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这个世界上稀有的觉者,悉达多,后来地人们尊称他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家族的光荣。一天,他在灵鹫山上讲课,对一个以智慧著称的学生--舍利子,说: “有一位叫观自在的智者,在智慧的空性觉照中,他了悟到世间的万事万物,从外在的有形物质,到无形的生命感受,思想,行为,意识的本质都是空性的。由于这个觉知,使他得到了所谓的解脱,可以安然度过我们常常感知到的负面情绪和生命旅程中难以把握的各种遭以及一切生命的困扰。
二,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有形的物质和它本质的空性是不矛盾的,在相对的时间空间的条件下,他们互相都不妨碍彼此,或者说,物质的生灭变化正是我们借以聆听空性的表达。但是深入超越时空的当下,不用分析和观察,我们应该觉知到物质的存在就是空性本身,空性的就是物质的最终属性,万物的无限潜能。空性和物质,他们并不是两件事情。
同样的,我们的一切感受,思想,行为,意识,都是在时空条件中呈现,都是在主体与客体的分离中存在,但他们在觉悟的入口———当下中都是空性的,所有生命的感受,思想,行为,意识都是空性本身,他们不是两件事情。
三,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舍利子,空性是指所有的事物所具备的本质属性,他不是我们所容易理解的“没有一件事物在另一件事物里面”。
空性的理解是觉悟道路的关键,请仔细听好:
空的意思是,本质上来说,宇宙中的万物从没有产生起点也没有结束的终点,一切都在循环之中。如果一个人在试图表达一个最终并且没有后来的结果,不管好坏,那都是一个幻想并且不究竟的说法,这种误解常常出现在人们对觉者生活的理想描述上。
没有所谓的脏,也没有所谓的干净。执著于环境和精神上的所谓“干净”,常常带来比“脏”更大的困惑和障碍。
万物从本质上来说从来都没有过数量或质量上的增加和减少。没有匮乏因此没有满足。相应地当对圆满有执著时,就恰恰执著了匮乏。空性本身就是圆满。
四,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能除一切苦
所以,消除了二元对立的空性体悟中,并不存所谓客观的物质和所谓主观的感受,思想,行为和意识。没有动作的发出者,就没有动作的接收者,在当下,一切都是相容,一体,不二的。一切事物的转化都在整体的内在中完成。
比如,在空性中,
当下并不能分别正在看的主体和被看的客体。所以眼睛和所看见的花朵是一体不二的。
当下并不能分别正在听的主体和被听见的客体,所以耳朵所听见的旋律是一体不二的。
当下并不能分别闻这个动作的发出者,也没有被闻的对象,所以鼻子和所闻到的香气是一体不二的。
当下不能分别品尝的主体,和被品尝的对象,所以舌头和被品尝的味道是一体不二的。
当下不能分别感知的主体,和被感知的对象,所以感官和对象是一体不二的 。
当下不能分别意识的主体,和被思量的对象,所以意识和万物是一体不二的。
同样的,在当下中,没有单独的眼睛在看,没有单独的意识在思量,没有导致烦恼的无明的升起,也没有无明的结束。没有生命的发展,也没有生命的终结。甚至,没有痛苦,是因为当下没有导致痛苦的条件聚集,没有所谓的觉悟的方法,是因为当下没有觉悟的过程和结果。
没有可以思维的智慧,也没有所谓成就的功德。
五,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现在我们可以了解了,觉者因为这样空性的智慧,在当下就证得自在。相对于时空条件下的获得和失去不能使他烦恼。因为在他的当下,根本没有失去和得到这件事发生。
当心中没有得失的牵挂时,恐惧就如同阳光下的黑暗,瞬间消失。
无畏的觉知可以照见生命的实相-----空性的真谛,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在当下的觉知中,觉者远离了所有本体与对象分离,二元对立的梦幻。并且用慈悲劝说和帮助众生在生灭增减得失的烦恼中解脱。
舍利子,过去,现在,未来所有的觉者都是因为了悟了以上的智慧证得了正觉。
所以超越了思维空性的智慧,是最珍贵的和最重要的法,是所有修行路上的人要借以到达彼岸的船筏,但是对于已在彼岸的人来说,从来就没有此岸这回事,也没有此岸到彼岸的过程。
此岸和彼岸也是一体不二的,是同一个地方的夜晚和白天,阳光的显现令景致完全不同了。
六,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