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5岁男孩的妈妈告诉我,说不知道怎样和孩子沟通,经常被孩子所激怒。紧接着,她又说了一些背景资料:孩子经常和她在一起,她对孩子的保护也比较多,在外面,孩子表现得很小心,进入新环境要适应很久,不愿意尝试,在学校不主动回答老师的问题,不自信。
归纳一下,妈妈苦恼的,无非是两个事情,一个是不知道怎样和孩子沟通,另一个则是孩子在外面胆小、不自信。我对这位妈妈说:这看上去是两个问题,其实,是同一个问题的不同侧面。
看了日志以后,我总结她和孩子相处的状态:开始是你声音很大,对孩子发火,最终则被孩子所压制。妈妈说,是这样的,比如,孩子让他帮忙,要是不帮的话,孩子就发脾气,甚至还会骂人。
在此之前,妈妈对孩子的帮助确实越界了。比如,爸爸给孩子买个比较有难度的变形金刚,通常都是妈妈先学会变形,再教给孩子。后来发现朋友家的孩子都是自己琢磨,妈妈也开始让孩子自己尝试。
因为对孩子保护比较多,就陷入了一个两难境地:帮吧,孩子会更依赖;不帮吧,孩子就发脾气。
许多家长都要面对这道两难的选择题:一味地帮孩子,孩子就会习惯性地找人帮忙,直接放弃,根本不动脑筋;完全不帮吧,在孩子确实不会的情况下,又会产生挫败感。于是,我就问这位妈妈:除去发脾气的因素,你能否判断出,哪些他是真的不会,哪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完成?这位妈妈说,她没仔细甄别过。其实,这个判断非常重要,当然,前提是对孩子进行细致的观察。如果分不清二者的区别,结果往往是“该帮的没帮,不该帮的乱帮”。
妈妈继续说,早晨起床,如果没睡够,明明能自己穿衣服,也非得妈妈帮忙,不帮就发脾气。妈妈觉得孩子在发泄情绪,我让妈妈分析一下,这个情绪来自哪里?妈妈说了三点:没睡够;对妈妈不满;需要关注。我继续问妈妈:不管是哪种原因,孩子为什么要用闹脾气的方式达到目的呢?
妈妈说,也经常会告诉孩子:你可以好好和妈妈说,发火没用的。
我接着说:你这句话有道理,但没效果。发火真的一点用都没有吗?
妈妈说:在他看来一定有用,他一发火,我就屈服。
我总结道:对孩子来说,发脾气不但有用,而且简单,根本不用动脑筋,这个策略适用范围极广,简直是万能的法则:遇到困难,发脾气;心情不好,发脾气;需要关注,发脾气……
如果孩子一直依赖发脾气的策略,久而久之,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就会落后于同龄的孩子,就算他想说,也未必能准确地描述自己的需要和主张。
恰好妈妈又说到了另外一件事情:
“六一”和几位同学妈妈约着一起去看《潜艇总动员》,等待买票的时间,5个男孩混战起来,我看到豆豆没在,售票厅人又很多,一下子着急了,就大叫豆豆,正在找,豆豆不知从哪里出来了,笑眯眯的。我心里觉得:这孩子怎么那么怕事,一看打架就跑了。又想起有次放学后在幼儿园玩时,和其他小朋友发生矛盾,小朋友对他一通骂,他也不敢说话。心里觉得不舒服,但是嘴上也没说他什么。
看得出,妈妈对孩子的应对策略不满意,我问妈妈:你希望孩子怎样?她说希望孩子还手,而不是一味地躲,开始的时候,她看见另一个孩子把豆豆摔倒在地。我继续问:你觉得躲开不好吗?妈妈说“是的”。我让她说说理由,她说:男孩子不应该怕事!
我从相反的角度问了一个问题:如果完全不怕事,结果会怎样呢?妈妈说:也不行,甚至有危险。的确是这样,我半开玩笑地补充了一句:黑社会的人,通常都不怕事,正因为如此,才会越走越远。
我对妈妈说:我能理解你的意思,你是不想看到孩子受欺负。不过,我们指导孩子的时候,一定要目标清晰。我想,你真正不满意的,是孩子的策略太单一,只会躲避,希望他能审时度势、灵活应对。如果一味地告诉孩子别怕事,只是培养了莽撞的个性。
我继续问妈妈:为什么孩子在家里那么强,在外面又那么弱呢?妈妈说孩子“欺软怕硬”。
真的是这样吗?我帮妈妈分析:在家里,孩子最常用的策略就是发脾气,到了外面,他再用发脾气的策略,会怎样呢?对方会像你一样妥协吗?妈妈说:对方会反击。我继续问:在家里最仰赖的策略失效,对方反击,自己又没有别的办法,孩子能怎样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只能躲避。
这位妈妈经常对孩子发火,已经做了一个负面的榜样;同时,孩子一发火就妥协,习惯性地迁就、保护孩子。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当大人不在身边,无法提供贴身的保护,对待家人有效的办法,面对他人的时候又无效,孩子孤立无援,不知道怎样保护自己,也不知道怎样亲近他人,我们能想象孩子内心有多害怕吗?而且这种不安和不确定的感觉,会放大孩子的恐惧,说得夸张点,这简直是“羊入狼群”。当孩子在极端害怕、不自信的时候,仅仅从表面上鼓励孩子勇敢、别怕事,在事实上,又把孩子推了出去,他的内心更加无依无靠。
如果我们真的爱孩子,就要在家里遵守基本的人际规则和社会规则,不要随意地对孩子发脾气,也不要因为孩子发脾气就妥协。只有这样,他进入小伙伴群体,行为模式才不会受到挑战,而是获得接纳,于是,就会一路畅通无阻。亲子之间,遵循基本的人际规则和社会规则,是对孩子最深刻的祝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