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序 大丈夫论
  提婆罗菩萨造 北凉 道泰译




    大丈夫论卷上

    提婆罗菩萨造
    北凉沙门道泰译

  施胜品第一

  敬礼等正觉  大悲哀世尊
  因彼起正法  三界中真济
  众中第一尊  无量功德藏
  菩萨本所行  我当说少分
  我今哀愍彼  开演妙施门
  一切诸贤士  应当欢喜听
  菩萨行施时  大地皆震动
  巨海涌众宝  慧云雨妙花
  无心犹如是  况有情识者
  菩萨施广大  犹如虚空界
  假使五通仙  充满十方刹
  听闻犹尚难  况复分别说
  无有地方所  而不以求施
  净水浸大地  无有不遍处
  无有一切物  菩萨所未施
  无有一众生  不曾受施者
  论者语大地  一切应礼汝
  何故礼大地  菩萨行施处
  菩萨一日施  种种众杂物
  辟支佛百劫  不能知边际
  所以不能知  大悲为施体
  能成种智果  施因为最大
  此是智者说  施能到彼岸
  若一到彼岸  诸度悉具足
  波罗蜜义者  名为和集声
  譬如多人处  名之为大众
  菩提之种子  能成大智果
  一切众事具  莫不由施成
  施是生天道  出世之胞胎
  无相施为妙  平等为最胜
  身及物皆施  无有所吝惜
  一切处皆施  无有方所者
  一切时皆施  无有不施时
  于此四施中  心智常不动
  如是行施者  名不思议施
  若施一众生  一切尽蒙乐
  若不如是施  是名为欺诳
  虽名施一人  是为施一切
  所以名一切  大悲心普故
  大悲所以普  为求种智故
  施佛及罗汉  世名良福田
  不悲平等施  是为最胜施
  无量财宝施  不如暂止息
  悲心施一人  功德如大地
  为己施一切  得报如芥子
  救一厄难人  胜余一切施
  众星虽有光  不如一月明
  众生垢心重  所施恒为己
  菩萨悲心施  如灰去众秽
  救济慈悲施  普为群生类
  如是慈悲施  功德无穷尽
  如此微妙施  安乐诸众生
  贪求佛智慧  心无有厌足
  如是悲心施  能除无明障
  开导愚冥者  使得智慧眼
  能灭诸结使  消伏老病死
  施与悲心俱  众生之甘露

  施胜味品第二

  大悲所起施  意愿成菩提
  如是知见人  能成一切施
  如是一切施  终成一味智
  大悲心为体  能起种种施
  种种救众生  得到于智处
  能除诸爱结  及以无明垢
  能令一切众  悉皆得安乐
  如是悲心施  谁不生爱乐
  大悲心所起  功德之施利
  不能生爱乐  背离于救济
  是人为爱系  菩提甚难得
  诸欲求佛者  爱乐施甘味
  智人喜惠施  甘乐菩提味
  深见三有过  涅槃味甚乐
  速疾欲远离  一念顷不住
  又见于施乐  复过于涅槃
  爱乐施自在  心则忘菩提
  心既忘菩提  谓菩提难得
  自观乐施心  由悲众生故
  不觉施味乐  施有三乐味

  一者求报施味。二者求解脱施味。三者求大悲心施味。此三种味者名增长乐味施。

  施主体品第三

  受者得无量珍宝心大欢喜。施者行少施时心大欢喜。过于受者百千万倍。能如是施者是为第一行。
  成就救济者  饮大悲甘露
  菩萨行此行  永除悭病老

  菩萨悲心以施为体。世间众生以结使为体。纯以众苦以为一味。为得乐故行悲心施。日以照明为用。月以清凉为性。菩萨以悲为体。智慧及财施安乐于一切。如从歌罗逻乃至老时十时差别虽至于老不舍婴孩之相。菩萨虚渴施心救济众生亦不舍凡夫。离欲至于非想不离凡夫之相。菩萨不舍施心救济众生亦复如是。欲除施渴当饮大施之水。施渴暂息余渴不已。爱乐施故。一切众生依食而存。大悲亦尔。依施而存。菩萨法身不依饮食而得存济。大悲为食菩萨身存。悲心如火。欲施如饥。施与好食。菩萨乐与无有厌足。悲如大海施如沃焦。救济心为水如沃焦吞流。欲向菩提以众生为伴悲心为体。施无厌足如海吞众流无有止息。
  一切众生来  各各索异物
  菩萨皆施与  心无有疲惓
  诸苦恼众生  尽皆为除灭
  设有未除者  心无有厌足

  施主乞者增长品第四

  有大悲者能处生死。种种施与灭众生苦。若能如此善住生死。
  福德善丈夫  悲心施惠手
  拔贫穷淤泥  不能自出者

  悲心为体能行大施灭众生苦。如盛热时兴大云雨。起大悲云雨于施雹。摧破贫穷如坏山石。拯贫穷者无限齐施。令彼穷者永离贫苦。以大施雨普益一切。众生贫穷永无住处。菩萨为救众生修行施时。魔及眷属皆生嫉妒愁忧苦恼。菩萨修行无量财施法施之时。悭贪嫉妒悉皆惊号莫不愁怖。
  慈心端严身  悲心为千眼
  施为金刚杵  菩萨如帝释
  悉皆能摧坏  贫穷阿修罗
  菩萨悲心弓  种种施为箭
  破贫穷怨贼  永无有住处
  悲心坚固根  爱语以为茎
  忍辱为枝条  布施以为果
  求者为鸟鹿  乞者如大风
  能吹施果落  贫者得满足
  菩萨出时夜  慈心如满月
  净施以为光  求如拘牟头
  以净施光明  令彼得开敷

  乞者既得满足欢喜悦豫转相施与亦如菩萨。施乞求者展转相闻亦如菩萨。菩萨布施流闻一切。诸贫穷者皆来归向。如旷野树行人热时皆往归趣。菩萨爱乐名胜得解脱。何以故。能使乞求者来使我得施福故。以施福故名得胜处。一切众生皆来归集。如是大士悉应敬礼。菩萨心喜即觉身轻。以此相故当知必有来乞求者。若有人来语菩萨言。有乞者来。菩萨欢喜即以财物而赏使者。菩萨即以余物而与乞者。见乞者来欢喜爱敬。求者言乞。作此语时怀怜愍心。若有乞者不知菩萨。
  体性乐施。菩萨执手欢喜与语。犹如亲友。坏彼不知使生知相。彼乞求者得财欢喜。傍人见之亦复欢喜。愿此救济我者长存于世。此乃乞者真济。菩萨见乞者时身心欢喜。面如满月。使彼乞者欢喜悦豫如甘露涂心。菩萨和颜悦色用慈心眼视于前人如饮甘露。譬如有人盗窃他物至市卖之若得速售心大欢喜。菩萨得施乞者物时。心大欢喜复过于是。如巨富人多饶财宝千子具足随意恣与爱念欢喜。不及菩萨于乞者心大欢喜。菩萨见乞者时心大欢喜。胜于他人见所亲者。若见前人得多财宝。随心恣意而自[矛*合]高。菩萨见之倍生欢喜若见乞者发言时。菩萨施渴心重。耳闻乞言如饮甘露。若闻乞言心生爱重无能坏者。若闻具足则坏其爱心。菩萨于乞求者常生爱念。若闻其足声则坏其爱味。菩萨观前受施福田。颇有共我等者遂见贪爱。众生则与我等。所以者何。彼贪心无足我施心无厌。彼贪心者爱大施主。菩萨见多乞者亦深生爱敬。贪求者常求施主。欲乞施者常求乞者所欲与之。菩萨常与世人相乞者。皆就施者而乞。菩萨就乞者而施。乞者闻施者财物匮尽生大苦恼。菩萨求乞者不得之时心生忧恼复过于彼百千万倍。于求乞者菩萨思惟。佛言求不得苦真复如是。菩萨于乞求者生难遭想。所以者何。若无乞者檀波罗蜜则不满足。无上菩提则不可得。是故于乞求者深生悲恼。若有乞者无上菩提便为手执不难。菩萨闻乞者言与我与我心生欢喜。此今即便与我无上菩提。世间愚痴众生若闻乞财则生轻慢不生爱敬。菩萨念言所以名为乞者。多是愚痴众生以悭心故与作恶名。如是人者乃可名为施者。虽有财物复无施心。虽有财施心复无受者。若具足三事是大福德人。如有贫人得大宝藏心生恐惧。或王贼水火来见侵夺。遇值亲友而语之言。我今为汝作诸方便令无丧失即大欢喜。菩萨得乞者以为善伴。心大欢喜亦复如是。菩萨悲心遍一切处。于彼乞者特生怜愍。菩萨悲心见乞者和颜悦色。使彼乞者生必得之想。乞者见菩萨颜色和悦之时。即生决定必得之想。菩萨见乞者时。语言。汝来欲须何等随意而取。安慰之言。善来贤者莫生恐怖。我当为汝作依止处。如是种种安慰乞者。常以爱语使彼乞者心得清凉。种种财宝随意而与。诸乞求者贪火炽盛。菩萨常以施乳灭贪求火。若能如是种种施者。名为生人。若不如是名为死人。受施者大得财物。余人见之欢喜赞叹。菩萨尔时菩提之果如在掌中。悲心净则施净。若无悲心施不清净。菩萨作是思惟。善调顺意者敬悲心胜能使施净。菩萨见贫穷者悲心极重。众生极贫得菩萨施便成巨富。譬如有人得如意珠所欲皆得。诸贫穷者得值菩萨一切贫苦悉皆除灭。菩萨先行财施。次舍所亲。又舍手足。复舍身命。如是渐渐次第而舍。菩萨往乞者所与其财宝。唤其乞者与其诸亲。若乞者自来现求索相与其手足。若发言求索便舍身命。若不来者自往施之。有来求者尚舍身命。况复财物而不施与。菩萨成就悲心如自己体未曾舍离。见来求者。于己身所生于他想。菩萨身中生其恼热。云何愚痴乃于我身生于他想。语乞者言。一切财物先皆与汝。都是汝物。汝今但取。云何言乞。诸求者言。何时见与。菩萨报言。我先于三界尊前发弘誓愿。是时与汝。汝今云何方从我乞。菩萨发心愿一切众生于我财物生己有想。如辛头河飞鸟走兽往至其所随意而饮无遮护者。与以不与先以舍离更不言与。亦复不生欢喜之心。何以故。先以与竟。以一切所舍使诸众生皆当得乐。菩萨于一切众生是走使者。一切众生皆是施主。诸贫穷者心充足时。菩萨尔时檀波罗蜜悉得满足。檀波罗蜜满足之时知功德满足。悭贪者见乞者时则背其面。修功德者见乞者时欢喜瞻视亲近。乞者则得。菩萨施时见受施者展转相施便生欢喜。一切众生赞叹欢喜。菩萨闻其赞叹心大欢悦胜得解脱之乐。菩萨悲心施时。见一切众生多得财宝充足快乐。诸众生等得快乐已。而发愿言。我当久处生死修诸功德不求解脱。菩萨既见众生能久处生死心大欢喜。我今便为得现果报。设当不得菩提亦为具足。

  胜解脱品第五

  菩萨思惟。常所爱胜解脱者来觉悟我。彼来者不为财宝。为欲成就我大事故来。菩萨或为人王。修诸功德者来而白王言。有乞者来。王即念言。此言乞者乃是胜解脱来。我今得之。王自念言。我今不为贪著王位。为欲利益一切众生。不应空居王位。应修施果满足。而彼使者乃是觉悟我者。凡为乞者甚难为颜。心怀惭耻言色变异。菩萨即知其意而安慰言。若有所须随意而求。乞者既得财物心大欢喜。施者受者二俱欢喜如涅槃乐。三有生死炽然大苦。菩萨处之如涅槃乐。何以故。为欲救济诸众生故。菩萨念言。悲众生者即是我解脱。以大施惠救济众生。众生得乐即是我解脱。虽复大施若无悲心不名为施。若有悲心施即是解脱。菩萨思念。我于往昔三界尊前闻解脱极乐。我今已证。何以故。称意而施即是解脱。若阿罗汉解脱乐与悲心所起施乐相似者。我则爱之。若不相似我则不爱。唯爱施乐以为解脱。悲心起施所得快乐无有比类。无悲心施解脱之乐百千万分不得为喻。悲心起施所得喜乐。若当可以喻为喻。最为极大。是故不可为喻。

  施主增长品第六

  悲心起施能与众生乐聚。如是施主与众生乐者。胜于解脱名为最胜。施主成他乐。因修悲者于一切众生得平等心。如是者名为檀越。不能如是施者名为乞者。若行施时使闻者悲泣。是名善施。若不如是不名善主。若行布施能使受者子孙恣意受用欢喜赞叹名健施主。若乞而与不名施主。自往而与名善施主。若舍一切财物爱心而与不名施主。有悲心虽不与物名大施主。诸来求欲皆使随意。使称本望名善施主。不能称彼本望虽复大富名贫穷者。富者虽与无悲愍心。名曰与不名施主。悲愍心施是名施主。若不食啖无有果报。施虽与不名为施。无悲心施虽与不名为施。有悲心者虽复不施名之为施。若求报施者名为施者。商贾之人亦可名施。若求报施果报犹尚无量。况有悲心不求报施果报何可称计。若求报施唯可自乐。不能救济徒自疲劳。悲心施者能有救济。后得果时能大利益。贫穷者不如有财者。有财者不如能食。能食者不如能施者。悲心施者善一切众生。富者应施。施者应悲。富者能施富得坚牢。施者能悲施得坚牢。修施者得富。修定者得解脱。修悲心者得无上菩提。果中最胜。

  恭敬乞者品第七

  菩萨思惟。因彼乞者得证菩提。我当以此菩提回与一切众生。以报恩故。我今因施众生得无比乐。因此乐故得成菩提。如此菩提我当施与乞者。我今因施乞者得于快乐胜解脱乐。因中施乐犹尚如是。况无上菩提。我当舍之施诸乞者。如是乞者其恩甚重无以可报。如此乞者乃能与我作大乐因。若以财宝不足报恩。当以所得无上菩提而施与之。以我福故。愿使乞者于将来世亦如我今成大施主。菩萨内自思惟。因于乞者得施快乐。使乞者得无上菩提为法施檀越。诸乞求者见菩萨大施。而问之言。为求何等而等行大施。菩萨各答言。我今不求人天果报声闻涅槃。愿得无上菩提拔济一切众生。诸悭贪者而作念言。菩萨云何能行大施心不疲厌。菩萨答言。我师三界尊悲念一切众生。我今无以报师恩故施无疲厌。一切之乐无胜解脱乐者。我爱众生胜爱解脱。我以爱念众生欲令得解脱故修种种施。若生死不极苦者。我施终不求菩提。以生死苦故我施求菩提。拔生死苦者谁之所作。烦恼以业之所造作。使一切众生以悲心为体常乐惠施。

  施悭品第八

  不念恩人无有悲心。若无悲心不能行施。若不施者不能济渡众生生死。无悲心者无复亲友。有悲心者能有亲友。计我者以爱为体。救济者以悲为体。心有重爱无有知者。有重悲心者亦无能知。若不行施覆蔽悲心。如以画石乃知真伪。若见苦厄者能行大施则知有悲心。悭心多者正使所亲从乞则成怨憎。悲心多者假使怨家亦如亲友。悭心多者虽施泥土重于金玉。悲心多者虽施金玉轻于草木。悭心多者丧失财宝心大忧恼。悲心多者虽有财宝无施处时心怀悲苦。复过于彼。舍财物者。凡有二种。一者命终时舍。二者布施时舍。死时舍者。一切都舍无有毫厘至后世。布施舍者。舍于少物得大果报。何有知者见此过患而不行施。若行施时令受者喜悦自亦喜悦。若人不能深生喜悦便自欺诳。若有乞者有所求索。为求有故施与少物心则欢喜。复有施者自往施与。不求果报而行大施。余有少许心中快乐不可为喻。设有美食若不施与而食啖者不以为美。设令恶食得行布施。然后食者心中欢喜以为极美。若行施竟有余自食。善丈夫者心生喜乐如得涅槃。无信心者谁信是语。设有美食有饥者在前不能施与。是人食尚不能施与。况胜解脱能施与人。设令多有财物有来乞者。尚无施心。况施少物。不见是人于生死中有少乐处。适可住于涅槃。若人于大水边不能以少水施与。生死之中苦恼无量。汝莫在中住。适可速入般涅槃。如有大水欲施人不以为难。如有悲心欲取涅槃亦不为难。世间粪土易得于水。悭贪之人闻乞粪土犹怀吝惜。况复财物。

  财物施品第九

  如有二人。一则大富。一则贫穷。有乞者来。如是二人俱怀苦恼。有财物者惧其求索。无财物者我当云何得少财物与之。如是二人忧苦虽同果报各异。悲恼念者生天人中受无量乐。悭贪者生饿鬼中受无量苦。若菩萨有悲愍心于前众生便为具足。况复与少物。如人大富多有财宝。随意而用心生欢乐。菩萨悲心念施忧恼过于是人百千万倍。有悲心者无有财物。见人乞时不忍言无悲苦堕泪。见苦恼者不能堕泪。何得名为修行悲者。胜者设闻他苦尚不能堪忍。况复眼见他苦恼而不救济者。无有是处。有悲心者见贫苦众生无财可与。悲苦叹息无可为喻。救众生者见众生受苦悲泣堕泪。以堕泪故知其心软。菩萨体净悉皆显现。何以故。知其显现。见苦众生时眼中堕泪。以是故知菩萨其体净软。菩萨悲心犹如雪聚。雪聚见日则皆融消。菩萨悲心见苦众生。悲心雪聚故眼中流泪。菩萨有三时。一者见修功德人。以爱敬故为之堕泪。二者见苦恼众生无功德者。以悲愍故为之堕泪。三者修大施时。悲喜踊跃亦复堕泪。计菩萨堕泪已来多四大海水。世间众生舍于亲属悲泣堕泪。不及菩萨见贫苦众生无财施时悲泣堕泪。菩萨入救众生禅极乐心相应无尽宝藏自然而出。一切乞者自然而至。善丈夫者能以财物大施乞者。乞者得财物已亦行大施。菩萨能以财物施于众生使其富足。以等悲心。闻乞者声为之雨泪。乞者见菩萨雨泪。虽不言与当知必得。菩萨见乞者来时极生悲苦。乞者得财物时心生欢喜得灭悲苦。菩萨闻乞言时悲泣堕泪不能自止。乞者言足尔时方止。菩萨修行种种施已众生满足。便入山林修行禅定。云何灭除诸众生三毒苦患。菩萨财物倍多无乞者可施。我今何为守之而住。今当舍之出家。

  舍一切品第十

  菩萨大有财物无有乞者。唤之不来菩萨思惟。故当断诸结使无有来者。菩萨悲心。一切众生众苦围绕。发愿度诸众生。菩萨诸有所索一切皆舍无物不与。欲求佛智最上救济一切众生。尊有胜悲心欲行救济何物不舍。有悲心者为他故涅槃尚舍。况复舍身。舍身命财有何难也。舍财物者不如舍身。舍身者不如舍于涅槃。涅槃尚舍。有何不舍。悲心彻髓得自在悲。作救济者大菩萨施都无难也。是一切众生最亲与他作向乐因。悲者一切都舍离诸疲劳。一切众生真济。怨亲平等身命尚与。何物不舍。一切众生极重财利。乐爱命重于财物。一切众生舍财为易舍命为难。菩萨舍一切财物欢喜。不如舍身命时得胜欢喜。种种施味悉知。以施为食。因之得存。与他乐者欲知施身气味故施身。见他乞支体者心中欢喜胜于舍财欢喜。如乐施者得欢喜乐。不如菩萨舍身时得胜欢喜。阎浮提人乞财物者。无我福德故得乞身者来。舍财者财物由他或不称意。舍身者我得自在。随意舍与不由于他。此身不牢不定速朽之物。可爱念者可速疾取。诸食肉者语菩萨言。汝今以热肉血施我。我当何以报恩。菩萨报言。若欲报恩者更语余人。有悲心者能施身肉可往取之。若能如是便是报恩。语乞者言。汝今为我取不坚身。使我得坚牢身。汝恩极重。何以可报。未来世中舍身之果即用施汝。我为救济一切众生故舍于身命。舍身者得于法身。得法身者得一切种智。使一切众生皆得此果。舍此身者得于法身。法身者能与一切众生利乐。能如此思惟。云何不生喜乐速舍此身。菩萨舍身时作是思惟。我为众生作亲友者。我以度生死。应度一切众生脱于生死。以是故我今舍身。菩萨作是思惟。我此舍身功德不属悲众生数。还以养我功德法身。若心如是决定之时舍身无有难相。菩萨舍身所以不难。以当成法身故。是故欢喜。贪爱重者多得财时欢喜无量。不及菩萨舍身欢喜百千万倍。菩萨以智慧悲心为体。为众生故求于法身。菩萨舍身时乐胜于世人得转轮圣王自在快乐。如刹利种若坏敌阵。能舍身命得生天上。舍身命时欢喜无量。菩萨以智慧悲心舍于身命时欢喜最胜。复过于彼。凡愚众生为财利故在于敌阵舍于身命。成为解脱投岩赴火丧身无数。况复菩萨以智慧悲心为一切而不舍身命。愚痴众生以爱著心为国土故舍于身命。菩萨智慧悲心为物而舍身命。何足为难。菩萨发誓愿时一切皆舍。虽有是语一切众生实未得利。修行布施尔时一切众生得利益受用。菩萨舍身不足为难。知身无常苦空不净。为众生故而不舍离。是则为难。菩萨悲心为众生舍身不足为难。乐舍无有厌足。此则为难。假设使一凡夫令返大地力不能就甚生忧恼。菩萨见苦众生未度脱时。心怀悲恼复过于是。以悲心故。菩萨观身轻于草土。为众生舍身何足为难。若人为己身故一念中受不杀戒。是人命终必生天上。菩萨为众生舍于身命。所有功德生死之中无有受处。唯至菩提乃能容受。菩萨若闻有人来乞身时。即时生念。我已久舍此身而不自取。方从我索必当谓我有悭惜心而试我耳。

  舍阴受阴品第十一

  阿罗汉舍后边身得涅槃乐。不及菩萨为众生舍身时乐。阿罗汉得解脱。不如菩萨为众生故受身时乐。菩萨生念我以不取涅槃为众生故得受是身。是最为妙。菩萨念言。我舍身命用施。复更受身不入解脱。是为最胜。我乐闻如来济度众生功德。我得救众生悲心气味不取涅槃。甚爱乐此事。菩萨为众生舍身施时。虽不证涅槃胜得涅槃者。以不得为众生舍身气味故。菩萨受是阴身极是大苦。如为众生舍身时乐等无有异。世间凡人为贫穷病苦之所缠逼。不能舍离乐欲舍身。众生厌患阴身不能救济者欲速入涅槃。菩萨思惟涅槃甚乐。生死阴身极为大苦。我当代一切众生受此阴身之苦使得解脱。阿罗汉身尽佛亦身尽。身尽虽同不能救济。佛灭身为善。

  舍身命品第十二

  菩萨为一切种智故。大悲心为众生故。舍身舍命得果报不空。若一切舍身不得果报名空舍身。菩萨舍身为著财众生欲使生羞耻故。菩萨为众生舍身命者。易于悭贪者舍一团饭。菩萨舍于身命为悭贪者生其羞耻。菩萨所以施命为护他命故。何以故。他命即是我命。菩萨虽舍身命不济他者。为观阴身过故。为益众生复更受身。若非大悲何有智者而乐阴身。若无大悲。施味者不能乐处生死。菩萨常乐行施。大悲自在随受生死身如涅槃乐。

  现悲品第十三

  菩萨悲心极大在于身中无有知者。菩萨舍身命时一切天人所以得知。菩萨悲心极以深大。遍一切众生无有见者。以财施法施无畏施悉得知见。一切众生身者无不是病无有知者。以三事故知其有病。何者为三。饮食衣服汤药即是病相。菩萨悲心以三事得显。何者为三。即是财法无畏施也。菩萨与一切众生作乐。为灭一切众生苦故舍身救之。菩萨不求果报视如刍草。菩萨大悲作种种方便。犹如乳聚以血施人易于世人以水用施。如菩萨昔日五处出血施诸夜叉鬼。踊跃欢喜无可为喻。为欲救济一切诸众生故。有余人问菩萨言。大悲者有何气味。能使舍血易于舍水。大悲心菩萨答言。以不求果报为他得乐故舍身命。何以故。乐无相为首入悲心乐。有人见菩萨大悲疑之为是悲体。以大施故知是悲体。世人生疑。为当悲来入菩萨身中菩萨往入悲中。菩萨舍身者一切所不能共。唯大悲者能。得一切种智时一切众生所不能共。有大悲心为益众生所欲皆得。无有难者决定得空。心欲利益众生大悲常在心者。无上菩提便如在手中无异。得住无生忍者。能显现陀罗尼得住十地。自在当知如佛。

  法施品第十四

  财施者人道中有百千万。财施果报。能得法施。唯大悲者。能得法施财施果报。后身得无量乐。悲者法施现证涅槃。乐施欢喜甘露满足。菩萨悲一味。以是因缘无一刹那欲趣解脱。种种法施竟请诸听法者。我得法施果时必受我请。菩萨时施名为欲施非根本施。成佛时施名根本法施。
  佛智处虚空  大悲为密云
  法施如甘雨  充满阴界池
  四摄为方便  安乐解脱因
  修治八正道  能得涅槃果

  财施除众生身苦。法施除众生心苦。无量劫财施为得法施果。法施能与众生无畏施。极厌患生死智者求涅槃。悲救众生者求于法施。菩萨受钱财为修施故。修行施时为得法施。见众生有二种贪爱愚痴。贪爱多者施财宝。愚痴多者施与其法。施财者为其作无尽钱财。施法者为得无尽智故。财施者为得身乐。法施者为得心乐。随所化众生所欲得义称意。满足称之无疲惓意。得大功德法施欢喜。增益端正如秋满月。常为众生心眼不离。财施者为众生所爱。法施者常为世间之所敬重。财施者与愚人所爱。法施者为智者所爱。财施坏财贫穷。法施坏功德贫穷者。此二种施谁不敬重。财施者能与现乐。法施者能与天道涅槃之乐。乐爱悲者能爱一切众生。爱一切众生即是爱己。阿罗汉舍于众生入涅槃去。尚不为智者所爱。况苦众生者谁当爱乐。常行惠施远离十恶恭敬父母。若如是者是报我恩。若欲续佛种者。当以悲心为首饶益于他。常能思念成就众生事。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1 个回复

倒序浏览
大丈夫論卷上



    大丈夫論卷下

    提婆羅菩薩造
    北涼沙門道泰譯

  發菩提心品第十五

  施事已足爲一切衆生親者。未曾一念不與悲心相應。菩薩悲心遍緣一切無不緣者。以悲心遍故。後成佛時得一切種智無有障礙。以悲心故。舍聲聞解脫發菩提心。此初一念之心。唯佛知其邊量。況菩提行解脫樂。方初一念發菩提心。猶如大地金大地土不相方喻。初發心時以能淨諸結使招一切功德。菩提是發心果。爲一切衆生求樂。菩薩發菩提心竟。未發願者問。解脫雲何。以何因緣故問。以發心者如從解脫中來。是故問言。雲何爲解脫相爲往到解脫故知爲解脫來耶。已發願者答言。發菩提心時歡喜快樂猶如解脫。是故得知。欲供養一切佛者當發菩提之心。欲報佛恩者當發堅牢菩提之心。除發菩提心更無有法能至菩提。若無菩提心則不得佛果。若不得佛果則不能救度衆生。欲與一切衆生無量大樂當發菩提之心。何以故。菩提心者。是一切衆生樂因。一切諸色不離四大。一切樂事不離菩提心。怪哉。雲何乃不畏生死之苦乃畏無畏菩提之心。若欲止息一切衆生苦者。無過發菩提之心。發菩提心者是初止息因。初止息得無上止息。得財寶利不如得功德利。得功德利不如得智慧利。得智慧利不如得菩提心利。若放逸廢忘不念菩提心者。如禽獸無異。汝今雲何不發悲心。當知悲心者即是大菩提。欲趣向佛智應發菩提之心。爲結使所障者不能發解脫之心。爲業報障者不能發菩提之心。雲何邪趣。雲何正趣。爲有愛所牽以四空爲解脫者名爲邪趣。發菩提心修八正道名爲正趣。爲得富報者修行于施。爲得樂報者修行悲心。爲欲救濟安樂衆生者當堅發菩提之心。不修福者有三事難得。一者不得親近善友。二者不能悲心厭離。三者不能敬尚佛慧。未發菩提心者應當發心。若發菩提心者得一切種智。

  功德勝品第十六

  有人等以財物施一福田。心不同故得報有種種。有得三有樂者。有得寂滅樂者。有得利他樂者。思願勝故得報不同。以愛心作福者受報時愚闇。悲心修福者受果時得于智慧。不敗壞菩提心爲饒益衆生作福者。當知此福爲福中最勝。其余修福名相似福非第一福。修一味智慧。當知此福爲最第一。饒益世間故三寶種不斷。知業知果知歸依佛慈悲。計我行福如行惡者甚可慚愧。善丈夫者見人天世間無救。終不爲己修福。生死中苦尚不可聞。況複眼見。衆生受身極可患厭。雲何爲我修福作業悲者所不能作。一刹那頃不離悲心爲衆生親友。雲何爲我作福。有嘗功德味者得自在修福得他報恩勝氣味。夢中尚不爲己修福。況複覺時。以智能見過終不求有造福。悲心者終不爲解脫修福。智者棄求有業。悲者棄解脫業。所以者何。悲者爲利益他故。無勝智慧平等造作。因福一果福無與等者。從十力得智。爲己得樂舍利他樂名背恩者。唯我能知。從佛得知故一切衆生是我修福之伴。設當得果而獨受用名背恩者。極難得樂豈得獨受。其如是丈夫爲一切所棄。設得千涅槃樂不爲饒益。不如救一衆生苦勝得千涅槃樂。解脫樂尚不獨受。何以故。見世間衆生無歸無救故。尚不獨受解脫樂。況複無上菩提。

  勝解脫品第十七

  更有余三昧定慧境界衆生皆悉作佛。以有此三昧故不欲取于解脫。頭陀除一切過惡寂滅如在口中。真濟者爲衆生苦故而不證取。
  定慧悲自生  見世間衆苦
  世間真濟者  終不越度去

  如海潮終不過限。修悲者百劫苦行。若能度于一人終不出生死力。能得解脫。爲衆生故處于生死。于三種施一切時常如節會。不樂己樂爲他作樂。日夜于生死中而不處。歡喜快樂如處涅槃。菩薩常爲衆生作利益業歡喜樂味智。菩薩乃于夢中得歡喜樂。勝于解脫。菩薩得爲他作樂歡喜氣味。諸有衆生不得氣味證于解脫。智人若得解脫知利他樂歡喜氣味者。必當還來利益衆生。畏于生死爲自利益求于解脫以爲極樂者。不如菩薩受陰身時歡喜快樂爲利他故。若自一已受逼迫苦者乃可入于涅槃。一切衆生受逼迫苦。雲何舍于衆生入于涅槃。見自己苦者入于涅槃。悲者見一切衆生苦皆住己心。雲何舍于衆生入于涅槃。若能爲他作樂歡喜即是涅槃。若不如是即是生死。于衆生有平等悲者爲他作樂歡喜即是涅槃。佛所贊說。若解脫如利益一人歡喜樂者爲智者所愛。若與他重樂不計功者即是解脫。悲者爲他作樂不望果報。若能如是即是解脫。若不如是即是生死。若爲己求樂者即是苦也。舍于己樂爲他求樂即是涅槃。世間衆生以破苦故名爲解脫。修悲者能破他苦即是勝解脫也。破他苦者二俱得樂。何有智者舍二解脫取一解脫。世間人言。有智者得于解脫。菩薩作是思惟。我不信是語。何有智人舍救他樂取于解脫。自己得樂能與他作樂。三有中樂勝解脫樂。菩薩爲衆生受苦。勝于他人爲己得解脫樂。

  饒益他品第十八

  世間衆生爲己樂故。于生死中身心疲勞。菩薩心得休息悲心作饒益。他生死中除對治法更無有樂。菩薩除利益他更無有樂。菩薩得作利他歡喜樂。知利他者即是自利。舍自己利愛利他樂。知利己樂即是利他樂。知利他樂即是利己樂。知利他樂時即自己樂故。人有上中下。愚人者見他得樂心生苦惱。中人者己自苦時知苦。上人者見他樂時心生快樂。見他苦時如自己苦。菩薩四攝法中與他同利。雲何同利。他苦則苦他樂則樂。是名同利。悲心平等無有他想。菩薩與衆生同苦同樂。菩薩自己身特生苦惱。何以故。不能救衆生苦故。不觀過去不觀未來。隨衆生意作滅苦對治。菩薩自意亦如他意。世間衆生與他利樂還望返報。菩薩與他利樂不望其報。菩薩雖悲心平等愛一切衆生。然于怨憎中倍與利樂。于怨憎邊與利樂時心中歡喜。如舍身命時歡喜者名爲平等。若不如是名不平等。于怨憎中倍與利樂者名稱悲心所作。菩薩于一切衆生等生悲心。然于惡行衆生倍生憐愍。譬如大富長者唯有一子愛念之心徹于骨髓。菩薩愛念一切衆生亦複如是。如有惡子不欲父得勝己事者是名背恩。一切怨憎衆生于菩薩所同一味惡。菩薩于怨憎人生同一味悲心。世間衆生得報恩者生其歡喜。若菩薩于怨憎人所與其利樂。心生歡喜倍過于是。世間衆生若罵時他不還報便大歡喜。菩薩得他罵時心大歡喜。有愛心者于三界中悉皆普遍。菩薩悲心亦普遍三界。菩薩悲地獄衆生不如悲愛著三界愚癡衆生。衆生樂于己樂爲無量大苦之所系縛。菩薩爲利他樂故爲無量大苦之所系縛。一切衆生皆同一事。皆欲離苦得樂。與他利樂爲勝有爲。利向己者亦是悲因亦是喜因。爲利向他者見之生于悲喜。自爲己利所以生悲。見其得樂所以歡喜。四無量心者內心欲修緣。四攝法者爲衆生利樂名爲最勝。修四無量者能與世法及出世法。因世法出世法及四無量心都是同一境界。何以故。同一利益衆生。同得一無上菩提果故。悲者能利他。智者能舍。不生希有心。不生高下心。

  勝施他苦品第十九

  菩薩見他苦時即是菩薩極苦。見他樂時即是菩薩大樂。以是故菩薩恒爲利他。凡愚衆生見他苦時自己爲樂。見他苦不以爲苦。賢人者自苦以樂樂他不以己苦。凡愚衆生爲己少樂而大苦他。賢人者爲與他少樂自受大苦。惡行者修少樂因得大樂時雖生歡喜。不及菩薩以少樂利他人時心大歡喜倍過于是。菩薩見他受苦以身代之。身雖受苦不以爲苦。心中快樂生大歡喜。菩薩悲心得自在樂。不爲三有諸苦之所逼惱。菩薩飲悲甘露故不爲諸苦所苦。不爲苦所苦故能爲他受苦。凡愚衆生見他苦時心中生樂。見他樂時心中生苦。菩薩見他苦時則苦樂時則樂。無悲心者見他苦時如月極冷。有悲心者見他受苦如夏盛日。不問愚智見他苦時。皆生厭離生憂惱因。有悲心者深生憐愍作決定心。一切衆生苦即是我苦。菩薩作念。若不能發大精進者。何由能壞此大苦。菩薩與一切衆生同利苦樂皆同。須勤勞得成菩提。菩薩作念。我得菩提已舍與一切衆生。還于生死之中。從初發心還至菩提。複舍與衆生然不可得。菩薩爲利他故行四攝法終不疲厭。猶如大地持一切物終不疲厭。爲己身者自受其樂尚生疲厭。菩薩爲他作樂不生疲厭。菩薩爲他作樂。見阿鼻苦如涅槃樂。于余苦邊有何疲厭。若爲一衆生受樂自受無量地獄。常作勇猛與他作樂不生疲厭。以何因緣爲他作樂不生疲厭。菩薩觀一切衆生。不見他想都如自己。衆生爲結使所著。于一切處皆欲害他。爲悲所持者。于一切苦無不欲受。菩薩爲他受逼迫苦。如苦者樂解脫樂。菩薩樂代他受逼迫苦時即大悲心淨。智慧觀他受苦悲心即在中住。悲心住處則苦不得住。雖複悲者爲一切衆生苦之所纏。如是爲他利樂心生歡喜勝解脫樂。菩薩見他受苦如自己苦。自己得樂欲與他人。自覺勝于涅槃。悲者常欲自受其苦與他樂。悲之與苦不得一刹那頃而得共住。行惡者見他苦時欲得遠避。見他得樂心不喜悅。菩薩見他苦時不欲遠離。無愛者無一切苦業。何以故。除他人苦生大歡喜故。菩薩與他大樂不必歡喜。見他與人少樂心大歡喜。何以故。體性爾故。菩薩見他得樂自己亦樂。菩薩見人與他少樂。雲何不生歡喜。

  愛悲品第二十

  若人不知身心常爲極苦所縛。則不能知他心中苦。無悲者無惡不作。若見他衰禍心不調軟。此人名爲極惡行者。若有重恩者何時能念。臨死之人雖有美藥以爲極苦。爲極行惡。無福德者得慈悲甘藥作極苦想。若人巨富多饒財寶。但自食啖不與他人爲人所呵。雖有智慧多聞若無悲心。亦爲人之所譏呵。若見苦惱衆生難得悲心者非功德器。猶如破器不任盛水。有悲心者見苦衆生雖不能救濟。可不能歎言苦哉衆生。見衆生爲貪欲嗔恚愚癡所病。生老病死之苦常爲衆苦之所惱逼。怪哉衆生墮是大苦。世間衆生身苦心苦。常爲結業之所破壞。嗚呼怪哉。世間衆生逼迫之苦。何有菩薩而不生悲。身住于駛流沒生死無窮可畏大苦海。衆生常爲苦苦所苦。行苦所苦。壞苦所苦。若見一苦足生悲因。況複具足三苦。愚癡衆生常爲百千諸苦所苦。若見一苦應生悲心。況複百千諸苦。應當了知。世間諸苦于一一苦中未生悲心者應當生悲。已生悲心應當增長。況複無量。若聞世間種種無量諸苦。石尚應軟。況有心者而不生悲。若聞世間悲呼之聲。枯樹猶應生華。況有心者而不生悲。世間苦一味心柔軟者易生悲心。有悲心者菩提之果便在掌中。

  覺悟儜丈夫品第二十一

  悲心極豐富  利他已生樂
  貧窮悲心人  不能貪此樂
  嬰愚愛自在  悲心則背去
  悲心已背去  衆苦皆來集

  愛自在者。處生死中欲分苦與他共回流生死。悲心者。于世間衆生分寂滅樂共之而去。有愛心者樂于三有。知愛過者則樂涅槃。作利益他者則樂悲心。愛自在者常樂世間。受身爲己樂故。悲自在者常樂受身。爲樂他故。愛自在者常樂己樂以爲自縛。悲心者恒爲欲與他樂而爲自縛。愛自在者常爲己樂無有疲厭。悲心者爲與他樂而無疲厭。愚愛小者不愛自己亦不愛他。菩薩亦愛自己。愚癡衆生常爲我者。實是爲他。

  大丈夫品第二十二

  菩薩悲心唯有一事之所逼迫。常爲他事苦來逼迫。更無余事。是名成就悲聚。棄于涅槃如棄其苦。受于有身如取解脫。與世間利樂者名此爲悲。知涅槃功德生死過患然不舍有爲。如是一切盡是大悲功德。一切處離欲。以涅槃爲體而不取涅槃。名勇健者。大悲因緣故能入生死周旋往返。觀諸有盡滅知衆生是苦爲救爲依。心持大悲厭惡己身求十力身大悲之處得處悲處功德。如轉輪聖王雖有千子然愛相好具者。佛亦如是。于一切衆生愛有悲心者。唯能作福無智無悲名爲丈夫。有福有智名善丈夫。若修福修悲修智名大丈夫。應看悲者。有悲者應共語說。敬禮悲者具一切功德。

  說悲品第二十三

  世間人天阿修羅等。受身有種種苦。唯有菩薩徹髓悲者。知一切善法以悲爲首。智人當知。如似一切諸字悉昙爲首。一切善法皆入悲中。如似一舍衆色皆入。若見虛空淨即見大悲淨。見虛空無邊大悲亦無邊。佛說。若欲現前見我當恭敬大悲。若欲見我。當觀三界皆悉受苦。苦無邊故大悲亦無邊。苦住故大悲亦住。大悲住在。何處住在。一切衆生貪欲嗔恚愚癡生老病死種種苦聚與諸眷屬在中而住。有大悲心能知他苦。此名與佛共住。有三種施一切功德養身。猶如乳母。是名大悲。

  施悲淨品第二十四

  猶如雪山生一切藥。大悲雪山生三種施。一切功德除悲更無有法能與世間作樂。施作悲體能爲世間作種種樂。無上果報爲三施所成。悲是三施之因。衆生祖母能生如來。一切衆生無上最勝歸依誰不恭敬。能生三施是名大悲。菩薩大悲功德極多在心中住。唯有一事而不遠離無有染著。常作利益他事無有疲厭。世間出世間樂及利他樂。皆從悲生。是以我今恭敬于悲能利益世間大悲者。我亦恭敬種種功德。實如所說有二功德最勝。能利益他及自淨悲。悲能淨于施。是以我今愛敬施能莊嚴于悲。我亦愛敬悲諸有同悲音者。亦複愛敬悲能淨心體施能淨業道。能淨心體能淨業道。即能淨涅槃道能淨無上菩提道。悲能淨舍。無悲者垢汙于舍。施能淨悲悲能淨施。是名世間端正。悲能生信敬。猶如大地爲衆華莊嚴。大悲亦複如是。世間衆生爲煩惱日之所燒逼。得悲心者皆生涼樂。猶如夏熱之時得清涼風皆得止息。

  愛悲勝品第二十五

  施緣取。取緣愛。有愛則有取。無愛則無取。有悲必有舍。無悲亦無舍。愛故取增長。舍故悲增長。愛恩者生愛。是過患怨則增長悲心。愛增長爲自己樂則害他。悲增長能與他樂自己則苦。愛增長而害他者則非希有。悲心者舍己身命而與他人。是爲希有。愛著者名愚賤人。常在貧窮受諸苦惱。有悲功德者常處富貴。貪愛者可得斷絕。有止足時得智慧則能斷絕止足。得悲心者無有止足。常施他故。愛心者能招集一切諸苦成大苦聚。悲心者能生一切功德。若悲不舍不淨業者我所不欲。設悲不能救濟我亦不欲。若悲不樂求菩提亦非我所欲。愛心者能生一切苦。悲心者能生一切樂。從悲起身口業者。名爲勝業。悲心者能爲一切衆生作無盡樂。

  智悲解脫品第二十六

  智悲二事何者爲勝。智者唯能自歸依。悲者能使他人歸依無上之道。有悲無智非智者所愛。有智無悲亦非智者所愛。能障無上道。智不與悲心相應。能障無上道智。菩薩以爲無智。一念不樂生死悲不欲解脫。解脫味如甘露悲者以爲無味。如美食無鹽以爲無味。解脫雖甘若無悲心菩薩以爲無味。若大悲與解脫別解脫皆應敬禮。以大悲是諸佛母故。解脫者名永無余滅一切事。悲心如善咒。能咒死者還活。若受有相續不斷身者是常過。若取解脫是斷過。離二邊故名之爲佛救一切衆生。若無佛者則無解脫。若無悲者亦無得佛。悲能生解脫。以是事故菩薩取悲。悲體一事能作二事。一能救衆生。二能生佛種智。

  發願品第二十七

  菩薩思惟。一切衆生共有無量種苦。我當發于悲心成一切種智。滅一切衆生無量種共有之苦。菩薩見一切衆生沈沒無量無邊生死苦海得平等悲心。嬰愚無知樂解脫者生放舍心。世間大苦聚生我勝悲心。菩薩思惟。我有悲心觀苦衆生未得菩提道。我雲何使衆生得解脫道。菩薩思惟。一切世間我最少福。我今不能救濟衆生。菩薩思惟。我于三界衆生作大親友。而衆生常爲身苦心苦逼惱。我今名爲空惡活者。菩薩思惟。我生不能破世間苦。不能利益衆生我用受是身爲。菩薩思惟。我是一切衆生親友。我當養育于怨家所作大利益。菩薩思惟。一切衆生能爲我作端嚴業。不使一衆生作不端嚴意。菩薩作是思惟。言利他者。求他人之相都不可得都如自己。何者爲他即是利己。菩薩思惟。若有可願處使一切衆生身心之苦一時俱集我身。常爲受之使衆生得樂不以爲苦。菩薩思惟。我菩提道中住一切所有諸苦。我皆能堪忍。所以者何。衆生沒溺生死苦海我不能度脫。菩薩思惟。雖有重結使然菩提道難得。如是但有悲智二事爲伴心終不疲厭。菩薩思惟。善逝所行道我今從中去。我今于世間悲心施衆生。當思惟。我如彼無異。菩薩思惟。我今爲世間依救當發弘誓。願修大莊嚴智慧爲善伴。我今佛慧牙將生。菩薩思惟。我欲滅衆生苦。使一切衆生得樂。欲作一切事。我常爲悲心之所教诏。菩薩思惟。生死之苦聞尚疲厭。悲者能得堪忍世間苦故。爲悲心尚向生死門。菩薩思惟。生死苦極可厭惡。欲入涅槃。大悲語言。苦惱衆生未度。雲何舍棄而去。菩薩思惟。有爲苦具足涅槃出世樂。我今知生死有爲苦涅槃無爲樂。悲心常樂三種施。菩薩思惟。我甚畏諸有。以悲心救衆生故樂處諸有。悲心語菩薩言。我使汝處生死終不放汝。何以故。爲報恩故。菩薩思惟。解脫樂爲度衆生尚不欲食。悲心遮我使不得食。況生死不堅牢樂。菩薩思惟。一切樂中第一佛說涅槃。是涅槃雖樂我智不欲去。所以智不欲去者悲和合故。菩薩思惟。我今敬尚涅槃。所以者何。涅槃中無生老病死故。涅槃雖樂悲心所牽。爲衆生故而不得去。悲心是諸佛之母。是以不舍向于涅槃。若涅槃就我猶尚不證。況棄衆生而向涅槃。菩薩思惟。我欲向涅槃。悲是佛母就我與乳。雲何舍去無上菩提。設當不與衆生利樂我亦不求。況複涅槃。菩薩思惟。不應向涅槃舍無歸依衆生故。悲心故使我不證涅槃。涅槃是盡生邊。若無生者何能救拔衆生。菩薩思惟。受生者有二種樂。一者救衆生樂。二者解脫樂。我雲何舍二種樂取一種樂。菩薩思惟。一切凡夫盡共有一切種智性。一切種智凡夫易得。以是故我愛凡夫不愛解脫。菩薩思惟。隨有苦衆生處悲心得生悲得增長。以是故。我愛有中。菩薩語悲心言。汝使我得清淨增長。使一切衆生盡得清淨盡得增長。菩薩語悲心言。衆生在苦爲百千衆苦之所逼迫。今日使衆生必得安樂與我成辦此事。菩薩語悲心言。衆生爲愛所縛爲死所攝。見世間無歸無依爲救衆生故受種種苦。菩薩思惟。我愛大丈夫。見有衆生墮在苦中舍涅槃樂。爲安樂衆生自勉勵此事。菩薩思惟。向救衆生得無生忍決定智得授記別。得授記別者我今供養恭敬。菩薩思惟。佛得遍淨眼。使我現前合掌請佛。願授我記。

  等同發願品第二十八

  十方諸佛現在前者爲救衆生事。我今作發菩提願。一切衆生所作事我已堪任爲作。諸佛大悲皆稱我等。善哉。我所有若智若福。使我一切無歸依爲作解脫。世尊使我常莫樂小智之心。世尊使我如世尊具足十力。若衆生結使熾火燒心。使我以法水滅衆生結使熾火。摧破魔怨得賢智得轉法輪壞一切衆生衰惱。隨有一切衆生。我皆一時爲轉法輪。一切所作福皆用爲是。以此福德使我得最勝法身。猶如虛空遍一切處。得二種身教化世間。以我此福與諸佛和合。無救衆生使得解脫。種種煩惱異相作苦能爲苦因。我所有福以智慧力滅衆生苦。使我以此福一切衆生滿虛空界爲作一味樂。使我常滿所願陰蓋賊衆能劫功德世間畏死。使我以此福救藏一切衆生。隨世間幾時而住我善法亦住。以我善故一切世間出世間悉皆離苦得樂。常一時和合一切衆生。菩薩思惟。自今已去常從乞者請受教令。從今以往常于我身所深生體信莫生他想。種種所欲隨其給使滿足。菩薩思惟。使我從今乃至菩提無有一身不見佛時。菩薩思惟。使我從今生死長遠設我不見佛時。莫一刹那頃離于悲心。菩薩思惟。使我迫至成佛見外衆生所受諸苦極逼惱我身我皆代受。使我身得徹髓悲心。使我身身得使佛智解脫。菩薩思惟。使我悲心猶如虛空。一切山河樹木飛鳥走獸皆依空住。一切衆生一切時皆入我悲中。我依一切衆生得立善根。以我此善回與一切衆生得解脫果。一切道路橋船方所皆是衆生共有。使我一切諸善亦一切衆生共有。菩薩思惟。地水火風一切衆生共有。使我所修諸善亦一切衆生共有。我因一切衆生所得善根。回與一切衆生得無礙智。菩薩思惟。我所作諸善使一切衆生得離魔界入于佛界。使我得智恒十波羅蜜佛智現前。使一切衆生得安隱樂得不動心。一切衆生所有衰惱。使互相救濟。菩薩語福德言。一切衆生爲無明所障不知自苦他苦。汝當開解。菩薩布施行淨水時。使一切衆生除有愛結渴得無上道悲。我施水時願使一切衆生免恩愛僮仆恒得自在得法財富。使我福如河。慈心無垢花。持戒以爲底。施如駛流水除衆生渴苦。使我悲心恒如大河。菩薩思惟。我悲心如海。淨戒如海潮。忍辱如波浪。智如海蟲動。慈心如一味水。凡我所施者使成慈心海。使施福得悲甘露。除衆生生老病死。

  勝發願品第二十九

  若我于一衆生起于悲心與利樂時。願使大悲堅固。以悲滅衆生苦。使一切衆生苦皆來逼我。我今以此無畏施福。使一切衆生皆得大悲。我今所有忍辱功德。于將來世刀兵劫時。以我悲心滅一切衆生嗔。以施食功德饑馑劫時使得飲食充足一切衆生。以水施衆生功德使成就悲心住一切衆生心中。以衣施衆生功德使一切衆生得慚愧心。以燈明施佛因緣功德。使我將來得于佛日滅一切闇。以施眼功德使我將來世。願一切衆生速得佛眼。以我舍頭功德使一切衆生向菩提心。以我藥施因緣功德。使一切衆生除生老病死。以我走使供給衆生功德因緣。使一切衆生得無上無漏成菩提道。以我華幢蓋供養佛塔因緣功德。使一切衆生得高勝福。以我幡供養舍利功德因緣。使一切衆生除闇得明。以鈴聲供養因緣。使一切衆生得梵音聲。以香華璎珞供養因緣功德。使一切衆生除諸結使垢煩惱臭穢。以供養三寶因緣功德。使一切衆生常值三寶不曾空缺。以我于險道中爲諸商賈除險道畏功德因緣。使一切衆生出生死畏。以我度衆生海難功德因緣。使一切衆生度生死海。以我所有淨善因緣功德。使一切衆生摧破四魔得成正覺。我當得三菩提。我于衆生雖道是語。爲欲安慰衆生故說是語。以此功德使一切衆生得無上菩提。一切衆生菩提即是我菩提。一切衆生爲癡所障使得無上菩提。以此因緣功德使一切衆生于前成佛我最後成。以我于生死中往返因緣功德。使一切衆生皆得作佛。以我發善心功德因緣。使一切衆生皆得佛智。若有見聞受持讀誦者。皆作無上菩提之因。我欲滿一切衆生欲願。我願故未滿。若我見苦衆生悲吟之聲。以此功德使一切衆生皆得作佛歡喜瞻睹。設我修諸善行不使一切衆生作佛者。我尚不喜聞。況複履行。菩薩語功德言。汝若不能擁護衆生作依止者。我亦不欲于汝及以果報。何以故。爲衆生修福不自爲己故。若衆生盡我善如虛空。于三時中與衆生樂。施以菩提心。勝丈夫悲發願。此名說悲心。亦名五種說。亦名救衆生。總名大丈夫行賢。偈有五百。古書有八百。阿阇梨犢子部提波羅大菩薩生在南方。是所作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