主之後。下肘內。循臂內後廉。抵掌後銳骨之端。入掌內後廉。循小指之內出其端(銳骨之銳。省文作兌。即手踝骨也。此言其直行之經脈。複從心系。直上至肺之分。出循腋下。由本經之極泉穴。下行循 內後廉。行手太陰心主二經之後。下肘臂內之後廉。至掌後兌骨之端。入掌內廉。循小指內出其端。以交于手太陽經也)

  手少陰經脈之圖 (琥)按手少陰之脈。上下左右分行。共六道。其脈之起。自心中。出屬心系。下膈。絡小腸者。二道。此爲脈之根也。其支者。即從前屬心系處。上挾咽系目系者。二道。此爲脈之枝也。其直者。複從心系。卻上肺。出腋下。下循肘臂掌之內。循小指內出其端者。二道。此爲脈之本也。前熱論中雲。口燥舌幹而渴。世醫只知。此爲足少陰經之病。

  殊不知舌乃心之苗。舌幹者。手少陰經。必爲熱所乘。醫人亦昧而不知察也。

  王海藏治一人患傷寒。得汗數日忽身熱。自汗脈弦數。心不得甯。真勞複也。王診之曰勞心之所致神之所舍未複其初。

  而又勞傷其神。營衛失度。當補其子。益其脾。解發其勞。庶幾得愈。授以補脾湯。佐以小柴胡湯而解。或者曰。虛則補其母。今則補其子。何也。王曰。子不知虛勞之異乎。千金雲。心勞甚者。補脾氣以益之。脾王。則感之于心矣。此與荀子所謂未有子富。而父貧者。同義(按海藏以補脾湯。佐以小柴胡。而解身熱自汗。則知其虛熱仍在經中。故不專治藏也。)

  (琥)據上海藏案。則知傷寒有手少陰經病可無疑矣。

  心主手厥陰心包絡之脈。起于胸中。出屬心包絡。下膈。曆絡三焦。(心包。一名手心主。滑氏注雲。以用而言。手厥陰相火。代君火行事。故爲心之主也。以藏象而言。其藏在心漫脂之外。有細筋膜如絲。與心肺相連。故雲心之包絡也。三焦注見前。此言手厥陰心包絡之脈。起于胸中。出屬心下之包絡。由是下膈。當胃上脘。以絡上焦。于中脘。以絡中焦。及臍下一寸。以絡下焦。故雲曆絡也。考上焦。當在心下膈上。其治在膻中。滑氏注雲。當胃上口誤。今改胃上脘。方與下膈句無背。蓋上脘在膈之下。上焦之用雖在膈上。實通乎膈之下也)其支者。循胸中。出脅。下腋三寸。

  上抵腋下。循 內。行太陰少陰之間。入肘中。下臂。行兩筋之間。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此言支脈之行。從前屬心包之處。上循胸。橫出脅下腋三寸。還上行至腋下。循 肉之內。下行以界乎太陰少陰二經之中間。入肘中。下臂行臂兩筋之間。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而終也。)其支者。別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此言其交經之支。即從前入掌中處。

  別行循小指次指。出其端。以交于手少陽經也。)

  手厥陰經脈之圖 (琥)按手厥陰之脈。上下左右分行。共六道。其脈之本。起于胸中。出屬心包。下膈曆絡三焦者。二道(或雲此止從中一道之脈。要其出屬心包之處。必自左右而分屬也)此爲正經之脈也。其支者。循胸。出脅。上腋。下 肘臂掌之中。循中指出其端者。二道。是雖支脈實接正經。而行于手者也。又其支者。從掌中別行。循小指次指出其端者。二道。此爲交經之二小支脈也。前熱論中雲。煩滿囊縮。夫囊縮。固足厥陰經病矣。其煩與滿。非手厥陰經病邪。蓋手厥陰之脈。循胸下膈。今煩滿爲胸膈間病。乃三焦經絡受傷。醫者皆昧而不及察也。

  吳院判雲。傷寒論中。凡瀉心湯共五首。以其湯有冷熱之不同。故雲岐子雲。非瀉心火之熱。瀉心下之痞也。殊不知傷寒之痞。皆胸膈熱邪之氣有余。仲景用瀉心湯者。乃瀉心包之熱也。按五湯之中。熱藥莫過于附子。然以大黃二兩黃芩黃連各一兩。純是苦寒瀉熱之劑。此不過借附子之辛。以散心包之邪結。且也包絡屬火。附子亦屬火。從治之法。

  莫妙于此。

  保命集雲。傷寒下後。胸中結痞。過在足。少陰腎手厥陰包絡。刺兩經之井原。以瀉胸中之氣。

  (琥)據上二條論。則是傷寒有手厥陰經之病可無疑矣。

  (琥)總按上手經共六條。凡四時之中。人傷于寒而病熱者。亦不少。熱傷手經。理宜審證療之。但今治傷寒家。

  無不以手六經證。爲迂闊而不切于病情者。故遇手三陽證。混于足三陽證而不知。遇手三陰證。又混于足三陰傳經之證。

  及混于胃腑實熱之證而不覺。以至方不對證藥多殺人。不亦痛夫。竊考素問中。以傷寒爲熱病因著熱病篇。又著刺熱篇。

  此篇中全交。凡用針家。不可不察。其略雲心熱病者。刺手少陰太陽。肺熱病者。刺手太陰陽明。又雲。熱病始手臂痛者。刺手陽明太陰。又雲。熱病甚者。爲五十九刺。甲乙經雲所謂五十九刺者。兩手外內側各三。凡十二 。五指間各一。凡八 。足亦如是。則是刺熱病之法。豈但刺足經。而不及手經者邪。俗醫不講刺法。但求湯藥。因置手經而不論。

  殊不知治熱病而不知手經。止用藥之法。每多缺略。烏可以爲醫而司人之命。故孫真人習業篇雲。凡欲爲太醫必須谙甲乙素問。黃帝針經。明堂流注。十二經。三部九候精熟。如此方爲太醫。不爾猶無目夜遊。動致顛殒。朱奉議亦雲。凡治傷寒先識經絡。不識經絡。觸塗冥行。今夫業醫者。欲知傷寒傳變奇證。總不越手足十二經。五髒六腑。陰陽虛實之中。盍于此卷書一究心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卷之二

  纂注傷寒例

  (此系仲景原文)

  四時八節。二十四氣。七十二候決病法。

  立春正月節。鬥指艮。(艮者。土木之氣。主濕與風。位居東北。不配髒腑。)

  雨水正月中。指寅(寅爲少陽相火之氣。主熱。配三焦。此直格中之說。愚謂寅爲陽木。主風。配膽。位居于東。

  以其中有丙火之氣。故又主熱。)

  驚蟄二月節。指甲。(甲屬木。主風配膽。又兼土化。主濕。)

  春分二月中。指卯。(卯爲陽明燥金之氣。配大腸此亦直格中之說。愚謂卯爲陰木。主風配肝。位居正東。因其與酉金相衝。故例從陽明。兼主燥氣。)

  清明三月節。指乙。(乙屬木。主風配肝。又兼金化。主燥。)

  谷雨三月中。指辰。(辰爲太陽寒水之氣配小腸此亦直格中之說。愚謂辰爲陽土。主濕。配胃。以其中兼癸水之氣。

  故又主寒。)

  (琥)按以上春三月人病傷寒。當由風濕熱三氣居多。況乎地之初氣。厥陰風木。雖起于大寒節。至立春雨水驚蟄。

  正當其令。其二之氣。少陰君火。又當春厘清明谷雨之時。則是春月之病。雖因于寒。純是風熱其間有病燥者。此系兼化之氣。人于二三月時。或有之又人于正月初爲濕土之交。二月節。遇濕土之化。三月中。當濕土之令。病濕者亦自不少。可見爲風爲熱。爲燥爲濕。多由寒氣中來。豈得但認以爲寒而誤治之哉。今夫以一日之間。旦晚每多異氣。如能洞悉氣宜。則醫之爲道。庶不遠矣。

  立夏四月節。鬥指巽(巽屬木。主風。位居東南。不配髒腑。)

  小滿四月中。指巳。(巳爲厥陰風木之氣。配包絡此直格中之說。愚謂巳爲陽火。主熱。配小腸。位居于南。以其與亥水相衝。亥中有甲木之氣。故亦主風。)

  芒種五月節。指丙(丙屬火。主熱。配小腸。又兼水化。主寒。)

  夏至五月中。指午。(午屬火主暑氣配心。)

  小暑六月節指丁。(丁屬火。主暑氣。配心。又兼木化。主風。)

  大暑六月中指未。(未爲太陰濕土之氣。配肺。此亦直格中之說。愚謂未爲陰土。主濕配脾。)

  (琥)按以上夏三月人病傷寒。當由暑熱風濕之氣居多。惟五月節鬥指丙。丙從辛化而生寒。其病者終以寒爲標。

  熱爲本。至于地之二氣。少陰君火。終于立夏四月節。其時之病。多風熱。三之氣。太陰濕土。正當小滿芒種夏至小暑之時。其時之病。多風熱暑濕。四之氣。少陽相火又起于大暑六月中。故其時之病純是濕熱。但以寒爲名也。

  立秋七月節。鬥指坤。(坤屬土。主濕氣。位居西南不配髒腑)

  處暑七月中。指申。(申爲少陽相火之氣。主大熱配膽。此直格中之說。愚謂申爲陽金。主燥配大腸。位居于西。以其與寅相衝。寅中有丙火之氣。故主大熱。)

  白露八月節。指庚(庚屬金。主燥氣。配大腸)

  秋分八月中。指酉。(酉爲陽明燥金之氣。配胃。此亦直格中之說。愚以酉爲陰金。主燥。配肺位居正西。)

  寒露九月節。指辛(辛屬金。主燥氣。配肺。又兼水化。主寒。)

  霜降九月中。指戌。(戌爲太陽寒水之氣。配膀胱。此亦直格中之說。愚以戌爲陽土。主濕。配胃。以其與辰相衝。

  辰中有癸水之氣。故又主寒。)

  (琥)按以上秋三月人病傷寒。當由燥熱濕三氣居多。惟九月中寒氣已甚。然其病。亦兼燥氣與濕。至于地之四氣。

  少陽相火。正當立秋處暑白露之時。五之氣陽明燥金。又當秋分寒露霜降之令。乃知秋病多燥熱。如認以爲寒誤矣。

  立冬十月節鬥指幹(幹屬金。主燥氣。位居西北。不配髒腑。)

  小雪十月中。指亥(亥爲厥陰風木之氣。配肝此直格中之說。愚以亥爲陽水。主寒。配膀胱。以其中有甲木之氣。

  故又主風。)

  大雪十一月節指壬。(壬屬水。主寒氣。配膀胱。又兼木化。主風。)

  冬至十一月中。指子(子爲少陰君火之氣。主暑配腎。此亦直格中之說。愚以子爲陰水。主寒配腎。以其衝動午火。

  故又主暑氣。)

  小寒十二月節指癸(癸屬水主寒氣配腎又從火化。故主熱。)

  大寒十二月中。指醜(醜屬土。主濕氣。配脾。)

  (琥)按以上冬三月人病傷寒。當由風寒之氣居多。然地之五氣。陽明燥金。終于立冬十月節。其病多燥。燥亦風熱。從木火也。惟地之終氣。太陽寒水。正當小雪大雪冬至小寒之時。其時爲正傷寒。然細推小雪十月中。鬥指亥其兼氣主風。大雪十一月節指壬。其化氣亦主風。冬至十一月中。其衝氣主暑。小寒十二月節。其化氣又主熱。乃知其時之病。又兼風熱。至大寒十二月中。厥陰風木之氣複起。況鬥柄又指醜。醜爲濕土。人病風濕。在所不免以是知冬月之正傷寒。亦不專于寒也。

  二十四氣節有十二。中氣有十二。五日爲一候。氣亦同合。有七十二候。決病生死。此須洞解之也。(按以上正文。

  今仲景全書中。列于陰陽大論雲雲前。傷寒准繩中。序之于皆當按鬥曆占之之下。諸家注傷寒論。遂刪此段正文。殊爲脫略。愚今纂注之于傷寒例首。從全書也。)

  (琥)總按上時節氣候決病法。此仲景傷寒論一部綱領。以故爲例之首。至王叔和反以脈法列于前者。此撰次之僭也。推前人立法之意以傷寒一證。寒邪之氣。自外而傷于人。則人在氣交之中。同是受寒。當分四時之不同。蓋春之寒。

  必兼溫氣而至。夏之寒。必兼暑氣而至。秋之寒。必兼燥氣而至。長夏四季之寒。必兼濕氣而至。惟冬之寒爲正寒。正寒之氣。其時病者。不能即解。寒不解則熱愈深。三時之寒爲暴寒。暴寒之氣其時病者易于解散。寒易散。故其熱有重有輕。

  大抵病兼異氣。必因乎時。藥有異宜。亦因乎時。即如一人。于冬月患病。其初傷大寒之氣。既病一二日後。寒氣忽解。天道大溫。則病患之氣。亦隨時而異。用藥之道。不無少差。所以傷寒之稱。一名時氣。知時知氣。斯醫之爲道。

  可判然于胸中矣。

  陰陽大論雲。春氣溫和。夏氣暑熱。秋氣清涼。冬氣冷冽。此則四時正氣之序也。(按內經有陰陽應象大論。其中無春夏秋冬四語。想此是仲景自立之論。而叔和又參以己意之辭。內經本論中語雲。天有四時五行。以生長收藏以生寒暑燥濕風。愚以仲景所雲溫和者。即是風氣。其令爲春而主生。雲暑熱者。即是暑氣。其令爲夏而主長。雲清涼者。即是燥氣。其令爲秋而主收。雲冷冽者。即是寒氣。其令爲冬而主藏。其不言濕氣者。已具于四季之中。而生長收藏之道備焉。故雲四時正氣之序。此論仲景實本內經之意。所以王氏直序爲陰陽大論雲雲也。)

  冬時嚴寒。萬類深藏君子固密。則不傷于寒。觸冒之者。乃名傷寒耳。(此承上文而言。冬氣冷冽而爲寒。則其令主藏。養生君子。亦宜效萬物而深藏固密者。居處周密也。處不周密。則觸冒嚴寒之氣。所以謂之傷寒。)

  其傷于四時之氣。皆能爲病。(春風夏暑秋燥冬寒。此謂四時之氣。成注以秋氣爲濕。誤矣。愚以濕氣。即具于長夏及四季之中。此言四時之氣。皆能爲病不獨冬時之有傷寒也。)

  以傷寒爲毒者。以其最成殺厲之氣也。(喻嘉言雲。入一毒字。便開過端。殊不知傷寒之人。寒盛于外。熱深于內。

  發而爲斑黃。爲吐衄爲狐惑。爲口舌糜爛。爲肺痿嘔膿。爲發頤腫潰。非毒而何。最。聚也。殺厲者。寒氣肅殺暴厲。

  謂傷寒之毒。純是殺厲之氣聚成也。)

  中而即病者。名曰傷寒(病。疾之甚也。言有寒疾而甚者。名曰傷寒。所以仲景辨傷寒。凡六經之證。皆曰病也。

  下文雲。不即病者。言有寒疾而不甚也。王安道以不即病者。過時而發于春夏。方其受寒之時。其人不覺有疾。誤矣)

  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膚。至春變爲溫病。至夏變爲暑病。(內經熱論雲。凡病傷寒而成溫者。先夏至日者爲病溫。

  後夏至日者爲病暑。又生氣通天論。陰陽應象論皆雲。冬傷于寒。春必病溫。推內經之意。以寒自傷于冬至春則寒氣轉而爲溫。至夏則溫氣又轉而爲暑。所以同是外來之邪。不得仍以正傷寒名之也。且考內經上文雲。春傷于風。邪氣留連。

  乃爲洞泄。則是冬時所傷寒邪之氣。亦必著人膚腠肌肉之間。留連成疾。積久不愈。至春令大溫。遂變而成溫病。內經中不言留連者。乃省文也。其雲至夏變爲暑病。此與經旨相悖。更考內經下文雲夏傷于暑。秋必 瘧。是瘧者。不即病之暑。其即病者。乃夏時自傷之暑也。引經斷論。黃帝岐伯皆雲暑自夏傷。至仲景獨雲暑由寒變。若雲可變。將秋時之瘧。亦由冬寒變成。有是理乎。所以方中行起而削之。喻嘉言起而非之也。)

  暑病者。熱極。重于溫也。(夏暑之氣。重于春溫若人感其氣而成病。則不論溫暑。各有輕重。不可拘也。)

  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溫熱病者。皆由冬時觸寒所致非時行之氣也。(此承上文君子固密不傷于寒而言。是以辛苦之人。因冬時不能固密。春夏多溫熱病。且言其病非時行之氣。皆由觸寒所致。內經未聞有冬傷于寒。夏必病熱之語。斯言如出之仲景。爲可削矣。)

  凡時行者。春時應暖而反大寒。夏時應熱而反大涼。秋時應涼而反大熱。冬時應寒而反大溫。此非其時而有其氣。

  是以一歲之中。長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則時行之氣也。(大寒。補亡論作大涼。金克木也。大涼。外台秘要中作大冷水克火也。秋時大熱。火克金也。冬時大溫。每與濕氣並行。土克水也,凡此者。皆賊邪之氣。故雲非其時而有其氣。非時之氣。感受必同。所以一歲之中。凡四時之病。長幼多相似也。愚謂以上時行之氣。不過是四時熱病。皆傷寒之類。春時應暖而反大寒。人因其暖。不料其寒。則爲春傷寒。既傷之後。暖氣仍回。同溫病也。夏時應熱而反大涼。人因其熱。

  不覺其涼。涼中即有寒氣則爲夏傷寒。既傷之後。熱氣仍回。同暑病也。秋時應涼而反大熱。人亦因其熱。不禦其涼。

  則爲秋傷寒。既傷之後。涼郁其熱。同燥病也。冬時應寒而反大溫。人又因其溫。反忘其寒。則爲冬傷寒。既傷之後。

  寒包其溫。非真寒也。巢元方以一歲之中。病無長幼。率多相似。爲天行病。且以春溫寒疫之證指之。即天行溫疫病。

  俗又從疾。通名瘟疫。昔醫如朱奉議。孫真人。許學士。龐安時常器之輩。皆相承其說。不覺其非。至吳又可始作溫疫論二卷。言天地間。別有一種異氣觸人。乃名溫疫。又喻嘉言複作尚論篇。詳論溫疫以破大惑。乃知仲景所言。不過四時所行不正之氣。即內經雲傷寒之類是也。)

  夫欲候知四時正氣爲病。及時行疫氣之法。皆當按鬥曆占之。(四時正氣。即上第三節雲四時之氣也。時行疫氣。即上節雲時行之氣也。成注既言時行之氣。又言溫與疫者。誤也。溫即冬時應寒而反大溫之溫下文雲冬溫是也。況此節正文無溫字。若言是春溫。誤之誤矣。疫即三時反寒反涼之氣。下文雲寒疫是也。按此溫疫。並非大瘟大疫。予于上文已明言之。占測也。候也。成注雲占前鬥建。審其時候之寒溫。察其邪氣之輕重。言當按鬥柄所指之節氣而測候之也之指下文傷寒冬溫寒疫等證而言。又按成注雲占前鬥建可見四時八節決病法。當在陰陽大論之前。)

  九月霜降節後。宜漸寒向冬大寒。至正月雨水節後。宜解也。所以謂之雨水者。以冰雪解而爲雨水故也。至驚蟄二月節後。氣漸和暖。向夏大熱。至秋便涼。(成注雲。此爲四時之正氣。)

  從霜降以後。至春分以前。凡有觸冒霜露。體中寒即病者。謂之傷寒也。(體中寒傷。寒缵論作體虛中寒甚通夫寒爲冬月之正氣。正氣何能傷人。其爲寒中者因其人體氣先虛故也。中字作傷字解。莫認作中寒之中。蓋中寒是冷證。傷寒是熱證不可混也。)

  九月十月。寒氣尚微爲病則輕。十一月十二月。寒冽已嚴爲病則重。正月二月。寒漸將解。爲病亦輕此以冬時不調。

  適有傷寒之人。即爲病也。(按此節仲景書系正文成氏例改作注。故諸家纂仲景書者屢屢削之。成注雲。此爲四時正氣。

  中而即病者也。)

  其冬有非節之暖者。名曰冬溫冬溫之毒與傷寒大異。冬溫複有先後。更相重沓。亦有輕重。爲治不同。證如後章。

  (成注雲此爲時行之氣。即前第九節雲冬時應寒而反大溫者是也。冬溫雖與傷寒異。然亦不過是傷寒之類。寒有寒毒。

  則溫有溫毒。一句便了。其雲複有先後更相重沓者。明系叔和雜入之語。故喻嘉言注雲。此與仲景之文無涉也。喻氏複雲。證如後章其意蓋指篇後溫瘧風溫溫毒溫疫爲言。此無識之最者也。愚因刪去使無增後學之疑。)

  從立春節後。其中無暴大寒。又不冰雪。而有人壯熱爲病者。此屬春時陽氣。發于外。冬時伏寒變爲溫病。(諸家本皆無外字。覺辭意不貫。今從准繩傷寒例增入。成注雲此爲溫病也。王宇泰雲。此是外邪喚出內邪。乃冬傷于寒所致。)

  從春分以後至秋分節前。天有暴寒者。皆爲時行寒疫也。(此亦時行之氣即前第九節雲。春時反寒夏時反涼者是也。

  然不曰春寒夏涼病而曰寒疫者。此是外寒之氣。郁其溫熱故也。按前第九節又雲。秋時反熱。此與冬溫病相似。其不曰秋熱病。而亦曰寒疫者。可見秋時之氣。亦寒郁其熱也。愚以此等病即是傷寒之類。俗雲四時傷寒是也。成注雲。此是疫氣。夫冬溫獨非疫邪。大抵時行之反氣皆是疫。何也。氣與時反。人不及備所以病無長幼。率多相似。如徭役之役。

  字從 者。乃省文也。此非若正氣之傷人。必待體虛而後中也。)

  三月四月。或有暴寒。其時陽氣尚弱。爲寒所折病熱猶輕。五月六月陽氣已盛。爲寒所折。病熱則重。七月八月陽氣已衰。爲寒所折病熱亦微。其病與溫。及暑病相似。但治有殊耳。(成注雲是數者。以明前鬥曆之法。占其隨時氣候。

  發病寒熱輕重不同。愚按是數者三字。此總結上文傷寒冬溫溫病寒疫等證之辭。愚又按前第十節雲。按鬥曆而占四時正氣爲病則是冬月傷寒春月傷風。夏月傷暑與濕。秋月傷燥。皆正氣也。正氣爲病。不但傷寒。茲則但言。傷寒。及時行之氣。可見仲景之論。非全書矣。又按本節雲寒疫輕重。以三四五六七八月。陽氣盛衰立論。其言亦不可拘。即如十月爲純陰。陽氣已斂。斯時爲寒所折其病竟不發熱者邪。倘其人病中寒。或不發熱。若是傷寒吾恐其病熱。比之五六月時其勢更盛。難言輕矣。王宇泰雲要在辯其病源寒熱溫三者之異則用藥冷熱之品味判然。此指通章之傷寒溫病熱病而言蓋暑病即熱病也。)

  十五日得一氣。于四時之中。一時有六氣四六名爲二十四氣也。(成注雲節氣十二。中氣十二。共二十四氣。)

  然氣候亦有應至而不至。或有未應至而至者。或有。至而太過者皆成病氣也。(成注雲疑漏或有至而不去一句。愚以至而不去即在應至而不至之中。蓋謂新氣應至而舊氣不去也。夫舊氣不去。即是新氣應至而不至。是二言何以相別邪。

  當如內經雲氣至而反始明。今即就成注所引金匮中言證之。冬至之後。甲子夜半。少陽起。少陽之時。陽始生。天得溫和。其言以得甲子。而天未溫和者。此爲應至而不至也。其言以未得甲子。天得溫和者。此爲未應至而至也。其言以得甲子。而天溫如盛夏五六月時者。此爲至而太過也。其言以得甲子。而天大寒不解者此爲至而不去。即至而反是也。金匮中不言反者。以冬至之交。溫氣尚微寒氣得令。故雖少陽始生。當溫而寒。難以言反。只得以不去二字代之。終不若反字之義更明。按內經雲。至而不至。來氣不及也。愚謂至而不去。即在來氣不及之中。未至而至。來氣有余也。愚謂至而太過。即在來氣有余之中。又雲至而和。則平。至而甚。即太過則病至而反者病。至而不至者病。未至而至者病。

  故曰皆成病氣也。)

  但天地動靜。陰陽鼓擊者。各正一氣耳。(天之體主動。爲陽。地之形主靜爲陰。雖有動靜之分。然陰陽之氣。鼓擊于四時而不息者。寒熱溫涼。各正一氣也。)

  是以彼春之暖。爲夏之暑。彼秋之忿。爲冬之怒(成注雲。春暖爲夏暑。從生而至長也。秋忿爲冬怒。從肅而至殺也)

  是故冬至之後。一陽爻升。一陰爻降也。夏至之後一陽氣下。一陰氣上也。(冬至十一月中。鬥建子。陽生于子。冬至之後。一陽之氣始生。六陰之氣漸斂。成注雲于卦爲複。言陰氣已極。陽氣得複也。爻者。交也。乃陰陽之氣相交易之義。夏至五月中。鬥建午陰生于午夏至之後。一陰之氣始生。六陽之氣漸斂。成注雲。于卦爲 。言陽氣已極。陰氣得遇也。內經雲。冬至四十五日。陽氣微上。陰氣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陰氣微上。陽氣微下。成注引以相證極是。愚按冬至以前爲純陰。純陰者。六陰俱升也。然已交子月得中氣。一陽之氣初升。則一陰之氣先降。故不曰六而曰一也午爲一陰。言陰氣至子月而極。故先降。夏至仿此。)

  斯則冬夏二至。陰陽合也。春秋二分。陰陽離也。(成注雲陽生于子。陰生于午。是陰陽相接。故曰合。陽退于酉。

  秋分八月中鬥建酉陰退于卯。春分二月中鬥建卯是陰陽相背。故曰離。內經曰氣至之謂至。氣分之謂分。至則氣同。分則氣異即離合之義也。愚按上正文雲。春秋二分。爲陰陽離。成注雲。是陰陽相背。故曰離。夫陰陽豈有離背之理。但曆家以冬夏二至。爲日至南至北。春秋二分。爲日離南離北。日循黃道而行。至春秋分。日行中天。纏于赤道。當黃赤二道之交。其時晝夜等分。不寒不暑。陰陽和平。二氣相交而各半。言六陰六陽之氣。于地之上下。各分其三。而無偏也。若然。則是離字之義當作麗。乃陰陽各施其半。兩相附麗之意。此即周子所雲陰根陽。陽根陰。五氣布四時行之謂欤。)

  陰陽交易。人變病焉。(天地陰陽之氣。既相交錯。而春夏秋冬。四時于焉更易。斯人氣亦隨之而變遷。苟不得其養。

  則諸病生焉。)

  此君子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順天地之剛柔也。(成注引內經雲。春夏養陽。以涼以寒。秋冬養陰以溫以熱。所以然者。

  從其根故也。)

  小人觸冒。必嬰暴疹。須知毒烈之氣。留在何經。而發何病。詳而取之。(嬰。加也。又觸也。疹與 同。疹者。善嗜爲病可見小人。不若君子之善于調養。既感外來之邪。兼之飲食不節。而成暴病。夫病既曰暴。須知其觸冒四時風寒暑濕當作燥之氣。必然毒烈。此即四時之傷寒也。其有病不甚暴。邪氣留連。而不愈者。當詳取其毒烈之氣。留在何經。

  而發何病也。)

  是以春傷于風。夏必飧泄。夏傷于暑。秋必 瘧。秋傷于濕。(濕在夏季之月。與暑氣同行。按此濕字。當作燥。)

  冬必咳嗽。冬傷于寒。春必病溫。此必然之道。可不審明之。(春三月風氣用事。春傷于風。風氣通于肝。肝邪有余。來侮脾土。留連至夏暑濕之氣相並。當爲餐泄之證。餐泄者。水谷不化而完出也。夏三月暑氣用事。夏傷于暑。暑當與汗皆出。勿止。若夏傷暑而汗不出。留連至秋。清涼之氣。搏其暑熱。當爲 瘧之證。 瘧者。寒熱往來之久瘧也。秋三月燥氣用事。秋傷于燥。燥亦火之余氣。火乘肺金。留連至冬。複與外寒相觸。當爲咳嗽之證。冬三月寒氣用事。冬傷于寒。寒氣通于腎。腎失閉藏之令。內郁所傷之寒。久而成熱。留連至春。更遇外來之溫氣。引出內郁之熱邪。因而成溫病也。是則觸冒四時之正氣。留連致疾。勢所必然。醫者所當詳審而責治之也。)

  傷寒之病逐日淺深。以施方治。今世人傷寒。或始不早治。或治不對病。或日數久淹困乃告醫醫人又不根據(外台秘要中作知)次第而治之。則不中病皆宜臨時消息制方。無不效也。今搜采仲景舊論。錄其證候。診脈聲色。對病真方。

  有神驗者。擬防世急也。又土地溫涼高下不同。物性剛柔。餐居亦異。是故黃帝與四方之問。岐伯舉四治之能。以訓後賢。開其未悟者。臨病之工宜須兩審也。(此二節于上下文不相貫。外台秘要中系王叔和之論。外台序諸論傷寒凡八家。

  以仲景爲第一家。則序陰陽大論雲雲也。其第二家。則序王叔和曰。傷寒之病逐日淺深雲雲也。又曰。夫表和裏病。下之而愈。汗之則死。裏和表病。汗之而愈下之則死雲雲。至安危之變。豈可詭哉。此亦序王叔和之論也。愚按唐時王焘著外台方論。實節取上古諸家之說。其因傷寒例。雜入叔和之語居多。故特序曰王叔和雲雲也。夫叔和當日。既雲搜采仲景舊論真方。其于撰次傷寒論時。何不曰。此系仲景論。此爲仲景方也。標題不明間附己意。以致玉石難分。深爲可恨。)

  凡傷于寒。則爲病熱。熱雖甚。不死(此承上文春傷于風之節而言。推仲景之意。以四時之氣。皆能傷人。其留連不愈者。已爲餐泄 瘧咳嗽溫病矣。其有病暴而不留連者。即爲四時傷寒之病。故特舉一凡字該之。若但論冬月之傷寒。

  則不日凡矣或問于春何以雲寒。殊不知春風中。寒氣偏多。所以仲景辯太陽病先言中風條也。夏月暑氣大行。早晚間時有雷雨陰濕之寒。所以潔古論中暑。爲靜而得之。其證頭疼身熱無汗。亦傷寒也。秋月燥氣固勝。早晚間每多霧露清涼之氣。五行家以秋屬金。金體本涼而其氣亦同寒也。至冬月寒水用事。不待更解。凡此四時之中。皆有傷寒之病。其實非寒而皆爲熱。成注引內經雲。風寒客于人。使人毫毛畢直。皮膚閉而爲熱是傷寒爲熱病也。又引針經雲。熱多者易已。

  是熱雖甚。不死也。)

  若兩感于寒而病者。必死。(兩感病見下文。其義已注前第一卷熱論中。)

  尺寸俱浮者太陽受病也當一二日發。以其脈上連風府。故頭項痛腰脊強。尺寸俱長者陽明受病也。當二三日發。以其脈挾鼻絡于目。故身熱目疼鼻幹不得臥。尺寸俱弦者。少陽受病也。當三四日發。以其脈循脅絡于耳。故胸脅痛而耳聾。

  此三經皆受病未入于腑者。可汗而已。尺寸俱沈細者。太陰受病也。當四五日發。以其脈布胃中。絡于嗌。故腹滿而嗌幹。尺寸俱沈者。少陰受病也。當五六日發。以其脈貫腎。絡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幹而渴。尺寸俱微緩者。厥陰受病也。當六七日發。以其脈循陰器絡于肝。故煩滿而囊縮。

  此三經皆受病。已入于腑可下而已。(以上論六經受病。與內經熱論中文。大同小異。熱論雲一日二日。上卻雲一二日二三日。其論更覺圓活。又熱論雲髒上卻雲腑。熱論無此三經皆受病。已入于腑。可下而已三句。上卻從而補之。非仲景孰能引經作論。如此其切當邪。第其于每經之首。必先言脈者。此與經旨大悖。夫傷寒以識證爲先。而辯脈次之。

  識證者何。如病患頭項痛。腰脊強。即知其爲太陽病也。目疼鼻幹。即知其爲陽明病也。胸脅痛耳聾。即知其爲少陽病也既識其證。則某病見某證。當顯某脈。不宜某脈。某脈則吉。某脈則凶。此爲最要之訣。今則雲尺寸俱浮者。太陽受病也。夫浮脈。豈可以定太陽病邪抑太陽病。豈止一浮脈邪。愚即就仲景論浮脈一二條言之。有雲陽明病。脈浮無汗而嘔。宜發汗則愈。宜麻黃湯。又雲太陰病。脈浮者可發汗宜桂枝湯。又雲少陰中風脈陽微陰浮者爲欲愈。厥陰中風。脈微浮爲欲愈。不浮爲未愈惟少陽病無浮脈。然其雲三陽合病脈必浮大上關上則少陽亦在其中。以是而知陰陽六經。皆有浮脈也。更即就仲景論太陽病脈一二條言之。一雲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爲中風。又雲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曰傷寒。又雲傷寒一日。太陽受之。脈若靜者爲不傳。頗欲吐。若煩躁。

  脈數急者。爲傳也。又雲太陽病。發熱惡寒。熱多寒少。脈微弱者。此無陽也。不可發汗。又雲太陽病。身黃脈沈結。

  少腹硬。小便不利者。爲無血也雲雲。又雲。太陽病下之。其脈促。不結胸者。此爲欲解也。又雲脈緊者爲咽痛。脈弦者必兩脅拘急。脈細數者頭痛未止。脈沈者必欲嘔。脈沈滑者協熱利。凡此者。皆太陽之脈也。舉一太陽以概其余。是上文言尺寸俱長。俱弦。俱沈細。俱沈。俱微緩。與受病之經。皆不相合。吾恐叔和在當日雖善切脈。苟不問病家所苦。

  但據尺寸以測受病之經。不無誤矣。識者謂傷寒例中。凡言脈處。皆叔和所增入。即如以平脈辯脈法。反作第一卷。列于傷寒例前。亦此意也。近醫程子郊倩。議叔和雲。彼見經文上無有脈法。遂恣意杜撰。不知熱病之脈。經文已于後篇評熱論。補出脈躁疾三字矣。又雲熱病爲陽。其加三陰經以沈微細緩之脈。則是陽病見陰脈者死矣。經文何以雲熱雖甚不死。此等處關系豈小。且與平脈論自相背謬。喻氏尚論及此。獨置而不言。何其恕也。)

  若兩感于寒者。一日太陽受之。即與少陰俱病。則頭痛。口幹煩滿而渴。二日陽明受之。即與太陰俱病。則腹滿身熱。不欲食谵語。三日少陽受之。即與厥陰俱病。則耳聾囊縮而厥。水漿不入。不知人者六日死。若三陰三陽。五髒六腑。皆受病。則營衛不行腑髒不通則死矣(成注雲。陰陽俱病。表裏俱傷者爲兩感。故其受病。則陰陽兩證俱見其傳經。

  亦陰陽兩經俱傳也。六日死。義詳見前第一卷熱論中。愚按上單傳之病。先太陰而後少陰。此則先少陰而後太陰何也。

  王宇泰雲。逆傳之說。猶未盡善。蓋太陽與少陰。陽明與太陰。少陽與厥陰。髒腑相合。陰道從陽,譬之妯娌。但以夫年爲次。不以己齒爲序也。)

  其不兩感于寒更不傳經不加異氣者至七日。太陽病衰頭痛少愈也。八日陽明病衰。身熱少歇也。九日少陽病衰。耳聾微聞也。十日。太陰病衰。腹減如故。則思飲食。十一日。少陰病衰。渴止。舌幹已而嚏也。十二日厥陰病衰囊縱少腹微下。大氣皆去病患精神爽慧也。(上注俱見前第一卷熱論中。按內經熱論。無更不傳經。不加異氣二句喻嘉言雲。八字系叔和增入。推叔和之意。欲爲下文更感異氣。變爲溫瘧風溫溫毒溫疫等證章本。因添此八個字。大亂仲景原論遺旨。

  愚因刪之。)

  若過十三日以上不間。尺寸陷者。大危(病少瘥。爲間。此承上文而言。傷寒過十三日。諸經之病熱。猶然不瘥。

  其脈尺寸沈陷者。成注雲。正氣內衰。邪氣獨勝。故雲大危。此一節乃仲景以證合脈脈證相參之大法也。愚按叔和參論仲景傷寒處辄以脈驗證。如最前節雲。尺寸俱浮。尺寸俱長。俱弦等脈。而雲此是太陽陽明少陽等病。又如下節雲。脈陰陽俱盛。重感于寒。變爲溫瘧。又雲陽脈浮滑。陰脈濡弱更遇于風變爲風溫等四病。反以脈爲主。而病由脈定以至後世之醫。每每自矜神診。專以不問病源爲奇。其乖錯可勝道哉。縱使叔和精于診法。不宜作此等論。以誤後之學人。)

  若更感異氣變爲他病者。當根據後壞證病而治之若脈陰陽俱盛。重感于寒者。變爲溫瘧。陽脈浮滑陰脈濡弱者。更遇于風。變爲風溫。陽脈洪數。陰脈實大者。更遇溫熱。變爲溫毒。溫毒爲病最重也。陽脈濡弱。陰脈弦緊者。更遇溫氣。

  變爲溫疫。以此冬傷于寒。發爲溫病。脈之變證。方治如說。(按仲景言壞病止二條。有太陽病不解之壞病。有本太陽病不解。轉入少陽之壞病皆以發汗吐下溫針病仍不解。爲醫所壞。故雲壞病。然仲景于兩條之下。皆雲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豈有更感異氣。變爲溫瘧風溫溫毒溫疫等病。亦與壞病同一治法者邪。況仲景論中。但言治壞病之法。

  無治壞病之方。叔和偏以此四種溫病。皆因冬傷于寒所發。且雲脈之變證。方治當如其所言。根據壞病之法而治之。庶起叔和于今日。而求仲景治壞病之方。彼將何所指也。又按上四種溫病。喻氏尚論篇已辯其妄。且此系叔和杜撰之文。愚因起而刪之。免致後學于脈上尋此四病。又欲于仲景壞病條。求治溫之方。徒增疑惑耳。)

  凡人有疾不時即治隱忍異差。以成痼疾。小兒女子。益以滋甚。時氣不和。盒飯早言。尋其邪由。及在腠理。以時治之罕有不愈者。患人忍之。數日乃說邪氣入髒則難可制。此爲家有患備慮之要。

  凡作湯藥不可避晨夜。覺病須臾。即宜便治。不等早晚則易愈矣。若或差遲病即傳變。雖欲除治。必難爲力。服藥不如方法。縱意違師。不須治之。(上二節喻氏雲此巴人下裏之音。因從刪例。)

  凡傷寒之病多從風寒得之。始表中風寒。入裏則不消矣。未有溫覆而當。不消散者。不在證治。(溫覆而當。則在表之風寒已散。不至傳入于裏。不須再議湯藥。故雲不在證治。)擬欲攻之。猶當先解表。乃可下之。若表已解。而內不消非大滿。猶生寒熱則病不除。(上言非大滿。猶生寒熱。是表雖解而未盡解也。若但下之。則病不除。愚意雲。此是大柴胡湯證。成注雲非大滿。是邪未收斂成實。下之。則裏虛而邪複不除。猶生寒熱。斯言誤矣。)若表已解。而內不消。大滿大實堅。有燥屎。自可除下之。雖四五日。不能爲禍也。(上言四五日不能爲禍。因醫人于四五日之傷寒。每不敢輕用下藥。要之下證悉具。即用下藥。實無所害非雲證屬可下。複可遲至四五日也。愚意雲。此是大承氣湯證無疑。)若不宜下。而便攻之。內虛熱入。協熱遂利。煩躁諸變。不可勝數。輕者困笃重者必死矣。(以上系仲景語以下叔和之論居多。)

  夫陽盛陰虛(外台秘要中作表和裏病)汗之則死。下之則愈。(外台作下之而愈汗之則死。)陽虛陰盛。(又作裏和表病。)汗之則(又作而)愈下之則死。(按此節。外台中系王叔和之論。考其原論雲表裏。何等徑捷快暢。表病宜汗裏病宜下。汗下合法者愈相反者死。自改作陰陽虛盛。致令後人。千言萬語。注釋不明。識者雲。此是成無己以表爲陽。以裏爲陰。改其正文。以見己之善注。然亦無從征也。據坊本雲。陽盛陰虛。此是熱邪郁于裏。乃裏實之證。非真陰虛也。

  若果陰虛。豈可輕言下乎。陽虛陰盛。此是寒邪束于表。乃表實之證。非真陽虛也。若果陽虛。豈可輕言汗乎。又陽盛。

  當作熱甚看。裏熱甚。故宜下。陰盛。當作寒甚看。表寒甚。故宜汗)

  夫如是。則神丹安可以誤發甘遂何可以妄攻。(神丹甘遂想叔和時汗下之藥。世醫之所通用。故遂舉而作汗下之論耳。

  按千金方有神丹丸見發汗第六第一方。)虛實(外台作表裏。)之治。相背千裏。吉凶之機。應若影響。豈容易哉。

  況桂枝下咽。陽盛(外台作表和。)則斃。承氣入胃。陰盛(又作裏平。)以亡。(此承上文複申言陽盛之病。裏熱已極。如誤投桂枝湯。乃辛熱發表之藥。反濟其裏熱之火。其人焉得不斃。然叔和何不曰麻黃下咽。而必曰桂枝也。愚以仲景論桂枝證。皆系發熱汗出。其陽明胃家實之證。亦身熱汗自出。則是上言陽盛者。乃承氣湯證也。當用承氣。誤投桂枝。此以陽明汗多實熱之條。錯認作太陽汗出發熱之候。所以承氣桂枝。彼此多。兩相誤服也。若麻黃湯。乃太陽經無汗之的藥。與陽明 然汗出之證。兩不相侔。不待智者。自能分辯。曷由而致誤也。又陰盛之病。表寒外束。發熱如火。醫人反認以爲裏實熱甚。誤投承氣。焉得不亡。成注引金匮雲。不當下而強與下之者。令人開腸洞泄。便溺不禁而死。是以陰盛爲裏寒之陰證。誤矣。)

  死生之要。在乎須臾。視身之盡。不暇計日。此陰陽(外台作表裏。)虛實之交錯。其候至微發汗吐下之相反。其禍至速。而醫術淺狹。懵然不知病源。爲治乃誤使病者殒殁。自謂其分。至今冤魂塞于冥路。死屍盈于曠野。仁者鑒此。

  豈不痛欤。

  凡兩感病俱作。治有先後。發表攻裏。本自不同。而執迷妄意者。乃雲神丹甘遂。合而飲之。且解其表。又除其裏。

  言巧似是。其理實違。夫智者之舉錯也。常審以慎。愚者之動作也。必果而速。安危之變。豈可詭哉世上之士。但務彼翕習之榮。而莫見此傾危之敗。惟明者。居然能護其本。近取諸身。夫何遠之有焉。(上二節。辭義冗雜。大半可刪。)

  凡發汗溫暖湯藥其方。雖言日三服。若病劇不解。當促其間。可半日中盡三服。若與病相阻。即便有所覺病重者。

  一日一夜。當 時觀之。如服一劑。病證猶在。故當複作本湯服之。至有不肯汗出。服三劑乃解。若汗不出者。死病也。

  (此一節辭義。仲景已明注在桂枝湯下。不宜于例中言之。)

  凡得時氣病。至五六日。而渴欲飲水。飲不能多。不當與也。何者。以腹中熱尚少。不能消之。便更與人作病也。

  至七八日。大渴欲飲水者。猶當根據證與之。與之常令不足。勿極意也。言能飲一鬥。與五升。若飲而腹滿。小便不利。

  若喘若哕。不可與之。忽然大汗出。是爲自愈也。凡得病。反能飲水。此爲欲愈之病。其不曉病者。但聞病飲水。自愈。

  小渴者乃強與飲之。因成其禍不可複數。(按上言時氣病。即四時傷寒。皆是熱病。熱病屬火。仲景用水法者。以水寒能勝火熱。故也。)

  凡得病。厥脈動數。服湯藥更遲。脈浮大減小。初躁後靜。此皆愈證也。(更平聲厥。其也。凡得病之人。其脈動數者。或浮大者。服湯藥後。其人脈更遲。或減小。又人于初病時。則躁亂。服湯藥後得安靜。凡此者。皆是向愈之證)

  凡治溫病。可刺五十九穴。人身之穴。三百六十有五。其三十穴。灸之有害七十九穴。刺之爲災。並中髓也。(按上雲溫病。即內經雲熱病。皆系傷寒之類刺熱病之法。詳素問刺熱論。又靈樞熱病論中。愚以二篇經義。悉心參閱。合成刺熱病法。在後第十四卷中。凡治傷寒家。不可不知此法。蓋以熱邪之氣。注入經絡。一時湯藥不能取效。非針則無以泄其熱。況仲景亦有刺風池風府期門等法。學醫者所當究心。上言刺法。略舉其端。令人無可下手處。此必是仲景刺熱遺論。叔和偶撰入此。)

  脈四損。三日死。平人四息。病患脈一至。名曰四損。脈五損。一日死。平人五息。病患脈一至。名曰五損。脈六損。一時死。平人六息。病患脈一至。名曰六損(愚按傷寒。系熱病。熱病緣何有損脈。此明系叔和增入。刪之可也。)

  脈盛身寒。得之傷寒。脈虛身熱得之傷暑。(考素問刺志論雲。氣盛身寒。得之傷寒。氣虛身熱。得之傷暑。推內經之意。以人形氣盛者。身宜常溫。而今反寒者。蓋得之傷寒也。此傷寒。必是初起之寒。乃太陽病。未發熱之時也。否則身寒二字。不可爲准。抑人形氣虛者。身宜常清。而今反熱者。蓋得之傷暑也。此傷暑。必是受夏月清涼之氣。其人反無汗而身發熱也。否則身熱二字。亦不可爲准。愚按此二句辭義。與上下文不相貫。叔和竟自我作古。以氣字改脈字。

  成注亦隨文作解雲。傷寒者。脈盛而身寒。傷暑者。脈虛而身熱。自改脈字後。則撰者注者。遂相習于非。而違經作解。

  使後之學人。察脈辯證。每見脈盛者。身未必寒而多熱。脈虛者。身未必熱而反涼。至有以身寒之中寒。爲傷寒。身熱之傷寒。爲傷暑。世醫執此二語。其錯誤將無窮矣。況傷寒暑病。仲景于傷寒例前。言之已明。何得更入死脈類中。徒起疑端耳。)

  脈陰陽俱盛。大汗出不解者死。(汗出後宜解。不解者。脈仍盛也。)

  脈陰陽俱虛。熱不止者。死。(是爲正氣已虛。不勝邪熱故也。)

  脈至乍疏乍數者。死(成注雲。此天真營衛之氣。斷絕也。)

  脈至如轉索者。其日死(成注雲。此爲緊急而不軟。是中無胃氣。故不出其日而死。)

  谵言妄語身微熱。脈浮大。手足溫者。生。逆冷。(身不熱。手足不溫也。)脈沈細者。(不浮大也。)不過一日。死矣。(是爲脈證相反。故死。)

  此以前。是傷寒熱病證候也。(此指前七節之脈而言。以其中有不言是何病之脈。故複從而申明之也。或雲。此總結傷寒例通篇之意。成氏無注。誠爲缺義。)

  (琥)按上仲景傷寒例。其中雜入叔和之論頗多。金時成無己隨文混注。不爲分別。至明萬曆間歙人方中行。著傷寒條辯。以其例非仲景書而削之。近今時有西昌喻嘉言雲。此例乃叔和所作。遂從而駁正其失。複有程子郊倩。更起而罵之。其毀讪前人。失之太過。愚家有宋板傷寒論。其例首。有四時八節氣候決病法。此實出仲景手述。非叔和所能道及。今讀方喻程三家之書。知尊仲景矣。獨略仲景決病法而不載。何昧昧也。愚以傷寒例。原系仲景之書。其中有與內經相悖處。大都是叔和所撰。然叔和之言。亦有可采處。學人須悉心體認。則前人之得失迥然。自出。予非故爲是毀譽之端也。所可笑者。今醫活人之技。萬分不及古人。而指摘古人更甚。噫抑何不自量之甚欤。

  卷之二

  附昔賢傷寒例

  華元化雲。夫傷寒始得。一日在皮。當摩膏火灸。即愈若不解者。至二日在膚。可法針。服解肌散。發汗。汗出。

  即愈。若不解者。至三日。在肌複發汗。則愈。若不解者。止。勿複發汗也。至四日。在胸。宜服藜蘆丸。微吐則愈若更困。藜蘆丸不能吐者。服小豆瓜蒂散。吐之。則愈。視病。尚未醒。醒者。複一法針之。五日在腹。六日入胃。入胃。

  則可下也。若熱毒在胃外。未入于胃。而先下之者。其熱乘虛便入胃。則爛胃也。然熱入胃病。要當複下去之。不得留于胃中也。胃若實熱。致此爲病。三死一生。此輩皆多不愈。胃虛熱入爛胃也。其熱微者。赤斑出。劇者。黑斑出。赤斑出者。五死一生。黑斑出者。十死一生。病者過日。不以時下之。熱不得泄。亦胃爛斑出。

  (琥)按傷寒之邪。自外而著于經絡。入于胃腑。故始得在皮。繼在膚。繼在肌。更進而在胸。在腹以入于胃。入胃不解。則熱不得泄。胃爛而死者多矣。據元化此論。雖不言陰陽六經。然其意實與仲景例相合。其言在皮膚。在肌者。

  此即仲景三陽經。未入于腑之病也。其言在胸腹。與入胃者。此即仲景三陰經。已入于腑之病也。摩膏法。惜今不傳。

  針法及吐法。傷寒科又不講。俗醫所議者。止汗下與和解。三法而已汗下。得宜猶可以爲上工。至有汗下和解。錯治不效。輕投溫補。以治中寒法治傷寒。其爲害人。不知幾許。盍于上例一致思之。

  或問雲。元化摩膏火灸法。此以熱藥治寒證也。子何以傷寒爲熱病邪。予答雲。經言發表不遠熱。仲景治太陽病一二日。用麻黃桂枝二湯以發之。亦甘溫辛熱之劑。至邪已入裏。叔和即相戒雲。桂枝下咽。陽盛即斃。明乎此。則治傷寒之法。可無誤矣。

  巢元方雲。傷寒者。起自風寒。入于腠理。與精氣交爭。營衛痞隔。周行不通。病一日至二日。氣在孔竅皮膚之間。

  故病者。頭痛惡寒。腰背強重。此邪氣在表。洗浴發汗即愈。病三日以上。氣浮在上部。胸心填塞。故頭痛。胸中滿悶。

  當吐之。則愈。病五日以上。氣深。(千金作沈)結在髒。故腹脹身重。骨節煩疼。當下之則愈。(在髒髒字。當作腑字解。仲景雲已入腑者。可下而已。其義相通。或疑骨節煩疼。當是太陽表證未罷。恐不宜下。殊不知上雲腹脹。此爲胃腑實熱已極。熱氣自內蒸發于外。所以骨節煩疼。巢氏用下法。至當無疑。)

  (琥)按上巢氏治傷寒。不過用汗吐下三法。乃知其病。總系實熱之證。與仲景汗下例。同出一義劉守真雲。傷寒表證。當汗而不可下。裏證。當下而不可汗。半在表。半在裏。則當和解。不可發汗。吐下。在上則通之。在下則泄之。

  傷寒無汗。表病裏和者。則麻黃湯汗之。或天水散之類。亦佳。表不解。半入于裏。半尚在表者。小柴胡湯和解之。或天水。涼膈散。甚良。表裏熱勢俱甚者。大柴胡湯微下之。更甚者。大承氣湯下之。表熱多。裏熱少者。天水一。涼膈半和解之。裏熱多。表熱少。未可下者。涼膈天水。一半調之。勢更甚者。小承氣湯下之。表證解。但有裏證者。大承氣湯下之。凡此諸可下者。通宜三一承氣湯下之。發汗不解。下後。前後別無異證者。通宜涼膈散調之。以退其熱。兩感仿此而已。傷風自汗。表病裏和者。桂枝湯解肌。半在表。半在裏。白虎湯和解之。病在裏者。大承氣湯下之。

  (琥)按上守真氏論治傷寒法。所取仲景汗下和解之方。自麻黃桂枝二湯外。不過是大小柴胡。大小承氣。及白虎湯。又複自制天水散。涼膈散。三一承氣湯。大都是甘寒苦寒辛涼之劑。此以傷寒之病。表裏俱熱。以寒治熱。固其宜也。但上文雲。傷寒表證無汗。用麻黃湯之時。複雲。或天水散之類亦佳。斯言不可爲例。夫天水散。乃甘寒之藥。縱用蔥豉之苦辛。煎湯調服。但能清陽明氣分肌肉間熱。何能散太陽經皮表之寒氣邪。經雲發表不遠熱。麻桂之辛熱。亦傷寒初起時必用之藥。若謂寒氣所郁。發熱過甚。竟以滑石一味爲君。而欲清之。遂謂表病之能愈。吾不信矣。至于邪已入裏。熱勢甚。而用三一承氣。或表裏俱熱。而用天水涼膈。斯爲治熱病之要法。學人所當參合而用其方也。

  張子和雲。凡人冒風時氣溫病傷寒三日以裏。頭痛身熱惡寒。可用通聖散。益元散。入生姜豉蔥。煎一大碗。去滓。

  稍熱先以多一半投之。良久。用钗子于咽喉中。探引吐了。次用少半。亦稍熱投之。更用蔥醋酸辣湯投之。衣被蓋覆。

  汗出則愈矣。如遇世亂。內經曰。歲火太過。炎暑流行。火氣太盛。肺金受邪。上應熒惑。大而明現。用辛涼之劑解之。

  則萬舉萬全也。若遇治世人安。可用升麻湯。葛根湯。敗毒散。辛溫之劑解之。亦加蔥根白豆豉。上湧而表汗。內經曰。

  因其輕而揚之。揚者。發揚也。謂吐汗。以發揚寒熱之邪也。(世亂者。謂疫氣傳染。人病卒暴而死之時也。治世人安。

  謂人病不卒暴而痊安者多。)

  又雲。傷寒溫疫。時氣冒風。中暑。俱四時不正之氣也。人若初感之。皆頭痛惡寒身熱。及寒熱往來。腰脊強。是太陽經受病也。內經曰。可先治內。而後治外。先用生姜蔥白豆豉。煎雙解散。上湧。及汗出則解。如不解者。至五六日或不大便。喘滿谵語。實熱兩手脈沈。可用調胃大小承氣湯下之。此先治外。而後治內也。(先治內後治外。謂先湧之。

  是治內。吐時汗出。即是治外。先治外後治內。謂汗後不解方。用下藥。)

  傷寒七八日。發黃有斑。潮熱腹滿者。或痰實作止。雖諸承氣湯下過者。仲景雲。寸口脈浮滑者。可用瓜蒂散吐之。

  啓玄子雲。上盛不已。吐而奪之是也。

  (琥)按上吐汗之法。極是但雲。投以蔥醋酸辣湯。不可爲。則雖經雲酸者。令人上湧。然其性能收斂。外寒湯中之醋。不宜用也。又上雲溫疫時氣冒風中暑。總以傷寒貫之。可見熱病所該者。廣其名雖異。而治法頗同矣。

  王海藏雲冬傷于寒。春必溫病。蓋因房室勞傷與辛苦之人。腠理開泄。少陰不藏。腎水涸竭。而得之無水。則春木無以發生。故爲溫病。至長夏之時。時強木長。因絕水之源。無以滋化。故爲大熱病也。傷寒之源如此。春爲溫病。夏爲熱病長夏爲大熱病。其變亦隨乎時而已。邪之所感。淺者。其病輕而易治深者。其病重而難治尤深者。其病死而不治。

  (琥)按上海藏之論。是三秋時無傷寒矣。蓋古人言不盡意。上文既雲變隨乎時。則秋令多燥熱秋之傷寒。當爲燥熱病。至深秋時。則同正傷寒矣。至于治法。則隨其邪之淺深。熱之輕重。或汗或吐或和解及下。在學人通變用之而已。

  陶節 雲。傷寒者冬月寒邪。傷于足太陽經。實時病者。爲正傷寒。其證便有頭疼發熱惡寒。脈浮緊而無汗治。宜發表。自然熱退身涼。若傳陽明經。便有目痛鼻幹不眠。脈微洪之證。治宜解肌。若傳至少陽經。便有胸脅痛而耳聾。

  寒熱嘔而口苦。脈弦數。之證。治宜和解表裏。若表證皆除。傳進三陰。反見怕熱。揭去衣被。燥渴谵語。潮熱斑黃往亂。大便不通脈沈實而有力。治宜急下。大便通而其熱愈矣。若傷風者。初起頭疼發熱惡寒。脈浮緩。自汗。鼻塞聲重。

  此名傷風。亦是太陽病起。若傳至各經。根據前傷寒條下治之。其春夏秋三時。雖有惡寒身熱微頭疼。即爲感冒。非時暴寒之輕。非比冬時正傷寒爲重也。

  (琥)按上節 論傷寒三陽經證。傳入三陰。大便不通。治宜急下。據仲景法。凡雲急下者。皆用大承氣湯。夫三陰有太少。厥之不同。而治法總以一湯下之者。何也。蓋仲景雲。三陰證。已入于府者。可下而已。其時病患腸胃實熱已極。陰經近裏。熱氣蒸郁三陰之經。當見腹滿嗌幹。口舌燥渴。煩滿囊縮等證。但用承氣湯。下其腸胃中之實。而陰經之熱自解。所以陰經有三。用藥治之。止一法也。至于仲景論太陽中風。(中與傷同一義)與傷寒無異。但以脈緩自汗爲別。陶氏雲鼻塞聲重。此即丹溪所雲傷風屬肺。戴院使雲。新咳嗽者是也。其證飲食如故。大小便如常。乃另是一種病。烏得入于太陽經例。見證不明。徒遺世诮。

  (琥)總按上昔賢論傷寒例。大都宗內經熱病之旨。且其義與仲景傷寒例。互相發明。故其治法。或汗或吐或下或和解或針刺。無殊療也。讀仲景書者。可不玩索而旁通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卷之二

  纂注傷寒例

  (此系仲景原文)

  四時八節。二十四氣。七十二候決病法。

  立春正月節。鬥指艮。(艮者。土木之氣。主濕與風。位居東北。不配髒腑。)

  雨水正月中。指寅(寅爲少陽相火之氣。主熱。配三焦。此直格中之說。愚謂寅爲陽木。主風。配膽。位居于東。

  以其中有丙火之氣。故又主熱。)

  驚蟄二月節。指甲。(甲屬木。主風配膽。又兼土化。主濕。)

  春分二月中。指卯。(卯爲陽明燥金之氣。配大腸此亦直格中之說。愚謂卯爲陰木。主風配肝。位居正東。因其與酉金相衝。故例從陽明。兼主燥氣。)

  清明三月節。指乙。(乙屬木。主風配肝。又兼金化。主燥。)

  谷雨三月中。指辰。(辰爲太陽寒水之氣配小腸此亦直格中之說。愚謂辰爲陽土。主濕。配胃。以其中兼癸水之氣。

  故又主寒。)

  (琥)按以上春三月人病傷寒。當由風濕熱三氣居多。況乎地之初氣。厥陰風木。雖起于大寒節。至立春雨水驚蟄。

  正當其令。其二之氣。少陰君火。又當春厘清明谷雨之時。則是春月之病。雖因于寒。純是風熱其間有病燥者。此系兼化之氣。人于二三月時。或有之又人于正月初爲濕土之交。二月節。遇濕土之化。三月中。當濕土之令。病濕者亦自不少。可見爲風爲熱。爲燥爲濕。多由寒氣中來。豈得但認以爲寒而誤治之哉。今夫以一日之間。旦晚每多異氣。如能洞悉氣宜。則醫之爲道。庶不遠矣。

  立夏四月節。鬥指巽(巽屬木。主風。位居東南。不配髒腑。)

  小滿四月中。指巳。(巳爲厥陰風木之氣。配包絡此直格中之說。愚謂巳爲陽火。主熱。配小腸。位居于南。以其與亥水相衝。亥中有甲木之氣。故亦主風。)

  芒種五月節。指丙(丙屬火。主熱。配小腸。又兼水化。主寒。)

  夏至五月中。指午。(午屬火主暑氣配心。)

  小暑六月節指丁。(丁屬火。主暑氣。配心。又兼木化。主風。)

  大暑六月中指未。(未爲太陰濕土之氣。配肺。此亦直格中之說。愚謂未爲陰土。主濕配脾。)

  (琥)按以上夏三月人病傷寒。當由暑熱風濕之氣居多。惟五月節鬥指丙。丙從辛化而生寒。其病者終以寒爲標。

  熱爲本。至于地之二氣。少陰君火。終于立夏四月節。其時之病。多風熱。三之氣。太陰濕土。正當小滿芒種夏至小暑之時。其時之病。多風熱暑濕。四之氣。少陽相火又起于大暑六月中。故其時之病純是濕熱。但以寒爲名也。

  立秋七月節。鬥指坤。(坤屬土。主濕氣。位居西南不配髒腑)

  處暑七月中。指申。(申爲少陽相火之氣。主大熱配膽。此直格中之說。愚謂申爲陽金。主燥配大腸。位居于西。以其與寅相衝。寅中有丙火之氣。故主大熱。)

  白露八月節。指庚(庚屬金。主燥氣。配大腸)

  秋分八月中。指酉。(酉爲陽明燥金之氣。配胃。此亦直格中之說。愚以酉爲陰金。主燥。配肺位居正西。)

  寒露九月節。指辛(辛屬金。主燥氣。配肺。又兼水化。主寒。)

  霜降九月中。指戌。(戌爲太陽寒水之氣。配膀胱。此亦直格中之說。愚以戌爲陽土。主濕。配胃。以其與辰相衝。

  辰中有癸水之氣。故又主寒。)

  (琥)按以上秋三月人病傷寒。當由燥熱濕三氣居多。惟九月中寒氣已甚。然其病。亦兼燥氣與濕。至于地之四氣。

  少陽相火。正當立秋處暑白露之時。五之氣陽明燥金。又當秋分寒露霜降之令。乃知秋病多燥熱。如認以爲寒誤矣。

  立冬十月節鬥指幹(幹屬金。主燥氣。位居西北。不配髒腑。)

  小雪十月中。指亥(亥爲厥陰風木之氣。配肝此直格中之說。愚以亥爲陽水。主寒。配膀胱。以其中有甲木之氣。

  故又主風。)

  大雪十一月節指壬。(壬屬水。主寒氣。配膀胱。又兼木化。主風。)

  冬至十一月中。指子(子爲少陰君火之氣。主暑配腎。此亦直格中之說。愚以子爲陰水。主寒配腎。以其衝動午火。

  故又主暑氣。)

  小寒十二月節指癸(癸屬水主寒氣配腎又從火化。故主熱。)

  大寒十二月中。指醜(醜屬土。主濕氣。配脾。)

  (琥)按以上冬三月人病傷寒。當由風寒之氣居多。然地之五氣。陽明燥金。終于立冬十月節。其病多燥。燥亦風熱。從木火也。惟地之終氣。太陽寒水。正當小雪大雪冬至小寒之時。其時爲正傷寒。然細推小雪十月中。鬥指亥其兼氣主風。大雪十一月節指壬。其化氣亦主風。冬至十一月中。其衝氣主暑。小寒十二月節。其化氣又主熱。乃知其時之病。又兼風熱。至大寒十二月中。厥陰風木之氣複起。況鬥柄又指醜。醜爲濕土。人病風濕。在所不免以是知冬月之正傷寒。亦不專于寒也。

  二十四氣節有十二。中氣有十二。五日爲一候。氣亦同合。有七十二候。決病生死。此須洞解之也。(按以上正文。

  今仲景全書中。列于陰陽大論雲雲前。傷寒准繩中。序之于皆當按鬥曆占之之下。諸家注傷寒論。遂刪此段正文。殊爲脫略。愚今纂注之于傷寒例首。從全書也。)

  (琥)總按上時節氣候決病法。此仲景傷寒論一部綱領。以故爲例之首。至王叔和反以脈法列于前者。此撰次之僭也。推前人立法之意以傷寒一證。寒邪之氣。自外而傷于人。則人在氣交之中。同是受寒。當分四時之不同。蓋春之寒。

  必兼溫氣而至。夏之寒。必兼暑氣而至。秋之寒。必兼燥氣而至。長夏四季之寒。必兼濕氣而至。惟冬之寒爲正寒。正寒之氣。其時病者。不能即解。寒不解則熱愈深。三時之寒爲暴寒。暴寒之氣其時病者易于解散。寒易散。故其熱有重有輕。

  大抵病兼異氣。必因乎時。藥有異宜。亦因乎時。即如一人。于冬月患病。其初傷大寒之氣。既病一二日後。寒氣忽解。天道大溫。則病患之氣。亦隨時而異。用藥之道。不無少差。所以傷寒之稱。一名時氣。知時知氣。斯醫之爲道。

  可判然于胸中矣。

  陰陽大論雲。春氣溫和。夏氣暑熱。秋氣清涼。冬氣冷冽。此則四時正氣之序也。(按內經有陰陽應象大論。其中無春夏秋冬四語。想此是仲景自立之論。而叔和又參以己意之辭。內經本論中語雲。天有四時五行。以生長收藏以生寒暑燥濕風。愚以仲景所雲溫和者。即是風氣。其令爲春而主生。雲暑熱者。即是暑氣。其令爲夏而主長。雲清涼者。即是燥氣。其令爲秋而主收。雲冷冽者。即是寒氣。其令爲冬而主藏。其不言濕氣者。已具于四季之中。而生長收藏之道備焉。故雲四時正氣之序。此論仲景實本內經之意。所以王氏直序爲陰陽大論雲雲也。)

  冬時嚴寒。萬類深藏君子固密。則不傷于寒。觸冒之者。乃名傷寒耳。(此承上文而言。冬氣冷冽而爲寒。則其令主藏。養生君子。亦宜效萬物而深藏固密者。居處周密也。處不周密。則觸冒嚴寒之氣。所以謂之傷寒。)

  其傷于四時之氣。皆能爲病。(春風夏暑秋燥冬寒。此謂四時之氣。成注以秋氣爲濕。誤矣。愚以濕氣。即具于長夏及四季之中。此言四時之氣。皆能爲病不獨冬時之有傷寒也。)

  以傷寒爲毒者。以其最成殺厲之氣也。(喻嘉言雲。入一毒字。便開過端。殊不知傷寒之人。寒盛于外。熱深于內。

  發而爲斑黃。爲吐衄爲狐惑。爲口舌糜爛。爲肺痿嘔膿。爲發頤腫潰。非毒而何。最。聚也。殺厲者。寒氣肅殺暴厲。

  謂傷寒之毒。純是殺厲之氣聚成也。)

  中而即病者。名曰傷寒(病。疾之甚也。言有寒疾而甚者。名曰傷寒。所以仲景辨傷寒。凡六經之證。皆曰病也。

  下文雲。不即病者。言有寒疾而不甚也。王安道以不即病者。過時而發于春夏。方其受寒之時。其人不覺有疾。誤矣)

  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膚。至春變爲溫病。至夏變爲暑病。(內經熱論雲。凡病傷寒而成溫者。先夏至日者爲病溫。

  後夏至日者爲病暑。又生氣通天論。陰陽應象論皆雲。冬傷于寒。春必病溫。推內經之意。以寒自傷于冬至春則寒氣轉而爲溫。至夏則溫氣又轉而爲暑。所以同是外來之邪。不得仍以正傷寒名之也。且考內經上文雲。春傷于風。邪氣留連。

  乃爲洞泄。則是冬時所傷寒邪之氣。亦必著人膚腠肌肉之間。留連成疾。積久不愈。至春令大溫。遂變而成溫病。內經中不言留連者。乃省文也。其雲至夏變爲暑病。此與經旨相悖。更考內經下文雲夏傷于暑。秋必 瘧。是瘧者。不即病之暑。其即病者。乃夏時自傷之暑也。引經斷論。黃帝岐伯皆雲暑自夏傷。至仲景獨雲暑由寒變。若雲可變。將秋時之瘧。亦由冬寒變成。有是理乎。所以方中行起而削之。喻嘉言起而非之也。)

  暑病者。熱極。重于溫也。(夏暑之氣。重于春溫若人感其氣而成病。則不論溫暑。各有輕重。不可拘也。)

  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溫熱病者。皆由冬時觸寒所致非時行之氣也。(此承上文君子固密不傷于寒而言。是以辛苦之人。因冬時不能固密。春夏多溫熱病。且言其病非時行之氣。皆由觸寒所致。內經未聞有冬傷于寒。夏必病熱之語。斯言如出之仲景。爲可削矣。)

  凡時行者。春時應暖而反大寒。夏時應熱而反大涼。秋時應涼而反大熱。冬時應寒而反大溫。此非其時而有其氣。

  是以一歲之中。長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則時行之氣也。(大寒。補亡論作大涼。金克木也。大涼。外台秘要中作大冷水克火也。秋時大熱。火克金也。冬時大溫。每與濕氣並行。土克水也,凡此者。皆賊邪之氣。故雲非其時而有其氣。非時之氣。感受必同。所以一歲之中。凡四時之病。長幼多相似也。愚謂以上時行之氣。不過是四時熱病。皆傷寒之類。春時應暖而反大寒。人因其暖。不料其寒。則爲春傷寒。既傷之後。暖氣仍回。同溫病也。夏時應熱而反大涼。人因其熱。

  不覺其涼。涼中即有寒氣則爲夏傷寒。既傷之後。熱氣仍回。同暑病也。秋時應涼而反大熱。人亦因其熱。不禦其涼。

  則爲秋傷寒。既傷之後。涼郁其熱。同燥病也。冬時應寒而反大溫。人又因其溫。反忘其寒。則爲冬傷寒。既傷之後。

  寒包其溫。非真寒也。巢元方以一歲之中。病無長幼。率多相似。爲天行病。且以春溫寒疫之證指之。即天行溫疫病。

  俗又從疾。通名瘟疫。昔醫如朱奉議。孫真人。許學士。龐安時常器之輩。皆相承其說。不覺其非。至吳又可始作溫疫論二卷。言天地間。別有一種異氣觸人。乃名溫疫。又喻嘉言複作尚論篇。詳論溫疫以破大惑。乃知仲景所言。不過四時所行不正之氣。即內經雲傷寒之類是也。)

  夫欲候知四時正氣爲病。及時行疫氣之法。皆當按鬥曆占之。(四時正氣。即上第三節雲四時之氣也。時行疫氣。即上節雲時行之氣也。成注既言時行之氣。又言溫與疫者。誤也。溫即冬時應寒而反大溫之溫下文雲冬溫是也。況此節正文無溫字。若言是春溫。誤之誤矣。疫即三時反寒反涼之氣。下文雲寒疫是也。按此溫疫。並非大瘟大疫。予于上文已明言之。占測也。候也。成注雲占前鬥建。審其時候之寒溫。察其邪氣之輕重。言當按鬥柄所指之節氣而測候之也之指下文傷寒冬溫寒疫等證而言。又按成注雲占前鬥建可見四時八節決病法。當在陰陽大論之前。)

  九月霜降節後。宜漸寒向冬大寒。至正月雨水節後。宜解也。所以謂之雨水者。以冰雪解而爲雨水故也。至驚蟄二月節後。氣漸和暖。向夏大熱。至秋便涼。(成注雲。此爲四時之正氣。)

  從霜降以後。至春分以前。凡有觸冒霜露。體中寒即病者。謂之傷寒也。(體中寒傷。寒缵論作體虛中寒甚通夫寒爲冬月之正氣。正氣何能傷人。其爲寒中者因其人體氣先虛故也。中字作傷字解。莫認作中寒之中。蓋中寒是冷證。傷寒是熱證不可混也。)

  九月十月。寒氣尚微爲病則輕。十一月十二月。寒冽已嚴爲病則重。正月二月。寒漸將解。爲病亦輕此以冬時不調。

  適有傷寒之人。即爲病也。(按此節仲景書系正文成氏例改作注。故諸家纂仲景書者屢屢削之。成注雲。此爲四時正氣。

  中而即病者也。)

  其冬有非節之暖者。名曰冬溫冬溫之毒與傷寒大異。冬溫複有先後。更相重沓。亦有輕重。爲治不同。證如後章。

  (成注雲此爲時行之氣。即前第九節雲冬時應寒而反大溫者是也。冬溫雖與傷寒異。然亦不過是傷寒之類。寒有寒毒。

  則溫有溫毒。一句便了。其雲複有先後更相重沓者。明系叔和雜入之語。故喻嘉言注雲。此與仲景之文無涉也。喻氏複雲。證如後章其意蓋指篇後溫瘧風溫溫毒溫疫爲言。此無識之最者也。愚因刪去使無增後學之疑。)

  從立春節後。其中無暴大寒。又不冰雪。而有人壯熱爲病者。此屬春時陽氣。發于外。冬時伏寒變爲溫病。(諸家本皆無外字。覺辭意不貫。今從准繩傷寒例增入。成注雲此爲溫病也。王宇泰雲。此是外邪喚出內邪。乃冬傷于寒所致。)

  從春分以後至秋分節前。天有暴寒者。皆爲時行寒疫也。(此亦時行之氣即前第九節雲。春時反寒夏時反涼者是也。

  然不曰春寒夏涼病而曰寒疫者。此是外寒之氣。郁其溫熱故也。按前第九節又雲。秋時反熱。此與冬溫病相似。其不曰秋熱病。而亦曰寒疫者。可見秋時之氣。亦寒郁其熱也。愚以此等病即是傷寒之類。俗雲四時傷寒是也。成注雲。此是疫氣。夫冬溫獨非疫邪。大抵時行之反氣皆是疫。何也。氣與時反。人不及備所以病無長幼。率多相似。如徭役之役。

  字從 者。乃省文也。此非若正氣之傷人。必待體虛而後中也。)

  三月四月。或有暴寒。其時陽氣尚弱。爲寒所折病熱猶輕。五月六月陽氣已盛。爲寒所折。病熱則重。七月八月陽氣已衰。爲寒所折病熱亦微。其病與溫。及暑病相似。但治有殊耳。(成注雲是數者。以明前鬥曆之法。占其隨時氣候。

  發病寒熱輕重不同。愚按是數者三字。此總結上文傷寒冬溫溫病寒疫等證之辭。愚又按前第十節雲。按鬥曆而占四時正氣爲病則是冬月傷寒春月傷風。夏月傷暑與濕。秋月傷燥。皆正氣也。正氣爲病。不但傷寒。茲則但言。傷寒。及時行之氣。可見仲景之論。非全書矣。又按本節雲寒疫輕重。以三四五六七八月。陽氣盛衰立論。其言亦不可拘。即如十月爲純陰。陽氣已斂。斯時爲寒所折其病竟不發熱者邪。倘其人病中寒。或不發熱。若是傷寒吾恐其病熱。比之五六月時其勢更盛。難言輕矣。王宇泰雲要在辯其病源寒熱溫三者之異則用藥冷熱之品味判然。此指通章之傷寒溫病熱病而言蓋暑病即熱病也。)

  十五日得一氣。于四時之中。一時有六氣四六名爲二十四氣也。(成注雲節氣十二。中氣十二。共二十四氣。)

  然氣候亦有應至而不至。或有未應至而至者。或有。至而太過者皆成病氣也。(成注雲疑漏或有至而不去一句。愚以至而不去即在應至而不至之中。蓋謂新氣應至而舊氣不去也。夫舊氣不去。即是新氣應至而不至。是二言何以相別邪。

  當如內經雲氣至而反始明。今即就成注所引金匮中言證之。冬至之後。甲子夜半。少陽起。少陽之時。陽始生。天得溫和。其言以得甲子。而天未溫和者。此爲應至而不至也。其言以未得甲子。天得溫和者。此爲未應至而至也。其言以得甲子。而天溫如盛夏五六月時者。此爲至而太過也。其言以得甲子。而天大寒不解者此爲至而不去。即至而反是也。金匮中不言反者。以冬至之交。溫氣尚微寒氣得令。故雖少陽始生。當溫而寒。難以言反。只得以不去二字代之。終不若反字之義更明。按內經雲。至而不至。來氣不及也。愚謂至而不去。即在來氣不及之中。未至而至。來氣有余也。愚謂至而太過。即在來氣有余之中。又雲至而和。則平。至而甚。即太過則病至而反者病。至而不至者病。未至而至者病。

  故曰皆成病氣也。)

  但天地動靜。陰陽鼓擊者。各正一氣耳。(天之體主動。爲陽。地之形主靜爲陰。雖有動靜之分。然陰陽之氣。鼓擊于四時而不息者。寒熱溫涼。各正一氣也。)

  是以彼春之暖。爲夏之暑。彼秋之忿。爲冬之怒(成注雲。春暖爲夏暑。從生而至長也。秋忿爲冬怒。從肅而至殺也)

  是故冬至之後。一陽爻升。一陰爻降也。夏至之後一陽氣下。一陰氣上也。(冬至十一月中。鬥建子。陽生于子。冬至之後。一陽之氣始生。六陰之氣漸斂。成注雲于卦爲複。言陰氣已極。陽氣得複也。爻者。交也。乃陰陽之氣相交易之義。夏至五月中。鬥建午陰生于午夏至之後。一陰之氣始生。六陽之氣漸斂。成注雲。于卦爲 。言陽氣已極。陰氣得遇也。內經雲。冬至四十五日。陽氣微上。陰氣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陰氣微上。陽氣微下。成注引以相證極是。愚按冬至以前爲純陰。純陰者。六陰俱升也。然已交子月得中氣。一陽之氣初升。則一陰之氣先降。故不曰六而曰一也午爲一陰。言陰氣至子月而極。故先降。夏至仿此。)

  斯則冬夏二至。陰陽合也。春秋二分。陰陽離也。(成注雲陽生于子。陰生于午。是陰陽相接。故曰合。陽退于酉。

  秋分八月中鬥建酉陰退于卯。春分二月中鬥建卯是陰陽相背。故曰離。內經曰氣至之謂至。氣分之謂分。至則氣同。分則氣異即離合之義也。愚按上正文雲。春秋二分。爲陰陽離。成注雲。是陰陽相背。故曰離。夫陰陽豈有離背之理。但曆家以冬夏二至。爲日至南至北。春秋二分。爲日離南離北。日循黃道而行。至春秋分。日行中天。纏于赤道。當黃赤二道之交。其時晝夜等分。不寒不暑。陰陽和平。二氣相交而各半。言六陰六陽之氣。于地之上下。各分其三。而無偏也。若然。則是離字之義當作麗。乃陰陽各施其半。兩相附麗之意。此即周子所雲陰根陽。陽根陰。五氣布四時行之謂欤。)

  陰陽交易。人變病焉。(天地陰陽之氣。既相交錯。而春夏秋冬。四時于焉更易。斯人氣亦隨之而變遷。苟不得其養。

  則諸病生焉。)

  此君子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順天地之剛柔也。(成注引內經雲。春夏養陽。以涼以寒。秋冬養陰以溫以熱。所以然者。

  從其根故也。)

  小人觸冒。必嬰暴疹。須知毒烈之氣。留在何經。而發何病。詳而取之。(嬰。加也。又觸也。疹與 同。疹者。善嗜爲病可見小人。不若君子之善于調養。既感外來之邪。兼之飲食不節。而成暴病。夫病既曰暴。須知其觸冒四時風寒暑濕當作燥之氣。必然毒烈。此即四時之傷寒也。其有病不甚暴。邪氣留連。而不愈者。當詳取其毒烈之氣。留在何經。

  而發何病也。)

  是以春傷于風。夏必飧泄。夏傷于暑。秋必 瘧。秋傷于濕。(濕在夏季之月。與暑氣同行。按此濕字。當作燥。)

  冬必咳嗽。冬傷于寒。春必病溫。此必然之道。可不審明之。(春三月風氣用事。春傷于風。風氣通于肝。肝邪有余。來侮脾土。留連至夏暑濕之氣相並。當爲餐泄之證。餐泄者。水谷不化而完出也。夏三月暑氣用事。夏傷于暑。暑當與汗皆出。勿止。若夏傷暑而汗不出。留連至秋。清涼之氣。搏其暑熱。當爲 瘧之證。 瘧者。寒熱往來之久瘧也。秋三月燥氣用事。秋傷于燥。燥亦火之余氣。火乘肺金。留連至冬。複與外寒相觸。當爲咳嗽之證。冬三月寒氣用事。冬傷于寒。寒氣通于腎。腎失閉藏之令。內郁所傷之寒。久而成熱。留連至春。更遇外來之溫氣。引出內郁之熱邪。因而成溫病也。是則觸冒四時之正氣。留連致疾。勢所必然。醫者所當詳審而責治之也。)

  傷寒之病逐日淺深。以施方治。今世人傷寒。或始不早治。或治不對病。或日數久淹困乃告醫醫人又不根據(外台秘要中作知)次第而治之。則不中病皆宜臨時消息制方。無不效也。今搜采仲景舊論。錄其證候。診脈聲色。對病真方。

  有神驗者。擬防世急也。又土地溫涼高下不同。物性剛柔。餐居亦異。是故黃帝與四方之問。岐伯舉四治之能。以訓後賢。開其未悟者。臨病之工宜須兩審也。(此二節于上下文不相貫。外台秘要中系王叔和之論。外台序諸論傷寒凡八家。

  以仲景爲第一家。則序陰陽大論雲雲也。其第二家。則序王叔和曰。傷寒之病逐日淺深雲雲也。又曰。夫表和裏病。下之而愈。汗之則死。裏和表病。汗之而愈下之則死雲雲。至安危之變。豈可詭哉。此亦序王叔和之論也。愚按唐時王焘著外台方論。實節取上古諸家之說。其因傷寒例。雜入叔和之語居多。故特序曰王叔和雲雲也。夫叔和當日。既雲搜采仲景舊論真方。其于撰次傷寒論時。何不曰。此系仲景論。此爲仲景方也。標題不明間附己意。以致玉石難分。深爲可恨。)

  凡傷于寒。則爲病熱。熱雖甚。不死(此承上文春傷于風之節而言。推仲景之意。以四時之氣。皆能傷人。其留連不愈者。已爲餐泄 瘧咳嗽溫病矣。其有病暴而不留連者。即爲四時傷寒之病。故特舉一凡字該之。若但論冬月之傷寒。

  則不日凡矣或問于春何以雲寒。殊不知春風中。寒氣偏多。所以仲景辯太陽病先言中風條也。夏月暑氣大行。早晚間時有雷雨陰濕之寒。所以潔古論中暑。爲靜而得之。其證頭疼身熱無汗。亦傷寒也。秋月燥氣固勝。早晚間每多霧露清涼之氣。五行家以秋屬金。金體本涼而其氣亦同寒也。至冬月寒水用事。不待更解。凡此四時之中。皆有傷寒之病。其實非寒而皆爲熱。成注引內經雲。風寒客于人。使人毫毛畢直。皮膚閉而爲熱是傷寒爲熱病也。又引針經雲。熱多者易已。

  是熱雖甚。不死也。)

  若兩感于寒而病者。必死。(兩感病見下文。其義已注前第一卷熱論中。)

  尺寸俱浮者太陽受病也當一二日發。以其脈上連風府。故頭項痛腰脊強。尺寸俱長者陽明受病也。當二三日發。以其脈挾鼻絡于目。故身熱目疼鼻幹不得臥。尺寸俱弦者。少陽受病也。當三四日發。以其脈循脅絡于耳。故胸脅痛而耳聾。

  此三經皆受病未入于腑者。可汗而已。尺寸俱沈細者。太陰受病也。當四五日發。以其脈布胃中。絡于嗌。故腹滿而嗌幹。尺寸俱沈者。少陰受病也。當五六日發。以其脈貫腎。絡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幹而渴。尺寸俱微緩者。厥陰受病也。當六七日發。以其脈循陰器絡于肝。故煩滿而囊縮。

  此三經皆受病。已入于腑可下而已。(以上論六經受病。與內經熱論中文。大同小異。熱論雲一日二日。上卻雲一二日二三日。其論更覺圓活。又熱論雲髒上卻雲腑。熱論無此三經皆受病。已入于腑。可下而已三句。上卻從而補之。非仲景孰能引經作論。如此其切當邪。第其于每經之首。必先言脈者。此與經旨大悖。夫傷寒以識證爲先。而辯脈次之。

  識證者何。如病患頭項痛。腰脊強。即知其爲太陽病也。目疼鼻幹。即知其爲陽明病也。胸脅痛耳聾。即知其爲少陽病也既識其證。則某病見某證。當顯某脈。不宜某脈。某脈則吉。某脈則凶。此爲最要之訣。今則雲尺寸俱浮者。太陽受病也。夫浮脈。豈可以定太陽病邪抑太陽病。豈止一浮脈邪。愚即就仲景論浮脈一二條言之。有雲陽明病。脈浮無汗而嘔。宜發汗則愈。宜麻黃湯。又雲太陰病。脈浮者可發汗宜桂枝湯。又雲少陰中風脈陽微陰浮者爲欲愈。厥陰中風。脈微浮爲欲愈。不浮爲未愈惟少陽病無浮脈。然其雲三陽合病脈必浮大上關上則少陽亦在其中。以是而知陰陽六經。皆有浮脈也。更即就仲景論太陽病脈一二條言之。一雲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爲中風。又雲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曰傷寒。又雲傷寒一日。太陽受之。脈若靜者爲不傳。頗欲吐。若煩躁。

  脈數急者。爲傳也。又雲太陽病。發熱惡寒。熱多寒少。脈微弱者。此無陽也。不可發汗。又雲太陽病。身黃脈沈結。

  少腹硬。小便不利者。爲無血也雲雲。又雲。太陽病下之。其脈促。不結胸者。此爲欲解也。又雲脈緊者爲咽痛。脈弦者必兩脅拘急。脈細數者頭痛未止。脈沈者必欲嘔。脈沈滑者協熱利。凡此者。皆太陽之脈也。舉一太陽以概其余。是上文言尺寸俱長。俱弦。俱沈細。俱沈。俱微緩。與受病之經。皆不相合。吾恐叔和在當日雖善切脈。苟不問病家所苦。

  但據尺寸以測受病之經。不無誤矣。識者謂傷寒例中。凡言脈處。皆叔和所增入。即如以平脈辯脈法。反作第一卷。列于傷寒例前。亦此意也。近醫程子郊倩。議叔和雲。彼見經文上無有脈法。遂恣意杜撰。不知熱病之脈。經文已于後篇評熱論。補出脈躁疾三字矣。又雲熱病爲陽。其加三陰經以沈微細緩之脈。則是陽病見陰脈者死矣。經文何以雲熱雖甚不死。此等處關系豈小。且與平脈論自相背謬。喻氏尚論及此。獨置而不言。何其恕也。)

  若兩感于寒者。一日太陽受之。即與少陰俱病。則頭痛。口幹煩滿而渴。二日陽明受之。即與太陰俱病。則腹滿身熱。不欲食谵語。三日少陽受之。即與厥陰俱病。則耳聾囊縮而厥。水漿不入。不知人者六日死。若三陰三陽。五髒六腑。皆受病。則營衛不行腑髒不通則死矣(成注雲。陰陽俱病。表裏俱傷者爲兩感。故其受病。則陰陽兩證俱見其傳經。

  亦陰陽兩經俱傳也。六日死。義詳見前第一卷熱論中。愚按上單傳之病。先太陰而後少陰。此則先少陰而後太陰何也。

  王宇泰雲。逆傳之說。猶未盡善。蓋太陽與少陰。陽明與太陰。少陽與厥陰。髒腑相合。陰道從陽,譬之妯娌。但以夫年爲次。不以己齒爲序也。)

  其不兩感于寒更不傳經不加異氣者至七日。太陽病衰頭痛少愈也。八日陽明病衰。身熱少歇也。九日少陽病衰。耳聾微聞也。十日。太陰病衰。腹減如故。則思飲食。十一日。少陰病衰。渴止。舌幹已而嚏也。十二日厥陰病衰囊縱少腹微下。大氣皆去病患精神爽慧也。(上注俱見前第一卷熱論中。按內經熱論。無更不傳經。不加異氣二句喻嘉言雲。八字系叔和增入。推叔和之意。欲爲下文更感異氣。變爲溫瘧風溫溫毒溫疫等證章本。因添此八個字。大亂仲景原論遺旨。

  愚因刪之。)

  若過十三日以上不間。尺寸陷者。大危(病少瘥。爲間。此承上文而言。傷寒過十三日。諸經之病熱。猶然不瘥。

  其脈尺寸沈陷者。成注雲。正氣內衰。邪氣獨勝。故雲大危。此一節乃仲景以證合脈脈證相參之大法也。愚按叔和參論仲景傷寒處辄以脈驗證。如最前節雲。尺寸俱浮。尺寸俱長。俱弦等脈。而雲此是太陽陽明少陽等病。又如下節雲。脈陰陽俱盛。重感于寒。變爲溫瘧。又雲陽脈浮滑。陰脈濡弱更遇于風變爲風溫等四病。反以脈爲主。而病由脈定以至後世之醫。每每自矜神診。專以不問病源爲奇。其乖錯可勝道哉。縱使叔和精于診法。不宜作此等論。以誤後之學人。)

  若更感異氣變爲他病者。當根據後壞證病而治之若脈陰陽俱盛。重感于寒者。變爲溫瘧。陽脈浮滑陰脈濡弱者。更遇于風。變爲風溫。陽脈洪數。陰脈實大者。更遇溫熱。變爲溫毒。溫毒爲病最重也。陽脈濡弱。陰脈弦緊者。更遇溫氣。

  變爲溫疫。以此冬傷于寒。發爲溫病。脈之變證。方治如說。(按仲景言壞病止二條。有太陽病不解之壞病。有本太陽病不解。轉入少陽之壞病皆以發汗吐下溫針病仍不解。爲醫所壞。故雲壞病。然仲景于兩條之下。皆雲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豈有更感異氣。變爲溫瘧風溫溫毒溫疫等病。亦與壞病同一治法者邪。況仲景論中。但言治壞病之法。

  無治壞病之方。叔和偏以此四種溫病。皆因冬傷于寒所發。且雲脈之變證。方治當如其所言。根據壞病之法而治之。庶起叔和于今日。而求仲景治壞病之方。彼將何所指也。又按上四種溫病。喻氏尚論篇已辯其妄。且此系叔和杜撰之文。愚因起而刪之。免致後學于脈上尋此四病。又欲于仲景壞病條。求治溫之方。徒增疑惑耳。)

  凡人有疾不時即治隱忍異差。以成痼疾。小兒女子。益以滋甚。時氣不和。盒飯早言。尋其邪由。及在腠理。以時治之罕有不愈者。患人忍之。數日乃說邪氣入髒則難可制。此爲家有患備慮之要。

  凡作湯藥不可避晨夜。覺病須臾。即宜便治。不等早晚則易愈矣。若或差遲病即傳變。雖欲除治。必難爲力。服藥不如方法。縱意違師。不須治之。(上二節喻氏雲此巴人下裏之音。因從刪例。)

  凡傷寒之病多從風寒得之。始表中風寒。入裏則不消矣。未有溫覆而當。不消散者。不在證治。(溫覆而當。則在表之風寒已散。不至傳入于裏。不須再議湯藥。故雲不在證治。)擬欲攻之。猶當先解表。乃可下之。若表已解。而內不消非大滿。猶生寒熱則病不除。(上言非大滿。猶生寒熱。是表雖解而未盡解也。若但下之。則病不除。愚意雲。此是大柴胡湯證。成注雲非大滿。是邪未收斂成實。下之。則裏虛而邪複不除。猶生寒熱。斯言誤矣。)若表已解。而內不消。大滿大實堅。有燥屎。自可除下之。雖四五日。不能爲禍也。(上言四五日不能爲禍。因醫人于四五日之傷寒。每不敢輕用下藥。要之下證悉具。即用下藥。實無所害非雲證屬可下。複可遲至四五日也。愚意雲。此是大承氣湯證無疑。)若不宜下。而便攻之。內虛熱入。協熱遂利。煩躁諸變。不可勝數。輕者困笃重者必死矣。(以上系仲景語以下叔和之論居多。)

  夫陽盛陰虛(外台秘要中作表和裏病)汗之則死。下之則愈。(外台作下之而愈汗之則死。)陽虛陰盛。(又作裏和表病。)汗之則(又作而)愈下之則死。(按此節。外台中系王叔和之論。考其原論雲表裏。何等徑捷快暢。表病宜汗裏病宜下。汗下合法者愈相反者死。自改作陰陽虛盛。致令後人。千言萬語。注釋不明。識者雲。此是成無己以表爲陽。以裏爲陰。改其正文。以見己之善注。然亦無從征也。據坊本雲。陽盛陰虛。此是熱邪郁于裏。乃裏實之證。非真陰虛也。

  若果陰虛。豈可輕言下乎。陽虛陰盛。此是寒邪束于表。乃表實之證。非真陽虛也。若果陽虛。豈可輕言汗乎。又陽盛。

  當作熱甚看。裏熱甚。故宜下。陰盛。當作寒甚看。表寒甚。故宜汗)

  夫如是。則神丹安可以誤發甘遂何可以妄攻。(神丹甘遂想叔和時汗下之藥。世醫之所通用。故遂舉而作汗下之論耳。

  按千金方有神丹丸見發汗第六第一方。)虛實(外台作表裏。)之治。相背千裏。吉凶之機。應若影響。豈容易哉。

  況桂枝下咽。陽盛(外台作表和。)則斃。承氣入胃。陰盛(又作裏平。)以亡。(此承上文複申言陽盛之病。裏熱已極。如誤投桂枝湯。乃辛熱發表之藥。反濟其裏熱之火。其人焉得不斃。然叔和何不曰麻黃下咽。而必曰桂枝也。愚以仲景論桂枝證。皆系發熱汗出。其陽明胃家實之證。亦身熱汗自出。則是上言陽盛者。乃承氣湯證也。當用承氣。誤投桂枝。此以陽明汗多實熱之條。錯認作太陽汗出發熱之候。所以承氣桂枝。彼此多。兩相誤服也。若麻黃湯。乃太陽經無汗之的藥。與陽明 然汗出之證。兩不相侔。不待智者。自能分辯。曷由而致誤也。又陰盛之病。表寒外束。發熱如火。醫人反認以爲裏實熱甚。誤投承氣。焉得不亡。成注引金匮雲。不當下而強與下之者。令人開腸洞泄。便溺不禁而死。是以陰盛爲裏寒之陰證。誤矣。)

  死生之要。在乎須臾。視身之盡。不暇計日。此陰陽(外台作表裏。)虛實之交錯。其候至微發汗吐下之相反。其禍至速。而醫術淺狹。懵然不知病源。爲治乃誤使病者殒殁。自謂其分。至今冤魂塞于冥路。死屍盈于曠野。仁者鑒此。

  豈不痛欤。

  凡兩感病俱作。治有先後。發表攻裏。本自不同。而執迷妄意者。乃雲神丹甘遂。合而飲之。且解其表。又除其裏。

  言巧似是。其理實違。夫智者之舉錯也。常審以慎。愚者之動作也。必果而速。安危之變。豈可詭哉世上之士。但務彼翕習之榮。而莫見此傾危之敗。惟明者。居然能護其本。近取諸身。夫何遠之有焉。(上二節。辭義冗雜。大半可刪。)

  凡發汗溫暖湯藥其方。雖言日三服。若病劇不解。當促其間。可半日中盡三服。若與病相阻。即便有所覺病重者。

  一日一夜。當 時觀之。如服一劑。病證猶在。故當複作本湯服之。至有不肯汗出。服三劑乃解。若汗不出者。死病也。

  (此一節辭義。仲景已明注在桂枝湯下。不宜于例中言之。)

  凡得時氣病。至五六日。而渴欲飲水。飲不能多。不當與也。何者。以腹中熱尚少。不能消之。便更與人作病也。

  至七八日。大渴欲飲水者。猶當根據證與之。與之常令不足。勿極意也。言能飲一鬥。與五升。若飲而腹滿。小便不利。

  若喘若哕。不可與之。忽然大汗出。是爲自愈也。凡得病。反能飲水。此爲欲愈之病。其不曉病者。但聞病飲水。自愈。

  小渴者乃強與飲之。因成其禍不可複數。(按上言時氣病。即四時傷寒。皆是熱病。熱病屬火。仲景用水法者。以水寒能勝火熱。故也。)

  凡得病。厥脈動數。服湯藥更遲。脈浮大減小。初躁後靜。此皆愈證也。(更平聲厥。其也。凡得病之人。其脈動數者。或浮大者。服湯藥後。其人脈更遲。或減小。又人于初病時。則躁亂。服湯藥後得安靜。凡此者。皆是向愈之證)

  凡治溫病。可刺五十九穴。人身之穴。三百六十有五。其三十穴。灸之有害七十九穴。刺之爲災。並中髓也。(按上雲溫病。即內經雲熱病。皆系傷寒之類刺熱病之法。詳素問刺熱論。又靈樞熱病論中。愚以二篇經義。悉心參閱。合成刺熱病法。在後第十四卷中。凡治傷寒家。不可不知此法。蓋以熱邪之氣。注入經絡。一時湯藥不能取效。非針則無以泄其熱。況仲景亦有刺風池風府期門等法。學醫者所當究心。上言刺法。略舉其端。令人無可下手處。此必是仲景刺熱遺論。叔和偶撰入此。)

  脈四損。三日死。平人四息。病患脈一至。名曰四損。脈五損。一日死。平人五息。病患脈一至。名曰五損。脈六損。一時死。平人六息。病患脈一至。名曰六損(愚按傷寒。系熱病。熱病緣何有損脈。此明系叔和增入。刪之可也。)

  脈盛身寒。得之傷寒。脈虛身熱得之傷暑。(考素問刺志論雲。氣盛身寒。得之傷寒。氣虛身熱。得之傷暑。推內經之意。以人形氣盛者。身宜常溫。而今反寒者。蓋得之傷寒也。此傷寒。必是初起之寒。乃太陽病。未發熱之時也。否則身寒二字。不可爲准。抑人形氣虛者。身宜常清。而今反熱者。蓋得之傷暑也。此傷暑。必是受夏月清涼之氣。其人反無汗而身發熱也。否則身熱二字。亦不可爲准。愚按此二句辭義。與上下文不相貫。叔和竟自我作古。以氣字改脈字。

  成注亦隨文作解雲。傷寒者。脈盛而身寒。傷暑者。脈虛而身熱。自改脈字後。則撰者注者。遂相習于非。而違經作解。

  使後之學人。察脈辯證。每見脈盛者。身未必寒而多熱。脈虛者。身未必熱而反涼。至有以身寒之中寒。爲傷寒。身熱之傷寒。爲傷暑。世醫執此二語。其錯誤將無窮矣。況傷寒暑病。仲景于傷寒例前。言之已明。何得更入死脈類中。徒起疑端耳。)

  脈陰陽俱盛。大汗出不解者死。(汗出後宜解。不解者。脈仍盛也。)

  脈陰陽俱虛。熱不止者。死。(是爲正氣已虛。不勝邪熱故也。)

  脈至乍疏乍數者。死(成注雲。此天真營衛之氣。斷絕也。)

  脈至如轉索者。其日死(成注雲。此爲緊急而不軟。是中無胃氣。故不出其日而死。)

  谵言妄語身微熱。脈浮大。手足溫者。生。逆冷。(身不熱。手足不溫也。)脈沈細者。(不浮大也。)不過一日。死矣。(是爲脈證相反。故死。)

  此以前。是傷寒熱病證候也。(此指前七節之脈而言。以其中有不言是何病之脈。故複從而申明之也。或雲。此總結傷寒例通篇之意。成氏無注。誠爲缺義。)

  (琥)按上仲景傷寒例。其中雜入叔和之論頗多。金時成無己隨文混注。不爲分別。至明萬曆間歙人方中行。著傷寒條辯。以其例非仲景書而削之。近今時有西昌喻嘉言雲。此例乃叔和所作。遂從而駁正其失。複有程子郊倩。更起而罵之。其毀讪前人。失之太過。愚家有宋板傷寒論。其例首。有四時八節氣候決病法。此實出仲景手述。非叔和所能道及。今讀方喻程三家之書。知尊仲景矣。獨略仲景決病法而不載。何昧昧也。愚以傷寒例。原系仲景之書。其中有與內經相悖處。大都是叔和所撰。然叔和之言。亦有可采處。學人須悉心體認。則前人之得失迥然。自出。予非故爲是毀譽之端也。所可笑者。今醫活人之技。萬分不及古人。而指摘古人更甚。噫抑何不自量之甚欤。

  卷之二

  附昔賢傷寒例

  華元化雲。夫傷寒始得。一日在皮。當摩膏火灸。即愈若不解者。至二日在膚。可法針。服解肌散。發汗。汗出。

  即愈。若不解者。至三日。在肌複發汗。則愈。若不解者。止。勿複發汗也。至四日。在胸。宜服藜蘆丸。微吐則愈若更困。藜蘆丸不能吐者。服小豆瓜蒂散。吐之。則愈。視病。尚未醒。醒者。複一法針之。五日在腹。六日入胃。入胃。

  則可下也。若熱毒在胃外。未入于胃。而先下之者。其熱乘虛便入胃。則爛胃也。然熱入胃病。要當複下去之。不得留于胃中也。胃若實熱。致此爲病。三死一生。此輩皆多不愈。胃虛熱入爛胃也。其熱微者。赤斑出。劇者。黑斑出。赤斑出者。五死一生。黑斑出者。十死一生。病者過日。不以時下之。熱不得泄。亦胃爛斑出。

  (琥)按傷寒之邪。自外而著于經絡。入于胃腑。故始得在皮。繼在膚。繼在肌。更進而在胸。在腹以入于胃。入胃不解。則熱不得泄。胃爛而死者多矣。據元化此論。雖不言陰陽六經。然其意實與仲景例相合。其言在皮膚。在肌者。

  此即仲景三陽經。未入于腑之病也。其言在胸腹。與入胃者。此即仲景三陰經。已入于腑之病也。摩膏法。惜今不傳。

  針法及吐法。傷寒科又不講。俗醫所議者。止汗下與和解。三法而已汗下。得宜猶可以爲上工。至有汗下和解。錯治不效。輕投溫補。以治中寒法治傷寒。其爲害人。不知幾許。盍于上例一致思之。

  或問雲。元化摩膏火灸法。此以熱藥治寒證也。子何以傷寒爲熱病邪。予答雲。經言發表不遠熱。仲景治太陽病一二日。用麻黃桂枝二湯以發之。亦甘溫辛熱之劑。至邪已入裏。叔和即相戒雲。桂枝下咽。陽盛即斃。明乎此。則治傷寒之法。可無誤矣。

  巢元方雲。傷寒者。起自風寒。入于腠理。與精氣交爭。營衛痞隔。周行不通。病一日至二日。氣在孔竅皮膚之間。

  故病者。頭痛惡寒。腰背強重。此邪氣在表。洗浴發汗即愈。病三日以上。氣浮在上部。胸心填塞。故頭痛。胸中滿悶。

  當吐之。則愈。病五日以上。氣深。(千金作沈)結在髒。故腹脹身重。骨節煩疼。當下之則愈。(在髒髒字。當作腑字解。仲景雲已入腑者。可下而已。其義相通。或疑骨節煩疼。當是太陽表證未罷。恐不宜下。殊不知上雲腹脹。此爲胃腑實熱已極。熱氣自內蒸發于外。所以骨節煩疼。巢氏用下法。至當無疑。)

  (琥)按上巢氏治傷寒。不過用汗吐下三法。乃知其病。總系實熱之證。與仲景汗下例。同出一義劉守真雲。傷寒表證。當汗而不可下。裏證。當下而不可汗。半在表。半在裏。則當和解。不可發汗。吐下。在上則通之。在下則泄之。

  傷寒無汗。表病裏和者。則麻黃湯汗之。或天水散之類。亦佳。表不解。半入于裏。半尚在表者。小柴胡湯和解之。或天水。涼膈散。甚良。表裏熱勢俱甚者。大柴胡湯微下之。更甚者。大承氣湯下之。表熱多。裏熱少者。天水一。涼膈半和解之。裏熱多。表熱少。未可下者。涼膈天水。一半調之。勢更甚者。小承氣湯下之。表證解。但有裏證者。大承氣湯下之。凡此諸可下者。通宜三一承氣湯下之。發汗不解。下後。前後別無異證者。通宜涼膈散調之。以退其熱。兩感仿此而已。傷風自汗。表病裏和者。桂枝湯解肌。半在表。半在裏。白虎湯和解之。病在裏者。大承氣湯下之。

  (琥)按上守真氏論治傷寒法。所取仲景汗下和解之方。自麻黃桂枝二湯外。不過是大小柴胡。大小承氣。及白虎湯。又複自制天水散。涼膈散。三一承氣湯。大都是甘寒苦寒辛涼之劑。此以傷寒之病。表裏俱熱。以寒治熱。固其宜也。但上文雲。傷寒表證無汗。用麻黃湯之時。複雲。或天水散之類亦佳。斯言不可爲例。夫天水散。乃甘寒之藥。縱用蔥豉之苦辛。煎湯調服。但能清陽明氣分肌肉間熱。何能散太陽經皮表之寒氣邪。經雲發表不遠熱。麻桂之辛熱。亦傷寒初起時必用之藥。若謂寒氣所郁。發熱過甚。竟以滑石一味爲君。而欲清之。遂謂表病之能愈。吾不信矣。至于邪已入裏。熱勢甚。而用三一承氣。或表裏俱熱。而用天水涼膈。斯爲治熱病之要法。學人所當參合而用其方也。

  張子和雲。凡人冒風時氣溫病傷寒三日以裏。頭痛身熱惡寒。可用通聖散。益元散。入生姜豉蔥。煎一大碗。去滓。

  稍熱先以多一半投之。良久。用钗子于咽喉中。探引吐了。次用少半。亦稍熱投之。更用蔥醋酸辣湯投之。衣被蓋覆。

  汗出則愈矣。如遇世亂。內經曰。歲火太過。炎暑流行。火氣太盛。肺金受邪。上應熒惑。大而明現。用辛涼之劑解之。

  則萬舉萬全也。若遇治世人安。可用升麻湯。葛根湯。敗毒散。辛溫之劑解之。亦加蔥根白豆豉。上湧而表汗。內經曰。

  因其輕而揚之。揚者。發揚也。謂吐汗。以發揚寒熱之邪也。(世亂者。謂疫氣傳染。人病卒暴而死之時也。治世人安。

  謂人病不卒暴而痊安者多。)

  又雲。傷寒溫疫。時氣冒風。中暑。俱四時不正之氣也。人若初感之。皆頭痛惡寒身熱。及寒熱往來。腰脊強。是太陽經受病也。內經曰。可先治內。而後治外。先用生姜蔥白豆豉。煎雙解散。上湧。及汗出則解。如不解者。至五六日或不大便。喘滿谵語。實熱兩手脈沈。可用調胃大小承氣湯下之。此先治外。而後治內也。(先治內後治外。謂先湧之。

  是治內。吐時汗出。即是治外。先治外後治內。謂汗後不解方。用下藥。)

  傷寒七八日。發黃有斑。潮熱腹滿者。或痰實作止。雖諸承氣湯下過者。仲景雲。寸口脈浮滑者。可用瓜蒂散吐之。

  啓玄子雲。上盛不已。吐而奪之是也。

  (琥)按上吐汗之法。極是但雲。投以蔥醋酸辣湯。不可爲。則雖經雲酸者。令人上湧。然其性能收斂。外寒湯中之醋。不宜用也。又上雲溫疫時氣冒風中暑。總以傷寒貫之。可見熱病所該者。廣其名雖異。而治法頗同矣。

  王海藏雲冬傷于寒。春必溫病。蓋因房室勞傷與辛苦之人。腠理開泄。少陰不藏。腎水涸竭。而得之無水。則春木無以發生。故爲溫病。至長夏之時。時強木長。因絕水之源。無以滋化。故爲大熱病也。傷寒之源如此。春爲溫病。夏爲熱病長夏爲大熱病。其變亦隨乎時而已。邪之所感。淺者。其病輕而易治深者。其病重而難治尤深者。其病死而不治。

  (琥)按上海藏之論。是三秋時無傷寒矣。蓋古人言不盡意。上文既雲變隨乎時。則秋令多燥熱秋之傷寒。當爲燥熱病。至深秋時。則同正傷寒矣。至于治法。則隨其邪之淺深。熱之輕重。或汗或吐或和解及下。在學人通變用之而已。

  陶節 雲。傷寒者冬月寒邪。傷于足太陽經。實時病者。爲正傷寒。其證便有頭疼發熱惡寒。脈浮緊而無汗治。宜發表。自然熱退身涼。若傳陽明經。便有目痛鼻幹不眠。脈微洪之證。治宜解肌。若傳至少陽經。便有胸脅痛而耳聾。

  寒熱嘔而口苦。脈弦數。之證。治宜和解表裏。若表證皆除。傳進三陰。反見怕熱。揭去衣被。燥渴谵語。潮熱斑黃往亂。大便不通脈沈實而有力。治宜急下。大便通而其熱愈矣。若傷風者。初起頭疼發熱惡寒。脈浮緩。自汗。鼻塞聲重。

  此名傷風。亦是太陽病起。若傳至各經。根據前傷寒條下治之。其春夏秋三時。雖有惡寒身熱微頭疼。即爲感冒。非時暴寒之輕。非比冬時正傷寒爲重也。

  (琥)按上節 論傷寒三陽經證。傳入三陰。大便不通。治宜急下。據仲景法。凡雲急下者。皆用大承氣湯。夫三陰有太少。厥之不同。而治法總以一湯下之者。何也。蓋仲景雲。三陰證。已入于府者。可下而已。其時病患腸胃實熱已極。陰經近裏。熱氣蒸郁三陰之經。當見腹滿嗌幹。口舌燥渴。煩滿囊縮等證。但用承氣湯。下其腸胃中之實。而陰經之熱自解。所以陰經有三。用藥治之。止一法也。至于仲景論太陽中風。(中與傷同一義)與傷寒無異。但以脈緩自汗爲別。陶氏雲鼻塞聲重。此即丹溪所雲傷風屬肺。戴院使雲。新咳嗽者是也。其證飲食如故。大小便如常。乃另是一種病。烏得入于太陽經例。見證不明。徒遺世诮。

  (琥)總按上昔賢論傷寒例。大都宗內經熱病之旨。且其義與仲景傷寒例。互相發明。故其治法。或汗或吐或下或和解或針刺。無殊療也。讀仲景書者。可不玩索而旁通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卷之三

  辯太陽病脈證並治法上

  (此系仲景原文)

  (王安道雲。仲景之書。叔和所增入者。辯脈平脈。與可汗可下等諸篇而已。其六經篇。非叔和所能贊辭也。緣注太陽上編。仍遵仲景之舊雲爾。)

  太陽之爲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此言太陽之爲病。是總下文中風傷寒而立論也。按黃仲理雲。太陽之爲病脈浮。

  頭項強痛而惡風寒。寒字上又增一風字。乃知惡寒二字。不但指傷寒而言。連中風之候。亦在其中。太陽之經主表。故成注雲。此是太陽表病。)

  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爲中風(太陽病。即上文雲。脈浮。頭項強痛是也。篇中凡言太陽病。皆仿此。夫太陽表病。有營衛之分。成注雲。風則傷衛。寒則傷營。風爲陽邪。故病即發熱。汗出惡風者。人受風邪所傷。

  則皮腠疏。氣不能衛固其外故也。方氏條辯雲。風性柔和。故脈見緩。或雲。脈緩。當作浮緩看。浮是太陽病脈。緩是中風脈。下文雲緊脈。亦當仿此。愚以上言中風。非東垣所雲。中腑。中髒。中血脈之謂。蓋中字與傷字同義。仲景論中不直雲傷風者。恐後學不察。以咳嗽鼻塞聲重之傷風。混同立論。故以中字別之也。)

  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曰傷寒。(風傷衛之證。上文已言之矣。此特舉寒傷營之證而發明之。經雲。人傷于寒。則爲病熱。仲景雲。或未發熱者。成注以寒爲陰邪。不能即熱。郁而方變熱也。

  傷寒惡寒。勢所必至體痛者。寒傷營。營主血。血爲寒氣所凝。故作痛嘔逆者。胃口亦受寒氣所郁。而作嘔也。脈經雲。

  寸口爲陽。尺中爲陰。傷寒之脈。尺與寸俱緊者。成注雲。寒性勁急故也。愚按此條論。于未發熱下。當增無汗二字。

  然雲惡寒體痛。則無汗之意。即在其中。又按體痛。尚論篇誤注作體重。且雲仲景恐人見惡寒體重嘔逆。又未發熱。誤認爲直中陰經之證。故早揭此語于辯證之先。獨不思仲景論太陽病。開口便雲頭項強痛。何至與陰經錯誤。喻氏之言。

  何懵懂之至邪。)

  傷寒一日。太陽受之。脈若靜者。爲不傳。頗欲吐。若躁煩。脈數急者。爲傳也。(此言傷寒。乃兼上中風之證而言。

  下言二三日。傷寒亦仿此。脈靜者。謂浮緊者不甚緊。浮緩者不甚緩也。以外來風寒之邪。約略言之。則一日太陽。二日陽明。三日少陽。成注雲。陽明胃經受邪。則喜吐。頗欲吐者。言不但幹嘔作逆。直欲大吐。乃病進之兆也。躁煩者。

  熱郁之極。脈數者。一息五六至之謂。急疾也。言太陽病。欲傳入陽明。不惟脈緊者。數而急疾。即緩脈。亦變而爲數且疾也。)

  傷寒二三日。陽明少陽證不見者。爲不傳也。(條辯雲上言不傳。乃是太陽病向愈之候。此言不傳。當兼太陽病不解之候。成注亦雲。知邪不傳。止在太陽經中。此是不解之意。)

  (附後例)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爲溫病。(此條是陽明病溫。而亦列于太陽篇者。以初病起。即頭項強痛故也。然此條既系溫病。不可與風寒同治。因另立治溫法。在後第十三卷中。)

  若發汗已。身灼熱者。名曰風溫。風溫爲病。脈陰陽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語言難出。若彼下者。

  小便不利直視。失溲。若被火者。微發黃色。劇則如驚痫。時 。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小便不利四字。當在若被下者四字之上。否則既雲不利。又曰失溲悖矣。此即上條溫病。誤發其汗。變作風溫是爲一逆。複誤下。

  或誤火。是爲再逆。程氏後條辯雲。凡風溫身重多眠。語言難出。小便不利。直視失溲。發黃驚痫 等。此皆溫病中之壞病。亦宜入治溫論。正文與注。詳見後第十三卷中。)

  病有發熱惡寒者。發于陽也。無熱惡寒者。發于陰也。發于陽者。七日愈。發于陰者。六日愈。以陽數七。陰數六故也。(凡病有身發熱。而外作惡寒之狀者。此風寒之邪。傷于陽經而發。乃傷寒病也。有身無熱。而外作惡寒之狀者。

  此風寒之邪。直中陰經而發。爲中寒病也。陽數奇。故愈。約以七日。七者。少陽之數也。陰數偶。故愈。約以六日。

  六者。老陰之數也。成注以火成數七。水成數六。爲解亦通。愚按條辯雲。無熱惡寒者。乃傷寒或未發熱之時。尚論篇雲。寒邪初受。未郁成熱。要之此言。終是太陽病。仲景雲一二日發者。烏得雲。病發于陰。若以寒傷營。營爲陰作解。

  牽強極矣。張氏缵論雲。此條以有熱無熱證。陽病陰病之大端。乃陰陽寒熱關頭。學人所當體認。上論宜入前第二卷傷寒例中)

  太陽病。頭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經盡故也。若欲作再經者。針足陽明。使經不傳。則愈(欲作再經准繩作欲再傳經。猶言再傳一經也。太陽者。巨陽也。內經雲。七日巨陽病衰。頭痛少愈。行其經盡者。謂寒邪之行。只在太陽一經。至七日。則太陽之邪。不外泄。即內入。故曰盡也。凡諸經之邪。必至七日。爲行經盡。而自愈之時。如陽明病身熱。二日受者。八日愈少陽病耳聾。三日受者。九日愈。皆七日以上也。欲作再經者。謂太陽病邪之初。郁熱不散。欲再傳經。當是陽明受之。非若成注雲。傷寒自一日至六日。傳三陽三陰經盡。至七日。當愈不愈。則太陽之邪。

  再傳入陽明也。仲景立此條。是設一截病法雲。太陽病愈。必至七日以上。太陽病傳。止在二三日間醫者。宜及此時。

  針足陽明。迎而奪之。以泄其熱。則病邪之氣已衰。縱使有經而不至于傳。則其病自愈。條辯雲奪其傳路而遏之。遏之之意。猶未善解。針足陽明穴。詳後第十四卷。刺熱法中。愚按成氏此條注謬甚。尚論篇承其謬雲。太陽之邪。傳至厥陰。六經盡矣。至七日當愈設不愈。則七日再傳太陽。八日再傳陽明。豈非謬中之謬邪。考馬玄台內經注雲。自太陽至厥陰。猶人由戶升堂入室。厥陰複出傳于太陽。奈有少陰太陰少陽陽明以隔之。豈有遽出而傳太陽之理。此斥再傳之非。

  實爲千載定論。)

  太陽病欲解時。從巳至未上。(太陽者。盛陽也。成注雲。巳午未。太陽氣王。故乘其時而病解。後條辯雲。太陽病欲解。必藉令未土。土者。陰陽之衝氣也。緣病之發也。非虛發。必陰陽之乖氣。有乘吾之經氣者。病之解也。不徒解必陰陽之衝氣。有王吾之經氣者。愚謂四時之氣。如春溫夏熱秋燥冬寒。皆遇土令而後得解。六經之解。各以三時太陽從巳至未。未。土也。陽明從申至戌。戌。土也。少陽從寅至辰。辰。亦土也。太陰從亥至醜。少陰從子至寅。厥陰從醜至卯。三陰之解。亦以土也。此爲至當不易之理。成注總解雲。陽行速。陰行緩。陽生于晝。陰生于夜。三陽經解時。

  從寅至戌。以陽道常饒也。三陰經解時。從亥至卯。以陰道常乏也。按此論亦有理。)

  風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成注雲。中風家。發汗解後。未全快暢。此即是不了了。必俟十二日。六經行盡之時。余邪悉去。不治自愈。)

  病患身大熱。反欲得近衣者。熱在皮膚。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膚。熱在骨髓也。(身大熱者。

  足太陽病已。發熱之時也。欲得近衣。是表惡風寒也。熱在皮膚。是寒郁而肌表蒸熱也。寒在骨髓。是風寒之氣。束人肌骨間也。凡人病外傷風寒。則遍身骨節入髓疼痛。而作惡寒之狀。扪其皮膚。則大熱烙手。此系太陽表證。故列入太陽上編。身大寒者。謂病傳三陰。邪已入腑。表無熱也。不欲近衣。是內熱發煩躁也。寒在皮膚。謂內熱亢甚。肌表反作冷也。熱在骨髓。是爲郁熱在裏。深入髒腑間也。凡人病外傷風寒。表之不散。傳入于府。胃腑實熱。久不得泄。揚手擲足。大作煩躁之狀。扪其肢體間。厥逆冰手。此非太陽病例。仲景舉此對代而言之耳。愚以病患身熱欲得近衣者。

  仲景法。宜用麻黃湯以汗之。身寒不欲近衣者。宜用大柴胡湯。或三承氣湯以下之。按成注以皮膚骨髓。有淺深內外表裏之分。後條辯不察其誤。謂病患身大熱。反欲得近衣者。是沈陰內锢。而虛陽外浮。皮膚表熱是假。骨髓裏寒是真。

  悖謬極矣。身寒不欲近衣。注與上同義。茲不盡述。或雲。此條非仲景論。系叔和所增入者。詳其文義。與陽盛陰虛。

  汗之則死雲雲。又桂枝下咽。陽盛則斃雲雲。同 此危疑之辭。以驚惑人耳。例宜從刪。)

  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啬啬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熱。鼻鳴幹嘔者。桂枝湯主之(曆舉上十二條。但論太陽中風傷寒溫病等脈證。此條特舉治法而申言之也。中風脈緩。陽浮陰弱者。脈緩之義也。

  診脈之法。有浮中沈三候。浮取之爲陽。沈取之爲陰。陽以候衛。陰以候營。陽脈浮。則衛氣虛。而皮腠空疏。風易透之。風性本熱。故不待閉郁而熱自發也。陰脈弱。則營血虛而津液漏泄。熱複蒸之。熱氣迫血。故不待覆蓋而汗自出也。

  成注雲。啬啬者。不足也。惡寒之貌。淅淅者。灑淅也。惡風之貌。蓋人病外感之證。未有惡風而不兼惡寒。惡寒而不兼惡風者不可拘拘于傷風但惡風也。翕翕者。言如合羽所覆。熱發在表故也。鼻鳴者。肺開竅于鼻。又主皮毛。皮毛失護。風熱壅而氣喘作聲也。幹嘔者。諸陽受氣于胸中。太陽之真氣不能外布。故胸中逆塞而欲作嘔也。與桂枝湯者。成注雲。和營衛而散風邪也。愚按成氏注太陽中風雲。風並于衛。則衛實而營虛。又引經雲太陽病發熱汗出者。此爲營弱衛強。其言強實者。乃風邪之氣入于衛中。既強且實也。如衛中之氣果系強實。何由而外惡風寒邪。予故于陽脈浮下。

  竟注作衛氣虛也。營血果系虛弱矣。然此不過因其自汗出。汗爲血液。故曰虛耳。如營中之血果虛。則仲景與桂枝湯後。

  不當複雲溫覆。以出其汗矣。大抵外感之病以驅邪爲主。風寒之邪入于營衛。營衛中真氣總系虛弱。但一時爲邪所入。

  必先用發散藥。攻去其邪待邪氣去盡。方可以虛弱立論。成注所言不甚明暢。因多削去。以方喻程三家之注。及鄙意以補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卷之三 辯太陽病脈證並治法上

  桂枝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 芍藥(三兩) 甘草(二兩炙) 生姜(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上五味。 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適寒溫。服一升。服已須臾。 熱稀粥一升余。以助藥力。溫覆令一時許。遍身 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後服。不必盡劑。若不汗更服根據前法。又不汗。後服小促 其間。半日許。令三服盡。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時觀之。服一劑盡。病證猶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者。乃服至二三劑。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惡等物。(小促 。言催促煮藥之人也。宋版作少從容。此系傳寫之誤。)

  成氏明理論雲。經曰。桂枝本爲解肌。若其人脈浮緊。發熱汗不出者。不可與也雲雲。蓋桂枝湯本專主太陽中風。

  其于腠理致密。營衛邪實。津液禁固。寒邪所勝者。則桂枝湯不能發散。必也皮膚疏湊。又自汗。風邪幹于衛氣者。乃可投之也。仲景以解肌爲輕。以發汗爲重。是以發汗吐下後。身疼不休者。津液內耗也。雖有表邪而止。可解肌。故須桂枝湯少和之也。桂味辛熱。用之爲君。桂猶圭也。宣導諸藥。爲之先聘。是謂辛甘發散爲陽之意。蓋發散風邪。必以辛爲主。故桂枝所以爲君也。芍藥味苦酸微寒。甘草味甘平。用以爲臣佐者。內經所謂風淫所勝。平以辛佐以苦。以甘緩之。以酸收之。是以芍藥爲臣。而甘草爲佐也。生姜味辛溫。大棗味甘溫。二物爲使者。內經所謂風淫于內。以甘緩之。以辛散之。是用以爲使也。姜棗之味辛甘。固能發散。而此又不特專于發散。以脾主爲胃行其津液。姜棗之用。專行脾之津液而和營衛者也。麻黃湯不用姜棗者。謂專于發汗。則不待行化而津液得通矣。

  琥按上成論如此明暢。則仲景立桂枝湯方。似乎一味不可。增損。宜乎後人用之。無不效矣。予每見今醫執此方。

  而准投于冬月太陽病一二日有汗之傷風。及服之。非徒無益。反有害者。何也。愚以太陽傷風證。未必盡人皆真正營弱者。內台方議雲。使其人禀質素壯。氣血有余。壯熱不止。脈卻陽浮而陰盛。其外證仍自汗惡風。本方中當用赤芍藥。

  以瀉營中之邪實也。世傳仲景桂枝湯方內用白芍藥者。乃補營兼實衛之劑。在病患必體虛不任風寒。其脈浮緩微弱。其熱翕翕然不甚。其汗時出。無有止時。方可竟投桂枝。否則風邪始盛于表。而用白芍藥之酸以收之。大棗炙甘草之甘溫以補之。吾恐雖有桂枝之辛熱。生姜之辛溫。其風寒之邪。何能盡由此二味而發散邪。當日仲景設立此方。必爲正氣虛而表邪微者用耳。今之治傷寒者。必欲祖而行之。其誤多矣。

  琥又按中風發熱。甚至鼻鳴幹嘔者。此邪熱也。邪熱之氣。不能殺谷。言不能勝谷氣也。仲景于桂枝湯方後雲。服已。須臾。 熱稀粥一升余。必其人外雖病頭項強痛。發熱自汗惡風寒。內則飲食如故。胸膈未嘗痞滿。故令其 熱稀粥。且禁其勿食肉面等物也。予每見今人病風寒。必先挾食者多。故非惟不敢 熱稀粥。並不敢投桂枝湯。恐炙甘草大棗之甘溫。反作脹滿故也。後學如讀書不明理。見證審脈不親切。執一桂枝湯方。以治太陽中風證。差錯不少。慎之慎之。琥又按仲景于桂枝湯方下雲。溫覆令微汗若一服汗出。不必盡劑。若不汗。更作服。又不汗。服至汗出。則此是發汗藥也。成氏明理論又引經雲。桂枝本爲解肌。若脈浮緊。發熱汗不出者。不可與之。又似止汗之藥。何也。愚謂太陽傷風。乃表虛爲風寒所襲。其自汗必有時而出。有時又止。出不能透。所以發熱不休。仲景用桂枝湯者。以辛甘發散肌表之風邪。使邪去則表密而汗自止。熱自休。乃發中有止之義。

  太陽病頭痛發熱汗出惡風者。桂枝湯主之。(此言太陽病同是頭痛發熱。只要認其證。必汗出惡風。乃爲中風。方可投桂枝湯也。)

  太陽病項背強KT KT 反汗出惡風者。桂枝加葛根湯主之。(KT 音殊。KT KT 者。鳥飛羽短伸頸之貌。太陽病項背強矣。複KT KT 然頸不得舒。頸之經屬陽明。項背與頸KT KT 然其狀當無汗矣。今反汗出惡風。仲景法。太陽病汗出惡風者。桂枝湯主之。今因其KT KT 然。故加葛根于桂枝湯中。以兼祛陽明經之風也。成氏不解此義。而雲藥味與桂枝湯同。且疑其有麻黃。爲誤甚矣。愚按此條。當是太陽陽明中風證。上桂枝句雲雲。當作桂枝湯加葛根主之。

  其義始明。)

  卷之三 辯太陽病脈證並治法上

  桂枝加葛根湯方

  (此方自原論中第十卷采附于此)

  葛根(四兩) 芍藥(二兩) 甘草(二兩炙) 生姜(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桂枝(二兩去皮)

  上六味。以水一鬥。先煮葛根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須 粥。余如桂枝湯法。

  琥按上方。乃桂枝湯中。加葛根一味藥也。夫桂枝湯。仲景用以治太陽中風。汗出惡風之證。今者項背強。

  又複KT KT 然而頸拘縮。夫KT KT 者。本爲寒甚。寒甚者。當無汗。今則反汗出而惡風。此系太陽傷風證。因多KT KT 然拘縮之狀。故于桂枝湯中。加葛根爲君。以祛風邪。解肌表。

  太陽病。下之後。其氣上衝者。可與桂枝湯方。用前法。若不上衝者。不可與之。(此條是誤下。未至大壞之證。成注雲太陽屬表。而反下之。則虛其裏。陽邪乘虛入裏。氣當下陷。今者雖下而不至大壞。裏氣未虛。仍然上衝。是猶之前條桂枝湯證。風壅氣逆。欲作幹嘔之狀也。故雲可與桂枝湯方。用前法。若不上衝者。裏氣虛餒。陽邪入裏。不複在表。故雲不可與桂枝湯方也。按條辯及尚論篇注雲。可與桂枝湯方。用前下藥法。合表裏而兩解之。如桂枝加大黃湯之類是也。此言于義未合。學人宜從成注爲是。)

  (附後例)太陽病。三日。已發汗。若吐。若下。若溫針。仍不解者。此爲壞病。桂枝不中與也。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此條是壞病。正文與注。見後第十二卷救逆論中。仲景論于此條之下。接桂枝本爲解肌雲雲。愚考桂枝證有雜入太陽中篇。麻黃青龍湯內者。因采附于下。以便學人記習。要于仲景原文。不敢前後倒亂也。)

  (附例)太陽病。外證未解。脈浮弱者當以汗解。宜桂枝湯(外證未解。謂頭痛項強惡寒等證猶在也。脈浮弱者。

  即陽浮陰弱之謂。辯證據脈。則不論日久。猶當以微汗解肌。故雲宜桂枝湯也。)

  太陽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濃樸杏人湯主之。(下後氣奪于下。呼吸不續而喘者。是爲虛喘。今曰微喘。

  此雖因誤下。裏氣未奪。反上逆。而與表邪交錯于胸中。故與桂枝湯以解表。加濃樸杏人。以下胸中之逆氣也。尚論篇以喘爲真氣虧乏。複加濃樸杏人。以泄氣利喘。誤矣。杏人之人。與仁同。外台千金皆從人。)

  太陽病。外證未解者。不可下也。下之爲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湯主之。(外證未解者。謂表證未全解也。王宇泰雲。

  但有一毫頭痛惡寒。即爲在表。表證未解。雖有可下之證。不可下也。下之爲逆。逆者。爲病在外。而反攻其內。于治法爲不順也。若下之而外證仍未解者。仍當解外。故雲宜桂枝湯主之也。)

  太陽病先發汗不解。而複下之。脈浮者不愈。浮爲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脈浮。故知在外。當須解外。則愈宜桂枝湯主之。(先發汗不解而複下之。是粗工死守汗下之法。不知脈理故也。汗後脈浮者。爲不愈以脈浮爲邪在外。醫人反下其內故令病不愈也。今止據脈浮知邪在外。不論既汗且下。須當以桂枝湯解其外邪。則自愈。愚按上文雲先發汗當是太陽病脈浮緊無汗。先用麻黃湯以發之。緊脈去而浮脈存。汗雖出而表不解。所以不論誤下。但據脈浮。當須改用桂枝湯以解其肌也。)

  病常自汗出者。此爲營氣和。營氣和者。外不諧。以衛氣不共。營氣和諧故爾。以營行脈中。衛行脈外。複發其汗。

  營衛和。則愈。宜桂枝湯。(此明中風病。所以衛受風邪。營反汗出之理。病常自汗出者。謂時時汗自出也。傷寒無汗爲營氣傷。今既有汗。則營氣無傷而得和矣。營氣雖和于內。而外不與衛氣相諧。以衛中有客邪之氣。所以不共營氣和諧故爾。營行脈中。爲衛之守。衛行脈外。爲營之護。未有衛病而營不病者。故汗亦營中之液。非但衛疏而後出也。病雖常汗。治當複發其汗。使衛中客邪之氣去。斯營與衛自相和諧。則愈故雲宜桂枝湯。)

  病患藏無他病時發熱。自汗出而不愈者。此衛氣不和也。先其時發汗則愈。宜桂枝湯主之。(藏無他病者。謂裏和能食。二便如常也。時發熱。自汗出者。謂有時發熱。有時不甚熱。有時汗出。有時汗不出也。衛氣不和。即前條雲。不共營氣和諧之意。故自汗時出。而久不得愈先其時者。謂及其發熱自汗之時。用桂枝湯以透發其汗。則愈。苟失其時。

  則風邪入裏。病熱必深。桂枝湯非所宜矣。)

  傷寒不大便。六七日。頭痛有熱者。與承氣湯。其小便清者。知不在裏。仍在表也。當須發汗。若頭痛者。必衄。

  宜桂枝湯。(六七日不大便。明系在裏有熱。故雖頭痛。必是陽明熱蒸。此可與承氣湯。若其人小便清者。知熱不在裏。

  仍在表也。雖不大便六七日。當須發其汗。以解其在表之熱。若頭痛不已者。爲風寒之邪上壅。熱甚于經。勢必至衄。

  須乘其未衄之時。宜用桂枝湯以汗解之。或問此條。乃傷寒頭痛有熱。當須發汗。何以不用麻黃湯。予曰。若麻黃湯證。

  當見身疼痛矣。且也。麻黃湯證。表熱顯然。雖不大便六七日。何至欲與承氣湯。大抵桂枝證。有與承氣證相似者。故仲景雲。桂枝下咽。陽盛則斃。承氣入胃陰盛以亡也。二藥錯誤。立至死亡。所以驗小便實爲仲景妙法。)

  傷寒發汗解半日許。複煩。脈浮數者。可更發汗宜桂枝湯主之。(傷寒發汗者。謂太陽傷寒。服麻黃湯。發汗。身涼爲已解。至半日許。複煩者。身複發煩熱也。脈浮數者。脈轉浮數也。尚論篇雲。此明系汗後表疏。邪風襲入所致。雖仲景法。脈浮而數者。可發汗宜麻黃湯。然此條病。已曾用過麻黃湯發汗矣。故當更方以發其汗。宜桂枝湯以主之也。)

  太陽病發熱汗出者。此爲營弱衛強。故使汗出。欲救邪風者。宜桂枝湯主之。(營弱衛強者。即前太陽中風桂枝湯說注雲。衛實而營虛之意。後條辯雲。何以雲弱。正氣奪則虛。故雲弱也。何以雲強。邪氣盛則實。故雲強也。營中之陰既正虛而不守。衛外之陽複邪實而失護。故使汗出而發熱也。欲救衛間之邪風者。成注雲。與桂枝湯。以解散風邪調和營衛。)

  桂枝本爲解肌。若其人脈浮緊。發熱。汗不出者。不可與也。常須識此。勿令誤也。(肌者。膚肉之間也。風邪傷衛。

  衛行脈外。正當膚肉之間。方用桂枝湯以救解之。若其人脈浮而緊。發熱汗不出者。此系太陽傷寒。寒傷營。乃麻黃湯證。桂枝湯中有芍藥。收斂寒邪。是藥與病相反。不可與也。醫者常須識認此證。勿令病家錯誤服之。)

  若酒客病。不可與桂枝湯。得湯則嘔。以酒客不喜甘故也。(成注雲。酒客內熱。其于無病時。熱氣熏蒸膚腠間。固多汗矣。及其病風寒之邪。脈必浮緩。而汗出可知。醫人不可據脈驗證。執一桂枝湯與之。其得湯。必作嘔而吐出。何也。以酒客既傷于酒。又挾外邪胸中。必滿而逆。若食甘則愈滿。故不喜也。即一酒客病。則凡太陽中風而挾食者。桂枝亦在所當禁可類推矣。)

  喘家作桂枝湯。加濃樸杏子佳。(佳坊本作仁此雲喘家者。乃太陽中風證。自汗而增喘也。喘爲風甚氣壅。故作桂枝湯。必加濃樸杏人。以泄利逆氣。)

  凡服桂枝湯吐者。其後必吐膿血也。(桂枝之性本熱。服湯之人。如系酒客之類。得之而吐者。以其人胸膈中素有濕熱。更服桂枝湯。則兩熱相搏。郁蒸既久。津液銷敗而爲膿血。此爲肺胃受傷。蓋風寒之來。先傷肺。服湯之誤。複敗胃故也。愚按此條證。仲景無治法。補亡論常器之雲。可服類要芍藥地黃湯。郭白雲雲。見膿血而後可服。)

  太陽病發汗。遂漏不止。其人惡風。小便難。四肢微急。難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湯主之。(此條乃風寒之邪。始從太陽。直中少陰其人肌表空疏。衛外之陽本虛。無熱可郁。誤投麻黃湯。大發其汗。成注雲。亡陽脫液。系真寒之證。

  正文與注並湯詳見中寒論中。)

  太陽病下之後。脈促胸滿者。桂枝去芍藥湯主之。若微惡寒者。去芍藥方中。加附子湯主之。(此條太陽病。與上條太陽病。同是真寒之證。醫人不察。漫以桂枝加大黃湯。或以調胃承氣湯下之後。成注雲陽氣已虛。故見脈促胸滿。微惡寒。此亦真寒證。正文與注並湯詳見中寒論中)

  太陽病得之八九日。如瘧狀。發熱惡寒。熱多寒少。其人不嘔。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發。脈微緩者。爲欲愈也。

  脈微而惡寒者。此陰陽俱虛。不可更發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熱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癢。

  宜桂枝麻黃各半湯。(太陽病。得之八九日者。蓋言太陽經頭項強痛。發熱惡寒之證。雖日久而猶在也。但其時熱多寒少。

  漸漸變亂。故雲如瘧狀也。趙嗣真雲。此是首一節。爲自初至今之證。下文皆擬病防變之辭。當分作三截看。其人不嘔。

  清便欲自可者。言風寒之邪。不傳于裏。裏氣和而不作熱也。一日二三度發者。言寒熱如瘧之來而頻數。邪氣淺而欲衰。

  脈亦微緩。此是向愈之證。不須治也。若其人脈氣微矣。則知裏熱不甚。又複惡寒。此惡寒者。乃四肢及肌表間微覺怕冷。蓋病已八九日。非比初時發熱惡寒之甚。則知表邪亦微。此爲陰陽俱虛。表裏無證。故知不可更發汗。及更吐下也。

  此段論。仲景本無方治。活人釋疑雲。宜溫之。缵論雲。宜小建中湯。加黃 不在溫經之例。若其人面反有熱色者。乃陽邪之氣外薄。故面作赤色。雖八九日而表證尚在。未欲解也。陰寒之邪。束其陽熱。以故不得小汗。營衛不和。身必作癢。成注雲。與桂枝麻黃各半湯。小發其汗以除表邪。)

  卷之三 辯太陽病脈證並治法上

  桂枝麻黃各半湯方

  (此方自原論中第十卷采附于此)

  桂枝(一兩十六铢去皮) 芍藥 生姜(切) 甘草(炙) 麻黃(各一兩去節) 大棗(四枚擘) 杏人(二十四個湯浸去皮尖及雙人者)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溫服六合。

  琥按上方。乃治太陽病得之八九日。而病仍在太陽。因作如瘧等狀。內台方議雲。如瘧狀者。乃先發表不盡。風寒之邪。留滯于經。不能即出。故面反有熱色。身必作癢。用麻黃桂枝之複方減其劑。以取小汗。是總風寒而兩解之也。

  或問傷寒八九日如瘧狀。發熱惡寒。熱多寒少。其人不嘔。則是病患前已作嘔過矣。方其嘔時。焉知非少陽柴胡證。

  縱其人尚有太陽頭項強痛之候。焉知其不與少陽合病邪。若然則吾子于何證辯之。予曰于寒熱時辯之。少陽之寒熱。必先寒而後熱。或熱已而複寒。方其寒之來也。必手足厥冷。面色青白。背上粟起。大作戰栗。及其熱之來也。必頭面手足四肢胸背蒸蒸然無處非熱。或微汗出。甚則欲揭去衣被。熱來則寒往。熱往則寒又來。此方是少陽經病。今則于發熱之時隨則惡寒。又熱多于寒。其寒不甚。其人面上于惡寒時。反作赤熱之色。故知其爲太陽病無疑。尚論篇以寒熱往來作注。大謬之極。醫人倘遇此證。于方藥中宜權變取用。亦不可拘拘然但執一麻桂各半湯以投之也。

  (附後例)太陽病。初服桂枝湯反煩不解者。先刺風池風府卻與桂枝湯則愈(服桂枝湯。反增煩熱。此系風邪甚。

  而湯藥之力不能以即解也。故宜另用刺法。刺法與穴圖俱見後第十四卷中。)

  服桂枝湯。大汗出。脈洪大者。與桂枝湯如前法。若形如瘧。日再發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黃一湯。(服桂枝湯汗大出者。此出汗不得其法。所以中風之脈。本浮緩而反得洪大。可見病不除而風熱愈盛。必再與桂枝湯如前法服之。

  溫覆令一時許。遍身 。微似有汗。則病自瘥也。若其人病不瘥。其形如瘧者。大都是熱多寒少之證。以其脈見洪大故也。日再發者。邪氣淺而欲散之候。愚按此條。是外寒束其風熱。乃營衛俱傷之證。但風邪多而寒氣少耳。法當微發其汗。汗出必解。故成注雲。與桂枝二麻黃一湯。以解散營衛之邪。)

  卷之三 辯太陽病脈證並治法上

  桂枝二麻黃一湯

  (此方自原論中第十卷采附于此。與前方藥味相同。但分兩各別耳)

  桂枝(一兩十七铢去皮) 芍藥(一兩六铢) 麻黃(十六铢去節) 生姜(一兩六铢切) 杏人(十六個去皮尖)

  甘草(一兩二铢炙) 大棗(五枚擘)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日再。

  琥按上方。乃治太陽病服桂枝湯大汗出後。其形如瘧之證。內台方議雲。是原發汗不盡。余邪在經所致。然既大汗出。矣。何以猶有余邪。蓋取汗之法。不可令如水流漓。是不惟中風之候不除。更襲以外寒之氣。故以桂枝湯爲主。

  略加麻黃杏人。以散輕寒也。

  服桂枝湯。大汗出後。大煩渴不解。脈洪大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桂枝湯從今從俗。成注雲。大汗出脈洪大不渴邪氣猶在表也。可更與桂枝湯。茲則更增。大煩渴不解。是爲風寒之邪。盡郁而爲燥熱。熱邪傳裏。表裏皆熱。故改用白虎湯。以解表裏之煩熱。更加人參以生津止渴也。方見後第六卷陽明篇中。愚按此條。當是太陽證罷。轉屬陽明之證。

  因上條大汗出後。脈洪大。雖與桂枝湯。已有傳入陽明之勢。此增煩渴。的系白虎證。而非太陽病矣。其不入陽明篇者。

  以其服桂枝湯後之變證。且與上條脈證相同。但加煩渴。用藥霄壤。前賢著書。欲使後學悉心體認。即此二條中。一爲詳辯。則用藥制方之道。實非苟焉而已。)

  太陽病發熱惡寒。熱多寒少脈微弱者。此無陽也。不可發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湯(發汗之發一作更。太陽病發熱惡寒。

  熱多寒少。前已注明。但前用麻黃桂枝各半湯。以面有熱色。身必發癢。脈猶微緩而未弱也。故雲宜小汗之。此則微而更加弱焉。故雲。不可發汗此無陽也句。成注缺解。尚論篇雲。無陽二字。乃仲景亡津液之通稱。蓋無當作亡。惟亡陽。

  故脈微弱而不可發汗。然病猶在太陽。發熱惡寒之證不除。仍當取桂枝之二以散風邪。越婢之一以治郁熱。越婢雲者。

  取石膏之辛涼。以化胃家之郁熱。則熱化津生而脾氣發越。得以行其胃液。故外台方以婢改名脾也。)

  卷之三 辯太陽病脈證並治法上

  桂枝二越婢一湯方

  桂枝(去皮) 芍藥 甘草(各十八铢) 生姜(一兩三錢切) 大棗(四枚擘) 麻黃(十八铢去節) 石膏(二十四铢碎綿裹)

  上七味。 咀。以水五升。先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本方當裁爲越婢湯。

  桂枝湯合飲一升。今合爲一方。桂枝二。越婢一。

  成注雲。胃爲十二經之主。脾治水谷爲卑藏。若婢。內經曰。脾主爲胃行其津液是湯。所以謂之越婢者。以發越脾氣。通行津液。外台方一名越脾湯。即此義也。

  內台方議問雲。湯名越婢。其義何取。答曰。婢。即脾也。歲久傳寫之誤。經注雖雲脾爲卑藏。卑者若婢。此非成無己之語。乃後人穿鑿強注之耳。所謂越婢湯者。以石膏麻黃甘草。發越脾之正氣。以通行津液。且散虛邪之留。滯于經而不去者。此因脈微弱無陽。而不敢大汗者之所設也。琥按上條論既雲。此無陽也。不可發汗。而湯中複用麻黃。殊覺不解。又按內台方議雲。此方即上麻黃桂枝之合方。減杏人加石膏。謂杏人能發汗。石膏能去虛熱。愚謂彼議石膏之去熱。故加之猶可。議杏人之發汗故去之。則非夫麻黃之發汗。豈不更甚于杏人。而獨留之乎。吾恐即用二分之桂枝。

  終是發汗之劑。若雲和解。吾不信矣。或雲石膏解肌。又能制麻黃而發越脾氣。且不使之汗出。亦非正解。愚反複思之。

  而知不可發汗四字。當是不可大發汗。因其人脈微弱無陽。而津液少耳。此方比上小發汗之方更輕。

  服桂枝湯。或下之。仍頭項強痛翕翕發熱無汗。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術湯主之。(頭痛項強。發熱無汗此因誤服桂枝。而在表之寒。猶未解也。心下滿痛。小便不利。此複因誤下。而寒邪入裏。水停心下。不可認作結胸證也。斯時而欲發表。則表無寒邪可發。故不惟不用麻黃湯。止用桂枝湯。而亦去桂也。斯時而欲下裏。則裏無實熱可下。故不用陷胸承氣。止加茯苓白術。以利小便燥停飲也。成注雲。與桂枝湯以解外。夫桂枝湯既去桂矣。

  複雲。解外。誤甚誤甚。愚以或下之三字。當在發熱無汗之下。既下之後。則頭痛發熱之候。必去表而入于裏矣。此條病愚于初時觀之。滿擬再汗再下。及細思之。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此爲停飲之證無疑。故張兼善雲。此非桂枝證。

  乃屬飲家也。夫頭項強痛。既經汗下而不解。心下滿而微痛。小便不利。此爲水飲內蓄。邪不在表。故雲去桂枝。加茯苓白術。若得小便利。水飲行。腹滿減而熱自除。則頭項強痛悉愈矣。內台方議問雲。心下滿微痛。此乃結胸欲成。何緣作停飲治之。答曰余證皆似結胸。但取小便不利者。知非結胸。乃停飲也。故此條證。仲景止作停飲治之。)

  卷之三 辯太陽病脈證並治法上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術湯方

  (此方自原論中第十卷采附于此)

  于桂枝湯方內去桂枝。加茯苓白術(各三兩)余根據前法煎服。小便利。則愈。

  琥按上湯後雲。小便利。則愈。乃知其爲停飲之證無疑。

  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惡寒。腳攣急。反與桂枝湯。欲攻其表。此誤也。得之便厥。咽中幹。煩躁。吐逆者。作甘草幹姜湯與之。以複其陽。若厥愈足溫者。更作芍藥甘草湯與之。其腳即伸。若胃氣不和谵語者。少與調胃承氣湯。若重發汗複加燒針者。四逆湯主之。(此條系真寒證。誤與桂枝湯。攻其表而損其陽。陰陽氣血俱虛。故作甘草幹姜湯。以複其陽氣。更作芍藥甘草湯。以益其陰血。少與調胃承氣湯者。此反治法也。以四逆湯主之。此爲正治之法。

  正文與注見中寒論中。)

  甘草幹姜湯方 芍藥甘草湯方(俱見中寒論中)

  調胃承氣方(見後第六卷陽明篇中)

  四逆湯方(見中寒論中)

  問曰。證象陽旦。按法治之。而增劇厥逆。咽中幹。兩胫拘急而谵語。師曰言夜半。手足當溫。兩腳當伸。後如師言。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脈浮而大。浮則爲風。大則爲虛。風則生微熱。虛則兩胫攣。病證象桂枝。因加附子參其間。

  增桂。令汗出。附子溫經。亡陽故也。厥逆。咽中幹。煩躁。陽明內結。谵語煩亂。更飲甘草幹姜湯。夜半。陽氣還。

  兩足當熱。胫尚微拘急。重與芍藥甘草湯。爾乃胫伸。以承氣湯微溏。則止其谵語。故知病可愈。(此條亦系真寒證。以其證。似陽旦。故誤與桂枝湯。陽旦者。即桂枝湯之別名也。咽中幹。煩躁谵語煩亂。乃陰極似陽之證。故以附子幹姜等湯劑治之。正文與注俱見中寒論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卷之四

  辯太陽病脈證並治法中

  (此系仲景原文)

  太陽病項背強KT KT 無汗惡風。葛根湯主之。(太陽病項背強。KT KT 前于反汗出條下已注明。今則無汗惡風。此原系太陽中風表實之證。欲傳入陽明也。內台方議雲。項背強。KT KT 然惡風。乃有風在表而不得散。只因無汗是兼有寒邪。故于桂枝加葛根湯方中。更加麻黃。而改名曰葛根湯方也。)

卷之四 辯太陽病脈證並治法中

  葛根湯方

  葛根(四兩) 麻黃(三兩去節) 桂枝(二兩去皮) 芍藥(二兩切) 甘草(二兩炙) 生姜(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上七味。 咀。以水一鬥。先煮麻黃葛根。減二升。去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須粥。余如桂枝法將息及禁忌。

  (成注雲。本草言輕可去實。麻黃葛根之屬是也。此以中風表實。故加二物于桂枝湯中也。愚謂傷風惡風。此亦太陽傷風證。因無汗故加麻黃。因KT KT 然拘強。故用葛根爲君。)

  或問予仲景法太陽病無汗者。爲傷寒表實。何以不竟用麻黃湯。愚謂傷寒表實。必惡寒而喘。此則不喘。知非麻黃證。故湯中不用杏人。且仲景雲。KT KT 無汗惡風。明系是中風表實證。故于桂枝湯中加麻黃葛根也。

  或又問雲。同是太陽無汗。何以別其爲中風表實。且傷寒亦有惡風者。不必拘拘于傷風始惡風也。愚意以傷寒表實。

  是絕無汗。故惡寒發熱而加喘。中風表實是欲汗出而不得。故項背強KT KT 然而惡風。以是而別。其爲中風表實也。

  太陽與陽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湯主之。(傷寒有合病。有並病。成注雲。本太陽病不解。並于陽明者。謂之並病。其合病者。喻氏尚論篇雲。兩經之證。各見一半。如日月之合朔。故雲。合也。太陽與陽明合病者。太陽惡寒發熱頭項強痛等證。與陽明熱渴目疼鼻幹等證。同時均發。無有先後也。陽邪之氣交合。而病甚于表。表邪既甚。則裏氣決不相和。太陽之裏爲膀胱。其腑主水。陽明之裏爲胃。其腑主谷。二腑之氣不和。則水谷雖運化而不厘清。所以必自下利也。治法與葛根湯。以發散二經中合病之表邪。而利自止。按成注雲。裏氣不和。下而不上者。當病利。仲景法。用葛根湯者。乃發中有升舉之義。又按成注雲。寒邪氣甚。客于二陽。二陽方外實而不主裏。則裏氣虛。故必下利。愚以裏氣虛即爲不和。不可作真虛看。內台方議雲。此條病用此方。乃內外均解之劑。葛根性甘平。能祛風。行于陽明之經。

  用之爲君。麻黃爲臣。輔之發汗。解太陽之表。桂枝芍藥爲佐。通行于營衛之間。甘草大棗之甘。生姜之辛。以通脾胃之津液。爲使。是爲內外均解。愚以芍藥。雖爲今醫治下利之藥。得桂枝既外行于營。甘草雖能和中。姜棗雖健脾胃。

  行津液。要之于此湯中用之。不過是辛甘發散之劑。初非治下利之藥也。或問成注雲。寒邪氣甚。客于二陽。內台方又雲葛根性甘平。能祛風行于陽明之經。究竟此條合病。是風是寒。愚以此條病。系風寒兩傷之證。尚論篇以此條病主寒。

  下條病主風。且以上葛根湯。即桂枝湯內加葛根。不用麻黃者。是爲大失仲景之旨。內台方疑問雲。經雲。下利不可發汗發汗則脹滿。今此下利。又發汗者。何也。答曰。少陰病下利清谷者。爲裏虛。若更發汗。則脾虛而脹。今此太陽證未罷。或有頭痛惡風寒。證尚在表。其脈尚帶浮。便傳入陽明。有口渴身熱等證。必自下利也。必須此方微發汗而散表邪。中有葛根。以除陽明之邪也。若是諸證發熱。兼有裏而脈浮者。此方最善。愚按上雲傳入陽明。此與並病無異。內台爲合病作解。其言亦誤。)

  太陽與陽明合病。不下利。但嘔者。葛根加半夏湯主之。(此條合病。亦風寒兩傷之證。風寒之邪交合。而病甚于表。

  表病。則裏氣亦不和。成注雲。裏氣上逆而不下者。但嘔而不下利。愚以其人胸中必有停飲故也。仲景法。與葛根湯。

  以發散二經之邪。加半夏以下氣散飲。按條辯雲。此條病以見太陽陽明中風之不同。與上條傷寒下利之證。互相發明。

  寒爲陰。陰氣主下降。故下利。風爲陽陽氣主上逆。故作嘔殊不知傷寒之證。郁熱于裏。胸中兀兀欲吐而作嘔者甚多。

  非比中寒之證而雲必自下利也。又中風之證。木來侮土。胃氣下注。腸鳴而作利者亦不少。未必皆風氣上壅。而作嘔逆也。蓋上條乃病患腸中有食積。故下利其不治。下利者以風寒方甚于表也。此條乃病患胸中有停飲。故作嘔其兼治作嘔者。以半夏同一辛散。且無礙于風寒。故加之也。)

  卷之四 辯太陽病脈證並治法中

  葛根加半夏湯方

  葛根(四兩) 麻黃(三兩去節湯泡去黃汁焙幹秤) 生姜(三兩切) 甘草(二兩炙) 芍藥(二兩) 桂枝(二兩去皮) 大棗(十二枚擘) 半夏(半升洗)

  上八味。以水一鬥。先煮葛根麻黃。減二升。去白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琥按上條病證與治法。諸家之注。亦不過隨文作解。活人書但制小其劑。而于湯中藥味不敢增損。愚以上條病。

  既雲嘔矣。其人胸中能免滿逆之證乎。湯中半夏固宜加矣。而甘草大棗之甘。能不相礙乎。愚注仲景書。發明仲景方。

  究不敢執之以治病者。正爲此耳。或雲。方中止甘草二兩。大棗十二枚。已有生姜三兩。複加半夏半升。于嘔家又何礙。

  斯言實合仲景用藥之旨。

  太陽病。桂枝證。醫反下之。利遂不止。脈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黃連黃芩湯主之。(本太陽桂枝證。

  醫人不投桂枝湯。反用藥下之。成注雲。虛其腸胃。爲熱所乘。遂利不止。按此亦非腸胃真虛證。乃胃有邪熱。下通于腸而作泄也。脈促者脈經雲。脈來數時。一止複來曰促。此爲陽獨盛之脈也。脈促見陽。知表未解。但此言表。乃陽明經病。非猶太陽桂枝之表證也。喘而汗出者。亦陽明胃腑。裏熱氣逆所致。此非太陽風甚氣壅之喘。亦非桂枝湯證之汗出也。故與葛根黃連黃芩湯。以解陽明表邪。清胃腑裏熱。)

  卷之四 辯太陽病脈證並治法中

  葛根黃芩黃連湯方

  葛根(半斤) 甘草(二兩炙) 黃芩(二兩) 黃連(三兩)

  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減二升。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分溫再服。

  琥按成注引經雲。甘發散爲陽。表未解者。散以葛根甘草之甘。愚以葛根味甘而帶辛。成氏不言辛者。乃缺義也。

  又雲。苦以堅裏。裏氣弱者。堅以黃芩黃連之苦。愚以腸胃協熱。陽邪亢盛則陰氣自弱。芩連雖非補藥。其力能抑陽而扶陰。陰氣得扶。則利自止。喘自息。成氏雲。苦以堅裏者。乃固其人腸胃中陰氣之謂也。

  琥又按內台方議此湯雲。用葛根爲君。以通陽明之津而散表邪。黃連爲臣黃芩爲佐。以通裏氣之熱。降火清金而下逆氣。此即解成注雲。喘而汗出者。乃因喘而汗出。即裏熱氣逆所致故也。又雲甘草爲使。以緩其中而調和諸藥。總而論之。此方亦能治陽明大熱下利者。又能治嗜酒之人熱喘者。取用無窮也。

  琥按上方。乃治陽明病內外挾熱。表裏均解之劑。其入太陽篇者。是因桂枝證誤下之所致也。或問利既不止。何以不用五苓等藥。愚以下焦蓄水。小便不利。此太陽府病也。方可用五苓等利水之藥。今陽明病。腸胃協熱而利。大腸爲手陽明。胃爲足陽明。陽明本燥化。燥金之性。喜寒惡熱。故湯中用芩連。不過順其性以救腸胃之熱。故尚論篇亦雲。

  不治利而利自止也。

  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麻黃湯主之。(此太陽傷寒也。成注雲。寒則傷營。

  頭痛身疼腰痛。以致牽連骨節疼痛者。太陽經營血不利也。內經曰風寒客于人。使人毫毛畢直。皮膚閉而爲熱者。寒在表也。愚以寒邪在表。皮膚閉而爲熱。則其人當無汗。而惡風寒。今但言惡風者。乃缺文也。喘者。氣逆也。肺屬氣。

  外主皮毛。今者毫毛傷寒。氣而畢直。皮表發熱。汗不得泄。則肺葉必張。舉而作喘。仲景用麻黃湯者。專以發太陽經無汗之傷寒也。)

  卷之四 辯太陽病脈證並治法中

  麻黃湯方

  麻黃(三兩去節) 桂枝(二兩去皮) 甘草(一兩炙) 杏人(七十個泡去皮尖)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半。去滓。溫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須 粥。

  余如桂枝法將息。

  成氏明理論雲。本草言輕可去實。即麻黃葛根之屬。實爲寒邪在表。皮腠堅實。聖濟經曰。汗不出而腠密。邪氣勝而表實。輕劑所以揚之。麻黃味甘苦。用以爲君者。以麻黃爲輕劑。而專主發散也。桂枝爲臣者。以風邪在表。而膚理疏者。必以桂枝解其肌。今寒邪在經。表實而腠密。非桂枝所能獨散。必專麻黃以發汗。而桂枝所以爲臣也。內經曰。

  寒淫于內。治以甘熱。佐以辛苦者。茲是類欤。甘草味甘平。杏仁味甘苦溫。用以爲佐使者。內經曰。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肝者。營之主也。傷寒營勝衛固。血脈不流。必用味甘之物以緩之。故以甘草杏人爲之佐使。且桂枝湯主中風。

  風則傷衛。風邪並于衛。則衛實而營弱。仲景所謂汗出惡風者。此爲營弱衛強。故桂枝湯佐以芍藥。用和營也。麻黃湯主傷寒。寒則傷營。寒邪並于營。則營實而衛虛。內經所謂氣之所並爲血虛。血之所並爲氣虛者是矣。故麻黃湯佐以杏人。用利氣也。

  琥按上成氏論雲。寒邪並于營。則營實而衛虛。若然。則是仲景所雲。無汗惡風者。推其意蓋雲。營實故無汗。衛虛故惡風。但不知中風之證。爲衛實矣。何由而仲景桂枝湯證。仍然惡風而複惡寒邪。由是而知成注言實者。乃邪氣之實也。

  或問雲。成注言實。皆由邪氣之實。則是成注言虛。當是正氣之虛。即其引內經之言以證寒傷營雲。血之所並爲氣虛。其說非真虛邪。余曰。不然。傷寒無汗。營中之邪固實。雖雲。惡風。要之衛中之氣。亦不可以言虛。如果系真虛。

  豈堪麻桂之發散乎。學人讀仲景書至此。須當以意會之。或又問。仲景法無汗不可。服桂枝。今麻黃湯內複用桂枝者。

  何也。余答雲。按仲景法。無汗不得服桂枝湯。以其中有芍藥姜棗也。夫傷寒無汗爲表實。表實者。津液內固而不外泄。

  故禁用芍藥以收斂津液。且使寒邪不得外散。津液既不得泄。更用姜棗以升生脾胃中之津液。尤爲無爲。其用生姜固無害。若大棗則過于溫補。恐非表實之證所宜。今麻黃湯內用桂枝者。以寒傷營。桂枝亦營中藥。能通血脈而發散寒邪。

  兼佐麻黃而瀉營衛中之邪實。蓋風寒在表。營衛俱實。肌膚燎熱。頭疼項強。腰脊痛。骨節不利。惡寒無汗者必須用之。

  其湯中用杏人者。以利喘也。用甘草者。和營衛也。且以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炙甘草有補虛之義。大抵古人用疏利之藥。

  必少兼補藥。有如調胃承氣湯中。亦用炙甘草。即此意也。仲景此方。乃冬月正傷寒。太陽經發表的藥。後學如辯證精切。何難遵而用之。

  琥按方後雲。不須 粥成注無解。條辯雲。麻黃發汗有專功之能。故不須 粥之助。愚以寒傷于外。熱郁于內。邪熱氣逆而發喘。其人本不能食。若強以稀粥與之。缵論所雲。反增其劇也。斯仲景不須 粥之意欤。

  太陽與陽明合病喘而胸滿者。不可下。宜麻黃湯主之。(此條合病。乃太陽傷寒之證全具。止胸滿一候屬陽明也。非此前葛根湯之合病。爲陽明病全具之證。胸乃陽明之部分。以陽明之支脈下膈。其直者下乳內。其經皆由于胸故也。成注雲。心下滿。腹滿。皆爲實。當下之。此爲胸滿。非裏實。故不可下。仲景法。止從太陽例。無汗而喘之證治之。故雲。宜麻黃湯也。或問陽明病已見胸滿之候。何以不兼治陽明。余曰。病因喘而致胸滿。胸前者。雖爲陽明之部分其實乃肺之室也。喘而胸滿。則肺氣必實而脹。所以李東璧本草雲。麻黃湯雖太陽發汗重劑。實爲發散肺經火郁之藥。彼蓋以喘而胸滿爲肺有火邪實熱之證。湯中有麻黃杏人。專于泄肺利氣。肺氣泄利。則喘逆自平。又何有于陽明之胸滿邪。

  此論實發成氏未發之意。)

  太陽病十日以去脈浮細而嗜臥者。外已解也。設胸滿脅痛者。與小柴胡湯。脈但浮者。與麻黃湯。(成注雲。十日以去向解之時也。脈雖浮而細。是脈已靜矣。嗜臥者邪退神恬而欲臥。故知表已解也。設不盡解。而其人胸滿脅痛。此胸滿。非比前陽明合病之胸滿。蓋少陽之支脈。下胸中循脅。其直者。又循胸過季脅。則是此脈浮細。邪又在半表半裏。

  其嗜臥爲膽熱而神昏。另宜與小柴胡湯。以和解之。若脈但浮而不細者。雖過十日。邪還在表。謂太陽頭痛發熱無汗等證猶在也。仲景法。仍與麻黃湯以發其汗。可見傷寒發汗。不可拘拘于一二日間也。小柴胡湯見後第七卷少陽篇中)

  (附例)太陽病脈浮緊。無汗發熱。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證仍在。此當發其汗服藥已。微除。其人發煩目瞑。劇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陽氣重故也。麻黃湯主之。(自此以下四條俱從大小青龍湯後移附于此。成注雲。脈浮緊無汗。發熱身疼痛。此太陽傷寒也。雖至八九日。從未服發汗藥。則病不解。太陽表證仍在。尚當發其汗。其服發汗藥已。

  而微除者。此必因醫人不敢用麻黃湯。藥力輕而不能勝太陽經之寒邪也。經雲。傷寒者熱病之類。病至八九日後。寒邪不能盡除。其人必作郁熱而發。煩目瞑也。發煩者。爲肺熱。皮毛發熱。汗不得泄。肺氣忿郁而發煩也。目瞑者。爲肝熱。寒邪變熱。營血爲熱所搏。肝失藏血之令。故目瞑也。劇者。郁熱甚而病劇也。熱甚氣蒸。載血妄行。而上出于鼻曰衄。得衄則邪熱之氣。亦隨經而解散。俗名紅汗者是也。其所以致衄者。以陽經熱邪之氣重故也。此陽氣當兼陽明之氣而言。陽明多氣多血。太陽病不解。其熱氣並入陽明之經。必致衄而解也。如其人不作衄。爲太陽表證仍在。故雲。

  麻黃湯主之。非謂已。致衄而猶宜用麻黃湯也。按張兼善雲。麻黃湯主之五字。合當用于當發其汗之下。)

  太陽病脈浮緊。發熱。身無汗自衄者愈(此太陽傷寒。不因服藥而衄血自來。其病比上條稍輕。得衄。則郁熱隨經解散。寒邪之氣。不爲少留。故雲。病愈。蓋汗者。血之液衄猶汗也。所以此條病。不更主以麻黃湯也。)

  脈浮者。病在表。可發汗宜麻黃湯(觀上二條證。若似乎麻黃湯之用。必待緊脈而後宜矣。亦知太陽無汗證具。但見浮脈。則病猶在表也。乘其在表。爲可發汗之時。故雲宜麻黃湯。)

  脈浮而數者。可發汗宜麻黃湯。(又太陽無汗證具。即見脈浮而數者。亦可發汗蓋數爲郁熱已甚。乃太陽病欲傳裏之時也。以其尚有浮脈。邪不離表。乘其未傳。猶爲可發汗之時。故亦雲。宜麻黃湯也。)

  傷寒脈浮緊。不發汗因致衄者。麻黃湯主之。(成注雲。傷寒脈浮緊。邪在表也。當與麻黃湯發汗。若不發汗則邪無從出。郁熱壅甚于經。因而致衄。仲景法。仍用麻黃湯主之。愚按此條致衄。必點滴而不成流。故雖衄。而太陽傷寒之表證。必仍然不解。所以用麻黃湯主之也。活人書雲。衄後脈浮者。宜麻黃湯。衄後脈已微者。不可行麻黃湯。宜黃芩芍藥湯。蓋衄後脈浮者。表未解也。衄後脈微者。表已解也。于此可見仲景用麻黃湯于衄後之大旨。)

  太陽中風。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者。大青龍湯主之。若脈微弱。汗出惡風者。不可服。服之。

  則厥逆。筋惕。肉 。此爲逆也。大青龍湯主之(坊本有此一句今從刪。成注雲。此中風見寒脈也。發熱惡寒者。太陽表病也。脈浮緊。身疼痛。爲傷寒。不汗出爲中風。蓋不汗出者。是汗欲出而不得出。非其人直無汗也。風寒兩傷。則郁熱愈甚。所以汗不出。而加煩擾躁悶也。仲景法。用大青龍湯主之。大青龍者。桂枝麻黃之合方也。以不汗出。故去芍藥。恐其味酸而收斂津液也。因煩躁。故加石膏。取其甘寒而清解郁熱也。要之此湯。亦有不可輕用之戒。若病患脈微弱。而非浮緊。汗出惡風。而非不汗出者。切不可服。服之。則其人必見四肢厥逆。其筋則惕惕然而跳。肉必 然而動。以病本汗出。複大發其汗。汗多亡陽。津液枯少。故見厥逆筋惕肉 也。如此者。乃爲大逆之候。愚按末後大青龍湯主之句。黃仲理改作真武湯。方喻二氏皆宗之。大誤。蓋此條病。仲景本無救逆之法。末後六字。乃複語也。今從准繩例削去。使無增後學之疑。)

  卷之四 辯太陽病脈證並治法中

  大青龍湯方

  麻黃(六兩去節) 桂枝(二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杏人(四十個去皮尖) 生姜(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石膏(如雞子大碎)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溫粉粉之。一服汗者。停後服。汗多亡陽。遂(一作逆)虛惡風。煩躁不得眠也。

  成氏明理論雲。青龍。東方甲乙木神也。應春而主肝。專發生之令。爲敷榮之主。萬物出甲。開甲則有兩岐。肝有兩葉以應之。謂之青龍者。以發散營衛兩傷之邪。是應肝木之體耳。桂枝湯主中風。麻黃湯主傷寒。發散之純者也。

  及乎大青龍湯雖爲發汗之劑。而所主又不一。必也中風脈浮緊。爲中風見寒脈。傷寒脈浮緩。爲傷寒見風脈。是風寒兩傷也。風兼寒。寒兼風。雖欲與桂枝湯解肌以祛風。而不能已其寒。或欲以麻黃湯發汗以散寒。而不能去其風。茲仲景所以特處大青龍湯以兩解之也。麻黃味甘溫。桂枝味辛熱。寒則傷營。必以甘發之。風則傷衛。必以辛散之。此風寒兩傷。營衛俱病。故以甘辛相合而爲發散之劑。表虛膚腠疏者。則以桂枝爲主。此爲表實腠理密。則以麻黃爲主。是先麻黃爲君。後桂枝爲臣也。甘草味甘平。杏仁味甘苦。苦甘爲助。佐麻黃以發表。大棗味甘溫。生姜味辛溫辛甘相合。佐桂枝以解肌。風陽邪也寒。陰邪也風則傷陽。寒則傷陰。營衛陰陽爲風寒兩傷。則非輕劑所能獨散也。必須輕重之劑以同散之。乃得陰陽之邪俱已。營衛之氣俱和。是以石膏爲使。味甘辛微寒。質重而又專達肌表者也。大青龍湯發汗之重劑。用之稍過。則有亡陽之失。經曰。若脈微弱。汗出惡風者。不可服。服之。則厥逆筋惕肉 。此爲逆也。又曰。一服汗者。停後服若複服。汗多亡陽。遂虛惡風煩躁不得眠也。用者宜詳審之。

  琥按上成氏論雲。風陽邪也。寒。陰邪也。風則傷陽。寒則傷陰。此陰陽即指人身營衛而言。非謂傷風。是陽熱之證。傷寒是陰寒之證也。恐後學不明。特爲析辯。

  琥又按上大青龍證。既雲。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又不汗出。仍是太陽傷寒。但加煩躁耳。何以謂之中風。

  及讀金鏡內台方。見黃伯榮曾議雲。此一證中。全在不汗出一不字內藏機。且此不字。是微有汗而不能得出因生煩躁。

  非若傷寒之全無汗也。以此不字。方是傷風。此乃古人智深議妙之處。

  或問雲。仲景制此方。以治傷風傷寒二證合病。其不用芍藥者何也。愚以其證汗不得出。且兼煩躁。故方中去芍藥。

  加石膏。以石膏之味辛涼。能解肌療煩若用芍藥。恐過于收斂。風寒之邪不散。仲景以風寒兩傷之病。即以桂枝麻黃二湯。合爲一方而獨減芍藥者。此制方之妙用也。或又問成氏雲。大青龍湯發汗之重劑。病患同是服此湯而汗多亡陽。一則厥逆筋惕肉 。一則惡風煩躁不得眠。二者之寒熱迥然不同。何也。余答雲。一則病患脈微弱。汗出惡風。是陽氣本虛也。故服之。則厥逆而虛冷之證生焉。一則病患脈浮緊。發熱汗不出而煩躁。是邪熱本甚也。故服之。則正氣雖虛而邪熱未除。且也。厥逆之逆爲重。以其人本不當服而誤服之也。煩躁不得眠爲猶輕。以其人本當服而過服之也。明乎此。

  乃知仲景此湯。必欲審證而投之矣。

  方氏條辯注解大青龍湯義雲。青乃木色。龍乃木神。木主春。春熱而煩躁。雷雨解而致和焉。人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龍與雲。雨至發煩躁之汗。而營衛以和。龍之所以爲湯。神湯之用也。愚按此言。實發成氏未發之義。

  吳院判雲。仲景用此湯。以發煩躁之汗。譬若亢熱已極。一雨而涼。其理可見。若不曉此理。見其躁熱。投以寒涼之藥。其害豈勝言哉。

  節 陶氏議用大青龍湯法雲。熱盛而煩。手足自溫。脈浮而緊。此傷風見寒脈也。不煩少熱。四肢微厥。脈浮而緩。

  此傷寒見風脈也。二者爲營衛俱病。法宜大青龍湯。但此湯險峻。須風寒俱甚。又加煩躁。乃可與之。不如桂枝麻黃各半湯爲穩。尤不若九味羌活湯。加石膏知母枳殼也。琥按上陶氏雲。大青龍。不若桂枝麻黃各半湯爲穩。此論實本許學士之說。猶爲近理。其雲。尤不若以九味羌活湯。加石膏知母枳殼。此論悖謬之極。蓋此湯不分經絡。錯雜異常。且知母過于苦寒。恐非風寒初入所宜加也。陶氏一生之誤。不過一用藥雜亂。不對證耳。殺車槌方。焉可宗乎。

  傷寒脈浮緩。身不疼。但重。乍有輕時無少陰證者。大青龍湯發之。(成注雲。此傷寒見風脈也。傷寒者身疼。此以風勝。故身不疼。中寒者身重。此以兼風。故乍有輕時。無少陰證者。以身重一候。似少陰欲寐之證。今則身但重而不欲寐。忽然又有身輕轉動之時。故知其無少陰證。仍然病在太陽。而風寒之邪甚于表也。故仲景法。宜大青龍湯。以發之。按內台方疑問雲。何爲傷寒見風脈。如無汗惡寒。乃傷寒證。脈當浮緊。今反浮緩者。乃傷風脈也。故曰傷寒見風脈。若然則是上文雲。傷寒。可見無汗惡寒之義。已該括其中。又問雲。風寒二證皆見。若不煩躁者。此大青龍湯可用乎。答雲。既無煩躁。可除石膏勿用也。若然。則是上證無煩躁。湯中可除石膏。學人毋拘拘于仲景原方。而雲。一味不可增損也。)

  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幹嘔發熱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滿。或喘者。小青龍湯主之。(表不解者。謂太陽病在表之風寒正盛也。心下有水氣。謂水飲停積心胸之間。因病氣逆不得甯也。水與風寒之邪。相搏而病。氣不得甯。故曰幹嘔者。水犯于胃。氣逆而作嘔也。又幹嘔爲太陽病桂枝湯之常候。曰發熱而咳者。上雲。表不解則發熱。咳則水犯于肺。氣逆而作聲也。以上雲雲。系小青龍湯之主證。其兼證。則或爲渴。成注雲。渴者。水蓄則津液不行。氣燥而渴也。或爲利者。成注雲。水下行。漬入腸間。則爲利也。或噎者。成注引經雲。水得寒氣。冷必相搏其人即KT KT 。與噎同猶言咽也。此亦胃中水寒而氣作逆也。或小便不利。少腹滿者成注雲。水蓄下焦不行。故小便不利形腫而少腹滿也。或喘者。愚以喘爲太陽病麻黃湯之常候。此則內更挾水。斯氣上逆于肺。因作喘也。與小青龍湯者。成注雲。發汗兼散水也。水氣內漬。則所傳不一。故尚論篇雲。或上。或下。或中。或熱。或冷。但有一二證。

  即水逆之應也。仲景法。總以小青龍湯爲主。宜隨證增損以解化之。)

  卷之四 辯太陽病脈證並治法中

  小青龍湯方

  麻黃(三兩去節) 芍藥(三兩) 五味子(半升) 幹姜(三兩) 甘草(三兩炙) 細辛(三兩) 桂枝(三兩去皮) 半夏(半升湯洗)

  上八味。以水一鬥。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

  成氏明理論雲。青龍象肝木之兩岐。而主風寒兩傷之疾。固已。傷寒表不解。則麻黃湯可以發。中風表不解。則桂枝湯可以散。惟其表不解。而又加之心下有水氣。則非二湯所能發散。乃須小青龍湯。始可祛除表裏之邪氣爾。麻黃味甘辛溫。爲發散之主。表不解應發散之。則以麻黃爲君。桂枝味辛熱甘草味甘平。甘辛爲陽。佐麻黃表散之用。二者所以爲臣。芍藥味酸微寒。五味子味酸溫。二者所以爲佐者。寒傷肺。咳逆而喘。則肺氣逆內經曰。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故用芍藥五味子爲佐。以收逆氣。幹姜細辛味辛熱。半夏味辛微溫。三者所以爲使者。心下有水。津液不行。則腎氣燥。內經曰。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是以幹姜細辛半夏爲使。以散寒水而潤腎燥。逆氣收。寒水散。津液通行。

  汗出而解矣。

  琥按成氏引內經雲。腎苦燥一段。殊非緊要語。條辯中因削之雲。水寒之相搏。幹姜細辛半夏。所以散之。反覺其注簡而易明。

  琥又按內台方議雲。小青龍者。以其能發越風寒。分利水氣。猶龍之超越乎天地之間。是亦妙解。條辯中以小青龍湯散水寒。猶龍之翻波逐浪而歸海。不比大青龍湯之發汗。猶龍之興雲。致雨而升天。日大曰小。古人命名之義。截然曉暢。

  加減法若微利者。去麻黃。加荛花如雞子。熬令赤色。(成注雲。下利者不可攻其表。汗出必脹滿。麻黃專爲表散。非下利所宜。故去之。荛花味苦寒。下十二水。水去利則止。故加之。)若渴者。去半夏。加栝蒌根三兩。(成注雲半夏味辛溫。

  燥津液者也。去之。則津液易複。栝蒌根味苦微寒。潤枯燥者也。加之。則津液通行。爲渴所宜。)若噎者。去麻黃。加附子一枚。炮(成注雲。病患有寒。複發汗胃中冷。必吐蛔。噎爲胃氣虛冷。麻黃發汗非胃氣虛冷所宜故去之。附子辛熱。熱則溫其氣。辛則散其寒。而噎者。爲當祛散冷寒之氣也。)若小便不利。少腹滿。去麻黃。加茯苓四兩。(成注雲。

  凡邪客于體。在外者可汗之在下者可泄之。水蓄下焦。滲泄可也。發汗則非所當。故去麻黃而茯苓味甘淡。專行津液。

  內經曰。熱淫于內。以淡滲之。滲溺行水。甘淡所宜。故加茯苓。)若喘者。去麻黃。加杏人半升。去皮尖。(成注雲。

  喘爲氣逆。麻黃發陽。去之則氣易順。杏人味甘苦溫。加之以泄逆氣。金匮要略曰。其人形腫者。故不內。麻黃。乃內杏子人。以麻黃發其陽故也。喘逆形腫。水氣標本之疾。)

  琥按上小青龍湯證雲。傷寒表不解。是兼中風而言。夫幹嘔發熱。謂非太陽中風證邪。其爲咳。爲渴。爲噎。爲利。爲小便不利少腹滿。此誠水氣內漬所傳之證不一也。然其中冷熱之候頓殊。加減藥味。不可少差。恐殺人亦甚速耳。

  其或爲喘者。喘爲太陽傷寒表不解發熱之急候。何以反去麻黃。蓋麻黃能發風寒外甚之喘。此則水飲上侵于肺。而氣壅作逆。故易以杏人。味苦甘而氣溫。能泄利肺氣。兼散水飲。有專功也。內台方議雲。其人脈浮者不去麻黃。但脈沈者。

  宜去麻黃。以是知以上加減法亦不可執。

  琥又按上條雲。傷寒表不解發熱。其人風寒之邪正盛。止因咳嘔氣逆。而湯中既用芍藥之酸以收之。複用五味子半升以斂之。今醫稍知藥性者。例不敢用。仲景于當日獨用之者。何也。或雲。五味子宜用南産黃色者。取其味辛多而酸少也。斯言亦近乎理。

  或問雲。心下有水氣矣。何以不直曰嘔。而曰幹嘔。余答雲。水者有形之物。其性趨下。其上升者。但氣耳。故曰幹嘔。曰咳。曰噎。曰喘者。皆上升之氣也然其水。仍下流而或爲利。或爲小便不利少腹滿矣。又或渴者爲熱水之證。

  或噎者。爲寒水之證。要之傷寒發噎。亦有胃中水熱氣逆而作者。不可但信以爲寒也。仲景法。加炮附子。其論又不可拘。

  傷寒心下有水氣。咳而微喘。發熱不渴。服湯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龍湯主之。(小青龍湯主之句。補亡論移在發熱不渴句下。考成注中已明。但正文未校正。此條傷寒。比上條證。風寒稍輕。故但咳而不至幹嘔。雖喘而氣亦微也。發熱不渴者。表證未罷。內雖挾水。津液未至凝塞。氣不甚燥。故不渴也。與小青龍湯以發表散水。服湯已而渴者。此水與風寒之邪俱去。而津液亡。故作渴。乃傷寒病欲解之時也。尚論篇雲。仍用小青龍湯。以助其欲解之勢。誤矣。愚按上條雲渴。是未服湯而渴。乃津液不行而作渴也。此條雲。渴。是服湯已。而渴。乃津液既亡而作渴也。渴既不同豈可仍用上藥。缵論亦雲。水去而渴。與水逆而渴不同。是雖渴而不必服藥。但當靜俟津回。可也。)

  (重出例)太陽病外證未解脈浮弱者當以汗解宜桂枝湯。

  太陽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濃樸杏人湯主之。

  太陽病外證未解者。不可下也。下之爲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湯主之。

  太陽病先發汗不解。而複下之脈浮者。不愈(雲雲至)。當須解外則愈。宜桂枝湯主之。

  以上四條證(正文與注見前桂枝湯方下)

  太陽病脈浮緊。無汗發熱身疼痛八九日不解(雲雲至)。陽氣重。故也麻黃湯主之。

  太陽病脈浮緊發熱身無汗自衄者。愈。

  以上二條證(正文與注見前麻黃湯方下)

  二陽並病。太陽初得病時。發其汗。汗先出不徹。因轉屬陽明。續自微汗出。不惡寒。若太陽病證不罷者。不可下。

  下之爲逆。如此。可小發汗。設面色緣緣正赤者。陽氣怫郁在表。當解之熏之。若發汗不徹。不足言陽氣怫郁。不得越。

  當汗不汗。其人躁煩。不知痛處。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氣。但坐。以汗出不徹故也。更發汗則愈。

  何以知汗出不徹。以脈澀故知也。(風寒之邪。始入一經複傳一經。兩經相並而同病者。謂之並病。今者太陽與陽明並病。

  太陽經初得病之時。發其汗。汗先出不徹。不徹者。不透也。惟不徹因轉屬陽明而成並病。續自微汗出。不惡寒。若似乎太陽經證已罷。傳入陽明之府。爲可下矣。殊不知汗出尚微。雖不惡寒。太陽之邪猶未盡解。故雲若太陽病證不罷者。

  不可下。下之爲逆。謂下之不以理也。如此者。可小發其汗。謂先解其表也。設其人面色緣緣正赤者。成注雲。陽明之經循面。面正赤。則陽明之邪亦在于經。二陽相並。其氣怫郁。邪甚于表也。此不但小發汗。當用熏解之法。以大發之。

  況此發汗不徹之證。其人陽氣怫郁。不得宣越。不足言也。不足言者。猶言勢所必至。不須說也。直是當汗不汗。成注所雲。邪無從出。壅甚于經。其人不但面赤。內作郁熱而且躁且煩也。邪循經行。痛無常處。故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也。短氣者。邪熱壅而氣促急也。但坐者不得臥也。此系太陽陽明二經之汗不徹故也。更發汗則愈者。謂太陽初得病時。發汗之方。不宜再用。當更方以兼發陽明經汗。則愈蓋此條病。始終是一汗出不徹之證。何以知之。以脈澀故知之也。夫汗出不徹營氣不得條達。則脹澀。條辯以澀脈作血虛解。大誤。愚按此條。雖系二陽並病。其實太陽證居多。始則太陽經汗先出不徹。因轉屬陽明。成並病。此作首一段看雖。續得微汗不惡寒。然太陽證不因微汗而罷。故仍可小發汗此又作一段看。設其人面色緣緣正赤。此兼陽明邪熱郁甚于表。當解之熏之。此又作一段看有此者。終是初得病時。發汗不徹之誤。以至因循而當汗不汗其人陽氣怫郁而面赤猶不足言也。當見躁煩短氣渾身上下痛無定著。此雖與陽明並病。而太陽之邪不少衰也。故雲更發汗則愈。此又作一段看。夫此等病醫人遇之。大都不知其人系汗出不徹之證。

  何也。蓋始焉發其汗汗已先出。何以知其不徹。所以末後又雲脈澀。以決其汗不徹。而當更發汗也。夫曰可小發汗。

  曰當解之熏之法。則雲然。實則未曾用發汗藥者也。若曾用藥發其汗則無面赤躁煩等變證矣。惟初得病時發其汗與末後更發汗。此是用藥以發其汗。然仲景不言湯者。其湯顯而易見故不言也。龐安時雲。宜麻黃湯。愚以太陽初得病時固宜用也。但曾汗出而不徹。麻黃湯不宜用也。尚論篇于此條。更桂枝加葛根湯。甚合仲景之法。)

  脈浮數者。法當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發汗當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脈微此裏虛。須表裏實。

  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成注引經曰諸脈浮數。當發熱而灑淅惡寒。言邪氣在表也。法當汗出而愈無疑矣。若誤下之。

  則身重心悸。身重者。後條辯雲。下後。則津液下奪。而機關不利。故身重也。津液下奪不能上奉。則心悸而動。尚論篇雲。縱脈仍浮數。不可複發其汗但宜靜調。俟其自汗出乃解耳。所以然者。以脈雖浮數而尺中則微。夫脈浮數。爲表實。尺中微爲裏虛。裏虛者。下後津液不足而陰虛也。須待其津液回。斯裏氣實。爲表裏俱實。雖不用藥以發其汗。便當自汗出而愈矣。)

  脈浮緊者。法當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遲者。不可發汗。何以知其然以營氣不足。血少故也。(脈浮緊身疼痛。是太陽傷寒。法當以麻黃湯汗之。設其人尺中脈遲。則知寒邪雖盛。營血自虛。便不可發汗矣。夫汗者。血之液。

  而營氣主之。尺遲不可發汗者。條辯雲。嫌奪血也。按此條論。仲景無治法。補亡論郭白雲雲。宜小建中湯。次則柴胡桂枝湯。愚以此二湯。實祖活人書之意。蓋小建中者。即桂枝湯加饴糖一味。以甘能生血而先建其中也。但仲景法。無汗者。不得服桂枝。今脈浮緊。爲無汗雖尺中遲。恐不宜用此湯。又柴胡桂枝湯。即小柴胡湯加桂枝。藥不對證。更屬不解。)

  (重出例)脈浮者。病在表可發汗。宜麻黃湯。脈浮而數者可發汗。宜麻黃湯。

  上二條證。(正文與注見前麻黃湯方下)

  病常自汗出者。此爲營氣和(雲雲至)營衛和則愈。宜桂枝湯。

  病患藏無他病(雲雲至)先其時發汗則愈。宜桂枝湯主之。

  上二條證(正文與注見前桂枝湯方下。)

  傷寒脈浮緊不發汗因致衄者。麻黃湯主之。

  上條證(正文與注見前麻黃湯方下)

  傷寒不大便六七日(雲雲至)。若頭痛者必衄。宜桂枝湯。

  傷寒發汗解半日許(雲雲至)。可更發汗。宜桂枝湯主之。

  上二條證。(正文與注見前桂枝湯方下)

  凡病若發汗。若吐。若下。若亡津液。陰陽自和者。必自愈(曰凡病者。言不僅傷寒然也。凡病若發汗。若吐之下之太過。以致亡津液者。雖其人汗吐下證。仍在。不可複行汗吐下之法。姑慢服藥。俟其陰陽自和。則氣血回複。病必自愈然此亦是當汗而汗。當吐下而吐下。故有陰陽和而自愈之日。非誤用汗吐下藥者。所能比也。凡病且然。而況于傷寒乎。按此條論。因發汗而並及吐下之法。然既雲。發汗必是太陽病居多。故亦附于太陽篇中。)

  大下之後。複發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先汗後下。治傷寒之正法也。今病未曾發汗而先大下之。既下之後。複發其汗。是爲汗下相反。津液重亡。亡者。無也。膀胱爲津液之府。津液既亡。則小便少而不利。勿治之者。謂不當用五苓散等藥。以利其小便也。姑俟其津液回。則小便利。而表裏之證。必皆自愈。按此條論。必病患表裏證悉具。以故汗下相反。但小便不利。無他變也。設使無裏證而先下。無表證而複汗。則病患變證蜂起。豈但小便之不利哉。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此即上條雲。陰陽自和之義。)

  下之後。複發汗。必振寒。脈微細。所以然者。以內外俱虛故也。(成注雲。發汗則表虛而亡陽。下之則裏虛而亡陰。

  振寒者。陽氣微也。脈微細者。陰血弱也。陰主內陽主外。是爲內外俱虛。按此條論。仲景無治法。補亡論常器之雲。

  素無熱人。可與芍藥附子湯。有熱人。可與黃 建中湯。其言尚未盡理。夫寒傷于人。則爲病熱。豈論其人之平素無熱與有熱邪。縱其人平素無熱。當其時已犯熱證。理宜汗下。但今汗下相反。又且過劑。故不惟小便不利。甚至于振寒。

  脈微細。而內外兩虛。愚以上證。邪熱雖去只宜溫補。不可用大熱之藥。故黃 建中湯。服之爲穩。芍藥附子湯。用之害人。或問下條論。亦下後複發汗所致。在仲景竟用幹姜附子湯。是邪非邪。余答雲。下條證。乃醫人不識中寒病。因誤用汗下法。故仲景急以幹姜附子湯救之。此條證。系傷寒病。故雖既下且汗。外作振寒。內無寒證。常雲。芍藥附子湯。決不可用。學醫者宜慎之。)

  下之後。複發汗。晝日煩躁。不得眠。夜而安靜。不嘔不渴。無表證。脈沈微身無大熱者。幹姜附子湯主之。(此條系真寒證。複誤用汗下之法。故見晝煩夜靜。脈沈微。表裏無熱。此爲陰寒獨勝。陽氣大虛也。正文與注並。)

  幹姜附子湯方(俱見中寒論中)

  發汗後。身疼痛。脈沈遲者。桂枝加芍藥生姜各一兩。人參三兩。新加湯主之。(發汗後身疼痛。脈沈遲者。成注雲。

  邪氣未盡。營血不足也。經曰。其脈沈者營氣微又曰。脈遲者營中寒。營主血營中血少。兼有留邪。故脈沈遲而身疼痛。

  此必是太陽傷寒。用麻黃湯發汗之後。寒邪已去八九。其人身雖疼痛。醫者止宜據其脈。以血少治之。若其人寒邪不因汗解。而身疼痛。則其脈當見浮緊矣。所以仲景法。用桂枝湯加芍藥生姜。以益營血而解余寒。複大加人參者。以甘能生血有備其不足也。湯名新加者。以桂枝驅邪。人參補正。舊例無有加人參于桂枝湯中者。神而明之。謂非仲景用藥之新法欤。)

  卷之四 辯太陽病脈證並治法中

  桂枝新加湯方

  (此方自原論中第十卷采附于此)

  桂枝(三兩去皮) 芍藥(四兩) 甘草(二兩炙) 人參(三兩) 生姜(四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上六味。以水一鬥二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分溫服。余根據桂枝湯法。

  琥按上湯。乃仲景新加補藥法。以治傷寒發汗之後。身疼痛而脈沈遲者。夫脈沈遲爲血虛有寒。惟有寒。故用桂枝湯加生姜以散寒。惟血虛。故桂枝湯中加芍藥。更加人參三兩以益血。內台方議以芍藥爲益血之藥。若人參生姜。止不過益其正氣。散其余邪。殊不知仲景治血虛。妙在以人參補之。其後李東垣始悟其義雲。血難驟補。加人參者。陽生陰長。甘能益血也。要之仲景此湯。既加人參。則補正之力多。驅邪之功少。如病患寒邪盛而身疼痛。醫用此湯。何異操刀。張兼善雲。寒邪盛則身疼。營血虛。則身亦疼。其脈浮緊者。邪盛也。沈微者。血虛也。證雖相同脈則大異。

  或問脈沈遲。身疼痛。焉知非中寒證。余答雲。中寒身疼痛如被杖。脈亦沈遲。與此證。略同。然此證自太陽傷寒發汗後。身疼不止。脈變沈遲非中寒比也。即如病患在前。醫工能悉心診視。則寒熱虛實。無不了然。如徒于書中認證認脈。此等疑義實多。難盡述也。

  發汗後。不可更行桂枝湯。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黃杏人甘草石膏湯主之。(本太陽傷寒。用桂枝湯以發其汗。

  汗後不解。不可更行桂枝湯。以汗雖出而喘益甚。是麻黃湯證仍在也。無大熱者。謂裏無大熱。寒邪猶郁于表也。法宜仍與麻黃湯。今則麻黃湯中減去桂枝。增石膏者。何也。以桂枝性辛熱。寒傷營。營中已受辛熱所傷。而強逼成汗故增石膏之甘寒。以泄營中之熱。而散其邪也。)

  卷之四 辯太陽病脈證並治法中

  麻黃杏人甘草石膏湯方

  麻黃(四兩去節) 杏人(五十個去皮尖) 甘草(二兩炙) 石膏(半斤碎綿裹)

  上四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本雲黃耳 (想系置水器也。)

  成注引內經曰。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風氣通于肝。風邪外甚。故以純甘之劑發之。則是成氏以此條病。爲太陽中風。桂枝湯未嘗誤用。大謬之極。又上四味藥。麻黃石膏俱帶辛杏人帶苦。若雲純甘又非定論。

  琥按上湯。即麻黃湯小變其制仲景法。傷風證汗出而喘。當作桂枝湯加濃樸杏人。今雖汗出。原系傷寒無汗證。醫人誤用桂枝湯以強發其汗。汗出後。依然氣逆而喘。所以還當用麻黃湯其去桂枝者。謂前湯中。已受其辛熱之誤。而喘愈甚。故易以石膏之甘寒。徹其邪而下其喘也。內台方議雲。不可以汗出爲傷風證。再用。桂枝湯。只宜麻黃湯中除桂枝。加石膏。以散余邪。後條辯雲。誤服桂枝湯而汗出。究竟傷寒之汗未嘗出也。故用石膏止桂枝之汗。用麻黃出未出之汗。去其桂枝。則湯中辛涼之功勝。清肅在肺。而喘熱自平矣。

  (附例)下後。不可更行桂枝湯。若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黃杏子甘草石膏湯。(此即上條證。醫人誤用桂枝湯汗出而喘不解。複認以爲陽明府證。而誤下之。下後汗出。而喘依然。細診其人。裏無大熱者。方知其下之之誤。以寒邪猶郁于表而發熱也。知其在表。不可更行桂枝湯。可與麻黃杏子甘草石膏湯。發其寒邪。下其喘熱。蓋下雖複誤。成注雲。邪氣所傳既同。遂用一法治之。後條辯評雲。下在用桂枝湯後。是從更字上看出。)

  發汗過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湯主之。(汗者心之液。發汗過多。則陽亡而心液虛耗。

  心虛則動惕而悸。故其人叉手自冒心胸之間而欲得按也。冒字作覆字解。發汗過多。必是多服麻黃湯之故。所以仲景法。

  用桂枝者。以固表而守其陽。用甘草者。以益氣而緩其悸也。要之陽氣得守。則津液歸複。漸長于心胸之分。複何悸之有焉。成注雲。汗多亡陽。陽受氣于胸中。即同此義。)

  卷之四 辯太陽病脈證並治法中

  桂枝甘草湯方

  桂枝(四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頓服。

  琥按成注雲。桂枝之辛走肺而益氣。夫桂枝雖系護表助陽之藥。然其味大辛反能散氣。又雲甘草之甘。入脾而緩中。意即千金所雲心勞甚者。補脾氣以益之。之謂欤。愚以此等注。不甚曉暢。刪之可也。

  發汗後。其人臍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主之。(發汗後者。即發汗過多之後也。臍下悸者。條辯雲。

  腎乘心。汗後液虛。欲上陵心而克之。故動惕見于臍下也。奔豚。難經雲。腎之積名。發于少腹。上至心下。若豚狀。

  此言奔豚。乃腎氣發動。如欲作奔豚之狀。非真臍下有積如豚也。後條辯雲。腎氣發動。水邪不安其位。急主之以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以益心氣。伐腎邪。安中補土。水不得肆。而汗後之陽虛。可漸複矣。)

  卷之四 辯太陽病脈證並治法中

  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方

  茯苓(半斤) 桂枝(四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五枚擘)

  上四味。以甘瀾水一鬥。先煮茯苓減二升。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作甘瀾水法。取水二鬥。

  置大盆內。以杓揚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顆相逐。取用之。

  琥按上湯。用茯苓爲君。以其能伐腎邪而利水道。桂枝爲臣。外能固表。下能泄奔豚之氣。甘草爲佐。能益氣。

  補汗後之虛陽。大棗爲使。以和中補土而制水。煎用甘瀾水者。揚之無力。取其不助腎邪也。

  或問此條論。並未言是水氣。而諸家之注。皆言是水。何也。余答雲。仲景言臍下悸。欲作奔豚。明系是腎邪幹心。

  腎本北方水。腎邪盛者。水克火也。湯中用茯苓爲君。謂非走陰。泄水氣之藥欤。若桂枝之性。本上行而達表。其能伐腎而禦奔豚者。得茯苓引用故也。蓋上條病。但心下悸。故用桂枝甘草湯。此條病。至臍下悸。故用前湯中加茯苓以引桂。加大棗以輔甘草。表裏兼主。上下鹹宜。乃仲景用藥的。當處。

  發汗後。腹脹滿者。濃樸生姜甘草半夏人參湯主之。(發汗後者。謂外邪已解也。成注雲。外已解而腹脹滿。由脾胃津液不足。氣澀不通。壅而爲滿。與此湯。以和補脾胃。而通泄滯氣。按成注雲。吐下後。腹脹滿。皆爲實。言邪氣乘虛入裏故也。此必是外邪未解。而早吐早下所致。否則既吐且下。腹中之物已盡。焉知非氣虛作脹邪。上雲發汗後而腹脹滿。假使其人先傷食而複傷寒。吾恐外邪雖解。腹中之物未消。亦系實證。難言虛也。此條病。乃汗後氣虛腹脹滿。

  其人必內雖作脹。外無脈形。故湯中用人參炙甘草等。甘溫補藥無疑。)

  卷之四 辯太陽病脈證並治法中

  濃樸生姜甘草半夏人參湯方

  濃樸(半斤去皮) 生姜(半斤切) 半夏(半升洗) 人參(一兩) 甘草(二兩炙)

  上五味。以水一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成注引內經曰。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用苦泄之。濃樸之苦。以泄腹滿。人參甘草之甘。以益脾胃。半夏生姜之辛。以散滯氣。內台方議雲。此系汗後亡津液。脾氣虛而燥澀。故作脹。所以湯中用人參之甘。以生津液補不足。炙甘草之甘。以緩其中。寬其脹也。夫脹非苦不泄。故用濃樸。非辛不散。故用半夏生姜。條辯以蠲飲作解。殊不合仲景之意。

  傷寒若吐。若下後。心下逆滿。氣上衝胸。起則頭眩。脈沈緊。發汗則動經。身爲振振搖者。茯苓桂枝白術甘草湯主之。

  (傷寒吐下之後。裏虛氣逆。心下作滿。且上衝于胸膈之間。更上逆于頭。起則作眩。蓋裏愈虛而氣愈逆也。脈沈緊者。寒邪由經而入裏也。仲景法。脈浮緊者。可發汗今脈沈緊。誤發其汗成注雲。發汗則外動經絡。損傷陽氣。陽氣外虛。不能主持諸脈。身爲振振然而搖動也。與此湯以和經散寒。益陽補氣。)

  卷之四 辯太陽病脈證並治法中

  茯苓桂枝白術甘草湯方

  茯苓(四兩) 桂枝(三兩去皮) 白術(二兩) 甘草(二兩炙)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

  琥按成注雲。陽不足者補之以甘茯苓白術。生津液而益陽也。裏氣逆者。散之以辛桂枝甘草。行陽散氣。夫桂枝走表。非散裏氣逆之藥。蓋裏虛氣逆。以甘補之。即以甘緩之。故用茯苓白術炙甘草。表虛動經。以辛和之。複以甘助之。故用桂枝炙甘草。上方乃和營益氣。表裏兼主之劑。條辯以方中白術。刪去白字。謂本草經止名術。乃是蒼術。考之仲景時。無所謂白術者。故以茯苓與術。爲勝濕導飲之藥。竟以此條病。爲飲氣上逆證。大失仲景論中之意。尚論篇不改其非。爲誤極矣。

  發汗病不解。反惡寒者虛故也。芍藥甘草附子湯主之。(此條系真寒證。病惡寒。誤發其汗。病因不解。惡寒證反甚。

  醫人不可認以爲傷寒證。正文與注並)

  卷之四 辯太陽病脈證並治法中

  芍藥甘草附子湯方

  (俱見中寒論中)

  發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煩躁者。茯苓四逆湯主之。(此條亦系真寒證。既誤汗之。複誤下之。病仍不解。反作煩躁。

  乃陰寒病。誤服涼藥之所致也。醫人不可因其煩躁。認以爲傳經熱證。正文與注並)

  卷之四 辯太陽病脈證並治法中

  茯苓四逆湯方

  (俱見中寒論中)

  (附後例)發汗後惡寒者。虛故也。不惡寒。但熱者實也。當和胃氣。與調胃承氣湯。(此條系陽明實熱入府之證。

  正文與注並湯方俱詳後第六卷陽明篇中)

  太陽病。發汗後。大汗出胃中幹。煩躁。不得眠。欲得飲水者。少少與飲之。令胃氣和則愈。若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與五苓散主之。(太陽病。用麻黃湯以發其汗。汗因大出。則胃中津液幹。幹則煩躁不得眠。即內經曰。胃不和。則臥不安者是也。欲得飲水者。人身津液爲水之類。汗大出而津液亡。內水耗竭。欲得外水以自救也。法宜少少與之。但令胃得水而不幹。斯氣潤而和。其病則愈。若發汗後。而脈尚浮者。表未盡解也。欲得飲水而小便不利。此是寒飲蕩其胃中之熱。下流而入于膀胱。膀胱熱結。故不利也。微熱消渴者。其人外則微熱而表不解。內又消渴而飲水多。

  是太陽之經與府俱病也。與五苓散以和表裏。下水熱。愚按此條論。當作兩截看。太陽病發汗後雲雲。至胃氣和則愈。

  此系胃中幹煩躁作渴。止須飲水以和胃氣。非五苓散證也。若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此系水熱結于膀胱而渴。乃爲五苓散證。前賢不察。皆一直看下。大失仲景之旨。愚又按上雲。太陽病。乃合中風傷寒而言之也。中風不可誤發其汗。傷寒亦不可過發其汗。汗出太多。則胃中幹。勢所必至。成注混同作解甚妙。條辯及尚論篇。列入中風條下。何其執也。)

  卷之四 辯太陽病脈證並治法中

  五苓散方

  豬苓(十八铢去皮) 澤瀉(一兩六铢半) 茯苓(十八铢) 桂(半兩去皮) 白術(十八铢)

  上五味。爲末。以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飲暖水。汗出愈。

  成氏明理論雲。苓。令也。號令之令。通行津液。克伐腎邪。專爲號令者。苓之功也。五苓之中。茯苓爲主。故曰五苓散。茯苓豬苓。味俱甘平。甘雖甘也。終歸于淡。甘歸于淡。如人多食甘。則口反淡。是也。內經曰。淡味滲泄爲陽。利大便曰攻下。利小便曰滲泄。水飲內蓄。須當滲泄之必以甘淡爲主。是以茯苓爲君。豬苓爲臣。白術味甘溫。脾惡濕。水飲內蓄。則脾氣不治。益脾勝濕。必以甘爲助。故以白術爲佐。澤瀉味鹹寒。內經曰鹹味下泄爲陰。泄陰導溺。

  必以鹹爲助。故以澤瀉爲使。桂枝味辛熱。腎惡燥。水蓄不行。則腎氣燥。內經曰。腎惡燥。急食辛以潤之。散濕潤燥。

  故以桂枝爲使。多飲暖水。令汗出愈者。以辛散水氣外泄。是以汗潤而解也。

  琥按原方中。止用桂。而成注又雲。桂枝。且雲。其味辛能散濕潤燥。作兩可之論。其義何居。內台方議雲。桂與桂枝。可以兩用。若兼表邪者。用桂枝。若專利水飲者。卻用桂也。若然。則上方中當用桂枝無疑。

  琥又按方後雲。多服暖水。令汗出愈。此即桂枝湯方下。 熱稀粥一升余。以助藥力之義。建安許氏雲。五苓散。

  乃汗後一解表藥。于此可見。

  發汗已。脈浮數。煩渴者。五苓散主之。(發汗已者。謂太陽病。已發過汗也。脈浮數者。成注雲。表邪未盡。不因汗而解也。煩渴者。此系膀胱熱結。小便不利。熱氣不得下泄。因反上逆。熏于胸膈。肺胃受傷而作煩渴也。脈浮數爲太陽經病。煩渴乃太陽府病。故亦宜五苓散。以解表邪。泄裏熱。或問五苓散。治膀胱熱結之藥。何以反用肉桂。余曰不然。膀胱熱結。誠當去桂。但此條病用桂。乃是桂枝。爲脈浮數而設。非肉桂也。若其人飲水多。小便不利。無表證者。方中竟可用肉桂也。或又問五苓散中用術。昔賢如朱奉議。孫真人許學士等。皆用白術近醫方中行。喻嘉言改作蒼術。何也。余答雲改用蒼術。雖未合義。然使其人裏實熱結。小便不利。雖用蒼術。不爲害也。若其人發汗過多。亡津液。胃虛燥渴。欲飲水而小便不利者。則蒼術過于燥烈。斷不可用。不若白術之甘平滋膩。能補津液而潤燥。爲可用也。

  方喻二氏所可怪者。凡仲景用術之方。皆雲。此是蒼術。倘後學起而宗之。不論其人虛實燥濕之證。凡方中類用蒼術。

  不其大害者邪。縱使仲景時無白術。于今業已有之。在醫人亦可權宜取用。如死執古方以療今病。斷斷不可行也。)

  (附例)中風發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有表裏證。渴欲飲水。水入則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成注雲。中風發熱至六七日則當解。若不解而煩者。邪在表也。渴欲飲水者。邪傳裏也。太陽之裏爲膀胱府。府病。則裏熱氣結。而小便不利。內不得出。外亦不得入。所以飲水。反上行而作吐也。若此者。名曰水逆。用五苓散者。以表能散邪。裏能消水也。或問上證。既煩且渴。何以不用白虎。余答雲。白虎湯治煩渴。乃上焦肺胃熱也。其人必小便利今者小便不利。

  知其熱在下焦。乃膀胱府病也。經雲。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上病用五苓散者。以利小便。使氣化得輸。則津液流通。煩與渴不治而自愈矣。)

  本以下之。故心下痞。與瀉心湯。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煩。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本以太陽病發汗後不解。

  因複下之。故心下成痞。痞者。不通泰也。仲景法。當與瀉心湯除之。若服之痞不解。其人渴而口中燥煩。小便不利者。

  此爲水飲內蓄膀胱。熱結津液不行。故口燥煩渴。氣不輸化。因反上逆。故心下痞。要其病。實非在心下也。與五苓散以分消表裏之水邪。不治痞而痞自愈矣。)

  太陽病寸緩。關浮尺弱。其人發熱汗出複惡寒。不嘔。但心下痞者。此以醫下之也。如其不下者。病患不惡寒而渴者。此轉屬陽明也。小便數者大便必硬。不更衣十日無所苦也。渴欲飲水。少少與之。但以法救之渴者宜五苓散。(渴欲飲水至救之十三字當在小便數者之前。不惡寒而渴者者字可刪。太陽病其脈寸緩關浮尺弱。其證發熱汗出。複惡寒。此系風邪正盛于表也。不嘔者。裏氣和也。裏氣既和。緣何而至心下痞。其痞者。此以醫下之早。邪氣乘虛而入。留于心下。故致痞也。如其不因誤下者。則陽邪必漸傳經。在病患已無惡寒等證。邪熱傳裏。必變而作渴。此太陽病轉屬陽明也。陽明者。胃也。胃中熱渴。無有不欲飲水。第飲水時。當少少與之。不可不與。亦不可多與。但以法救其渴可耳。

  如飲水之後。而小便數者。大便必硬。此因津液偏滲于膀胱。小水既多。則胃中邪熱。亦隨溺而泄出。雖不更衣十日。

  胃中無滿實之苦也。更衣者。古人于大便時。必更衣而後入廁。故相傳以大便爲更衣也。若飲水之後。渴終不解者。其人飲水必不合法而多。故雲。宜五苓散。以導其停水也。尚論篇于此條證。注五苓散雲。能消熱而回津。夫津液偏滲于小便者。用五苓散以利之。小水利。則邪熱消。而津回渴止。大便得潤而自行。正內經通因通用之法也。愚以上論殊爲穿鑿。病如小便數而少者。法宜用五苓散以利之。此爲通因通用之法。今者小便數而至大便硬。則此小便不可爲不多矣。

  小便既多。則津液必耗。複用五苓散以利之。是愈燥其津液也。喻氏反以回津作解。大謬之極。或問小便數。大便硬仲景論中。何以無治法。余答雲。此是仲景不須用藥處。俟其陰陽自和。則小便漸少。大便必自出也。如欲用藥。少與麻仁丸以潤其大便。庶幾猶可。)

  傷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湯主之。(傷寒汗出者。服發汗藥。而太陽經之邪未盡。故汗出也。

  渴者。太陽之邪傳裏。膀胱府病。水氣上逆而作渴也。故宜五苓散。以表裏兼主之。若汗出不渴者。此爲邪氣傳裏未甚。

  水氣不至上逆。故不作渴也。所以五苓散中。止用茯苓以主裏。而泄水氣。更留桂枝。加生姜甘草。以解表而固衛虛。

  更其名爲茯苓甘草湯方也。)

  卷之四 辯太陽病脈證並治法中

  茯苓甘草湯方

  茯苓(二兩) 桂枝(二兩去皮) 生姜(三兩切) 甘草(一兩炙)

  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

  琥按成注雲。茯苓甘草之甘。益津液而和衛。桂枝生姜之辛。助陽氣而解表。彼以姜桂味辛走表。能助陽氣。注甚明切。若茯苓味甘而淡。乃泄水之物。何以能益津液。蓋膀胱之邪水利。則氣化得以流通。津液即由此而回複。所以五苓散。散邪消水。爲最燥之藥。成注反雲潤燥者。亦此義也。至其雲。和衛。乃甘草之力。與茯苓何與焉。成氏以上病。

  止汗出而不渴。爲邪氣不傳裏。但在表而表虛。故以上湯爲解表和衛之劑。從不雲茯苓之主裏。此爲論與方兩失其義。

  琥又按五苓散。茯苓甘草湯。二方皆太陽標本齊病。表裏兼主之劑。何謂標太陽之經是也。何謂本。膀胱府是也。

  經在表。本在裏。五苓散證。邪已入府。表證實微。故方中止用桂枝一味以主表。其余四味。皆主裏之藥也。茯苓甘草湯證。邪猶在經。裏證尚少。故方中止用茯苓一味。以主裏。其余三味。皆主表之藥也。學人能于仲景書反複玩索。其中意味自見。

  (重出例)中風發熱六七日不解(雲雲至)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已見前)

  未持脈時。病患手叉自冒心。師因教試令咳。而不咳者。此必兩耳聾無聞也。所以然者。以重發汗虛故如此。(此仲景示人以診病法也。醫師診病。必先持脈。今者未持脈時。是師欲持其手切脈也。而病患反以手叉自冒其心。其時病者。

  精神不與醫師相對。師因行教試法也。手叉叉手義同。注已見前。教令咳而不咳者。耳聾也。所以然者。以發汗過多。

  陽亡。胸中之氣餒而不充。故手叉自冒心。重複發汗精氣更虛。不得上通于耳。故耳聾無聞也。尚論篇雲。此耳聾。與少陽傳經邪盛之耳聾迥別。按成注雲。陽氣虛。精氣不足。夫陽氣精氣。非二物也。人身之陽爲氣。氣積久而成精。氣爲精之母精爲氣之子。氣者肺主之。心胸即其分也。精者腎主之。兩耳其開竅也。又按此條病。仲景無治法。補亡論常器之雲。素無熱人。可與芍藥附子湯。素有熱人。可與黃 建中湯。愚以重發汗而致虛。黃 建中湯。固宜用也。夫精氣虛。非火虛。芍藥附子湯。不宜用也。至于病患之平素有熱無熱。此常氏診病最可笑之法。)

  發汗後。飲水多。必喘。以水灌之亦喘(喘。肺病也。經曰。形寒飲冷則傷肺。發汗後。其人亡津液而燥渴。內飲水多。水氣上逆。必作喘。外以水灌。冷氣侵膚。與內邪相搏。亦作喘也。按此條論。仲景無治法。補亡論常器之雲。

  可與麻黃杏子甘草石膏湯主之。愚以發汗後。以水灌之。其人汗孔。仍受水寒所閉。上湯固宜用也。然不若仍用麻黃湯以發之。若發汗後。飲水多。其人汗孔或疏。上湯不宜用也。宜改用茯苓桂枝生姜甘草湯。喘甚者。加濃樸杏子人。)

  發汗後。水藥不得入口。爲逆。若更發汗。必吐下不止。(發汗後。水藥不得入口者。此是過服麻黃湯以發其汗。汗多亡陽。胃中元氣虛。不能消水。此治之之逆。謂治不以理也。醫人不知用藥之過。更服前湯以發其汗。則胃中元氣大虛。所入之藥。不惟吐出。而且下利不止。是爲大逆。此仲景所以深致謹戒之意。按此條論。仲景無救逆之法。補亡論常器之雲。可與半夏茯苓湯。)

  發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若劇者。必反複顛倒。心中懊 。栀子豉湯主之。(發汗吐下後者。謂雖經汗吐且下。

  而傷寒之邪熱。猶未解也。邪熱未解。必乘其人之虛。而客于胸中。胸中郁熱。因生煩躁。陽氣擾亂。不得眠也。劇者。

  煩極也。煩極。則知其人郁熱愈甚。故不惟不眠。而且反複顛倒而不安。心中懊 。郁郁然不舒暢而愦悶也。成注引內經曰。其高者因而越之。與栀子豉湯。以吐胸中之邪。按成注雲。心惡熱。熱甚。必神昏。是以反複顛倒。殊不知反複顛倒。非神昏也。乃心胸中郁熱煩悶。懊懊 。欲作吐之狀耳。所以內台方議雲。此非結胸痞證之比。而可下。當用栀子豉湯。吐而散之也。或問雲。虛煩證。奚堪再吐。余答雲。虛者正氣之虛。煩者。邪氣之實。邪熱郁于胸中。是爲吐證仍在。理宜更用吐法。猶之汗下之證仍在。可再行汗下法也。愚以虛煩二字。不可作真虛看。)

  卷之四 辯太陽病脈證並治法中

  栀子豉湯方

  栀子(十四枚擘) 香豉(四合綿裹)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內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爲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

  成氏明理論雲。傷寒邪氣自表而傳裏。留于胸中。爲邪在高分。則可吐之。是越之之法也。所吐之證。亦自不同。

  如不經汗下。邪氣蘊郁于膈。則謂之膈實。應以瓜蒂散吐之。瓜蒂散。吐胸中實邪者也。若發汗吐下後。邪氣乘虛。留于胸中。則謂之虛煩。應以栀子豉湯吐之。栀子豉湯。吐胸中虛煩者也。栀子味苦寒。內經曰。酸苦湧泄爲陰。湧者。

  吐之也。湧吐虛煩。必以苦爲主。是以栀子爲君。煩爲熱勝也。湧熱者。必以苦。勝熱者必以寒。香豉味苦寒。助栀子以吐虛煩。是以香豉爲臣也。

  琥按方中栀子十四枚。當是四十枚。否則香豉四合。分兩多寡。不相稱矣。

  琥按栀子豉湯。仲景雖用以吐虛煩之藥。余曾調此湯。與病患服之。未必能吐。何也。蓋栀子之性苦寒。能清胃火。

  潤燥。豉性苦寒微甘。能瀉熱。而兼下氣調中。所以其苦未必能使人吐也。醫工必欲升散火郁。當于病患喉中。探之使吐可耳。又用豉法。須陳腐極臭者能使人吐。方中雲香豉。恐醫工用豉。反取新制而氣不臭者。無怪乎其不能使人吐也。

  若少氣者。栀子甘草豉湯主之。若嘔者。栀子生姜豉湯主之。(此承上文而言。發汗吐下後。已見虛煩不眠證矣。若其人兼少氣者。成注雲。熱傷氣也。故加甘草以益之。若兼嘔者。熱煩而氣逆也。故加生姜以散之。)

  卷之四 辯太陽病脈證並治法中

  栀子甘草豉湯方

  (此方自原論中第十卷采附于此)

  于栀子豉湯內加入。甘草(二兩)

  余根據前法。得吐。止後服。

  內台方議雲。心煩懊 等證。屬栀子豉湯。已主之矣。若其人少氣者。爲元氣虛乏。熱搏不能固也。加甘草之甘。

  以緩其中而補其氣。愚以少氣者。乃熱傷氣而氣促急。非真氣虛乏也。加甘草者。以甘緩之之義。服湯後。宜徐徐吐之。

  妙。

  卷之四 辯太陽病脈證並治法中

  栀子生姜豉湯方

  (此方自原論中第十卷采附于此)

  于栀子豉湯方內加 生姜(五兩)

  余根據前法。得吐。止後服。

  內台方議雲。心煩懊 等證。與栀子豉湯吐之則已也。若又嘔者。爲熱氣搏逆不散。加生姜之辛以散其氣。而止其嘔也。

  發汗若下之。而煩熱。胸中窒者。栀子豉湯主之。(窒塞也。汗下後。邪熱未解。客于胸中。胸中窒塞。故生煩熱。

  與栀子豉湯者。以吐胸中之邪熱也。愚以胸中窒者。內有物也。或問內有物。何以下之而不出。以其物在膈上。故宜用吐法也。尚論篇以此條論爲實煩證。非是故欤。)

  傷寒五六日。大下之後。身熱不去。心中結痛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湯主之。(傷寒五六日。若似乎可下矣。然此終是太陽表證仍在。爲不可下之時。所以大下之後。身熱不去者。表受邪也。心中結痛者。邪客于胸也。成注雲。若大下後。身熱去。心胸空者。爲欲解。今者身熱不去。心中結痛。是未欲解。與栀子豉湯。以吐胸中之邪熱。蓋吐中有發散之義。故身熱亦從此而去。按成注雲。大下後。身熱去心中結痛者。結胸也。身熱不去。心中結痛者。虛煩也。彼以仲景栀子豉湯第一條證。心中懊 者。爲虛煩。故以此條用栀子豉湯。亦雲虛煩證也。殊不知心中結痛。比上條胸中窒更甚。當是實煩之證。但身熱不去。此爲熱氣未盡。收斂于內。比結胸證。爲少輕耳。用藥雖同證則迥異。)

  (附例)下利後。更煩按之心下濡者。爲虛煩也。宜栀子豉湯(濡當作軟。此條自厥陰篇移附于此。下利後更煩者。

  此非用藥下後而發煩。乃自利之後而更煩也。蓋陽經下利。本發煩熱。但既下之後。則煩當減而邪欲解矣。若其煩比前更加。及按之。心下卻軟而不硬不痛者。是爲虛煩。成注雲。此邪氣乘虛。客于胸中也。與栀子豉湯。吐之則愈。或問邪傳三陰。則下利。子何得以厥陰下利之證。而移之太陽篇也。余答雲。如厥陰病熱下利。則不但煩而當見消渴證矣。

  若謂陽經無下利之證。則是仲景葛根湯證。非太陽陽明合病之自下利乎。學人當以理格之。)

  傷寒下後。心煩腹滿臥起不安者。栀子濃樸湯主之。(本太陽傷寒。表邪未解而誤下之。以致心煩腹滿。心煩者。邪入而壅于高分也。邪熱壅于高分。則心以下之氣不能宣越。因而腹滿。既煩且滿。故令臥起不安成注雲。與栀子濃樸湯。

  以吐煩泄滿。)

  卷之四 辯太陽病脈證並治法中

  栀子濃樸湯方

  栀子(十四枚擘) 濃樸(四兩姜炙) 枳實(四枚去穣炒)

  以上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

  琥按成注雲。酸苦湧泄。栀子之苦以湧虛煩。濃樸枳實之苦以泄腹滿。以吐中即具發泄之義故耳。

  琥又按成注以腹滿爲裏實證。蓋上吐下泄。乃醫家瀉實滿之法也。故用濃樸枳實于大黃中則其滿從下而泄。用濃樸枳實于栀子中。則其滿即從上而湧也。要之上藥。亦非吐劑或于服湯後。探之使吐可耳。

  內台方議雲。下後但腹滿而不心煩。即邪氣入裏。若心煩而不腹滿。即邪氣在胸中。屬栀子豉湯。今既煩而且腹滿。

  乃邪氣在胸腹之間也。煩則不能臥。滿則不能坐。故臥起皆不安。故用栀子爲君。以吐其煩。濃樸爲臣。枳實爲佐使。

  二者之苦以瀉腹滿也。按上議。實本成注之義。

  傷寒醫以丸藥大下之。身熱不雲。微煩者。栀子幹姜湯主之。(太陽傷寒。醫誤以丸藥大下之。徒傷中氣。邪熱不除。

  所以身熱不去。邪氣乘虛客于胸中。而作微煩也。與栀子幹姜湯吐之。以散邪熱。扶中氣。)

  卷之四 辯太陽病脈證並治法中

  栀子幹姜湯方

  栀子(十四枚擘) 幹姜(二兩切)

  上二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

  琥按成注雲。苦以湧之。栀子之苦以吐煩。辛以潤之。幹姜之辛以益氣。夫辛味本散。其益氣者乃姜氣之溫耳。

  仲景立此湯。本吐煩之劑方中用幹姜者。因醫以丸藥大下之後。其人必中氣受傷。專賴幹姜之辛溫。以扶助中氣。謂雖吐而不致有妨于胃。所以外台方議雲。安中正氣。幹姜有臣佐之力者。即此義也。

  凡用栀子湯。病患舊微溏者不可與服之。(凡用栀子湯。謂凡上數湯中皆有栀子。故總上文而言之也。栀子之性太苦而寒。若病患平素腸胃虛寒。而大便微溏者。不可與服。如誤用之。恐不能上湧。反致下泄。爲害甚矣。醫者。可不以此爲戒。按成注引內經曰。先泄而後生他病者。治其本。必先調之。後乃治其他病。況栀子湯。仲景皆用于誤下之後。

  胸中煩熱不解者。若病患舊微溏。又病傷寒而誤下之。吾恐胸中雖煩。未必盡是郁熱。故雲。不可與栀子湯也。後條辯或問雲。本草不言栀子爲吐劑。仲景用之攻吐。何也。答雲。栀子本非吐藥。茲因胸煩。爲邪氣在上。拒而不納。故煮湯投之。則自吐。邪氣因得以出內經注雲。此因其邪之本高。而後用藥越之。爲甚易耳。則是吐藥。奚必盡投以瓜蒂散邪。)

  太陽病發汗。汗出不解。其人仍發熱心下悸。頭眩。身 動。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湯主之。(此條雖太陽病。強發汗亡陽。以致裏虛。實系真寒陰證。正文與注並湯俱見中寒論中)

  咽喉幹燥者。不可發汗(以下數條。皆言不可發汗。尚論篇序于麻黃湯之後。亦有理。茲從舊例作解。不須更易。

  此承上數條發汗及吐下之誤。因言不可發汗之候多端。醫工不可以不知也。有如咽喉幹燥者。成注雲。津液不足也。以發汗則重奪其津液。故不可也。後條辯雲。凡醫家欲行汗法。必當顧慮夫上焦之津液。有如此者。)

  淋家不可發汗。發汗必便血。(淋者。膀胱裏熱。氣化不行。小水淋瀝而時出也。淋家。津液已虛。更發其汗。則水府告匮。徒逼其血從小便出耳。後條辯雲。凡醫家欲行汗法。必當顧慮。夫下焦之津液。有如此者。)

  瘡家雖身疼痛不可發汗。發汗則 。(成注雲。表虛聚熱則生瘡。瘡家雖身疼如傷寒。不可發汗。發汗則表氣愈。虛熱勢愈甚。津液枯燥。不能榮養筋脈。因而變 。後條辯雲。凡醫家欲行汗法。盒飯顧慮夫周身之津液。有如此者。)

  衄家。不可發汗。汗出。必額上陷。脈急緊。直視。不能 。不得眠。(汗爲血液。衄血之人。血淩清道。陽經受傷。

  若更發汗重亡其陽。複奪其陰。則額上必陷。乃上焦津液枯竭之應也。脈急緊者。諸脈皆屬于目。目得血而能視。筋脈無血以養。則緊急而不能牽引其目。故目直視而不 。 。瞬同。目搖動也。不得眠者。衛氣夜行于陰。則眠。今者衛無營主。僅能行于陽不能行于陰。故不得眠。即成注雲。陰氣虛者是也。後條辯雲。凡醫家欲行汗法。複不可罔顧慮。

  夫陽經之營血。有如此者。)

  亡血家。不可發汗。發汗則寒栗而振。(血屬陰。亡血即亡陰也。陰亡。則陽無以附。更發其汗。陽從外脫。其人必寒栗而振搖。成注所雲。陰陽俱虛者。是也。後條辯雲。凡醫家欲行汗法。複不可罔顧慮。夫陰經之營血。有如此者。)

  汗家。重發汗。必恍惚心亂。小便已。陰疼。與禹余糧丸。(阙。心主血。汗者。心之液。平素多汗之家。心虛血少可知。重發其汗。必恍惚心亂。乃心液亡。而神氣浮越也。小便已。陰疼者。小腸爲心之府。心藏虛。而府中津液亦告竭也。後條辯雲。凡醫家欲行汗法。更不可罔顧慮。夫表氣之疏密。營室之衰旺。有如此者。仲景法。與禹余糧丸。大都是益血鎮固之劑。惜乎原方已阙不可考也。補亡論。常器之雲。禹余糧一味。火 散服。亦可。郭白雲雲。用禹余糧。

  不用石。石乃殼也。愚以其言。未必盡合仲景原方之義。今姑存之以備參考。按以上數條證。補亡論皆有方。治咽喉幹燥者。常器之雲。可與小柴胡湯。其言于義未合。石頑雲。宜小建中湯。其言猶近乎理。淋家。常雲。宜豬苓湯。然用于汗後。小便血者。亦嫌其過于滲利也。石頑雲。未汗宜黃 建中湯。蓋此湯。用于瘡家身疼痛者。甚妙。若淋家猶未盡善。瘡家。常雲。誤汗成 。桂枝加葛根湯。其言雖爲可取。要不若王日休雲。小建中湯。加歸 更妙衄家。常雲。

  可與犀角地黃湯。此不過治衄之常劑。許叔微雲。黃 建中湯。奪汗動血。加犀角。夫衄家系陽明經熱。上湯恐非陽明藥也。呂滄州雲。小建中湯加蔥豉。誤汗直視者。不可治。大抵衄家具汗證。蔥豉專豁陽明經郁熱。爲對證之的藥亡血家。常雲。可與芍藥地黃湯。夫亡血家。亦有陰虛發熱者。上湯固宜用也。石頑雲。黃 建中湯。誤汗振栗。苓桂術甘湯。加當歸。據成注雲。亡血發汗。則陰陽俱虛。愚以上二湯。皆亡血家汗後之劑。)

  病患有寒。複發汗胃中冷。必吐蛔(此條系真寒證。正文與注見中寒論中)

  本發汗而複下之。此爲逆也。若先發汗。治不爲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爲逆。若先下之。治不爲逆。(成注雲。

  病在表者。汗之爲宜。下之爲逆。病在裏者。下之爲宜。汗之爲逆。大約治傷寒之法。表證急者。即宜汗。裏證急者。

  即宜下。不可拘拘于先汗而後下也。汗下得宜。治不爲逆。)

  傷寒醫下之。續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當救裏。後身疼痛。清便自調者。急當救表。救裏宜四逆湯。救表。

  宜桂枝湯。(此條系太陽傷寒。醫家誤行下法。因下利清谷不止。雖身疼痛。急當溫救其裏。至其救表之藥。仍用桂枝湯者。以其人胃氣本實。不爲誤下所害故也。正文與注詳見中寒論中)

  病發熱頭痛脈反沈。若不瘥。身體疼痛。當救其裏宜四逆湯(此條系中寒病。其發熱頭痛者。以寒中少陰。必由太陽直入。故頭痛而反發熱。脈沈身體疼痛。乃陰寒之氣。由內而徹于外也。其爲中寒病無疑。正文與注詳見中寒論中)

  太陽病先下之而不愈。因複發汗。以此表裏俱虛。其人因致冒。冒家汗出自愈。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也。得裏未和然後複下之。(冒之爲言覆也。謂寒邪怫郁。如以物蒙覆其頭目也。太陽病先下之。複發汗是爲汗下皆逆。)

  徒虛其表裏之氣。邪終不解因而致冒。金匮要略雲。冒家欲解。必大汗出。故雲。自愈。其所以自愈者。非汗自出而愈。乃用藥使之汗出。斯表氣得和故也。汗出表和。則不必複下。故雲。必得裏未和者。然後用藥複下之。可見表裏兩虛之人。雖其汗下之證。醫人不敢輕用汗下之藥。有如此者。按此條論。仲景無治法。補亡論常器之雲。和表。用小柴胡湯。然此湯。非太陽病當用之藥。愚以表宜桂枝湯。或小建中湯。黃 建中湯。選而用之。常氏又雲。複下。用調胃承氣湯。恐此湯。又非裏虛所宜。愚以下宜桂枝加大黃湯。又按條辯注得裏未和裏字。指大小便言其說甚誤。尚論篇亦雲。下裏藥無過大柴胡湯。五苓散。誤之誤矣。竊思正文中既雲。然後複下之。此專指大便而言。若兼利小便。則不言下矣。斯其義。可不辯而自明。

  太陽病。未解。脈陰陽俱停。必先振栗。汗出而解。但陽脈微者。先汗出(脈經作之)而解。但陰脈微者。下之而解。若欲下之。宜調胃承氣湯主之。(太陽病未解。其邪所著不在于表。即入于裏。表裏之病。于陰陽二脈驗之。脈經曰寸爲陽。關以前是也。尺爲陰。關以後是也。今者。寸關尺三處脈。皆和平。是爲陰陽俱停。乃正氣將複邪氣欲去之兆也。然猶必先振栗。乃得汗出而後解。由其人病久。元氣虛。正與邪爭故也。其不爲振汗。邪無從出者。但陽脈微即爲表邪盛也。法當汗之而解。但陰脈微即爲裏邪實也。法當下之而解。蓋此爲太陽病。已入于府。胃中郁熱。不能自消。

  故雲。若欲下之宜調胃承氣湯。按成注引陽虛陰盛。陽盛陰虛。爲陰陽脈微。汗下作解。其義晦而不明。尚論篇注陰陽脈微爲病後之脈。與初病不同。蓋初病皆邪氣勝則實之脈。病後皆正氣奪則虛之脈。所以最虛之處。便是容邪之處。故陽脈微者。邪乘其陽。汗之而解。陰脈微者。邪乘其陰。下之而解。斯言實發成氏之未發。然愚以邪氣既乘之後。恐其脈未必盡出于微。若脈既微。必無用承氣湯下之之理。大抵脈微二字當活看。此非微弱之微。乃邪滯而脈道細伏之義。

  邪滯于經。則表氣不得條達。故陽脈微邪滯于府。則裏氣不能通暢。故陰脈微。又按上論雲。先汗出而解。仲景無方。

  千金雲。宜桂枝湯。謂胃承氣湯方見後第六卷陽明篇中。)

  (重出例)太陽病發熱汗出者。此爲營弱衛強。故使汗出欲救邪風者。宜桂枝湯。(正文與注見前桂枝湯方下)

  (附後例)傷寒五六日。中風。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雲雲至)身有微熱或咳者。與小柴胡湯主之。(此條系風寒之邪。在半表半裏。乃少陽經證。不當入太陽篇。正文與注並。)

  小柴胡湯方及加減法。(俱見後第七卷少陽篇中)

  血弱氣盡腠理開邪氣因入。(雲雲至)故使嘔也。小柴胡湯主之。

  服柴胡湯已。渴者屬陽明也。以法治之。得病六七日。脈遲浮弱。(雲雲至)柴胡湯不中與也。食谷者哕。

  傷寒四五日。身熱惡風頸項強。脅下滿。手足溫而渴者。小柴胡湯主之。傷寒陽脈澀陰脈弦。法當腹中急痛者。先與小建中湯。不瘥者。與小柴胡湯主之。

  上五條證。(俱見後少陽篇中)小建中湯方(見後第三條證下)

  傷寒中風有柴胡證。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凡柴胡湯病證而下之。若柴胡證不罷者。複與柴胡湯。必蒸蒸而振。

  卻發熱汗出而解。

  上二條證。(俱見後少陽篇中)

  傷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煩者。小建中湯主之。(傷寒二三日。邪當傳裏之時。今則別無他證。但心中悸而煩者。此外邪已微而不傳。正氣驟虛。不能自持也。蓋陽氣內虛。則心悸。陰氣內虛。則心煩。故與小建中湯。以建其裏氣之虛。

  愚以此條病。必是太陽傷寒發汗之後所變。故建中湯。即桂枝湯小變其制也。)

  卷之四 辯太陽病脈證並治法中

  小建中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 甘草(三兩炙) 大棗(十二枚擘) 芍藥(六兩) 生姜(二兩切) 膠饴(一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內膠饴。更上微火。消解。溫服一升。日三服。嘔家不可用建中湯。以甜故也。(嘔家必胃有邪熱。而胸中作滿。中滿者。勿食甘。若用建中湯之甜。是助其滿。內經雲實實者。是也。)

  (成氏明理論雲。脾者。土也。應中央。處四藏之中。爲中州。治中焦。生育營衛。通行津液。一有不調。則營衛失所育。津液失所行。必以此。湯溫建中。藏是以建中名焉。膠饴味甘溫。甘草味甘平。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建脾者。必以甘爲主。故以膠饴爲君。甘草爲臣。桂味辛熱。辛散也。潤也。營衛不足。潤而散之。芍藥味酸。微寒。酸。

  收也。泄也。津液不逮。收而行之。是以桂枝芍藥。爲佐。生姜味辛溫。大棗味甘溫。胃者衛之源。脾者營之本。黃帝針經曰營出中焦。衛出上焦是矣。衛爲陽。不足者。益之必以辛營爲陰。不足者補之必以甘。辛甘相合。脾胃健而營衛通。是以姜棗爲使。琥按小建中湯。補中有發散之義。大抵中氣虛寒者宜用之。倘傷寒家有水氣衝心而悸。熱邪壅膈而煩者。上湯不宜輕用也。內台方議或問曰。建中湯方。與桂枝湯同。只多膠饴。所主之病。全然不同。何也。答曰。桂枝湯中。桂枝芍藥等分。以芍藥佐桂枝而治衛氣也。建中湯中。芍藥多半。而桂枝減少。以桂枝佐芍藥。而益其營氣也。

  是以大有不同愚以上言。猶爲未盡其義。蓋桂枝湯中。以芍藥佐桂枝。則辛甘相合。散而助表。建中湯中。以桂枝佐芍藥。則酸甘相合。斂而補中。能達此義。斯仲景制方之意無余蘊矣。)

  (附後例)太陽病過經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後四五日。柴胡證仍在者。先與小柴胡湯。嘔不止(雲雲至)與大柴胡湯下之。則愈。(按此條證雲。太陽病過經十余日。其時已傳少陽。爲柴胡證矣。故以下之爲反。先與小柴胡湯也。正文與注並。)

  卷之四 辯太陽病脈證並治法中

  大柴胡湯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俱見後第七卷少陽篇中)

  傷寒十三日不解。胸脅滿而嘔。(雲雲至)先宜小柴胡湯以解外。後以柴胡加芒硝湯主之。(此條亦系少陽病。正文與注並湯。俱見後少陽篇中。)

  傷寒十三日不解。過經。谵語者。以有熱也。當以湯下之。(雲雲至)此爲內實也。調胃承氣湯主之。(按此條證。

  系陽明府病。正文與注並湯。俱見後第六卷陽明篇中。)

  太陽病不解。熱結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當先解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結者。

  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氣湯。(太陽病邪熱不解。隨經入府。結于膀胱。太陽爲多血之經。府有結熱。則經中之血。與熱相搏。蓄于下焦。其人如狂。如狂者。乃邪熱之氣。上熏于心。以故妄亂。與狂相似也。血自下者。邪熱隨血而出。故雲。

  愈也。若其人外不解。外即表也。表邪不解。裏雖蓄血。尚未可攻。謂當先解其外。外得解已。但少腹急結者。此可驗膀胱熱結。下焦蓄血也。乃可竟用藥以攻之。成注雲。與桃核承氣湯以下熱散血。愚以下熱散血。當作下血散熱。夫血乃有形之物。可下而不可散。熱乃無形之氣。可散而不可下。)

  成注字義。亦欠斟酌。又按熱結膀胱。膀胱乃小腹中之物。膀胱熱結。其氣蒸于少腹。則血不流利。故作急結之形。

  爲下焦蓄血之證谛也。所以桃核承氣湯。乃攻下焦蓄血。治少腹急結之藥。實非通膀胱熱結之藥也。條辯注雲。少腹指膀胱,急結者,有形之血蓄積也。尚論篇注雲。少腹急結。爲膀胱之血。蓄而不行。若似乎血在膀胱以內。則是服桃核承氣湯後。蓄血當從小便中出矣。二家所言殊欠分析。又按此條論雲。外不解者。尚未可攻。仲景當日。獨缺解外藥。

  補亡論郭白雲。采千金方雲。宜桂枝湯。及考內台方議雲。若其外證不解。或脈帶浮。或惡寒。或身痛等證。尚未可攻。

  且與葛根湯。以解其外。上二湯。皆太陽病解外之藥。學人宜臨證消息用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卷之七 辯少陽病脈證並治法

  小柴胡湯方

  (此方自原論中第三卷移附于此)

  柴胡(半斤) 黃芩 人參 甘草(各三兩) 半夏(半升洗) 生姜(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鬥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成氏明理論雲。傷寒邪氣在表者。必漬形以爲汗。邪氣在裏者。必蕩滌以爲利。其于不外不內。半表半裏。既非發汗之所宜。又非吐下之所對。是當和解則可矣。小柴胡爲和解表裏之劑也。柴胡味苦平微寒。黃芩味苦寒。內經曰。

  熱淫于內。以苦發之。邪在半表半裏。則半成熱矣。熱氣內傳變不可測。須迎而奪之。必先散熱。是以苦寒爲主。故以柴胡爲君。黃芩爲臣。以成徹熱發表之劑。人參味甘溫。甘草味甘平。邪氣傳裏。則裏氣不治。甘以緩之。是以甘物爲之助。故用人參甘草爲佐。以扶正氣而複之也。半夏味辛微溫。邪初入裏。則裏氣逆。辛以散之。是以辛物爲之助。故用半夏爲佐。以順逆氣而散邪也。裏氣平正。則邪氣不得深入。是以三味佐柴胡以和裏。生姜味辛溫。大棗味甘溫。內經曰辛甘發散爲陽。表邪未已。迤逦內傳。既未作實。宜當兩解。其在外者。必以辛甘之物發散。故生姜大棗爲使。輔柴胡以和表。七物相合。兩解之劑當矣。

  後加減法(明理論又雲。邪氣自表。未斂爲實乘虛而湊。則所傳不一。故有增損以禦之。)

  若胸中煩而不嘔。去半夏人參。加栝蒌實一枚。(煩者。熱也。嘔者。氣逆也。胸中煩而不嘔。則熱聚而氣不逆。邪氣欲漸成實也。人參味甘爲補劑。去之使不助熱也。半夏味辛爲散劑。去之以無逆氣也。栝蒌實味苦寒。除熱必以寒。

  泄熱必以苦。加栝蒌實以通胸中郁熱。)若渴者。去半夏。加人參合前成四兩半。栝蒌根四兩。(津液不足則渴。半夏味辛性燥。滲津液物也。去之則津液易複。人參味甘而潤栝蒌根。味苦而堅。堅潤相合。津液生而渴自已。愚以胃實熱甚而渴者。人參恐不宜用。加藥法不可執也。)

  若腹中痛者。去黃芩。加芍藥。三兩(宜通而塞爲痛。邪氣入裏。裏氣不足。寒氣壅之。則腹中痛。黃芩味苦寒性堅而寒中。去之則中氣易和。芍藥味酸苦微寒。酸性泄而利中。加之則塞氣得通而痛自已。愚以此必是裏寒血滯。而腹中痛。以故去黃芩。加芍藥。若邪熱實結而腹中痛。恐黃芩不宜去。芍藥不宜加也。又上雲芍藥性泄而利中。亦非正解。)

  若脅下痞硬。去大棗。加牡蛎四兩(內經曰。甘者令人中滿。大棗味甘溫去之則痞者。消。鹹以軟之。牡蛎味酸鹹寒。

  加之而硬者軟。)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黃芩。加茯苓四兩。(心下悸。小便不利。水蓄而不行也。內經曰。腎欲堅。

  急食苦以堅之。堅腎則水益。黃芩味苦寒。去之則蓄水浸行。內經曰。淡味滲泄爲陽。茯苓味甘淡。加之則津液通流。

  愚以津液通流。則蓄水自行矣。)若不渴。外有微熱者。去人參。加桂三兩。溫覆取微汗愈(不渴則津液足。去人參。以人參爲主內之物也。外有微熱。則表證多。加桂以取汗。發散表邪也。愚以此邪必自太陽經傳來者。)若咳者。去人參大棗生姜。加五味子半升。幹姜二兩(肺氣逆則咳。甘補中。則肺氣愈逆。故去人參大棗之甘。五味子。酸溫。肺欲收。

  急食酸以收之。氣逆不收。故加五味子之酸。生姜幹姜一物也。生者。溫而幹者熱。寒氣內淫。則散以辛熱。蓋諸咳皆本于寒。故去生姜。加幹姜。是相假以正溫熱之功。愚以如肺有邪熱而作咳。恐五味子太斂。幹姜又太熱不宜加也。成氏又雲。識諸此者。小小變通。觸類而長。則知以上加減法。不可拘也。)

  琥按上柴胡湯方。專治少陽經往來寒熱。頭角痛。耳聾口苦。脅痛脈弦者。倘其病初傷本經。或初自太陽陽明二經傳來。邪氣方盛。人參一味斷不可用。若其病過經不解。或本經中有留邪未盡。正氣已虛。人參一味。方可加之也。

  琥又按加減法。不但原方後所傳雲雲。外有師傳加減者。內台金鏡雲。如發熱小便不利者。和五苓散。嘔惡者。加橘紅。胸中痞結者。加枳實。咳逆而發熱者。加丁香柿蒂。嘔吐者。加竹茹。據上師傳加減法雲。咳逆發熱。咳逆當是呃逆。呃逆候。未必盡由于胃寒。其加丁香。不無所誤。

  (附例)傷寒五六日中風。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渴。或腹中痛。

  或脅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熱。或咳者。小柴胡湯主之。(此條系太陽風寒傳入少陽之證。既曰傷寒。複曰中風者。成注引玉函雲。中風五六日。傷寒往來寒熱。此即是或中風。或傷寒。于五六日時。太陽風寒之邪。

  傳于少陽。皆有此往來寒熱之證。非是既傷于寒。複中于風也。胸脅者。少陽經所行之部分。邪傳少陽之經。則胸脅苦滿也。胸脅既滿。則胃中之水谷亦不消。以故默默不欲飲食也。默默者。尚論篇雲。即昏昏之意。邪熱甚而神思不清也。

  邪在胸膈。上逼于心。則煩。犯于胃。則嘔心煩喜嘔者。成注雲。邪在表。方傳裏也。邪初入裏。未有定處。則所傳不一。故有或渴或痞等證。總以小柴胡湯加減主之。或胸中煩雲雲。注已見上加減法中。茲不複贅。)

  血弱氣盡。腠理開。邪氣因入。與正氣相搏。結于脅下。正邪分爭。往來寒熱。休作有時。默默不欲飲食。髒腑相連。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嘔也。小柴胡湯主之。(此條病。乃承上條中風。所以往來寒熱之故。而申言之也。少陽本少血之經故雲。血弱。中風者。風傷氣至五六日之時。則正氣漸消。故雲。氣盡。血弱氣盡。則營中之陰既虛。衛外之陽不固。以故腠理開疏。風邪之氣。因入于裏。與正氣相搏擊而結于脅下。正當少陽之部分也。正邪分爭者。正氣與邪氣互相並爭。是以往來寒熱也。休作有時者。此發明往來之意。蓋言寒休則熱作。熱休則寒作。往來有時而不能止也。

  默默不欲飲食。注見上條。五髒惟肝與膽府相連。位近于下。此即脈經雲腎肝居沈之義。故其痛亦必在脅之下。也痛雖在下。而病邪之氣。必挾肝膽之火。上而犯胃。故使嘔也。高字作上字解。髒腑相連。髒從腑治。故與小柴胡湯。以和解半表半裏之邪。愚以湯中人參宜加用。以此條病。本血弱氣盡故也。)

  服柴胡湯已。渴者。屬陽明也。以法治之。(未服柴胡湯而渴。渴亦柴胡湯兼主之候。今者。服湯已而渴。則邪傳陽明。熱已入胃。以法治之者。蓋言白虎承氣。各隨其宜而用之耳。)

  得病六七日。脈遲浮弱。惡風寒。手足溫。醫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脅下滿痛。面目及身黃。頸項強。小便難者。與柴胡湯。後必下重。本渴而飲水。嘔者。柴胡湯不中與也。食谷者。哕。(此條系太陽陽明證居多。醫人不可以其脅下滿痛而嘔。全以爲少陽之證。而輕用柴胡湯也。得病六七日。而脈遲者。當是陽明受病手足溫者。系在太陰。故醫家認以爲可下之證。殊不知脈雖遲而兼浮弱。手足雖溫而惡風寒。縱六七日。其邪猶在太陽之經。未入于府。爲不可下。醫反二三下之爲誤也。誤下之則損其胃氣。故不能食。熱邪傳裏。搏于少陽。故脅下滿痛。面目及身黃者。胃氣損。爲熱所蒸。故發黃色也。頸項強者。太陽陽明之證猶在也。小便難者。內亡津液。膀胱之氣燥熱。故小水澀也。若此者。醫人不可以其脅下滿痛。而與小柴胡湯。以柴胡湯中有半夏。乃解肌兼燥津液之劑。如誤與之。則大便後。必燥。澀而下重也。本渴而飲水嘔者。水停心下也。此非少陽證喜嘔之比。故雲。柴胡不中與也。食谷而哕者亦然。哕者。食入氣逆而嘔也。凡此者。皆輕用柴胡湯之所當禁也。愚按此條論。本太陽中篇移附于此。曰脈浮弱曰惡風寒。曰項強。皆系太陽病。醫人不識。以六七日。爲可下而誤下之。邪入少陽。又不專在少陽。故柴胡在所當禁。本渴飲水而嘔者。補亡論常器之雲。宜五苓散。愚以身黃未退者。加茵陳頸項強者。還宜以葛根湯加減增入用之。)

  傷寒四五日。身熱惡風。頸項強脅下滿。手足溫而渴者。小柴胡湯主之。(此條系三陽經齊病。當是少陽之邪居多。

  太陽傷寒。已至四五日之時。不曰發熱惡風。止曰身熱者。此太陽之邪漸衰也。其兼陽明證。不曰鼻幹不得臥。而止曰頸項強者。此陽明之邪亦將衰也。惟脅下滿。爲少陽經之專證。況兼手足溫而又渴。此爲邪將傳裏之機。成注雲。手足溫者。知邪在表裏之間也。故與小柴胡湯。以和解表裏之邪。尚論篇雲。此用小柴胡湯。當從加減法。去半夏。加栝蒌根爲是。)

  傷寒陽脈澀。陰脈弦。法當腹中急痛者。先與小建中湯。不瘥者。與小柴胡湯。(此條乃。少陽病兼挾裏虛之證。傷寒脈弦者。弦本少陽之脈。宜與小柴胡湯。茲但陰脈弦。而陽脈則澀。此陰陽以浮沈言。脈浮。取之則澀。而不流利。

  沈取之又弦而不和緩。澀主氣血虛少弦又主痛。法當腹中急痛。與建中湯者以溫中補虛。緩其痛而兼散其邪也。先溫補矣。而弦脈不除。痛猶未止者。爲不瘥。此爲少陽經有留邪也。後與小柴胡湯。去黃芩。加芍藥以和解之。蓋腹中痛。

  亦柴胡證中之一候也。愚以先補後解。乃仲景神妙之法。然亦必少陽經氣虛無郁熱者宜之。小建中湯方見前第四卷太陽篇中)

  傷寒中風。有柴胡證。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傷寒中風者。謂或傷寒。或中風不必拘也。柴胡證者。謂邪入少陽。

  在半表半裏之間也。但見一證。謂或口苦。或咽幹目眩。或耳聾無聞。或脅下硬滿。或嘔不能食。往來寒熱等。便宜與柴胡湯治之。不必待其證候全具也。愚按此條系用柴胡湯之法。兼總上文以申明之。)

  凡柴胡湯病證而下之。若柴胡證不罷者。複與柴胡湯。必蒸蒸而振。卻發熱汗出而解。(凡柴胡湯病證而下之者。誤下之也。若柴胡證不罷。以無變證。故其病猶在也。當複與柴胡湯。以和解之。得湯必蒸蒸而振。振者。戰也。戰而後發熱。故雲。蒸蒸互辭以見義也。正氣與邪氣相爭。正氣勝。則邪氣還表。故汗出而解。愚以柴胡非發汗之藥。然邪氣不因下而陷入于裏。原因在裏之正氣勝。藉藥力而祛邪欲出之表。故必自汗出而解也。上八條證俱自太陽中篇移附于此)

  婦人中風。七八日。續得寒熱。發作有時。經水適斷者。此爲熱入血室。其血必結。故使如瘧狀。發作有時。小柴胡湯主之。(婦人中風與男子同。惟熱入血室之證。必從少陽主治。故于此條複附及之成注雲。中風七八日。乃邪氣傳裏之時。發作有時者。此言往來之狀也。以其初無寒熱。故雲。續得寒熱。經水適斷者。此值經水正來。適遇邪熱。壅其經而不行。故雲。斷也。此其病名爲熱入血室。其血必結以下文。此申明經斷所以寒熱之義。與小柴胡湯。以解邪熱。

  則所結之血。必自行而愈矣。愚按血室者。即血海。人身中衝脈是也。經雲。衝脈者。經脈之海。言受納諸經之灌注。

  營血于。此而蓄藏。故謂之海。亦謂之室也。或問雲。經雲。衝脈者。爲十二經之海。當是血脈之所會聚。男子婦人皆有之。何以熱入血室之證。仲景但指婦人。不指男子也。余答雲。然。男女皆有此衝脈也。但婦人陰類。血亦屬陰。經脈流通。惟婦人易盈。盈則必聚于衝脈之中。故有熱入血室之證。乃邪熱內入。與血相結。瘀而不行。此爲血有余而邪實也。其治以小柴胡湯者。保命集雲。婦人天癸既行。皆從厥陰。厥陰與少陽相爲表裏。故下條治法雲。無犯胃氣。及上二焦。以膽經有三禁。故止宜用小柴胡湯也。又刺法。熱入血室者。當刺期門。隨其實而瀉之。期門者。肝之募。厥陰之經也。其不用小柴胡湯。即刺期門者。二經可相通而治故也。)

  婦人傷寒發熱。經水適來。晝日明了。暮則谵語如見鬼狀者。此爲熱入血室。無犯胃氣。及上二焦。必自愈。(此條言婦人傷寒者。可見風寒之邪。皆有熱入血室證也。發熱者。寒郁而成熱也。經水適來者。蓋言經水適當其時而來。過多不止。則血室空虛。邪熱乘虛而入也。晝日明了雲雲者。晝屬陽。陽主氣。暮屬陰。陰主血。今則熱邪入血室而爲病。

  以故晝日明了。而病輕。暮則谵語。如見鬼狀。而病劇也。谵語者。系胃家實。醫人用下藥者多。此非胃家實。故雲。

  無犯胃氣。言不可下也。上二焦者。營衛之所出也。汗傷營血。吐傷衛氣。此言三法。皆不可用也。必也。與小柴胡湯以和解邪熱。斯不調其經。而經血調谵語等證。可不治而自愈。按此條論。仲景不言用小柴胡。補亡論郭白雲。雲如不愈者。服小柴胡湯。則知其湯與證甚相對。可無疑矣。)

  傷寒五六日。頭汗出微惡寒。手足冷。心下滿口不欲食。大便硬。脈細者。此爲陽微結必有表。複有裏也。脈沈。

  亦在裏也。汗出爲陽微。假令純陰結。不得複有外證。悉入在裏。此爲半在裏半在外也。脈雖沈緊。不得爲少陰病所以然者。陰不得有汗今頭汗出。故知非少陰也。可與小柴胡湯。設不了了者。得屎而解。(此條系太陽病傳入少陽之證。但其脈似少陰。醫人所當審也。傷寒五六日。成注雲。邪當傳裏之時。頭汗出。微惡寒。手足冷者。此在表之邪未解也。

  心下滿。口不能食。此在裏之邪方結也。大便硬者。此本陽明府證。只因脈細。有似乎陰邪入結于裏。故雲大便硬而脈細者。此爲陽邪微結。成注雲。大便硬爲陽結。此邪熱雖傳于裏。然以外帶表邪。則熱結猶淺。故曰陽微結必有表。指頭汗出雲雲言。複有裏。指心下滿雲雲言。故言有表複有裏也。又脈不細而沈者。亦爲陽邪微結于裏。何也。以頭汗出。

  故雲陽微結。蓋諸陽之經。皆上于頭也。假令純陰結。純者。真也。諸陰之經皆至頸胸中而還。不得複有頭汗出之外證。

  其真陰之邪。悉當入于裏矣。此爲陽微結。邪當在半表半裏。間也。又脈雖沈而且緊者。終不得爲少陰寒證。所以然者。

  雲雲。是重言以申明。頭汗出爲陽微之義。可與小柴胡湯者。乃和解半表半裏之邪也。設不了了者。言服湯後而病。猶未愈也。得屎而解者。言少陽之表邪既除。大便仍硬。須用藥以微利之。則愈按此條論。仲景于小柴胡湯之外。別無利大便之藥。補亡論郭白雲雲。實者大柴胡虛者蜜煎導之。其說甚是。上三條證俱自太陽下編移附于此)

  陽明病發潮熱。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脅滿。不去者。小柴胡湯主之。(此條系陽明病傳入少陽之證。陽明病發潮熱。

  若似乎胃家實矣。但胃實者。大便必硬。小便赤澀。今則大便溏。小便自可。是熱雖潮。邪猶在經。非入府之證也。更加胸脅滿不去者。已傳入少陽也。故與小柴胡湯。以和解半表半裏之邪。)

  陽明病脅下硬滿。不大便而嘔。舌上白苔者。可與小柴胡湯。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和。身 然而汗出解也。

  (此條陽明病實少陽之證居多。故從少陽例治。脅下硬滿而嘔者。此皆少陽證也。惟不大便。爲陽明病。兼之舌上白苔。

  成注雲。爲邪未入府。在表裏之間。故與小柴胡湯以和解之。上焦得通者。硬滿去而嘔止也。津液得下者。大便自行也。

  胃氣和。則陰陽升降而裏邪平。身汗出。則內外通達而表邪散。故雲。解也。)

  陽明中風。脈弦浮大而短氣。腹部滿脅下及心痛。久按之。氣不通。鼻幹不得汗嗜臥。一身及面目悉黃。小便難。

  有潮熱時時哕。耳前後腫。刺之小瘥。外不解。病過十日。脈續浮者。與小柴胡湯。脈但浮。無余證者。與麻黃湯。若不尿。腹滿加哕者。不治。(此條病。雖雲陽明中風。觀其脈弦。脅下痛。時時哕。耳前後腫。少陽之證偏重。故從柴胡例治。其用麻黃湯者。雖除太陽之邪而非專證也。少陽脈弦。太陽脈浮。陽明脈大。三陽之脈齊見。而先曰弦者。少陽之邪居多也。短氣者風熱甚而氣壅逆也。氣逆壅甚。故雖以手按抑之。而氣愈不能通也。腹滿鼻幹嗜臥。一身及面目悉黃潮熱者。陽明風熱甚也。惟小便難爲太陽府證。脅下及心痛者。以本脅痛。而連及于心胸之分。此爲少陽經主病。兼之時時哕者。哕即氣逆而嘔。嘔亦少陽之兼證。耳前後腫者。少陽之脈上耳後。其支者。從耳後。人耳中。出走耳前。

  當其既腫之時。愚以縱有陽明風熱。已傳入少陽之經矣。條辯注耳前後腫。爲三陽見證。殊不知太陽當腦後腫。陽明當面腫。此耳前後腫。當是少陽經證無疑。刺之小瘥者。謂以針刺其腫處。而腫少愈也。外不解者。謂短氣脅痛等證未除也。邪傳少陽。浮脈當去。今者病過十日而脈續浮。脈續浮者。謂弦脈本在而仍得浮脈也。脈雖續浮。以過十日。則邪不在表。當從少陽例治。故與小柴胡湯。以和解表裏之邪。若脈但浮無余證者。謂脈不弦而但浮。且無短氣脅痛等證。

  此邪氣欲出而還于表也。故與麻黃湯以汗之。否則少陽證不可汗。豈有更用麻黃湯之理。若不尿雲雲。是承上短氣脅痛等證而言。不尿則比之小便難更甚。腹滿加哕。則比之腹部滿時時哕。亦更甚矣。真氣已衰。邪氣又盛。謂非不治之證而何。或雲。不尿者。宜五苓散。腹滿者。宜大柴胡湯。獨不思經雲。病深者其聲哕。雖治之複何益哉。上三條證俱自陽明篇移附于此)

  嘔而發熱者。小柴胡湯主之。(成注引經雲。嘔而發熱者。柴胡證具愚以其嘔。必兼口苦也。此條病自厥陰篇移附于此)(見後例)若已吐下。發汗溫針。谵語。柴胡湯證罷。此爲壞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少陽病有三禁。醫若不知而妄行吐。下發汗更加溫針。損耗津液胃中幹燥。以故谵語成注雲。此木邪幹胃也。最前條雲。若柴胡證不罷者。複與柴胡湯。今柴胡證罷。此爲壞病。正文與注見後第十二卷救逆法中)

  三陽合病脈浮大。上關上。但欲眠睡。目合則汗(此條雖系合病。實則少陽之邪居多。故從少陽篇例。成注雲。關脈以候少陽之氣。太陽之脈浮。陽明之脈大。脈浮大上關上。則知太陽陽明之邪。將並歸于少陽經矣。經熱。則膽亦熱。

  故多眠睡。目合則汗者月合目。則欲寐。寐屬陰。寐則衛氣行于裏。邪在半表半裏。故目暫合。而汗即出也。按此條論。

  仲景無治法。補亡論常器之雲。可柴胡桂枝湯。龐安時雲。脈不言弦者。隱于浮大也。)

  傷寒六七日。無大熱。其人躁煩者。此爲陽去入陰故也。(此條病。乃少陽之邪欲傳入陰經也。傷寒六七日。爲邪退正複之時。其人身無熱而安靜者。此爲欲愈也。今者。身無大熱。是熱未盡退也。反加躁。擾煩亂。以邪去陽經而入于陰。故躁煩也。成注雲。表爲陽。裏爲陰。少陽之邪。居半表半裏之間。邪去少陽。則入三陰經矣。醫者可不于六七日之間。而預爲調治。以截其入陰之路乎。)

  傷寒三日。三陽爲盡。三陰當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嘔。此爲三陰不受邪也。(此承上條之病而言。乃少陽之邪自解。

  不傳入于陰經也。傷寒三日者。即素問相傳日數。上條言六七日。此止言三日可見日數不可拘也。邪在少陽。原嘔而不能食。今反能食而不嘔。可征裏氣之和。而少陽之邪自解也。既裏和而少陽邪解。則其不傳三陰。斷斷可必。故雲。三陰不受邪也。此條注本。武陵陳亮斯語)

  傷寒三日。少陽脈小者。欲已也。(此條以脈辯少陽病。欲已之法也。少陽傷寒。以脈弦大爲病進。今者。脈不弦而且小。乃邪氣已退。正氣將複也。故雲其病欲已。已。止也。)

  少陽病欲解時。從寅至辰上。(注已見前第三卷太陽病欲解注中。)

  (附例)太陽病。過經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後。四五日柴胡證仍在者。先與小柴胡湯。嘔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煩者。

  爲未解也。與大柴胡湯下之。則愈。(此條系太陽病。傳入少陽。複入于胃之證。太陽病過經十余日。知其時已傳入少陽矣。故以二三下之爲反也。下之而四五日後。更無他變。前此之柴胡證仍在者。其時縱有可下之證。須先與小柴胡湯。

  以和解半表半裏之邪。如和解之。而嘔止者。表裏氣和。爲已解也。若嘔不止。兼之心下急。郁郁微煩。心下者。正當胃府之中。急則滿悶已極。郁煩爲熱結于裏。此爲未解也。後與大柴胡湯。以下其裏熱。則愈。上條證並下湯自太陽中篇移附于此)

  卷之七 辯少陽病脈證並治法

  大柴胡湯方

  柴胡(半斤) 黃芩(三兩) 芍藥(三兩) 半夏(半升洗) 生姜(五兩切) 枳實(四枚炙) 大棗(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鬥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溫服一升。日三服。一方用大黃二兩。若不加大黃。恐不爲大柴胡湯也。(許叔微雲。若不加大黃。恐不爲大柴胡。此系王叔和語。又大黃須酒洗。生用有力。)

  成氏明理論雲。虛者。補之。實者。瀉之。此言所共知。至如方有峻緩輕重。又當臨時消息焉。大滿大實。堅有燥屎。非駛劑則不能泄。是以有大小承氣湯之峻也。如不至大堅滿。邪熱甚。而須攻下者。又非承氣湯之可投。必也。

  輕緩之劑攻之。大柴胡湯用以逐邪熱。爲下劑之緩者也。柴胡味苦平微寒。傷寒至于可下。則爲熱氣有余。熱應火而歸心。苦先入心。折熱必以苦爲主。故以柴胡爲君。黃芩味苦寒。王冰曰大熱之氣。寒以取之。推除邪熱。必以寒爲助。

  故以黃芩爲臣。芍藥味酸苦微寒。枳實味苦寒。內經曰。酸苦湧泄爲陰。泄實折熱。必以酸苦。故以枳實芍藥爲佐。半夏生姜味辛溫。大棗味甘。溫辛者。散也。散逆氣者。必以辛甘者。緩也。緩正氣者。必以甘。故用半夏生姜大棗爲之使也。一方加大黃。以大黃有將軍之號。而功專于蕩滌。不加大黃。恐難攻下。必應以大黃。爲使也。用湯者審而行之。

  十全之功可得矣。

  王海藏雲。大柴胡湯。治表裏內外俱熱之證。治有表者。或脈浮。或頭痛。或惡風。或惡寒四證中。或有一二尚在者。乃十三日過經不解是也。治有裏者。或谵語。或妄語。或擲手揚視。此皆裏之急者也。若欲汗之。則裏證已急。欲下之。則表證。尚在。通宜大柴胡湯主之。

  琥按上海藏言裏證已急。表證尚在。用大柴胡湯極是。但表證雲。脈浮頭痛惡風寒。大抵系太陽經表邪居多。吾恐大柴胡非對證之藥。必也。脈浮弦。頭角痛或往來寒熱。此方是大柴胡湯之表證也。

  婁全善雲。傷寒至十余日。外用小柴胡。不愈者。若大便硬。看證可下。則用大柴胡下之。以過經其人稍虛。當下者。用大柴胡湯。則穩當。恐承氣太緊。病患不禁也。

  琥按婁氏之意。因論大柴胡證。偶及承氣耳。俗醫不察。竟有畏承氣之太緊。辄不敢用。以大柴胡湯爲穩當。而代之者。噫。是又失仲景之旨矣。

  或問大柴胡湯。仲景用以治過經不解。下證具。而病患稍涉虛者宜之。故大柴胡湯。即小柴胡加減。何爲乎不留人參也。余答雲。小柴胡湯中用人參者。乃輔正氣以除邪氣也。大柴胡湯證。爲邪實而正未虛。雲。稍涉虛者。後人之私議也。故去人參而加大黃枳實。並甘草。亦恐其滿中而不用。其留大棗者。和諸藥之性也。其加芍藥者。非酸以湧泄之意。取其和營而助陰也。況病熱之人。止虞陰虛勿慮陽損。所以劉河間有當歸承氣湯方。即仲景于此湯中用芍藥之意也。

  陶節 制黃龍湯。而以人參加入承氣湯中。此與仲景之意。不大相悖謬欤。

  傷寒十余日。熱結在裏。複往來寒熱者。與大柴胡湯。但結胸無大熱者。此爲水結在胸脅也。但頭微汗出者。大陷胸湯主之。(此條傷寒乃柴胡證與陷胸證並舉。太陽之邪已傳少陽。故並入少陽篇例傷寒十余日。熱結在裏。裏者胃府以內也。結胸證邪結于胸。未全入裏。此則熱結于裏。爲可下矣。複往來寒熱者。太陽之邪。猶留于少陽半表半裏之分也。

  止可與大柴胡湯以內下其實。外解其邪。曰但結胸者。言結不在裏也。無大熱者。言表裏不甚熱也熱不甚。故知是水結胸脅。此太陽之邪。連及少陽經也。但頭汗出。乃水氣上蒸使然。故與大陷胸湯以逐其水。並下其微熱。此條證自原論中第四卷太陽下編移附于。此大陷胸湯方見前第五卷太陽篇中)

  傷寒發熱。汗出不解心下痞硬。嘔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湯主之。(此條亦太陽病傳于少陽兼入胃府之證。傷寒發熱者。

  寒已成熱也。汗出不解。其邪已進于表。當在半表之間心下痞硬。嘔吐下利。其邪又進。而入于腸胃之裏矣。成注雲。

  吐利心腹軟。軟爲裏虛。今者心下痞硬。是裏實也。與大柴胡湯以外解其半表之邪。內攻其在裏之實。上條證自太陽下篇移附于此。)

  傷寒十三日不解。胸脅滿而嘔。日晡所發潮熱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證。下之而不得利。今反利者。知醫以丸藥下之。

  非其治也。潮熱者。實也。先宜小柴胡湯以解外。後以柴胡加芒硝湯主之。(此條本系太陽傷寒。過經不解。邪留少陽。

  兼入于胃之證。傷寒十三日。邪當解矣。而不解。胸脅滿而嘔者。少陽之邪正盛也。日晡所發潮熱者。胃府之熱方結也。

  邪熱方結。何爲熱已而即微利。蓋此病本大柴胡兩解之證。當其未熱時。已經下之而不得利。今潮熱後。反得利者。知醫以丸藥下之。丸藥性緩。以故利偏遲也。況丸藥大都熱毒之物。以熱攻熱。故其利不通暢而甚微。此非善治之法也。

  夫潮熱者。胃府熱結而實也。然胸脅之邪未已。故先宜小柴胡湯。以解少陽之表邪。後即以小柴胡加芒硝湯。以下胃府之熱結。或問醫以丸藥下之。雖非其治。然下之後。大柴胡證。仍在。何以不用大柴胡湯。余答雲。醫用丸藥。此是許學士所雲。巴豆小丸子藥。強迫溏糞而下。夫巴豆辛烈。大傷胃氣。若仍用大柴胡。則枳實大黃之峻。胃中之氣。已不堪受其削矣。故易以小柴胡加芒硝湯。用人參甘草以扶胃氣。且微利之後。溏者既去。燥者自留。加芒硝者。能勝熱攻堅。又其性速下而無礙胃氣。乃一舉而兩得也。)

  卷之七 辯少陽病脈證並治法

  柴胡加芒硝湯方

  (此方自原論中第十卷采附于此)

  小柴胡湯內。加芒硝六兩。余根據前法。服不解。更服。

  內台方議問曰。潮熱者。實也。即實且熱。何不用大柴胡。大小承氣湯下之。卻用芒硝。何也。答曰潮熱雖實。

  奈何先以丸藥。傷動髒腑。再用大黃下之。則脾氣傷而複成壞證。只得用芒硝以浸潤之而取利也。

  傷寒八九日下之。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谵語。一身盡重。不可轉側者。柴胡加龍骨牡蛎湯主之。

  此條乃太陽病並于少陽。兼入胃府之證。傷寒八九日。若似乎可下矣。既下之後。而胸滿雲雲者此下之不得其宜。

  陽熱乘虛入裏。而客于胸中。故煩滿也。驚者。心惡熱而神不安也。小便不利者。膀胱約而水不行也。惟煩滿。故熱入于胃而谵語。惟小便不利。故濕漬于脾。脾困。則四肢不健運。而身重不可轉側。與柴胡加龍骨牡蛎湯者。外以解熱邪。

  內以除水濕。兼鎮浮越之氣而補其中州之虛也。上二條證並下方自太陽中篇移附于此。

  卷之七 辯少陽病脈證並治法

  柴胡加龍骨牡蛎湯方

  半夏(二合洗) 大棗(六枚) 柴胡(四兩) 生姜 人參 龍骨 鉛丹 桂枝(去皮) 茯苓(各一兩半) 大黃(二兩) 牡蛎(一兩半熬)

  上十一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內大黃。切如棋子。更煮一二沸。去滓。溫服一升。

  琥按上方用柴胡爲君。專走少陽。以解胸膈之煩滿。用人參半夏姜棗茯苓爲臣。以健脾利小便而療身重。用龍骨牡蛎鉛丹爲佐。以鎮心除驚熱。輔以大黃者。乃滌胃實而止谵語也。使以桂枝者。兼入太陽而外行肢體也。要是方也。表裏齊走補瀉兼施。通澀並用。恐非仲景之舊。或系叔和采輯時有差錯者。若臨是證而用是藥。吾不敢也。何也。倘謂胸滿谵語。是實證。則當用大黃者。不當用人參。倘謂驚煩小便不利身重是虛證。則當用人參大棗茯苓龍骨等藥者。不當用大黃。況龍骨牡蛎鉛丹。皆系重墜收澀陰毒之品。恐非小便不利身重所宜。尚論篇稱此方有安內攘外。補天浴日之功。

  余實愚蒙。不敢信以爲是也。

  傷寒六七日發熱。微惡寒。支節煩疼。微嘔。心下支結。外證未去者。柴胡桂枝湯主之。(此條系太陽病傳入少陽之證。少陽邪多。太陽邪少。故從少陽篇例。傷寒六七日。邪氣傳裏之時。成注雲支者。散也。謂邪氣之結。雖起于心下。

  而散于脅旁。後條辯以支字。解作撐。若有物支撐在胸脅間。其義甚明。兼之微嘔者。此系少陽之邪正盛也。外證未去。

  此指上文發熱惡寒支節煩疼而言。夫寒熱而曰微。支節疼而曰煩。此可征太陽之表邪已輕。其勢漸趨于裏矣。故以柴胡合桂枝湯以兩解之。)

  卷之七 辯少陽病脈證並治法

  柴胡桂枝湯方

  (此方自原論中第十卷采附于此)

  柴胡(四兩) 桂枝(去皮) 黃芩 人參(各一兩半) 甘草(一兩炙) 半夏(二合半洗) 芍藥(一兩半) 大棗(六枚擘) 生姜(一兩半切)

  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

  琥按上方乃柴胡合桂枝湯兩方相合之複方。其不曰桂枝柴胡湯者。以柴胡爲君也。益可見少陽邪甚。太陽邪微矣。

  傷寒五六日。已發汗而複下之。胸脅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者。此爲未解也。柴胡桂枝幹姜湯主之。(此條亦太陽病傳入少陽之證。傷寒五六日。已發汗矣。而複下之不無少誤。惟誤下。以故胸脅滿微結。微結者。言其邪不甚。未入于府。正當表裏之間也。小便不利者。此因汗下之後。而津液少也。惟津液少而非停飲。

  以故渴而不嘔。但頭汗出者。此熱郁于經不得外越。故但升于頭而汗出也。心煩者。即胸煩往來。寒熱胸煩者。此爲少陽之邪未解也。故與柴胡桂枝幹姜湯。以專解其半表之邪。兼散其半裏之結也。上二條證並下湯方俱自太陽下編移附于此。)

  卷之七 辯少陽病脈證並治法

  柴胡桂枝幹姜湯方

  柴胡(半斤) 桂枝(三兩去皮) 幹姜(二兩) 栝蒌根(四兩) 黃芩(三兩) 牡蛎(二兩熬) 甘草(二兩炙)

  上七味。以水一鬥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煩複服。汗出便愈。

  成注引內經曰。熱淫于內。以苦發之。柴胡黃芩之苦。以解傳裏之邪。辛甘發散爲陽。桂枝甘草之辛甘。以散在表之邪鹹以軟之。牡蛎之鹹。以消胸脅之滿。辛以潤之。幹姜之辛以固陽虛之汗津液不足而爲渴。苦以堅之。栝蒌之苦。

  以生津液。

  琥按上成注雲。幹姜之辛。以固陽虛之汗。其說甚誤。夫頭汗出者。乃陽郁于表。非陽虛于上也。如系陽虛。不堪再汗。豈有方後雲。複服使汗出之理。況幹姜亦辛熱之品。助以桂枝。能散太陽未盡之表邪。若雲固汗。吾不信矣。

  琥按上方。即小柴胡湯加減方也。據原方加減法雲。胸中煩而不嘔者。去半夏人參。加栝蒌實。若渴者。去半夏。

  茲者。心煩渴而不嘔。故去人參半夏。加栝蒌根四兩。若脅下痞硬。去大棗。加牡蛎。茲者。胸脅滿微結。即痞硬也。

  故去大棗。加牡蛎二兩。若心悸。小便不利者。去黃芩。加茯苓。茲者。小便不利。心不悸而但煩。是爲津液少而躁熱。

  非水蓄也。故留黃芩。不加茯苓。又雲若咳者去人參大棗生姜。加五味子幹姜。茲不因咳而以幹姜易生姜者。何也。蓋幹姜味辛而氣熱。其用有二。一以辛散胸脅之微結。一以熱濟黃芩栝蒌根之苦寒。使陰陽和而寒熱已焉。

  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者。柴胡證具。而以他藥下之。柴胡證仍在者。複與柴胡湯。此雖已下之不爲逆。必蒸蒸而振。卻發熱汗出而解。若心下滿而硬痛者。此爲結胸也。大陷胸湯主之。但滿而不痛者。此爲痞。柴胡不中與之宜半夏瀉心湯。(此條系少陽病誤下。而成痞結之證。成注雲傷寒五六日。邪在半表半裏之時。嘔而發熱邪在半表半裏之證。柴胡證具雲雲。至汗出而解。注已見前小柴胡湯附例之下。心下滿雲雲。乃複言下後之變以出其治。然心下滿。須有陰陽之分。若下後邪氣傳裏。陷于胸中。成注雲胸中爲陽受氣之分。邪結雖高。而硬痛必下。此爲結胸證也。與大陷胸湯以下其結。若下後邪氣傳裏。留于心下。成注雲心下爲陰受氣之分。痞塞雖下而氣逆則高。此爲痞證也。宜半夏瀉心湯以通其痞柴胡不中與之者。此言結胸痞氣。皆系柴胡證罷。故宜另與陷胸等湯也。愚按此條。可見少陽病誤下之。亦有痞結之證。前第五卷太陽下編雲。太陽病誤下之。因作結胸太陰病誤下之。因作痞氣。茲者。少陽病誤下。邪在半表半裏。

  居陰陽之間。故亦有痞結證也。夫人身腹陰。而背陽。少陽行身之側。居陰陽之間。爲半表裏。然人身膈以下屬陰。膈以上屬陽。少陽居清道。而協乎膈之間。亦爲半表裏。此可征少陽病誤下。邪氣乘虛入裏。而結胸痞氣所由分矣。大陷胸湯已見前第五卷太陽下編)

  卷之七 辯少陽病脈證並治法

  半夏瀉心湯方

  半夏(半升洗) 黃芩 幹姜 甘草(炙) 人參(以上各三兩) 黃連(一兩) 大棗(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鬥。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成注雲。辛入肺而散氣。半夏幹姜之辛。以散結氣。苦入心而泄熱。黃連黃芩之苦。以泄痞熱。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人參甘草大棗之甘。以緩之。愚以結胸挾實。痞氣挾虛。故用人參甘草大棗之甘緩以補之也。

  內台方議曰。病在半表半裏。本屬柴胡湯。反以他藥下之。虛其腸胃。邪無所歸。故結于心下。重者成結胸。心下滿而硬痛也。輕者爲痞。滿而不痛也。若此痞結不散。故以黃連爲君。苦入心以泄之。黃芩爲臣。降陽而升陰也。半夏幹姜之辛溫爲使。辛能散其結也。人參甘草大棗之甘。以緩其中。而益其腸胃之不足。使氣得平。上下升降。陰陽得和。

  其邪之留結者。散而已矣。經曰。辛入肺而散氣。苦入心而泄熱。甘以緩之。三者是矣。

  太陽與少陽合病。自下利者。與黃芩湯。若嘔者。黃芩加半夏生姜湯主之。(此條雖系太少合病。實則少陽之證居多。

  故從少陽篇例。成注雲太陽陽明合病。自下利爲在表。宜發汗陽明少陽合病。自下利。爲在裏宜下之。此太陽少陽合病。

  自下利。爲在半表半裏。非汗下所宜。故與黃芩湯。以和解半表半裏之邪。嘔者。胃氣逆也。加半夏生姜以散逆氣。愚意以此必是胃中有停飲而作嘔。故宜加也。)

  卷之七 辯少陽病脈證並治法

  黃芩湯方

  黃芩(三兩) 甘草(二兩炙) 芍藥(二兩) 大棗(十二枚擘)

  上四味。以水一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再。夜一服。若嘔者。加半夏半升。生姜三兩。(原論中第十卷方。用生姜止一兩半)

  成注雲。虛而不實者。苦以堅之。酸以收之。黃芩芍藥之苦酸。以堅斂腸胃之氣。弱而不足者。甘以補之。甘草大棗之甘。以補固腸胃之弱。

  琥按上黃芩湯成氏既雲。和解半表半裏之邪。及其注方中藥味。止雲。堅斂補固腸胃之氣弱。而不及解表。何也。

  蓋太少合病。而至自利。則在表之寒邪。悉郁而爲裏熱矣。裏熱不實。故與黃芩湯以清熱益陰。使裏熱清。而陰氣得複。

  斯在表之陽熱自解。所以此條病若太陽桂枝。在所當禁。並少陽柴胡。亦不須用也。內台方議雲。上方用黃芩。爲君以解少陽之裏熱。此言與成注之意相合。又雲用芍藥爲臣。以解太陽之表熱。而行營氣。吾恐芍藥無桂枝。不能走表。若雲解太陽之熱。而行營氣。牽強鈕合。殊悖于理。上二條證並湯俱。自原論中第四卷太陽下編移附于此。

  (琥)按上少陽病脈證並治法仲景原論中止十條。列之第五卷陽明篇後。其余方論雜入太陽篇者居多。愚因采附本篇複合下昔賢方論。共爲一卷斯醫人臨證揀方。始爲備而可據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卷之七

  附昔賢治少陽病方論變法

  深師療傷寒六七日。發汗不解。嘔逆下利。小便不利。胸脅痞滿。微熱而煩。有黃芩湯方。

  卷之七 附昔賢治少陽病方論變法

  黃芩湯方

  黃芩 桂心(各三兩) 茯苓(四兩) 前胡(八兩) 半夏(半升洗)

  上五味。切。以水一鬥二升。煮取六升。分爲六服。日三服。夜三服。間食生姜粥。投取小便利爲瘥。

  琥按上主療雲。發汗不解。邪入胸脅痞滿者。少陽病也。其曰嘔逆。曰小便不利。曰微熱而煩。當是小柴胡加減之證。但其曰下利。又當是太少合病。此方名黃芩湯。與仲景黃芩湯大不相同。然亦各盡其妙。方中用黃芩前胡者。治胸脅煩熱而痞滿也。用半夏茯苓者。止嘔逆而利小便也。小便利。而利自止矣。其用桂心有二義焉。一以佐前胡而散在表不解之寒邪。一以導茯苓。而通膀胱不利之水濕。要之是方也。亦不可執。倘裏熱而陽盛。宜去桂也。愚以嘔逆甚者。

  加橘紅。痞滿甚者。加枳實。煩甚。加栝蒌實。下利腹痛。加白芍藥。臨證加減。全在以意會之而已。

  姚氏集驗療傷寒七八日不解。默默煩悶腹中有幹糞谵語。

  卷之七 附昔賢治少陽病方論變法

  大柴胡湯方

  柴胡 半夏(湯洗各八兩) 生姜(四兩) 知母 芍藥 大黃 葳蕤(各二兩) 甘草(炙)

  一方加 枳實(四兩) 黃芩(二兩)

  上十味。切以水一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琥按上方。即仲景大柴胡湯。少變其制仲景方。有大棗。無甘草。要之甘草與大棗。同一甘溫也。又按上主療雲。

  默默煩悶。當即是仲景大柴胡湯證中雲。郁郁微煩義同。但煩悶者。其熱已極。甚于微煩。所以大柴胡湯中。複加知母葳蕤之苦寒甘潤。以清解之也。

  卷之七 附昔賢治少陽病方論變法

  (千金)療傷寒頭痛壯熱百節疼痛湯方

  柴胡 芍藥 栀子仁 知母(各四兩) 香豉(一升綿裹) 石膏(八兩碎) 黃芩 大青 升麻 杏人(去雙人皮尖各三兩)

  上十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二升七合。分三服。若熱盛者。加大黃四兩。

  琥按上方。乃療少陽陽明經中有郁熱。兼清肺胃燥熱之劑。其曰頭痛。乃火熱上攻而痛。非寒邪中于經也。曰百節疼痛。乃熱蒸骨節而疼痛。亦非寒邪束于表也。據上方後雲。若熱盛者。加大黃。則知經中之熱盡入于胃矣。此方與仲景大柴胡湯同義。但大柴胡治裏實濕熱。此湯治裏實燥熱爲少異耳。

  崔尚書療傷寒六七日不解。寒熱往來。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寒疝腹痛。

  卷之七 附昔賢治少陽病方論變法

  小前胡湯方

  前胡(八兩) 半夏(半升洗) 生姜(五兩) 黃芩 人參 甘草(炙各三兩) 幹棗(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鬥。煮取三升。分四服。

  琥按上方。即仲景小柴胡湯。去柴胡而易前胡也。陶弘景雲。前胡與柴胡同功。愚以治證雖同。然柴胡純陽而能上升。此則陽中之陰。其功長于下氣耳。據上主療雲雲。皆系少陽經病。但其雲。寒疝腹痛。病屬厥陰。恐非上湯所能兼療也。

  又療傷寒八九日不解。心腹堅滿。身體疼痛。內外有熱。煩嘔不安。

  卷之七 附昔賢治少陽病方論變法

  大前胡湯方

  前胡(半斤) 半夏(半升) 生姜(五兩) 枳實(八片當是八枚炙) 芍藥(四兩) 黃芩(三兩) 幹棗(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鬥。煮取三升。分四服。日三。夜一。

  琥按上方。又即仲景大柴胡湯方。去柴胡而易前胡也。仲景原方中本無大黃。王叔和雲。若不加大黃。恐不名大柴胡湯。今崔氏名大前胡。恐亦當加大黃二兩也。況上主療雲。心腹堅滿。煩嘔不安。此即大柴胡湯證雲。心下急。痞硬。嘔不止。郁郁微煩同也。表既不解。裏證又急。其當加大黃無疑。

  卷之七 附昔賢治少陽病方論變法

  張文仲療晚發傷寒三月至年末爲晚發方

  生地黃(一斤打碎) 栀子(二十枚擘) 升麻(三兩) 柴胡 石膏(各五兩)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五服。頻頻服。若不解。更服。若頭面赤。去石膏。用幹葛四兩。無地黃。用豉一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琥按上主療雲。三月至年末爲晚發。乃知四時皆有傷寒病也。然年末系冬。爲正傷寒。不得雲晚發。則晚發當自秋止矣。上方乃治少陽陽明二經燥熱之劑。

  卷之七 附昔賢治少陽病方論變法

  (活人)柴胡半夏湯方

  治痰熱頭疼。利膈。除煩悶。手足煩熱營衛不調。肢節拘倦。身體疼痛嗜臥少力飲食無味。兼治五飲。消痰癖。

  柴胡(八兩) 半夏(二兩半洗) 白術 甘草(炙) 人參 黃芩 麥門冬(去心各三兩)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鈔五錢匕。水一盞半。生姜五片。棗子一枚。煮至八分。去滓溫服。

  琥按上方。即仲景小柴胡湯中。加白術麥門冬也。推制方之意。以白術能燥脾。而治痰之本。麥冬能清肺而防熱所傷。愚以痰熱雖甚。方中既有黃芩。則麥冬亦可以不用。況濕熱之痰。非麥冬所能清也。據上主療雲。頭疼體痛。膈間煩悶。當是風寒外來。熱郁于少陽之經而生痰。恐未必驟至于虛耳。方中若人參白術宜審用之。或者病已久。嗜臥少力。能飲食而無味。是爲實證成虛。如人參白術。不妨加用。然亦須以枳實陳皮等。相佐服之。

  卷之七 附昔賢治少陽病方論變法

  (宣明)柴胡飲子

  治傷寒發汗不解。寒熱往來。或中外諸邪熱。口幹煩渴。或下後熱未愈。汗後勞複等證。

  柴胡 人參 黃芩 甘草 大黃 當歸 芍藥(各半兩)

  上爲末。每服鈔三錢。水一盞。生姜三片。煎至七分。溫服。日三。病熱甚者。加減之。

  琥按上方。即仲景大柴胡湯。去半夏枳實大棗。加人參當歸也。以口幹煩渴。故去半夏。複去大棗者。因煩渴一候。

  必邪熱甚而氣上逆。恐大棗之甘。能壅氣也。又以胃府但熱而不實。故去枳實。或問熱而不實。何以不去大黃。殊不知方中用大黃者。止以除裏熱。又恐有傷陰。分之血。所以方中用芍藥。複加當歸也。愚又以方中惟人參一味。不宜與大黃並用。有如中外邪熱。或下後熱未愈。則宜用大黃者。不宜加人參。恐人參甘溫。反能助邪熱也。又如汗後勞複。則宜加人參者。不宜用大黃。以大黃苦寒。徒以致裏虛也。且方後原雲。病熱甚者。加減之。夫熱甚必實。寒甚必虛。若熱甚。還當加大黃。減人參也。後人不原制方之意。不知加減。一概並用。譬之陶氏黃龍湯。流禍至今而未已也。

  卷之七 附昔賢治少陽病方論變法

  (難知)小柴胡湯方

  療傷寒少陽證。胸脅。痛往來寒熱而嘔。或咳而耳聾。脈尺寸俱弦。忌發汗。忌利小便。忌過大便。止宜和解。故名三禁湯。

  即仲景小柴胡湯七味。分兩減半。其原方加減法同。複有添加加減法。茲錄于後。

  如寒熱往來。經水不調者。去半夏。加秦艽。芍藥。當歸知母。地骨皮。丹皮。川芎。白術。茯苓。婦人虛勞發熱。

  加蛤蚧。赤茯苓。如小柴胡湯。與四物湯各半。名調經湯。(愚以婦人傷寒。或中風。經水適來適斷。寒熱發作如瘧者。

  宜用此湯也。)無孕嘔者。加半夏。無汗者。加柴胡。惡寒者。加桂。有汗者。加地骨皮。嗽者加紫菀。通經者。加京三棱廣茂。勞者加鼈甲。(按上加藥法。系治婦人雜證法也。)

  琥按上湯名三禁。而以利小便爲一禁。其說蓋自雲。岐子保命集始。保命集雲治少陽有三禁。不可汗。不可下。

  不可利小便。此爲三禁。獨不觀仲景辯少陽中風。首雲。不可吐下。辯少陽傷寒。又雲。不可發汗成無己明理論亦雲。

  少陽病邪在半表半裏。既非發汗所宜。又非吐下所對。止宜和解。故雲。三禁。若然。則是汗下之禁雖同。利小便與吐大異先聖後賢其說。孰是孰非。愚曾細思之。而以仲景之言爲是。若利小便。不在所禁也。據少陽篇壞病雲。若已吐下。

  發汗溫針。谵語者。柴胡證罷。此爲壞病。未聞雲利小便而至壞也。又據柴胡湯後加減法雲。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

  去黃芩。加茯苓。又內台方加藥法雲。如發熱。小便不利者。和五苓散。益可見利小便。在所不禁矣。或雲膽有上竅。

  宜吐。木性曲直。風寒郁其經。則屈而不升。故宜用吐。以升發之。所以可吐篇雲。大法。春宜吐。膽屬少陽。而時應乎春是。吐在所不禁。禁利小便者。以膽無下竅。且逆其性而導之也。其說近是。其理則非。斷不可從。戒之慎之。

  卷之七 附昔賢治少陽病方論變法

  (寶鑒)小柴胡加地黃湯方

  治婦人室女傷寒發熱。經水適來適斷。晝日明了。夜則谵語。如見鬼狀。亦治産後惡露方來。忽然斷絕欲死。

  柴胡(一兩二錢半) 人參 半夏(湯泡七次) 黃芩 甘草(炙) 生地黃(酒洗各七錢)雲岐子方用牡丹皮二兩無生地黃上六味。 咀。每服五錢。水二盞。生姜三片。棗子一個。煎至一盞。去渣。溫服不拘時。

  琥按上方。即仲景小柴胡湯。加生地黃也。婦人熱入血室。系血虛且瘀者。宜此方。必經水既來而適斷也。若欲來而忽斷者。爲熱入而血實證。還宜加當歸。赤芍。桃仁紅花等藥。若熱入而經水過多者。爲血虛而不瘀。又宜加川芎。

  白芍。發灰等藥。此雲岐子法也。

  卷之七 附昔賢治少陽病方論變法

  (陶氏)柴胡雙解飲

  治少陽膽經受證。耳聾脅痛。寒熱嘔而口苦。脈來弦數。屬半表半裏。宜和解。此經膽無出入。有三禁。不可汗下吐也。止有小柴胡一湯隨病加減。再無別湯。

  柴胡 黃芩 半夏 甘草 人參 陳皮 芍藥(近本上七味。無分兩)

  水二鍾。姜一片。棗二枚。槌法。入生艾汁三匙。煎之溫服。

  琥按上方。即仲景小柴胡湯內。加陳皮芍藥也。方後入生艾汁三匙者。以生艾氣溫味苦辛。肘後方用以治時氣溫疫。頭痛壯熱。脈盛。故陶氏加之耳。若雲。加入上湯中。如殺車槌之有力。此亦甚形其功。吾不信也。

  附陶氏加減法本經證小便不利者。加茯苓。本經嘔者。入姜汁。竹茹。脅痛。加青皮。痰多。加瓜蒌仁貝母(愚以貝母力緩。不如改用枳實。)寒熱往來似瘧者。加桂枝。渴者加天花粉。知母。去半夏。齒燥無津液。加石膏。嗽者。加五味。金沸草。

  (愚以五味宜用南産黃色者。)

  壞證。加鼈甲。本經證心下飽悶。未經下者。非結胸。乃表邪傳至胸中。未入于府證。雖滿悶。尚爲在表。只須小柴胡。加枳桔。未效。就以本方對小陷胸加枳桔。一服豁然。其妙如神。虛煩。類傷寒證。本方加竹葉。炒粳米。(愚以方中。無石膏粳米。不須加也。)

  本經與陽明合病。本方加葛根。芍藥如拾芥。(言不須多用也。)婦人熱入血室。加當歸。紅花。男子熱入血室。加生地黃(愚按血室義。已見前小柴胡附例之後。即血海也。男子婦人皆有之。但男子之血。不能充于血室。血不充。則不盈。不盈。亦不去也。不去則血無所虧。無所虧。則熱亦不能入。所以在男子。從無熱入血室之證。今陶氏不讀書。

  不明理。止知男子之身。亦有血室。因取巧而造立病名。令人噴飯。)

  老弱人傷寒無表證。其熱勝者。本方加大黃甚者。加芒硝。

  (琥)總按上古今諸名家。治少陽病方論。實與仲景之旨互相參合者。醫人不可以不知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卷之八

  辯太陰病脈證並治法

  (此系仲景原文)

  太陰之爲病。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結硬。(此條言太陰病。乃陽邪傳裏之證也。

  太陰之脈。入腹屬脾絡胃。邪熱壅甚。則爲腹滿。邪迫于上。則吐而食不下。邪迫于下。則利甚而腹時痛。成注雲。陰寒在內。則腹中常痛。此陽邪幹裏。故雖痛而不常。但時時腹自痛。言有時而痛。有時則又止也。邪雖幹裏。既痛且利。

  則此腹痛之候。宜和而不宜下矣。若誤下之。必胸下結硬。此即前第五卷太陽下編雲。病發于陰而反下之。因作痞者。

  此之謂也。或問此條病。在未下之先。仲景法。當用何藥。余答雲太陰受病。當四五日發。以其脈布胃中。絡于嗌。故腹滿嗌幹。龐安時以大承氣湯下之。今者。腹雖滿而嗌不幹。是病熱不甚。既吐且利。其邪未實。故不可下。愚以仲景法。還宜以桂枝加芍藥湯主之。要之此湯。本太陽病誤下。腹滿時痛。轉屬太陰之藥。若未經誤下。而病已屬太陰者。

  則此湯中桂枝。另宜以升麻或葛根代之。)

  太陰中風四肢煩疼。陽微陰澀而長者。爲欲愈(此條系太陰中風證。一言太陰。當見腹滿等候矣。兼之四肢煩疼者。

  太陰之經屬脾。脾主四肢成注雲。風淫末疾是也。夫煩疼一候。似兼表邪。今者陽脈既微。表邪少也。陰脈則澀。裏未和也。條辯雲。血凝氣滯則脈澀。此非向愈之征。其欲愈者。乃脈長故也。尚論篇雲。微澀之中。更察其脈之長。此爲邪氣已退。正氣欲複。故其病爲欲自愈也。)

  太陰病欲解時從亥至醜上。(注已見前第三卷太陽上編)

  太陰病脈浮者。可發汗宜桂枝湯。(此條太陰病。當是太陽經傳來者。夫曰太陰病。當見腹滿等候。診其脈不沈細而浮。則知太陽經風邪猶未解也。故宜桂枝湯以汗解之。湯見前第三卷太陽篇中。)

  自利不渴者屬太陰。以其藏有寒故也。當溫之宜四逆輩。(此條系真寒病。正文與注並湯見中寒論中)

  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系在太陰。太陰當發身黃。若小便自利者。不能發黃。至七八日。雖暴煩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實。腐穢當去故也。(此條系太陰傷寒。自利欲解之證。前陽明篇中。傷寒脈浮而緩雲雲。至八九日。

  大便硬者。此爲轉屬陽明。今者以脾家實。故雖暴煩要之腐穢。當自利而去何也。蓋太陰病。必腹滿。腹滿者。胃中有物也。胃中水谷之積。既變而爲腐穢。則邪應從大小便出。其暴煩者。邪欲泄而正氣與之爭也。成注雲下利煩躁者死。

  此爲先利而後煩。是正氣脫而邪氣擾也。茲則先煩後利。是脾家之正氣實。故不受邪而與之爭。因暴發煩熱也。下利日十余行者。邪氣隨腐穢而得下泄也。以故腐穢去盡。利必自止。而病亦愈。)

  本太陽病。醫反下之。因爾腹滿時痛者。屬太陰也。桂枝加芍藥湯主之。(此條系太陽病。傳入太陰之證。太陽病。

  何以驟傳入太陰。成注雲。表邪未罷。醫下之。邪因乘虛。傳于太陰。裏氣不和。故腹滿時痛。此陽邪陷入于陰分也。

  故仍用桂枝湯。以解太陽未盡之表邪。加芍藥。以和太陰裏虛之腹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