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高注金匮要略 高学山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治第一

  (凡十七条)

  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客气邪风。中人多死。千般疚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

  以此详之。病由都尽。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更能无犯王法。禽兽灾伤。房室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遣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为血气所注。理者。是皮肤脏腑之纹理也。(旧本俱列本篇第二条。余玩其文义。确是开章语气。且有内外因。及不内不外之病由。然后有上工之问。并启色脉诊法。如后文所云。故特僭移于篇首焉。)

  五常。即五行。其名本内经五常政论来。东方生气。动而为风。人禀东方之生气而生。故曰因风生长。风又为六淫之首。百病之长。故曰亦能害生。生害而广言万物者。见人在万物之中而不可逃也。观于浮舟覆舟之水。其理益可信矣。元真者。五脏之元阳真气也。此句为养生治病之要。学人当吃紧着眼。盖元真通畅。卫气自固。经络自不受邪。岂能入脏腑。是无脏腑之内因。

  又元真通畅。而神机流贯。四肢九窍。血脉不致壅塞。是无皮肤之外因。言欲避风气之害。惟有珍重元真。养生者可以保其不病。治病者可以救其已病。

  不特为后文二十五篇之纲。亦且为本篇一十七条之大纲也。客气。谓五常政、六微旨中加临之气。邪风。谓天地虚邪之风也。二句仍合内外因而言。犹言不知珍重元真。则内气不充于外。

  外邪深入于内。而必死矣。直者为经。横者为络。经络外通皮毛。内通脏腑。脏腑之元真不充。中邪。必致入脏。故曰内因。手、足为四肢。耳、目、口、鼻以及二阴、为九窍。俱以元真通畅。而使血脉相传。倘血脉壅塞。则是外邪中之。遂使元真不贯。故曰皮肤所中。是不言外因。

  而实为外因可知。房室、女色也。金刃、非杀戮之谓。如古之宫腐、刖足者是。玩下文病由字自见。虫兽、指爪牙角毒而言也。言除却脏腑元真之气不充。血脉元真之气不贯。惟有如此。则成不内不外病由。故曰不越三条也。今就内因而言。上之养元真。慎起卧。使邪不干经络。次之虽已受邪。预为医治。使之不流脏腑。就外因而言。受邪必由四肢而渐至九窍。才觉重滞。或摇动为导引。以利其机。或呼吸为吐纳。以清其气。或针以出其血。或灸以壮其火。或膏药以活其凝聚。或按摩以散其郁结。邪去气行。九窍焉得闭塞哉。治内外因者如此。王法即上文金刃而广之。

  如鞭朴笞杖之类。禽兽。即虫兽。如今之云、广。所谓孔雀粪能致瘴者皆是。灾伤、指坠溺种种也。言不内不外之因。虽曰天数。亦可谨慎。故曰更能。若房室嗜欲之多寡。衣服饮食之冷热。

  五味之于形体。虽各有所喜。亦各有所恶。偏好、则偏衰者。理也。并能慎之。则病由安得入其腠理乎。语气已完。后二句。又就腠理而自释其义耳。皮肉之窈冥虚空为腠。五脏之元真。各自开门。由其本经而出于皮肉之窈冥虚空。又三焦之阳。亦各从上中下。而氤氲于此。故曰通会之处。夫气之所注。血即随之。故为血气之所注也。理者。皮肤之纹。与肉轮并其丝绺相应者。自然皆从本脏腑之形质化出。故曰。

  皮肤、脏腑之纹理也。

  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

  则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气盛。则肝自愈。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经曰。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是其义也。余脏仿此。

  (旧本属第一条、今交互移于此。)

  承上文言内外因。及不内外因之病由。凡后文二十四篇之证。俱宜如此治未病之法也。言一肝。而其余脏腑之补法可类推矣。故曰余脏仿此。言一补肝。而其余脏腑之泻法。又可反悟矣。故曰补不足。损有余。上工治未病。上古医经之文。仲景特借为问答以发论耳。见肝之病者。如经所云平旦慧。下晡甚。夜半静。又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善恐。如人将捕之之类。是肝气已虚。势必挟其虚木之气。以凌脾土。将来脾必受病。法当实脾。以治脾之未病也。土寄王于四时之季月。人之脏气。与天时相应。逢季月。则脾气王而足以自持。故不用此例。中下之工不知。故知之者为上工也。答语已完。此下十九句。又就实脾而自申其奥耳。肝实、如两胁下痛引少腹。或满。善怒。及惊。气逆。则头痛员员。耳聋等类。肝虚二句。与四季脾王三句同意。上文言王月即不可补。此言肝实。断不宜补。否则、违虚虚实实之经旨。而非补不足、损有余之义矣。按素问五味之于五脏。顺之者为泻。逆之者为补。仲景以酸补肝。以苦助心。以甘益脾。是以顺之者为补。而与经旨相背矣。不知内经以逆为补。补其脏中之神志。仲景以顺为补。补其脏中之气血也。即以木论。木性之所喜者。阳和雨露耳。投其所喜。则气畅津荣。然而花叶外蕃。则精华之内蕴者鲜矣。又木之所畏者。阴寒霜雪耳。克以所畏。

  则枝柯虽暂为凋谢。而根株之神自全。此大圣大贤之妙用。学人分别遵行可也。

  问曰。病有气色见于面部。愿闻其说。师曰。鼻头色青。腹中痛。苦冷者死。鼻头色微黑者。有水气。色黄者。胸上有寒。色白者。亡血也。设微赤非时者死。其目正圆者 不治。又色青为痛。色黑为劳。色赤为风。色黄者便难。色鲜明者。有留饮。

  此及下五条。俱暗承前条。言欲治未病。何以审知五脏之本病。而且先实其所胜也。是非望色、闻声、切脉、不可。故又设为问答而言曰。鼻头为面王。于内属中土。望色者最为要紧。色青。是木凌土位。鼻为腹。又下文曰青为痛。故知其腹中痛也。所赖阳气燠土。生金子以制木鬼。则青色可退。腹痛可愈。若更苦冷。则卫阳衰败。

  命门之阳可知不能复温。故主死。黑为北方水色。鼻头微黑。是水反乘土。故主有水气。土气凭肺德而氤氲于胸中。以为宗气。则脾胃之气舒展。胸上有寒。则阻扼土气。不能上布。而郁于中宫。亦遂于本位上现其本色。故色黄者。知胸上有寒也。脾胃为后天精悍之原。夭然色白。故知亡血。而生机不荣也。非其时。兼秋冬而言。微赤为火气。凌金焦土。其死于所不胜之春夏乎。若微赤而且目正圆者。微赤为土无津液。目正圆为肝肾枯燥。夫精汁短少而得风热者。则病 。 病在经。宜开玄府以发散。在腑。宜驱胃实以攻下。鼻微赤而目正圆者。两皆不可。故曰不治。痛、则阳气不通。而阴寒切责。故色青应之。劳、则神气虚耗。而精气外薄。故色黑应之。风为阳邪。气从上炎。且能化热。故于色赤者。知其中风也。脾胃之气不下通。则火土之光外浮。故于色黄者。知其便难也。此句。与胸上有寒句。同义。盖中焦之气。总以上舒下畅为运化之妙。上不舒。固现黄色。下不畅。亦现黄色。合而详之。则庶几矣。留饮与水不同。水、为积聚之外水。饮、则膈中之液。或因风寒湿热所成。

  而不能流行者。是也。然留饮久必成热。故色则红白鲜明者。水火之兼色耳。以上俱跟鼻头而言。推而广之。

  则自庭与阙上。以及阙中下极等处。各可类诊矣。此望而知之之上工也。

  师曰。病患语声寂然。喜惊呼者。骨节间病。语声 然。不彻者。心膈间病。语声啾啾然。细而长者。头中病。

  成文为语。不成文为声。寂然者。久而不闻也。惊呼。忽然如受惊而呼叫之状。盖骨属少阴肾脏。节者。神气游行出入之所。少阴性沉。故病则喜寐。语声寂然。喜寐之应。故知其病在骨也。神气者。火也。忽然惊呼者。是游行出入之火。有以致其忽然疼痛。故知其病在骨之节也。 、不明之象。不彻者。呻吟才出而即回。犹言不透彻也。夫病患痛楚。声唤以开泄其气者。心为之主令也。今 不彻。是心膈有剥肤之痛。而不暇声唤。故中道而自废耳。啾啾、尖浮之义。加之声出细长。是从下而上托其疾苦之象。故知其头中痛也。明以寂然之突呼。言肾家之下部。以 不彻之短声。言心膈之中部。以尖而浮细之长声。言头中之上部。由此推之。夫亦可从五音之阴阳凌替。而神会其脏腑之玄机矣。此闻而知之之上工也。

  师曰。息摇肩者。心中坚。息引胸中上气者。咳。息张口、短气者。肺痿。吐沫。

  息、兼呼吸而言。息之吸气。从口鼻而入。先由肺管。而遍历肺叶之小窍。复还胸中。而下历肝肾。以应命门之伏机。伏机者。真息之吸也。命门之伏机鼓还。则息之吸气。乃应鼓动之机。而送出为呼气。呼气由胸中而历肺窍者亦如之。命门伏机之鼓还者。真息之呼也。然必胸中之阳气充满。则如晴明太空。高远无暨。而息道裕如矣。倘胸中之阳气亏损。而下焦肝肾之阴气上乘。则心下痞塞甚而心中遂坚息摇肩者。气道狭而气机滞。假摇动以行之也。故知之。心中非有形之物可坚。旧注谓邪实。误甚。息引胸中上气。谓气粗而有声也。

  肺性喜温喜燥。肝肾中有寒湿之气上冲者。则肺管不清。而气粗有声矣。肺管不清。故知其必咳也。肺为呼吸之门户。门户坚固。则出入细而长且远矣。今张口短气。是肺无关锁之权。譬之吹竹筒者。窍大则吹短。故知肺痿而不为息道用也。肺得干温之养。而展布之化始成。然后行其津液于脏腑。今肺痿。故并知其津液上浮而吐涎沫也。

  师曰。吸而微数。其病在中焦。实也。当下之。即愈。虚者不治。在上焦者。其吸促。在下焦者。其吸远。

  此皆难治。呼吸动摇振振者。不治。

  中焦胃腑。为息道之所经。呼不数。则鼓动之真呼无病。且无摇肩上气等候。则肺与肝肾又无病。而吸独微数。是吸为中焦所经之胃腑。热入而不容下引之故。故知下之而愈。盖胃实去。而气机相安于下引也。虚者。

  即指胃不实而言。吸微数而胃不实。是命门鼓伏之机。伏气偏短。元阴大损之诊。故不治也。上焦吸促。谓呼长于吸。伏机不能引气归根。下焦吸远。谓吸长于呼。鼓力不能载气报息。挽回上绝下脱之候。十中不得二三。故曰皆难治。呼吸动摇至振振者。经所谓以肩息者死。喘而其动应衣者死。故不治。此与上条。又合言望闻二诊。以为上工也。但上条兼言呼吸之病在上焦者皆生。此条单言吸气之病在中焦者易愈。吸气之单病在上下二焦者多死。呼吸之兼病在上下二焦者。万不得生也。

  师曰。寸口脉动者。因其王时而动。假令肝王色青。四时各随其色。肝色青而反色白。非其时色脉。皆当病。

  此言色脉之互词也。先言脉以互色。次言色以互脉。故结则合言色脉也。寸口。指手太阴之三部而言。动、非动摇之谓。指春弦、夏钩、秋浮、冬营、因时而变动之义。寸口脉动。古医经之文。仲景解之曰。寸口脉之变动。各有其时。上工因其王时。而察其变动之色脉。则病情见矣。夫色与脉之变动相同。言色而脉即可概见。假如春月。肝木气王。色宜青如翠羽。如苍璧之泽。如以缟裹绛。并其脉之变动。宜应青而弦。弦者。濡弱、轻虚、而滑。

  端直、以长也。春肝之色脉如此。推而至于夏月。心火气王。色宜赤如鸡冠。如以缟裹朱。并其脉之变动。宜应赤而钩。钩者、来盛去衰也。秋月肺金气王。色宜白如豕膏。如鹅羽。如以缟裹红。并其脉之变动。宜应白而浮。

  浮者。来急去散也。冬月肾水气王。色宜黑如乌羽。如重漆色。如以缟裹紫。并其脉之变动。宜应黑而营。营者。

  沉以搏也。四季之月脾土气王。色宜黄如蟹腹。如罗裹雄黄。如以缟裹栝蒌实。并其脉之变动。和柔相离。如鸡践地。又难经曰。太阴之至。紧大而长也。此谓四时各随其色脉而无病。若肝色宜青而反白。白、金色也。是木当王时。而犹受金之克。则木至休囚。而肝必病。甚且至所不胜之时。而必死于秋令矣。三时仿此。但此句、单言色也。其动脉又可类推矣。比如肝之动宜弦。而反得浮脉。其理一也。非其时色脉句。又合色脉而推展之。不但春不得青者。为肝病。青不及春者。为脾病。而且不如翠羽苍璧者。为本脏之血病。不如缟裹绛者。为本脏之气病。甚至青侵他部位者。即以各脏腑之病断之。盖非其地与非其时同诊也。又如濡弱轻虚而滑。

  端直以长。合为弦脉。夫濡弱。为脾土之气。木之所养也。轻虚。为肺金之气。木之所成也。滑。为肾水之气。木之所滋也。然后端直以长。自露其调达畅茂之本性。故不特春不弦。弦不春。为非时。而且不濡弱为脾病。不轻虚为肺病。不滑。为肾病。不端重则轻浮而为上焦晕眩胀满等病。不正直。则横肆。而为中下二焦沉坠切痛等病。不匀长。则短滞。而为本脏郁结等病。故曰。皆当病者。其旨深矣。此又合言色脉二诊之上工也。

  问曰。有未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不去。有至而太过。何谓也。师曰。冬至之后。甲子夜半。少阳起。少阳之时。阳始生。天气温和。以未得甲子。天因温和。此为未至而至也。以得甲子。而天未温和。此为至而不至也。以得甲子。而天大寒不解。此为至而不去也。以得甲子。而天温、如盛夏五六月时。此为至而太过也。

  此条承上文非其时色脉句来。言非时之色脉。虽为人病。实为天气使然。上工负裁成辅相之任。所贵知天时之变。而补救其偏弊之色脉也。夫天以从温而热。以至大热。复从清而寒。以至大寒。一岁凡十二月。以统二十四节。人亦由少阳、历阳明、而至太阳。复由太阴、历少阴、而至厥阴。手足凡十二经。以应二十四气。天之初温。起于冬至后之甲子。则人之微阳。应于足少阳之胆经。历冬至后之四节。而终手足少阳之气焉。天之初热。交于雨水后之甲子。则人之正阳。应于足阳明之胃经。历雨水后之四节。而终手足阳明之气焉。天之大热。交于谷雨后之甲子。则人之亢阳。应于足太阳之膀胱经。历谷雨后之四节。而终手足太阳之气焉。三阴仿此。仲景假古经之文。而设为问答者。盖谓除却冬至后之甲子。天气温和。所谓时至而气即至者为平气。天气平。则人之色脉俱应。而病者少矣。若夫早至。迟至。寒气不去。热气太过。皆为天地乖舛之气。而生人遂多非时之色脉。大乖舛、则大不应。小乖舛、则小不应。知此。则寒热之宜。五味之用。施之各当。业此者其可忽乎。举一冬至后之甲子。则夏至后之甲子可反悟矣。举一冬至后之甲子。则雨水谷雨等节后之甲子。又可类推矣。旧注不特肤陋。且将此条。注为本经闲文。全用不着。以致如来放五色毫光之佛手。竟同赘疣息肉。悲哉。

  师曰。病患脉浮者。在前。其病在表。浮者。在后。其病在里。腰痛、背强、不能行。必短气而极也。

  上文所言之脉。因四时非时而见。从未病而诊其将病。此后言脉。是从既病而寻其病处。并诊其生死也。故曰病患。前后。指关之前后而言。关前为表。关前见浮。是表气为风寒所伤。或暑湿燥火犯之。故表气不内附而脉浮也。故曰病在表。关后为里。关后不当浮而见浮。是阴精内伤。阳无所附。而浮之象。故曰病在里。腰为肾之府。背为足太阳膀胱之经。而五脏之俞穴附之。虚阳上炎。直逼腰俞。故腰痛背强也。足胫者。肾气之所下强者也。肾气虚。故不能行也。真气生于真精。真精内伤。故短气。极者。急切之义。但言在里而不言在表之病。另于太阳伤寒论中。详其症故也。

  问曰。经云厥阳独行。何谓也。师曰。此为有阳无阴。故称厥阳。

  此合下条。俱言厥症。神昏气阻。猝不知人者为厥。厥阳。犹言厥于阳也。肝肾之阴血虚于下。而阳气以无辅而上浮胸膈。故曰有阳无阴。但胸膈者。心君出神明之治。肺气司百脉之全。心肺气实。则神明塞而百脉阻。

  故不知人而厥。即下文实气相抟之脉。是也。然气机有升降。气暴聚、则厥。气渐散、则厥自回矣。不言生死者。

  以有下入脏入腑之论也。

  问曰。寸脉沉大而滑。沉则为实。滑则为气。实气相抟。血气入脏即死。入腑即愈。此为卒厥。何谓也。师曰。唇口青。身冷。为入脏。即死。如身和汗自出。为入腑。即愈。

  此条即上文厥阳之脉证也。沉为在里。大为阴虚。滑为气并于上。而血热随之之诊。今见于寸口。寸口应膻中胸中之部。膻中为心神之所出入。胸中为宗气之所氤氲。神气一时闭阻。故猝然而厥。脏、指心肺而言。腑、指三焦而言。膻中胸中内逼心肺。外通三焦。厥气入脏。则神气不能复通。故死。厥气入腑。则阳热可以涣散。

  故愈。唇口者。内应脾胃。脾胃为后天诸阳之根蒂。青为肝色。又为冷。厥逆不论寒热。俱起于肝。而极于脾胃。

  木邪克土之义。故除却寒厥。尽见色青之外。其阳厥之重症。亦见色青者。阳极似阴之理也。身冷者。卫阳解散之象。内外之阳俱绝。故知其为入脏而即死也。身和者。卫阳无病之诊。汗为胃中之津液。运于三焦之阳气。是厥阴入腑。而腑力足以送之出表也。夫卒厥、为实气相抟。而并于上之候。玄府自开。则实气散而厥自平矣。故知即愈。寸脉沉大七句。亦古经文也。

  问曰。脉脱。入脏即死。入腑即愈。何谓也。师曰。非为一病。百病皆然。譬如浸淫疮。从口起。流向四肢者可治。

  从四肢流来入口者。不可治。病在外者可治。入里者即死。

  脉脱、与伤寒条中之脉伏不同。脉伏有二。一则阳明胃腑之热实太甚也。脉之营气生于胃。营气不能灌注。

  故热深厥深、而脉伏者。下之以通其胃气。则出矣。一则少厥二阴之肝肾。寒邪凝闭也。脉之至去。根于命门之鼓伏。成于脾阳之应动。是灵火之神机。以为不息之妙。寒邪直入肝肾。阴凌阳气。微明欲熄之象。故一时寒战厥逆而脉伏者。温之以回其脏阳。则出矣。本文之脉脱。既非寒极热极之伏。并与上文卒厥不涉。盖因入脏入腑之类而连及之耳。旧注大谬、脉之来去、如贯珠循环自是不断。脉脱者。一时断而不续。如脱落之义。故曰脱。然仲景之意不指内因。是就不内不外因而言也。盖内因而至脉脱。百不一生。何得有入腑即愈之候耶。此言脉脱者。除腹痛、蛔厥等症外。是就跌、仆、笞、杖、种种重伤。一时昏迷脉绝者而言。入脏。则气血内并。脏中之神志自去。故死。入腑。则气行瘀散。故愈。此下文浸淫疮。亦止就皮肉伤损者而言。其不指内因可见矣。浸淫疮。俗注为今之黄水疮、非。以黄水疮。并无入口不治之禁故也。大概湿热流烂。俗所谓白蛇缠之类是也。

  问曰。阳病十八。何谓也。师曰。头痛。(句)项、(句)腰、(句)脊、(句)臂、(句)脚。(句)掣痛。

  阴病十八。何谓也。师曰。咳、上气。(句)喘、(句)哕、(句)咽、(句)肠鸣腹胀。(句)心痛拘急。

  五脏病各有十八。合为九十病。人又有六微。微有十八病。合为一百八病。五劳、七伤、六极。妇人三十六病。不在其中。清邪居上。浊邪居下。大邪中表。小邪中里。 之邪。从口入者。宿食也。五邪中人。各有法度。

  风中于前。寒中于暮。湿伤于下。雾伤于上。风令脉浮。寒令脉急。雾伤皮腠。湿流关节。食伤脾胃。极寒伤经。极热伤络。

  头为诸阳之首。项、指后发际及肩而言。为太阳并督脉所经之部。腰、指脊下中行之皮腠。非谓两肾之腰眼也。腰脊痛、亦即经络之板强酸痛而言。非两肾中及脊内刺痛之谓。盖腰脊内中刺痛。即后文劳伤等之阴病。而非阳病也。臂脚为阳气之充。掣痛、兼承项腰脊臂脚而言。臂脚掣痛、谓手足之外 。阳经所行之处。牵引而痛也。夫头痛项腰脊臂脚之掣痛。俱风寒等气。中于经络之症。其病在表。故曰阳病也。咳为肺脏病。咳而上气。为肝肾之气虚而上浮。即前条胸中上气而咳者。是也。喘、见吸促吸远下。哕、呃逆也。但有二因。经谓新旧食不相浃者。言平人之哕也。今儿童饭后常有之。病患呃逆者。是命门真呼之气自虚。不能送呼满部。

  中道伏还之象。咽者。饮食噎塞。是脏中之津液枯槁。故胃脘中之润机涩滞耳。脏腑之阳虚。而外气客之。则肠鸣。又脏腑之阳虚。而下阴乘之。则胀满。肝肾之贼阴。凌犯心位。则切痛而拘急。六者俱脏腑之病。脏腑视经络。则为里为阴。故曰阴病也。夫三焦之治。以火为用。内与五脏之元阳相通。外与十二经之表阳相会。阴阳六症。各从上中下为三变。六三则十八也。下文一百八病。又从阴阳各十八病而申之。盖五脏之元阳精汁。除自荣本脏外。其余绪亦旁出而与三焦交会。则阴病十八。各脏俱有之。合五脏而计之。总得九十病。此申言上气等之阴病十八也。六微者。六腑之气。外行本经经络之末。行远力微。故谓之微。但六微之气。亦与三焦相贯。腑各一微。微分三部。故亦有十八病。此申言头痛等之阳病十八也。李氏旧注。谓六微取之于合。

  引内经胃合于三里等穴。是以针而刺微之病。非六微之为病。且微各一穴。无十八之数矣。肤谬。五劳者。心劳神损。肺劳气损。脾劳食损。肝劳血损。肾劳精损。七伤者。大饱伤脾。大怒气逆伤肝。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形寒饮冷伤肺。忧愁思虑伤心。风雨寒暑伤形。大怒恐惧伤志。六极者。肝伤筋极。心伤脉极。脾伤肉极。肺伤气极。肾伤骨极。脏腑气衰。视听已卸。为精极也。妇人三十六病。旧注谓千金方载十二症、九痛、七害、五伤、三痼。于理颇顺。未知是否。不在其中者。谓一百八病。为内因外因之正病。五劳、七伤、六极、及妇人三十六病、以首条房室灾伤服食等按之。仲景俱为不内不外因之病。故不入正病之例。清浊大小。兼下文之风寒雾湿热。所谓五邪者。是也。风雾为清邪。天之阳气。动而为风。地之阳气。升而为雾。故其邪属阳。阳主轻清。故曰清邪。凡动而升者。其性炎上。故清邪居人之上焦。以极于头面也。寒湿为浊邪。天之阴气。凝而为寒。地之阴气。结而为湿。故其邪属阴。阴主重浊。故曰浊邪。凡凝而结者。其性流下。故浊邪居人之下焦。以极于足胫也。

  大邪者。兼清浊邪之风寒而言。风为百病之长。寒为生阳之害。故曰大邪。然风寒之邪。善伤营卫。故曰中表。

  小邪者。兼清浊邪之雾湿。并下文之热邪亦在内。盖雾横于太虚。于人为胸中。湿流于坎泽。于人为骨节。以视风寒之伤营卫者。则为中里。故曰小邪中里。下文曰。热伤络。视经亦为里。故曰热邪亦在内。 字无所考。

  未详。成无己作谷字。亦无所据。或曰。当是馨字之脱去其半也。然以象形会意按之。上半为古罄字。器之象也。禾为稻属。以器覆稻。其为饭类可知。 、饼属也。五谷原以养生。冷热饥饱。经宿不行。则邪生矣。以上七句。

  为末段之纲领。盖谓除宿食外。不过风寒雾湿热之五邪为病耳。法度、非治病之法度。言五邪中人。如有规矩绳墨之义。前、日前也。风为木邪。木气王于寅卯日前之风邪自盛。故风中于前也。暮则人身之火气入墓。

  寒邪易入。故寒中于暮也。湿伤下、雾伤上、注已见。风令脉浮。寒令脉急。别详伤寒论注。雾者。土气也。人身以皮腠为土。湿者。水气也。人身以关节为泽。故各以其类应也。食伤脾胃。即宿食也。经血多而恶寒。寒则经血泣。故寒极伤经。络血少而恶热。热则络血燥。故热极伤络。自五邪中人十三句。或言其时。或言其处。或言其脉。或言其害。错综反复。正所以言阴阳十八病之因。且开后文二十四篇之治法也。

  问曰。病有急当救里救表者。何谓也。师曰。病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体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体疼痛。

  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也。

  此条与伤寒之文相似。入此、则迥别矣。盖伤寒三阳传变。重在急救其表。故治法宜先表后里者。恐阳邪外盛。而阴津内伤也。此为治内因之法。当重看前半条。救表。特杂症中之带说耳。下利清谷。因医下之者。尚宜急救。则未经误下者。更可知矣。夫卫气根于胃中之精悍。下利清谷者。则卫气衰薄。而六淫易犯。虽亦有身体疼痛之表症。必俟救里后议及者。恐早则更伤表气。而为上下两脱之候也。注详伤寒本条下。

  夫病痼疾。加以卒病。当先治其卒病。后乃治其痼疾。

  痼疾者。坚固之义。经久之宿病。卒病者。猝然之病。如风寒之类。凡新感者皆是。不特痼疾之根深。法当缓取。

  猝病之气锐。势必蔓延。且譬之积薪。后来者居上。而易于搬运。故当知先后之治也。

  师曰。五脏病、各有得者。愈。五脏病。各有所恶。各随所不喜者为病。病者素不应食。而反暴思之。必发热也。

  各有得、心病得肝气。肝病得肾气。肾病得肺气。肺病得脾气。脾病得心气者。一也。五脏各乘其王时。二也。心肝脾肺肾之各有所喜者。三也。此单指得其所喜者而言。得其所喜者而愈。伤寒论谓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令胃气和则愈。是其义也。所恶、谓心恶热。肺恶寒。肝恶风。脾恶湿。肾恶燥。并各脏之所不胜者皆是。不喜、即所恶。谓心恶热。热乘之。则心病。心不胜肾。肾乘之。则病且危矣。余脏仿此。不应食、指五味而言。人于五味中。素有所偏恶者。所不胜之脏气虚也。忽反暴思之。则是此脏因邪气实之。故知其必发热也。首言得五脏之性。则病者愈。次言失五脏之性。则不病者致病。末言变其素不喜、为暴喜。则可以占病。然则变其素所喜者、为暴不喜。亦非细故也。

  夫诸病在脏。欲攻之。当随其所得而攻之。如渴者与猪苓汤。余皆仿此。

  所得、即五脏之各有得。详上条。随所得而攻之者。因所喜之气味。而各寓以攻病之药。则直走其脏。所谓将欲取之。必姑与之之道也。古法古方中。猪苓汤之治渴。特其一耳。故曰。余皆仿此。汤义、见伤寒注。本汤下。

  湿病脉证第二

  、窒也。拘也。有窒塞拘牵之义。前人俱谓痉字之讹。以内经但有痉而无 。且痉与 颇似。故后人传写致讹耳。鄙见以为不然。尝按古人名病。或抉其病由。或肖其病状。不必尽仍从前之旧。即如仲景伤寒之名。并其症之传变。原从热病论来。而现易其名为伤寒。然则以仲景伤寒等字。为热病之讹也得乎。当曰。 病、即内经痉病为合。不必抹却 字。但其病由。殊多疑窦。几令后人不知所守。如内经、以痉为湿因矣。尔雅注痉为风强病。则又为风因矣。及按本文诸条。并伤寒内所问及者。则又皆燥因也。反复思维。神明告我。始知内经言湿。尔雅言风。俱言外来之因。而尚有所未备。仲景言燥。是言本身之因。而实总 病之全也。盖人身以阴阳相得。则柔和通畅。即或中邪。尚赖阴阳滋息。以为捍御。若津液素短。一遇风寒暑湿之邪中之。则邪从太阳阳经之性而化热。阳热相抟。津液不足以供其残暴。则窒塞拘牵而 矣。甚至反张抽掣者。风火燥。万物之变动也。或曰。子以古人为湿因风因。是矣。仲景并不言燥。而子以为燥者。敢问何说也。答曰。以因致之变病。遂以知 家之本病。且有方本三道可据也。夫本篇四条曰。发汗太多因致 。是 因汗多而液燥也。五条曰。风家下之则致 。是 因误下而液燥也。六条曰。疮家汗之则致 。是 因冒汗下而液燥也。其余除一条二条三条七条为正 。不列方外。十条泄营卫之邪热以救津液。十一条泄分肉之邪热以救津液。十二条泻胃腑之邪热以救津液。则病 之因。治 之用。不昭然可想见乎。

  一条 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 。

  太阳病。指头项强痛而言。太阳为寒邪所伤。邪从阳经之性而化热。故发热。寒邪凝闭。则毛窍实。故无汗。恶寒者。太阳被邪之本症也。曰反恶寒者。正就 病而言。 病因津液短少。而阳热在经之症。理宜不该恶寒。

  故曰反也。发热无汗。其经络之拘强。更甚于有汗者。故曰刚 也。此条之症。全是伤寒。却曰刚 者。当合后文伏坚之脉而言。盖 与伤寒之外症颇同。惟伏坚与浮紧之脉为辨耳。此寒邪化热之 。 之正病也。

  二条 太阳病。发热。汗出。不恶寒者。名曰柔 。

  太阳病同上。太阳为风邪所伤。风为阳热。故发热。风性疏洞。故汗出。不恶寒者。阳热在经。而无阴气在上在外故也。名柔 者。以汗出而经气之劲直。少逊于寒邪也。此条全是太阳伤风。略并阳明之候。而曰柔 者。

  当合后条沉迟之脉而言。盖 与伤风之外症颇同。惟沉迟与浮缓之脉为辨耳。此风邪阳热之 。亦 之正病也。

  三条 太阳病。发热。脉沉而细者。名曰 。为难治。

  太阳病。发热。见上条。不言有汗无汗者。兼上二条之风寒而言。言太阳见发热之表症。其脉多浮者。以阴阳之气两出。而与邪抟故也。若见表症。而脉又沉。是里阴短少。不出而附其阳。而经络独得干热之应。故 。然治经表干热之邪。非发表不能散其势。若沉而更见细。细为无阳之诊。发表以去邪热。刚柔之阳 或解。而厥逆泻利之阴 将复作矣。故曰难治。阴 、即俗所谓慢惊风者。是。详见后注。并有方治拟补。此亦 之正病也。

  四条 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 。

  此及下文三条。俱非 病。因误治以伤阴。遂亦成 者也。发汗太多。不特火熨等治。令其大汗。凡表药过剂。

  及发汗后更发汗者皆是。汗虽阳液。而经隧络脉。实赖以为和软。因致 者。木出津而劲。土去水而板之象。

  五条 夫风病下之则 。复发汗。必拘急。

  风家不特原燥。且疏泄而多自汗。其液已伤。下之。则津液更伤。亦上条因致 之义也。复发汗。当承风病言。

  非下后成 。而复发汗也。盖谓风家津液已伤。下之固 。不下而复汗之。亦必拘急。拘急者。 之渐也。

  六条 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 。

  疮家素多脓血。脓血者。津液之所化也。夫身疼痛者。为邪在经络。法当发表。然其津液素伤于脓血。若再令汗出。则其经血益枯。亦上文因致 之义也。

  七条 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者。 病也。若发其汗者。寒湿相得。其表益虚。即恶寒甚。发其汗已。其脉如蛇。暴腹胀大者。为欲解。脉如故。反伏弦者。 。

  此症须先详太阳隧道。则丝丝入扣。否则极力强解。终属隔靴搔痒。夫太阳者。从目内 。上头角。复下经牙车。上绕脑后。历颈项。循背部之夹脊。而下走足外 之后侧者也。此条系太阳经血不足之人。寒湿浊邪。两中于下。于是郁寒郁湿而两化为热。化热循太阳而上冲。太阳之经血不足以御之。故见种种干热之症。而也。身热足寒者。本寒标热之应。玩下文寒湿相得。则言寒而湿在其中。故曰寒湿之浊邪。两中于下也。颈项、头、面、目、与牙车、下至背部、俱太阳之所经。故颈项强急。头热。面目时赤。独头动摇。牙关卒噤。并背反张者。俱经血不足。而干热逼之之应。故知为 也。恶寒为太阳之本症。时头热时字。与口之卒噤相应。盖化热之邪。终不若风热之盛实。故但时热、时赤、时动摇、卒噤、卒反张也。以鄙见拟其方。或当主桂枝倍芍药汤。外加花粉术附为合。盖桂枝本汤以解标热。加花粉以滋其经血之干。术附以逐其本寒本湿。倍芍药者。使之直走足胫以上散也。若以为太阳表热。罔顾寒湿之本病。但发其汗。则寒湿之本气。以汗空而相得于表。表阳之虚气。以汗疏而益虚于上。寒湿与虚阳。相薄于在上在表。故恶寒益甚也。此发汗而病不服之变动如此。

  其脉如蛇。谓伏而坚直之脉。已如如有外出之势。暴腹胀长。是寒湿之邪。入腑为即愈。其愈于自下利乎。夫之为病。如盛夏之时。阳热酷于上。逼阴气于下。而不得上升之象。若阳光少薄。则地气自腾矣。发汗以散其在上在表之热。则下之阴液。有上滋之势。故脉起如阴蛇之外出。腹胀如岚雾之上浮。殆阴阳交泰之渐乎。人气与天地之道相同。其欲解也宜矣。此发汗而病状之变动又如此。脉如故。即下文之伏脉也。犹言脉伏如故。而反加弦之谓。夫弦为紧滑之合脉。紧为寒。滑为湿。寒湿伏于下。则阳热之不解于上可知。故曰者。言 病之已成也。此发汗而病不理之变动又如此。全条总言寒湿病之常变。亦 之正病也。

  八条 病有炙疮。难治。

  炙疮之人。先受外火。次伤脓血。液愈热愈干。故难治也。

  九条 脉经曰。 病。其脉伏坚。直上下行。

  伏者。潜伏在下。坚者。凝敛之象。上下。指尺寸而言。直上下行。谓潜伏凝敛。单从傍骨而直行尺寸。并无浮起之意。盖 之为病。虽在经络之阳热。而其所以为病。却在阴不与阳俱。而自沉伏也。若阴起而应阳。则入风寒暑湿之正例。而非 矣。大概 病象盛夏。责在外无阴也。 脉象隆冬。责在里无阳也。其天地之不交。火水之未济耶。若阳中有阴。则阳随阴精而下降。阴中有阳。则阴随阳气而上升。左右者。阴阳之道路。故 病之死。多死于左肝右肺之不能升降也。此总言 病之脉。盖就 之正病。及因致 之兼症。而两言之也。

  十条 太阳病。其症备。身体强。KT KT 然。脉反沉迟。此为 。栝蒌桂枝汤主之。

  栝蒌桂枝汤方栝蒌根(二两)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取微汗。汗不出。食顷。啜热粥发。

  太阳病。其症备者。如头项强痛而恶风发热之谓。非指上文之 症备也。身体强三句。始入 病。身体指后发际。及夹脊而言。KT KT 。惊禽伸颈之象。伤寒之阳明病。亦以此为状。但阳明之经脉在前。人迎以下邪盛。故颈项支于前而KT KT 然。太阳之经脉在后。风池以下邪盛。故颈项强于后而KT KT 然也。见如此太阳症。脉若见浮。则脉症相对。而为太阳中风正病。乃反见沉迟。沉为在里。迟为无阳。里无阳气。则不能领津液以上滋。

  而此太阳诸症。为干热可知。故曰为 。主栝蒌桂枝汤者。以桂枝本汤。能解营分之热邪。使不至热枯阳液。

  一也。且太阳之阳热。从汗涣散。使在下之阴津吸起。二也。栝蒌蔓生。性走经络。而气清滋润。且根善上行。是从里阴而引其精汁于太阳之经脉者也。以之治有汗之柔 。宜矣。

  十一条 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能语。欲作刚 。葛根汤主之。

  葛根汤方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芍药(二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上七味、 咀、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汤法将息及禁忌。

  太阳病。同上条。无汗者。寒邪伤营而凝闭其卫气也。小便反少者。正照 病而言。盖谓伤寒化热之 病。热邪盛于表分。逼阴气于下。理宜小便清利。而今反少也。气上冲胸者。人之毛窍。随呼吸而喑为开辟。今毛窍为寒邪所闭。气机塞于旁引。但争胸分出入之路故也。口噤者。太阳经道。循牙车。寒邪能令筋惕。故口噤而不得语也。以上俱太阳伤寒之症。而曰欲作刚 。必其脉不浮紧。而见沉伏。或且紧直可知矣。但以全症而论。似当主麻黄汤以发表。加茯苓以利小便。加半夏以降逆气矣。即合沉伏之 脉而论。宜于麻黄汤中。加升阴之品。如胶、麦、归、地。重以升麻等类矣。况 之为病。原系化热之邪在经。而津液不供之症。葛根轻浮渗泄。最为燥家所忌。乃竟主葛根汤而无所顾忌者。神哉仲景。几令人不可思议矣。不知当日。一眼看定小便反少。气上冲胸二症。随便用此。借水行舟。因粮杀贼之妙而已。盖 之所以为病。所虑者。天地不交。水火未济耳。今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其里阴之机。尚在向表。主葛根汤以发汗。则泄其上者。下气必从。疏其表者。里阴自动。将津液之气可升。而沉伏之脉自起矣。且攻邪之法。自有层次。寒伤营分。为太阳之第二层。二门之象也。则太阳卫气。为第一层之大门。阳明分肉。为第三层之堂陛。与其就第二层。即贼以驱贼。不如从三层堂陛之间。振臂一呼。而贼易去耳。此不用麻黄汤而用葛根汤之深意也。至于直任葛根而不畏其疏泄者。

  以其无汗。并小便反少二症故也。无汗而小便少。胃中必有积饮。借积饮以为汗。既不虞其损伤津液。且内饮去而表热解。故曰借水行舟。因粮杀贼之妙也。详伤寒论太阳与阳明合病条下。参看自悉。

  十二条 为病。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 齿。可与大承气汤。

  此太阳病 。从胸中移热于胃腑而热实。凡太阳之表症俱罢者也。胃腑热实。故与大承气以下之。表症俱罢。故不曰太阳病。而但曰 为病耳。胸满者。胃实而实气上浮之应。口噤者。胃系络唇口并齿中。实气上浮。

  则胃系急。故口噤也。卧不着席者。反侧不宁之貌。胃实而神气不能归伏土中也。下焦足胫之气。尝休养于大肠之空处。胃实而大肠亦实。肠实、则脚下之气血不容转舒。故挛急也。 齿者。即口噤之义。与大承以下之。则热实去。而上下通和矣。或问曰。此条之症。子何以知其不属传经。而为胸中移热。且云太阳表症俱罢者也。答曰。若系太阳传经。则阳明必有经络表病。何得单见胃腑内实。故曰此胸中移热也。若有头痛、发热、恶寒等表症。必不径情攻下。致犯下早结胸之戒。故曰太阳表症俱罢者也。附录仲景具菩萨之慈。泄神仙之秘。着此 病方论。以垂万世。后人不知为金科玉律之文。置之覆瓿。及遇此症。妄立惊风名色。除一切香燥药外。惟是蜈蚣、全蝎之大毒。朱砂、金箔之重坠。巴豆、牵牛之猛悍。麝脐、冰片之犀利而已。讹以传讹。

  杀人无算。呜呼、 病一灯。千年尘土。谁复知有净瓶甘露。玉液还丹也。夫 之为病。小儿十居其九。产妇十居其一者。以小儿纯阳之体。津液未充。产妇亡血之余。津液未复。一遇风寒等邪。犯其太阳。则化热伤经。筋脉因干热而短缩。反弓抽掣。所自来也。其犹能胜此香燥。并一切大毒等药乎。余尝按仲景 病方法。以治俗名急惊、慢惊之症。无不应剂而起。揭明篇后。盖欲同志者共遵之。则所活无穷矣。但刚柔二 。即今人所谓急惊者。皆阳 也。其病脉症治。已详本篇。另有阴 一症。即俗所谓慢惊者。本篇不具论条方药。或以散见于伤寒论故耶。今不揣鄙陋。窃伤寒之旨。拟论五条。移方四道。皆屡试屡验。高明者万勿以僭妄而漠视之也。

  病、寒热往来。寒则泻利厥逆。热则呕咳烦惊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无太阳症。乳食如故。但呕吐。面色微黄。或泻青绿者。将作阴 也。

  小儿素灵慧。忽目迟而神机阻滞者。 。

  病患身不热。时反弓。或抽掣而厥。卒口噤。不得出声者。当归四逆汤主之。惊者加龙骨、牡蛎。乳食急不到口者。膻中干热而烦悸故也。当归四逆合黄连阿胶汤主之。(以上方。俱见伤寒论。)

  病。小便色白。厥不止者。死。

  十三条 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痹。湿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

  太阳病。详已见。二经交通之处为关。两骨相续之处为节。关节者。人之坎泽也。故湿气多入于此。湿气入关节。则气血滞而不利。故疼痛。烦者。郁湿化热之应也。沉为在里。细为阳虚。人身惟阳气充足。则湿不能伤。今在里之阳虚。则关节烦疼。明系湿邪滞其气血。而太阳之头痛发热等症。又明系湿邪化热。上冲经表之候。

  故知为湿痹也。痹者卑也。湿着关节。有不能举动之义。故曰湿痹。里阳既虚。则不能分布水气。故小便不利。

  关节之湿气。内淫肠胃。故大便反快也。利其小便。则湿去而关节疼痛等症自止矣。

  十四条 湿家之为病。一身尽疼。发热。身色如熏黄也。

  凡言家者。俱指夙病。如酒家、风家、亡血家之类。上条是初病湿。此系湿久而成家者。故曰湿家也。湿流关节。

  故初病则关节烦疼。湿久化热。而热充经表。故一身尽疼而发热也。黄为土色。身色如熏黄者。湿热伤脾。在上之汗孔不疏。在下之小便不利。故蒸其湿土之色于外也。

  十五条 湿家。其人但头汗出。背强。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早。则哕。或胸满。小便不利。舌上如苔者。

  以丹田有热。胸上有寒。渴欲得水而不能饮。则口燥烦也。

  湿家。已见头汗出者。湿热上冲。而蒸其气血于上之义。背强者。湿持经表而不得汗也。欲覆被且欲向火者。

  太阳被伤之本症也。湿家俱阳气不足。故不能以汗送湿。若更以寒药下之。则元阳更虚。而真呼于中道自伏。故哕。胸为阳气之署。阳气以寒下而虚馁。则下阴上乘阳位。故胸满也。小便不利者。气机夺于后阴之下故也。舌苔、当指白苔而滑者。丹田以湿化之热在下。胸中以攻药之寒在上。下热、故渴欲得水而口烦燥。上寒、故不能饮也。此条言湿家误下之小逆如此。条中下早早字。疑是衍文。以湿家前后禁下故也。

  十六条 湿家下之。额上汗出。微喘。小便利者死。若下利不止者亦死。

  湿家化热上冲。症见头汗微喘者常也。但在下之之后。则逆矣。盖下之则里空。而在上之阳液阳气。理当下陷。今阳液反上而额上汗出。阳气反上而微喘。故逆也。小便利。亦湿家去湿之一路。特见于误下而额汗微喘之后。则逆甚矣。盖下后则液夺于后阴。小便之不当利者。一也。额汗微喘。气机已经上浮。而不应下送。此小便之不当利者。二也。兼见、则上脱下绝之势已成。而中无所蕴。故主死也。下利不止。当承微喘以上等句。

  盖谓下后而前症具。纵小便不利。若大便下利不止者。亦死。言与小便利者。同为下绝也。此条言湿家误下之大逆、又如此。

  十七条 风湿相搏。一身尽疼痛。法当汗出而解。值天阴雨不止。医云。此可发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盖发其汗。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汗出者。风湿俱去也。

  风湿。即后文第八条。所谓汗出当风者是也。盖津液已离经络。化而为汗。即如天地氤氲之气。已化成雨之象。雨着地而为水。与汗伏皮而为湿。同一义也。汗出当风。汗之将出未出者。即便伏住。加之汗出而毛窍已开。风邪袭其玄府。则风与不出之汗相搏矣。不必中风而复中湿之谓也。久伤取冷。亦能落汗。汗客为湿。湿生热。热生风。此虽湿风。亦可名为风湿。故八条并及之。后凡言风湿者俱仿此。无着处、而烦热者曰疼。是为风因。有着处而沉滞者曰痛。是为湿因。若单湿化热以生风。则疼痛亦有时而互见者。一身、指手足太阳之部而言。湿从当风而汗不出。故其法仍宜出汗以解湿。并解其风也。阴雨不止。是天地湿胜之时。乘此而以汗去湿。是腾一内湿之空。而仍为外湿入之之地也。况汗大而不得其法乎。其不能尽解宜也。盖风性轻浮。

  理或可以骤泄。湿性凝滞。势必燥于熏蒸。此汗大而愈风不愈湿之道也。故治风湿者。乘晴明之日。已应天地之燥化。又微微似汗。则得熏蒸之法。而湿自去。湿去而风亦与之俱去者。湿本而风标故也。意者主桂枝加术汤乎。抑即八条之麻杏薏甘。或九条之防 加桂汤耶。

  十八条 湿家。病身疼。发热。面黄而喘。头痛。鼻塞而烦。其脉大。自能饮食。腹中和。无病。

  病在头中寒湿。故鼻塞。纳药鼻中。则愈。

  此条当是裹湿枕湿。而湿中于头之症。故无事于发汗。及利小便。但纳药鼻中。使湿从嚏涕而出也。身、指太阳之夹脊而言。身疼痛者。湿中于头。湿性将下流。而太阳之经气阻滞也。发热者。湿虽在头。然已阻滞其经气。皮毛为经气之合。郁湿化热。故发热也。面黄者。阳气不充之应。若面色红而不黄。则阳气力能蒸湿外解。

  而身疼发热。便不得谓之湿因矣。喘者。湿滞太阳之皮毛。皮毛内合肺窍。而不能通畅也。头痛者。太阳之经。

  上聚于头。今为湿所把持而闷冒也。鼻塞者。湿滞气机。即上文喘症之义。烦亦单指鼻而言。盖谓鼻因塞而烦热也。脉大者。湿持其上。太阳之经气。欲浮不得。而闷为旁鼓之象。自能饮食六句。谓湿在头而腹中无病。

  若发汗及利小便。则徒伤中下二焦之气。是反招头上之湿。使之下流也。岂如纳药鼻中。因涕以去其湿。得高者越之之旨乎。不列方者。或失之耶。王氏谓宜瓜蒂散为细末。如大豆许。缩入、则出黄水。夫瓜蒂入鼻以出黄水。未验。且云忌吹。当令缩入。似与本文纳字之旨有碍。附录鼻渊一方。凡头痛鼻塞。而稠黄浊涕不止者。用鹅不食草一味。干为细末。纳鼻中少许。令嚏出秽物。数次则愈。虽非汉时古方。而鼻渊一症。颇似久湿在头。而化为风热之候。用此甚神。故并记之。以资同志者之会悟云。

  十九条 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

  麻黄加术汤方麻黄(二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杏仁(七十个去皮尖) 白术(四两) 甘草(一两炙)

  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渣。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

  天地当五六月时。地气上浮。阶潮础润。不得天气泄而为雨。则燥蒸郁冒者。湿之象也。天地之燥蒸郁冒解于雨。与人身之烦疼解于汗。其理同也。外火攻之。则经络关节之湿。因火逼而内入于脏腑矣。此洒物之湿聚于下。蒸物之气浮于上之义也。主麻黄加术汤者。湿气能塞毛窍。故湿家每皆无汗。用麻黄者。所以疏卫表之云翳也。桂枝善行营气。得东方风木之正。所谓风以燥之也。五脏惟肺最恶湿。且其脏与皮毛相合。故皮毛受湿。肺管先为之不利。加杏仁者。所以通肺窍也。白术性温。与甘草同用。则善理脾胃土气。土得甘温。

  则蒸湿于上而为汗。此治外湿之正药也。

  二十条 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

  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方麻黄(半两去节汤泡) 杏仁(十个去皮尖炒) 薏苡仁(半两) 甘草(一两炙)

  上锉麻豆大。每服四钱匕。水一盏。煮八分。去滓。温服。有微汗。避风。

  病者。即湿病也。一身尽疼、发热。详已见。日晡为阳明经气之旺时。有自振以推湿出表之势。而湿邪不受其驱逐。遂相持于太阳阳明之界。故剧也。风湿三句。见本篇五条注。主麻杏薏甘汤者。甘草属土。为内主脾胃。

  外主肌肉之药。以之为君。盖欲其由脾胃以达肌肉之意。薏苡甘温。善燥中土。且趁甘草浮缓之性。则能从下从里。而熏蒸其湿于在上在表也。杏仁通利肺窍。以引其机。为薏甘熏蒸之接应。麻黄发越毛孔。以开滞郁之障。譬之驱贼。薏甘为内室之传呼。杏仁为中途之援引。麻黄直开大门以放其去路耳。与前条麻黄加术汤同意。特其制之大小略殊。并少桂枝一层症候而已。上条曰湿家。则为病既久。非小剂可愈者。故大其制。此条曰病者。则其湿尚浅。故不必用大剂。以过伤其气。且麻黄加泡。杏仁加炒。止用其轻清之气。而已足矣。又本条较前条。多日晡而剧一症。日晡而剧。为肌肉当王时。而有自振之气。则营分尚未受湿。故不必用桂枝也。

  二十一条 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 汤主之。

  防己黄 汤方防己(一两) 黄 (一两一分去芦) 白术(七钱半) 甘草(一两)

  上锉麻豆大。每抄五钱匕。生姜四片。大枣一枚。水盏半。煎八分。去滓。温服。良久再服。喘者。加麻黄半两。

  胃中不和者。加芍药三分。气上冲者。加桂枝三分。下有陈寒者。加细辛三分。服后当如虫行皮中。从腰下如冰。后坐被上。又以一被绕腰以下。温令微汗。瘥。

  此条。病则双名风湿。症则颇似单风。汤意却又全治单湿。仲景心细如发。学人透得此关。则入木三分矣。盖汗出当风。是汗郁于风而成湿。如上条所云。故曰风湿。则风湿之病。湿为本而风为标矣。夫郁湿化热。湿热与虚阳相并于外。故脉见浮。虚阳外并。则阴无健主。而坤呈地象。故身重。脉浮身重。系虚阳为湿热熏蒸。故汗出。汗出。则毛窍疏洞。故恶风也。湿家必由汗解。汗出而湿自去者。常也。今脉浮、身重、恶寒如故。则知汗出。

  为虚阳自越。而湿邪自在也。湿邪自在。故主防术甘草以燥之。虚阳自越。故君黄 以敛之耳。双言风湿者。

  兼及其标也。脉症颇似单风者。中标之病也。单治湿邪者。专责其本也。按四分为一两。一分当是二钱半。

  方中黄 一两一分。为一两二钱五分也。方后加减之三分。即正方白术之七钱半。以铢数计之。一分得六铢。古人以二十四铢为一两也。后仿此。五钱匕。谓以一钱之匕首。五抄其药也。喘为湿邪伤肺。而肺窍不利之应。故加麻黄以发之。胃不和者。湿气滞脾。能使胃中 胀。或雷鸣溏泄之类。芍药酸敛。下行入脏。能引防术温燥之性。下入脾中。使之温中以燥土。故加之。气上冲者。胸中阳气虚馁。而下气乘上之应。桂枝甘温。

  能填胸分之阳。故加之。细辛辛温而香细。善达下焦气分。寒能召湿。陈寒者必积湿。加此者。亦犹加芍药之义也。如虫行。言上身。如冰。言下体。坐被绕被。总以温暖为熏蒸去湿之法耳。微汗瘥。当兼小便言。盖腰上之湿解于汗。腰下之湿解于小便利。故也。

  二十二条 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烦疼。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

  若(伤寒论多其人二字)大便坚。小便自利者。去桂(伤寒论多枝字)加白术汤主之。

  桂枝附子汤方桂枝(四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劈) 附子(三枚炮去皮切八片)

  上五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三服。(伤寒作水六升。煮二升。以后方诸药减半之水数计之。则此方之三升一升。恐为错误。当从伤寒为是。)

  白术附子汤方白术(二两) 附子(一枚半炮去皮) 甘草(一两炙) 生姜(一两半切) 大枣(六枚)

  上五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三服。一服觉身痹。半日许再服。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勿怪。即是术附并走皮中。逐水气。未得除故耳。

  此条头一症。系风寒兼湿。第二症。系单寒兼湿。然俱在太阳经表。而不干腑脏者也。身体指躯壳而言。烦疼为热因。以风为阳热。寒湿二邪。俱能化热故也。阳主健用。湿主沉滞。阳虚而湿邪中之。沉滞而失其健用。故不能转侧也。不呕者。内无寒也。不渴者。里无热也。盖谓伤寒至八九日。已过六七日自愈之期。即宜见表邪入里之候。乃外不见解。里不见传。加之脉浮为在表。浮而且虚。则虚从浮断。是为表无阳气。更兼涩脉。涩为湿诊。明系表阳虚微。不能送邪出表。以致湿与风寒相搏。故日久不解。而亦不传也。是则表阳虚微。为病之本。风寒与湿。为病之标。故君附子至三枚者。一以温阳。一以散寒。一以驱湿也。加于桂枝汤中者。桂枝行营卫之气。风从汗解。而寒湿亦与之俱去矣。独去芍药者。以为在经表。不欲其酸敛也。下文三句。紧顶伤寒八九日六句。犹言前症具而脉既如此之人。若大便坚硬。又为寒燥津液。如水冻冰之象。平脉所谓阴结者。是也。小便自利。为肺与小肠。气微而不能提守之应。桂枝行津泄气。故去之。白术苦温。能滋脾胃肌肉之阳液。

  以消客湿。故加之。冒者。躯壳浮虚散大之貌。详伤寒注。减诸药于前方之半者。前方注意在汗。犹之以风雨解潮湿。利于疏爽。故大其制。此方注意在湿。犹之以旭日解寒湿。义取熏蒸。故半其制耳。

  二十三条 风湿相搏。骨节烦疼。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

  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甘草附子汤方 甘草(二两炙) 附子(二枚泡去皮) 白术(二两) 桂枝(四两去皮)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则(一本有解能食汗出五字)复烦者。服五合。恐一升多者。宜服六七合为妙。

  此条当重看风字。症则以汗出恶风为主。盖以风为本。而湿为标者也。故方意君桂枝者。一则取其行营卫之汗以解风。随便令其领术附以解湿也。湿流关节而能化热。风又为阳热之邪。两热相持于骨节。故烦疼也。风火之性。以动而张。故掣痛。风湿鼓满于骨节之上下。故不得屈伸。并不可近也。风邪疏卫表。故汗出。湿邪滞肺窍。故短气。小便不利者。风湿以热相得。而气机浮壅也。恶风者。汗出表疏。畏风所袭也。表疏恶风。故不欲去衣。微肿者。风湿阻其经气之应。此因风为重。故于甘草术附。温脾燥湿之外。不得不尊桂枝以解其风湿耳。

  二十四条 太阳中 者。发热恶寒。身重而疼痛。其脉弦细芤迟。小便已。洒洒然毛耸。手足逆冷。小有劳。

  身即热。口开。前板齿燥。若发其汗。则恶寒甚。加温针。则发热甚。数下之。则淋甚。

  即下条所云中热是也。人身之阳气。托根于命门。分光于脏腑。各从其本经。而熏蒸于在上在外。乃于皮腠之间。与太阳之气。汇成一片。而包裹于躯壳之表。是为卫气。卫气周密。不特以阳拒阴。寒邪不能入。即热邪亦不能入者。里气充。而外气不敢犯故也。此条是脏腑之阳虚。而卫气衰薄。故 邪得以热伤其表气也。

  热伤其表气。故发热。卫气衰薄而受伤。故恶寒也。阳主轻清。阳虚而且见伤。故身重。疼痛者。热邪逼其经气。

  而不得上浮外鼓之应。夫太阳之脉宜浮。夏月之脉宜洪。今见弦细芤迟。弦细为减。减者瘦削之义。是阳气之不能充其脉体也。迟为在脏。是脏阳气微。故不能健应于脉至也。芤者。无阴之诊。阳生于阴。明系阴精短少。而 热之邪充之。故以芤见。阳气因之而弱。故以弦细与迟同见也。太阳外主皮毛。内通小便。小便已。则膀胱气空。而皮毛之气。争赴空处。故洒洒然毛耸也。手足、为阳气之充。阳虚且病。故不能贯于四末。而逆冷也。劳则神浮。神者火也。火浮。故身热。口开者。虚阳为 邪所逼。有下陷而不能收摄其唇口之象。板齿为督脉之所入处。督脉两界于太阳。而与之为合。太阳伤 。故督脉热于所入而燥也。发汗。则阳益虚。故恶寒甚。

  温针。则外火与 邪相衬。故热甚。数下之。则气机夺于后阴。而膀胱之治化不能传送。且 邪因虚下沉。故淋甚者也。本经不列方。以鄙意拟之。炙甘草汤滋阴以实其芤。合四逆汤扶阳以益其弦细与迟之脉。阴阳充畅。 邪或解于自汗乎。

  二十五条 太阳中热者。 是也。汗出恶寒。身热而渴也。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白虎加人参汤方 石膏(一斤碎) 知母(二两) 甘草(二两) 人参(三两) 粳米(六合)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大热在内。故蒸其液出而为汗。又逼其阴出而恶寒也。身热者。 热外蒸皮腠之应。渴者。 热内铄阴津之应。此系太阳阴精短少。而大热伤其津液之症。故主白虎。以救大热。白虎加参。以救大热所伤之津液耳。汤意见伤寒本汤下。

  二十六条 太阳中 。身热。疼重。而脉微弱。此以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一物瓜蒂汤主之。

  一物瓜蒂汤方 瓜蒂(二十个锉)

  以水一升。煮五合。去滓。顿服。

  此亦阳虚、而 热伤气之症也。身热。为太阳中 之本症。疼重。即下文水行皮中之候。盖疼为热因。重为湿因。湿热相搏。故疼重也。微弱为阳虚之诊。若阳气充足。 邪不能相犯。即或犯之。便于渴饮凉水中。送为汗解矣。岂有身热疼重之症乎。今以脉微弱审之。则知身热疼重。始以阳虚而受 热于前。复以阳虚而不能运凉水于后之应。故直断之曰。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主瓜蒂汤者。瓜蒂苦寒。苦则能令胃系急而不下。寒则能拒 热之邪内侵。且此药善涌。涌则开提阳气。能使微弱之脉自振。将水气运为自汗。而身热疼重。俱可尽解。是去 行水之权。只用一涌以提其阳气、而已足矣。其言一物者。不欲以余药牵制其性耳。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第三

  论曰。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默。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欲。闻食臭时。如寒无寒。如热无热。口苦。小便赤。诸药不能治。得药则剧吐痢。如有神灵者。身形如和。

  其脉微数。每溺时头疼者。六十日乃愈。若溺时头不痛。淅然者。四十日愈。若溺快然。但头眩者。三十日愈。其证或未病而预见。或病四五日始见。或病至二十日。或一月后见者。各随症治之。

  百合病者。宗气血脉。百不合之病也。以百不合之病。而合之以百合。以药名病。犹云柴胡症。桂枝症之义。故曰百合病也。百脉者。百骸之血脉。就上中下三焦而言。一宗者。一身之宗气。就心肺之夹空而言。然气主乎血。血抱乎气。尝有夫唱妇随。君令臣供之妙。若阴血一伤。则其气自为涣散。而气血失合一之用。故悉致其病也。是则气原无病。所病者。惟是血不足以副之。故见夫若无家。君几失国之象。下文欲食、欲卧、欲行、欲饮食、或有美时。及无寒无热等。一半、俱阳气未病之候。而不能食、不能卧、不能行、或饮食有不用。而且食闻臭。

  及如热等。一半症候。俱阴不能为阳以赞厥成耳。默默。神机以失根据而有消阻之状。口苦者。阳浮于上也。小便赤者。阳陷于下也。药不对症。故不能治。盖行诸药者。以脾胃之阴阳相得。然后能使之内走脏腑。外达经表耳。今阳有余而弛。阴不足而纵。阳弛。故得阳药则剧吐。阴纵。故得阴药则剧利也。如有神灵。指预知暗识之类。盖阴不能宅阳。而魂离神荡。往往有在家而预知行人之至。静卧而潜通窃议之言者是也。此条神机不守。为百合病之最重者。俗解顶上文之得药吐痢为言。则谬甚矣。身形如和者。阳气无病之应。脉微数者。

  阴血干热之应。阴短阳长之人。每当溺时。则膀胱一空。而阴气下流。其阳热愈浮于上。故头痛六十日。为六气转换之候。五行之鬼气。满则必移。而平气接之。是为子制其鬼也。故期其愈。若头不痛。但淅然及溺快。而但头眩者。其阴虚阳浮之候。降序而愈期亦各较速也。其症。统指欲食至头眩等症而言。未病而见。谓不因他病而自成百合病者。即下文第五条百合地黄汤症是也。病四五日三项。谓不论新旧。先因他病而致虚阴气以成此病。即下文二条之百合知母汤。三条之百合滑石代赭汤。四条之百合鸡子黄汤等症是也。或有问余者曰。子何以知此症之阳气无病。但病阴虚而阳自涣散也耶。答曰。以本篇方意知之。诸方中用药。

  俱就上中下而峻补其阴。至于气分。但用百合一味以招来收摄之而已矣。见诸方下。客首肯而去。

  百合病见于发汗后者。百合知母汤主之。

  百合知母汤方 百合(七枚劈) 知母(三两切)

  上先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别以泉水二升。煎知母。取一升。去滓。后合和。煎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

  百合病发汗后者。犹言发汗之后。因而成百合病也。发汗。则心肺之阴液大伤。而上焦神气。有懒散不完之象。故见首条诸症。知母滋阴清热。善走肝肾。肝为心之母。肾为肺之子。合子母而两补心肺之阴精。然后以形象心肺。瓣瓣朝宗之百合。收摄其神气而抱拢之。则知母滋阴以调百脉。百合敛阳以归一宗。针锋逼对矣。先必别煎者。各完其性也。然后合和者。相与有成也。煎用泉水者。取其上泛而流长。盖上泛之性归宗。流长之性贯脉也。

  百合病见于下之后者。滑石代赭汤主之。

  滑石代赭汤方 百合(七枚劈) 滑石(三两、碎绵裹) 代赭石(如弹丸大一枚、碎、绵裹)

  上先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渣。别以泉水二升。煎滑石代赭。

  取一升。去渣。后合和。重煎。取一升五合。分温服。

  百合病下之后者。犹言因下后而成百合病也。下后。则脾与肝肾之津液大伤。而下焦神气有懒散不完之象。故见首条种种等症也。滑石甘寒镇重。甘能聚气。寒能养阴。镇重。则能令招摄神气之百合。下敛三阴散亡之气。分别水谷。又其治下后之余事也。下后。必多阴气上逆。故加代赭以镇之耳。

  百合病见于吐之后者。百合鸡子黄汤主之。

  百合鸡子黄汤方 百合(七枚劈) 鸡子黄(一枚)

  上先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滓。纳鸡子黄。搅匀。煎五六沸。分温服。

  百合病吐之后者。犹言因吐后而成百合病也。吐后。则脾胃之阴液大伤。而中焦神气有懒散不完之象。故见首条种种诸症也。鸡蛋黄。血液浑全。且色黄而居中。为大补土液之圣药。能使百合收摄中宫之气。聚为一宗。故主之。

  百合病不经吐下发汗。病形如初者。百合地黄汤主之。

  百合地黄汤方 百合(七枚劈) 生地黄汁(一升)

  上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渣。内地黄汁。煎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中病勿更服。大盒饭如漆。

  百合病不经吐下发汗者。犹言不因吐下发汗而成百合症也。病形如初。具首节全症之谓。不因汗吐下之误治。而自成其症。则其人之上中下三焦。阴液皆虚。阳气以无偶而参错故也。生地黄。体直味重。气浓液全。

  通补三焦十二经之血脉。用汁一升。以为之主。而令完神聚气之百合为佐。是补百脉。而通其气。以辅一宗也。中病勿更服。恐地黄甘寒之性。过伤阳气也。大便如漆。所以验中病之法。盖液短者。则地黄之汁。渗走百脉。故大便无所见。大便如漆。则百脉不受地黄而自下。故知中病也。时解谓淤血行下。未是。

  百合病一月不解。变成渴者。百合洗方主之。

  百合洗方 百合(一升)

  上一味。以水一斗。渍一宿。洗身。洗已。食煮饼。勿以盐豉也。

  百合病为宗气涣散之症。气散、则阴液与之俱散。而为汗者理也。况一月不解之久。其变成渴也宜矣。以百合之收摄真气者。渍水以洗之。则外散之气内抱。而阴液得全。渴将自止矣。麦形象心。为少阴之谷。性能聚液。故可作煮饼为食也。盐能令器津泄。非洗毛窍以收津气者之所宜。故戒食盐也。豉为养性之味。盐豉且戒。况其他乎。

  百合病渴不瘥者。栝蒌牡蛎散主之。

  栝蒌牡蛎散方 栝蒌 牡蛎(熬等分)

  上为细末。米饮服方寸匕。日三服。

  不瘥。承上文而言。用百合洗方。而渴仍不解之谓。洗之而渴不瘥。是中焦之营阴涣散。不能上供喉舌。而阳独亢之应。牡蛎静藏水底。有收摄真壬之象。栝蒌滋阴清热。且根性上蔓。是又升其清润于廉泉舌本者。加之服以米饮。则引入胃中。而胃液立起。其主之也。不亦宜乎。

  百合病变成热者。百合滑石散主之。

  百合滑石散方 百合(一两) 滑石(三两)

  上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当微利者止服。热则除。

  膀胱之化机不运。则阳热由小肠而上浮胸膈。故上条见渴症。又从胸膈而外浮于表分。故此条见热症也。

  滑石分理阴阳。为中下二焦清利之品。配百合以收摄其气。则水道下泄。而阳热自除矣。微利。即止服。阴虚。

  不得过以分消伤津液也。首条言本症曰欲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用。是百合病原无渴症。又曰如热无热。是百合病原无热症。则前条之渴。此条之热。俱因一月不解变出。故两曰变成也。

  百合病见于阴者。以阳法救之。见于阳者。以阴法救之。见阳攻阴。复发其汗。此为逆。见阴攻阳。乃复下之。此亦为逆。

  见于阴。谓百合病之成于下后者。盖下后。则真阴损伤。而真阳涣散。阳法救之。即滑石代赭。及百合洗方之类。其意在敛气归宗。故曰阳法也。见于阳。谓百合病之成于汗吐后者。盖汗吐后。则阳液损伤。而阴气涣散。

  阴法救之。即百合知母。及栝蒌牡蛎之类。其意在添精润脉。故曰阴法也。反此则逆。总见百合病之始终不可汗下。况用吐乎。李氏旧注。以阳亢阴盛。解见阴见阳。大谬。盖阳亢之说。犹于变渴变热二条。影射得去。至阴盛一边。试问本篇诸条治法。将何所指乎。皆以不知百合一病。尽因伤损阴阳二液。以致或阴或阳。为之懒散浮荡故也。

  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起卧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嗄。甘草泻心汤主之。

  甘草泻心汤方甘草(四两) 人参(三两) 半夏(半升) 黄芩(三两) 黄连(一两) 干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7 个回复

倒序浏览
 此虛邪陰火。逼傷胃中真陽。而爲上浮下陷之症也。狐性善疑。惑、炫惑也。言或眠或起。或上或下。或前或後。

  令病者自疑。醫者炫惑之義。狀如傷寒。指頭疼發熱而言。默默欲眠者。胃中真陽。爲虛邪陰火所傷。不能自振。而有遁伏少陰之象。故下文不欲飲食。惡聞食臭二症。同一根蒂也。目不能閉。臥起不安者。虛熱上衝。而陽氣又有雖微而不能自伏之勢也。蝕者。非真有蟲食之義。謂陰熱敗物。有濕朽黴爛之象。如蟲之食物者然也。蓋虛邪陰火之氣。由中焦而上衝。則曆胃脘及肺。而喉嗓爲結聚之處。下陷則曆小腸至膀胱。或由大腸。而前後二陰爲結聚之處。故皆爲蝕也。面目爲神氣之所會。火升。則烘然而赤。陽伏。則黧然以黑。氣陷。則夭然以白。邪熱有升降。氣機有起伏故也。喝者。聲出自閉。如吆喝之狀。蓋所以自禁其上衝之氣耳。上部、凡喉舌牙花皆是。主甘草瀉心湯者。甘草甘能守中。重用之以爲君。則幹姜之溫。在胃陽。人參之補。在中氣。半夏降上逆。芩連清標熱。則中焦之真陽複。而虛邪陰火自熄矣。或曰。陽與火似爲同類。今曰虛邪陰火。逼傷真陽。敢問其所以異。且既曰火。而複用辛熱之幹姜。何也。答曰。真陽。體溫用醇。不焦不殺。三春太和之氣也。虛邪陰火者。不特與真陽不同。亦與實邪陽火有辨。陽火有根有焰。生于木而死于水。故天地之酷熱。可以風散。可以雨解。陰火無起無止。生于水而伏于金。故雷電之火光。陰雨則見。晴明則藏。幹姜辛溫。辛爲金之味。辛溫。又爲晴之象。此古聖人本先天庚金伏丙火之理。以定方也。于幹姜又何疑焉。

  蝕于下部。則咽幹。苦參湯洗之。

  苦參湯方 苦參(一斤)

  上以水一鬥。煎取七升。去滓。熏洗。日三。

  下部。凡前陰及腿縫皆是。陰火毒于下。則陽液幹于上。以少陰上系咽喉故也。夫陰熱朽爛。皆屬氣血弛縱所致。苦參。味苦氣寒。苦以堅之。寒以斂之耳。

  蝕于肛者。雄黃散熏之。

  雄黃散方 雄黃(一兩)

  上一味。爲末。筒瓦二枚。合之。燒向肛熏之。

  雄黃氣重。能排邪而引正。加之火燒煙性。又能驅穢燥濕故也。二條俱承首節諸症。及面目之或赤或黑或白而言。

  病者脈數無熱。微煩。默默但欲臥。汗出。初得之三四日。目赤如鸠眼。七八日。目四 黑。若能食者。膿已成也。

  赤豆當歸湯主之。(湯字當作散字)

  赤豆當歸散方 赤小豆(三升、浸令芽出。曝幹) 當歸(十兩)

  上二味。杵爲散。漿水服方寸匕。日三服。

  此陰火之結于下焦血分者。營行脈中。血熱而短。故脈數。氣不病。故無熱也。胸中液短者必煩。然因無表熱。

  故雖煩而亦微也。默默欲臥。少陰受熱之應。下焦陰血中結熱。故移其熱于少陰耳。汗出者。血得熱而蒸其液于外。猶之地得熱而潮其濕于上也。肝之爲髒。開竅于目。肝統血。故血熱者。目赤如鸠。赤爲火之色。黑爲燼之氣。初得之爲初炎之火。故赤。七八日四 黑者。火亢甚。而呈煙煤之象也。下焦血熱而短。血熱甚。則上移其熱于胃。血短甚。又借資津液于胃。故善饑殺谷而能食也。夫以血熱血短之故。以致善能殺谷而食。豈非氣壅血敗而成膿。有以見此抽吸胃精之症耶。故知之。赤小豆味甘。臍黑而色正紅。甘則解毒。臍黑則走下焦陰分。色正紅則其入血可知。加之浸令芽出。芽性上銳而走氣分。與補血之當歸相配。明系欲其直走下焦之血分。既補其血。並解其毒。且使之上銳而行提其血中之結氣。服以漿水者。漿水味酸性寒。酸則取其入肝。寒則取其解熱也。下卷十六篇、下血而在大腸之近處者。亦主此湯。則其從下焦而補之升之清之散之之義。可並見矣。

  陽毒之爲病。面赤。斑斑如錦紋。咽喉痛。吐膿血。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鼈甲湯主之。

  升麻鼈甲湯方升麻(二兩) 鼈甲(手指大一片炙) 當歸(一兩) 甘草(二兩) 雄黃(半兩研) 蜀椒(炒去汗一兩)

  上六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頓服之。老小再服。取汗。

  此陰火之郁于上焦氣分。而殘暴其血中之清陽者。氣分屬陽而受毒。故曰陽毒。與俗稱陽火亢熱之毒不涉。陽氣受陰火之毒。不能載血流行。面爲諸陽之合。故獨赤。斑斑如錦紋。氣病而不與血相入之象也。咽喉。

  爲清氣上出之道。氣從陰火之化。故痛。氣傷則膿。氣傷而血亦與之俱傷者。故吐膿亦吐血也。五日可治。五日以內尚可治。七日不可治。謂七日以外則不可治矣。見急宜治之。遲則必死。警惕之詞也。蓋此及下文二條。系邪火銷铄真水之症。五日以內。爲五行之生數。生而未成。則邪火尚易撲滅。故可治。七爲火之成數。燎原之勢。便不可向迩矣。況七日以外乎。故不可治也。所謂五日可治。而主升麻鼈甲湯者。妙哉仲景。誠聰明睿智。高視九天九地之下。而秋毫不遺者也。夫此症。原爲陰邪之火。郁于上焦氣分。而殘暴其血中之清陽。

  故用鼈甲爲主。以鼈爲水族疥蟲。得金水之正。後天之水能制火。先天之丙伏于庚。合先後天而兩治。陰邪之火。焉有不服者哉。且鼈性屬陰。而其甲屬天象。是爲陰中之陽。與補血之當歸相合。則峻補殘暴之陰。而尤能行血中之氣矣。雄黃、蜀椒。俱屬味辛氣重之品。味辛則能制伏陰火。氣重。則又能專引鼈甲、當歸。而入于氣分矣。且雄黃之氣重于散。而不使陰火之毒。內郁于氣機。蜀椒之氣重于斂。而不使陰火之毒。上炎于喉咽。然後以甘緩守中之甘草。兜托諸藥之性。高理于上焦。以輕浮疏泄之升麻。薄引陰火之邪。分散于玄竅。頓服者。取其力並也。老小再服。非老人小兒另行作服。蓋一升分作再服之義。舊注謬甚。

  陰毒之爲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鼈甲湯。去雄黃蜀椒主之。

  此陰火之郁于上焦營分。而殘暴其血中之清陽者。營血屬陰而受毒。故曰陰毒。與傷寒陰邪中髒之毒。不涉。營血受陰火之毒。色不上華。故面青。又肝藏血。而開竅于目。營血傷于陰熱。而肝氣外應。故目亦青也。營行脈中。營血熱而脈絡之氣不舒。故身痛如被杖也。膻中爲陽腑而多熱。其別絡。則內通心主之血。而外絡咽喉。陰火逼營陰。而膻中更熱。故上逆于咽喉而刺痛也。五日以內可治。七日以外不可治。以陰火之毒。如陰險陰毒之人。其陰狠忍酷。不問中氣中血。俱不得因循養禍以待斃也。即主本湯而獨去雄黃蜀椒者。以陰火熱邪。其中傷血分而耗血。與中傷氣分而耗血頗同。故只消去其氣分之使藥。而已足矣。舊注牽扯疫熱陰寒。以釋陰陽二毒。略無是處。

  瘧病脈證並治第四

  師曰。瘧脈自弦。弦數者多熱。弦遲者多寒。弦小緊者。下之差。弦遲者。可溫之。弦緊者。可發汗針炙也。浮大者。可吐之。弦數者。風發也。以飲食消息止之。

  李氏舊注曰。瘧者。虐也。寒熱暴侵。有虐政之象。故名瘧。或曰。瘧、谑也。寒去熱休。與平人無殊。其病有如戲谑之狀故也。考之內經。皆由風寒暑濕之邪。客于太陽背部。及督脈諸穴中。而發爲此病者也。其症先寒後熱者居多。蓋因陽氣逐邪。而內並于陰。則陽分外虛。而陰內盛。陽虛陰盛。其寒栗也宜矣。至于陽窘而極。則怒將奮發。此剝極必複之道。且以衛外虛而吸之。則陽氣引陰。而複並于外。陰虛陽實。陽實故熱。陰虛故渴也。

  陽者。正氣也。正起則邪伏。故熱反而瘧漸解矣。此先寒後熱。及熱而後解之理也。瘧邪嘗格陽而順陰。人身陽氣。日則行爲衛而在外。夜則伏于髒而在內。太陽背部。及督脈諸穴者。陽氣出入之所經也。陽與邪搏。邪勝則寒。陽勝則熱。熱則陽已過邪所據之地。而邪遂解。然氣機之流行有常度。而瘧邪之占據無挪移。故明日至此則又作。而時刻不爽者。此也。若邪氣已離背部及督脈。而其頭則內薄五髒。尾尚橫連募原。募原者。

  內爲五髒通衛氣之衝。而外爲背部督脈行陽之驿。夫諸髒屬陰而行遲。且道遠氣深。故其微陽。嘗以兩周。

  而始得從募原以與衛氣相值。是衛氣如天行之速。一日一周。髒氣如月與日之行遲。而以月會歲會之道也。然髒氣既出而與衛會。則邪亦隨之而與衛陽相搏矣。故間日又作。凡此皆瘧之大概也。陽氣削弱。其脈則弦。又少陽之主脈亦弦。病瘧之人。受邪而不能推出。陽氣既已削弱。況少陽系三陽之樞。爲衛氣起伏升降之路。是衛與邪相角于少陽之部。而寒熱渴嘔之諸症見焉。故瘧脈自弦也。熱勢躁急。故弦數之脈多熱。

  寒氣痿頓。故弦遲之脈多寒。二句是主。以下十一句。俱從此而抽出言之也。小即細脈。有斂束之象。緊。即弦脈之急者。言弦而細且急之脈。是斂束其飲食而至有急切之狀。如脾約裏急之義。此足陽明太陰。飲食積于中焦。悍氣不能充周則寒。精氣不能滋息則熱。下之。則積滯去而精悍貫通。故瘥也。此承弦數多熱句來。

  猶雲弦數而小緊之謂。蓋弦而不數。雖小緊不可下故也。弦爲脈體不充。遲爲動機不續。俱陽虛之應。陽虛。

  則氣機內並而寒。外並而熱。或但寒而無熱。如五條之症者。溫之而陽氣自滿。使有升降之衝和。而無起伏之偏弊。故可愈。此足少陰及三焦之瘧。溫之而大氣一轉。其病乃散也。二句承弦遲多寒。本文自明。弦緊四句。凡兩段。又雙頂弦數弦遲而兼言之也。蓋謂弦數而緊者。緊爲寒診。數爲熱應。是本因感寒。而標則化熱。

  故寒熱叠見。而且先寒後熱者。從標本之性也。夫祛寒固宜發汗。祛寒之化熱者。尤宜發汗。故曰可發汗。如邪在太陽陽明之經。日久不傳。針之既奪其傳路。複瀉其余邪。如傷寒三陽經之例。故並亦可針也。至若弦遲而緊者。緊爲寒邪凝斂。遲爲真陽衰息。弦又爲衛氣削弱之診。是三陽部竭。而寒邪中之。不能根據髒腑經絡之陽以化熱。即經所謂牝瘧寒瘧之類。灸之者。以外火暖其真陽。如傷寒三陰經之例。故曰可灸也。但言灸而不言藥者。以上文有用溫之法。故僅言灸以互之耳。脈浮。爲邪欲上湧。脈浮而大。爲邪欲外泄。弦數而浮大。以吐能散氣。故可吐之以解其熱。弦遲而浮大。以吐能提氣。故可吐之以去其寒也。弦數爲熱。熱則風生。故不曰中風。而曰風發者。蓋指風從內熱而生之謂。風邪發乎肝膽。而其氣善逆。故寒熱交作而瘧矣。飲食消息。如積飲而爲濕熱者。其消息必渴。可去其熱飲以止之。積食而爲實熱者。其消息必能食而不大便。

  可去其實熱以止之也。

  病瘧。以月一日發。當以十五日愈。設不瘥。當月盡解。如其不瘥。當雲何。師曰。此結爲 瘕。名曰瘧母。

  急治之。宜鼈甲煎丸。

  鼈甲煎丸方鼈甲(一十分炙) 柴胡(六分) 人參(一分) 半夏(一分) 黃芩(三分) 桂枝(三分)

  芍藥(五分) 幹姜(三分) 阿膠(三分炙) 丹皮(五分去心) 桃仁(二分) 濃樸(三分) 赤硝(十二分)

  葶苈(一分熬) 瞿麥(二分) 大黃(二分) 烏扇(三分燒) 蜣螂(六分熬) 蜂窠(四分炙)

  紫葳(三分) 鼠婦(三分熬) 蟲(五分熬) 石韋(三分去毛)

  (鼠婦色如莺背白足。俗呼爲濕屎蟲。北地坑席下長有之。蓋亦走隙縫之陰類也。 蟲北方未見。浙江陰濕灰土中最多。大者徑寸。栗殼色。形如壁虱而大。亦縫絡中之陰蟲類也。)

  上二十三味。爲末。取鍛竈下灰一鬥。清酒一斛五鬥。浸灰。俟酒盡一半。著鼈甲于中。煮令泛爛如膠漆。絞取汁。納諸藥。煎爲丸。如梧桐子大。空心服七丸。日三服。(清酒一斛五鬥。猶雲以五鬥斛一斛之謂。)

  此謂瘧邪之在下焦血分者也。病瘧之人。假如以月之初一日發。月之初一。爲逐漸生明之候。是其邪在陽分矣。至十五則將生魄而屬陰矣。陽分之病氣。滿而將移。則陰分之平氣。更而用事。此二十四氣中之一氣爲病。氣盡則邪無所憑。而所承之治氣。又格而驅之。故當愈。設此期不瘥。則又以瘧爲陰邪。月屬陰象。故瘧邪嘗根據月之明晦。以爲聚散。且十二經與月。各有所屬。此月既盡。則次經之治氣代之。故當月盡解。是十五日愈者。則雲一經中之氣分爲病。月盡解者。則雲一經中之陰陽俱病。如其再不瘥。當雲此邪在何地乎。

  者。征也。如往迹未化。而可征驗之象。瘕者。瑕也。如美玉未純。而有瑕疵之象。夫瘧邪中人。不離氣血。氣血勝。

  則流行無滯。譬諸風之飄葉。水之流花。終歸烏有。而風與水無著也。若其人氣血不勝。則瘧邪沈于下焦陰分。寒熱交煎。則大腸之絡血。及腸外肝腎所管之孫絡血。有爲邪所結。而無流行之妙。比之大化中有未化之迹。純粹中有未純之疵。故曰結爲 瘕。瘧之所以自愈者。以血氣流行。而能托邪外出故也。今血與邪相結而爲 瘕。不特不能外托。而且有卵翼之義。故曰瘧母。是瘧母者。本身下焦孫絡中之死血爲之也。夫瘧爲外邪。外邪內薄。以氣血爲之關隘。故陽瘧不逾陰分。經瘧不傳他經。有十五日月盡自愈之例。瘧之母爲內邪。內邪外薄。則本身敗血之氣。與瘧並行爲祟。複何氣候經絡之限乎。故雖月盡不瘥也。治之或緩。則死血老而堅不可破。瘧將與死俱休矣。故宜急治之。但細按鼈甲煎丸。連竈灰清酒。凡二十五味。爲傷寒金匮中第一大方。品類既繁。冷異複夥。致使庸陋者望而畏卻。間或有以知味自居。稱賞诠釋。亦止大口嚼江瑤柱。而于仲景制方之精意。無有是處也。不知其妙想入微。以爲血結 瘕一症。合男婦凡三處。而攻去 瘕諸法。合前後凡兩路。其間攻血者。非理氣則偏。故輔之以辛溫。攻血者。非補血則弊。故佐之以滋潤。然後兼以治瘧之例。則瘧之母去。而瘧自無所容矣。至其用藥。縱橫錯雜中。卻條分縷晰。而眼光處處不離下焦血分。真如鴻門劍色。人第驚其掣電翻虹。而不知其微芒注意。俱在沛公也。何謂血結 瘕。合男婦凡三處乎。

  一則大腸之絡血是也。大腸爲多血之腑。瘧邪燒之。則幹熱下結。幹則從絡而吸血。熱則從絡而傷血。吸而傷之。其結在絡。故以性喜推糞。而善走大腸之蜣螂爲主。以鹹寒破血結之赤硝佐之。則其用意在大腸之旁絡可見矣。一則肝腎孫絡中之幽隱血是也。肝腎屬陰髒。孫絡爲細竅。幽隱之血在隙縫中。瘧邪以寒熱結之。則其血先泣而終敗。故以濕土中善藏善穴之陰類。而又能續筋活血之 蟲( 蟲一名灰鼈。亦名土鼈。兒童戲斷其腹。能複完合。拳棍家以爲跌撲秘藥。)爲主。以形則扁生。功則消瘀之烏扇。(烏扇即蝴蝶花葉。以其形似故名。但其葉從中扁開。故有扁竹花之名。仲景用之以走縫絡宜矣。)根行石縫。性複通利之石韋佐之。則其用意在陰竅及扁縫中。又可見矣。此二者。男子與婦人之所同也。其一則婦人之子宮。

  及血室之血是也。子宮清窈。非受胎則血室之血不注。而但有朝會之候。瘧邪乘之。則血得邪熱而滯結。故以多管多子而形似子宮血室之蜂窠爲主。而以聶聶潛行。性能動血之鼠婦佐之。則其用意在系胞等處。

  更可見矣。何謂攻去 瘕。合前後凡兩路乎。除桃仁動血破血。爲兩路公藥之外。其用逐瘀之大黃者。則直從腸中而下血于後陰。此一路也。其用利竅之瞿麥。佐以削堅瘦結之葶苈者。則旁從血管而下血于前陰。

  此又一路也。(血管細小。恐結血成塊而不能下。故佐葶苈以瘦削之。妙甚細甚。下血結于前陰。惟女子則可。以男子之前陰無血路故也。讀此則知從來女子之因 瘕而死于血枯經閉者。良可惜也。或問。既雲肝腎孫絡中之血。男婦相同。又雲男子前陰無血路。則其血當從何道去之。答曰。仍從大便去。傷寒少厥二陰之結血。俱主桃核承氣。其例不可類推乎。)然後以下走之芍藥。監行陽之桂枝、丹皮。而並入陰分。所謂理氣以攻血。領養陰之阿膠、紫葳。而深滋其津液。所謂補血以治結者是也。至于攻擊下焦之藥。其性陰翳。

  反而上乘。必生 脹。濟之以開痞之幹姜、濃樸。又所以防其漸而已。以上六隊。凡十八味。俱治瘧之母。而未及于瘧。瘧之寒熱嘔渴。必由少陽。故但以少陽之例。用小柴輕輕引之。則瘧邪自散。小柴湯論。見傷寒注。獨去甘草者。以邪在下焦。欲其從下以升發。故于甘浮者無取焉。鼈甲滋陰。配以鹹溫之竈灰。蓋取鹹能潤下。

  溫能破結之義。煮以清酒者。既用其善行。複用其滋潤也。以鼈甲煎包裹諸藥而爲丸。運窮工極巧之迹。降爲甘露和風。其潛滋默化之妙。能令窮泉之枯稿。乘春而複動矣。所結之 瘕。甯有不散者哉。

  師曰。陰氣孤絕。陽氣獨發。則熱而少氣煩冤。手足熱而欲嘔。名曰瘅瘧。若但熱不寒者。邪氣內藏于心。外舍分肉之間。令人銷铄肌肉。(照古本較正。有白虎加桂枝人參湯主之一句。而無下四句。)

  凡五邪中人。陽氣禦其寒。陰氣禦其熱者。常也。若陽不足以禦寒。而陰外乘之。則惡寒。陰不足以禦熱。而陽下從之。則發熱。然惡寒。則陽氣作勢而熱勝寒。發熱。則陰得主令而正勝熱。是陰陽相抱之妙也。若其人平素陰氣。原自孤絕。及瘧邪中之。陽氣與邪獨發。而無陰以濟之。則一發便熱。且胸中正氣。爲亢熱所傷。比之三伏晴幹。田禾之生意。有垂頭卷葉之象。故不足以息而少氣也。心有所虧。氣有屈者。冤之義也。今陽伸陰縮。火長水短。皆內虧裏屈之象。故殊覺幹煩而如有所冤抑矣。手足。指手心足心而言。蓋勞宮、湧泉。爲手足少陰之經穴。熱則陰氣孤絕之征。欲嘔者。火性上炎。陽氣獨發之症也。名曰瘅瘧。瘅者。單也。熱也。陽氣單病而獨熱之謂。與內經之所謂瘅瘧同義。但其症不因邪而因人。人身陰液一虛。不論風寒暑濕之邪中之。俱能從其有余之氣而化熱。熱邪相搏。而陰氣不足以濟之。則瘅瘧成矣。然就下文若但熱不寒觀之。則瘅瘧多先熱而後寒者。蓋陽氣自盛。既不逐邪而內並。且無陰氣出而夾呈于陽分。故不先寒而先熱。至于氣盛則滿。滿則必衰。此盈虛自然之道。故熱後生寒者。病瘅瘧者所必至之勢也。況內經所論溫瘧。以爲陰虛而陽盛。陽盛則熱。熱衰則氣複返入而寒。夫瘅瘧之名。就人身之陰虛言之。溫瘧之名。就天時之化氣言之。其實則一也。不寒。指熱之前後而言。承上文陰氣孤絕。陽氣獨發。而見種種等候之瘅瘧。若是既不先寒而熱。

  複不熱後生寒。是但熱不寒矣。夫瘅瘧與瘅瘧複有辨。以五髒各能藏邪。肝腎固多逆寒。而脾肺主氣。氣起則熱。而伏則寒。惟心爲陽髒而屬火。熱後不寒。是火熄尚有余熱之象。故知邪氣之內藏于心也。又瘧之作也。不外乎出三陽之舍。太陽則寒熱並見。少陽則寒熱往來。惟陽明不惡寒而惡熱。分肉爲陽明之部。故知邪氣之舍于陽明分肉間也。津液不足禦邪熱。而以肌肉當之。則其如銷铄也宜矣。

  溫瘧者。其脈如平。身無寒。但熱。骨節疼煩。時嘔。白虎加桂枝湯主之。

  白虎加桂枝湯方 石膏(一斤) 知母(六兩) 甘草(二兩炙) 粳米(六合) 桂枝(三兩去皮)

  上五味。以水一鬥。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此申言上文但熱不寒之病脈症治也。溫瘧。上條所謂瘅瘧。而先熱後寒者即是。陰虛陽盛之人。冬中風寒諸邪。深藏骨髓。至春。則其氣感而化溫。至夏。則其氣感而化熱。此蓋銅山外崩。鍾聲遙應。木華于春。栗芽于室之理。因時序之變。而邪亦隨之。故有牡瘧溫瘧等名。其實皆陰虛陽盛之瘅瘧也。溫瘧之熱邪。在陽氣中兩火不相照曜。且比之大暑大熱之天象。其暑熱之氣。在太虛而不可見。非若清冷陰寒之化。有雲物風霧之可憑也。故其脈。除當發時數大之外。未發及發後之脈。如平人也。身無寒。但熱者。亦兼熱之前後而言。骨節爲人身之坎澤。陰液之所注也。邪熱客而鼓之。故疼。津液供之不給。故疼而且煩也。陽無陰以自伏。而時時有上炎上衝之勢。故嘔。主白虎加桂枝湯者。前條不曰舍于分肉之間乎。分肉屬陽明。故以辛涼而走胃之石膏爲主。使浮緩之甘草以托之。佐以甘溫而善補胃液之粳米。以滋胃中之陰。然後憑潤肺之知母。徐徐上引之。則白虎本湯。是涼雨如酥而潤稿。加桂枝。是秋風掃熱以除煩。至其所謂邪氣內藏于心一半。則合下條蜀漆散以治之。另有奧義。仲景之心法。真于淵微莫測之中。卻又一絲不紊者矣。

  瘧多寒者。名曰牝瘧。蜀漆散主之。

  蜀漆散方 蜀漆(洗去腥) 雲母(燒二日夜) 龍骨(各等分)

  上三味。杵爲散。未發前。以漿水服半錢匕。溫瘧加蜀漆半分。臨發時。服一錢匕。

  寒時長而熱時短。寒多于熱。故曰多寒。非但寒不熱之謂也。按內經寒瘧論。夏傷于暑。汗出而腠理開發。因遇淒怆之小寒。藏于腠理皮膚之中。秋傷于風。而益其寒。則病成矣。夫寒者。陰邪也。風者。陽邪也。先傷于寒。

  而後傷于風。故先寒後熱。愚謂寒裏風表。是寒主而風客。故且寒多于熱矣。金匮之名牝瘧。即經所謂寒瘧者是也。俗解硬將多寒多字抹煞。而以但寒無熱爲牝瘧。謬矣。蓋瘧邪未有不見熱者。特有熱多熱少之異耳。況牝牡雌雄。禽獸之陰陽。猶人之曰男女也。誠如所言。因牝瘧之名。便謂有寒無熱。則將謂女人身中。全無陽氣溫熱也得乎。主蜀漆散者。其意以爲心氣出而禦夏。肺氣出而禦秋。此五髒與四時。各以類應之道也。今夏傷于暑。是心陽爲熱邪所傷。秋傷于風。是肺氣又爲風邪所傷。心陽肺氣。兩傷于上。故不能推散風寒。而致寒多熱少之牝瘧也。其治例只消將命門中之陽氣。升而上之。使其氣勻滿于心肺之間。則大氣一轉。其邪乃散。故以雲母、龍骨。體質沈重之石類。將蜀漆監至下焦。使之溫溫。上通下吸。而已足矣。蓋雲母之性。遇陰晦。則吐氣生雲而善升。遇晴明。則吸氣歸雲而善攝。燒至二日夜。是以火力奪晴明之造化。迨不用其善吐而升陰晦之雲。特取其善吸以攝風寒之氣者也。龍骨。前人俱誤認爲龍蛇之蛻。其實乃龍脈之石骨。所以通山川之靈道者。用以入藥。爲手少陰心主。斂神聚氣之真品焉。蜀漆。東垣稱其上補心氣。有飛針走線之功。蓋言其神速也。明明先以沈重石類。墜下蜀漆。然後俟龍骨、蜀漆。本天親上之性。從下焦升發其陽神以充心部。所以治其多寒之標也。俟雲母。本地親下之性。從上焦吸取其陰邪以歸子虛。所以治其牝瘧之本也。各用等分者。使勢均力敵。不相牽制。可以各行其性也。未發先服者。乘風寒之陰翳未起。而使陽光升滿膈中。逼陰邪于下。俾雲母之就近吸之者。尤易易也。至于溫瘧亦主此散。特加蜀漆半分。直是壺天勝境。恍惚間另是一番世界。吾不知仲景當日。從何得此妙用耶。蓋溫瘧之邪氣。內藏于心。服白虎加桂湯以治其分肉之所舍。而未及其所藏也。故以飛走心經之蜀漆。用至折半而爲君。龍骨之入手少陰。原屬本性。又得蜀漆之兼力以趨之。則其入心。更與之同速矣。夫蜀漆、龍骨。同心合德。以奉心主。則雲母亦因之而上浮。于是雲母則倒吸陰精以上滋。龍骨則通提腎氣以相濟。而所謂陰氣孤絕。陽氣獨發者。可得其平矣。

  然後蜀漆以飛走之性。散其所藏。則少氣煩冤之諸症亦解。一湯一散。合表裏而兩治之。則瘅瘧中之但熱不寒。而名溫瘧者。甯有不冰釋者哉。臨發時服。以發則所藏盡出。而去之無所留遺故也。

  中風曆節病脈證治第五

  一條 夫風之爲病。當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爲痹。脈微而數。中風使然。

  本經之中風。與傷寒論中之中風。其不同者有二。以傷寒論之所謂中風者。單是冬月之寒風。故其遺暑濕燥火。而獨入寒門者此也。寒風兩襲經絡。而交爭于營衛。故立見發熱等之表症。此則三時之風。以其不兼寒氣。故但覺營血微煩。而衛氣不密。因循時日。而不即發者。一也。又傷寒所言之風寒。單是外邪。故外邪一散。了無余事。本經所言者。又是三時之風。平素襲入。風氣通于肝。因而外邪與肝髒之虛相結。及上焦之陽一虛。不拘經絡腑髒。隨其虛處。而肝以陰髒之氣。變動生風。且挾外邪而暴中之。如二條三條之症矣。是比傷寒所言之風。多一肝髒之虛邪。二也。知此二者。則傷寒金匮。其中風之名同症異。並遲速微甚之機。俱洞徹矣。此陽虛之人。外風中入經絡。而營衛痿頓。未經勾結髒邪。而爲中風之輕症者也。蓋謂人身肢體。惟是衛陽外密。營陰內主。故得幹健坤順之用。而輕便靈動者此也。若陽氣原虛。外風中入。則風邪持陽而耗陰。

  陽氣受持。則失其健用而軟弛。陰液漸耗。則失其順正而硬強。此不遂之所由致也。但風屬陽邪而善走。不拘或左或右。中則從巅至末。而半邊之身。俱不遂者勢也。若或但見一臂不遂。則是痹著之病。另見痹門。不可誤認爲陽邪善走之風因矣。下文又言不遂之脈以證之。夫風性疏洞而善汗。且屬陽熱之邪。善汗。則汗泄而衛陽益虛。故脈微。陽熱。則液傷而營陰自短。故脈微而且數也。言半身不遂之症。診其脈又微數。則是確爲中風使然。而非痹病無疑矣。微數、就營陰衛陽而言。則知脈亦指寸口。與下文二條三條同一診法。然則主桂枝湯以散風。加人參、附子、以補其微。加當歸、阿膠、以滋其數。或不失仲景之意乎。

  二條 寸口脈浮而緊。緊則爲寒。浮則爲虛。寒虛相搏。邪在皮膚。浮者血虛。絡脈空虛。賊邪不瀉。

  或左或右。邪氣反緩。正氣即急。正氣引邪。 僻不遂。邪在于絡。肌膚不仁。邪在于經。即重不勝。邪入于腑。

  即不識人。邪入于髒。舌即難言。口吐涎。

  此平時外風中入。而與肝髒之虛邪相結。于是皮膚經絡腑髒。各隨虛處。而外鼓上浮以暴中之者也。上條是未經勾結髒邪之風。故直曰風之爲病。又曰中風使然。此則已經內通肝氣。變動而出。故但曰邪而已矣。

  脈之寸口。在表。應皮膚經絡。在上。應頭目口鼻。在內。則腑應膻中。髒應心肺者也。今其脈舉之得浮。按之而緊。緊則寒氣凝斂之象。浮則陰血空虛之象。寒虛兩相搏于寸口。以寸口之在表者斷之。則先是皮膚之大血空虛而見浮。肝木之陰邪外鼓而見緊。故知邪在皮膚也。此時若主桂枝湯以走皮膚。外加補血之當歸。以平其浮。加祛寒之附子、麻黃。以緩其緊。則賊邪猶可瀉也。夫浮者。分肉之大血虛也。大血既虛。則托于皮膚中之絡脈。其營血之虛更可知。彼皮膚猝暴之邪。如同流賊。經久不瀉。則乘虛而貫入絡脈。于是從絡而或左或右。各隨所注而上頭目。邪勝。則正不能束邪。故受病一邊。反覺寬緩。正不勝。則邪反乘正。故不受邪一邊。便覺緊急。邪滿正虧。常相侵犯。如正氣之引邪以自就者然。則口鼻反向不受病一邊而 僻。且莫能自主而不遂矣。邪在于絡四句。又補言浮者血虛一段。以申明首條當半身不遂之意。蓋謂血虛而絡虛者。不特一 僻已也。或左則左俱病。或右則右俱病。小絡少血。而以氣通肌肉者。故受邪。則捍格而氣不通。

  此不仁所由見也。大經少氣。而以血養筋骨者。故受邪。則遲謾而血不周。此重而不勝所由見也。蓋善行數變之風邪。病則半身不遂。有必至之勢者、此耳。下文入腑入髒兩段。又從浮緊之脈。推展而言其重症也。夫即寸口而診其內。左手之腑屬膻中。膻中如政府。爲心君出入之靈道。浮則心氣上虛。緊則寒斂而神明內閉。故邪入其腑。即不識人。右寸之髒屬肺。肺金主聲音。系靈機出納之橐龠。浮則肺氣內虛。緊則寒切而管簧勁急。故邪入其髒。舌即難言。且此髒主遊溢精汁之權。浮則有升無降。浮而緊。爲寒液上泛之象。故口吐涎。左寸不言心而獨言其腑者。以入心則死。無症可言故也。門人問曰。中風爲髒邪。各因虛處。而外鼓上浮以中之者。既聞其義矣。夫入髒入腑之症。並見皮膚經絡等候。是從下焦而上入腑髒。因而由腑髒之胸分。溢出于經絡皮膚之表。其理可以神會。每見皮膚經絡之症。識人能言。則腑髒之未病。鑿鑿可據。若謂上從太陽之胸分而外出者。則膻中及肺。一髒一腑。皆麗胸中。邪既從此經過。則腑髒安得不病。而獨皮膚經絡乎、既不從胸分而外出。敢問何由而中于表。竟與腑髒不涉耶。答曰。太陽管皮膚經絡。固矣。其陽明等五經之氣。各另開門而自出其經絡。以附于太陽之表。此蓋由本髒之經。而出之太陽者也。

  三條 寸口脈遲而緩。遲則爲寒。緩則爲虛。營緩則爲亡血。衛緩則爲中風。邪氣中經。則身癢而瘾疹。心氣不足。邪氣入中。則胸滿而短氣。

  遲、就至數之不及四五至而言。緩、就體狀之懈弛松寬而言。陽氣微。而鼓動之機不能貫珠連續。則遲。故曰遲則爲寒。精悍衰。而不能充滿脈體。則緩。故曰緩則爲虛也。夫寸口之外應者。則主營衛經絡。今其部位見緩。若系中取之而在營分。則精血衰而不能充于脈中。故爲松寬不飽之象。則知緩爲亡血所致矣。此句是客。若系浮取之而在衛分。則是悍氣衰而不能令于脈外。故爲懈弛不挺之象。則知緩爲中風所致矣。此句是主。以下文單言氣而不言血故也。營衛屬經表。是邪已中其經矣。于是經氣自虛之因。則經大氣小。而串動如蟲行皮中。故身癢。中風之因。風爲陽邪而善化熱。則傷其絡血。而發爲忽起忽落。半含半露之瘾疹矣。

  又寸口之上應者。則主心肺胸膈。今其部見緩。則是心肺夾空之氣不足。以致風邪入于其中。胸中爲真氣氤氲之位。邪氣乘之。則相犯而不容。故滿。又胸中爲息道遊溢之鄉。邪氣入之。則機滯而艱澀。故短氣也。

  此承首節。而言陽虛之人。外風中入經絡。而爲未經勾結髒邪之症也。但細按本篇前後。共論九條。計方二道。除下文等六條。俱論曆節外。而論中風者。止此三條。又除第一條及第三條。言單中外風之外。其言兼中髒邪者。僅有第二一條。且後文兩方。俱確系曆節治例。而中風一門。並無方藥。殘缺無疑。嗟乎、照妖之寶鏡失圓。垂世之鼎彜折足。真令人飲恨無窮也。海內藏仲景全書之古本。或原文具在。或論條方治。有坊本所遺失而未經載刻者。倘能賜教示知。以廣鄙陋。是有望于博雅之君子焉。

  四條 寸口脈沈而弱。沈即主骨。弱即主筋。沈即爲腎。弱即爲肝。汗出入水中。如水傷心。曆節痛。

  黃汗出。故曰曆節。

  寸口。當指左心右肺而言。右寸之脈屬肺。肺主氣而配天。天者。高遠之象也。故其脈常浮。今反浮爲沈。是肺氣下郁之應。又肺腎爲子母。腎藏精而主骨。肺脈下沈。是肺以金母之氣。而下伏于腎子之骨間矣。故曰沈即主骨。沈即爲腎也。左寸之脈屬心。心主血而應夏。夏者。開張之象也。故其脈常來盛去衰。今反盛爲弱。是心血內滯之應。又心肝爲子母。心脈內弱。是心以火子之液。而內結于木母之筋脈矣。故曰弱即主筋。弱即爲肝也。夫諸筋皆屬于節。節者。神氣遊行出入之所。又陽氣者。柔則養筋。今神氣內郁下伏。不能遊行出入以養筋。其故何也。惟是夏月及用力而汗出。則心肺之氣血。正在發揚。若乘此入水。則水寒之氣。束肺抑心而下結。內伏于筋骨之節縫。故曆節痛。黃汗出者。郁水寒而成濕。郁氣血而生熱。濕熱交並于曆節之外故也。此言曆節之成于寒濕者。

  五條 趺陽脈浮而滑。滑則谷氣實。浮則汗自出。

  此即汗自出之脈。而概言受病之因。不提曆節者。以汗自出之人。有成中風。如本篇之一條三條症者。有成風濕。如濕門之五條八條症者。不止一曆節。而曆節亦在其中。故但言其脈症。以爲受病之地而已。蓋謂汗出入水。其病曆節。固如上條所雲矣。但凡汗多之脈。便宜自防。不但不得入水。並亦不可被風也。倘若趺陽之胃脈。浮而且滑。滑爲津液完聚之象。滑見于胃。則胃中水谷所化之氣自實可知。浮爲在表。滑從浮斷。則其津液不輸他髒別腑。而上蒸外泄以爲表汗。又可知也。夫胃中之津液。自實而不輸髒腑。則筋骨內失所養。加之汗出。則衛氣必衰。而風邪易犯。此與勞汗當風。及汗出入水。同具受病之地。雖中風、風濕、曆節等候。

  未辨所成。然皆不可不防微杜漸者也。按李氏舊注雲。前節汗出。則腠理開而受風。入水。則寒氣勝而透骨。

  故濕流關節。曆節而痛。是外因也。此節趺陽脈浮滑。胃中水谷濕熱之氣。蒸發于外。以致汗出受風。亦曆節而痛。是內因也。汗即是濕。汗出受風。是亦風濕相搏之症。全注中如此等議論。不可多得。但按本經第一篇。

  仲景以從內出外者爲外因。從外入內者爲內因。李君倒置言之。未免從俗而失本經之旨。當分別觀之耳。

  六條 少陰脈浮而弱。弱則血不足。浮則爲風。風血相搏。即疼痛如掣。

  少陰。指尺部而言。謂足少陰腎經也。浮脈。即瞥瞥如羹上肥之謂。非藹藹如車蓋者。蓋少陰浮而有力。則當浮出表分。不合見筋骨之曆節痛故也。弱。如弱水不能載羽之象。掣痛。即掣肘之義。謂痛如把持而不得屈伸也。足少陰腎髒。其所主在骨。其經脈則由本髒出脊。下行足內 之後側。而終于湧泉。且是經氣嘗不足。

  而血嘗有余者也。其脈。如石投水中。泛泛而悠揚下沈者爲正。今其脈如羹湯上之油珠。瞥瞥然而上浮。及少按之。則如弱水之不能載羽而又見弱。夫脈之所以不弱者。以氣能載脈。而血能載氣故也。則氣不足以載脈而弱。謂非血不足以載氣之所致乎。且弱從浮見。則知弱非髒中之精不足。而爲本髒經脈中之血不足無疑矣。風爲陽邪。嘗欲外洞。故浮。且浮從弱斷。則是因經脈之血短。而風邪乘空入之。以致正氣從邪而上浮。故曰浮則爲風也。以陽熱之風。與不足之血。兩相搏結于經脈。于是從少陰之經脈。而溢入骨節。則風熱煩疼。血虛幹痛所必至矣。此曆節之因于少陰血虛而風中之者也。

  七條 盛人脈澀小。短氣。自汗出。曆節疼。不可屈伸。此皆飲酒汗出當風所致。

  盛人。兼肢體魁梧。肌肉豐濃而言。盛人、當陰陽兩足爲合。乃其脈澀小。澀則血虛。小則氣弱。是脈不充形矣。

  且驗其外症。呼吸孱而短氣。則與脈小之氣弱相應。自汗出而液傷。則與脈澀之血虛相應。合之曆節疼而不可屈伸。則因疑可以生悟矣。夫現是盛人。則脈症不該虛弱。現病虛弱。則其人不合尚盛。是知爲飲酒汗出當風所致之暴病矣。蓋盛人原是煩熱。加以浮熱之酒性。兩熱相灼。則蒸出脾胃心肺之液而汗出。汗出則血傷。故脈乍澀。又汗出則氣泄。故脈乍小。且汗出而氣血兩虛。故當風而風得以襲之。而成曆節耳。暴病于盛人尚無所損。盛人非飲酒安能暴病。仲景之診法。何細密至此哉。

  八條 諸肢節疼痛。身體 羸。腳腫如脫。頭眩。短氣。溫溫欲吐。桂枝芍藥知母湯主之。

  桂枝芍藥知母湯方桂枝(四兩) 芍藥(三兩) 知母(四兩) 防風(四兩) 麻黃(二兩) 附子(二兩炮) 白術(五兩)

  甘草(二兩) 生姜(五兩)

  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溫服七合。日三服。

  此總承上文四五六七諸條。而言其症治。故不曰曆節。而曰諸肢節疼者。猶雲寒濕、風濕、中風。諸樣肢節疼痛之謂。 羸。肌肉瘦削也。六經之用。經絡外走。骨節內通。然後使水中之壬上升。火中之丁下降。骨節病風濕。則陽液不升。故身體 羸。陽氣不降。故腳 如脫也。風淫巅疾。故頭眩。濕淫氣滯。故短氣。溫溫欲吐者。風濕交持。而陽明中土。有化霧上騰之象。主桂枝芍藥知母湯者。真功極窮泉。用周天表者之所經營而得者也。夫四條之汗出入水。是水寒抑其汗而成濕。以入骨節者。五條之胃實自汗。雖不言濕。而于言外。見自汗者爲風所襲。必將郁其汗而成種種之症者。七條之酒汗當風。是風邪蔽其汗而成濕。以入骨節者。則曆節之候。除六條血虛而單中風之外。余皆濕因。以腎爲水髒而主骨與濕相召。故直入其所主之骨節。則治例當注意在腎家矣。但腎中陰陽自足。則雖中風濕。勢必外推于自汗。下推于小便。而令其邪自去。何得安然遺于骨節。而成曆節等候乎。則腎氣之衰弱。已鑿鑿可據。虛則補其母。離桂枝芍藥知母湯。將誰任乎。知母色白。而味淡氣薄。色白應西金。氣味淡薄。則輕清應在天之象。故爲肺家第一專藥。此救肺之白虎湯用知母。補肺之百合知母湯用知母。又其確證也。以辛溫之桂枝。與之平配。則桂枝因知母而直入肺家。是以桂枝之辛。挑動肺氣。而以其溫通和肺神也。又恐辛甘之性。從上發汗。而不下入腎經之骨縫。故又佐以酸斂之芍藥。少少下引之。而使辛鹹溫熱之附子。一直接入腎髒。然後君以燥濕之白術。散濕之生姜。臣以甘緩之甘草。使培骨節之土氣。總交于發越之麻黃。又從筋骨間。而徐徐透爲微汗也。殿之以防風者。防風能密衛氣。恐風濕去。而複爲風所襲耳。然則以附子爲入腎之向導。以白術、生姜、甘草爲除濕之中軍。以麻黃爲班師之首領。以防風爲留鎮之善後。以桂枝、芍藥、知母。原爲後軍之督率。而不意便道中。卻收去風之奇捷矣。神哉方也。六條之少陰血虛。單中風而成曆節者。雖無郁汗之濕。其腎氣之虛。與中風之宜從汗解俱同。以鄙意擬之。于本方去除濕之白術、生姜。換補肝血之當歸。補腎血之生地。則易一主將。而全軍俱變矣。

  故其曰主之者。是以此方爲主。原與人以神明進退之用。而與他處之曰宜某湯者。其文例不同也。

  九條 味酸則傷筋。筋傷則緩。名曰泄。鹹則傷骨。骨傷則痿。名曰枯。枯泄相搏。名曰斷泄。營氣不通。衛不獨行。營衛俱微。三焦無所禦。四屬斷絕。身體羸瘦。獨足腫大。黃汗出。胫冷。假令發熱。便爲曆節也。病曆節。

  不可屈伸。疼痛。烏頭湯主之。

  烏頭湯方 川烏(五枚、 咀、以蜜二升、煎取一升、即出烏頭) 麻黃(三兩) 黃 (三兩)

  芍藥(三兩) 甘草(二兩、炙)

  上五味。 咀。四味以水三升。煎取一升。去滓。內蜜煎中。更煎之。服七合不知。盡服之。

  五行各具陰陽。如甲乙壬癸等類。而其性情好惡。常相反而不相同者。以陽生則陰死。陰生則陽死。故也。比如甲木生于亥。乙即死于亥。乙木生于午。甲即死于午。壬水生于申。癸即死于申。癸水生于卯。壬即死于卯之類。夫肝爲木髒。木中甲陽而乙陰。甲主陽神。外流其余氣以應筋。故性喜調暢。而內經以辛補之。以酸瀉之者是也。乙主陰象。內固其形髒以應肝。故性喜斂束。而金匮以酸補之者是也。然甲生則乙死。過辛而傷其形髒之肝。乙生則甲死。過酸而傷其余氣之筋矣。蓋酸則斂肝之陰血者。並斂其養筋之陽氣。筋失陽健之用。故緩。名之曰泄者。肝血不與筋俱。而其氣亦漸散泄也。腎爲水髒。水中壬陽而癸陰。壬主陽神。外流其余氣以應骨。故性喜鎮靜。而內經以甘補之。以鹹瀉之者是也。癸主陰象。內固其形髒以應腎。故性喜降潤。

  而金匮以鹹補之者是也。然壬生則癸死。過甘而傷其形髒之腎。癸生則壬死。過鹹而傷其余氣之骨矣。蓋鹹則抑腎之陰精者。並抑其強骨之陽氣。骨失陽健之用。故痿。名之曰枯者。腎精不與骨俱。而其氣亦漸枯槁也。骨之陽病而枯。筋之陽病而泄。兩相搏結。則是肝腎斷其所養。而筋骨之氣漸泄。名曰斷泄。不亦宜乎。

  以上言肝腎筋骨之自爲病也。經絡之營氣。雖化于胃中之水谷。然實與肝腎之精血相貫通者也。肝腎病斷泄。則營氣以不通而漸微。其胃中所化之悍氣。又乘營陰而出爲外衛者。營氣既微。則衛不能獨行而自盛。故營衛俱微矣。此言肝腎病于內。因而營衛亦病于外也。禦。如執禦之義。上焦胸中之陽。中焦胃分之陽。

  下焦命門之陽。皆以精血爲車。而禦之以周行者也。肝腎之精血。內斂下伏。則三焦之氣。無所乘駕。而漸冷之意。亦在言外矣。此言肝腎病于下。因而胸中胃分。亦病于上矣。四屬。即指上下內外也。承上文而言酸收鹹降。使精血內斂下伏。以致肝腎之陽。內病下病。于是營衛外微。三焦上弱。而上下內外之四屬。俱捍格而有斷絕之勢矣。經絡之營衛俱微。故身體羸瘦。肝腎之精血。爲酸鹹之味所斂伏。故獨足腫大。黃汗出也。陰氣自伏。則陽氣自微。故胫冷。即上文筋緩骨痿之理也。假令發熱。則是陽氣不獨行。而郁于筋骨之縫。其爲曆節無疑。此言曆節之外症。以證其四屬斷絕之意。主烏頭湯者。以通陽透節之烏頭爲主。而用蜜熬以爲煎者。取其留連胃中。以爲內通外達之地。然後以甘緩之甘草。破芍藥之酸斂。而特令其引烏頭之陽氣。內入筋骨。以實表之黃 。監麻黃之發越。而特令其引烏頭之陽氣。外行營衛。將肝腎之伏陽一起。則蒸其精血。而與三焦營衛。複得交通矣。至其純用辛甘之味。不特辛以破酸。甘以救鹹。且病機發于補陰而賊陽。故方意專于升火以運水也。

  血痹虛勞病脈證治第六

  一條 問曰。血痹從何得之。師曰。夫尊榮人。骨弱。肌膚盛。重困疲勞。汗出臥。不時動搖。加被微風。遂得之。但以脈自微澀。在寸口關上小緊。宜針引陽氣。令脈和。緊去則愈。

  皮膚及經絡中之血。凝而不流者爲血痹。痹者。卑也。著也。正氣卑弱。而血液有沈著之象。故曰痹。仲景設爲問答。而言尊榮人欲多。則精耗髓空。故其骨軟弱。養濃。則氣熱薄浮。故肌膚豐盛。骨弱。則不能內強。肌膚盛。

  則不勝外任。皆不堪疲勞之應。若困于鞅掌。及房室等事。疲其筋骨。勞其形體。則煩熱而其氣益浮。故汗出而倦臥也宜矣。然精虛氣浮。因疲勞而致煩汗者。其虛陽未及安插。而諸節煩疼。不能安臥。故不時動搖者常也。動搖則生微風。謂不乘汗出之隙。而被之也得乎。夫所以行血者氣也。今風邪所被之處。則其氣遺血而內縮。血以不得氣導而欲凝。遂得此血痹之病矣。以上言初得之因也。微者。陽衰氣弱之應。澀者。血流遲緩之應。人身精悍之氣。充滿流行。則血液隨之而輪轉無滯。脈自微澀。則其陽氣之鼓動。原自淺軟。因而陰血之流行亦自遲慢也。此句言其脈之大概。小緊。即弦脈之細而微急者。弦脈屬木。于邪爲風。又弦而細小。

  爲陽衰之診。夫寸應表而關應裏。今從寸口至關之上。則不表不裏而正應營分。于營分而得風賊陽微之脈。則其血之痹可必也。以上二句。猶雲但看六部大概本脈。原自微而陽虛。因之澀而血慢之人。又加寸口至關以上。弦而小緊者。便是風賊陽微。而爲初得血痹之候也。針法。以毫針作三刺入穴。候一二呼。或三四呼。則本經真陽之氣以護穴而裹針。使針尖堅重而不可轉。然後從緊處緩緩推運。則針之引陽。如袅絲卷線而至穴下。故曰針引陽氣。然陽者正氣也。正複。則風邪自散。而所痹之血。仍從氣而俱行矣。故曰脈和緊去則愈。然則針之而脈未和。緊未去者。其亦下條黃 桂枝加生姜去甘草互詞耶。此言初得之治法。一則以所痹之血未老。故引本身之陽氣。迎而導之。而其痹複通。且此條重寸口關上四字。以寸口關上。爲在上在表之應。在上。應肩背肘臂。在表。應經絡皮膚。其痹淺。故可用針以引其氣耳。經穴不能備載。另詳銅人圖注。

  二條 血痹。陰陽俱微。寸口關上微。尺中小緊。外症身體不仁如風痹狀。黃 桂枝五物湯主之。

  黃 桂枝五物湯方 黃 桂枝 芍藥(各三兩) 生姜(六兩) 大棗(十二枚)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溫服七合。日三服。

  血痹二字。具上條尊榮人八句在內。蓋謂痹症之已成者。故直謂之曰血痹。陰陽。指關之前後而言。微者。上文微澀之互詞也。猶言六部之脈。大概俱是微澀。而寸口關上尤微。則其精悍之不充可見。獨于尺中。仍從微處。兼見小緊。小緊爲痹脈。尺中小緊。則爲在裏在下。而其痹當應胸腹腿足矣。身體不仁。詳別見。風痹與血痹。邪同而受傷則有辨。蓋風邪傷氣。氣因避邪。挾血而縮入者爲風痹。風邪傷氣。氣因避邪。遺血自縮者爲血痹。是血痹之爲病。委民衆父老退避三舍而去之之象。風痹之爲病。讓空 以與狄人之義也。如風痹狀。但指不仁一症而言。故外症十字當作一句讀。以血痹較風痹多掣痛故也。主本湯者。蓋因此症。原屬氣虛血謾。風邪被之。正氣自卑。而血液凝著之所致。則補氣爲第一義。祛風爲第二義。行血爲第三義。故以補氣之黃 。加于祛風之桂枝湯內。而行陽活血。各得其妙矣。倍辛溫之生姜者。所以行黃 之性。而使虛陽收恢複之功也。桂枝湯內。獨去甘草者。以小緊見尺中。痹在抱陰之胸腹。及下部之腿足。故不欲使甘緩者浮之中上也。不啜熱粥。如桂枝湯之服法者。原以氣虛血滯而致痹。恐因汗而反泄其氣血故也。

  三條 夫男子平人。脈大爲勞。極虛亦爲勞。

  平人。指無故者而言。如傷暑、酒後、等類。俱能使一時之脈浮大。是其人不平。故脈亦以不平見也。若其人平平無故。而脈以大見者。則知其爲勞也。蓋腎爲強力之官。所以藏精而化氣者也。精滿之人。用力。則精能鼓氣于飽滿而外施。不用力。則精又能攝氣于虛無而內伏。故雖勞。而不覺其爲勞也。若精衰氣餒。勉強任勞。

  既不能鼓以充之。複不能攝以伏之。則神浮氣張。而脈大矣。此句是就其脈之外面上面而言。極虛句。又推開脈大。另就脈之裏面底面而言。猶雲平人浮取而大。沈取而虛。固是勞脈。若平人浮之雖不見大。單是沈之而脈見極虛者。亦是勞脈。蓋既爲無故之平人。安得極虛至此。是必先因勉力任勞。將在裏在下之微陽虛氣。盡情外骛。而中無所有之象故也。然同一勞。而其脈有浮大極虛之別者。因凡人表裏之氣。斷不停勻。

  表氣較密。則勞而無汗。故煩熱之勞氣郁冒在外。而脈見浮大。若表氣更虛。這一勞便汗。裏氣有一往不停之勢。故在表。不以浮大見。而在裏。單見極虛矣。自此至後文十七條。俱從首條重困疲勞句。而言其變脈變症也。蓋謂勞汗被風。則風邪滯血而爲血痹。其不被微風而自成勞症。則又有種種之候雲。門人問曰。謹按傷寒論。惟經前經後。熱入血室。另立婦人之條。余俱男婦同論。即金匮全經。除妊娠一門。專論婦人外。余亦通論男女之條也。獨虛勞卷中。自三條、四條、五條、及七條、十條。俱以男子冠之。夫冠以男子者。是與婦人女子無與之義也。且六條曰陰寒。精自出。八條曰陰頭寒。九條曰失精。十三條曰亡血失精。十四條曰夢失精。則其無男子字樣者。而所論者亦屬男子也。雖九條曰女子夢交。十三條曰婦人則半産漏下。正惟提出女子婦人二症。而其余俱論男子益可見矣。將以爲勞。僅男子之病也。則今之婦人女子之病勞。而且死于勞者。何多耶。若謂同禀天地之陰陽。父母之精血而生之者。其病機當無所區別矣。仲景何獨忍于婦人女子之勞且死乎。答曰、淵哉乎問也。此陰陽之奧府。軒岐之玄竅。仲景獨于仰觀俯察中得之。而著爲金科玉律之文。後之君子。雖東垣、丹溪輩。猶未之或知。況其他乎。子姑坐而語汝。夫立極于陰、而其用在陽者。天之道也。立極于陽。而其用在陰者。地之道也。男子得天之化。故立極于肝腎。而以心肺爲用。心肺者。神氣之所托也。根蒂之陰。虛于下。而不能縱送。則神氣之陽。餒于上。強力而用之。凡曰支、曰持、曰鼓、曰努者。皆氣也。

  氣不勝。則名爲勞。是勞之爲病。其機雖伏于肝腎。而病實成于上焦氣分者也。婦人得地之化。故立極于心肺。

  而以肝腎爲用。肝腎者。血液之所注也。根蒂之陽。空于上。而不能提攜。則血液之陰。瀉于下。不禁而用之。凡曰崩、曰帶、曰漏、曰淋者。皆血也。血不繼。則名爲枯。是枯之爲病。其機雖發于心肺。而病實成于下焦血分者也。然則勞爲男子之氣病。枯爲女子之血病。其初症各不相蒙。故言勞而每冠以男子者此也。至于枯之爲病。發于心肺之不能上提。而陰血下脫。久則又以陰脫之故。而陽氣益虛。則下陰之濁質上乘。而見煩熱上氣。痰涎喘咳等候。始與男子之勞症頗同。勞之爲病。發于肝腎之不能下固。而陽氣上空。久則又以陽空之故。而陰精愈脫。則殘陽之虛氣下陷。而見亡血、失精、盜汗、清谷等候。始與女子之枯症頗同。故論男子之勞。

  而兼曰女子夢交。婦人則半産漏下者此也。且子亦知婦人女子之所以無勞。並其病且死者。似勞而實非勞之故乎。夫勞以氣言。婦人女子。本坤地之順承。其氣常主靜而不用。故雖多欲而無房室之勞者一也。不觀青樓中人者乎。人盡可夫。經數十年而未聞有勞且死者。可證矣。又婦人女子無用氣之任。如所謂支持鼓努以傷其氣者。二也。即山鄉窮谷。亦有操井臼之勞者。然其心思愚樸。肺氣完固。則又不能爲勞所病矣。

  此婦人女子所以無勞之道也。然則子之誤認爲勞者何因乎。推原其要。皆責之手少陰。而分之。則有順逆兩境。逆境二因。曰灰悔。曰嗔怒。順境二因。曰媲妮。曰不夫。二者。皆倉公所謂欲男子而不可得之類也。夫先甘後苦。先逸後勞。以至事去莫追。此生難挽諸境。致不能堪。于是神息則如火之漸灰。氣卑則如心之抱悔。

  神氣日削。而不能上提。則下泄之諸症見矣。若夫婦姑反唇。黃紫競色。伯姊多乖。良人不德。齒上鋒芒。眉頭戈戟。情理外持。懊 內積。伏嗔噎怒。木郁成火。馬刀懸瘿。腋下乳左。堅腫切痛。此猶外苦。怒鼓嗔橫。氣不中聚。陽上暈眩。陰下流注。陰陽決離。良工之所莫愈者也。至于順境二因。其機皆發于男女。但淫火之由來。有內外之別。從內出者。並無見聞感觸。因腎精充足而自奮。壬水之氣上交。而心中丁火。始有洋溢飛走之象。

  是陽道陰庭。先已動跳于下。而淫心後覺者。比之冬至之管灰吹動。而漸蒸爲大地陽春之義也。從外入者。

  心腎本自空寂。因耳目見聞。入通心主。君火之愛慕熱于上。則由心系之絡腎者。如郵傳馬遞。而交通命門。

  命門者。相火也。君相合德。則雷令風行而下頒。男之陽道。女之陰庭。以火氣吹之。而動且跳矣。是所謂外入者。由自上而下者也。仙家以外入者。謂之種莳藥苗。內出者。謂之天然藥苗。其逆則成丹。另有奧義不論外。

  而順則成人之道。男女一交。則火從水去。氣逐精消。譬諸天地媾。而雲行雨施。則煩熱躁濕之郁氣頓解。而清甯各得其所矣。若夫白晝清虛。緣窗深奧。風流夫婿。撩鬓畫眉。輕薄郎君。簪花勻面。在男子以爲乘一時之興。而不知受之者。早心怡神蕩。而飛馳外入之淫機矣。夫君相之火。交煽于兩腎間而無所事。則其火既不能下泄。複不能上回。而橫流于帶脈。帶脈得火氣之吹噓而作脹。故初症則兩腰沈墜而疼痛。且如欲大小便之狀而不得。繼則化爲白淫而下注者。真氣推而送之也。然而一波未平。一波複起。初以心氣乍動。而腎精乍泄。久則心氣虛于上。而腎精之帶下者成路矣。推而廣之。同床禦外家。明火焚妻。隔被調妻。暗刀刃外家。

  而于天命何尤哉。此媲妮之流毒如是也。若乃火勝血熱。氣薄精稀。其人好淫而易泄。好淫。則多無端而勾引其生春。易泄。則每有合而抛捐于中路。此致蕙死蘭枯。較之媲妮者爲尤速。謂之不夫。不亦宜乎。凡此二因。比之天氣下施。地氣上應。雲稠陰重。雨腳正懸。爾乃天氣忽收。地氣不攝。淫光燭空。虹環青紫。燠熱塞氣。

  潮濕欲流。民物躁擾。髒腑烏能堪此乎。況帶淋之所注者。陰血之變相也。血泄則氣衰。故月事不以時下。舊血不去。新血不生。其不成枯症而死也得乎。夫倉公所謂欲男子而不可得者。是言無夫而生內出之因。不知有夫無事之媲妮。及有夫有事之不夫者。其外入之因。理同。而病機則一。故曰皆其類也。門人曰。婦人女子。無勞症而但有枯症。且其所以致枯之因。千古未聞。夫子發此精鑒之奧。請記之注後。以與男子之勞症相爲發明。余不能違。故並附于此。

  四條 男子面色薄者。主渴及亡血。卒喘、悸。脈浮者。裏虛也。

  此言勞之根源。先由于陰虛之故。一句言色。二三四句言症。五六句言脈。皆一意也。蓋謂面者。髒腑精華之所聚。而其色者。陰陽氣血之所榮也。但氣爲外充。血爲內襯。如以素缟而裹朱紫之狀。殊覺蘊藏之無盡者。

  此氣血深濃之善色也。若面色單薄者。在女子。因其血室有盈虛消長之妙。故不在例內。若男子。則自少至壯。俱以陰血爲根蒂。而無所盛衰者。今面色單薄。是但有氣而血不足以襯之之象也。夫色薄既爲血虛。而血虛之不足以自潤者。必借滋于外水。故知其主渴也。男子之血不當虛。而面色以血虛見。故知其必從或吐或衄而亡血也。渴與亡血。是就色薄句推出。喘悸。又就亡血句推出。蓋吐衄而亡血者。皆因心肺間之宗氣虛餒。而下焦之氣上衝。故血亦隨衝氣而出上竅耳。衝氣上突。故知其卒喘。宗氣上虛。故知其卒悸也。診其脈。若以浮見。則確爲裏虛。而與色症相符矣。夫浮爲浮出在外。而中無蘊藏之象。是先因上焦之氣空。而致亡血。今又以亡血之故。而血虛于裏也。若非上服桂枝龍牡。及建中等湯。以填宗氣。下服瀉心湯。及腎氣丸等方。以救陰血。其能免于成勞而死乎。細按此條病機之初起處。原發根于宗氣上空。因而喘悸亡血。

  以致作渴而色薄。是當責在上焦之陽虛。而愚謂此言勞之根源。先由于陰虛者何也。蓋仲景之意。以爲宗氣上虛。原非重症。凡驚駭憂思。以及大吐。俱能使心肺間。一時神損氣削而病此。倘填以桂枝龍牡及建中等湯。則實上以禦下。複何衝氣下發。而致吐衄以亡血乎。惟是血既亡去。則氣無根蒂而氣益虛。氣虛而不勝任。此正勞之所由作也。是宗氣上空爲輕症。失治而致亡血爲重症故也。色薄脈浮。兩頭是言診法。中間三症。是從色脈之診處。而逆推其病情。故曰主。主字。直貫三句。猶言主渴。主亡血。主喘悸之謂。

  五條 男子脈虛沈弦。無寒熱。短氣。裏急。小便不利。面色白。時目瞑。兼衄。少腹滿。此爲勞使之然。

  人身上下兩焦。即易之太極圖也。上焦之陽氣具白象。而心髒之血。陽中之陰極也。下焦之陰精具黑象。而腎髒之氣。陰中之陽極也。黑白不相爲用。而其所以牽引控制者。惟是兩極互胎。而相爲消長于其際耳。比如男子以腎精爲根蒂。腎主水而色黑。腎精下足。則癸黑充腴。而其中壬白之陽極。積濃流光。由肝木之上升。而化爲丙丁盛大之氣。輕便健立。施應無窮。複何病勞之有。若精衰極渺。則心肺間之宗氣。遂致短淺虧空。此樹木之根株不植。而枝葉自萎之理也。將一身之肢體。猶或不能自支。而況被之以勞乎。此病勞之所由作也。但勞之爲病。其症多端。而其道路。不外乎四者。蓋勞則殘陽餒氣。反浮張于在上在外。而作煩熱。以致咽幹喉痛者。一也。勞則中氣內虛。不能鼓努傳送。因而大便艱難。小水不利。且兩便下停。而逆氣上乘胸中之空。遂致痰喘咳逆。吐血衄血等候者。二也。又勞則心氣上虛。欲得腎氣以自實者勢也。腎虛不能從肝而順生。睡則由肺而逆責以吸之。夫心火之見腎水。爲夫之象。心火之見肺金。爲妻之象。因而夢接鬼交。每致遺泄者。三也。且勞則上焦之天氣。失包裹提挈之權。而精汁虛脫。更因泄注下空。而上中二焦衰薄之氣。

  乘機下陷。而爲失氣洞利者。四也。悉此四者。則自本條及後文十四條。其序症立方。針鋒逼對之精意。昭如日月矣。脈虛就微按而言。上面猶有一浮字在。于下沈弦字。便可見矣。夫虛脈爲陰精內耗。弦脈爲陽氣外削之診。今浮虛。是上焦之陽氣。空于無陰。沈弦。是下焦之陰精。餒于生陽。可知也。別以男子者。以婦人女子之浮虛沈弦。爲行經及經後之脈。則血虛于上。而氣削于下者。平脈。非病脈故也。但此浮虛、沈弦之脈。又與少陽受風邪而下逆。以致心下悸。而腹痛者相同。然系少陽。當往來寒熱矣。而今又無此。則其非少陽之邪可知矣。然則其所以短氣者。上虛逆動。而吸氣不能深入也。裏急。如有大便而不得。有小便而不利者。中氣虛而不能鼓努傳送也。面色白者。精血虛于內。而氣薄于諸陽之會也。時目瞑者。氣機之根蒂內疲。而神光時欲掩伏也。所以兼衄者。二便浮停而不下通。則衝氣上逆。而逼經血于巅頂也。少腹滿者。即裏急小便不利之義。而知關元氣海之轉運無權矣。謂非房勞而下傷元精。上傷宗氣之所致乎。故曰勞使之然也。

  六條 勞之爲病。其脈浮大。手足煩。春夏劇。秋冬瘥。陰寒。精自出。酸削不能行。

  此前條注中。所謂因勞而殘陽餒氣。反浮張于在上在外而作煩熱者也。浮爲無底。大爲無裏。其脈浮大。皆陰虛而微陽浮越之診也。手足。指手心足心而言。以手足之心。爲心腎之內應故也。煩則陰精虛耗。不能勝勞熱之自焚耳。春夏爲天地生發之時。精竭者。根株不足應枝葉之分榮。故劇。秋冬爲萬物歸藏之候。氣勞者。力役今始沐余閑之暫息。故瘥也。陰者。指男子之前陰而言。前陰爲宗筋。陽氣之根蒂也。勞則陽浮而不下貫。故陰寒。又勞則氣張而不下提。故無事而精脫自出矣。夫足胫爲腎之府。而所以強立健行者。以精氣充之之故也。今陰寒。則陽氣不下充而削弱可知。精自出。則髓不內實而酸熱又可知。既酸且削。其不能行也可必矣。

  七條 男子脈浮弱而澀。爲無子。精氣清冷。

  夫人之所以有子者。分陰陽有余之化。而盛滿流行以種之者也。浮、爲陰不能固。弱、爲陽不能充。加之以澀。

  澀脈體短神散而機滯。故爲無子之診。所以然者。因浮主陰虛。陰虛則精清而不濃。弱主陽虛。陽虛則氣冷而不溫。又澀、則射精過氣。常不及子宮故也。此條因病房室勞者。其精清而無醇濃之生氣。故推展言之。

  而並及天生之精冷者。非論勞之正文也。蓋病勞者竟能有子。但殇于痘者十之七。殇于痞者十之三。有子與無子同耳。惟天生精冷之人。形如被宮刑而色青夭。脈果浮弱而澀。則真無子者也。余診視三十年中。試之屢矣。冠以男子者。因婦人女子浮弱而澀。爲行經後三四日之善脈。正宜子之診故也。蓋經後三四日。

  其少火生氣之勢。初還于上、故浮。舊血去。而新血未複。故弱而澀也。

  八條 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陰頭寒。目眩。發落。脈極虛芤遲。爲清谷、亡血、失精。

  人身之陰陽。嘗相須以爲用。陰爲陽之根蒂。陽爲陰之主令。陰虛則陽失根蒂而上衰。陽虛則陰無主令而下脫。精血者陰也。亡血失精。則陰傷而氣餒。氣餒不勝則勞矣。故勞之爲症雖多。而其大概不越乎四種。曰房室勞。曰想勞。曰動作勞。曰失血勞而已。房室勞者。用藥相交。或騰那勒馬。經久不泄。宗氣勞熱。汗淋胸背。

  已而元精下喪。則上氣又因下泄而益卑。是精與氣之標本兩傷矣。以妄爲常而不知節。則精日損而氣日削。此一節趕成。又名女勞色勞者。十居其半焉。想勞者。目有所見。心有所思。魂蕩神揚。一往不返。甚至叫真真于畫上。幻見容顔。擬燕燕于懷中。虛聞 發。初則心馳而氣亡。因之關開而精滑。及陰虛于下。而上氣之不可複問者。亦十居其一也。動作勞者。大抵俱根于房勞。但精氣雖虛。尚未至于枯竭耳。或以簿書鞅掌等類。而傷其神氣。或以支持鼓努等類。而傷其膈氣。下焦逆動。而致痼痰久嗽者。亦十之三也。失血勞者。其人之精氣。原無虧損。因一時之驚恐憂思。以及大嘔大吐等類。損削其胸中之神氣。則上焦以空虛而招下焦之來侮。于是風起水湧。血隨衝氣而上行。從肺管胃脘而直出濁道者。則見于吐。從兩脅及經絡而旁出清道者。則見于衄。成盆成碗。而不可遏者。以虛吸實張。兩就之勢使之也。然精血俱爲陰類。以養陽氣者。亡血以泄氣。與失精而泄氣者相同。故其致勞亦同者。亦十之一也。前第四條。所謂亡血之勞也。下條所言。想勞也。此特言房室之勞耳。家。指夙病而言。猶風家淋家瘡家衄家之義。失精家。凡多欲及夢遺滑脫者皆是。

  少腹應天地之黃泉。陽氣虛于上。而肝腎之虛寒。凝斂于黃泉之下。不得陽氣以自和。故殊覺切責而弦急也。陰頭寒者。陽虛而不能下充外貫也。目爲水火之雙苗。故流動光明並見焉。眩者。水虛不能攝火。而微明幾幾有上脫之象也。發生于血而固于氣。血短氣脫。故落也。脈極虛。即芤遲是也。芤爲有表無裏。血虛之應。

  遲爲去不易來。氣虛之應。芤而兼遲。血氣兩虛。故曰極虛也。清谷者。完谷不化之謂。亡血兼吐衄而言。此條原是專論失精之脈症。而並及清谷亡血者。以泄瀉日久。胃中精汁消亡。而悍氣日削。既與失精家之脈症相同。且精血之在人身。其象如天地之水。精爲地軸中之暗泉。血爲江河中之明脈。原有貫通根據輔之妙。此亡血家之脈症。亦與失精家同。故推展言之耳。

  九條 脈得諸芤動微緊。男子失精。女子夢交。桂枝龍骨牡蛎湯主之。

  桂枝龍骨牡蛎湯方 桂枝 龍骨 牡蛎 芍藥 生姜(各三兩) 甘草(二兩) 大棗(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此言兩寸口之脈也。水 名芤。即今之野菩荠草也。上下兩旁俱有脈。按之中空、如芤草之狀。故曰芤。左寸見芤。是心中藏血虛短之診。動者。以實乘虛而擊撞之。則虛者自動。左寸見動。是心血短而心氣上虛。下氣逆乘而擊撞之之象也。微者。陽氣虛餒。不能鼓滿之應。右寸見微。是肺中真氣衰頹之診。緊即弦緊。其髒應肝。其氣應木。右寸見緊。是胸中之陽。不足以禦下。而肝木以陰寒之氣上侵陽位也。夫心藏神。肺藏魄者也。

  脈得芤而心血虛。則神不安于其宅。脈得微而肺氣虛。則魄不甯于其居。又得動緊之下氣湊之。凡五髒之氣。相見于魂夢。除虛勞者無生我我生之順境。其所勝所不勝。以及比和者。皆夫妻子女之象也。況因種妄情。緣生幻境。如影隨形。此男子失精。女子夢交之道也。主本湯者。以號召陽精陽氣之桂枝湯。填心肺之空。

  所以責其芤脈微脈也。加龍骨者。取其鎮重而通山龍之靈脈。所以甯其心神肺魄也。加牡蛎者。以動脈、緊脈。爲下陰上乘之診。故以沈潛招攝之性。斂伏其衝氣耳。不啜熱粥如桂枝湯之服法者。恐汗泄上焦之陽精陽氣故也。七味藥中。凡鬼交夢接。而致下泄下脫者。九轉還丹。不足以擬其神妙。真聖人之奇制。而其如千百年之不識何哉。

  十條 男子平人。脈虛弱細微者。善盜汗也。

  平人。注見前。脈虛。爲陰血不充。脈弱。爲衛陽不實。氣削于外。則細。陽衰于裏。則微。夫既爲無故之平人。

  而見此虛弱細微之脈。則其命門之火。既虛于裏。而其衛外之陽。複衰于表。合之無故血虛。豈非氣不能外固。因而汗越之所致乎。故知善盜汗也。蓋陽氣者。晝行于表。夜行于裏。寤則衰陽猶有把持之勢。寐則盡情內伏。

  而護衛之氣解散。且陽氣內伏。又蒸其虛陰于外。故汗出如盜矣。

  十一條 人年五六十。其病脈大者。痹俠背行。苦腸鳴。馬刀俠瘿者。皆爲勞得之。

  脈大。即前第三條脈大者爲勞之義。女以七七爲期。男以八八爲期。人年五六十。是天癸已衰之候。其脈漸當微小爲順。若病脈大。則與年五六十不相符矣。此必精血竭于裏。而虛陽以無輔而外鼓之所致也。痹病。

  注見胸痹血痹。皆陽虛之候。背行者。除中行督脈外。其左右凡四行。俱太陽之經也。夫陽胎于陰。氣根于血。

  裏虛則表氣亦虛。今雖以無輔而虛陽外鼓。然其衛氣。終不能勻滿。太陽者衛氣之所會。故知其背行必有痹處也。凡人飲食。必得呼吸之氣以壓之。而後能下于喉嗓。中氣充足者。飲食既下。托住客氣。而還爲飽嗳者常也。今氣虛于胸分。不能上送客氣。而與飲食同入于胃。而下曆于腸。客氣走注于空虛之腑。故苦腸鳴也。馬刀者。尖長而形似之。故名。俠與挾同。言挾于腋下也。瘿者。如槐柳楷木。舒發之性不暢。而凝結爲繁絲亂绺之瘿瘤也。言尖長如馬刀之瘿瘤。挾于腋下之謂。蓋氣勞則生虛熱。而肝膽之逆氣。無陽神以衝和化導之。則結爲頑核。久而皮潰。不可完合矣。皆字。指痹及腸鳴、並俠瘿而言。三者皆氣虛之症。故曰皆爲勞得之。此及上文盜汗一條。言虛勞之先見。而爲輕症外症者。

  十二條 脈沈小遲。名脫氣。其人疾行則喘喝。手足逆寒。腹滿。甚則溏泄。食不消化也。

  氣微于裏。則脈沈。氣削于外。則脈小。氣衰于伏。而不能續鼓。則脈遲。脫氣。非與裏陰離脫之謂。如水幹脫岸。

  果幹脫殼之義。蓋氣在人身。充周遍滿。如粘連于四塞者。常也。今其脈裏微外削。而幾幾有不易連續之勢。

  則其氣短淺。而不及于軀殼之四塞。如水脫岸。果脫殼之象。故名脫氣。夫疾行之所用者。宗氣也。氣脫于胸中。而不及上接。故疾行則喘聲如喝矣。此就脈沈者之不能上充而言。手足爲陽氣之充。氣脫于四末而不及外貫。故逆寒也。此就脈小者之不能旁鼓而言。脾氣虛而疲于運化分布。故腹滿。失分布之甚者。則水谷不別而溏泄。失運化之甚者。則食不消化而清谷矣。此就脈遲者之不能健運而言。仲景之言脈症相對處。

  其細密每如此。

  十三條 脈弦而大。弦則爲減。大則爲芤。減則爲寒。芤則爲虛。虛寒相搏。此名爲革。婦人則半産漏下。男子則亡血失精。

  注見血門。此條凡三見。入血門者重亡血。入此者重失精。入婦人門者重半産漏下。其義則一也。

  十四條 虛勞。裏急。悸衄。腹中痛。夢失精。四肢 疼。手足煩熱。咽幹。口燥。小建中湯主之。

  小建中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 芍藥(六兩) 甘草(三兩炙) 大棗(十二枚) 生姜(三兩) 膠饴(一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內膠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微火。消解。溫服一升。日三服。

  精血虛于裏與下。則陽氣餒于上與外。氣不能勝勞。此病勞之因也。自第一條骨弱。肌膚盛。重困疲勞三句。

  言勞之由來。除卻一條二條。被微風而言血痹之外。其三條言勞之脈。四條言失血以致勞之色。五六兩條。

  又兼言勞脈勞症。七八兩條。推言所以骨弱而致勞之故。九條言失精之治例。十條。十一條。言勞之外症。十二條。言勞之裏症。十三條。又廣言男女上虛下脫之脈。自此條至後文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共五條。雜言三焦因虛成勞之症。並其治例。故俱直序之曰虛勞也。裏急者。呼吸喘急于裏之謂。蓋上虛而逆氣乘之。故使吸氣不得深入而喘急也。悸。詳驚悸下衄。注見血門。並本篇四條面色薄注。皆上虛下實之候也。腹中痛者。

  上中二焦之陽氣虛微。不能衝和化導。故致急迫之痛也。夢失精者。詳九條注。以上四句。凡五症。就陽分氣分之標。著勞字一邊而言。四肢 疼者。陰氣暴虛。陽失所輔而不能獨行。停阻于四肢骨節之縫。故生虛熱而疼也。手足煩熱。亦指手足心而言。以勞宮、湧泉。爲手足少陰之應。虛陰不足濟膏火之自焚耳。咽幹口燥者。真陰大虧。脾肺無遊溢之化也。以上三症。就陰分血分之本。著虛字一邊而言。小建中湯義。雖見傷寒門桂枝湯。及本湯下。但其方意微妙。後人不得整片神理。徒將逐味藥性。刻舟求劍。致使壽世金丹。活人甘露。如同泥沙襪線。毫無粘連控制。因令棄而不用。良可悲悼。故不避饒舌。重複剖之。所祈同志仁人。細認虛勞一症。初則起于陰虛而陽餒。繼則成于上空而下脫。再將此方原屬填上氣以控下陰。蒸陽精以滋陰液之意。大聲疾呼。俾千萬人知而用之。得天下後世之病此而鮮夭折者。是仆之所深願也。夫人身宗氣。比之碧落真陽。其盛滿流行之用。所以中主寰區。包裹宇宙。提摯地軸。鎮靜妖氛者也。此氣稍被虛劫。先則水土下脫。大地深陷。而不可數計。後則妖水突泛。載土上浮。地阖天位。則氣迫而散矣。故宗氣于人。爲有生之大寶。空虛則爲善饑。爲心跳。及動搖。爲忙亂無奈者。皆所謂悸也。上空而下氣乘之。輕則爲暈眩。爲胃脘膨悶。

  爲兩脅 脹。爲二便不幹而難。不癃而短。爲耳聾目赤而齒痛損落。重則爲善驚。爲上氣喘促。爲吐衄亡血。

  凡此、皆不足以禦下之候也。其或爲氣利。爲泄瀉而完谷不化。爲便血尿血。爲失精。婦人爲崩淋帶漏。爲小月。此又不能以氣上提之變也。仲景窮理格物。深知木中之桂。辛甘而溫。得天地東方生氣之正。而其嫩枝尤具尖穎銳發之勢。而爲少火生氣。溫暖輕靈之妙藥也。取以填補胸中之陽。允爲至品。但以辛甘而溫。其性飄忽。走不而守。故倍加酸斂而內行下走之芍藥。監而制之。使不得任性發越。而留之在中矣。然芍藥之力。既藉之以內行。又恐乘之而下走。則失胸中陽位之部。故佐甘草之甘以守中者。猶爲未足。複重加膠饴之甜。托住其下走。則確在中焦以上。而無可挪動矣。然後佐以辛溫而通神明之生姜者。所以擴充桂枝之量。而使勻滿心肺之夾空也。佐以甘溫而多津液之大棗者。所以補救桂枝之偏。而使滋潤胸中之陽液也。

  夫氣充則能送形質之便溺于下行。尤能提神氣之精汁而下固。津生。則能遊溢其精氣而上作甘泉。尤能遠被其恩膏而外通手足。六味藥中。彼此串插。如魚鱗之相錯。如雲錦之互旋。豈逐味散解者所能盡其奧耶。本方之建中氣。猶爲易見。以所用多陽藥故也。至其並主四肢 疼。手足煩熱。咽幹口燥三症。皆系陰虛之候。夫以陽藥而治陰虛。大是奇創。不知大棗甘粘難燥。膠饴爲米麥之真液。得姜桂辛溫之性。以呵噓蒸發之。則其陰津以陽液之化導。而流行鼓動矣。

  十五條 虛勞。裏急。諸不足。黃 建中湯主之。

  黃 建中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 芍藥(六兩) 甘草(三兩炙) 大棗(十二枚) 生姜(三兩)

  膠饴(一升) 黃 (一兩半)

  上七味。以水七升。先煮六味。取三升。去滓。內膠饴。更上微火消解。溫服一升。日三服。氣短胸滿者。加生姜。腹滿者。去棗。加茯苓一兩半。及療肺虛損不足。補氣。加半夏三兩。

  裏急有三候。皆陽氣虧空之故。一則宗氣上虛而下陰乘之。以致吸氣不能深入。而喘急也。一則腹中爲陰位。不得陽氣以溫和化導之。而殊覺弦急也。一則上氣不能傳送。因而大便不暢。嘗若有墜急之象也。諸不足者。俱就陽氣而言。蓋指胃分之悍氣。胸分之宗氣。及表分之衛氣。諸樣不足之謂。主本湯者。建中之義已見。加黃 者。以黃 之走氣分。其功用有三。住氣一也。提氣二也。固氣三也。以建中之全力。得黃 爲主。而溫胃蒸胸以及走表而固密之。不特本條裏急等之三症。並諸氣虛餒者。俱可愈于溫和勻滿之治。且前條所雲馬刀俠瘿及盜汗者。亦可化導而提攝之矣。仲景以末後一方。總補諸條之有脈症而無方治者。其變幻之文例每如此。氣短胸滿者。胸中之氣虛。而下氣衝之。故胸滿。胸滿故吸氣艱于下引而短也。生姜能填宗氣而安下逆。故加之。棗性浮膩。而實中氣。故腹滿者去之。然腹滿者多系脾濕。故加滲濕之茯苓也。療肺虛損不足。用此湯以補氣者。加半夏。非以半夏功能補氣之謂也。蓋肺虛不足。下氣必乘虛而上逆。不加降逆之半夏。則藥氣與所衝之客氣。互爭胸分。而 脹喘促之候見矣。

  十六條 虛勞。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腎氣丸主之。

  腎氣丸方熟地黃(八兩) 山茱萸(四兩) 桂枝(一兩) 附子(一兩炮) 薯蓣(四兩) 白茯苓(三兩)

  澤瀉(三兩) 丹皮(三兩)

  上八味。末之。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酒下十五丸。加至二十五丸。日再服。

  腰爲腎之府。腎精竭而腎氣虛。不能自強。故痛也。少腹拘急。小便不利。俱有二義。蓋少腹爲陰位。腎氣虛而無陽和以化被之。則陰氣凝切而拘急。膀胱爲腎之府。腎氣虛。而主令傳化之機自滯。故不利也。又胸中宗氣。其先天受之于腎。其後天養之于胃。腎精短而氣自餒。既不能授氣于胸。胃無命門之底火。而其腐熟水谷之化。又不能生悍氣以上供之。則胸中之陽光衰薄。不能溫照九地。故少腹拘急。不能分布黃泉。故小便不利也。細按方意。始知其名雖腎氣。實所以補氣源而上引之。以填心肺之夾空者也。仲景之意。蓋謂諸氣之虛。由于命門之火衰薄。而命門之虛。又因精血枯竭之所致。故用熟地黃爲君以補腎精。山茱萸爲佐以補肝血。縮用炮附桂枝于精血藥內者。先則取其從陰而下行。終則資其蒸水以化氣也。佐薯蓣者。尤有妙義。蓋峻補下焦之精血。而並益其氣。苟不培中焦之土以鎮之。則肝腎之賊陰衝起。而喘咳等候必見。譬諸天地。上氣下水。其間惟大地爲之中隔。故癸水安于黃泉之下。而癸中之壬。方能化氣以與太虛之清陽。氤氲充塞之理也。至于茯苓、澤瀉。又所以佐薯蓣之功。而滲泄癸水之渣質耳。牡丹、花當谷雨。故名谷雨花。得從厥陰而透達少陽之正性。其皮更爲行津走氣之路。用以爲使。是欲其領桂附之陽神陽液。而上噓心肺之空也。丸則取其下行。酒服欲其升發。與建中湯爲一上一下。一男一女。一標一本。相濟相成之妙方也。

  十七條 虛勞。諸不足。風氣百疾。薯蓣丸主之。

  薯蓣丸方薯蓣(三十分) 人參(十分) 茯苓(五分) 白術(六分) 甘草(二十八分) 幹地黃 當歸(各十八分)

  芎(六分) 芍藥(六分) 阿膠(七分) 麥冬(六分) 杏仁(六分) 桔梗(五分) 柴胡(五分) 桂枝(十八分) 防風(六分) 幹姜(三分) 白蔹(二分) 豆黃卷 神曲(各十八分) 大棗(百枚爲膏)

  上二十一味。末之。煉蜜和丸如彈子大。空腹酒服一丸。一百丸爲劑。

  諸不足、與上文不同。上文就三焦及經絡之陽氣而言。此則兼上中二焦之陰津陽氣而兩言之也。細按方意自見。風氣有二因。脾胃之精悍中虛。則胸中之陽氣上餒。而在表之衛氣。亦因之而外虛矣。故外風容易襲入者一也。脾胃之土衰。不能生肺金清肅之氣。則肝木橫肆。而內生虛風者二也。風氣百疾。凡眩冒、麻木、疼痛、皆是。主本方者。又與上條腎氣丸相爲體用者也。蓋胸中之氣。其先天受于下焦之肝腎。其後天養于中焦之脾胃。先天之氣下削。而不能上蒸者。既立腎氣一丸。以資其化源。後天之氣中虛。而不能上育者。故又立薯蓣一丸。以大其培養耳。夫陽生于陰。氣藏于血。脾胃之陽氣。所以中虛者。以脾胃之陰精。先經枯竭也。故用甘溫之薯蓣爲君。甘浮之甘草爲臣者。所以定脾胃之大車巨艦也。以培土之白術。投其所喜。以滲濕之茯苓。去其所惡以爲佐。則又大車之騾馬。巨艦之繩纜也。然後先裝地黃當歸阿膠以爲主。芎 芍藥麥冬以爲佐。則其所以補陰補血者。確在脾胃中之陰血可必矣。次裝生氣之豆黃卷。行氣之曲以爲主。提氣之人參。溫氣之幹姜以爲佐。則其所以補陽補氣者。又確在脾胃中之陽氣可必矣。于是以甘浮之大棗上托之。利氣之杏仁疏導之。開提之桔梗上透之。辛散之白蔹外引之。則其所補之陰陽。從中焦而氤氲蒸被。貯之胸中。而充行經絡矣。此治諸不足之精意也。至其以辛溫而散邪之桂枝爲主。芬芳而清膈之柴胡爲佐。又殿之以密表之防風者。所以祛內外之風氣百疾。而尤防其複襲也。腎氣以小丸吞服。欲其難化而下至于腎。本方以大丸嚼服。欲其易發而中盡于胃也。空腹。則胃有余力而易化。酒服。則藥有助氣而速行也。此于金匮中。除鼈甲煎丸外。爲第二大方。計藥二十一味。用意凡十一層。真旋轉造化之奇制也。豆黃卷、大豆色黃象中土。浸令 生。幹而卷之。則其芽性具銳發生氣之勢。與赤小豆卷異用而同義。曲即酒曲。

  其性溫暖。具漚發之用。不特取其行藥。且使腐化谷食以生精悍也。白蔹辛甘而生蔓。辛甘走氣。蔓則經絡之象。是行氣于經絡之品也。余藥別見。方論中詳略不同者此也。

  十八條 虛勞。虛煩不得眠。酸棗仁湯主之。

  酸棗仁湯方 酸棗仁(二升) 茯苓 知母 芎 (各二兩) 甘草(一兩)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酸棗仁得六升。內諸藥。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人之所以得眠者。以陽伏于陰。氣藏于血。而得覆庇之妙也。陰血虛于裏于下。則陽氣艱于伏藏。而浮揚于上。且上焦之津液又虛。不足勝陽氣非時之擾。故煩而不得眠也。是其治例。不外乎潤而降之之理矣。但潤藥皆陰。降藥趨下。苟非擡高下引。則失神氣浮揚之位而無益也。夫棗性最高。爲胸分之藥。酸能斂氣歸根。

  仁能伏神守宅。故重用而先煮之以爲主。然後以川芎滋心血。以知母潤肺氣。以甘草浮緩之。而使徐徐下行。且以解虛煩之躁急也。以茯苓降滲之。而使少少下引。正以領棗仁之斂伏也。譬之亢旱之天。大地幹燥。

  太陽既沒。紅塵高揚。黃埃飛布。太虛役役。不得瞑合。若非露下天清。烏能夜涼氣潤而靜伏乎。此仲景之方藥。與造化相爲始終也。

  十九條 五勞。虛極。羸瘦。腹滿。不能飲食。食傷。憂傷。飲傷。房室傷。饑傷。勞傷。經絡營衛氣傷。內有幹血。肌膚甲錯。兩目黯黑。緩中補虛。大黃 蟲丸主之。

  大黃 蟲丸方大黃(十分蒸) 黃芩(二兩) 桃仁 杏仁(各一升) 幹地黃(十兩) 芍藥(四兩)

  甘草(三兩) 幹漆(一兩) 虻蟲(一升) 水蛭(百枚) 蛴螬(一升) 蟲(半升)

  上十二味。末之。煉蜜和丸小豆大。酒飲服五丸。日三服。

  此條爲虛勞之變症。與上文諸條之候不同。上文諸症。大概精血虛于下。則神氣餒于上。而成虛勞者。此則陰虛而陽火獨長。陽 殘陰。因而血幹于內者。五勞。注見首卷。虛極。當指陰血枯竭而言。非兼氣言也。陰血枯竭。故屬陰之分肉。損削而羸瘦。且方中純用血藥。而不略帶氣藥者可證也。又陰血枯竭。則腸胃幹澀而多結滯。故腹滿。宿垢占據手足陽明之腑。故不能飲食也。傷于食。則氣滯。傷于憂。則氣結。傷于飲。則氣浮。傷于房室。則氣孤。傷于饑。則氣焰。傷于勞。則氣張。傷于經絡營衛。則氣阻。俱能生煩熱。而爲膏火自煎之候。夫氣以火動而見有余。血以氣熱而受炮炙。則內有烙幹之血。各因所傷而凝于其部矣。人身惟氣調血暢。則氣血融和。渾成無迹。今其肌膚中之可共見者。隱隱如鱗甲之相錯。此非裏有幹血。而敗氣外呈之一證乎。

  又氣暢血調。則水火交光。精明有神。今其兩目中之所自見者。蒙蒙如黯黑之旋轉。此非下有幹血。而神境上懸之一證乎。夫陰陽之道。相宜于配偶。而相殘于偏弊者也。陽長陰短。則陽氣常弓彎于外。而陰氣常弦急于中矣。攻其幹血而補其新血。是續陰以緩陽。故曰緩中補虛。主本湯者。諸症由于血虛。補血固爲要著。

  然幹血不去。則生氣嘗以惡鬼而消阻。是逐淤更于補血爲先著矣。故以性喜吸血之虻蟲、水蛭爲主者。取其直入血分也。漆爲木液。其象猶血。幹則具幹血之狀。以之爲使。又令其引入幹血之所也。然後以行淤之桃仁。破而動之。以利氣之杏仁。疏而泄之。總交于緩攻慢取之熟大黃。徐徐擊散。而收平賊之功矣。地黃色黑而滋肝腎。蛴螬漿多而補津液。 蟲活血而續損傷。以養肝之芍藥。養脾之甘草爲之使。蓋又以肝脾二髒。操藏血行血之大權故也。但血之所以內幹者。原因陽火獨長之所致。苟非帶用涼血之品。誠恐幹血既去。而新血不虞其複幹乎。故又于諸血藥中。加黃芩一味。則攻擊者爲救燹之兵。而潤澤者爲清和之露矣。

  蜜丸加潤。酒飲善行。五丸三服。勞傷羸瘦者。攻補俱不能驟勝也。

  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脈證治第七

  一條 問曰。熱在上焦者。因咳爲肺痿。肺痿之病。從何得之。師曰。或從汗出。或從嘔吐。或從消渴。小便利數。或從便難。又被快藥下利。重亡津液。故得之。曰。寸口脈數。其人咳。口中反有濁唾涎沫者何。師曰。爲肺痿之病。若口中辟辟燥咳。即胸中隱隱痛。脈反滑數。此爲肺癰。咳吐膿血。

  熱在上焦二句。當是古醫經之文。仲景特借爲問答以發其奧耳。從何得之。謂是何因而得此熱在上焦。咳而肺痿也。下文七句。凡四症。正答問詞。蓋謂或從汗出。則陰傷于外泄。而陽火獨亢。一也。或從嘔吐。則陰傷于上湧。而並提其虛熱于上。二也。或從消渴。則陽熱在上。而逼真陰于下趨。且下焦又以無陽。而不能上蒸滋潤。以供燔炙。三也。或從便難。則太陰脾家既幹。而上吸手太陰之肺液。若又以便難之故。而用快樂下利之。則真陰又大傷于後陰之泄瀉。而陽熱獨亢于上。四也。凡此。皆重亡津液。而孤陽不得與陰爲倚附。則浮動于清虛之府。而肺管作癢。故咳。且咳多。則津液愈傷。而肺金有葉垂花卷之象。故得此肺痿之病也。寸口脈數三句。因上文言肺痿。得之重亡津液。則肺幹者不宜有濁唾涎沫矣。故舉此脈症以辨之耳。殊不知寸口爲肺之部位。數爲陽熱躁疾之應。又脈所來去之空屬陰。數者空窄。亡陰之象。合而斷之。此正肺家陰虛陰亢之脈也。陽不得陰爲偶。則其氣常動。動則火擾清虛。而肺管作癢。故咳。肺中陰陽自和。則下降清華以應甘露。火氣獨盛。則炎上而挾其殘膏以共升。故口中反有濁唾涎沫。此又肺家陰虛陽亢之症也。故曰。此脈此症。即爲肺痿之病雲。口中辟辟五句。及下條二句。又就肺痿而辨肺癰之脈症。以痿與癰之辨甚微。而其治懸絕故也。辟辟閉塞堅實之聲。燥咳對肺痿之濁唾涎沫而言。胸中隱隱痛者。即第四條血爲之凝滯。

  而肺癰之漸也。脈。亦指寸口而言。滑爲氣聚血壅之診。滑而且數。則氣聚血壅。由于邪熱燔炙所致。謂非肺癰而何。故咳唾膿血可必也。

  二條 脈數虛者爲肺痿。數實者爲肺癰。

  脈。亦就寸口而言。數虛數實。指寸口之浮沈也。真陰不能養陽。故陽自數而陰虛者。爲肺痿之脈。邪熱內淩血液。故陽既數而陰實者。爲肺癰之脈也。

  三條 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遺尿。小便數。所以然者。以上虛不能制下故也。此爲肺中冷。必眩。多涎吐。甘草幹姜湯以溫之。若服湯已。渴者。屬消渴。

  甘草幹姜湯方 甘草(四兩炙) 幹姜(二兩炮)

  上 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溫再服。

  此與前條之痿不同。前條爲重亡津液。陽氣獨勝。故熱在上焦。而爲肺火自刑之熱痿。此則先因肺虛。虛則氣削而生陰翳。譬之花痿春寒。葉垂秋冷之象。而爲金寒水冷之痿也。吐涎沫者。肺無呵噓下潤之權。且不能收攝其津液而上泛也。無邪火以擾其肺管。故不咳。而亦不煩渴也。肺爲水之源。且其氣象天。嘗有提挈黃泉。傳送濁道之妙。肺虛不能提挈。故遺尿。肺寒不能傳送。故小便又數也。此非上虛不能制下之故乎。肺中虛冷。天失陽健之德。地必起而上犯清虛。肝以木氣上乘。故眩。腎以水氣倒注。故多涎沫。虛則補其母。非溫脾胃之中土以溫肺金。無他法也。重用甘以守中之甘草。使之徑趨脾胃。佐以辛溫之幹姜。是直從中土。

  升其生金之化。且辛爲脾肺所喜之味。溫爲脾肺所宜之氣。明明土息泥香。乘春蒸發。而東風動蕩。卻化爲太空晴暖矣。至于辛則平肝以降眩。甘則制腎而鎮涎。又其余事。兩味藥中。斡旋造化。烘染陰陽。其妙用乃如是也。若服湯已而忽然作渴。是肺中素有伏熱未發。故見種種不攝不傳之症。得辛甘以挑動之。則伏熱頓起而作渴。此屬另門之消渴。而非上虛不能制下之肺痿矣。

  四條 問曰。肺咳逆。脈之。何以知此爲肺癰。當有膿血。吐之則死。其脈何類。師曰。寸口脈微而數。

  微則爲風。數則爲熱。微則汗出。數則惡寒。風中于衛。呼氣不入。熱過于榮。吸而不出。風傷皮毛。熱傷血脈。風舍于肺。其人則咳。口幹喘滿。咽燥不渴。多唾濁沫。時時振寒。熱之所過。血爲之凝滯。蓄結癰膿。吐如米粥。始萌可救。膿成則死。

  條端、舊本作師曰。當是問曰之訛。今以首條。及他卷之例改正之。首條因辨肺痿而分別肺癰之症。二條因辨肺痿而分別肺癰之脈。三條又言肺痿之變症。此及下文共四條。才是辨肺癰之脈症治例也。肺癰有膿血。吐之則死。當是古醫經之文。仲景借爲問答以申其義。曰。咳嗽氣逆。同一肺病。切脈之下。何以知此獨爲肺癰。當有膿血。吐之則死。必其脈有確據。方可謹守此禁。其脈是何類乎。師曰。右手寸口。所以候肺。其脈浮之則體微。沈之則至數。風邪能令真陽飄忽。故微則知其爲風。熱邪能令真陰消爍。故數則知其爲熱。真陽外微。而衛氣不攝于皮毛。故微則汗出。數脈內燔。而營陰逼呈于陽分。故數則惡寒。呼吸。指營衛之阖辟而言。即上文汗出惡寒之義。非口鼻之呼吸也。蓋謂疏洞之風邪。中傷衛分。則毛竅張而汗嘗出。譬之有呼出之氣而不返入。燔炙之熱邪。傳過營分。則血液馳而脈道空。譬之有吸入之勢而不推出。風傷皮毛于外。

  熱傷血絡于內。夫皮毛血絡。爲手太陰肺部之所榮。由表而入裏。風熱之內舍于肺者可禁乎。肺熱。則火邪熏擾其清虛。故癢而作咳。肺熱。則甘泉不升于靈道。故口幹而且咽燥也。肺管半貯痰涎。呼吸之遊溢肺中者。不能深入。故滿。滿故喘也。渴根于胃。胃不病。故但咽燥而不渴也。肺熱。則自剝其津液以送邪外出。且肺熱。又不能收攝其津液以分布四旁。故多吐濁沫也。時時振寒。即上文數則惡寒之義。夫皮毛之風熱。過于肺中而舍之。則肺葉之血。因熱而凝滯。久久蓄結。則癰而膿矣。色從金化。故稠白如粳米所作之粥。始萌則真氣未傷。而風熱之邪。可散可瀉。故可救。延至膿成。則肺葉爛而氣管已漏。呼吸之遊溢者。不能並入氣源。

  故喘滿而死矣。

  五條 肺癰。喘不得臥。葶苈大棗瀉肺湯主之。

  葶苈大棗瀉肺湯方 葶苈(熬令色黃搗丸如彈子大) 大棗(十二枚)

  上先以水三升。煮棗取二升。去棗。內葶苈。煮取一升。頓服。

  喘。即上條熱舍肺中。血壅氣滯。而肺管爲之腫塞之候。不得臥。謂不能臥倒。以臥則肺葉橫施。而息道更艱更曲故也。主本湯者。以葶苈味苦氣寒。且孟夏凋謝。其性主降陽分之氣。而尤能驅水逐濕。夫喘則肺滿。苦以堅之。喘則肺熱。寒以斂之。又喘則肺氣上浮而痰涎阻塞。則降浮祛沫。又所必需矣。然則舍葶苈其誰屬哉。但苦寒降散之性。其勢易于趨下。恐失肺家部位。故以甘浮粘緩之大棗。先作湯液。而納丸其中。其意欲擡高葶苈。而使徐徐堅收下散耳。又豈止以甘緩之性。堅制其刻削而已乎。葶苈熬黃搗研。則香同芝麻。投肺之所好也。納藥棗湯。合煮而連渣頓服。使胃中藥滿。而易輸于肺也。仲景之精意何如哉。

  此言肺癰始萌。可救之正治也。

  六條 咳而胸滿。振寒。脈數。咽幹不渴。時出濁唾腥臭。久久吐膿如米粥者爲肺癰。桔梗湯主之。

  桔梗湯方 桔梗(一兩) 甘草(二兩)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溫再服。則吐膿血也。

  肺在胸中。癰則肺葉腫而肺氣滿。故但覺胸滿耳。振寒、脈數、咽幹不渴、濁唾腥臭、膿如米粥等候。注見本篇首條。及三四條下。桔梗色白。味則苦辛而甘。其性微寒而善開提。色白。故爲肺金專藥。苦、則泄熱。辛、則散熱。

  甘。則緩熱。微寒而善開提。則能解散其熱閉之邪。而使之上疏也。然後倍用浮緩之甘草。不特高擡上載。使桔梗留戀肺中。而得效其熏蒸宣發之用。且得甘草之甘能瀉熱。緩能舒緊之性。以爲後助。則清風蕩漾。積熱潛開。王政和平。奸謀自敗。其所滯之膿血。有不徐徐漸出而自愈者乎。此言膿成則死之救法也。或謂本篇四條。一曰吐之則死。又曰膿成則死。夫膿成者既死矣。又何必立桔梗湯之治例。且湯後明綴曰分溫再服。則吐膿血。何以自犯其吐之則死之禁乎。答曰。膿血既成。包藏敗濁。潰爛日甚。管漏氣泄。息無關鎖。呼吸洞直。一往而散。是膿成曰死者。著意在膿字。蓋死于包藏其膿血。而使牆垣有盡壞之勢也。若夫苦寒窘胃。鹹寒湧泄。肺氣已傷。何堪再責。且吐則耗上焦之氣。上空而下陰逆湊。則喘促莫支。吐則亡胸中之陰。陰傷而陽毒更炎。則煩亂欲絕。是吐之曰死者。著意在吐字。蓋死于逼劫其膿血。而致陰陽有立盡之勢也。知此。則本湯之熏蒸開托。既非因循養禍之計。而又與瓜蒂散。及鹽礬諸湯之有心責吐。以速傾危者。自不同矣。

  七條 肺癰、胸脹滿。一身面目浮腫。鼻塞。清涕出。不聞香臭酸辛。咳逆。上氣。喘鳴迫塞。葶苈大棗瀉肺湯主之。

  此就前條喘不得臥。而申言肺癰之全症也。胸脹滿已見。肺主周身之氣。肺腫而治節不行。故一身及面目浮腫矣。鼻塞。指息道而言。謂肺腫而息道不能從鼻呼吸之義。肺中之陽金屬庚。其氣常外出。而主提挈運行之用。清涕出者。失提挈之權也。肺中之陰金屬辛。其神常內守。而主感通氣味之妙。不聞香臭者。失感通之應也。酸爲肺金之所勝。辛爲肺金之所喜。且五味中惟二者之氣爲觸鼻。並此而亦不聞者。甚言之也。聲深而連續者曰嗽。聲浮而單見者曰咳。咳者。肺之遁聲。逆者。肺之窘氣。肺窘而遁。則逆且咳矣。上氣與吐衄血門不同。彼處之言上氣。因上焦虛餒。肝腎之下氣。乘之而直上。以致陽位逼窄。而炫悶喘急。氣上而血亦隨之。是實實有氣上衝者。此處之言上氣。謂肺葉腫重。肺管不能納氣以下運。如有氣上塞之象。猶雲氣高氣浮之謂。故葶苈大棗瀉肺之外。無余藥余義及于中下二焦者此也。況後文八條。推開肺癰。單就上氣二字而廣言其變症變治。故不可不細認者也。氣阻則喘。痰壅則鳴。氣道狹則迫。肺管腫則塞。全症如此。葶苈大棗湯之瀉肺。可緩乎哉。

  八條 上氣。面浮腫。肩息。其脈浮大。不治。又加利。尤甚。

  此下。又就上文之上氣而推展言之。蓋謂上氣一症。其候多端。生死懸絕。肺癰固在其中。然不特肺癰爲然也。但凡上氣而面浮腫。肩息。脈浮大者。皆不治。蓋面者。五髒六腑諸陽之會。陽氣最充。浮則氣虛。腫則氣滯。

  是陽氣最充之地。而虛且滯矣。髒腑可知也。氣促而息道艱。以肩之上下迎導之。則少順。是肩息者。氣機浮淺。而不能以氣海、關元爲根蒂矣。加之脈浮。則底無根。脈大。則裏無神。皆有出無入。有散無收之象。故皆不治。又加下利。則陰陽之離絕者更速。故尤甚。此言中下二焦。脫幫脫底而上浮。爲上氣之最重者。然必三者全具。方爲死候。否則下文三條(即十條)之脈浮。主小青龍湯。七條(即十四條)之脈浮。主濃樸麻黃湯。四條(即十一條)之脈兼浮大。主越婢半夏湯者。何爲又治之耶。豈非以面無浮腫之故乎。

  九條 上氣、喘而躁者。屬肺脹。欲作風水。發汗則愈。

  肺不能納氣以歸元。故喘。腎將欲蒸濕以爲汗。故躁。上氣而喘躁並見。是腎欲輸水氣于肺。將作汗而上蒸。

  肺已自受風邪。不能爲腎分布以外泄。則肺腎以子母相持。而風水合爲一片。肺之脹也宜矣。欲作風水。與內經水熱穴論。及熱病論之言風水者不同。蓋指腎以水髒之氣上熏。肺以風邪蓋之。風水相搏。于是肺不運水。腎不納水。聚濕成飲。久而溢出經絡。致成 腫腹大等候。發汗。則肺之風邪。腎之水氣。可兩解矣。故愈。

  此言肺腎兩相排擠。中間無所發越之上氣也。

  十條 肺脹、咳而上氣。煩躁而喘。脈浮者。心下有水氣。小青龍加石膏湯主之。

  小青龍加石膏湯方麻黃 桂枝 芍藥 甘草 幹姜 細辛(各三兩) 五味子 半夏(各半斤) 石膏(二兩)

  上九味。以水一鬥。先煮麻黃。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強人服一升。羸者減之。日三服。小兒服四合。

  此承上文欲作風水之肺脹。而詳其症治。故直接之曰肺脹也。咳而上氣。煩躁而喘。爲風水之全症。但此五症中。除卻躁之一症。爲腎中水寒之氣上騰之應。其余四症。俱系肺受風邪。爲腎濕所閉。于是不能分布水飲。肺氣欲下而不得下。腎氣欲上而不得上。兩相擠靠之應也。夫聚水之脈宜沈。今驗其脈又反浮。浮爲心肺之應。心下有水氣無疑矣。譬諸天地。地氣已上而成雨。特懸于太空而未下耳。所以咳者。殷雷也。上氣者。

  雲蒸霧湧也。煩者。郁熱也。躁者。礎潤階潮也。喘者。氣濕風滯。而不能鼓撼萬物也。小青龍之輕風疏雨以泄之。有不雲開氣爽。而天地複還其高遠乎哉。但本湯之主風水肺脹。比傷寒論中之治水。另是一番世界。蓋桂芍甘草。透微汗以去風。已見傷寒注。加石膏者。因症中之帶煩也。余皆腎家治水之藥。其意以爲腎中不寒。陰水之氣。斷不上升。故用幹姜、細辛之辛溫者。溫之所以燥之也。然後以半夏降逆陰之上衝。五味斂黃泉之倒湧。其懸于肺腎之夾空。而已成雨形者。使麻黃一泄而旁散矣。肺脹而發汗則愈者。此其一也。

  十一條 咳而上氣。此爲肺脹。其人喘。目如脫狀。脈浮大者。越婢加半夏湯主之。

  越婢加半夏湯方麻黃(六兩) 石膏(半斤) 甘草(二兩) 生姜(三兩) 大棗(十五枚) 半夏(半升)

  上六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黃。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此承上文風水之肺脹。而言肺脹一症。又有不因肺風腎水。但以陽明胃氣太過。近從中焦上衝肺管。肺受熱閉。又不得從皮毛發越。而肺實脹滿者。此但看其咳而上氣。無上條之躁症者即是。此爲肺脹。猶雲此亦名爲肺脹也。肺既無外發之路。胃又以太過之氣乘之。兩相鼓吹。胃土以母氣乘肺子。與腎水以子氣乘金母同義。故亦喘也。手陽明之經。終于鼻旁之迎香穴。足陽明之經。溜于目下之承泣穴。俱與目近。經腑之氣交盛。故其目之外脹。有如欲脫之狀也。主越婢加半夏湯者。越婢。君麻黃而加石膏三分之一。其義有三。肺盛。不得不以麻黃泄之。恐其發越太過。而以重墜之石膏鎮之。制麻黃發揚之性。使其和緩柔順。一也。肺實由于胃實。則肺熱可知。石膏氣味辛涼。涼則解熱。辛則利氣。二也。且其鎮墜之余力。猶能衰陽明上衝之熱。

  三也。以守中之甘草爲使。尤有妙義。蓋取托住二者之性。令麻黃得石膏留鎮之氣。而利肺者優柔石膏合麻黃疏泄之功。而平胃者松泛。然後以辛溫之生姜。挑肺胃之真陽。以甘粘之大棗。滋兩家之津液。似乎無弊矣。不知越婢一湯。終是發肺家之汗。假令上焦一空。中焦之氣。乘虛襲之。遂同解鬥者捆甲之臂。而令乙毆矣。故加降逆之半夏。而重用之者。使協同石膏。壓下麻黃之余性。以疏散胃氣。俾不得上幹。蓋即驚悸條中。半夏麻黃丸之義也。夫中黃數寸之地。肺胃交爭。而咳喘等之諸症雜見。主越婢本湯。則肺家因外泄而內讓。加半夏。則胃家因下退而上讓。其文王虞 之化耶。方藥雲乎哉。

  十二條 咳而上氣。喉中水雞聲。射幹麻黃湯主之。

  射幹麻黃湯方射幹(三兩) 麻黃(四兩) 半夏(半斤洗) 細辛 款冬花 紫菀(各三兩) 五味子(半斤)

  生姜(四兩) 大棗(七枚)

  上九味。以水一鬥二升。先煮麻黃兩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此即前二條小青龍。並越婢之兼症也。小青龍一條。爲腎中水寒之氣上泛。越婢一條。爲胃中燥熱之氣上蒸。此條卻因手太陰之陰陽兩虛。合子母而兩吸之。遂致腎之濁陰。胃之濁陽。雙起而乘肺。水土之邪。交並于清虛。而成稠粘黃滯之痰。雲合于肺胃會通之息道。而呼吸激之。則有聲矣。此咳而上氣。喉中水雞聲之應也。咳而上氣。當包前條肺脹句在內。與下文咳逆上氣條同義。以上氣而咳。未有不肺脹者。但有水脹氣脹之異。故省文言之耳。至其主本湯之義。則又另有壺天廣大。遊覽不盡之妙。蓋因手太陰之陰陽兩虛。故以淩冬弩芽。從大寒中具生陽之氣之款冬花。挑動其陽神。以潤軟柔宛而善于補血之紫菀。深滋其津液。

  因腎家之賊陰上泛。故以細辛、五味。溫斂其下焦之逆陰。因胃家之熱氣上侵。故以半夏、麻黃。降散其中焦之動氣。射幹多節。形同肺管。葉則扁生橫開。而其性尤專于祛濕。用以名湯。是取其走肺。而令兩旁開拓其痰氣之意明矣。再加辛甘發散之姜棗爲佐。則腎胃之逆下消。肺中之滿外泄。其咳而上氣。及喉中之水雞聲。有不貼然自靜者乎。此比前小青龍條無躁症。故去幹姜。無風因。故去桂芍及石膏耳。肺脹而發汗則愈者。又其一也。

  十三條 咳逆上氣。時時唾濁。但坐。不得眠。皂莢丸主之。

  皂莢丸方 皂莢(八兩、刮去皮、用酥炙)

  上一味。末之。蜜丸梧子大。以棗膏和湯。服三丸。日三服。夜一服。

  此條又借咳逆上氣。而廣言肺癰之治例也。本門第四條曰多唾濁沫。第五條曰喘不得臥。俱肺癰之症。已見前注。蓋謂咳逆上氣之人。時唾濁沫。但可靠坐而不能臥倒者。無論癰與未癰。皆屬肺葉外腫。肺管內塞之候。邪氣過實。便宜皂莢丸主之。以皂莢之性。外能軟堅削形以消腫。內能搜風利竅以通氣。蜜丸而兼棗膏和服。取甘緩者。升浮其性于肺中也。門人問曰。本條皂莢丸。與五條葶苈瀉肺湯症頗相同。且俱作丸子。俱用大棗托起。而取定喘下氣之效。敢問二藥之同異。並其所以分主之症。一也。又首條言肺痿之症。亦曰口中反有濁唾涎沫。今于皂莢丸下。夫子但引四條之文。而謂獨廣肺癰之治例。何以知其不兼肺痿而言。二也。答曰。葶苈苦寒降散。蓋取降以止逆。散以舒氣而已。若夫皂莢。其味辛鹹。其性犀利。辛鹹。則外收內散。故能削形泄氣以消腫。犀利。則裁陽攘陰。故能斬關突入而奪壅。是葶苈之性稍平。而皂莢之性較峻矣。

  觀方後葶苈服至彈子大一丸。皂莢僅服梧子大三粒。且彼曰頓服。此曰日三夜一服。則當日仲景之意。不昭然如見乎。大概葶苈瀉肺。是主初起之癰。皂莢一丸。是主將膿之候者也。至于濁唾涎沫。癰痿雖同。獨不思癰鼓風邪。痿惟奪液。治癰如驅盜。縱使破財盜去。而余資猶得半全。治痿如救荒。假令縱籴盡糧。而殘喘何能苟活。皂莢削氣剝津。惟癰爲富家之被盜者。任之可以無虞。彼痿爲窮邑之遭荒。當之豈能無弊乎。我故謂廣肺癰之治例。而不兼言肺痿者。非漏也。單是咳逆上氣。猶有風水之別症。若又兼濁唾不得眠二症。則邪實氣盛。而爲肺癰最急最重之候。故葶苈瀉肺。不勝其任也。

  十四條 咳而脈浮者。濃樸麻黃湯主之。脈沈者。澤漆湯主之。

  濃樸麻黃湯方濃樸(五兩) 麻黃(四兩) 石膏(如雞子大) 杏仁(半升) 五味子(半升) 半夏(半斤)

  細辛(二兩) 幹姜(二兩) 小麥(一升)

  上九味。以水一鬥二升。先煮小麥熟。去渣。內諸藥。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澤漆湯方澤漆(三升、以東流水五鬥、煮取一鬥三升) 人參 桂枝(各三兩) 半夏(半升) 黃芩(三兩)

  甘草(三兩) 生姜 白前 紫參(各五兩)

  上九味。 咀。內澤漆汁中。煮取五升。溫。服五合。至夜盡。

  咳字。包前文上氣在內。並貫下文脈沈而言。此即十二條射幹麻黃湯症。而變言其治例也。十二條之症。

  因肺中陰陽兩虛。于是胃之濁陽。腎之濁陰。兩起而乘之。兩濁相搏。則成稠粘黃濁之痰。積于肺胃會通之地。而呼吸扇之。此喉中水雞聲。及咳而上氣矣。故彼方以款冬生陽。紫菀滋陰。使肺中之主人先回。次以平胃安腎之品佐之。則占住者當避去矣。此條之前症。卻又因心之膻中。肺之胸中。其陽氣獨虛。而胃腎之氣兩乘之之候也。夫胸中膻中。爲上焦之地。中下之氣上乘。故脈浮。脈浮。則知其單在氣分。故以小麥爲君而填之。與彼方用生陽之款冬同義。且脈浮。又知其不關血分。故較彼方去滋陰之紫菀者此也。其細辛、幹姜、五味之安腎。半夏、麻黃、石膏之平胃。已見前注。至濃樸之開拓胸中。杏仁之疏通肺竅。明系奪射幹之兵符印玺者也。又咳而上氣。于髒爲肺。于腑爲胸中膻中。其症最高。症高則脈浮者理也。若其脈不浮而反沈。夫沈爲陰象。陰病應水。陰分應血。則咳而上氣。又因水寒沈伏血分。而上射其氣于肺。肺性惡寒、惡濕之所致也。故以迅利逐水之澤漆爲君。煮以東流者。取益其行性而不與伏水同滯也。又恐峻藥多傷。故以補氣之人參。行陽之桂枝。溫胃之生姜。培土之甘草佐之者。不特以辛甘之性。贊其行水之功。且以群陽之恺悌仁人。參謀監制。使強兵悍將。不得縱好殺之手腕。而成王師堂正之旗矣。夫水寒之邪。雖伏根于下焦陰血中。

  而其氣之已射于肺。致現咳逆者。非半夏之辛燥下降。不足以祛之。用以爲臣。猶兵家後軍之掃蕩也。至于白前。味則辛甘。形則直長。辛甘走氣。直長趨下。一氣直行。下焦之大向導耳。紫參色紫入血。性疾逐淤。又借白前而爲下焦陰分之使。殆向導中之精細者乎。此又從欲作風水句。而單言水症。爲濃樸、麻黃變中之變症也。細按前後二湯。蜂房蟻穴。未足比其深微。虹閃霞朱。烏能仿其變幻。而澤漆一湯。尤爲奇創。駱賓王江浦黃帆。匡複之功何遠。羞足擬其氣象。不意湯液中。有如此之水師也。客有問余者曰。素問以麥爲心之谷屬火。鄭玄以麥有孚甲。應屬木。許慎又謂麥當金王而生。火王而死。宜屬金。楚醫李時珍辨之。未有確據。而子注濃樸麻黃湯中之小麥。獨遵素問爲心之谷者。果有所見耶。答曰。小麥之于八月酉金。止算得胎。

  非生也。麥實生于十月之亥耳。夫水火互胎。金木互胎。自有現成至理。誠如許氏之說。以胎酉者爲金。則將以胎午之壬爲火。胎子之丙爲水乎。況今小麥實生于酉。則又當屬丁火矣。許氏屬金之說謬也。至若胎酉養戌。生亥王卯而死午。實系麥之始終。鄭玄屬木之論近是矣。不知苗死而麥正成。是麥苗死于五月。而麥實何曾與之俱死耶。則屬木之性。以之論麥稭則得。以之論麥實。是亦五十步之止耳。夫天地自然之序。春殘則神氣暢爲朱明。木終則精華發爲光焰。以屬木之麥稭一死。而屬火之麥實繼成。正合生生之序。又豈止以熟時在午。赤色應離。形圓象心之證乎。故知名爲心谷者。真上古聖人之定評。而用爲心藥者。實中古神仙之合制也。客爲之首肯而退。附記于此。以正高明。

  十五條 大逆上氣。咽喉不利。止逆下氣者。麥門冬湯主之。

  麥門冬湯方麥門冬(七升) 人參(二兩) 半夏(一升) 甘草(二兩) 大棗(十二枚) 粳米(三合)

  上六味。以水一鬥六升。煮取六升。溫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此雖承前四條越婢加半夏湯。而言肺胃交病之症。然其病機之微妙。章法之變幻。幾令人不可尋繹。無怪乎千古以來。善讀金匮者之寥寥也。蓋前四條之症。是肺爲胃熱所蔽。既不能外泄而自爲轉移。複不能下臨而相爲防禦。則肺胃之氣兩實。兩實者宜兩責之。故主越婢以責肺。加半夏以責胃也。此條之症。是肺液欲枯。子困而取資于母。故大吸胃液以自救。其如胃中之土液亦幹。不能以精汁上供。但悉索其幹熱之濁氣以奔之。則所應者非所求。而大逆上氣矣。咽喉不利者。如有燥物阻滯之狀。既液幹而濁氣乘之之應也。

  譬諸天地。太空晴幹。下吸大地之靈陰以自潤。應則甘露生焉。苟無所應。而渣質乘之。日則浮塵高揚。夜則黃埃上布。重濁郁冒。阻滯清虛者。此天地之大逆上氣。咽喉不利之象。倘非及時甘雨。遠被深滋。其能使兩相潤澤。各還其清甯之位乎。故以色白補陽液之麥冬爲君。而用至七升者。以小水不足以灌溉也。粳米甘溫入胃。以之爲佐。欲令麥冬之潤。獨注中州也。然後以甘草托其下泄。大棗提其上蒸。總交于補氣而善行津脈之人參。以之爲龍。而雲行雨施之化普矣。獨是大滋胃中之津液。且以甘浮之性。提之上潤肺金。恐如水激紅爐。氣衝灰起。則大逆不更甚乎。故又以降氣平胃之半夏。安之緝之耳。是此條爲肺胃之陰兩虛。兩虛者宜兩補之。故以全湯先補胃液。而次補肺液也。所謂病機之微妙者此也。卷中列痿癰上氣凡三門。其上氣一門。連本湯共方七道。而主治全矣。肺癰連皂莢丸。雖止方三道。其于癰膿前後。似亦無漏。獨肺痿一門。于寒痿之變症。反出甘草幹姜一湯。而于重亡津液。娓娓言之。正經熱痿。反無方治。豈以熱痿爲不藥之症乎。而前後並無難治不治字樣。反複思維。神明告我。始知仲景之意。以爲重亡津液。有竟成肺痿者。有但大逆上氣咽喉不利者。俱宜此湯。救胃以救肺。故省文互之耳。世之讀金匮者。請將首條熱痿之症。與本方藥品湯意。細細較之。便見針鋒逼對。而知愚鄙之論。非牽強也。所謂章法之變幻者。此也。

  奔豚氣病脈證治第八

  一條 師曰。病有奔豚。有吐膿。有驚怖。有火邪。此四部病。皆從驚發得之。

  病字。貫下文四部而言。豚、即豬畜。奔豚者。足少陰腎水之癸氣。寄位于亥。動則上衝。如驚豬奔突。故以之爲名。然心陽照臨。而胸中氤氲之氣。能逼下陰靜伏。驚則神散而上虛。故奔豚之氣。得以乘虛而突犯之矣。吐膿者。肺屬金而主氣。又心之神爲火。神火因驚而出。如電光石火。則肺金受克。而敗其阻滯之金液故也。驚怖之驚。指惕然自儆。如兒童病風熱。及神虛之人。睡夢驚跳之義。與下文驚發之驚不同。蓋下文之驚。凡一切奇險境遇。及耳目之所猝然見聞者。皆是。怖。合恐懼而言。蓋恐屬血虛。似乎內無憑根據之主。懼屬氣削。似乎外有淩駕之疑。怖則陰血內空。而虛神外張。常有不遑設備之象。故曰合恐懼而言也。蓋驚則神明渙散。

  而其中之精汁。亦與之而從空俱耗。如氣出釜甑。而濕潤隨之以飛越之義。及心君複辟。而內外之倉庫已虛也。火邪者。外火也。外火逼出心液而爲汗。則心神已在孤危。而外火已有乘虛之勢。加之以驚。則靈明出舍。而爲外火騰內入之室矣。故曰此四部病。皆從驚而發。遂致得此病也。吐膿等三症。雖不入本篇。因與奔豚同得于驚。故類及之。然亦可借彼以明奔豚一症。有氣虛血虛。並氣血兩虛之別也。

  二條 師曰。奔豚病。從少腹起。上衝咽喉。發作欲死。複還止。皆從驚恐得之。

  此敘奔豚之正病也。上下二焦。譬之天地陰陽。各相當而無所侵犯。于是上焦以天之陽氣。從西肺而下降。

  下焦以地之陰精。從東肝而上升。故曰左右者陰陽之道路。若上焦之心氣一空。則下焦少腹之陰。不由左右升降之道路。而于中衝直上。以犯清虛。且更至于咽喉矣。夫上焦胸分。爲心肺之城郭。奔豚之氣。迫肺。則氣道幾阻。迫心。則神機將竄。故發作欲死。但上極必複。衝極必還。下焦之賊陰。複還于下。則上焦之神氣。亦複還于上矣。故止。凡不測之事。猝然臨之于意外。則驚。凜然持之于意中。則恐。皆能銷铄其陽神陽液。而招奔脈之上突。故曰皆從驚恐得之也。張子和謂驚爲自不知。恐爲自知。確甚。

  三條 奔豚。氣上衝胸。腹痛。往來寒熱。奔豚湯主之。

  奔豚湯方芎 (二兩) 當歸(二兩) 芍藥(二兩) 半夏(四兩) 黃芩(二兩) 甘草(二兩)

  生姜(四兩) 生葛(五兩) 甘李根白皮(一升)

  上九味。以水二鬥。煮取五升。溫服一升。日三服。夜一服。(以四服各一升計之。當作煮取四升。否則宜雲溫服一升二合爲是。其當日傳寫之訛耶。)

  此平日陽明胃氣。少陽膈氣素壯。乍受驚恐。心陽既馳。而心血尤短。以致陽明少陽二腑之氣。同上而爭趨空處。而爲奔豚之變症也。夫奔豚之義。原因北方亥氣。衝突上焦。故名。不知三焦臣伏之用。從上制中。從中制下者也。上氣因驚而虛。則上不能制中。于是陽明少陽之氣。就近而兩爭之。故氣上衝胸。亦如奔豚之象。

  故亦曰奔豚也。陽明少陽之氣素壯。則中有以制下。而少腹之氣。不能假道于胃與膈。而跳衝胸中。故方意絕不責下焦之有余。而但以黃芩清少陽之膈。生葛涼陽明之胃而已矣。其三焦滋息之源。則又從下化中。

  從中化上者也。心血因驚而虧于上。則中吸旁吸胃與膈之精汁以自潤。陽明液傷。故腹痛。少陽液傷。故往來寒熱。以補血之芎歸芍爲主。而以浮緩守中之甘草佐之。蓋浮緩。則托高血藥以上補心髒。守中。則持平血藥以還補胃陰。然後以辛溫之生姜。並填胸分之陽。以降斂之半夏。奠定二經之逆。殿之以甘李根之白皮者。甘李春花夏實。得少陽陽明之正氣。其根皮尤爲升發生陽之路。是又欲升其下焦之氣。以中實陽明。

  旁入少陽耳。夫氣上衝胸。而見腹痛及寒熱二症。故知所衝者爲少陽陽明之氣。以李根白皮升下焦之陽。

  故知其非腎陰之上動。百世而下。當有以余言爲不謬者。

  四條 發汗後。燒針令其汗。針處被寒。核起而赤者。必發奔豚。氣從小腹上至心。灸其核上各一壯。

  與桂枝加桂湯主之。

  桂枝加桂湯方桂枝(五兩) 芍藥(三兩) 甘草(二兩炙) 生姜(三兩) 大棗(十二枚)

  上五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

  此心陽、心液兩虛。而招腎陰之上衝者也。故方意單責上虛。而不責下實耳。蓋以桂枝甘姜。補心中之陽神。

  而以芍藥、大棗。滋其心液也。余詳傷寒注。本條與傷寒之文小異。且方亦少更加桂一層。而其義則一也。

  五條 發汗後。臍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主之。

  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方 茯苓(半斤) 桂枝(四兩) 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五枚)

  上四味。以甘瀾水一鬥。先煮茯苓減二升。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甘瀾水法 取水二鬥。置大盆內。以杓揚之。俟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顆相逐。取而用之。)

  悸者。跳動之狀。與心下之虛悸不同。此條著眼在發汗後臍下悸六字。故知其欲作奔豚也。蓋汗爲心液。發汗後則上虛。上虛而臍下跳動。是下焦將勻其有余。以上赴空處之漸。故知之。但臍下動悸。是臍下之實者。

  當責也。故君淡滲之茯苓。以腎髒不可瀉。瀉膀胱之腑以瀉腎陰耳。桂樹嫩枝。辛溫而柔軟。具少火生氣之妙。甘草以浮之。大棗以托之。是使桂枝生陽之性。確乎在心肺之夾空。而填其上焦。如霧之氤氲矣。夫桂甘大棗。意在補上。而且降奔豚之上逆者。亦須憑高彈壓。水性下趨。況與茯苓先煮。則尤滲泄易下。恐失上焦之部位。故揚作甘瀾。以亂其下趨之性。使少少留連。以完全其補高治上之功用而已。真窮工極巧之方也。

  此篇當與驚悸門方論參看。

  胸痹心痛短氣病脈證治第九

  一條 師曰。夫脈。當取太過不及。陽微陰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責其極虛也。今陽虛。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陰弦故也。

  脈有倫類。盛則俱盛。衰則俱衰。此大較也。故凡診脈者。當取其既有太過處。又有不及處。則不及者自爲病。

  而有余者將乘之。而尤爲不及者之病矣。即如其脈。關以前之陽部得微。關以後之陰部得弦。夫關前之陽脈微。則自胃脘上至胸中。其真陽卑弱而不能奮鼓。故病名曰痹。關後之陰脈弦。則自胃腑下至肝髒。其濁邪弦急而從上彈射。故症則見痛。所以然者。責在胸中陽位之極虛。故招下焦之上淩耳。二句。就主一邊說。

  即後文栝蒌薤白及人參諸湯。填陽之案也。關前應胸分。關前之脈微。故知胸分之陽虛而病痹也。二句是自注。所以知其爲胸痹之故。弦脈。于髒爲肝。于氣爲陰。于邪爲寒。于症爲痛。病胸痹而心痛者。正弦脈以肝髒陰寒之邪。上乘陽虛之所致也。二句就客一邊說。即後文栝蒌薤白加半夏。及薏苡附子等湯。並烏頭赤石脂丸。兼責中下二焦逆陰之案也。此與腹滿寒疝第一條。寸口脈微弦。文雖同而大有分別。彼處之微弦。在寸口一部上見。蓋浮之得微。而沈之得弦也。此處之微弦。是寸口與關上。或下與尺中兩部分見。故三條曰寸口脈雲雲。關上脈雲雲。九條烏頭赤石脂丸一症。雖未嘗言脈。然就其症與方意細審之。又確爲尺弦之候故也。又彼處心肺間。其無形之宗氣虛餒。與此處同。而胸痹一症。多在當心之膈膜。其有形血肉中之氣虛。故痹著而痛。且從孫絡而痛徹于背也。大概無形之宗氣。虛于大驚大吐。或憂戚所致。其病頓。略久而上不能禦下者。則成驚悸。或便難而見吐衄等血。其不能提下者。又成半産漏淋。亡血失精諸候。並傳變爲本門之胸痹者亦有之。當心之膈膜。其有形血肉中之氣。又虛于形寒飲冷。及傷心諸事者居多。其病漸而在心後之脈絡。故其曰心痛者。謂當心而痛。非心髒中之自痛也。

  二條 平人無寒熱。短氣不足以息者。實也。

  短氣者。宗氣上虛。而逆陰湊之。則吸氣艱于深入。入淺則出亦淺。故殊覺短而不足以息也。寒則肺卷。熱則氣閉。俱能短氣。今外則似無病之平人。既無寒熱之症。則其所以短氣者。豈非上虛而邪湊之。以致氣機不能深入之故乎。夫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留而不去。其病乃實。即第五條所謂留氣結在胸中者是也。故曰實也。上照前條之極虛。故使客邪逗留而反實。下伏後方之攻實。故用橘枳濃樸以散痞也。

  三條 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氣。寸口脈沈而遲。關上小緊數。栝蒌薤白白酒湯主之。

  栝蒌薤白白酒湯方 栝蒌實(一枚) 薤白(半斤) 白酒(七升)

  上三味。同煮。取二升。分溫再服。

  此言胸痹之全症也。喘息及短氣者。胸中之本氣虛。而胃邪實之。以致呼吸之氣不能深入遠出之義。肺氣逆。故咳。肺液與氣俱逆。故咳而且唾也。胸背痛者。胸中陰維陰跷之脈。其孫絡與督脈。及陽維陽跷之在背者相貫。其痛從胸透背。故胸背陰沁而切痛也。寸口二句。又即首條陽微陰弦而深細言之。蓋寸口爲胸之應。沈爲陽不能上鼓。遲爲氣不能連續。是沈遲爲微脈之根蒂。寸口外微而內沈遲。故知胸中之陽氣極虛而病痹也。關上爲胃之應。緊即首條之弦脈。與傷寒之緊脈不同。傷寒之緊脈。因寒氣凝斂。脈從兩頭中縮而緊。其體常短。故曰形如轉索。轉索者。以中縮而緊也。弦脈之緊。因陰弛陽急。脈從兩頭扯拔而緊。其體較長。故曰狀如弓弦。弓弦者。以繃急而緊也。胸膈上虛下吸有力。以致中焦之氣奔之。吸張乘兩就之勢。故其脈數也。小緊數。猶言略略緊數之謂。蓋終不比有余者之上射也。關上小緊數。故知胸病虛痹。胃以陰弛陽急之氣赴之。而致痛矣。夫胸膈象天。常喜輕清。薤白氣味俱薄。而性辛溫。薄則應在天之氣而走胸分。辛溫則能迎導其陽氣而發越之。佐以蔓生甘潤。而善于通竅之栝蒌。蔓生則走經絡。甘潤而通竅。則又能入絡脈。而行其陰中之氣矣。然後以浮緩之酒托之。取氣味俱薄之白酒者。一則以輕清應天。再則以少火生氣。

  將陽回春滿。從胸溫絡。而痹自愈矣。薤獨取白者。以白具上行之性故也。且南方種之以供蔬。嘗留白而就地刈之。不數天而苗長如故。則尤見其上行之最速者矣。此胸痹之正病正方。單責胸分之陽虛。而未責中下者也。

  四條 胸痹不得臥。心痛徹背者。栝蒌薤白半夏湯主之。

  栝蒌薤白半夏湯方 栝蒌實(一枚) 薤白(三兩) 半夏(半升) 白酒(一鬥)

  上四味。同煎。取四升。溫服一升。日三服。(以四升日三服計之。當缺夜一服三字。)

  胸痹二字。包上條之脈症在內。後仿此。前條之症。因胸中自虛。下吸胃氣。胃家本無上犯之意。猶胸中之謾藏冶容。誨其淫盜耳。故以填陽通氣之外。略無余議下及者。此也。本條之症。胸中之虛未甚。卻以胃家之濁邪方實。以盛淩衰而貫注之。濁氣上浮而不下伏。故不得臥。且胸分虛而客氣上乘。猶之盜賊所經。于牆垣門徑之低小殘缺者。則一往趨之。心後之絡。外通于背。陽虛而痹。牆垣之低小。門徑之殘缺是也。濁氣從胸之心後而貫痹。故痛如在心。又從痹之絡脈而貫背。故痛徹背矣。于前湯中。減辛溫填氣之薤白過半。故知胸中之虛未甚。君平胃降氣之半夏而用至半升。故知以盛淩衰。爲胃中之邪過實也。是此湯即第一條太過不及而兩責之者。蓋以栝蒌薤白本湯。責胸分之陽虛者十之三。加半夏爲君。而責胃中之氣實者十之七也。岐黃論臥與不臥。明明說是氣伏于陰分。則神明收藏。故得臥。氣出于陽分。則靈醒發越。故不得臥。

  半夏粳米湯治之。覆杯即臥者。以半夏乘春發生。入夏將半。即歸根複命而苗便枯。故名。是聖人取半夏之性降。能伏其氣以入于陰分故也。佐粳米者。滋胃中之陰液以覆庇陽神。猶之衣被之用而已。李氏舊注。引甲乙本靈樞之意。而以半夏治不眠。謂半夏入少陽經。已乖仲景用在陽明之旨。至其謂爲轉運陰陽之藥。

  陰陽得通。其臥立至。則平人之白日不欲臥者。其陰陽俱不通者耶。冤哉。

  五條 胸痹。心中痞。留氣結在胸。胸滿。脅下逆搶心。枳實薤白桂枝湯主之。人參湯亦主之。

  枳實薤白桂枝湯方枳實(四枚) 薤白(半斤) 桂枝(一兩) 濃樸(四兩) 栝蒌實(一枚搗)

  上五味。以水五升。先煮枳實、濃樸。取二升。內諸藥。煮數沸。分溫三服。

  人參湯方 人參 白術 甘草 幹姜(各三兩)

  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胸分之陽虛。而下陰上湊。故心中痞。但痞之爲病。常隨陽氣之起伏以爲消長。故腹滿時減者。痞之候也。今其氣逗留而結在胸。以致胸滿不減者。此留氣也。譬之天地。寒雲斷腳。冷霧橫拖。逗留于太虛。而不收不散之象。是從胃脘中路上浮。而已據胸中矣。加之脅下以肝膽之逆。從旁搶心。而爭趨空處。此雖胸中陽虛之所招致。填膈之品。固宜首重。以降逆陰。然其留氣結胸。猶之賊據城郭。掃除之法。不得不與撫綏兼施矣。故以散氣之枳實。開痞之濃樸爲主。而先煮之者。其意以微風蕩雲霧而去留氣也。然後以薤白、桂枝之辛溫而甘者。填胸陽以引其氣。以栝蒌實之甘寒而潤者。走絡脈以入其痹。猶之人尿、豬膽及柏葉等之反佐也。

  于是留氣散而胸陽上複。則不治逆而逆將自靖矣。至于枳實、濃樸。欲並用其苦味以泄土邪。故久煮之以取其重濁。薤桂二味。欲單用其溫陽以通天氣。故略煮之以取其輕清耳。人參湯亦主之者。蓋人參補氣。白術填胸。幹姜散結開痞。甘草浮緩上托。使一團太和之氣。氤氲胸中。上則旁導陽氣而治痹。下則照臨陰氛而消逆。其于留氣之結胸者。舞幹羽而有苗格化矣。或曰。前湯是治全症之方。後湯是單治脅下逆搶之方。又曰。服前湯而留氣已散。痞結已開。後湯所以愈痹。而爲善後之劑也。二說雖與仲景一條。而主兩湯之文例不合。然皆近理。故俱存之。以俟有識者之鑒定焉。

  六條 胸痹。胸中氣塞。短氣。茯苓杏仁甘草湯主之。橘枳生姜湯亦主之。

  茯苓杏仁甘草湯方 茯苓(三兩) 杏仁(五十個) 甘草(一兩)

  上三味。以水一鬥。煮取五升。溫服一升。日三服。不瘥。更服。(以煮五升。服一升按之。則日三服之下。當缺夜二服一語。蓋不瘥更服。是更作一服之謂。若謂即服此二升。金匮前後諸湯。並無一劑分作數服。今日服一半。至明日服完。爲更服之例也。)

  橘枳生姜湯方 橘皮(一斤) 枳實(三兩) 生姜(半斤)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溫再服。

  胸痹上虛而中下之逆邪有二。濕與寒是也。肺性惡濕複惡寒。濕則肺滯。寒則肺斂。俱能使膈膜之痹處作痛外。而又能令其氣塞且短也。濕氣上逆者。以茯苓之溫胸燥濕者爲主。佐杏仁以利肺竅。而以浮緩之甘草。托之上行而留戀之。則濕去滯通。而氣之塞且短者可愈矣。故主之。寒氣上逆者。以辛溫之橘皮爲君。溫則暖膈。辛則散結也。生姜祛寒止逆。而性複宣通。與犀利之橘皮相濟。則成和風爽氣之象。然後佐以破留氣之枳實。則寒去而肺暢。氣之塞且短者亦愈。故曰亦主之。然二湯皆微弦兩責之方也。

  七條 胸痹。緩急者。薏苡附子散主之。

  薏苡附子散方 薏苡仁(十五兩) 大附子(十枚炮)

  上二味。杵爲散。服方寸匕。日三服。

  此即前條茯苓杏仁。及橘枳湯之合症合方也。緩急統胸痹之全症而言。凡喘息咳唾。背痛短氣。及不得臥等候。有時而緩。有時而急者。以其人之脾胃。素有客濕客寒之邪。上衝下伏之所致也。夫陰陽五行。生扶囚謝之化。人身之髒腑。與天地准。故火土之氣衰。而水木爲妖者。得丙丁戊己而持。得壬癸甲乙而甚。持則病緩。而甚則病急者。一也。且濕氣浸淫。寒氣勁迫。是濕邪爲害尚緩。而寒邪爲害則急者。又一也。故其謂病痹之人。其諸痹症。或緩或急。此濕寒之氣在中焦。以上窺胸陽之往複。而爲更叠入寇之象。故主祛濕利水之薏苡者。即上條茯苓甘草杏仁湯之義。配溫中行陽之附子者。即上條橘枳生姜湯之義。而進之者也。至杵爲散而連服其渣質。則留連胃中。使寒濕既去。而其幹溫之化。還浮于太虛。則填胸貫絡。而痹自愈。此雖似乎單責陰弦之脈。注意在討賊一邊。不知蕩平之後。陽微大振。而賀太平者。卻正在朝廷也。噫、神矣哉。

  八條 心中痞。諸逆。心懸痛。桂枝生姜枳實湯主之。

  桂枝生姜枳實湯方 桂枝 生姜(各三兩) 枳實(五枚)

  上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痞及諸逆之由于胸陽虛餒者。詳已見。心之所以如有根據輔者。真氣爲之旁薄故也。真氣上虛。則心無憑借。

  有如空懸之狀。故曰心懸。胸爲陽位。陰邪留之。則陰陽不相宜。而陰沁作痛。故曰心懸痛也。以辛溫之桂枝生姜填真氣者。所以治其心之虛懸。以苦溫開痞之枳實破留氣者。所以除其痛耳。大概即五條枳實薤白之湯意而變易之者也。此及下文二條。又就胸痹之症而推展言之。蓋謂胸痹者。見種種等候。固宜主此。

  然不必執定胸痹。凡上虛而下氣上犯。以致留而不散者。俱主之。故于條端。既不冠胸痹字。而且曰諸逆雲爾。

  九條 心痛徹背。背痛徹心。烏頭赤石脂丸主之。

  烏頭赤石脂丸方烏頭(一分炮) 赤石脂(一兩) 附子(半兩炮) 幹姜(一兩) 蜀椒(一兩)

  上五味。末之。蜜丸如梧子大。先食服一丸。三服不知。稍加服。(梧子大者服一丸。恐有誤。)

  細按症治。其脈亦當陽微陰弦。但微脈固在寸口。而陰弦之脈。當在關以下之尺中耳。人身心胸中之真陽。

  外爲周身衛氣之根。內爲中下二焦之主。真陽上虛。而脾胃之邪。就近犯之。則爲四、五、六、七等條之症。若夫腎爲牡髒。肝居至陰之下。其虛寒之邪。比之吳楚諸夷。周室既衰。而澤國蠻荊。亦來遠窺王室矣。然肝腎之陰邪上犯。較之中土之逆爲尤甚。故心痛徹背。與四條之症既同。而胸陽內虧。衛氣衰薄。寒從背入。且與下陰之逆。起而貫痹者。同類而兩相感召。故背痛而又內徹于心也。夫三焦之化。陽從底生。蓋以命門之溫熱。

  蒸熟水谷。而化悍氣。然後上熏如霧。而貯爲胸陽者也。況本症又屬下焦之寒逆乎。是非溫下以溫上不可也。故以烏頭之老陽。壯先天之元氣。以附子之生陽。發後天之化氣。取蜀椒之辛斂者。所以補其陽而封之固之也。取幹姜之辛散者。又所以種其根而升之舉之也。總交于氣重色赤之石中脂髓。以爲使者。氣重、易致下行。色赤、偏宜陰髒。石中之脂髓。豈非欲其入精血中。而溫資始之化源乎。丸非湯散之僅行上中者可比。且先食服之。故知其責在下焦也。弦脈主痛。今心痛徹背。背痛徹心。皆由于肝腎之邪。故知其陰弦在尺中。而非三條之所謂關上脈雲雲者也。凡胸無痹病。而乍中寒者。亦有心背徹痛之症。並主此丸。故曰。此與上條俱就胸痹之症。而推展言之者。

  腹滿寒疝宿食病脈證治第十

  一條 趺陽脈微弦。法當腹滿。不滿、必便難。兩 疼痛。此虛、寒從下上也。當以溫藥服之。趺陽。足陽明脈也。其脈微弦、微爲胃中之陽土虛弱。弦爲肝木之脈。木乘弱土。而淩其所勝。則其氣嘗縱肆于中部。故法當腹滿。

  若趺陽脈微。而腹又不滿。則是微爲中氣不足。不能傳送。弦爲寒燥津液。故必便難。兩脅曰 。少陽之部也。

  微爲中焦之膈氣不足。不能捍禦。弦爲肝邪有余。上衝少陽。故兩脅板疼而切痛。蓋便難者。氣機不下暢。故變爲上逆矣。此虛二字。當少頓。猶雲此因中虛。而下焦之寒氣上衝陽位故也。溫藥。當指十五條之大黃附子湯。並理中四逆輩而言。門人問曰。弦脈氣削。是爲寒診。夫子言之有素。頗聞梗概。然虛寒之脈。理宜泄瀉。今又雲寒燥其津液。而有便難一症。是何理也。答曰。陽髒得暴寒。則下生泄注。陰髒得固冷。則內結便幹。

  此天地之化。當春夏之陰晦。則雲行雨施。入秋冬之嚴肅。則冰堅水涸矣。又曰。同一趺陽之脈。微而且弦。何以有腹滿 痛之異乎。曰。胃中之腑氣微。則弦脈下寒之邪。從中行直上。故腹滿。胃外之膈氣微。則弦脈下寒之邪。從兩旁挾上。故兩 疼痛矣。

  二條 病者腹滿。按之不痛爲虛。痛者爲實。可下之。舌黃未下者。下之。黃自去。

  虛痞無形。故按之不痛爲虛。熱實有形。故按之痛者爲實。承上文言寒氣上衝而腹滿者。當服溫藥。若實痛者。則又非溫藥之例。而爲可下之症也。胃中熱實。則火土之色上浮。故舌黃。未經下過者而下之。則熱實下散。而火土上浮之色必消。故黃自去。則既經下之而黃尚未去者。是爲虛熱。其主竹葉石膏之候耶。

  三條 腹滿時減。複如故。此爲寒。當與溫藥。

  腹滿不減。固爲熱實。即或少減。亦有胃氣漸複。而其熱實之滿。亦漸次消下者。故猶不得直斷爲寒也。惟時減而複如故。則知人身之微陽有起伏。陽起則如陰晦欲霁。太陽一照。而山岚海氛有卷藏之象。故其滿時減。陽伏則又如方晴複晦。陰雲郁蒸。故其滿複如故。此非寒氣上衝之滿而何。是當與辛甘之溫藥。益陽光以消陰氣矣。此又申明首條宜溫之診法。

  四條 病者萎黃。躁而不渴。胸中寒實。而利不止者。死。

  承上文言腹滿之人。陽氣垂亡。又有溫之而不受溫之死症。病者。即上文所雲腹滿者。是也。萎。指面無生動之神氣而言。黃者。脾色外竄之應。躁則渾身毛竅。如有芒刺。亡陽之汗將作也。不渴。則內無陽熱可知。胸爲陽位。今寒邪固蔽。由腹滿而上實胸中。于是寒氣憑高鼓吹。而下利不止。夫萎黃爲脾陽中絕。躁爲腎陽外絕。不渴爲胃陽內絕。胸中寒實。爲胸分之陽上絕。利不止。爲元陽下絕。總以大劑姜附溫之。其能使既冷之灰複熱乎。故死。

  五條 寸口脈弦者。即脅下拘急而痛。其人啬啬惡寒也。

  寸口上應膈氣。爲肺金之部。寸口脈弦。則肝脈之寒邪。上衝胸分之兩旁。不但縱以乘其所勝。而淩趺陽之胃土。並橫以乘其所不勝。而犯太陰之肺金矣。故脅下拘急而痛者。肝邪上乘。肺氣縮而不舒之應也。肝爲陰髒。又寸口之部。亦外應表氣。今其脈上乘寸口。則陰氣外出以幹陽位。故惡寒也。啬啬見傷寒論注。此申言首節兩 疼痛句。

  六條 夫中寒家喜欠。其人清涕出。發熱。色和者善嚏。

  髒腑諸陽之氣。其在人身也。如輕煙薄霧。周流勻滿。故經脈安和。中寒。則髒腑之本氣。爲寒所逼而內伏。經絡之余氣。爲寒所逼而上浮。上下薄引。則經脈乍弛。而絡脈乍滿。經脈乍弛。故喜實其氣而腰欲伸。絡脈乍滿。故喜引其端而輔呵欠也。李氏引內經太陽司天。寒氣下臨。心氣上從、寒清時舉。鼽嚏數欠。與此處之欠頗合。其引陰氣積于下。陽氣未盡上浮。陽引而上。陰引而下。陰陽相引。故數欠。是平人臥起之欠。並非倦怠欲臥之欠。與本文中寒喜欠者何涉。至其雲欲入于陰。或陰加于陽二語。並不知內經所言陰陽上下相引之義。更誤。內經之意。蓋謂陰氣將積于下。陽氣未盡上浮。故陰陽各相引于上下。而中虛作欠。則欲入于陰。

  或陰加于陽。爲何語耶。若倦怠欲臥之欠。則又系陽氣將伏于下。陰氣未盡上浮。陽引而下。陰引而上。陰陽相引而欠矣。故曰並非倦怠欲臥之欠也。其人、中寒喜欠之人。肺髒惡寒而開竅于鼻。肺寒。則自出其液。而推逐其所惡于上竅。故清涕。清涕者。金寒水冷之應也。肺合皮毛而主氣。寒則氣郁而不與皮毛相合。故發熱。色和爲陽氣未服之應。嚏從搏擊而出。其象爲雷。蓋肺能奮發而搏擊。以出其郁寒之義也。仲景蓋謂中寒喜欠之人。肺氣不能震作而嚏。但出清涕。則肺已受寒。而其氣自阻。與皮毛之氣兩相拂郁。故必發熱。若其人面色衝和。知陽氣自勝。肺尚有權。故能奮發而搏擊。以出其郁寒矣。然則中寒喜欠者。但得色和善嚏。

  其不發熱可知也。此及下文三條。又論外寒中入。而成腹滿之症。本條言中寒而有嚏以出之者。有不能嚏出而發爲表熱者。此雖非腹滿正文。然實爲中寒腹滿之來路。故首及之。非泛言中寒之外感已也。二條正言中寒之腹滿。三條言中風冷之人。本不腹滿。因誤下而致成腹滿之症也。

  七條 中寒。其人下利。以裏虛也。欲嚏不能。此人肚中寒。

  中寒之人。但凡下利。則脾胃之陽氣裏虛。而腹中受寒。故不能分別水谷而下利也。脾肺同屬太陰。脾陽不振。肺氣可知。故不能嚏以出之矣。曰肚中寒。則腹之作脹。已在言外。

  八條 夫瘦人繞臍痛。必有風冷。谷氣不行。而反下之。其氣必衝。不衝者。心下則痞也。

  肥人陰津不虧。瘦人陽氣不虧。此定理也。今以陽氣不虧之人。而繞臍作痛。則知痛非下焦虛寒上乘。明系風冷從臍入腹。而爲邪正相持之痛也。但風冷在腹。脾胃之陽。失運動之用。故谷氣不行者。常也。是宜桂枝加芍湯。外加幹姜細辛。以驅風散寒爲合。乃誤以谷氣不行爲積滯。而反下之。則氣機因下而下陷者。必反浮而上衝胸膈。以致喘急矣。若不從胸膈上衝。則胃陽虧于寒下之藥。而下陰上乘胃脘。遂致痞塞腹滿矣。

  夫以陽氣不虧之瘦人。誤下之變。尚如此。則肥人而陽氣衰者。其害可勝言哉。前兩條是從肩背所感之寒而言。此條又是從口鼻及腹臍所感之風寒而言也。

  九條 病腹痛。發熱十日。脈浮而數。飲食如故。濃樸七物湯主之。

  濃樸七物湯方濃樸(半斤) 大黃(三兩) 枳實(五枚) 桂枝(二兩) 甘草(三兩) 生姜(五兩) 大棗(十枚)

  上七味。以水一鬥。煮取四升。溫服八合。日三服。嘔者。加半夏五合。下利。去大黃。寒多者。加生姜至半斤此表熱日久不解。熱傷胃液。以致內實之腹滿也。言病腹滿之人。發熱已十日不解。則津液熱傷。是症已可據。其脈浮而且數。夫浮爲在表。以應發熱。數爲在腑。以應胃熱。是脈又可據。飲食如故。則所進不少。是水谷又可據。其腹滿之爲胃實無疑。然因發熱十日所致。且其脈尚浮數。則又不得遺表熱。而單攻腹滿。是宜主濃樸枳黃三物。援承氣湯之例。攻症之腹滿。並責其脈之數。桂甘姜棗四物。援桂枝湯之例。解症之發熱。並責其脈之浮也。于承氣去芒硝者。因飲食如故。則知胃爲經表之移熱。而非邪入中土之候。故不使鹹寒者損胃陽也。于桂枝去芍藥者。因已有濃樸之降。大黃之沈。少留其走表之性。故不使酸斂者。過牽其發散也。

  嘔者。下氣上逆。半夏降逆。故加之。下利無積滯。而腹滿又爲虛痞矣。大黃傷胃陽。能令虛痞益甚。故去之。胃陽虛寒。則下陰上塞。故腹爲之虛滿。生姜能填胸中胃中之陽。排降陰逆以消滿。故寒多者加之。曰寒多者加至半斤。則原方之桂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姜棗。不但解表。並亦填其中氣。而助下運之機者乎。仲景之方。真常山之蛇也。

  此承六條中寒喜欠。清涕出。發熱等句。而言其變症也。

  十條 腹中寒氣。雷鳴切痛。胸脅逆滿。嘔吐。附子粳米湯主之。(中去聲)

  附子粳米湯方 附子(一枚炮) 粳米(半升) 半夏(半升) 甘草(一兩) 大棗(十枚)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此承七條中寒下利而言。故直接此人肚中寒。而曰腹中寒氣也。陰陽相搏。故雷鳴。寒邪凝斂。故切痛。胸爲太陽之部。脅爲少陽之部。實邪上淩陽位。故逆滿也。嘔吐者。胃中陽氣。爲寒所逼。而有欲遁之象。夫腹爲陽明之署。雷鳴切痛。以及嘔吐。是其本症。合胸脅而並見逆滿。則太少二陽之署。幾幾乎有陰寒蔽塞之勢矣。

  故主附子之大熱。交于守中之甘草。溫胃之粳米。而引至陽明之腹。蓋以扶陽者勝陰也。然後以大棗填上焦。半夏瀉陰氣。而胸脅自平。嘔吐自止矣。七條曰中寒。其人下利。以裏虛也。蓋先以裏虛。遂中寒而下利。

  後以下利。遂寒逆而裏益虛。故見種種之候也。

  十一條 痛而閉者。濃樸三物湯主之。

  濃樸三物湯方 濃樸(八兩) 大黃(四兩) 枳實(五枚)

  上三味。以水一鬥二升。先煮二味。取五升。內大黃。煮取三升。溫服一升。以利爲度。

  此及下條。當從上文作一節。蓋腹中寒氣之症治。上文已完。此又因上文之症。旁及風寒入腹而化熱者。與下卷十六篇吐衄門病患面無血色一條同例。金匮之省筆。多用此法。細讀前後三條之文氣自見。言下利裏虛。固宜大溫大補如彼。若雷鳴等症全具。其人痛而便閉者。則又以氣不下通。而實熱之邪勢由上逆。故見種種急切之候也。濃樸降氣。枳實泄氣。大黃下氣。則閉者下通。而諸症自息。豈止痛止雲乎哉。

  十二條 按之心下滿痛者。此爲實也。當下之。宜大柴胡湯。

  大柴胡湯方柴胡(半斤) 半夏(半斤洗) 黃芩(三兩) 生姜(五兩) 大棗(十二枚) 大黃(一兩)

  枳實(四枚) 芍藥(三兩)

  上八味。以水一鬥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溫服一升。日三服。(以一升三服計之。則再煎下。

  當有取三升三字。)

  若雷鳴等前症具。而按其心下滿痛。心下爲胃之應。按之滿痛。是有形之積聚在胃。故爲內實而當下之也。

  但不主大小承氣。及調胃等湯。而獨任大柴者。以前症之胸脅逆滿。及嘔吐等候。系陽明腑實。因而溢出少陽之部者居多。故以柴半黃芩爲主。降少陽部署之逆。所以治脅滿。並止其嘔吐也。以姜棗填太陽部署之氣。使下焦不得上犯。所以治胸滿。並止其雷鳴切痛也。然後以大黃之寒下。枳實之消散。總托于酸斂之芍藥。而並力下趨耳。此豈大小承氣及調胃等湯所能勝任者乎。

  十三條 腹滿不減。減不足言。當須下之。宜大承氣湯。

  大承氣湯方 大黃(四兩酒洗) 芒硝(三合) 枳實(五枚炙) 濃樸(半斤去皮炙)

  上四味。以水一鬥。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內大黃。煮取二升。去滓。內芒硝。更上火。微煮一二沸。

  分溫再服。得下。止服。

  腹滿時減。以陽氣有起伏。陽起則陰伏。故其滿有時或減。此爲虛痞。若腹滿晝夜並不減動。及些小減去而不足言減。猶曰算不得減。此爲胃脘漸下漸實之應。故與腹滿不減者同。宜大承下之而無疑也。李注大謬。

  方論見傷寒注本方下。

  十四條 心胸中大寒。痛嘔。不能飲食。腹中寒上衝。皮起。出見有頭足。上下痛而不可觸近。大建中湯主之。

  大建中湯方 人參(二兩) 幹姜(四兩) 蜀椒(二合炒去汗)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內膠饴一升。微火煎取一升半。分溫再服。如一炊頃。可飲粥二升。後更服。當一日食糜。溫覆之。

  此亦口鼻及腹臍所中之寒也。寒從皮毛經絡襲入。則先見表症。如頭痛、惡寒、發熱等類。而後入裏。或止病表而不入裏者亦有之。詳傷寒論中。寒從口、鼻、腹、臍襲入。則先見裏症。如腹滿、嘔痛、下利等類。而後出表。或止病裏而不及出表。遂致不救者比比也。條中曰心胸中大寒雲雲。備言裏症而不及表症一語。故知爲口鼻及腹臍所中之寒。而未及出表者也。痛嘔當指胃脘而言。寒氣切責陽位。故痛。胃陽不能自安。故嘔。中土虛寒。失運飲化食之用。故不能飲食也。腹中寒冷之氣。上衝胸分。言病者之自覺也。陰陽相搏。腹皮鼓起。出見如有頭足之狀。言旁人之可外見也。陰寒之邪。上則擡高陽氣。而令陽位逼側。故上痛不可觸近。下則直入少腹。而與濁陰凝冱。故下痛不可觸近也。夫心胸中大寒。與上下痛而不可觸近。由于腹中寒氣。上充下滿之外。而其余氣。猶見之于外鼓。而至皮起如有頭足。則中焦脾胃之真陽虛極。故令陰寒上肆下橫如此。

  是不得不大建其中氣。而以扶陽者勝陰矣。誠以幹姜、蜀椒。大辛大溫。大辛散寒。大溫聚氣。加之甘平峻補之人參。充滿姜椒之性。而鼓動之。然後以米汁所成之甘膠。微火煎配以爲使。蓋取米扶胃氣。甘守中宮。遂覺辛甘溫暖之神。融成一片。化工春氣。其與惟王建中。妖氛自息者。同功合德。此仲景命名之深意也。至其湯後曰如一炊頃。可飲粥二升。又曰當一日食糜。溫覆之。經曰。大氣一轉。其氣乃散。所中之寒。其意欲如服桂枝湯之法。將解于陽回之自汗乎。若但雲恐中寒挾食。故飲粥食糜。恐感寒複寒。故令溫覆。則猶得其淺而未得其深者也。門人問曰。如法服大建中而不得自汗。所中之寒。將何所解散乎。並何變症耶。答曰。此問亦不可少。夫髒腑與經絡相通。口鼻及腹臍所感之寒。脾胃先受之。及中焦陽氣一轉。則內邪托出經絡。

  且從陽氣之化。而發爲表熱者。常也。此條之症。因中氣虛微。不能載出。故不一見表症。服大建中而解于自汗。中氣大振。一箭透重铠之力也。倘服此而不汗。如強努之末。不穿魯缟。將內症消。而發爲表熱。變桂枝加附子湯。或麻附細辛湯等症居多。否則不發表熱。脾家實。腐穢當自去。解于自下利者。亦十之一二也。本門是論腹滿。每條當尋腹滿處。腹中寒上衝。及上下痛而不可觸近。俱有腹滿在內。不可不知。

  十五條 脅下偏痛。發熱。其脈緊弦。此寒也。以溫藥下之。宜大黃附子湯。

  大黃附子湯方 大黃(三兩) 附子(三枚炮) 細辛(二兩)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溫三服。若強人煮取二升半。分溫三服。服後如人行四五裏。進一服。

  此從首條不滿、必便難。兩 疼痛。此虛寒從上衝等句。而申言之也。人身之心胸。即天之太虛。其兩脅、即天之四垂也。心胸之真陽充滿。有如日光暄赫。陰氛自化。不特太虛清明高遠。即天之四垂。雲消翳淨。古詩晴川曆曆漢陽樹。頗能道出神境。複何胸滿脅滿之病乎。惟如首條趺陽脈微弦。微則陽光失德。弦則地氣冒明。故曰法當腹滿者。岚浮氛起。直上以塞太虛之象也。否則、微爲幹健不施。弦爲坤順失正。故曰不滿必便難。兩 疼痛者。雲斜氣橫。旁分以陰四垂之象也。知此。則首節與本條。及各條之症。其病機偏正高下。可會其全神矣。蓋謂五髒中。惟肝居至陰之下。其性陰寒善逆。本髒中陽神秉政。則衝和調暢。故動則主生。而化則爲道。若其髒真之陽自虛。則陰寒之性。上逆而爲禍矣。陽明之氣虛。從胃外而上犯胃脘。則爲腹滿等症。

  少陽之氣虛。從膈旁而斜穿兩 。則爲脅滿等症。太陽之氣虛。從胃外而上侵宗氣。則爲胸滿等症。夫腹滿胸滿。除實症用下外。凡下寒上衝者。已立附子粳米。及大建中之法。其少陽之氣虛。因而旁穿兩 。以致脅下偏痛。並膈氣微而不能傳送。先見便難。後則氣浮于上而發表熱。其脈緊弦。緊則爲寒爲痛。弦則主肝主逆。緊從弦斷。則寒而致痛者。由于肝髒陰寒之氣上逆可知。故曰寒也。因便難而蒸爲表熱者。宜下之以通其便難之氣。則經絡之熱可解。膈氣微而招陰髒之寒逆者。宜溫之而填其上焦之氣。則逆痛可下。溫藥下之。兩不相背矣。蓋大黃之苦寒。與附子、細辛之辛熱相偶。膈氣喜附子、細辛之溫。卻暗得大黃以下瀉其逆滿。賊陰親大黃之性。卻誤吞附子、細辛而自化其陰翳。譬之帝王。德禮相成。恩威並濟。譬之天地。春雷不怒。

  伏雨長生之道也。至其煎法服法。另開生面。與尋常略不相同。尋常利藥。必先煎大黃以爲主。而後入諸藥。

  使隨其攻下之性。此獨同煎。其不注意用下。一也。尋常作三服者。多曰日三服。此獨令如人行四五裏。即進一服。其罔顧慮並力峻下二也。蓋以首節便難二字。不過因陽微不能傳送。而難于便。與內實便閉者不同。

  又此方以溫藥牽制大黃之性。而不十分寒下故耳。門人曰。夫子以本文爲申言首條之症。本文雖無便難字樣。然以脅下偏痛及發熱二症。便公然下以溫藥。其爲申說首條似矣。但首條言脈曰趺陽微弦。此條雖亦言弦。卻曰緊弦。而並不言微。恐作承首條之語。或失之牽強耶。抑其中另有奧旨乎。答曰。首條兼言主虛。故曰微弦。此條單言客實。故曰緊弦。且微弦。尚有主在。緊弦。則客代主人矣。由微而進于緊。即奧旨也。

  十六條 寒氣厥逆。赤丸主之。

  赤丸方 茯苓(四兩) 半夏(四兩洗) 烏頭(二兩炮) 細辛(一兩)

  上六味。末之。內真朱爲色。煉蜜丸如麻子大。先飲食。酒下三丸。日再。夜一服。不知。稍增之。以知爲度。(方內止四味。其曰右六味。則六字爲四字之訛耶。抑本方失去二味耶、愚竊傷寒直中厥陰及少陰諸方之意而擬補之。或可加幹姜桂枝乎。蓋幹姜散寒愈厥。桂枝通陽、止逆故也。敢存此以質高明。)

  厥。謂寒戰。如頭振齒介及渾身筋惕之類。此出于肝。肝中陽氣自虛。又或爲外寒所逼。微陽深伏至陰之下。

  而逆陰自動。譬之嚴冬。真陽在泉。日光陰晦。陰風忽起鳴條走葉之象。故厥還者必發熱。以陽氣伏而必起。

  陽起則陰伏也。厥不還者死。陽絕不能自還。故主死耳。四逆者。四肢逆冷。輕則在胫腕。重則至肘膝。此起于胃。胃中飲食所生之精悍。由脾肺而貫手足之四末者爲順。胃爲客寒所中。或肝腎之賊陰犯之。或停食貯飲等類。皆能使胃系塞。而其陽自伏。不能外貫手足而逆冷。故曰逆也。若各因其邪而分別治之。令胃中之精悍一通則愈。此厥逆之所由分也。然厥症必兼四逆。以肝木之陰邪。能賊胃氣。故言厥者。必曰厥逆。四逆之重症。亦有見厥者。以胃陽自虛而見伏。遂下招肝木之外侮。故言逆者。亦間曰四逆而厥雲。要之因厥而逆。則重在厥。厥愈而逆自通。因逆而厥。則重在逆。逆通而厥亦自愈。然則成氏謂厥甚于逆。自是定論。王履乞乞議之。真盲人觀劇。而妄述于婦人女子之前也。蓋謂肝腎之虛寒上衝。而真陽下伏。因寒戰及頭振齒介等症而厥。遂致木邪乘土。又趺陽負于少陰。而胃氣中阻不貫手足而逆。此責在肝腎之虛寒。故當以治厥爲本。厥而致逆。不必責陽明之胃。前所謂厥溫而逆自通也。赤丸溫下焦之陽。其主之也。不亦宜乎。烏頭爲隔年之老陽。較附子之性頗緩。而爲下行旁行之品。且附子側子。俱其所生。老陽之氣堅定。性緩。則不致水火相激。而厥逆愈張。下行旁行。則直達肝腎。附側爲其所生。則又能通髒真之氣。而生之長之矣。陰氣上逆。寒飲必升。故用茯苓淡滲之。且即從小便而下瀉其逆也。半夏降上焦之逆。細辛通經絡之陽。故用以爲佐焉。真朱、即水銀所燒之朱而不雜假者。水銀爲至陰之類。燒以爲朱。則色紅性重。取直走下焦而通陽氣。故內此以爲色焉。酒性溫而通經。蓋溫以愈厥。通經以愈逆。故以之爲下藥之使耳。

  十七條 腹痛。脈弦而緊。弦則衛氣不行。即惡寒。緊則不欲食。邪正相搏。即爲寒疝。繞臍痛。若發則白汗出。手足厥冷。其脈沈緊者。大烏頭煎主之。

  烏頭煎方 烏頭(大者五枚熬去皮不 咀)

  上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內蜜二升。煎令水氣盡。取二升。強人服七合。弱人服五合。不瘥。明日再服。不可一日再服。

  腹痛。指臍之上下而言。即下文繞臍痛是也。脈弦而緊。就下文衛氣不行。不欲飲食觀之。當單指陽明。不概六部而言。以腹痛屬陽明病。故就其部位診之。是知篇首趺陽二字。一直貫至終篇也。弦從浮見。緊從按得。

  故以而字斷之。且下文言緊。即曰沈緊者此也。疝者。氣病也。五髒俱有之。然腎爲水髒。肝居至陰之下。故二髒病此者獨多。夫陰髒貴陽氣。陽腑重陰津。此陰陽各喜配偶之性情。倘本髒之真陽自虛。則陰氣與客寒外濕。兩相暗召。而伏結于杳冥。若他髒及別腑之陽氣各勝。則如太平之世。非無匪類。而潛蹤鄉曲。不爲民害。倘陽明之氣虛。則如本條之症。而入犯中州。故腹臍爲病。少陽之氣虛。則如次條之症。而旁據兩輔。故脅下爲病。太陽之氣虛。則如三條之症。從腹及脅。而又外侵邊鄙。故爲手足不仁。及身體疼痛等症。甚至陰氣上浮陽位。留連不去。變成假熱。如四條之脈症。不下其寒。幾幾乎有懷宗流寇之禍矣。故其字從山。山之爲物。陽上實而陰下虛。其卦爲艮。陰下連而陽上斷。其變爲澤。故晴明之候。清泉白石。艮止于覆盂。而陰晦之時。冷霧寒雲。兌張而吐氣。此古人命名爲疝。而從山之意也。仲景謂腹痛之人。診其陽明之脈。舉之見弦。而按之得緊。弦爲肝脈。又爲氣削之應。夫衛氣者。陽明腑中谷氣所化之精悍爲之也。今見肝脈。是土受木邪。

  其氣削弱。不能行其精悍。而出爲衛氣。可知。故即當惡寒。緊爲病脈。亦爲寒診。是雖應腹中之痛。而寒氣在胃。則胃陽之不能化物。又可知。故不欲飲食也。蓋胃中正氣略勝。則陰髒之邪下伏。胃中正氣略負。則陰髒之邪複起。故邪正相搏者。是寒疝之所以爲病也。胃當臍之內。故其症繞臍而痛。以下又從邪正相搏句而申言之。蓋正勝。則有時不發。若發。則陰邪上乘。而虛陽上遁。故白汗出。肝腎之逆陰起。而胃陽中伏。不但不行衛氣而惡寒。且手足厥冷而逆矣。其脈沈緊。沈爲在裏。沈緊爲在裏之髒氣陰寒。大烏頭煎。其可已乎。以老陽堅定之性。用甘緩之蜜。熬以爲煎。而盡去其水氣。不特柔以濟剛。恐水氣易滲。蓋欲其留連胃中。獨扶陽明之意也。白汗。諸經無此名。江浙鄉語呼大汗爲白浮汗。道家黑白者。陰陽之別名。亦太極之圖象也。

  意者。黑滿而白虧。其陰盛而格陽上浮之謂乎。錄此備考。亦禮失而求諸野之意雲爾。愚謂白與自頗形似。

  白汗者或自汗之訛耶。

  十八條 寒疝。腹中痛。及脅痛裏急者。當歸生姜羊肉湯主之。

  當歸生姜羊肉湯方 當歸(三兩) 生姜(五兩) 羊肉(一斤)

  上三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溫服七合。日三服。若寒多者。加生姜成一斤。痛多而嘔者。加橘皮二兩。白術一兩。加生姜者。亦加水五升。煮取三升二合。服之。

  寒疝、腹痛。詳已見。少陽之氣虛。疝氣從腹而旁穿兩脅。以致脅痛。並脹滿而裏氣急切者。皆陽位不受陰邪之應。羊肉甘溫補氣。爲胃家之所喜。佐以辛溫之生姜。不特功能散寒。且溫胃而提其氣以溫肺。然後使以苦溫氣重之當歸。從胸注脅。蓋又領肺金之暖氣。以達肝膽之鄉。因而遂消其寒疝者也。疝雖陰髒之邪。然必合客寒以爲內結上衝之勢。寒多。謂客寒獨重也。生姜既能溫髒陰而使下消。尤能散客寒而使外出。本方之外。加至十一兩者。其亦通陽氣以資自汗。而驅客寒外散乎。疝氣逆甚。則痛多而嘔。橘皮香細而氣散。

  味辛而性溫。爲走肝消逆之品。故加之。凡逆甚者必由膈虛。白術填上焦之空。故亦加之耳。

  十九條 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若身疼痛。灸刺諸藥。不能治。抵當烏頭桂枝湯主之。

  烏頭桂枝湯方 烏頭。

  上一味。以蜜二斤。煎減半。去滓。以桂枝湯五合解之。令得一升後。初服二合。不知。即服三合。又不知。複加至五合。其知者。如醉狀。得吐者爲中病。

  寒疝腹痛逆冷。詳已見。若其人太陽胸分之陽虛。則疝氣從腹上胸。且從胸而外出太陽之經絡矣。夫手足爲陽氣之充。寒疝之邪逆之。則其中似有捍格。而爲頑濃之狀。是不仁也。身體有通陽之脈。寒疝之邪逆之。

  則其中如有阻滯。而爲脹滿之狀。故疼痛也。以灸刺治經。其如病之本在髒。以諸藥治裏。其如病之標又在經。故皆不能治也。惟抵當烏頭桂枝湯主之者。以烏頭及蜜合煮。即前條烏頭煎之義。所以溫胃陽。而消寒逆之疝。則腹痛逆冷內愈。此治其本也。以桂枝湯解而合服之者。桂枝本湯。爲行陽走表之劑。且以烏頭煎爲佐。則又能從手足身體。而除寒解疝。其不仁、疼痛等症。焉有不外愈者乎。此治其標也。合標本內外而並治之。其主之也宜矣。如醉狀。倦怠不甯之貌。蓋將飛者翼伏。陽氣縮而欲伸之象。得吐中病者。吐能提氣。亦大氣一轉。其病乃散。陽勝而陰自化之理也。名之曰抵當者。與傷寒之抵當湯丸同義。蓋傷寒之湯丸。爲抵敵其熱。而當住攻心之勢。且瀉熱者宜下。故病去于利。此症之湯。爲抵敵其寒。而攔當熄火之機。且溫上者。

  宜提。故中病于吐耳。烏頭無枚數。以本方用蜜二斤。與烏頭煎之用蜜二斤准之。當亦用五枚耶。或問不仁字。醫經之言手足皮膚不等。古人何不從痹重板滯等名。取其一而狀之。而獨曰不仁者。是何義也。前賢既無確解。子又雲似有捍格。而爲頑濃之狀。則與俗所雲麻木者近似。而于不仁何取乎。答曰。少陰君主之官。深藏奧府。而其所發之陽神。充周遍滿中。複余靈醒昭覺之用。故雖麥芒隱刺。識痛楚于刀針。而蚤虱微蹤。辨馳驅于車馬。此心君之陽德。仁被要荒之象。譬之天地陽春無迹。而草根樹杪皆通。譬之父母慈愛中懸。而兒隱女微必洞。此皆仁之爲用也。若其素夙無病。而手足皮膚。一時但覺 格頑濃之狀。則是心陽不貫。如人君之不能以仁遠被。而天地父母之陽春慈愛。于此獨薄者然。故曰不仁。是則不特痹重板滯。不可以名此。即麻木之似是者。亦不得取以相代。以痹重板滯及麻木等。皆一枝一體之自爲病。故就病者一邊言之。此則手足皮膚。本自無病。蓋就心陽不貫一邊而言也。古人狀病之細密類如此。

  二十條 其脈數而緊。乃弦。狀如弓弦。按之不移。脈數弦者。當下其寒。脈緊大而遲者。必心下堅。

  脈大而緊者。陽中有陰。可下之。

  若病疝之人。診其陽明之脈。舉之見數。沈之則如兩頭繃急而緊。此乃弦脈。名雖同緊。而非如轉索之謂也。

  弦脈狀如弓弦。往下按之而不下移。如兩頭繃急之象。故亦名爲緊。其實是數而弦也。下文兩緊字同義。蓋形如奪索之緊。爲真正陰寒。微明將熄之應。大溫大灸。九死一生。況敢下乎。凡言弦緊緊弦。俱緊急之緊。弦脈之勁疾者是也。其謂數弦之脈。皆因陰寒之疝。上衝陽位。經久不消。以致微陽失下運之用。而大便不去。

  一則積成假熱。再則胃液亦枯。故數也。又弦爲肝脈。弦而如弓弦之不可下按。則又木得寒而枝勁之象。夫熱而液枯者當下。陰木之邪上乘而至勁急者。又非合溫藥以下其寒不可也。下文兩脈。又從數弦而推展之。凡陽明之脈。實弦而似緊。又大而遲者。弦緊爲肝氣上乘之診。大則中空而液短。遲則鼓謾而陽虛。心下爲胃之脘。胃中陰陽俱虛。而肝木以寒疝乘之。謂非心下堅硬而何。又大爲陽明之本脈。按之而見實弦似緊之緊。則陽腑中有陰髒之客氣顯然矣。曰可下者。猶言皆可以溫藥下其寒之謂。

  二十一條 問曰。人病有宿食。何以別之。師曰。寸口脈浮而大。按之反澀。尺中亦微而澀。故知有宿食。

  大承氣湯主之。

  此下三條。承前十三條之腹滿不減。設爲問答。而申言內實宜下之脈症也。胃爲水谷之海。其所化之津液。

  上之從脾以滋肺。下之從肺以灌肝腎者也。寸口爲心肺之應。若其脈舉之見浮大。按之見澀。夫浮爲氣機上郁之診。大爲陽明本脈。澀則津液不滋之象。且浮又底虛。大又中芤。以浮大之反面。與無陰之澀脈正合。

  則是陽明之氣不下通。而上郁心肺之夾空。並無胃液上滋之應矣。尺中爲肝腎之診。浮之見微。而沈之亦澀。則是胃中無悍氣下充。故微無精汁下潤。故澀。即經所謂二陽發病。有不得隱曲。女子不月之理也。夫寸口。則逆熱浮而土液不蒸。尺中。則悍氣衰而精汁不灌。謂非宿食內結胃腑。陽液不暇自救。焉得有此幹浮虛燥之脈乎。此從胃之上下兩頭。而知宜主大承之脈者。一也。

  二十二條 脈數而滑者。實也。此有宿食。可下之。宜大承氣湯。

  不言部位而但曰脈。蓋亦指陽明而言。末後兩言脈緊同義。數爲在腑。又數爲熱。滑者。谷氣自結。而不灌注四旁之象。夫在腑有熱。而谷氣自結。非胃實而何。此從胃之本位。而知宜主大承之脈者。又一也。既曰實而又曰有宿食者、非複也。蓋以實言症。而以宿食句。還答問語耳。

  二十三條 下利。不欲食者。有宿食也。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此緊承上文脈數而滑句。蓋脈不數滑。則下利不欲食。便不得斷以宿食故也。言陽明之脈。數而且滑。倘然下利。則數爲胃火自盛。而滑爲谷氣自還之應。盒飯能食。今不欲食。則系宿食占其胃分。而其所以下利者。

  爲氣滯旁流之故。猶雲但不欲食。雖已經下利。亦不得爲數滑者。寬其下也。此從消息飲食而知宜主大承之症者。又一也。

  二十四條 宿食在上脘。當吐之。宜瓜蒂散。

  瓜蒂散方 瓜蒂(一分熬) 赤小豆(一分煮)

  上二味。杵爲散。以香豉七合。煮取汁。和散一錢匕。溫服之。不吐者。少加之。以快吐爲度而止。亡血及諸虛者。不可與之。

  脘。即胃之管。自喉嗓下至胃。作三分。故有上中下脘之別。任脈之經穴以當之而外得名者。李氏援以注此。

  未是。若宿食在胃之上脘。而未入胃腑者。大承下之。則宿食高。而攻下之藥。低不能及。且徒傷其胃氣。不如越而吐之之便矣。瓜蒂蔓生。氣味苦寒。且其性屬上提。而不容下墜者。蔓生則走胃絡。味苦則能使胃系急而自拳。凡氣寒者。俱爲胃之所惡。其性上提而不容下墜。故能令胃氣上湧而致吐也。但吐則傷陰。而火氣自浮。此吐家必生煩熱懊 之症。香豉滋陰降氣。故煮汁和服者。蓋爲預防之計。以濟其偏者也。

  二十五條 脈緊如轉索無常者。有宿食也。

  緊爲寒。緊如轉索。蓋索具堅收。轉呈短縮之象。夫陽明胃腑中。因寒斂而見堅收短縮者。非宿食而何哉。

  二十六條 脈緊。頭痛。惡風寒。腹中有宿食不化也。

  脈緊緊承上文轉索而言。頭痛。胃中結氣上衝之應。惡風寒者。無精悍以行其衛氣故也。故知有宿食不化。

  此與上條。俱當著眼在脈緊二字。尤當著眼在陽明部中之脈緊。蓋緊如轉索。即是胃陽虛冷。不能運化。

  以致宿食停滯。與二十一等三條之下症大異。故前條但曰有宿食。此條亦曰宿食不化。而俱不出方。則其爲宜溫胃陽。而資其自化。與不欲攻下之意。已在言外。即或不得已而用下。其亦宜大黃、附子之溫藥耶。又本文脈症。全是傷寒。而獨斷爲宿食不化。以脈緊爲陽明部中之脈緊。而頭痛惡風寒等之外症。又爲陽明風寒症中之所絕無者。從兩經經腑。其脈症之交錯處看出。故知表非太陽傷寒之症。而裏爲陽明宿食之脈矣。以此二者。故曰當著眼在脈緊。尤當著眼在陽明部中之脈緊也。

  五髒風寒積聚病脈證治第十一

  一條 肺中風者。口燥而喘。身運而重。冒而腫脹。

  此篇就風寒之邪。中于本髒。而言其輕重之不同。以補傷寒論中之所未備也。蓋傷寒論中。于直中三陰之外。經髒同病。余俱先病經絡。而後遞入髒腑。故發熱疼痛等候。俱經絡之症。此則三時之風寒。單爲中髒。故其輕重生死之候。俱在本髒。而不及經絡者。此也。五髒之經。各出而附于太陽之表。以與衛氣相會。肺之經穴。外走手內 之上側。又肺附于脊。與背貼近。且肺主呼吸。故經穴脊背以及息道。俱能使肺中風寒也。

  風爲陽邪。善能化熱以傷津液。故精氣不能遊溢而口燥。又肺受風熱。則自剝其膏液以塞清虛之管。故喘也。運與暈同。風邪善動。而實至高之肺。故其氣上旺下衰而身運。脾肺同主太陰。故輕靈旋轉。嘗有上下合德之妙。肺病。則天氣不下交。而脾土失升降之用。故身重也。肺主氣。氣爲風邪所抟。則上浮外驚。而不與陰氣相接。故頭目軀殼。殊覺如兩層而病冒。又肺病。則不能轉運陽氣。故腫。不能傳送水道。故脹也。

  二條 肺中寒。吐濁涕。

  肺中寒。則葉卷而氣結。不能蒸其津液于四布。而上泛爲濁涕。且肺寒鼻塞者。出氣難、而入氣較易。故常縮鼻中之濁涕而見于吐耳。

  三條 肺死髒。浮之虛。按之弱。如蔥葉。下無根者死。

  死髒者。髒中所藏之陰陽。俱將死之候。與下文四髒同義。虛、就脈體之中空而言。弱、就脈機之鼓微而言。凡脈之形體。陰血主于內。故充實。裏陰竭。則脈體中空而虛。又脈之鼓動。神氣努于下。故內強。裏陽竭。則脈機底軟而弱。夫肺之精汁最高。浮之虛。是肺中之真陰將絕也。肺之神氣在脾。按之弱。是肺中之真陽將絕也。

  合而狀之。竟如蔥葉。蓋浮取之。則見上皮。沈按之。則得中芤之象也。下字指關部而言。凡脈之來。俱自下而上。平人重按寸口。本部脈雖不見。而關前隱隱有上引之勢者。以脾胃之土氣。爲肺金之根蒂故也。若得浮虛、按弱之脈。肺中本部之陰陽既竭。已爲危診。而關上寸下。又無上引之機。是無根也。不死何恃乎。古人狀肺脈者。曰毛。毛者。非牛、羊、犬、馬、之毛。乃禽鳥之羽毛也。蓋因按羽毛者。中既有主。而散見于兩旁者。常若有不可尋其邊際之狀。是中實而外虛者。羽毛之象也。夫中實者。積陰而有質可憑。外虛者。積陽而無象可得之妙也。今如蔥葉。則外有邊皮。而中無主令。正與毛脈之中實外虛者相反。況更無土氣以托根乎。故必死也。本篇言五髒風寒傷著者。共十六條。除第九條自愈不用藥外。惟七條之肝著。十五條之脾約。十六條之腎著。立有治例。余則並無方藥者。以五髒風寒及傷損諸候。俱不治之症故也。所以第一條言中風之死症。第二條言中寒之死症。此條合言其死脈耳。蓋一條之口燥而喘屬陰絕。與浮之而虛之脈相應。運重而冒以及腫脹屬陽絕。與沈之而弱之脈相應。二條之吐濁涕屬陰陽兩絕。與浮虛沈弱之脈雙應。細玩自見。

  四條 肝中風者。頭目 。兩脅痛。行常伛。令人嗜甘。

  肝爲木髒。與東方風氣相通。故肝常出而應風也。髒中陰陽自虛。則肝因而中風矣。目皮之簌簌跳動者。曰。氣虛之候也。頭目俱 者。肝中風。則髒真之氣自結。而失其疏暢之用。故不能上貫頭目。而氣虛 動矣。

  此與後文浮之而弱之脈應也。肝惟多血。故能養其筋脈。使之調達。肝絡內布于脅。風淫血燥。則脅絡拘急而痛。伛者、腰屈不伸之貌。正因脅絡拘急。故行常伛。而寬其脈以緩痛耳。甘爲脾土之味。肝急而遺其苦于所勝。故脾因之而俱急。嗜甘者。縱其所好以自救也。其曰令人嗜甘。則因病而嗜。而非平日之素性可知矣。

  三句一意。蓋兩脅痛句爲主。而以行伛。外診其形。以嗜甘。內診其性也。此即後文按之如索及不來。或曲如蛇行之應。肝家之死候也。

  五條 肝中寒者。兩臂不舉。舌本燥。喜太息。胸中痛。不得轉側。食則吐而汗出也。

  肝居至陰之下。陽氣常虛。而與客寒相召。故中寒也。手厥陰心包。行手之正內側。得足厥陰上浮之陽。與之交暢。故兩臂輕便而能舉。中寒。則肝氣凝斂而不上充。故其內側板滯而不能舉矣。肝脈絡舌本。髒寒。則火不能蒸血以爲津液。故舌本燥也。肝木苦急。故喜太息以少伸其寒郁耳。肝之內絡。上貫于膈。胸中痛者。寒邪陰沁而拘急也。不得轉側者。合兩臂不舉。及胸中痛而言。肝寒。則遺其禍于所勝。而脾胃受窘。故食則吐。

  吐則胃中之悍氣愈虛。而不能攝其津液。故汗出也。此亦與下文死脈的對之症也。

  六條 肝死髒。浮之弱。按之如索。不來或曲如蛇行者。死。

  肝爲多血少氣之髒。故真陽最貴。真陽內固。則氣溫而脈體自和。真陽外充。則神完而脈機自滿。今以木脈而浮之見弱。是枝葉之不能上榮者。知神去而機將息矣。索者。緊短之狀。按之如索。是根株之已經下結者。

  知氣削而質欲枯矣。此肝死髒之正脈。下文不來。及曲如蛇行兩句。又承按之二字。而言死脈中之漸變者也。按。非重按至骨。但比浮而輕取者。略略沈按之之謂。不來者。不特按時斷絕。即再浮之。而亦不能乍還。殘陽不勝六菽九菽之重也。曲如蛇行者。伏而不鼓。但左右彎曲。如蛇之行走。即俗稱屋漏痕者是。真氣之有去而不複返之象也。故皆主死。然斷期之法。大概浮弱而按之如索者。以月計。浮弱而按之不來者。以日計。

  浮弱而按之曲如蛇行者。惟以時計而已矣。

  七條 肝著。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時。但欲飲熱。旋複花湯主之。(方佚)

  肝以陽氣爲貴。木得春而枝葉融和。性情舒暢之理也。著者。留滯之義。髒中陽虛。而陰寒之氣。不能融和舒暢。且肝絡從少陽之脅而上貫于胸。故其粘滯之氣。留著于胸也。夫肝之陰氣。既著于胸。則其胸中。常有似板似緊之候。重按之少可者。其理有三。蓋按則以動而微開肝氣之郁者。一也。按則以實而下驅著氣之浮者。二也。又按則以他人手足之陽熱借溫至陰之寒逆者。三也。曰常欲蹈其胸上。甚言其欲得重按之意。苦。

  即胸中所謂扳緊者是。先未苦時。常欲飲熱者。熱乃陽類。胸將著而求救于外火也。不言食熱而曰飲熱。從木性之喜水。而尤宜伏雨也。旋複花從春以及秋杪。叢生而繁花。得陰陽之氣最勝。故爲肝經之氣藥。且體輕(體輕、就其瓣落。而花蒂如耳撚之狀而言。)味鹽。體輕、則盤旋于上焦。味鹽、則終覆爲下潤。故又爲胸中之降藥。以之主胸上之肝著宜矣。獨是名存方缺。深爲恨惜。以愚鄙擬之。或合桂甘姜半。及細辛等味。以爲佐使乎。或問肝在下焦。何以病肝著者。其症卻在上焦耶。答曰。肝木藏精汁于下。而浮神氣于上。胸中者。神氣之所榮也。木衰而巅頂之枝柯。先見枯勁。此肝著之象也。

  八條 心中風者。翕翕發熱。不能起。心中饑。食即嘔吐。

  手少陰經脈。外見于手內 之下側。又口鼻之息道。內絡心包。故心中風寒也。心爲火髒。以善于化熱之陽邪中之。則風從火化。而髒中之真陰。不足以勝之。故浮而發爲表熱也。翕翕。見傷寒桂枝症注。風火交煽之象。風木之邪。實于君火之髒。則飄忽如運樞。故不能起矣。饑出于胃。曰心中饑者。真陰受傷。幹熱之燥化。而非真饑也。邪熱剝心血于上。而中焦之陰。在悉索上供。而猶不敷之候。則連渣帶汁以上奔。故食即嘔吐也。

  條中凡四症。前發熱等三症。應下文四條浮之實之脈。食即嘔吐一症。應按之益躁疾之脈。蓋風火之邪上盛。故浮之實如麻豆。真陰之液下竭。故按之益加躁疾。亦死候也。

  九條 心中寒者。其人苦病心如啖蒜狀。劇者心痛徹背。背痛徹心。譬如蠱注。其脈浮者。自吐乃愈。

  心爲君火之髒。體陰而用陽者也。中寒則陰邪剝陽。其一種陰沁克削之候。常有似疼非疼。似空非空。令人愦愦然無奈。而莫可名狀者。蒜性辛辣耗削。多啖、則心中之非疼非空者似之。故以之爲喻也。然此猶苦之未甚者。若劇、則寒邪已中于心。因從心而痛徹于背。或寒邪先中于背。因從背而痛徹于心。此中寒之最重。

  又非啖蒜之比。竟如蠱毒之蟲。連心及背。走注穿齧之象。夫心部之脈。浮主心氣。按主心血。心氣中寒則邪實。故浮之實如麻豆。心血無陽則拘急。故按之益躁疾。與上條同爲死症。但上條爲心中真陰先死。此條爲心中真陽先死之異耳。脈浮二句。又就中寒者之活症而抽言之也。蓋謂中寒之症既具。倘其脈得上浮。則浮爲陽熱未服之應。又爲大氣上轉之應。夫陽熱未服。則能自振以驅寒。大氣上轉。則能高越而提氣。故自吐而愈可必也。其曰脈浮者。自吐乃愈。則不浮者之不能愈。已在言外矣。

  十條 心傷者。其人勞倦。即頭面赤而下重。心中痛而自煩。發熱。當臍跳。其脈弦。此爲心髒傷所致也。

  此條當與虛勞及驚悸門參看。心傷者。指心氣、心血、兩傷而言也。勞倦、因勞而倦。凡外而勞形。內而勞神者皆是。頭面赤者。勞則生熱。心血虛而不足以勝之。故浮其熱于頭面也。下重者。因勞而心氣愈餒。不能上提。

  而有下脫之機致也。氣削則不能自溫。故心中塞痛。血虛則不能內潤。故幹煩也。發熱者。即頭面赤之理。而外發爲表熱也。當臍跳者。心氣虛于陽位。將下招濁陰之上乘。而當臍之氣自動也。脈指左寸而言。弦者。氣虛脈削。(從橫處而言其減瘦)氣寒脈急(從直處而言其拘緊)之應。夫症則陰陽兩虧。脈則神氣頓減。豈非心髒受傷之所致乎。細按此條。俱系活症。其不出方者。或以虛勞中已詳之也。今援虛勞之例。擬之以小建中。而加參 歸麥。其庶幾耶。

  十一條 心死髒。浮之實。如麻豆。按之益躁疾者。死。

  心之爲髒。于卦屬離。常外陽而內陰。外陽則爲氣爲火。其象有光焰而無形質。故其脈浮而舉之。常似大而且散者。以心中陽氣之充周也。內陰則爲精爲水。其性宜流利而尤喜安頓。故其脈沈而按之。常似滑而且緩者。以心中陰血之靜鎮也。若浮之實而如芝麻小豆之狀。是火無光焰。而形質代呈。則知髒中之真陽外亡矣。按之而麻豆之形仍在。但覺益加躁疾。夫躁者。浮散而不返。疾者。堅搏而不和。是水源傾注而出之象。

  則知髒中之真陰內竭矣。故主死也。前中風中寒之死症。配合此條之死脈。另是一種解法。非與此條之實脈及躁疾者。自相矛盾也。蓋本條爲正解。前二條從風寒之賊陰賊陽而言。故實脈爲邪實。躁疾爲無陽無陰之診。確有至理。識者辨之。

  十二條 邪哭。使魂魄不安者。血氣少也。血氣少者屬于心。心氣虛者。其人則畏。合目欲眠。夢遠行。而精神離散。魂魄妄行。陰氣衰者爲癫。陽氣衰者爲狂。

  無因而哭。如妖邪之狀。故曰邪哭。獨言哭者。血虛則咽塞。氣虛則卑陷。二者並合。故好爲無端之哭泣矣。肝主陰血。血中陽神爲魂。肺主陽氣。氣中陰精爲魄。氣血兩充。則魂魄各安其宅。且相抱而入心。以神其神。反此、則魂魄不安。而妄哭如中邪矣。故曰血氣少也。二句先言肝肺中之血氣虛。心爲離象。外陽而內陰者。氣表而血裏也。氣表。故與主氣之肺相屬。血裏。故與統血之肝相屬。是肝肺血氣之多少。與心相連屬。故曰血氣少者。屬于心也。二句。言肝肺虛而心氣相應而亦虛。心爲神髒。而神以氣之虛實爲盈縮。心血虛而致心氣虛者。則神氣損削。而靈道擴竊。譬之孤舟夜泊空江。孤身夜入荒山之象。故其人常自畏也。又氣盛。則神起而喜外用。旦晝之象。氣虛。則神倦而甘內藏。暮夜之象。故合目欲眠。即足少陰喜寐之候。以手足少陰之情性頗同故也。三句。單言心氣虛。是此條入心髒之正文。心血內虛。則神窘于所宅。有如國難出亡。家貧流蕩之義。故夢作遠行。夫心神之所夢者。要不出乎本身之髒腑經絡。雖相去僅經尺寸。而神勞氣阻。遂生關山間隔之境。至其虛幻泡影。卻根據金木水火土之相衝。與恐懼震怖之妄情相合。而各爲類應者也。精神離散兩句。又合心腎肝肺而言其俱虛。且自注夢遠行之故。蓋因心中之神。托根于腎精。抱一于肝魂肺魄。而成合德之妙者。今精不根神。而兩相離散。魂魄不抱一。而妄爲上升下墜之行。夢則神明欲內伏而不得。故見種種之境也。陰氣兩句。又從正虛、而推言客氣之上並也。癫者。顛倒。狂者。狂悖之義。但癫屬陰病。陰氣慘毒。狂屬陽病。陽氣高邁。蓋心中之氣血偏衰。自爲病者。如上文所雲。若下焦肝腎之陰陽。各因其類而並之。

  則神君遜位而出。故陰氣衰者爲癫。陽氣衰者爲狂矣。然亦有陰陽互並者。陰衰見陽並。則大笑大樂。好登高遠行。而日夜不寐。陽衰見陰並。則大驚大畏。好深藏畏避。而終不自安。此又癫狂之變症。不可不知者也。

  其互並而不病癫狂。即吐衄驚悸中之所論者。是也。

  十三條 脾中風者。翕翕發熱。形如醉人。腹中煩重。皮目 而短氣。

  足太陰脾經。外走足內 之上側。故脾從經穴而內中風也。風邪化熱。由內而外蒸。故翕翕發熱。形如醉人者。就其面赤。及肢體倦怠而言。蓋面爲陽明胃腑之應。脾移熱于胃。故面赤如醉人。又肢體者。脾陽之所貫也。脾中真氣。受傷于風熱。則真陽痿頓。故肢體倦怠如醉人。熱傷津液則煩。土氣沈困則重。腹中爲脾胃之應。脾熱。故液幹氣滯耳。皮者。周身之皮肉。目、指眼眶而言。經氣虛而灌注不勻。則移宮易位而 動。皮目俱者。脾病而氣餒于外也。脾肺同治手足之太陰。而相爲呼應。故息道深長。今肺吸而脾中邪實。艱于納受。故短氣也。細玩全文。自是活症。亦不出方者。豈因風寒論中。已列借主桂枝之例乎。肝肺及心三髒。中風條後。俱有中寒論。脾髒獨不及者。蓋因脾中寒之大法。已詳腹滿中。故不再論。同志者。不得認爲漏且缺也。

  十四條 脾死髒。浮之大堅。按之如覆杯。潔潔狀如搖者死。

  脾爲黃泉之己土。其一種生物之善氣。和柔相雜。不可得而見者也。若其脈中空散漫而大浮土灰塵之象。

  真陰之欲絕也。凝冱切責而堅結土沙石之象。真陽之欲絕也。浮之、爲在上在外之應。浮之大堅。是陰陽不能蒸被之診矣。如覆杯者。即上文大堅。而加以形圓、體空之象。蓋形圓。則關下無來蹤。關上無去迹。體空。則底面無根腳。按之如覆杯。是爲離絕之土矣。夫離絕而猶見余動者。譬之全蟹已經熟食。而生遺之腿足。其動機尚在之應。故必死也。潔潔。孤潔無與之貌。搖者。言上下不見來去。底面不見鼓發。但覺從兩旁搖動而已。狀之覆杯。不亦宜乎。此句。又仲景自注覆杯之義也。

  十五條 趺陽脈浮而澀。浮則胃氣強。澀則小便數。浮澀相搏。大便則堅。其脾爲約。麻子仁丸主之。

  麻子仁丸方 麻子仁(二升) 杏仁(一升) 芍藥(半斤) 大黃(一斤) 枳實(一斤) 濃樸(半斤)

  上六味。末之。煉蜜和丸如梧子大。飲服十丸。日三。以知爲度。

  此條見傷寒陽明篇。入此者。從脾病之類也。論條方意。詳傷寒中。以脾家治例。不論風寒雜症俱同也。

  十六條 腎著之病。其人身體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狀。反不渴。小便自利。飲食如故。病屬下焦。

  身勞汗出。

  衣裏冷濕。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帶五千錢。甘姜苓術湯主之。

  甘草幹姜茯苓白術湯方(亦名腎著湯。)

  甘草(二兩) 幹姜(四兩) 茯苓(四兩) 白術(二兩)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腰中即溫。

  腎著者。寒濕之邪。著于腎而不去之義。蓋腎爲水髒。其氣多寒。常與寒濕之外邪相召。故入則直著于腎者。

  從其類也。腎中之真氣。上貫周身。而輕便幹健者。以先天之丙火胎于水。而庚金亦伏于水故也。寒濕著之。

  寒則陽微。濕則氣滯而不上貫。則失其輕便幹健之用。故身體重也。腰爲腎之府。腎著寒。故腰中冷。濕爲水之漸。腎著濕。故腰以下如坐水中。三句。言病患之自覺者。可從問診而得之也。陽虛而寒著之。則浮腫如水狀。氣虛而濕著之。則黃潤如水狀。故曰如水。而非真水也。夫如水而知其非水者。蓋因不渴。則水之入者既少。小便自利。則水之出者又多。而中無所蓄矣。三句。言旁人之共見者。又可從望診而得之也。髒腑之陽虛者。俱能病積滯痹著等候。身重如水。上焦之肺與膻中。不能呵噓水道。及中焦之脾胃。不能分理。俱能病此。

  而何獨知爲腎著乎。蓋以其人之飲如故。故知非屬上焦。食如故。故知非屬中焦。而屬下焦之腎髒矣。二句。

  言辨腎著之確切處。裏字。當是裹字之訛。腎爲強力之官。所以任勞者也。身勞汗出。則腎虛矣。衣冷裹濕。則冷濕之邪。乘虛而著之。況擔延久久乎。二句。推言腎著之病因也。冷痛者。陰沁切責。冷氣逼陽之象。腹重者。

  堅癖沈墜。濕氣下注之象。如五千錢者。正氣不能上提。故著久而愈覺其重耳。二症。就上文之腰中冷。身體重。而甚言之耳。主本湯者。原爲腎中冷濕。而所以溫之、燥之者。其用藥注意。卻又在中焦之脾胃。故君辛熱之幹姜。以除冷。淡滲之茯苓、以除濕。而以甘溫守中之甘草、白術佐之。蓋因暖土。可以祛寒。而燥土。尤能勝濕故也。觀夫陽春回于大地。而幽壑冰消。堤岸固于江鄉。而浸淫患息。仲景制方之意。概可知矣。他髒之例。先言風寒。次及死髒。此獨缺之者。以詳少陰傷寒之直中也。

  十七條 腎死髒。浮之堅。按之亂如轉丸。益下入尺中者死。

  萬物以陽火爲綿軟。膠饧糕餅之屬于蒸烙。可證也。浮之堅。是水無陽而冰凍之象。按之如轉丸者。按處仍見堅硬。更加無來無去。而形圓體滾。即脾髒如覆杯而微較數小之狀。但彼則如兩邊動搖。故曰搖。此則如上下圓轉。故曰亂、曰轉。是水泡上泛。水氣底散之象。下入尺中。則其氣已盡。不能遠出。常有就地渙散之義。

  故死。第他髒之死。俱合陰陽而兩言之。腎髒獨言陽絕者。以腎爲水寒之髒。其陽氣尤爲貴重故也。

  十八條 問曰。三焦竭部。上焦竭善噫。何謂也。師曰。上焦受中焦氣。未和。不能消谷。故能噫耳。

  下焦竭。即遺溺失便。其氣不和。不能自禁制。不須治。久則愈。

  竭者。非竭盡之謂。蓋指一時虛乏而言。觀下文未和。及不須治自見。噫。嗳氣也。三焦竭部。當是古醫經之篇目。長沙借爲問答。以發其奧。曰。三焦竭之篇部中。有雲上焦竭則善噫者。夫噫出于脾胃。似在中焦矣。而謂由于上焦者何也。不知谷食之在中焦。雖由脾胃之運化。而實成于上焦之呵噓蒸被。二便之在下焦。雖由脾胃之提挈。而實成于下焦之關鍵縱送者也。故曰上焦氤氲之氣。雖受之于中焦腐化中。而其下炎之用。

  複能運飲熟谷。以爲中焦之助。譬之太陽。聚萬物之晶光。而還以照臨萬物。譬之人主。總萬民之推奉。而還以君臨萬民之道也。若此氣一時虛乏而未和。則不能助理消谷。而谷停于胃。谷停則敗。敗氣上熏心主。故能噫耳。三焦竭部之所謂上焦竭而善噫者此也。夫胃腑如漚。化臭腐爲神奇之氣。從脾曆肺而達于胸者。

  純是一種溫暖輕靈。虛無恬淡之妙。故上焦喜之。若谷停未化。其直從胃脘而上逆者。惟渣質滯濁之氣。爲清甯靈府之所見惡者。此噫而出之之所由來也。答語止此。推之下焦受中焦氣。而以禁制助中焦之提挈者。與上焦同義。倘下焦一時虛乏。則前陰遺溺。後陰失便者。亦非單責之中焦也。當知因下焦之氣。不與中上相和。故不能自禁制耳。禁制合守送兩邊而言。不禁。如熱急後重之類。不制。謂傳送不暢快也。不須治兩句。是雙承上文。非單指下焦也。蓋上焦之氣。如遇驚恐嗔怒等類。則一時上虛下乘而不和。下焦之氣。如遇泄瀉熱淋等類。則一時後墜前結而不和。二者。俱常有之症。久則中氣分貫之。而上下之不和者複和矣。故久則愈也。

  十九條 師曰。熱在上焦者。因咳爲肺痿。熱在中焦者。則爲堅。熱在下焦者。則尿血。亦令淋閉不通。大腸有寒者多 溏。有熱者便腸垢。小腸有寒者。其人下重便血。有熱者必痔。篇首至腎死髒。言五髒病。自上條及此。

  言六腑病。言六腑而獨詳三焦者。以三焦雖屬六腑之一。而其余五腑。俱麗三焦之部。如上焦如霧。雖單指心肺夾空之氣。而其實膻中一腑。亦屬上焦所管。且陽明之脘。少陽之系。其上半截俱穿膈上。而爲上焦之所屬也。中焦胃腑之外。下焦膀胱之外。可類推矣。此長沙以三焦該六腑之意乎。下焦獨抽言大小腸者。以四腑之病。散詳別見。而大小腸二腑。合傷寒金匮中。未嘗論及。故備言之耳。上條以虛竭言三焦之輕病。

  此條以寒熱言三焦之重病。不言死症者。以諸病入髒者死。入腑者愈也。熱在上焦。火氣逼清虛之管而作癢。故咳。咳多則肺勞。勞熱相並。故肺氣痿頓。熱在中焦。則脾胃之液漸幹。而糟粕結滯。故腸胃殊覺堅硬。

  熱在下焦。膀胱之血分受傷。則吸入脬中。而血與尿並見。故尿血。若其氣分受傷。自邪熱燔炙而論。如煎饧成質。煮海成鹽之象。而爲膏砂等淋。自真氣不布而論。則傳化艱澀。而閉塞不通也。至下焦所屬之大腸有寒。則不能以濕化燥化。收攝渣質中之余水。故糞與清水。兩不融和。而便如骛鴨之溏屎。如大腸有熱。則燥化大過。刮下腸中之垢如白膿。其實即大腸所挂之津液也。又下焦所屬之小腸有寒。則見下重便血。蓋因人身之大氣。逐節相提。故宗氣提脾胃。脾胃提小腸。小腸提大腸。而形髒不至沈墜者此也。小腸寒不能提。

  而大腸之氣陷下。故下重也。氣者。血之主令。氣不升舉。則大腸之血。亦下脫而見于便矣。若小腸有熱。除正傳膀胱而爲癃閉等症之外。其熱氣又隨渣質而貫注大腸。肛門者。大腸之盡處也。盡則無所傳卸。故結爲瘿乳等類之痔矣。六腑之候。其統于三焦者如此。

  二十條 問曰。病有積。有聚。有 氣。何謂也。師曰。積者。髒病也。終不移。聚者。腑病也。發作有時。

  展轉痛移。爲可治。 氣者。脅下痛。按之則愈。複發爲 氣。諸積大法。脈來細而附骨者。乃積也。寸口。積在胸中。

  微出寸口。積在喉中。關上。積在臍旁。上關上。積在心下。微下關。積在少腹。尺中。積在氣衝。脈在左。積在左。

  脈在右。積在右。脈兩出。積在中央。各以其部處之。

  積者。久積不行。聚者。暫聚未散之義。二者。皆髒腑之陰液。因陽衰、氣寒而不能運動。故沈著于髒腑之內者也。 氣者。谷氣也。胃中飽食過度。或久停未化。于是胃實氣滿。不從下行。而由胃絡旁溢者是也。但積聚以及氣。其症俱能作痛。而其名義。頗相似而難辨。故問其所以爲積、爲聚、爲 氣之謂也。不知積爲髒病。髒者。收藏之象。其精常住而不散。故積之爲病。亦因其髒精之居守。而始終不移。聚爲腑病。腑者。府庫之象。其氣既入而亦出。故聚之爲病。亦因其腑氣之流行。而發作有時。展轉痛移。夫發作有時。則未發者。爲陽氣猶有自振之機。展轉痛移。則所聚者。爲病邪已見騰挪之漸。投以辛甘。治以攻發。迎而導之。則聚者自散。甯與髒積之始終不移。正邪相服。而無隙可乘者比哉。故可治也。聚曰可治。則積之不可治者。在言外矣。胃之絡脈通于脅。故實滿之 氣。溢于脅下。而作如刺如脹之痛也。按則其氣複從絡而還于胃。故其痛則愈。複發者。指按起而言。不曰可治不可治者。其意或以減谷則愈者乎。此所謂 氣之症也。下文二十一句。就五髒之積而言其脈。且廣言積之在募原內絡中者。其診法亦准髒積之例也。蓋謂五髒諸積之大法。俱屬有陰無陽。而其陰液沈著之候。故其脈來必細以應無陽。必沈以應髒。必伏以應陰液沈著。此細而沈伏附骨者。

  乃積脈也。若此脈見寸口。積在胸中。胸中者。心肺之所托也。微出寸口。積在喉中。喉中者。心肺上出之絡之所經也。見關上。積在臍旁。臍旁者。肝脾之所托也。上關上。積在心下。心下者。心肺下行之絡之所經也。微下關。積在少腹。少腹者。肝腎之所托也。見尺中。積在氣衝。經名氣街穴。針灸大成作氣衝。在臍下橫骨兩端毛際中。動脈應手者是。足陽明脈氣之所發也。但于髒無取。未詳其義。豈陽明之氣。與陰會相合而通于腎髒者乎。脈與積應。其左右中央。各根據其部者。如寸口左見。則積在心。右見。則積在肺。左右兩見。則積在心肺中央之內絡。而穿于前後之募原者是矣。又如關上左見。則積在肝。右見。則積在脾。左右兩見。則積在肝脾中央之內絡。而穿于前後之募原者是矣。下焦及寸關尺之微上微下者俱仿此。以五髒之系及絡俱能病積。

  故曰廣言積之在募原內絡中者。其診法俱准髒積之例也。或曰。條端明列三病。仲景獨言積脈。而不及聚與 氣者。何也。答曰。 氣爲一時之輕病。減谷則氣消而痛愈。故可不必言其脈也。然愚嘗試之。其人尺寸俱平。關脈實而滑于右。弦而細澀于左者。乃 氣之脈也。若夫聚之爲脈。已具積脈中。而俟善讀者之自悟久矣。如諸聚大法。脈來細而于不浮不沈中見者。乃聚也。下文十九句。文則易積以聚。意則易髒以腑。而細按之。則三焦之所屬。六腑之所經。左右中央之所寄托。不與積脈同一彰明較著乎哉。

  痰飲咳嗽病脈證治第十二

  一條 問曰。夫飲有四。何謂也。師曰。有痰飲。有懸飲。有溢飲。有支飲。問曰。四飲何以爲異。師曰。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腸間。瀝瀝有聲。謂之痰飲。飲後。水流在脅下。咳唾引痛。謂之懸飲。飲水流行。歸于四肢。當汗出而不汗出。

  身體疼重。謂之溢飲。咳逆。倚息短氣。不得臥。其形如腫。謂之支飲。

  痰爲髒腑之津液所化。譬之循良之民衆。因激變而爲賊者也。而所以激津液之變者。大概不越寒熱兩因。

  如肺受熱而金有烊化之象。則傷其陰。陰傷。則喉嗓間如有物粘緊而不可出。微痛似喊破之狀。一二日咳出膠稠黃色之痰。不過七日。以形稀色白爲漸愈者。一也。肺受微寒。則陽郁而葉緊。郁極怒發。寒邪又隨陽氣之變動而化熱。寒熱交蒸。則自剝其液以送之。咳出成塊白色。狀如米粥之痰。而外裹粘涎清水者。此寒本熱標。兩因並見者。二也。先從便難。漸致燥結。下氣浮停。腸胃中熱。襯托上蒸。肺幹液竭。火熏作癢。因而致咳。大口稠黃。朝暮不絕。此爲胃中之熱痰者。三也。而諸症壞痰不與焉。若夫本篇之所謂痰飲者。雖與寒因之粘涎相似。而其實另是一種。不可不辨也。以其由于飲水所積。故曰飲。以其與痰同能致咳。故亦曰痰飲。

  以痰飲滲在胃脘之外。不走小腸膀胱等腑。而懸于脅下。故曰懸飲。以痰飲久懸。而經氣虛者。遂乘虛而溢于經脈。故曰溢飲。以痰飲不旁滲兩脅。而中屯心下。如有物支撐之義。故曰支飲。飲久曰留。飲深曰伏。飲以形質入髒。則猝死。其初症。但以水氣射之則病。故于五髒。則直謂之水而已矣。要皆起于肺冷氣結。而不能呵噓。成于脾寒氣滯。而不及分布者。與前所雲津液所化之痰不同。故其陰冷似清水。粘滑似薄膠。藥宜辛甘溫暖。治宜發汗利水。此爲定例。而間或參以苦鹹寒潤者。特其變症變法焉爾。盛。指肉勝而言。看今瘦自見。凡陽衰者肉勝。素盛。則陽衰可知。今瘦。則並腸胃中之陰液亦虛。故內削而瘦也。陽衰。則不能運飲。陰虛。則借資于外水而留戀之。夫水走腸間而不下滲。故瀝瀝有聲。而所謂痰飲者如此。四句當著眼腸間兩字。飲後。猶言痰飲之後。非指飲湯飲水也。痰飲不行。後必由腸而浸淫于胃。由胃而橫鼓于脅。蓋下襯則上浮。中滿則旁注。以胃絡通于脅。故水流腸胃之外而在脅下。脅下爲少陽、厥陰之部。肝膽善逆。故咳唾。脅絡得水而作脹。故咳唾則振而引痛也。夫脅下之水無去路。如懸閣之象。故謂之懸飲者如此。四句當著眼脅下兩字。飲水與飲後同義。言懸飲之水。久而不去。則從經絡而流于四肢。夫經絡之水。陽氣運動。可從汗解。

  今陽虛而當汗不汗。于是身體中。水熱則疼。水墜則重。而謂之溢飲者如此。五句當著眼四肢兩字。若夫咳而氣逆。但可坐倚而息。且水飲屯心下。擡高膈氣。以致吸不能入而短氣。所以不得臥倒。又水浮則氣迫而鼓于外。故其形如腫。而所謂支飲者又如此。五句當著眼在倚息短氣四字。是則飲雖四名。理同一轍。先由痰飲懸飲。終歸溢飲支飲。而四者之傳變。亦視其胸脅經絡之虛實。以爲偏全遲速耳。

  二條 水在心。心下堅築。短氣。惡水不欲飲。

  此合下文二條。俱是詳言支飲。蓋支飲屯積心下。故其水氣。得以上射心肺。而成水在心肺之症也。心下者。

  心之下。胃脘及脘外之總名。飲積于脘中。故堅硬如築。吸氣不能下引。故短也。但下條爲水在胃脘之外。系懸飲之所傳變。飲久化熱而燙于外。故欲飲水。此條爲水在胃脘之中。系痰飲之所擡高。水飲內頂。故惡水不欲飲也。

  三條 水在肺。吐涎沫。欲飲水。

  飲支于肺下。而水氣上逼之。則肺氣不得展于下而上逆。故涎沫因之上泛而見于吐也。余見上條注。

  四條 水在脾。少氣。身重。

  此詳言溢飲之症也。凡痰飲懸飲。其傳變俱能病此。蓋痰飲則內從胃絡而外傳于脾。懸飲則旁從脅絡。而下傳于脾。故皆能使水氣在脾也。脾土之陽衰而至水氣射之。則不能運布而溢于四肢者。勢也。故曰此言溢飲之症。脾滯而精悍不升。故少氣。脾濕而水土沈墜。故身重也。少氣是呼氣少。短氣是吸氣短。

  五條 水在肝。脅下支滿。嚏而痛。

  此詳言懸飲之症也。脅下爲肝絡之所止經。飲懸于此。則從其絡而下射于肝。故水在肝也。水飲實于脅下。

  如有物支鼓之狀。故曰支滿。即所謂支飲之義也。嚏出于肺。肝以水邪犯所不勝。肺惡濕而欲出之。故嚏。但嚏者。下實其氣而始得奮爲上迸。則支滿者益滿。而且振痛矣。與咳唾引痛同義。

  六條 水在腎。心下悸。

  此四飲之外。另是一症。即後文十一條所謂伏飲之未發者。長沙于髒中列此。其爲防微杜漸之意深矣。夫腎爲水髒。猶之天地之海。與水原相感召。腎陽盛而小便利。則真陰固密。而外水流行。亦何伏飲之有哉。倘陽德虛微。則水災禍伏。苟不見微知著而早圖之。則平成無日矣。蓋四飲爲病。是從上而下積。有盈科後進之漸。其症緩而較平。伏飲爲病。是從下而上突。有怒潮直決之機。其症急而尤烈故也。悸是水悸。與虛悸之跳擺嘈雜不同。水悸者。神境中戚戚然如有不測之患。又時時惕焉自警者是也。蓋心腎同主手足之少陰。

  而其氣嘗相通于窈冥。腎中伏水。而心君恍惚。譬之黃河未決。而洛城中之神機暗燭。未免形諸筋惕肉間也。此自其初症而言。若就已成論。四飲亦低從上泛。而極于支飲。伏飲亦起從下傳。而極于四髒者也。

  七條 夫心下有留飲。其人背寒冷。如手大。

  自此合下文八九十共四條。言除卻溢飲之外。(溢飲不愈則死。無久留之候。)其余三飲。久而未去者。俱名留飲。此條言支飲之久留者也。心系附背。心下留支飲。則水寒之氣。從系而托于背。故其背當寒冷如手大。內外形氣所必應之道也。

  八條 留飲者。脅下痛引缺盆。咳嗽則轉甚。

  此言懸飲之久留者也。缺盆。足陽明經脈第十二穴。在項下膺乳間。氣舍下。氣戶上。左右凡兩穴。痛引缺盆。

  咳嗽轉甚。注見首條懸飲。並五條肝水下。

  九條 胸中留飲。其人短氣而渴。四肢曆節痛。

  此亦言支飲之久留者也。但七條曰心下有留飲。則飲當胃脘之部。此曰胸中留飲。則比心下又高而逼肺矣。逼肺。故氣機艱于下引而短也。渴。詳三條肺水下。四肢曆節痛者。人身以曆節爲溪谷。痛則飲將外溢。而其氣先爲郁冒之候也。

  十條 脈沈者。有留飲。

  此統言留飲之脈也。水性趨下。且飲留于中。則其氣機重墜而不能浮。故凡脈沈者有留飲也。然診法各從其部。如沈脈見寸口。飲留胸中。即上文九條之症。微上關。飲留心下。即前七條之症。微下寸口。而于或左或右單見。則飲留脅下。即前八條之症。其余髒腑。各以其部處之。而于十二篇積脈爲准則也。脈沈。並于沈處見滑細爲是。

  十一條 膈上病痰。滿喘咳吐。發則寒熱。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 劇。必有伏飲。

  此發明六條水在腎。心下悸之候也。夫伏飲者。伏而未見之謂。此其欲發而猶未全發。特比六條之但悸者較重耳。其曰必有伏飲。此長沙之獨見若神。而人猶不及覺者也。膈上病痰。言膈上素有痰病之謂。喘滿咳吐者。言因病痰。所以胸滿而喘。咳嗽而吐也。二句是主。以其爲上工之診竅故也。發者。言有時而甚之謂。

  發字直貫下文五症。目泣。眼淚也。振振 劇。陽虛而上奔之象。詳傷寒並別注。言寒熱等五症。一時發作。大似陽虛而外中寒邪之候。但其膈上素病痰氣。而爲滿喘咳吐者之所發。則知其非一時之暴病。而爲腎中必有伏飲所致也。蓋水飲雖伏于下。而其水寒之氣。必憑虛而射于上。肺性惡濕而忌寒。故膈上病寒濕之痰。濕氣上逆。故滿而喘。寒氣上逆。故咳而吐也。有時而發者。肺病寒濕。寒則持于丙丁。濕則持于戊己。而伏飲惟張于壬癸故也。寒熱者。寒爲飲之本氣。飲氣上張故寒。寒起而格微陽于外。故寒而且熱也。背者。胸之府。胸滿而咳。故其氣徹于背而痛。腰爲腎之府。腎中微陽。爲飲寒所迫而外鼓。故腰疼也。目泣雖爲肝液。飲寒上擗而不能攝。故自出也。寒氣上浮。而諸陽奔避。故振振自戰而 劇也。十八條之苓桂術甘湯。並腎氣丸二方。其可緩乎。蓋苓桂術甘湯。所以去伏飲。而腎氣一丸。又所以補腎陽而不使飲之再伏耳。門人問曰。六條注雲。此四飲之外。另是一症。即此條之伏飲是也。夫自二條至六條。明似列言四飲之傳五髒者。何以知水在腎一條。獨爲四飲之外者。一也。又六條但曰水在腎。並無伏飲字樣。此條言伏飲。並無在腎字樣。

  何以知腎水即伏飲者。二也。且四飲傳變。各有灌注道路。自腸胃而遞及胸脅經絡。皆飲湯飲水。從口而入者也。即如夫子之言。腎水便是伏飲。而謂在四飲之外。倘爲亦從口入。則安得謂之四飲之外。敢問此飲是從何道而入伏腎中者。三也。又痰飲傳變。其名則有懸飲、溢飲、支飲、留飲之不同。其症則有胸中、心下、脅下、四肢之各別。伏飲之傳變。長沙並不詳論。而夫子以爲急而尤烈。將終伏而爲病、僅如本條者。即謂之急烈乎。抑別有所爲變症者乎。四也。請得而各聞其義。答曰。此問自不可少。夫水在心肺肝脾。俱是從四飲以後。

  傳射入髒之重症。獨水在腎家。是四飲以前之輕症。即後文十八條之微飲也。以腎爲水髒。腎陽一微。即召水而伏飲。故曰在四飲之外也。凡伏而不見者謂之伏。髒腑中不特心肺肝脾四髒。即上中二焦諸腑。俱不能容伏飲。非無飲也。以有飲則必明見外症。而不得謂之伏故也。惟腎與膀胱。一髒一腑。有河海之象。飲伏其中。頗能隱藏得住。而少耽時日。故知水在腎。即所謂伏飲也。四飲皆從口入。伏飲亦何曾不從口入乎。但四飲之病。是因上中二焦。陽氣不能分運。故其水氣。漸積漸高。愈滿愈鼓之候。伏飲之病。上中無恙。惟腎氣衰冷。而腑化寒停。膀胱之絡通于髒。則水寒之氣。由腑絡而入伏腎中者也。痰飲之變。至溢飲、支飲。而其勢已劇。若再傳腎則死。蓋水源從海出。而其橫流。複淹沒于海。爲大地失陷之象也。若夫伏飲之變。大概不越三症。一則伏而未發。每遇羽水之運。寒水之氣。及壬癸月日。間發而如本條之症。一則飲伏黃泉之下。而其寒氣每上幹太虛。俾肺氣縮而不能運布。則水積腸間。而即爲痰飲之症。我故曰。是四飲以前之輕症。及水源從海出者此也。一則伏飲上射。而脾肺之陽交困。以致不能傳送。而小便不行。飲從上突。日腫一日。皮肉青紫而死之症。即六條所注怒潮直決。其症急而尤烈者是矣。

  十二條 夫病患飲水多。必暴喘滿。凡食少飲多。水停心下。甚者則悸。微者短氣。

  此暴飲也。與前懸飲支飲之留飲不同。此暴飲之在上者。與前伏飲。並十八條之微飲又不同。凡兩段。前二句爲一段。言病患胸膈熱而飲水多。則水不及滲而停于心下。于是水迫肺氣而喘。水浮胸分而滿。雖非四飲之已成者。而其爲病亦暫與支飲同也。後四句爲一段。言不必病患。凡屬胃虛而食少。膈熱而飲多者。俱能病此。悸及短氣。詳已見。其意以爲雖屬暴飲。倘不主豬苓五苓等湯以止渴除飲。則漸成四飲等候矣。

  十三條 脈雙弦者寒也。皆大下後裏虛。脈偏弦者。飲也。

  此及下文共三條。總言四飲之脈。而本條當是言懸飲也。夫弦爲陽虛氣削之診。飲以陽氣不能呵噓下滲所致。故飲脈必弦。但兩手雙弦。陽氣當虛于中。又另爲中寒之脈。蓋因大下後裏虛。而其氣中餒之故。不可誤認爲飲脈。唯一手偏弦。則左見爲左脅之懸飲。右見爲右脅之懸飲也。然以十二篇積脈之例准之。則左右雙見。飲在中央。支飲之在胸膈心下者。其脈未嘗不雙弦也。第以其症辨之耳。蓋飲症則有喘渴短氣等候。而下後裏虛者無此也。十條言留飲之脈曰沈。此條言懸飲之脈曰弦。則飲脈其沈弦兼見者乎。然愚嘗試之。大概飲之初病。其脈多弦。飲之久病。其脈多沈。長沙分別言之。豈無意耶。

  十四條 肺飲不弦。但苦喘。短氣。

  肺飲者。支飲之上浮胸膈。而肺已受傷者是。弦爲氣削之脈。水飲屯胸膈。則其氣不得下展。而自聚于飲上。

  故氣削之弦脈不見也。喘與短氣。詳已見。言飲脈弦。而肺飲獨不可以不弦自誤。但憑其外症爲合。與胃有宿食而脈見滑者同義。

  十五條 支飲亦喘。不能臥。加短氣。其脈平也。

  支飲者。就支飲之在心下而言。蓋謂同是支飲。卻有高下。高者逼肺。故爲肺飲。下者在心下。與肺較遠。故以支飲概之。但胃脘聚飲。氣機便艱于下引。故亦喘。不能臥者。臥則胃脘橫。而注飲迫肺故也。短氣一症。爲肺飲之候。言飲支心下。其脈還弦。飲略高而見短氣一症。則氣亦高而聚于肺。氣聚。故其脈平而不弦削也。

  十六條 痰病者。當以溫藥和之。

  此總言用藥之治例。病痰飲者。當合四飲而言。以諸飲俱由痰飲傳變。故以痰飲統之耳。夫飲之由來。大概起于腎及脾肺之髒陽衰冷。成于三焦之腑化虛寒。溫藥和之。則陽回氣化而飲自去矣。蓋指後文苓桂術甘、腎氣、及大小青龍等劑也。

  十七條 心下有痰飲。胸脅支滿。目眩。苓桂術甘湯主之。

  苓桂術甘湯方 茯苓(四兩) 桂枝 白術(各三兩) 甘草(二兩)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小便則利。

  此言諸飲。除溢飲之外。俱以苓桂術甘湯爲主方。蓋痰飲是其總名。心下及胸支滿。爲支飲之症。脅下支滿。

  爲懸飲之症。目眩者。飲高而水載木氣以浮也。以淡滲去飲之茯苓爲君。佐辛甘之桂枝以行陽。甘溫之白術以培土。然後用甘浮平緩之甘草爲使。所以高托諸藥。而令其徐徐下滲之意。此苓桂術甘。爲諸飲之要劑也。

  十八條 夫短氣。有微飲。當從小便去之。苓桂術甘湯主之。腎氣丸亦主之。

  此承上文苓桂術甘湯。而補言腎中微有伏飲。以致上幹肺氣者。亦主此湯也。蓋腎有微飲。則其氣上射于肺。而見短氣之候。故短氣者即知有微飲也。微飲即伏飲。以其在腎髒。故更當利其腑而從小便去也。苓桂術甘爲利水之劑。故主之。腎氣丸亦主之者。蓋苓桂術甘。溫上以禦下。而化機下被。故小便利。腎氣丸。溫下以蒸上。而化機亦下被。故小便亦利也。方論見虛勞。

  十九條 病者脈伏。其人欲自利。利反快。雖利。心下續堅滿。此爲留飲欲去故也。甘遂半夏湯主之。

  甘遂半夏湯方 甘遂(大者三枚) 半夏(十二枚以水一升煮取半升去渣) 芍藥(五枚) 甘草(如指大一枚)

  上四味。以水二升。煮取半升。去滓。以蜜半升。和藥汁。煎取八合。頓服之。

  病者。病痰飲者也。飲脈多弦。留飲之脈則沈。今其脈忽然不弦不沈而伏于骨。幾幾有不可見之象。夫伏脈爲收束下趨之診。以胸脅心下之飲症。忽焉收束下趨。豈非欲自利乎。反快。對利而言。利症多因利而不快。

  如膨悶、疲困及疼痛、沈墜等候。此則脾肺之陽。乘日辰之官旺而偶振。故水飲不安于上而下利。利則水去氣展。故反以利爲快也。然雖利而方以不堅滿爲快。其心下續又堅滿而仍不快者。以胃脘及腸間之內水一空。而脅下之懸飲。先從中滿而由絡脈以外滲者。今複因內空而還滲心下。(心下當胃脘之部。)故曰留飲欲去。因其去機而掃蕩之。其爲功不較易乎。主甘遂半夏湯者。甘遂去水最速。主病之謂君。故以之名湯。又恐性急之品。下趨甚力。而留遺胸膈之飲。故以甘草、蜂蜜、之甘浮者。托之在上而留戀之。然後以辛燥之半夏。從上降抑。以酸斂之芍藥。從下直墜。而水飲安有不去者哉。不主苓桂術甘。而主此犀利者。恐和平之藥。少延時日。而脾肺之陽仍伏。則飲將欲去而終留。其機豈不以因循坐失耶。甘遂性急。甘草性緩。相反者、言其緩急之性也。俗解謂二藥自相攻擊。謬甚。

  二十條 脈浮而細滑。傷飲。

  此言十二條暴飲之脈也。蓋飲水多而其水停心下者。皆謂之傷飲。水停故脈滑。陽微不能運水。故脈細。暴停之水。陽氣未負。故脈浮也。則脈浮而細滑者。非傷飲而何。

  二十一條 脈弦數。有寒飲。冬夏難治。

  先因陽虛而停飲。故其脈弦。後則積飲化虛熱而複傷其陰。故其脈弦而且數也。冬夏難治者。蓋治飲之例。

  惟宣發滲泄二義。冬則虛陽內伏。既非大小青龍宣發之所宜。且又有礙于弦脈之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氣虛也。夏則虛陽外應。既非苓桂術甘溫燥之所宜。且亦有礙于數脈之陰液短也。謂之難治宜矣。此合溢飲、支飲而言脈症與天時不順。其生死相半也。

  二十二條 脈沈而弦者。懸飲內痛。病懸飲者。十棗湯主之。

  十棗湯方 大戟 芫花(熬) 甘遂(各等分)

  上三味。搗篩。以水一升五合。先煮肥大棗十枚。取八合。去滓。內藥末。強人服一錢匕。羸人服半錢。平旦溫服之。不下者。明日更加半錢。得快利後。糜粥自養。

  此言懸飲之脈症治例也。脈弦爲飲。又爲痛。脈沈爲留飲。故知爲懸飲而脅下並缺盆內痛也。重言病懸飲者。又推開內痛而廣言之耳。蓋謂凡屬脅下有懸飲。無論內痛與否。俱以十棗湯爲主治也。方論見傷寒注。

  二十三條 病溢飲者。當發其汗。大青龍湯主之。小青龍湯亦主之。

  大青龍湯方麻黃(六兩去節) 桂枝(二兩去皮) 杏仁(四十個去皮尖) 甘草(二兩炙) 生姜(三兩)

  大棗(十二枚) 石膏(如雞子大碎)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多者溫粉粉之。

  小青龍湯方麻黃(三兩去節) 甘草(三兩炙) 桂枝(三兩去皮) 芍藥(三兩) 五味子(半升)

  幹姜(三兩) 半夏(半升) 細辛(三兩)

  上八味。以水一鬥。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

  此言溢飲之治例也。飲溢于經絡四肢。非從汗解不可。故主大青龍以宣發之。小青龍湯于宣發外。尤能滲泄。故亦主之。方論見傷寒。

  二十四條 膈間支飲。其人喘滿。心下痞堅。面色黧黑。其脈沈緊。得之數十日。醫吐下之。不愈。木防己湯主之。虛者。即愈。實者。三日複發。複與不愈者。宜木防己湯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湯主之。

  木防己湯方 木防己(三兩) 石膏(雞子大十二枚) 桂枝(二兩) 人參(四兩)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溫再服。

  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湯方木防己 桂枝(各三兩) 人參 茯苓(各四兩) 芒硝(三合)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內芒硝。再微煎。分溫再服。微利則愈。

  此言支飲久留之脈症治例也。夫飲症自腸間下積。逐漸上滿。由胃而心下膈間。支撐鼓塞者。俱謂之支飲故合膈間、心下而曆言之也。沈。爲留飲之脈。緊。即弦脈之急者。蓋自其兩旁之細削而言曰弦。自其兩頭之繃急而言曰緊。與寒邪之緊不同。辨詳腹滿寒疝。虛實。就胃中之虛實而言。非指正氣也。猶雲飲外無幹結者爲虛。飲外有幹結者爲實之義。長沙蓋謂膈間支飲。擡氣上浮而喘滿。心下支飲。聚水中實而痞堅。面則因水色外浮而黑。脈則從水性下墜而沈。且水飲鼓塞。則經脈繃急。而沈中帶緊。得之數十日。則飲久而所謂留飲者是矣。醫見喘滿痞堅。故吐下之。不知飲之爲病。吐則膈氣愈虛。而水逆更甚。且由小腸而水歸膀胱者爲正道。下則直奔大腸而中氣愈虛。水愈積矣。故不愈也。木防己。蔓生而中通。性寒而味辛苦。且其形色。又外白內黃者。夫蔓生中通。則走脈絡之內道。性寒則沈降。味辛則散。苦則泄。外白內黃。又上泄肺。而下泄脾胃者可見矣。以之爲主病之君。則支飲之在膈間心下。以及腸胃脈絡。豈有不盡下者哉。但飲久必化標熱。故以石膏之辛涼下行者佐之。然後以人參提氣。桂枝行陽。趁水飲之下落。而胸中之陽氣。得參桂助之。而下展有力。倘胃中但有水飲。而無幹結之積聚。是謂胃邪未實。故水飲一去。別無余累而愈矣。然又有水飲雖滿。而曾經先結之宿垢自在者。是謂胃實。實者水去而結糞未下。則腸胃之氣。滯而難行。三日之水飲再聚。故複發。複與原湯而並不暫愈者。以水落水起。而幹結者較脹。以爲水飲之根據輔故也。仍主此湯者。始終以去飲爲本治也。特去石膏者。飲新複而無化熱之標病也。加芒硝者。所以軟堅化硬而並去其宿垢也。更加茯苓者。恐芒硝下潤之外。其味鹹寒聚飲。故以淡滲之品。補救其偏弊也。長沙診法之玄微。制方之妙義。直有鬼神所莫測者乎。客有難余者曰。本文言醫吐下之不愈。彼吐之不愈。宜矣。子言下之不愈。

  以飲歸膀胱爲正道。下則直趨大腸而中氣愈虛。水愈積之故。是醫下之而不愈者。長沙以滲法愈之則得矣。及按防己湯。並無滲水之藥。獨非從大腸而下者乎。何以虛者即愈也。即如去石膏加茯苓、芒硝一湯。其湯後曰微利則愈。是亦從大腸而利下者。何以實者又愈也。夫以醫下之而不愈者。長沙兩下之而皆愈。此不解者。一也。且本衣冠文物明曰醫已下之矣。長沙又下之矣。安得尚有胃實者。而俟加芒硝以軟堅化硬乎。此不解者。二也。答曰。我固知子之所疑者。其以余注爲未是也。夫水歸膀胱爲正道一語。是言去飲之常例。故治飲者。以利小水爲正法。至若水勢大張。汪洋澎湃。與其從小便吹噓滲泄之。而耽延時日。其勢複不能減。

  毋甯從大便掃除滌蕩之之爲直捷痛快乎。且小腸以上之水可滲。小腸以下之水。則水低而失膀胱之部。

  非下不可。故立甘遂、半夏、十棗、葶苈以及防己等湯。俱不得已之變方變治焉而已。我故曰。水歸膀胱爲正道者。此也。至于下藥多寒。寒則中氣愈虛。而水愈積。故不愈。不觀防己二湯之重用人參桂枝乎。又何疑于仲景下之。則中氣不傷而皆愈也。若夫攻下之理。顯而易見。苦寒趨下。鹹寒破結。醫雖以苦寒下之。而遺鹹寒之性。故結者未下耳。此長沙獨用芒硝之精意也。語未及終。客唯唯而退。

  二十五條 心下有支飲。其人苦眩冒。澤瀉湯主之。

  澤瀉湯方 澤瀉(五兩) 白術(二兩)

  上二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分溫再服。

  此言支飲在心下之病症治例也。眩者。暈眩。冒者。蒸冒。皆虛氣上衝外鼓之候。心下支飲離膈不遠。而水飲漸迫。以致氣高氣郁。故苦眩冒也。澤瀉利水。而決之于溝渠。白術培土。而防之于堤岸。則水飲下注。而浮鼓之氣自平矣。故主之。

  二十六條 支飲胸滿者。濃樸大黃湯主之。

  濃樸大黃湯方 濃樸(一尺) 大黃(六兩) 枳實(四枚)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溫再服。

  此條支飲。另有來路。與諸條之所謂支飲之由于痰飲者不同。故其治法。亦與溫藥和之之例自別也。蓋心肺間之膈氣虛者。不能鼓努傳送而便難。便難既久。則腸胃液短而幹結。漸致胃實矣。液短。則借資于外水而飲積心下。胃實。則不能通過結硬而下滲小腸。與寒飲之上支心下者同。故亦謂之支飲也。然支飲雖同。

  而其所以致飲者。因胃實胸滿之故。則攻胃實之大黃。開胸滿之枳樸。其可緩乎。此開壅水之地以治水之道也。

  二十七條 支飲不得息。葶苈大棗瀉肺湯主之。

  支飲不得息。見首條倚息下。主本湯者。瀉其水飲上射之氣也。方論見肺癰。

  二十八條 嘔家本渴。渴者爲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飲故也。小半夏湯主之。

  小半夏湯方 半夏(一升) 生姜(半斤)

  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分溫再服。

  胸寒致嘔。然嘔能提氣。嘔則陽起而善渴者常也。故渴爲嘔家欲解之候。今雖嘔而反不渴。是嘔爲寒飲上逆。而不渴爲內飲拒水之故。豈非心下之胃脘。有支飲乎。半夏辛燥而降逆。生姜溫膈以祛寒。俾胸陽一展。

  則飲去而嘔將自平矣。此亦暴飲之少留者也。

  二十九條 腹滿。口舌幹燥。此腸間有水氣。己椒苈黃丸主之。

  己椒苈黃丸方 防己 椒目 葶苈(熬) 大黃(各一兩)

  上四味。末之。蜜丸如梧子大。先食飲。服一丸。日三服。稍增。口中有津液。渴者加芒硝半兩。(李氏曰。服一丸疑有誤)

  此言素盛今瘦。腸間痰飲之治例也。蓋瘦則液短。而其便必幹。故積聚停滯而腹滿。又瘦則液短。而外水必積。故飲熱而口舌幹燥也。夫宿垢下瘀而腹滿。積飲上燙而幹燥。豈非腸間有水氣乎。主本方者。大黃苦寒逐瘀。用之治腹滿者。實所以開行飲之道路也。然後以去水三將。同心合力。而共收犄角之全效矣。蓋水在腸間。防己蔓生中通。具大小腸之象。而利水性悍。以之治腸間之水。允爲確當。但恐性悍之品。迫水妄行。以致上激旁滲。故又以辛溫納下之椒目。引之順流。苦寒利氣之葶苈。押爲殿後。而水飲甯複有留遺者乎。先食而服。取其直下腸間。而不使飲食中隔也。日三服而逐漸稍增者。但徐試之。而以中病爲度。不使峻藥過劑以傷正氣也。口中有津液者。飲去而真氣上通。得蒸被之化也。渴者以下。非指服丸以後而言。猶雲若腹滿口舌幹燥之外。更加渴者。于本方中加芒硝半兩。夫渴與幹燥有辨。幹燥是內飲拒水。而飲久化熱之氣。

  上熏廉泉。故不渴而但覺幹燥也。渴則腸胃中已有結糞。而真陰短少。故求救于水而作渴。此正將作支飲溢飲之漸。故加軟堅破結之芒硝。佐大黃之逐瘀。即前二十四條木防己湯加芒硝之義也。

  三十條 卒嘔吐。心下痞。膈間有水。眩悸者。半夏加茯苓湯主之。

  半夏加茯苓湯方 半夏(一斤) 生姜(半斤) 茯苓(六兩)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五合。分溫再服。

  此支飲暴停之症治。從卒嘔吐、心下痞二症。診其有水也。卒然嘔吐者。膈寒而上湧也。心下痞者。膈虛而下逆也。夫嘔家必渴。而其所飲之水。又因膈氣虛寒而不能下運。則膈間之有水可必矣。眩者。暈眩。水擡氣浮之應。悸者。驚悸。水淩心火之應。與六條心下悸同。非虛悸也。姜、半溫膈降逆。故能成止嘔開痞之功。茯苓滲水去飲。故能收伏氣安神之效。與前二十八條相爲發明。蓋嘔而不渴。是因先有寒飲而致嘔者。卒嘔而痞。

  是因先見寒嘔而致水者。症雖顛倒不同。而其能成支飲則一。故皆主此湯。而特爲加減焉耳。

  三十一條 假令瘦人。臍下有悸。吐涎沫而癫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

  五苓散方 茯苓(三分) 豬苓(三分去皮) 澤瀉(一兩一分) 白術(三分) 桂枝(二分去皮)

  上五味。爲末。白飲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飲暖水。汗出愈。

  臍下悸。與上文之驚悸。及他處之虛悸。俱不同。殆指臍下之左右。如彈指跳動之狀。蓋因胸膈之氣上虛。而少腹之氣。將奔迫赴之。故其動機如此。與奔豚同候。癫。當作巅。巅眩。言巅頂上眩也。蓋謂瘦人陽常有余。陰常不足者。理也。陽有余。則臍下不應動悸。巅頂不應上眩矣。陰不足。則津液不應上泛而吐涎沫矣。今其人臍下有悸。則知其氣虛于胸膈。而有以招之上逆者。吐涎沫而巅眩。則知其邪實于腸間。而有以擡之上浮者。夫上虛而致臍下動悸。其不能運飲可知。下實而致涎上泛。且致巅眩。其已經積飲又可知。故曰此水也。

  五苓散方意。詳傷寒本湯。以之主此條之症。另有奧義。蓋去水固其本治。至去水以瀉膀胱。而少腹不得以有余者上乘胸膈。其治臍下之悸者。一也。水去而無飲氣上射。則涎沫下攝者。二也。水去而浮鼓之氣下伏。

  則巅眩可除者。三也。且苓術桂枝。又能填在天之清氣。以禦臍下之上乘。四也。多服暖水以取汗。既恐腸間之水。溢于經絡。複恐浮鼓之氣。未得盡平。而以微汗散之者。五也。長沙之診法方意。入微入妙。大率如斯。

  三十二條 咳家。其脈弦。爲有水。十棗湯主之。

  此言懸飲之未及逼肺。而但以飲氣上射而咳者。其脈症治例如此也。弦脈爲陽虛外削之診。陽虛外削。則不能運飲。故弦爲水脈。久咳成家者而見此。則知其咳爲懸飲在脅下。而水氣上射之應。故曰爲有水。十棗湯治懸飲。已詳二十二條。並傷寒注。其主之也宜矣。

  三十三條 夫有支飲家。咳煩。胸中痛者。不卒死。至一百日。或一歲。宜十棗湯。

  此言支飲日久。必從中脘而旁滲爲懸飲。故其治同懸飲之例也。支飲從腸而積滿至胃。從胃而積滿至脘。

  以致從脘外滲而至胸。支架撐鼓。故謂之支飲。支飲留久成家。其氣上射于肺。則咳。且水飲化熱。則煩。又胸中孫絡。灌滿脹滿者。多致飲高氣絕而卒死。若不卒死。延至百日。或一歲。是其中路之支飲旁滲。于脅下而爲懸飲。故支飲之勢中衰、而不死也。因其機而治從懸飲之例。則主十棗湯爲的對矣。

  三十四條 久咳數歲。其脈弱者可治。實大數者死。其脈虛者。必苦冒。其人本有支飲在胸中故也。治屬飲家。

  咳者百脈振動。故勞咳、熱咳、寒咳等症。久則多死。必無至數歲者。惟寒飲之氣上射。因而致咳者有之。蓋胸中之陽氣有起伏。而火土之月日有平持故也。脈。指右寸而言。脈弱者。是肺與胸中之陽氣雖微。而飲尚不高。故其氣猶得寬展。如囊 中貯物少。而有軟和之象。其主苓桂術甘等劑。去飲填胸。猶爲易易。故曰可治。

  若夫脈體內堅而實。脈形外鼓而大。脈至迫促而數。三者見一即死。況全見乎。蓋水飲上擡。氣界逼窄。自塞髒中陰精之奧府。則實。窮走氣宇既盡之極邊。則大。地界匾短。氣機之往來俱促。則數。譬之趙宋。北兵勢大。

  畏避臨安。聚臣民于彈丸。播宗社于南鄙。地促費繁。民貧賦重。此國脈實大而數之象。彼張、韓、劉、嶽諸公。其醫國者。未嘗非盧扁之妙手。然亦不過苟延數主。終歸不振。而自亡于海。即長沙所謂死不治之義也。脈虛以下。承上文而詳言脈弱之可治者。蓋自其鼓微而言曰弱。自其中空而言曰虛。以弱脈多虛故也。冒見二十五條注。複言其脈症者。見水飲自有確據。而不必眩惑之意。曰治屬飲家。以懸飲支飲。各有治例。且見不必治咳。飲去而咳將自愈矣。

  三十五條 咳逆。倚息。不得臥。小青龍湯主之。小青龍湯下已。多唾口燥。寸脈沈。尺脈微。手足厥逆。氣從小腹上衝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熱如醉狀。因複下流陰股。小便難。時複冒者。與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湯。治其衝氣。衝氣即低。而反更咳。胸滿者。用桂苓五味甘草湯去桂。加幹姜細辛以治其咳滿。咳滿即止而更複渴。衝氣複發者。以細辛幹姜爲熱藥故也。服之當遂渴。而渴反止者。爲支飲也。支飲者。法當冒。冒者必嘔。嘔者複內半夏以去其水。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湯。去甘草。去桂。加細辛幹姜半夏湯主之。水去嘔止。其人形腫者。加杏仁主之。其症應內麻黃。以其人遂痹。故不內之。若逆而內之者。必厥。所以然者。以其人血虛。麻黃發其陽故也。若面熱如醉。此爲胃熱。上衝。熏其面。加大黃以利之。

  小青龍湯方麻黃(三兩去節) 白芍(三兩) 五味子(半升) 幹姜(三兩一本作二兩) 甘草(三兩炙一本作二兩)

  桂枝(三兩去皮) 半夏(半升一本作三兩) 細辛(三兩)

  上八味。以水一鬥。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若微利者。去麻黃加芫花如雞子大。熬令赤色。若渴者。去半夏加栝蒌根三兩。若噎者。去麻黃加附子一枚炮。若小便不利、少腹滿。

  去麻黃加茯苓四兩。若喘者。去麻黃加杏仁半升。去皮尖。

  桂苓五味甘草湯方 桂枝(四兩去皮) 茯苓(四兩) 五味子(半升) 甘草(一兩炙)

  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

  桂苓五味甘草湯去桂加幹姜細辛方 茯苓(四兩) 五味子(半升) 甘草 幹姜 細辛(各三兩)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半升。日三服。

  桂苓五味甘草湯去甘草去桂加幹姜細辛半夏方茯苓(四兩) 五味子(半升) 幹姜 細辛(各三兩) 半夏(半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半升。日三服。

  苓甘五味姜辛半夏湯加杏仁方茯苓(四兩) 甘草(三兩) 五味子(半升) 幹姜(三兩) 細辛(三兩) 半夏(半升)

  杏仁(半升去皮尖)

  上七味。以水一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半升。日三服。

  苓甘五味姜辛半杏湯加大黃方茯苓(四兩) 甘草(三兩) 五味子(半升) 幹姜(三兩) 細辛(三兩) 半夏(半升) 杏仁(半升) 大黃(三兩)

  上八味。以水一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半升。日三服。

  咳逆倚息不得臥。詳已見。此症爲飲支胸膈。氣滿肺管之候。小青龍爲發汗利水。兩解水飲之劑。故主之。方論見傷寒論本湯下。下已猶言小青龍下後。而咳逆諸症俱已之謂。蓋微發其汗。則飲從汗去。而肺氣上平。

  複下利其水。則飲從溺去。而胸陽下展。故其症俱已也。多唾至時複冒。凡十二句。又言支飲之咳逆等候雖已。而其錯雜之變症。所不能免。屈指計之。大概不越乎四者。各因其變而分治之。斯皆已而全愈矣。夫小青龍半爲發汗之劑。汗去而膈氣上空。則在下之氣上湊。而發爲衝氣者。一也。故氣從小腹上衝胸咽。且唾隨衝氣而上泛。以致多唾者是其候也。又痰飲之人。陽氣自虛。今虛陽分馳于發汗利水。而其氣益虛。則腎中陰翳。乘肺而咳。乘胸而滿。因變爲咳滿者。二也。故寸沈尺微。因陽氣不貫于四末。而手足厥逆或痹者。是其候也。或病飲之時。胃中素有積滯。及從汗以去飲。汗乃心液。汗出而上空。則胃中熱實之氣上熏者。三也。故口燥、面翕熱、如醉狀者。是其候也。又飲之大勢雖去。而其余波未淨。因上焦汗空。而不能運布。多致漸積而複成支飲者。四也。故余飲下流陰股。小便難而複冒者。是其候也。仲景于小青龍後。錯綜敘其脈症。而針線一毫不亂。讀金匮者。于此十二句中之錯綜處。理會清楚。則後文方治。絲絲入扣矣。四者單見。則單治之。如其兼見。當先治衝氣。以衝氣爲上虛下實之候。久則複能聚飲故也。主桂苓五味甘草湯者。以辛甘生陽之桂枝。填上焦之空。而以甘浮之甘草。佐而托之。則其性益浮。然後以酸斂下攝之五味。抑其衝氣。而佐以淡滲之茯苓下泄之。其衝氣之即低也宜矣。衝氣下伏。則激其虛寒之氣于上。寒氣爲肺性喜溫之所忌。故咳。

  虛寒之氣。非胸中陽位之所宜。故滿也。于本方去桂。加姜辛而益以甘草兩倍。其方意另一世界。蓋衝氣系下焦之本氣。因膈虛而招之上衝者。其意在填高以禦下。故用甘浮之桂甘爲主。而後下壓以泄之耳。若咳滿所乘者。爲虛寒不足之氣。其病在下。而其意因在溫下以化上。故以五味之下滲下斂者爲主。而以辛溫之幹姜、細辛。趁勢送至下焦。附以甘草者。欲其領辛溫之氣。從下而中浮。而使咳滿之虛寒上化也。咳滿即止四句。爲變症中之變。以仍主苓桂五味甘草湯。加歸麥等味治之。則渴複止。衝氣複低。而自愈故也。若服此而當渴不渴。或先渴而服藥反止者。是熱藥蒸于下。而浮其飲氣于上之理。故知其複有支飲也。支飲者。

  必冒且嘔。以支飲于下。而氣高于上故也。半夏去飲降逆。爲飲家冒而且嘔之聖藥。故重加之。去桂及甘草者。欲其專于下行。而不使留戀胸膈之意。至幹姜細辛之用于本方者。較之前方。又是一番生面。蓋前方是借甘草之中浮。而上溫咳滿。本方又借淡滲降斂之品。下溫去飲之陽氣故也。仲景之方藥。其遊刃之妙。直有才認梨花卻是雪之幻耶。水去嘔止。而形腫者。虛氣薄于分肉而未行之候。杏仁利肺。故加之。痹。兼脈之沈微。並手足厥逆而言。其症應內麻黃者。以杏仁利肺。麻黃泄氣。肺利氣泄。則虛氣之薄于分肉者自散。故二者爲消腫之要藥。今其人脈沈微而手足痹。況曾經厥逆乎。故單加杏仁。而不內麻黃者此也。若逆其法而內之。則陽氣益虛。故厥。蓋陽附于陰。氣根于血。陰血既虛。不任麻黃之泄其陽氣也。面熱如醉。兼口燥而言。此爲胃熱上衝。加大黃以利之。烏容已哉。此條似當日之醫案。更爲引而伸之。而即存以爲法者也。

  三十六條 先渴後嘔。爲水停心下。此屬飲家。小半夏茯苓湯主之。

  先渴、則所飲既多。後嘔、則逆而不運。故知爲水停心下。曰此屬飲家。言不必治嘔。飲去而嘔將自止矣。半夏去飲。而且能降逆。以止嘔。加茯苓以滲之。舍此其誰任乎。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脈證治第十三

  一條 厥陰之爲病消渴。氣上衝心。心中疼熱。饑而不欲食。食即吐蛔。下之利不止。(傷寒作氣上撞心)

  消渴之症。其因皆起于胸膈間。在天之陽氣既虛。而其陽精又竭之所致也。陽氣上虛。則下焦之虛火。因其空而炎于上。陽精上竭。又不能供兩火之燔炙。而不得不資外水以自救。故渴。然邪火在胸膈。其位最高。胃脘雖從此下經。而其受水處。卻較低于邪火。火上水下。未濟之象。下水不能制上火。而上火反具吹噓鼓逼之勢。則所飲者。一直下趨而行爲小便矣。以消易而愈渴。故曰消渴也。李氏舊注。引內經心移熱于肺。爲膈消。雖非仲景之所謂消渴。而與本篇之旨略同者。蓋心肺上熱則一。而與條中之症。發源于下焦者。爲大殊也。其又引經文二陽結。謂之消。又瘅成爲消中二語。雖合仲景之旨。然是三四兩條。中焦熱實上炎之消渴。

  而不可以概下焦之症也。讀金匮者。苟不從論文方意。會其全神。而徒爲零注死解。縱博引經義。無有是處也。本篇論渴症者八條。一條言下焦之虛火上衝。而爲消渴之正病。二條即言其脈。並其病因。實由上焦陽氣既虛。陽精又竭之故。三四兩條。言消渴又有因于中焦堅數。而爲消渴之變症者。即經所謂二陽結。及中消者是也。五條言正病消渴之治例。六七八三條。言渴而不消之輕病。與水飲二門相通之症治。特渴家之緒余耳。此條之文。見傷寒厥陰。與此大別。蓋在傷寒。重厥陰二字。以厥陰得傳經之熱邪。其爲病如此。是諸症平列。而無偏重處。且肝中化熱解。而諸症亦罷。又爲暫病也。因其人之上焦。原無虛勞之虧空。以厥陰之化熱。下實而上撞耳。化熱一解。而上焦即有以禦之也。若此條。則專重在消渴二字。以消渴之人。先從腎精下竭。不能滋養肝木。而木中之血液亦短。木氣以無陰而不戀本髒。于是悉索而根據輔于其所生之心部。

  譬之失所者。父母之鄉。無棲止之樂。而外就其女家之義也。且心中真情。既無木液之供應。而自幹自空久矣。況腎水下虛。火又以無畏而上熾乎。夫上焦在虛而欲吸之時。下焦具窮而急投之勢。肝氣入心。木得火而風生。火得木而焰起。木火合化而通明于胸膈。將逼中下二焦之津液于不盡不止。是入傷寒者。爲論厥陰之病機。而入本篇者。爲論消渴之始末。故曰與此大別也。氣上衝胸四句。雖言消渴者。其自下而上。一路之兼症如此。然亦爲厥陰之所必然連及者。故其義與傷寒同。下之利不止。則與傷寒亦有辨矣。蓋傷寒所言下之利不止者。下藥陰寒。木性縮支柯之逆氣。而下墜根株。是木從陰濕處以行根之理也。消渴所言下之利不止者。大腸一空。火勢奪前陰之飛瀑。而後奔谷道。是火從空隙處以垂焰之理故也。

  二條 寸口脈浮而遲。浮即爲虛。遲即爲勞。虛則衛氣不足。勞則營氣竭。

  承上文而言消渴之熱。現下上焦。而謂由于下焦厥陰之氣上衝者何也。蓋寸口者。內爲心肺之應。心統血而肺主氣。氣血兩充于胸膈。則陽氣陽精互相根抱。故其脈體之高下得中。脈至之往來連貫者此也。今寸口之脈浮。則是陰不足以抱陽。而使微陽。自浮之應。故浮即知爲心肺之陽液虛也。浮而且遲。則是陽不勝于健用。而致動機疲困之應。故遲即知爲心肺之陽氣勞也。夫以心肺中之陽液陽氣。兩皆虧空。則厥陰之燥氣。安得不上衝。而成幹柴著竈之象乎。故曰厥陰之爲病消渴者。此也。下文二句。又仲景自注上文之義。

  蓋謂陰陽虛勞于胸膈。而即見浮遲之脈者。以胸膈之陰陽。爲榮衛之宗主。榮行脈中。衛行脈外。是榮衛又所以載脈者也。夫陰陽相生。氣血互用。陰血內虛。則脈外之衛氣不足。衛氣失固密之令。故脈浮。陽氣外勞。

  則脈中之營血耗竭。營血失生陽之氣。故脈遲。是脈根于營衛。而營衛之氣大會于胸中。此所以因寸口之浮遲。而知營衛之衰竭。並內知其心肺之虛勞耳。

  三條 趺陽脈浮而數。浮即爲氣。數即消谷而大堅。氣盛則溲數。溲數則堅。堅數相搏。即爲消渴。

  此言上焦雖無虛勞之虧空。若陽明之火太盛。亦能浮其熱于胸膈。而成上中二焦消渴之變症也。趺陽即陽明。詳別見。蓋指右關而言。注作足面之動脈。誤。脈浮當兼實脈在內。且非浮出皮面。是從浮于關之上。將逼寸口而言。以浮出皮面。系陽明表熱之脈。惟浮于上衝。始爲膈熱消渴之診故也。數爲熱脈。又脈之來屬陽。而其去之夾空屬陰。數則至速而空窄。陽實陰虛之應也。夫陽明之脈。帶實而上浮。是陽明之氣自實。而且有浮其氣于膈上之勢。故曰浮即爲氣也。數爲熱。熱在陽明。故消谷。數爲陰虛。陽明陰虛。故不能自潤而大堅也。氣盛。指氣浮而盛于胸膈之謂。胸膈氣盛。則呵噓之火勢既大。而水易下趨。故溲數也。溲數。則水惟一過而不能留潤。故幹結而即堅。于是堅則愈數。而因數愈堅。則堅數如相搏之狀。堅方欲以渴勝數。而數卻以消勝堅。此消渴循環不已之道也。不出方治者。因上條有下之利不止之戒。則此條之不言戒者。其以下爲正治者可見矣。但于大承中。令芒硝長出大黃之外爲合。否則。恐大黃直性下趨之力多。而芒硝軟堅破結之功少。但下其未堅者。旁流而下。而使堅者獨留。則渴甚而死矣。此條當重看浮字。以浮則氣浮于上。而成熱高之消渴。方與下條之但數而爲中消者有別也。

  四條 趺陽脈數。胃中有熱。即消谷引食。大便必堅。小便即數。

  承上文而言趺陽之脈。縱不浮而但數者。雖無膈熱下噓之勢。而胃中有熱。即消谷引食。其大便堅而小便數者。此熱在中焦。亦能逼下焦之水。而爲消渴。又變症中之變也。蓋小腸、膀胱。俱在胃下。胃中有熱。則上吸胸膈之津液以自救。故渴又下逼小腸之水飲于膀胱。故消。然而機勢相成。渴之機動于上。而其勢成于消。

  消之機動于下。而其勢又成于渴。故愈渴愈消。愈消愈渴矣。但言大便堅而小便數。即上條堅數相搏。即爲消渴之互詞也。

  五條 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飲一鬥。小便一鬥。腎氣丸主之。

  此言首條厥陰消渴之治例也。首二句是水飲與消渴之辨。三四兩句。是消渴與消渴之辨。其意以爲渴症頗多。不可但因一渴。而即認爲消也。比如渴而小便少者。則漸積漸高。而爲飲爲水。另詳本病。若消渴者。則渴而小便反多者爲是。以其與水飲門之小便少者相反。故曰反多也。又消症既有厥陰上衝。趺陽浮數之異。若以趺陽熱實之候。而誤投厥陰上焚之劑。不又蹈實實之戒。而令消渴更甚乎。夫厥陰之候。除脈症外。

  亦仍以小便爲診法。蓋趺陽熱實。水從燥土下經。縱使急流飛渡。終有滲泄。況從燔炙煎煉中而出乎。故其所溲者。必不能如其所飲之數。若夫厥陰居至陰之下。陽火自微。即其精血下竭。而燥氣上浮。亦無熱相。惟上入心鄉。斯幹柴入火。而幻生煙焰者。且火高飲下。既無傷耗。過此。則寒溪直瀉。複何火幹土克。而謂所飲者或減一二耶。此飲一溲一。即知非趺陽諸症。而爲厥陰上衝之消渴無疑矣。腎氣丸。補下焦之精血。以補其氣源。因而上引之。以蒸填心肺之空。詳虛勞本方下。消渴。爲肝腎之陰既竭。因下幹上空。以致木氣衝之而焰發者。則補精血以補氣源。而蒸填上空之腎氣丸。爲的對矣。蓋就上焦而論。心肺得腎氣之衝和。而真陽漸複。譬之主人返舊裏。而占房者必當見還。就下焦而論。肝腎得腎氣之滋息。而真陰自生。譬之故土遇豐年。而流亡者爭歸複業。此真陰下滋木邪正性。真陽上治龍火消沈之本義也。至若厥陰消渴。上焦責在無陰。而孤陽以邪熱不交。故渴。下焦責在無陽。而群陰以虛寒失守。故消。重用地黃山萸。一直下補精血之性。將辛熱之桂附包藏下納。然後從肝腎中徐徐炊動。不特下焦漸溫。而以關鎖者治消。並且上部津升。而又以熏蒸者治渴矣。加燥土之薯蓣者。因上渴下消。互相注吸。故以培土者。中緩其流行之勢。而使津液之機得上升也。加滲濕之茯苓、澤瀉者。中土既有堤防。恐上流緩于注受而客飲不去。則真陰將阻于濕滯而不布也。然後以升陽走液之丹皮。雙引肝腎之精神于膈上。則春晴滿空。電光消滅。太清凝露。萎葉生鮮。複何消渴之不愈哉。讀仲景諸方。其神奇變幻。頃刻萬狀。直如蓬萊閣上。看盡蜃樓。終若不能窮其微妙也。

  別以男子者。因婦人爲陰柔之體。陽氣嘗虧。以其月有所瀉也。故不輕易病消渴。凡病消渴。即屬枯症。其小便必少。大便必瀉。多爲死候故也。

  六條 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宜利小便。發汗。五苓散主之。

  浮脈爲氣機上衝外鼓之應。今以其症之小便不利。及微熱消渴者合診之。則消渴爲入水既多。而小便不利。爲出水又少。是知微熱。因熱水內積。不得下通。而襯托經表之所致。故並令脈浮也。利小便。以下通其水。

  發汗。以旁散其熱。誰曰不宜。然非五苓。無雙解之效。故主之。方意詳傷寒本方。

  七條 渴欲飲水。水入則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此飲熱胃寒之症也。蓋飲久化熱而燙胸。故胸病熱而渴。欲飲水、飲冷傷陽而逆胃。故胃惡寒。而水入則吐也。舊水逆停而不下行。新水逆出而不中納。故曰水逆。五苓爲辛甘滲泄之劑。故主之。以辛甘則使胃陽溫複。滲泄則使水性順趨。而藥後所雲多服暖水者。亦有見耶。

  八條 渴欲飲水不止者。文蛤散主之。

  文蛤散方 文蛤(五兩)

  上一味。杵爲散。以沸湯和服方寸匕。

  此腎水上泛而爲熱飲。飲熱燙胸。故渴飲不止也。文蛤。象腎而性沈。且能攝水下行。故主之。蓋象腎則走少陰。性沈而攝水下行。則熱飲去而渴將自止矣。俗解謂味鹹走腎。誤。以其但杵爲散。而不曰火 。其味安得鹹耶。文蛤、蚌屬。亦名花蛤。出東海及萊州海中。背上有斑紋。故名。大者三寸。小者五六分。坊家以五倍子混代之。非。

  九條 淋之爲病。小便如粟狀。小腹弦急。痛引臍中。

  淋者。小便不利。而其所出者。或白或赤。或膏或沙石之總名也。按其病因。大概不越三者。一則上焦以神勞氣虛。不能分運水氣。中焦脾土氣寒。又不能制水下化。故小便停滯。滯久則膀胱內生虛假之熱。且宗氣不能提挈神髓。而陰氣下陷膀胱。于是陰氣得虛假之熱郁。而成濁涕之狀者。此所謂膏淋也。一則三焦亢熱。

  而真陽氣化之機自疲。不管傳送。而膀胱癃閉。故小便不利。且陰陽之液。兩傷于邪火。則引水自救。故渴。以渴飲之水。而久煎癃閉之膀胱。此煎水成堿。煮海成鹽之象。而成砂石淋者是也。一則淫火愛慕于心君。飛傳于腎腑。而外流于陽道陰庭。又無所事。而陽火不能下泄。則橫貫帶脈。而沈墜腰痛。絡脈脹而化機自塞。

  故小便不利。邪火結而陰精下淫。故濁淋黃綠也。本條言神勞氣虛。而中土不能下溫其化機之淋。二條統言治淋之戒。三條即言虛淋之治例。四條言淫火停閣之淋。故其方藥俱主鹹潤之品。以鹹走腎。而尤能瀉心火也。五六兩條。言熱淋之治例耳。仲景之意。以渴而小便過利者爲消渴。渴而小便不利者爲淋。故次淋于消渴之後焉。淋之爲病句。直貫後文諸條。小便如粟。言小便中之濁垢。顆粒而色黃白。如小米之狀。膏淋之初症也。俗解謂即砂石淋。非。蓋膏淋之初症。形如粟米而軟。病深。則漸大而成條。即爲膏淋矣。砂石淋。

  其初便時。俨如水中化堿之象。便久澄下。則堅如砂石之狀故也。上中二焦之陽氣虛寒。不能照臨化被。而失柔則養筋之妙。故小腹凝斂而弦急。臍中切責而引痛也。

  十條 淋家不可發汗。發汗必便血。

  淋家。兼前三症而言。便血。指小便尿血也。蓋虛寒之淋。陽氣既微。發汗以泄其氣。氣不應用。而動其血者勢也。血動而未及爲汗。則隨淋而下便矣。陽熱之淋。營陰傷于亢熱。汗以陰津爲材料。陰不足以作汗。強責之而動其血。故汗余之血。其見于小便者。亦與前症同也。淫火停閣之淋。陰精已在燔炙之候。夫發表不遠熱。

  複用發汗之陽藥以濟之。則陰血不勝其殘暴。故血亦動而下見于便矣。此總言治淋之禁也。

  十一條 小便不利者。有水氣。其人苦渴。栝蒌瞿麥丸主之。

  栝蒌瞿麥丸方 栝蒌根(二兩) 瞿麥(一兩) 茯苓 薯蓣(各三兩) 附子(一枚炮)

  上五味。末之。煉蜜丸梧子大。飲服三丸。日三服。不知。增至七八丸。以小便利。腹中溫爲知。

  此補言首條虛淋之症。而詳其治例也。蓋謂小便如粟。小腹弦急。痛引臍中之淋。其初症小便不利。久則水積而有水氣。水久化熱。熱水上燙胸膈。故其人苦渴。主本丸者。以生津之栝蒌根止渴。以瀉血分之瞿麥。瀉氣分之茯苓去水氣。以燥土之薯蓣。溫土之附子。制水以利小便。似乎單治本條諸症。不知三焦之妙。其先天之溫胃暖胸者。以腎陽爲釜底之炊。其後天之上蒸下被者。以胃陽爲分照之耀。夫此淋既爲上虛中寒所致。故用辛鹹走腎之附子。納其熱于下焦。所以扶腎陽。而爲溫胃暖胸之地。即治小腹之弦急者。實在其中矣。用甘溫走胃之薯蓣。提其熱于中焦。所以溫胃陽。而爲上蒸下被之地。即治臍中之痛引者。實在其中矣。夫腎陽複。而先天之氣從夾脊而上熏。胃陽複。而後天之氣由脾肺而上貯。則上焦之神氣自充。而提挈有力分布有神。亦何虛淋之不愈哉。況以薯茯之滲泄者。去水以利小便。栝蒌之生津者。止渴以杜積水乎。

  小丸吞服。欲其化于下焦。從下溫中。又從中溫上也。三丸漸增。恐虛寒者。不勝暴溫。而益膀胱之假熱也。曰小便利。腹中溫爲知。其用意于中下二焦者可見矣。

  十二條 小便不利。蒲灰散主之。滑石白魚散。茯苓戎鹽湯並主之。

  蒲灰散方 蒲灰(七分) 滑石(三分)

  上二味。杵爲散。飲服方寸匕。日三服。

  滑石白魚散方 滑石(二分) 白魚(二分) 亂發(二分燒)

  上三味。杵爲散。飲服半錢匕。日三服。

  茯苓戎鹽湯方 茯苓(半斤) 戎鹽(彈丸大一枚) 白術(二兩)

  上三味。以水六升。煎取三升。分溫三服。

  此淫火停閣。濁淋之治例也。言病淋而小便不利。又有一種欲火流于兩腎。不得有其事以下泄。因而腎絡以火氣貫之。而腫重閉塞者。夫膀胱爲腎之腑。腎移熱于其中。故小便不利。腎精內動而不得下泄。又傳其精氣于膀胱。而漸化爲白淫以下注。故淋濁也。然則此火不散。而零星腐化。經年累月。其濁終不可止。蒲草行根水中。具發生之性以泄水氣。則爲直至腎家而瀉其火者也。又因此火。來自少陰心主。燒以爲灰。色黑味鹹。黑入腎髒。鹹則所以瀉心火之留寄腎中也。配以甘寒分利之滑石。則直從水道而下散矣。故主之。若此症經久失治。其陰精陰血。一則傷于邪火之內燔。再則耗于淋濁之下泄。則潤槁逐瘀。爲不可少。故又主滑石白魚散焉。滑石甘寒以瀉邪火。分利以通小便。白魚扁窄而長尾。故其激水之捷。爲魚中之最。以之入散。欲其引滑石之速于走腎。而並用其分水之力以利小便也。發爲血之余。既取其有潤槁之功。亂發爲敗血之余。複取其有逐瘀之性。燒灰則其味苦鹹。所以敗心火之下流腎部者。與蒲灰同義也。至若淋濁而小便不利。以致積飲聚水。而水飲之害。較之淋症爲尤急。故以淡滲之茯苓爲主。燥土之白術爲佐。先利其小便以去水。加鹹以潤下。而並能泄心火之戎鹽以治淋。則淋與小便不利。同愈矣。況腎爲髒。髒無瀉法。利水以瀉其腑者瀉髒。則茯術亦未始非治淋之藥也。曰並主之者。蓋言總爲濁淋之主方。而其所以應用者。又自各有區別也。

  十三條 渴欲飲水。口幹舌燥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方別見)

  此條當冠淋之爲病。小便不利二句。否則。不當入本門淋症之末矣。蓋胸中熱極。充塞中下。氣機不行。故小便不利。又胸中熱極。呵噓真陰逼迫下注。故淋也。白虎湯爲金風蕩熱之劑。加人參爲金液潤枯之藥。已詳傷寒本湯注。主此而膈中熱解。則真氣得以展舒。而小便自利。又膈中熱解。則真陰得以上滋。而渴淋俱除也。此因熱而小便不利。因小便不利。則愈熱而病淋者。故解熱之外。而淋與小便不利。可不責而自愈矣。

  十四條 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豬苓湯主之。

  豬苓湯方 豬苓(去皮) 茯苓 澤瀉 滑石 阿膠(各一兩)

  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內下阿膠烊盡。溫服七合。

  此條當冠淋之爲病一句。與上條同。夫脈浮發熱。似屬表症。渴欲飲水。似屬裏症。因其淋而小便不利。則知渴飲爲積水內熱。因而燙膈所致。而浮熱爲熱水內蒸。因而外鼓所致也。主本湯者。重用豬茯澤瀉。以利小便爲主。隨便加鎮重甘寒之滑石。以降斂浮熱。加滋陰補血之阿膠。以上止渴飲也。是此條又因小便不利。

  故致上渴外熱而下淋者。此利小便之外。兼止熱渴。而淋症可不責而自愈矣。二條俱言熱淋之治例也。

  水氣病脈證治第十四

  一條 師曰。病有風水。有皮水。有正水。有石水。有黃汗。風水。其脈自浮。外證骨節疼痛。惡風。皮水。

  其脈亦浮。外症腫。按之沒指。不惡風。其腹如鼓。不渴。當發其汗。正水。其脈沈遲。外症自喘。石水。其脈自沈。外症腹滿。不喘。

  黃汗。其脈沈遲。身發熱。胸滿。四肢頭面腫。久不愈。必致癰膿。

  本篇之水。與二篇之濕。及前十二篇之飲。似屬一因。而必列爲三門者。固自有所區別也。蓋自其無水飲之形。而但有其氣者。曰濕。及聚濕成形。則曰飲、曰水矣。但濕、從汗氣郁于毛竅所致。則濕當僅在玄府矣。不知汗由胃腑之精悍所化。其潮熱之氣。自其既離髒腑。未出皮外者。俱能隨地致濕。此汗劑之後。必用五苓、豬苓等湯。以泄汗梢。而濕門之仍主葛根湯者。此也。是濕爲已成之津液。卻化爲汗而不得出。又不能複爲津液之症也。若夫水飲二物。似屬無辨矣。殊不知仲景之意。以爲飲湯、飲水。滯于腸間。不能下注。因而上浮旁鼓。凡曰痰、曰支、曰懸、曰溢、等症。是所飲者未曾變相而即爲病。故曰飲。至水之所病。已由胃而小腸。及膀胱矣。但因小便不利。膀胱爲太陽之腑。太陽主經表皮膚。故其水氣。由太陽之腑。而上浮外鼓。以及太陽之部者也。是水症。雖亦由于飲。至此而已變爲水相。故曰水也。然飲症中。惟伏飲與水頗同。故論飲者。亦間曰肺水雲雲者。此耳。風水者。三時之風邪。客于衛分。而衛氣自強。衛強則下陰之水氣。上就而貼之之症也。皮水者。經脈虛于外。小便難于下。在下之水邪既實。而見吸于外絡之虛受。故水走皮膚矣。正水者。水在正路。

  如腸中胃中是也。石水。言其沈墜似之也。黃汗者。後文三十條。言汗出浴水中。水入汗孔。且水寒激之。令衛氣沈伏。衛無包裹之權。故濕熱之氣外溢。而爲色黃之汗也。五症。俱爲水因。且症頗相似。故連及之耳。太陽受風。衛氣懸強。膀胱之水。不由下注。而上蒸經絡。故其脈自浮。風水交搏。漸致陰氣不通。而陽氣鼓塞。故骨節疼痛。惡風者。風與風相入。衛氣既經受邪。而外風直侵毛竅故也。皮水。由膀胱而上蒸。與風水同義。特外無風邪一症耳。故其脈亦浮。 。足外 骨也。 腫者。水在下焦而外泛之應。按之沒指。水至外薄于皮者。

  其下爲尤甚也。無風因。故不惡風。其腹如鼓、水至外薄于皮者。其裏爲尤甚也。不渴者。既無陽邪化熱之風因。且有腹中之水內拒耳。當發其汗。總承風水、皮水、而言。以水在衛分及皮部中。俱以開玄府爲便道也。從膀胱而墊小腸及胃者。爲正水。是虛寒而不能氣化之候也。夫沈。爲水脈。遲。爲寒診。脈之見沈遲也。宜矣。水寒之氣上射。故喘也。石水之脈單沈。是有水而不寒之應。有水。故腹滿。不寒。故不喘也。但經言肝腎並沈爲石水。則石水之腹滿。當在腸外肝腎之部。始與正水有別耳。黃汗爲水入汗孔。水入。故脈沈。水寒激伏其衛氣。故沈而且遲矣。汗郁則身發熱。水寒遏其汗氣。而倒灌于胸分。則胸滿矣。四肢。爲陽氣之充。頭面。爲陽氣之會。水與汗兩郁之。故腫也。郁久不散。氣敗則癰。氣敗以致血敗。則膿矣。

  二條 脈浮而洪。浮、則爲風。洪、則爲氣。風氣相搏。風強則爲隱疹。身體爲癢。癢爲泄風。久爲痂癞。氣強、則爲水。難以俯仰。風氣相擊。身體洪腫。汗出乃愈。惡風則虛。此爲風水。不惡風者。小便通利。上焦有寒。其口多涎。此爲黃汗。

  脈、當就全部而言。以後條各部。俱有所指。故知獨言脈者。爲統論諸部也。風爲陽邪。其性高揚。故浮、則知爲風中于衛。氣屬陽分。有余即火。故洪、即知爲氣郁在表也。風氣相搏。風得氣擡而益浮。氣得風鼓而益洪之義。強者。勁直也。風強。言風邪燥血。而經氣幹熱。故皮中隱含斑疹。而身體爲癢。所以然者。因內無血液以送邪出表。而風自泄越。故癢、則名爲風泄也。癢久。則變爲瘡痂。流爲疥癞。所必至矣。氣強。言陽不內抱而怒發。

  則下水代營陰而上赴之。如龍水相吸之象。故氣強。則爲水也。難以俯仰者。以水風與氣三者。爭鼓于經脈中。而身體洪腫故也。汗出。則風水及氣。俱從毛孔散去。而浮洪之脈自平。故愈。若前症具而更加惡風。是衛氣虛甚之故。發汗藥中。宜加滋陰養陽之品。在言外矣。此風水之正病也。不惡風五句。單頂腫字而言。非承全症也。蓋謂若身腫而不惡風。是無風因。小便通利。是無水因。且上焦有寒。其口多涎。明系水寒之氣。從汗孔而內注胸中。以致肺不能布津液之故也。是非風水。而爲黃汗無疑矣。三十條言黃汗曰狀如風水。故于風水條中。辨其似是而非者。

  三條 寸口脈沈滑者。中有水氣。面目腫大。有熱。名曰風水。視人之目窠上微擁。如蠶新臥起狀。其頸脈動。

  時時咳。按其手足上。陷而不起者風水。

  上條言周身之風水。故統六部而概曰脈。統上下而概曰身體洪腫。此條言上半截之風水。故言脈。則但曰寸口。言症。則但曰面目。目窠、頸脈與咳。及手足之腫而已。寸口上應頭目。內應胸中。外應衛表者也。今其脈見沈滑。沈、爲氣伏之診。滑、爲水聚之應。是其上焦及衛外之氣。爲風所賊而下伏。因而水氣乘虛而上泛外鼓。其初機已見。故知其中有水氣也。中字。非指在裏在內之謂。猶雲水腫之症。雖未全見。而此幾微之中。便可預識矣。蓋因下文所言者。俱經表之候。而非髒腑故也。以脈合之。外症當見面目腫大。蓋寸口上爲面目之應。寸口脈沈。則在上之陽氣伏于下。寸口脈滑。則在下之陰氣乘于上矣。此言水因也。夫沈滑之脈。不當熱而有熱。豈非屬陽邪。而善能化熱之風因所致乎。故曰風水。下文六句。又就沈滑之脈。而更推其最初之候也。言具此脈者。不必面目腫大。及有熱二症。而始知其爲風水。但如此者即是。目窠上。即上眼胞也。蠶之漸長。凡三次脫皮者曰臥。臥起。則彎腰上揚如乙字。而光亮有水色。目窠上。爲善動之地。陽氣之所聚也。微微擁起。其光亮之狀。如新臥起之蠶。若非風賊陽微。而水氣安能乘善動之地乎。頸脈。足陽明第九穴人迎。

  所以布胃氣于頭面者。是也。其脈躁急跳動。又豈非風因、水因。兩客于上。而阻抑其上行之氣之所致乎。肺逆。則咳。風水之邪傷衛表。而倒灌胸分。故肺逆而時時咳矣。手足。爲諸陽之末。微陽搏于風而內斂。則水得因虛而先犯之。故腫。但按之即起者。爲氣腫。氣屬無形。故一時而即能乍還。按之不起者。爲水腫。水屬有形。

  故經時而後能漸複也。曰風水者。言見此即是。無使滋蔓難圖也。門人問曰。衛陽爲風所賊。水氣即奔赴之而成風水。是矣。然水之所以奔赴風邪者。是何理乎。且何道之從而上與風邪相搏耶。又二條之脈。曰浮洪。三條之脈。曰沈滑。同一風水。而脈之所以懸殊者。抑又何說也。答曰。晴明太虛。風飙忽起。陽光漸薄。而陰雲上乘。積陰成雨。閣而未下者。風水之象也。若夫地以水氣而升爲雲。天即以雲氣而懸爲雨。氣之升沈。即水之變化。亦何道路之可擬哉。至于二三條之脈症。其衛氣盛衰之所別也。衛氣盛而被風。氣就風而搏于外。故脈浮洪。然搏于外者。衛必虛于內。而水氣乘之者。水天黃亮之象也。衛氣衰而被風。氣畏風而伏于下。

  故脈沈滑。夫伏于下者。氣必空于上。而水氣蒙之者。雨天沈晦之象也。法象莫大乎天地。仲景之書。直抉天地之奧者乎。

  四條 太陽病。脈浮而緊。法當骨節疼痛。反不疼。身體反重而 。其人不渴。汗出即愈。此爲風水。惡寒者。

  此爲極虛。發汗得之。渴而不惡寒者。此爲皮水。身腫而冷。狀如周痹。胸中窒。不能食。反聚痛。暮躁不得眠。此爲黃汗。

  痛在骨節。咳而喘。不渴者。此爲脾脹。其狀如腫。發汗即愈。然諸病此者。渴而下利。小便數者。皆不可發汗。

  太陽病。統言太陽諸症。如頭項強痛之類。其脈浮而且緊。夫浮、爲太陽脈。緊、爲寒爲痛。太陽爲風邪所持。其骨節之氣。郁而不得外通。則必疼痛。今脈症應疼不疼。而身體反重而 者。以重、屬水因。而 、屬風因也。蓋脾肺惡濕氣。而水滯其輕靈之用。故重。骨節喜通利。而風郁其外暢之神。故 也。是脈之所以見緊者。以水寒之氣。浮于太陽可知矣。不渴者。陽邪之風因較輕。而拒飲之水因偏重也。風水之邪。兩解于汗。故汗出即愈。此爲風水。與二條之候不同。二條爲風、水、俱重之症。此則水多于風。風少。故骨節不疼。水多。故反重而不渴也。惡寒二句。是就未得風水以前而言。非指既成之候也。蓋謂惡寒之故。先因他病而發其汗。汗出。則衛氣薄而毛竅疏。毛竅疏。故被風。衛氣薄。故水氣外湊之。而致此病雲。但按一條曰惡風。二條曰惡風則虛。本條曰惡寒者。極虛發汗得之。則風水之症。有必惡風者。以有風因。則毛孔疏泄。而畏外風之薄之者。如三條及本條之症是矣。有不該惡風者。衛盛而與風邪搏于外。則表實。表實而惡風。是其人衛氣原盛。而先曾以發汗暴虛之之故。如二條之症是矣。其曰惡風則虛者。是不當惡而惡之義也。若此條。則不但惡風。而並惡寒者。是其虛更甚。故二十四條之湯。君黃 以補衛氣。二十五條之湯。加附子以溫衛氣者此也。第一條言皮水。則曰不渴。此又曰渴而雲雲爲皮水。非矛盾也。蓋皮水。多由于腸胃之正水所外溢者。腸胃熱而小便不利。因而熱蒸于外而爲皮水者。則熱水蒸燙而渴。腸胃寒而醫反下之。因而氣虛水泛。而爲皮水者。則水寒之氣內拒。故不渴也。注詳後文六條。至一條曰不惡風、不渴。此條曰渴而不惡寒。俱借風水之惡風、惡寒。

  而細辨皮水之所以異耳。不言正水、石水者。以皮水之初候。多由正水或從石水而成。是言皮水。而正水、石水。在其中故也。水與汗氣同爭表分。故身腫。水寒激伏其衛氣。故身冷也。周痹者。周身之氣俱卑弱。客邪外入。故身腫。陽氣內陷。故身冷。其症頗同。故取以狀之耳。胸中窒。見一條胸滿注。不能食。詳上焦竭則善噫下。

  水寒之氣內逼。故聚痛。暮則微陽愈伏。而陰氣出而用事。外與水寒之邪相接。則微陽有不安之象。故躁而不得眠也。此爲黃汗之下。又承身腫聚痛二症。而辨脾脹者。正所以詳黃汗之症。而非添論脾脹也。蓋言痛。

  若不聚胸中。而在骨節。並咳喘而不渴者。此爲脾氣滿而作脹。便不得認爲黃汗矣。以脾肺相須爲用。脾脹而上侵肺。則肺氣不行。故身腫。且骨節之神內郁。故痛。又肺逆則咳而喘矣。肺受脾脹之上衝。而肺中之津液。自結而不四布。故不渴也。此爲脾脹。見非黃汗之水汗交郁者比。故曰如腫也。發汗即愈。統指上文五症而言。玩下文諸病此。並皆不可等字自見。然一切腫脹諸病。雖有渴症。但凡兼見下利。與小便數而自利者。

  則其氣機已經下泄。而且上焦之液自幹。又皆不可發汗。以上奪其氣血。而使之立盡也。傷寒、金匮之例。

  但凡言小便數者。俱作不利。蓋言短而數也。獨本條及後文六條。曰小便數者。皆指小便利而言。其指數而且長耶。細玩自見。

  五條 裏水者。一身面目黃腫。其脈沈。小便不利。故令病水。假如小便自利。此亡津液。故令渴也。

  越婢加術湯主之。

  越婢加術湯方 麻黃(六兩) 石膏(半斤) 甘草(二兩) 生姜(二兩) 大棗(十五枚擘)

  白術(六兩)

  上六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黃。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裏水者。謂水從腸胃。及肝腎之正水石水發根。水勢內大。而彌漫于外者。與風水、皮水之外虛而招水者不同。故曰裏水也。黃者。水泛土浮之象。腫者。水擡氣鼓之象。一身面目黃腫。言一身以至面目。從下而上腫也。

  沈則內應于脈。小便不利。則外應于症。故令積水于內。而浮泛于外耳。若一身面目黃腫。假令小便自利。此必曾因汗、吐、下。以亡其津液。故令各吸其水以自潤。因致渴而病水者。蓋謂責在幹處。吸飲而渴。故令黃腫。

  不宜責在小便矣。主本湯者。衛不虛。而水邪又實其營分。故君麻黃。泄汗以泄水也。水積汗閉。必有淤熱。此發黃之根蒂。且虞麻黃發越太猛。故佐辛涼鎮墜之石膏者。一舉而兩得也。雖曰裏水。其頭已經上泛外鼓。

  而至一身面目。則其在上在外之標病爲急。故佐守中之甘草。托之上行外出之義。然後以辛溫之生姜。以行其陽。以甘潤之大棗、滋其液。則雖汗、而于氣血無所損傷矣。此仲景主越婢之深意也。至于水之爲性。既去而猶有余濕者。常也。重加理脾培土之白術者。譬之蕩寇之兵在前。而掃除竄匿。撫綏流亡。卻收功于和平敦濃之後軍耳。但細按本方。以之主小便自利一症。允爲的對。若上段之候。本文既曰裏水。又曰小便不利。故令病水。湯意卻全是治表。全是發汗。並無利小便之品。若謂此方單主後段之症。而後文二十七條。又明明說出專主裏水。不幾疑此方之或少漏耶。不知氣閉于上與外。則水提于內與下。汗疏而小便自利之理。不觀水铛之氣眼乎。按之。則明有水道。而咽不流。指起即下注者。是其義也。仲景真格致之入微者乎。

  舊注謂此湯。當在故令病水之下。粗似近理。細按之。而自知其謬矣。

  六條 趺陽脈當伏。今反緊。本自有寒。疝瘕、腹中痛。醫反下之。下之。則胸滿短氣。趺陽脈當伏。

  今反數。本自有熱。消渴。小便數。今反不利。此欲作水。(趺陽、即右關脈。詳已別見。他注謂足面脈。非。)

  自此條。合下文七八兩條。俱從脈而言水之所由來。各不相同。此條。即趺陽之脈症、而言正水也。但前後兩段。前段是言虛寒之正水。虛寒而擔延日久。泛爲皮水者。則不渴。後段是言熱實之正水。熱實而擔延日久。

  泛爲皮水者。則渴。如四條注中之所辨者是矣。蓋謂水病。脈當伏。以水性下趨故也。水病而趺陽之脈尤當伏。以趺陽爲胃土。土不足以勝水。而脈反從其化也。然又有不可以伏脈概論者。比如趺陽脈當伏不伏。

  而反見緊。緊爲寒。爲痛。趺陽緊。則胃氣自寒而且痛之診。胃寒。則腎妖上犯。而疝症必起。肝血不舒。而瘕症必見。且無陽氣化導。而腹中切痛者。勢也。醫不知溫之。而誤以脈緊爲弦。腹痛爲實而下之。則愈寒而陰氣上突。故胸滿。膈氣虧空。故短氣也。夫所以呵噓鼓吹。而滲泄水飲者。上中之陽氣也。陽不足以滲泄。而停爲正水者。此其一也。又趺陽當伏不伏。而反見數。數爲熱。趺陽數。是胃火有余而自熱之應。胃熱上炎則渴。下逼則小便數而利者。又勢也。然亦有氣盛于上。則提挈而不注。氣盛于下。則壅淤而不行。故但渴而小便反不利者。夫渴。則入水既多。小便不利。則去水複少。此陽有余而停爲正水者。又其一也。此欲作水。是雙承上文而言。總詳正水之所以異。失治。而汪洋以爲裏水。泛濫而爲皮水。其渴與不渴者。俱准乎此也。

  七條 寸口脈浮而遲。浮脈則熱。遲脈則潛。熱潛相搏。名曰沈。趺陽脈浮而數。浮脈即熱。數脈即止。熱止相搏。名曰伏。沈伏相搏。名曰水。沈則絡脈虛。伏則小便難。虛難相搏。水走皮膚。即爲水矣。

  此即寸、關、兩部之脈。而言正水、變成皮水之症也。脈機之遷就。病氣之從乘。不外乎虛吸實注之理。但有責在因虛而吸取一邊。有責在因實而注授一邊。有彼虛此實。此虛彼實。互相吸注而宜兼責兩邊。此條正彼此互相吸注之脈症也。蓋謂寸口者。內應胸中。外應經絡者也。寸口脈浮而遲。浮爲經絡之氣。因營虛而有余。故浮則知爲表熱也。遲爲胸中之氣。因腎虛而鼓緩。故遲則知爲氣潛也。夫遲潛虛吸。浮熱下從。下從者氣沈。故名曰沈。又趺陽者。中主精悍。下主分布者也。趺陽脈浮而數。浮爲胃液虛。而胃火外浮之應。胃液虛者。不能抱陽。故浮、則知其爲獨往而氣熱也。數爲精氣虛、而悍氣獨發之應。陽無根而不能終健。故數、則知其必去數而自止也。夫孤熱外浮。乘止內息。內息者機伏。故名曰伏。寸沈、關伏。兩相搏擊。名曰水者。蓋寸主經絡。沈則經絡之氣內沈。而絡脈外虛。關主分布。伏則分布之機下伏。而小便難。絡脈虛。則在外者有內吸之機。小便難。則在下者有上漾之勢。而水即乘虛而走皮膚。故爲皮水之病矣。五句是自注沈伏相搏。名曰水之義。

  八條 寸口脈弦而緊。弦則衛氣不行。(愚按此下。當有緊字。謹援各條文例補之。識者或不以爲妄耶。)緊即惡寒。水不沾流走于腸間。少陰脈緊而沈。緊則爲痛。沈則爲水。小便即難。

  此亦互相吸注之正水。而變爲皮水之症也。但上條。系寸口與趺陽相吸注。此條。系寸口與少陰。相吸注之異耳。又上條爲熱水。其症多渴。此條爲寒水。其症不渴。不可不知也。蓋謂寸口外主衛氣。寸口脈弦而緊。弦爲氣削之診。則其衛氣之削弱而不行可知。緊爲寒。弦而緊。則其因衛氣之虛而惡寒。又可知。夫衛氣根于胸中之宗氣。衛氣虛。則胸中之氣不能呵噓運布。以致水不沾沾流走于腸間。而下行爲小便。遂停于胃中而爲正水矣。又少陰爲水髒。若其脈緊而沈。緊爲寒爲痛。則其腰俞少腹。必作凝斂拘急之痛。沈爲水。以其寒而不能氣化。故小便即難。而水又積于下矣。夫寸口之脈弦緊。而衛陽外虛。少陰之脈緊沈。而小便下難。

  亦即上條虛難相搏。水走皮膚之互詞也。

  九條 脈得諸沈者。當責有水。身體腫重。

  自此至後文十三條。廣言水病之診法治例也。脈得諸沈。謂寸口少陰。凡得沈脈。及沈遲、沈滑、沈緊者。皆是。

  蓋水性親下。故諸脈沈者。盒飯責其有水也。腫重。詳已見。補言此者。猶雲脈沈。尤當以身體腫重。爲有水之確據耳。

  十條 水病。脈出者死。

  此緊。承上文脈沈而言。脈出。是水擡氣鼓。逼其氣血于在上、在外之象。真陽不得展舒以驅水。故死。猶之飲門之脈。以實大而數者。爲不治之義也。

  十一條 夫水病患。目下有臥蠶。面目鮮澤。脈伏。其人消渴。

  此申言六條趺陽脈當伏。今反數一症。而其診法。注意在面目鮮澤句。蓋面目爲陽明胃腑之應。而鮮澤爲水熱交蒸之色。故知其在下、則小便不利。在上。則消渴而病水矣。其余症脈俱別見。

  十二條 病水腹大。小便不利。其脈沈絕者。有水。可下之。

  腹大。是明有聚水之顯征。小便不利。又明有聚水之確據。加之脈沈爲水。脈沈而絕。爲水勢撐鼓。以致脈氣不展舒之應。故可下其水。而腹大之外症自除。沈絕之伏診、自起矣。此條診法之細處。在脈之沈絕處。蓋脈沈而絕。人多棄爲不治之候。而不知其不可棄也。意者其主木防己湯。或加芒硝者是耶。

  十三條 問曰。病下利後。渴飲水。小便不利。腹滿陰腫者。何也。答曰。此法當病水。若小便自利。及汗出者。自當愈。

  此設爲問答。而言陰陽乍虛者。能致正水也。蓋下利後。則陰傷而借資于水。故渴飲水。又下利後。則陽虛而不能運水。故小便不利。腹滿陰腫。水積于腸胃而滲于陰器。故曰法當病水。然水病終以陽氣爲重。若小便自利。及汗出者。爲陽氣複而水邪自去之應。故當愈。

  十四條 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氣。不得臥。煩而躁。其人陰腫。

  心爲火髒。水入髒中即猝死。此言心水者。水在心之系。系終屬心。故曰心水。四髒同義。後十九條。緊承五髒之水。而曰諸有水者。利小便、發汗、乃愈者。此也。心藏神。神爲氣之主。神郁于水。而氣自滯。故身重而少氣。不得臥者。靈道爲水所阻。而不得下伏故也。水從火髒之化而熱。故煩。腎不得心陽之下交。而其氣自寒。故躁也。心腎同治少陰。而腎尤爲水髒。心有水而腎更可知。故其人陰腫也。

  十五條 肝水者。其腹大。不能自轉側。脅下腹痛。時時津液微生。小便續通。

  肝水者。水亦在肝之系。並肝外之部位。如少腹者是也。腹大。即下文脅下少腹大之謂。與脾水腎水之腹大各不同。詳十七八兩條下。脅下腹痛。言正對脅下之少腹邊旁痛也。三句一意。猶雲肝偏在脅下之少腹。少腹積水以浸肝葉。故大而內痛。內痛。故不能自轉側也。又厥陰爲三陰之樞。而性複疏泄。故其氣上升。則有時而津液微生。其氣下降。故有時而小便續通。與他髒之病水。口長幹而小便長難者。不同。

  十六條 肺水者。其身腫。小便難。時時鴨溏。

  肺水者。水亦在肺之系。並當肺位之胸分。貯水而蒸肺葉者皆是。肺水身腫。有二義。肺主氣。得水則氣壅而腫者。一也。又水乘氣化。淫 而身腫者。二也。肺氣壅而不能呵運水道。故小便難。夫溫暖肺金者。胃中之陽土也。肺病水。則胃陽可知。故其所飲食者。因中上之化寒。而瀉下者。色常青黑。而水谷不融。狀若鴨之溏糞矣。

  十七條 脾水者。其腹大。四肢苦重。津液不生。但苦少氣。小便難。

  脾水。及下條腎水。俱與前三髒。同是系中水氣。並其髒外之貼近處聚水也。若以爲髒中之水。則脾形薄小。

  腎形貼脊。縱然腫脹。安得腹大耶。但脾懸胃外。爲扇動而化食者。則脾水當在胃脘之外及臍下寸許而已。

  故其腹大亦當在此。與肝水之大在少腹旁。腎水之大在當臍者。各不同也。四肢爲陽氣之末。脾病水、而陽氣不能遠充。且陽衰而水先犯之。故苦重也。津液者。脾輸胃中之精汁于肺。而遊溢于廉泉者也。又氣者。脾輸胃中之悍氣于肺。而充暢于息道者也。脾困于水。而精悍不能上行。故津液不生。但苦少氣矣。脾肺合德于上中二焦。則下焦之化機自利。此小便之所以清長也。脾陽阻于水。而上不交光于肺。下不布化于小腸。

  故小便難也。

  十八條 腎水者。其腹大。臍腫。腰痛。不得溺。陰下濕如牛鼻上汗。其足逆冷。面反瘦。

  腎水之腹大、在圍臍。以腎位當臍故也。下文即曰臍腫者。此耳。腰爲腎之府。腎系得水。而以脹急爲痛也。不得溺。與小便難不同。小便難者。並無痛楚。但因氣不下化、而出自艱難之義。不得溺。謂因腰痛而欲便不得也。蓋溺者以氣實少腹而送之。而實則還逼腎系。故其腰之脹痛益甚耳。陰下。通指腎囊及兩腿縫而言。蓋膀胱積水。氣不下通。而旁滲于外。則入于睾丸陰器中。故外濕如牛鼻上汗者。即名脬滲者。是也。腎病水。而腎陽不下貫。故其足遂冷。以腎氣下主于足。而以逆冷呈腎水之象也。面者。諸陽之位。陽爲水氣所浮。而上聚于面。則水氣不得上侵。故瘦。曰反瘦者。以周身之腫。有似于不瘦之意也。

  十九條 師曰。諸有水者。腰以下腫。當利小便。腰以上腫。當發汗。乃愈。

  此承上文而總言髒腑經絡。其病水治例之大法也。諸有水。不特單指五髒。即風水。皮水、正水、石水、裏水。俱在其中。腰以下、爲地之象。腫則江河溝渎之瘀塞。非決導不足以息其橫流。故當利小便。腰以上。爲天之象。

  腫則陰雲濕霧之彌漫。非風雨不足以散其郁冒。故當發汗。而皆愈也。夫髒中貯水。真氣阻絕。各致暴亡。豈俟利小便發汗。而且能複愈哉。我故曰。五髒之水。但在髒系。或在髒外之逼髒處者。此也。

  二十條 師曰。寸口脈沈而遲。沈則爲水。遲則爲寒。水寒相搏。趺陽脈伏。水谷不化。脾氣衰。則 溏。胃氣衰。則身腫。少陽脈卑。少陰脈細。男子。則小便不利。婦人。則經水不通。經爲血。血不利。則爲水。名曰血分。

  此合下文二十一二凡三條。言婦人血分之水病也。但此條。系陽虛而經血不行。久之而敗血化水。下條。爲陽實而胞血燒幹。久之而血枯吸水之別耳。至按兩條經旨。言脈。則從右寸。而遞及趺陽。延至少陽少陰。言症。則從胸膈。而遞及脾胃。延至經水胞門。則知人身以胸膈間在天之陰陽。爲有生之大寶。譬之太陽。照耀九州。鴻鑄萬物。譬之甘雨。滋潤大地。脈絡重泉之象。苟業醫者而不知此。則適以殺人。養生者而不知此。則還以自殺而已矣。況婦人女子。得坤地之道。更以心肺爲根蒂。其寸口猶所貴重雲乎哉。此仲景于脈機、必先言寸口。于病機、必先言胸膈之深意也。蓋謂右手寸口。內應胸中。脈沈而遲。沈爲水脈。遲爲寒診。是水寒之氣。聚于胸中。而太虛之陽光。無照臨化被之用。則土性之溫暖靈醒者漸自冷寂。而趺陽脈伏。于是不能運水熟谷。而水谷不化。脾陽衰。則變化不純而 溏。胃陽衰。則水寒薄衛而身腫。夫脾胃爲後天之大倉庫。氣衰。則自顧不暇。猶能生精悍以及其他髒腑乎。少陽少陰。當指手經而言。蓋手少陽三焦。嘗以元真司運化之權。而手少陰心主。又以離德統營血之總。後天脾胃之氣衰。則三焦之火漸寒。而少陽之脈。卑而不起。心主之火漸熄。而少陰之脈。細而不充。三焦脈卑。則運化無神。而男子之小便不利。此症與男子同。故並及之。非專言男子也。心主脈細。則營血失禦。而婦人之經水不通。夫經者。血也。血不流利。久則敗死以化黑水。又血不流利。久則幹枯以招外水。故曰則爲水也。名曰血分。言水在血分中。當以治血爲本。治水爲標。斯稱合法耳。寸口。指右寸。趺陽。指右關。少陰。指左寸。少陽。指右尺。余診此症多矣。其脈絲毫不爽。他注以此條少陰。謂言腎脈。大誤。以細非腎部之病診。惟心爲夏脈。宜洪而細。故爲陽氣瘦削之候也。

  二十一條 師曰。寸口脈沈而數。數則爲出。沈則爲入。出則爲陽實。入則爲陰結。趺陽脈微而弦。微則無胃氣。

  弦則不得息。少陰脈沈而滑。沈則爲在裏。滑則爲實。沈滑相搏。血結胞門。其瘕不瀉。經絡不通。名曰血分。

  其又有右手寸口。脈沈而數。數爲有余。而其勢欲出以外傳。沈爲不足。而其機欲入以內伏。蓋欲出者。爲陽火邪實之應。而欲入者。爲真陰內結之征。是胸分中亢陽剝陰。殘膏投焰之象。夫五六月間。酷熱在太空。逼傷大地之生意。俾草尖苗葉垂頭委頓。而失其生鮮之氣。故趺陽脈微而弦。微則精悍不生。而無胃氣。弦則少氣不足供呼吸。而不得息。胃既無陰陽以上行。而少陰心主。因失後天之養。而流行之氣遂結。故脈沈而滑。沈爲在裏之應。滑爲結實之應。少陰之裏。下系胞門。又少陰統血。故沈滑相搏于左寸。而知其血結胞門矣。瘕、死血也。經絡、與他處不同。言行經之血絡也。蓋謂死血不瀉下。則經水之絡不通。舊血以不去而枯。新血遂不生而竭。于是幹以召水。而成水症。亦名水在血分者。又一也。臍下同身寸之三寸。爲關元穴。關元左二寸爲胞門。右二寸爲子戶。胞門閉塞。氣不得通。惡血不瀉。血以留止。狀如妊娠。皆生于女子。可導而下。

  少陰。俗注亦作足經。誤。蓋沈滑爲腎部之善脈。惟心主沈滑。始爲裏血結聚之診故也。

  二十二條 問曰。病有血分水分。何也。師曰。經水前斷。後病水。名曰血分。此病難治。先病水。後經水斷。

  名曰水分。此病易治。何以故。水去。其經自下。

  經水前斷。後病水。即前二條之症。先病水。後經水斷。言先病正水及脾水。則脾胃寒而營血無資始之源。即經所謂二陽之病發心脾。女子不月者是也。名曰水分。見同一經斷之病。然水分症。不得誤以爲血分。而責及無辜之意。但在血分者。血行而猶當責水。且行血頗難。而血後之水爲尤難。在水分者。水去而其經自通。

  且去水易。而水後之血可不問。此難易之所由別也。

  二十三條 問曰。病者苦水。面目、身體、四肢、皆腫。小便不利。脈之不言水。反言胸中痛。氣上衝咽。狀如炙肉。當微咳喘。審如師言。其脈何類。師曰。寸口脈沈而緊。沈則爲水。緊則爲寒。沈緊相搏。結在關元。始時當微。年盛不覺。

  陽衰之後。營衛相幹。陽損陰盛。結寒微動。腎氣上衝。喉咽塞噎。脅下急痛。醫以爲留飲而大下之。氣急不去。

  其病不除。後重吐之。胃家虛煩。咽燥欲飲水。小便不利。水谷不化。面目手足浮腫。又與葶苈丸下水。當時如小瘥。飲食過度。腫複如前。胸脅苦痛。象若奔豚。其水揚溢。則浮咳喘逆。當先攻擊衝氣、令止。乃治咳。咳止。其喘自瘥。先治新病。病當在後。

  問語中之症。凡三層。水腫。一也。衝氣。二也。咳喘。三也。答語中之症。亦是三層。水寒伏結關元。一也。腎氣上衝胸分。二也。胃陽虛于誤下、誤吐。外病水腫。內病咳喘。三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仲景設爲問答而曰。今有病者。以水爲苦。其面目身體四肢皆腫。是水之外症可據矣。小便不利。是水之內症又可據矣。脈之是望聞問之大概。非持其脈之謂。乃對醫者不言水腫之苦。反言胸中痛。氣上衝咽。是二症者。必更苦于水。故不言彼而言此也。當微咳喘。猶言當下且見微微咳喘二候。審如師言二句。蓋承二十及二十一兩條。因脈而知其症。故此條即症以窮其脈耳。師曰。此症而欲逆推其脈。當于寸口。先見沈緊。沈爲水而緊爲寒。又沈爲在裏。寸。主氣。而氣之裏爲關元。故沈滑相搏于寸口。而知其石水。寒氣之兩結于關元。久矣。但始時病微年盛。多不自覺。四八之後。陽氣漸衰。而胃中營衛之源。相幹于陽氣之盛衰。故陽衰者。

  則精悍薄而陽愈損。陽不足以禦陰。而陰以淩犯而愈盛。陽損。則關元中所結之寒微動。陰盛。則腎中之氣上衝。夫結寒與腎氣之陰邪。犯咽喉。則嘔不可出。咽不得下。故有塞噎炙肉之狀。犯胸膈。則既似切責。複同拘急。故反言胸中痛也。但水寒之隱邪。雖同結于關元。陽衰而寒氣上衝。于理可憑。安得驟然水腫。而致咳喘乎。是知醫以數行誤治所致矣。蓋誤以塞噎急痛爲留飲。而大下之。不知氣急爲衝氣而非飲。故氣急不去。而其痛噎之病不除也。又誤以其氣在上焦。下之不除。或吐之而有合于高者越之之旨乎。不知吐則胃家虛而煩。液幹而咽燥飲水。氣提而小便不利。前後兩行吐下。則胃陽幾冷。而水谷不化。夫咽燥飲水。則入水既多。小便不利。則出水複少。加之水谷不化。則悍氣內空。而衛陽外薄。欲其面目手足之不浮腫也得乎。

  然水症初起。或上或下。必由漸及。以至周身。此陽氣有關隘。水性具盈科後進之道也。今上而面目。下而身體。遠而四肢皆腫。苟非誤中之誤。安得至此。故知醫家見水治水。又曾以葶苈丸下過。雖似相近。終屬倒治。

  故小瘥後。必當于飲食過度。氣阻而腫複如前也。且愈誤則陽氣愈虛。故胸脅苦痛。水勢洋溢。而渾身皆腫。

  于是衝氣水氣。兩爭胸分。而浮咳喘逆。如所言之症者宜矣。是此症以水寒之結于關元者。爲舊病。而以衝氣爲新病。當先攻擊衝氣。令其止伏。乃治其水邪寒邪之咳。咳止。則水寒去而喘自瘥耳。先治新病。病當在後。言舊病當放在後治也。二語爲凡屬治病之要訣。故引此以實之耳。或問曰。衝氣在關元結邪之後。則衝氣原爲新病。若以誤行吐下後之水腫咳喘較之。則衝氣不又爲舊病乎。既曰先治新病。而以水腫咳喘爲後治者。何也。答曰。水腫咳喘。雖成于衝後之誤治。而其水病之根。實伏于早年之沈緊相搏時。故終以衝氣爲新病矣。

  二十四條 風水。脈浮身重。汗出惡風者。防己黃 湯主之。腹痛加芍藥。(方見濕門。)

  此與風濕之症盡同。故其方治亦一也。蓋汗出惡風兩症。並無少別。惟水與濕。略有分辨者。以濕爲汗氣內留。就地所化。水爲小便不利。從下所蒸。一也。且濕則有氣而無水形。水則已從氣而見陰象者。又一也。然皆在經表。皆因汗出衛虛。又水濕之邪。皆爲陰性。故脈症略無差別。而方治亦何容更改也。症詳風水諸條下。

  方論雖見濕門。其實注意在氣。以防術去水。以甘草浮之在上在外。使水氣趁汗而盡出也。君黃 者。先則助防術之力以驅水。後則蜜衛表之氣以扶正也。不兼治風者。因風邪以水爲根據輔。且觀天道之郁風化雨。

  則風邪或從水化。此責水而不責風之意耶。此與下條俱言風因輕而水因重之治例也。

  二十五條 風水。惡風。一身悉腫。脈浮。不渴。續自汗出。無大熱。越婢湯主之。

  越婢湯方 麻黃(六兩) 石膏(半斤) 甘草(二兩) 生姜(三兩) 大棗(十五枚)

  上五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黃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分溫三服。惡風。加附子一枚炮。(方後惡風二字。

  當是惡寒之訛。蓋四條惡寒者。此爲極虛發汗得之之候也。況本文已有惡風一症。何必于方後重提。且何不于原方中列附子。而曰不惡風者。去附子耶。)

  惡風身腫。脈浮不渴。詳已見。此條當重看續自汗出。無大熱二語。蓋四條曰汗出即愈。是水濕二候。輕易不得見汗。故有腫脹沈重等症。見汗。則風邪有欲散之機。故無大熱也。風邪欲散。故不必責風。但以鎮重之石膏。監麻黃之發越。而托以甘浮之甘草者。令趁其自汗之機。而微助之。則陽氣動而送水外出者。正使水氣載風而盡去。其兵家用賊以驅賊之義乎。

  二十六條 皮水爲病。四肢腫。水氣在皮膚中。四肢聶聶動者。防己茯苓湯主之。

  防己茯苓湯方 防己(三兩) 茯苓(六兩) 黃 桂枝(各三兩) 甘草(二兩)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溫、三服。

  四肢于人身。有邊鄙之象。其陽氣爲少薄。故水先犯之而腫也。風水之水。在衛分。皮水之水。在皮裏膜外。故曰在皮膚中。聶聶。蟲行之貌。水氣與虛陽互相勝負故其皮中之動機有如此也。防己逐水。故尊之爲主病之君。茯苓兩膺上滲下泄之任。故倍用之。以爲防己之伊芳霍也。本以衛氣虛而致水。故佐甘溫實表之黃 。

  本以四肢虛而先腫。故佐辛溫外達之桂枝也。夫治風水皮水之例。利小便之功十之三。而發汗之功十之七。以水邪在上與外故也。則甘浮之甘草。從中托之者。其可已乎。

  二十七條 裏水。越婢加術湯主之。甘草麻黃湯亦主之。

  甘草麻黃湯方 甘草(二兩) 麻黃(四兩)

  上二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黃去上沫。內甘草。煮取三升。溫服一升。重覆汗出。不汗再服。

  裏水。主越婢加術湯。注詳五條。下水大而上注。且衛氣自密。包水而不汗者。則可徑情任麻黃。而不必以石膏鎮其發越。但用甘草托之、緩之。而已足矣。故亦主之也。但此條重在甘草麻黃湯一邊。言病裏水而衛氣少衰者。因當主彼湯。若衛氣自密者。又當主此湯也。

  二十八條 水之爲病。其脈沈小。屬少陰。浮者。爲風。無水虛脹者。爲氣。水病發其汗即已。脈沈者。宜麻黃附子湯。浮者。宜杏子湯。

  麻黃附子湯方 麻黃(三兩) 附子(一兩炮) 甘草(二兩)

  上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黃。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半。溫服八合。日三服。

  杏子湯方 麻黃(四兩) 杏仁(五十個) 甘草(二兩炙)

  上以水七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得汗止服。(林億謂此湯未見。

  恐是麻黃杏子甘石湯。愚按湯後諸語。與仲景之方微別。或後賢之所綴補者乎。)

  此總言風水、皮水、裏水之治例。故不列名。而但曰水之爲病也。脈沈爲水。脈小爲無陽。少陰屬水髒。而又爲諸陽之根蒂今脈沈小。則其爲水髒無陽。而聚水可知。故曰此水屬少陰也。風爲陽邪。其性上揚外鼓。故病水而脈浮者爲風水。若不渴而小便自利。及面無光亮者爲無水。則此脹系虛脹。虛脹爲氣。除此症不在例內。余則凡屬病水。俱以發汗爲正治。而水自已。但脈沈爲發根于正石之裏水。故宜同用麻黃發汗以去水之外。配附子以壯火之源者。所以消陰翳也。脈浮爲風水。風爲木邪。肺氣起而能勝之。故于麻黃發汗之外。

  配杏仁以利肺者。是欲以金勝木。而尤欲以燥化勝水也。諸方俱佐甘草者。不特取甘浮爲汗劑之助。且所以濃土力而障狂瀾之意雲爾。

  二十九條 厥而皮水者。蒲灰散主之。(方見消渴。)

  厥、詳傷寒及寒疝門。但此厥。既非四逆、白通等湯。宜溫之寒厥。亦非大承氣湯。宜下之熱厥。雖與四逆散之邪實陽明。治宜通散之滯厥頗同。而實異者也。蓋因胃中先屯正水。水久化熱。熱水閉塞胃陽。不與經表之氣順接。故厥。然厥則皮氣外虛。正水乘虛蒸冒。而成皮水之症矣。故曰厥而皮水者。是正水爲本病。因正水而致厥者爲標病。因厥而漸成皮水者。又標中之標病也。厥愈而皮水之後病。仍從汗例可矣。蒲草行根水中。善泄土氣。燒灰。則味鹹性寒。鹹則滲水。寒能清熱。與甘寒而分理陰陽之滑石相配。是欲騰空胃中之正水。行爲小便。而使胃陽寬展。出與經氣相接。則厥當自愈。若夫因厥致水。其皮氣原非虛以吸水之比。今厥愈而胃陽複起。則皮水亦當散于自汗。而可以不必治矣。此蒲灰散之另一方義。與淋門之用意迥別者也。

  三十條 問曰。黃汗之爲病。身體腫。發熱。汗出而渴。狀如風水。汗沾衣。色正黃。如 汁。脈自沈。從何得之。師曰。以汗出入水中浴。水從汗孔入得之。宜黃 芍桂苦酒湯主之。

  黃 芍桂苦酒湯方 黃 (五兩) 芍藥(三兩) 桂枝(三兩)

  上三味。以苦酒一升。水七升。相和煮取三升。溫服一升。當心煩服至六七日。乃解。若心煩不止者。以苦酒阻故也。

  此假問答。而詳黃汗之所從得。並其治例也。津液外泄而爲汗。且以發熱燒之。故渴。腫、熱、汗出、脈沈。注詳一條及四條下。但總按黃汗之症。一條曰發熱。本條亦曰發熱。則當身熱矣。其四條、則曰身腫而冷。三十一條、又曰兩胫逆冷。假令發熱。此爲曆節。蓋謂發熱。便非黃汗之義。即下文曰汗出已反發熱雲雲。亦言不當熱而熱之意也。則黃汗又似無熱者矣。仲景錯雜言之。幾令人不能探其意旨。而黃汗之症。無確據矣。不知人之衛氣。其平日各有盛衰。衛氣盛而汗出入水。水寒激伏其氣元。雖與表氣相脫。而其表氣之受病者。猶然自實也。故發熱。衛氣衰而汗出入水。水寒激伏其氣元。卻與表氣同伏。而水寒之病表者。並能內窺也。故不發熱。而且腫冷。及兩胫逆冷矣。是一條與本條。論衛氣素盛之黃汗四條。及下文三十一條。論衛氣原衰之黃汗也。夫衛氣與水相並。而實于外。氣元爲寒所激。而微于內。則補發其氣元。出而與衛氣相接。使大氣一轉。其病乃散矣。然而鼓萬物而燥萬物者。莫大于風。經言在髒爲肝。在天爲風。故以芍藥、苦酒之酸收者。斂補氣之黃 入肝髒。而以辛溫暢達之桂枝。上引外引之。則內伏之氣複起。而與衛陽合德。其蒸被之化。可使郁汗及水寒之邪。並散矣。是此湯系責氣元之下伏。而提之使出之意也。方後曰心煩者。肝木上生心火。而液不勝也。心煩不止。因苦酒酸而阻滯之故。則六七日黃汗解後。或可服辛涼以散其所阻乎。

  三十一條 黃汗之病。兩胫逆冷。假令發熱。此屬曆節。食已汗出。又身常暮盜汗出者。此勞氣也。若汗出已。

  反發熱者。久久其身必甲錯。發熱不止者。必生惡瘡。若身重。汗出已。辄輕者。久久必身 。 即胸中痛。又從腰以上必汗出。下無汗。腰髋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狀。劇者不能食。身疼重。煩躁。小便不利。此爲黃汗。桂枝加黃 湯主之。

  桂枝加黃 湯方于桂枝湯方中。加黃 二兩。余如桂枝法。取微汗。

  若衛氣素虛。又因水入汗孔。而得黃汗之病。則衛陽伏而水氣與腎髒相召。兩胫。爲腎之府。陽氣縮而不貫。

  又腎得水寒之氣。而症見其府。故兩胫逆冷。此症原不該見熱。假令發熱。此爲曆節。而非黃汗矣。蓋曆節黃汗。雖同爲汗出入水所得。水氣內入骨縫。則爲曆節。但在經表而窺探髒腑。則爲黃汗。黃汗。有熱、有不熱。曆節。以氣郁骨縫。而無不熱者故也。若兩胫逆冷。但凡食已而汗出者。又或暮夜而盜汗者。此爲宗氣因勞而餒。故不能出而固密之所致。亦非黃汗也。若兩胫逆冷之症。起初不熱。汗已而反發熱者。是汗出傷陰。又水氣郁而化熱。故雖衛微而見熱也。然水邪化熱。則氣滯。氣滯。則血凝。故知其身必斑駁而甲錯。發熱不止。則凝滯久而潰爛。故知其必生惡瘡也。此從血分上言。若逆冷而兼身重。是水邪沈著之應。水從汗減。故汗已辄輕。但汗則傷氣。久則氣虛。而經脈 動。經氣根于胸中。身 。則胸中之氣。勻走經絡。而內生虛痛矣。此從氣分上言。夫甲錯惡瘡。身 胸痛。特就腰以上有汗。而推其症耳。其腰以下無汗。則水邪自在。故從腰及腰下之髋髀(腰下之大骨也)板骨。沈墜如弛脫而痛。腰下之皮中如有物狀者。皆水搏身重之應也。此從上部解。而下部不解者言也。劇、指水寒之邪深重而言。寒氣從表。而內注胸中以及胃脘。則熟谷之化遲。而不能飲食。氣郁則疼。水滯則重。逆其汗氣。故煩。欲汗出而不得。故躁。水寒之氣犯胸。而胸陽不布。故小便不利。此爲黃汗。承上文曆節勞氣。而言如此種種。方爲黃汗之確症耳。主桂枝加黃 湯者。本爲水寒激伏其衛氣。故主行陽解表之桂枝湯以發之。本爲衛虛而表氣不攝。遂致汗出而氣血兩傷。故加補氣之黃 。趁便固之。一補一散之中。而具剿撫並行。攻守兼備之道矣。

  三十二條 師曰。寸口脈遲而澀。遲則爲寒。澀爲血不足。趺陽脈微而遲。微則爲氣。遲則爲寒。寒氣不足。

  則手足逆冷。手足逆冷。則營衛不利。營衛不利。則腹滿腸鳴相逐。氣轉膀胱。營衛俱勞。陽氣不通。即身冷。陰氣不通。即骨疼。陽前通。則惡寒。陰前通。則痹不仁。陰陽相得。其氣乃行。大氣一轉。其氣乃散。實則失氣。虛則遺尿。名曰氣分。

  本條及下文三十三、三十四共三條。言氣虛而病水者。當在十九條之後。二十條之前。次黃汗之後。無謂。疑錯簡也。蓋先氣分而後血分。先男子而後婦人。既爲合法。且其文義。與二十及二十一條實同故也。本條、曆言氣虛召水之由。下條、言氣分之正病正治。末條言變症變法也。但氣分有方。而血分不出方者。以血分之水。其治例與男子同。已散見各條。而治血諸方。詳婦人雜病門並瘧門。鼈甲煎丸中之小方。及虛勞門之大黃蟲丸等方。故不贅也。右手寸口。內應肺與胸中。外應營衛者也。其脈若遲而澀。遲則陽氣虛寒。故其鼓動之機。不能連貫。澀則陰血不足。故其形體之神。不能流利也。夫寸口者。所以爲胃腑行精悍。而外出爲營衛者也。今氣寒而血不足。則其內外已可知矣。及按趺陽。趺陽、爲精悍之源。脈微而遲。微則其氣虛微。故有無力鼓努之象。遲則與寸口同斷。而亦爲胃氣虛寒也。胃中陽虛而寒。因而其氣不足。則不能從肺與胸中而貫及手足之末。故手足逆冷。夫胃中陽氣之所以貫及手足者。先從膈而外出經絡之營衛。然後從營衛而充行手足者也。手足逆冷。則營衛先已不利。可見矣。營衛又根于胸膈。營衛不利于經絡。則膈間之宗氣衰微。不能化被中土。故腹滿。腹滿略減。則其氣下行而爲腸鳴。于是腹滿腸鳴。循環不已。有如相逐之狀矣。又膀胱之氣。本屬下化。今不行而其水氣有上蒸之象。營衛之氣。本自充滿。今勞餒而其經絡有噓吸之機。故曰氣轉膀胱。營衛俱勞者。正言病水之根腳。而水氣之所以上走皮膚也。陽主護外。陽不通于表。而陰邪外出陽分。故身冷。陰主固內。陰不滋于裏。而虛熱余于骨間。故骨疼也。四句即營衛俱勞。而言水病之症。

  陽前通則微陽複而不足以自溫。故反知惡寒。陰前通則孤陰出而不足以外健。故痹而不仁也。四句又即營衛俱勞。而言水病欲愈不愈之症。惟運氣月日之官旺。與髒腑之氣血生扶。使陰陽相得。則其氣乃流行而無偏弊。蓋陰陽合德。爲天地得一之大氣。大氣一轉。亦何六淫之邪之不散乎。于是邪實者。則得後與氣。

  而快然如衰。正虛者。猶將膀胱不約而遺溺。曰實則失氣。虛則遺溺者。是言病邪欲散之佳兆尚如此。非言病機也。條中雖曰澀爲血不足。又言衛而並言營。以氣根于血。衛附于營。故並及之。然始終以氣虛致水。氣轉病散。氣偏通。則似減而實未減。故名爲氣分也。

  三十三條 氣分。心下堅大如盤。邊如旋杯。水飲所作。桂枝去芍藥。加麻黃附子細辛湯主之。

  桂枝去芍藥加麻黃附子細辛湯方桂枝(三兩) 麻黃(一兩) 附子(一枚炮) 細辛(一兩) 甘草(二兩) 生姜(三兩) 大棗(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七升。煮麻黃。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分溫三服。當汗出如蟲行皮中。即愈。

  此即上文寸口脈遲而澀。趺陽脈微而遲之症治也。蓋寸口之膈氣虛寒。趺陽之胃氣亦虛寒。則水聚膈下胃上。而正當心之下矣。承上文而言氣分之症。心下堅大。其形如盤。旋杯旋盤。即車床刮刀。旋轉所成之器。

  言其邊之圓轉如旋杯也。此系上中二焦之氣。不能分運。故水飲聚于中上兩間之所作也。譬之太虛。陰雲濕霧。沈滯痞塞之象。不得風以鼓之。雨以泄之。太陽之真火照耀之。則此氣猝不可散。故其主桂枝湯者。鼓天地之大氣而發之以爲風也。加麻黃者。振龍雷之起蟄。而沛爲雨澤也。佐辛熱之附子、細辛者。風雨之後。

  雲開日朗。所以收水性之余濕也。但其病在氣分。其部在心下。獨于桂枝湯中。去酸收下行之芍藥者。所謂汗之而愈。仍從腰以上之例也。觀本條緊承氣分。而此及下條。俱曰水飲所作。是與黃汗何涉。而徐氏謂上條爲泛論病機。又與本門何涉。惟置之血分以前。允爲恰當。有識君子。當不以爲妄耶。

  三十四條 心下堅大如盤。邊如旋盤。水飲所作。枳實白術湯主之。

  枳實白術湯方 枳實(七枚) 白術(二兩)

  上二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腹中 。即水散也。

  此非承接寸口遲澀。趺陽微遲之脈而言。乃就上條心下堅大。而言氣實致水。似同實異之變症也。但除診脈外。其外症頗難辨認。惟是氣中虛而致水者。其心下則中平而邊高。氣中實而致水者。其心下則中高而邊平。爲少異耳。杯、深而高。盤、淺而低。故取以爲辨也。然所謂氣實者。非充實之謂。乃即胸痹門之留氣。留氣實于心下。而水飲上升。于是氣以提飲。飲以附氣。留氣留飲。兩相搏結。而成堅大之形者。譬之幹雲在天。其色常白。郁久不散。地氣上升。地乃濕氣。雲濕相並。其色漸黑。沈濃郁滯。懸而未下之象。故以破氣之枳實爲君。先散留氣。以燥濕之白術爲佐。並去留飲。則氣泄而水自下注。故曰腹中 。即水散矣。若于寸口遲澀。趺陽微遲之脈。上焦中焦。寒氣不足之症。投以破損高真之枳實。用至七枚。其不心愦愦而忙亂欲死者。幾希矣。我故曰。此氣實致水之變症變治也。留氣、見胸痹注。留飲、見痰飲注。

  黃膽病脈證治第十五

  一條 寸口脈。浮而緩。浮、則爲風。緩、則爲痹。痹非中風。四肢苦煩。脾色必黃。瘀熱以行。

  後賢辨黃症者。紛紛不一。而終未有確解。愚按內經。及傷寒本經之旨。大概由于濕熱相搏。中宮脾土之氣。

  郁滯而不流貫四髒。則浮橫如天地之霧。而其黃色。散漫于皮膚諸竅者也。但先從濕因、水因起。而後生熱者。則濕水爲本。而熱爲標。故名濕黃、水黃。先從陰虛病熱。其後因熱而生風聚濕。及積水者。則熱爲本。而風濕與水爲標。故名疸。其意以治其本。而黃自已。故症同而名異耳。猶之水門之先病水。而後經斷者。名水分。

  先經斷而後病水者。名血分之例也。故除卻十一、十三、十八、二十四。四條泛論諸黃及黃家。另行方治外。其本門所列谷、酒及女勞、三疸。所主諸方。凡茵陳湯、硝礬散、栀子大黃湯、膏發煎、茵陳五苓散、大黃硝石湯。大概俱鹹寒苦寒之品。則其用意在去熱者。可見矣。若夫水濕生熱而病黃者。其治例。宜發汗者。十之七。而宜利小水者。十之三。此本篇各條。有但曰諸黃及黃家者。有直名某黃膽者。不可不細察也。首條、從脈而總言諸黃之所由發也。頭面皮膚之症。法當先診寸口。以寸口上應頭目。外應皮膚故也。若寸口脈浮而緩。浮、爲真陰不足。而邪熱生風之診。故浮、則爲上行外骛之風。緩、爲真陽不充。而亢火食氣之診。故緩、則爲正氣卑弱之痹也。夫平常之所謂痹者。原以外中風邪。衛氣沈削之症。此爲內熱生風。故非中風之比。但以水不勝火。而四肢惟覺燥熱而苦煩。于是內幹。則召外濕。濕熱相蒙。而熱化偏發。有如亢旱之天。雨露不滋。土氣不攝。浮塵滿空。黃埃飛布之象。故脾色之黃氣。隨瘀熱而周行于軀殼間矣。

  二條 趺陽脈緊而數。數則爲熱。熱則消谷。緊則爲寒。食即爲滿。尺脈浮。爲傷腎。趺陽脈緊。爲傷脾。風寒相搏。食谷即眩。谷氣不消。胃中苦濁。濁氣下流。小便不通。陰被其寒。熱流膀胱。身體盡黃。名曰谷疸。

  趺陽、主中土。脈宜優柔和平以象土德。若體緊而至數。數爲熱。趺陽熱。則火邪盛而善于殺谷。故熱則消谷。

  緊爲寒。趺陽寒。則真氣衰而食氣壓火。故初食則滿也。夫消谷則不宜滿。滿則不宜消谷。其所以互見者。蓋腎中精足。則火嘗畏伏而不敢自見。尺脈浮。則精虛。而腎氣有不固之象。故知傷腎。腎傷。故趺陽以數見矣。

  又脾陽德健。則氣嘗溫暢。而不致退出。趺陽脈緊。則陽衰。而脾氣有凝斂之象。故知傷脾。脾傷。故趺陽以緊見矣。二句。是自注上文之所以寒熱互見也。風寒。非指外感。謂風、生于熱。寒、生于虛之候。熱風虛寒。兩相搏擊。于是熱風之性。喜于上炎。虛寒之氣。力不下運。故食即暈眩。谷氣不消。與上文熱則消谷。非矛盾也。蓋消谷。就形質之易于腐化而言。不消。就谷氣之不能分消而言。以邪火所殺之谷氣。堆貯胃中。則胃不空靈。而以穢濁爲苦矣。濁氣下流。則熱瘀而化機壅滯。故小便不通。夫脾寒之氣。內被少厥兩陰。則分運谷氣之權愈微。胃熱之邪。下流膀胱諸腑。則留閉水飲之候兼作。熱濕交蒸。身體盡黃。名曰谷疸者。其因如此也。

  三條 額上黑。微汗出。手足中熱。薄暮即發。膀胱急。小便自利。名曰女勞疸。腹如水狀。不治。女勞疸。

  固因房室太過。精虛生熱。爲本候。然單系精虛。則常見血痹虛勞等症。而不得成疸也。惟多欲而兼勒精者。始有此病。

  以多欲則膈氣過勞。而火浮于上。勒精則腎氣搖動。而火郁于下。邪火內炎。則真陽不布。真陽不布。則中土之氣、浮橫散漫。而發爲黃症。如本條及十六條之候矣。若謂單系精虛生熱所致。則當不主犀利之硝礬散。

  並散後不列滋陰補精之藥者。概可思矣。額上。內應胸分。黑爲腎色。腎火衝熾胸分。有煙煤之象。故黑。邪熱內蒸。故汗出。手足之心屬少陰。少陰火盛。故手足中熱。薄暮屬陰分。陰火盛。故薄暮即發。熱勢下流膀胱。

  故急。小便自利。故知系幹熱而非水也。名曰女勞疸。其意以腹不脹者爲可治。脾胃尚有滋息之源故也。倘非水。而腹如水狀。是脾陽衰敗而作脹。將真陰無精悍以奉之。而邪火不可息矣。故不治也。

  四條 心中懊 而熱。不能食。時欲吐。名曰酒疸。

  酒性、熱濕而浮。熱濕浮于膈上。故心中液傷而懊 。熱濕浮于中焦。故胃中氣傷而不欲食。熱濕浮于中焦。

  而且欲上衝膈上。故時欲吐也。謂非因酒而致疸之症乎。故名酒疸。

  五條 陽明病。脈遲者。食難用飽。飽則發煩。頭眩。小便必難。此欲作谷疸。雖下之。腹滿如故。所以然者。

  脈遲。故也。

  此言谷疸之變脈變症也。陽明病。指陽明之腑病而言。如病風寒暑濕燥火之後。皆是。蓋謂谷疸之脈。不止趺陽緊數一種。凡陽明腑病之後。其脈遲者。以脾胃之陽氣內虛。故其至也。不能連珠魚貫。而見遲遲慢發之狀。倘減谷自節。則其氣猶能勝食而漸化。故食難用飽。飽則食滯而生熱。且將胃脘中之殘液。滲入食中。

  不能腐化以自還。故煩。煩熱之氣。浮于中者。必炎于上。故頭眩。氣機不下運。則水谷混停。故小便必難。夫熱煩濕滯之邪。團結胃中。脈雖異于二條之緊數者。而其胃中之苦濁。則同。故知亦欲作谷疸也。下之。指後文十五條茵陳湯之謂。蓋茵陳湯、雖下其熱煩谷滯。而腹滿如故者。以脈遲陽虛、而作虛脹也。愚鄙擬之。或于本湯加幹姜。以爲反佐。則寒熱標本。針鋒互對。而無弊矣。

  六條 夫病酒黃膽。必小便不利。其候心中熱。足下熱。是其症也。

  病酒熱而小便利。則熱隨便減。而不得成疸。故病酒黃膽者。必先以小便不利爲候也。酒性熱而浮且濕。熱從浮見。浮則上炎。故其候。心中熱。熱從濕見。濕多下趨。故其候。足下熱。此三者。爲酒疸之確症也。

  七條 酒黃膽者。或無熱。靜言了了。腹滿。欲吐。鼻燥。其脈浮者。先吐之。沈弦者。先下之。

  此言酒疸之初症變症也。酒于酸、苦、甘、辛、鹹中。無正味。其味屈曲。而性從木。故先入肝膽。肝膽受熱而乘其所勝。故脾胃爲酒黃膽之總根。但脾通于肺。胃浮于脘。而症從上見。故有上條之心中熱。及本條之腹滿、欲吐、鼻燥等候。脾熱滿而還注少厥二陰。胃熱滿而下注大小腸、膀胱。故有上條之小便不利。及足下熱。並二十條之茵陳五苓散。十七條之栀子大黃湯等方。此條。特揭其總法耳。蓋謂因酒而黃膽者。其上下固多熱候。然又有一種陽衰陰盛之人。傷酒之熱濕。堆中土。因無陽氣以搏之。故其初症。竟或上而心下。下而足下。俱無熱者。夫心下病熱。則液短而生煩。煩則語言必冒突而急錯。今靜言了了。故知其無熱也。濕自勝。

  故腹滿。熱自勝。故欲吐、鼻燥。此皆上炎之症。上炎者脈必浮。脈症俱高。故宜吐以越之也。此句是主。若腹滿諸症雖具。加之足下熱。小便不利。則熱濕下逼。脈必以沈弦下應。脈症俱深。又宜導而下之之爲便矣。曰先吐、先下。則吐後再下。下後再吐。其隨症施治之意。又在言外矣。但下藥。則有栀子大黃湯。而吐藥不列方者。

  其意。或以吐惟瓜蒂一散。故不複贅耶。舊注。謂宜栀豉湯。若論主酒疸之本湯內。兩用栀豉。主谷疸之茵陳湯。並從主黃膽之大黃硝石湯。俱單用栀子。則主栀豉湯。似于本門爲近理。殊不知栀豉。非吐劑。辨詳傷寒本湯注。豈服此而探以爲吐乎。是有待于高明之鑒定焉。

  八條 酒疸。心中熱。欲嘔者。吐之愈。

  心中熱。欲嘔。爲熱濕上衝之應。故亦宜吐以越之。承上文。言不特無熱而腹滿、欲吐、鼻燥者。宜用吐法。即有熱而下部之症未見者。其例亦同。且與但見下部之症。而不見上症者。其當遵攻下之例。交相互發也。

  九條 酒疸下之。久久爲黑疸。目青面黑。心中如啖蒜齑狀。大便正黑。皮膚、爪之不仁。其脈浮弱。雖黑微黃。故知之。

  此言酒疸所變之黑疸。與三條及十六條之女勞疸。黑雖同。而症自懸絕之辨也。酒疸。有宜吐、宜下兩症。熱濕在心下者。當吐。而先下之。則徒傷其陰。而心下之熱濕仍在也。且熱邪以陰傷而愈熾。熱極則血欲枯。而其色漸黑。故久久則爲黑疸。目爲膽之果。膽熱則蒸其汁于上。故目青。面爲胃之應。胃熱如焦其土于中。故面黑。心中如啖蒜齑者。陽液不足供熱邪之暴殘。而刻削嘈雜似之。故借以爲狀也。大便正黑者。亢火奪中土之化。故其所下者。有草灰木炭之象也。皮膚不仁者。熱逼少陰。心主之神靈。中阻而不外貫也。其脈浮弱。

  浮爲熱。爲在上。浮而弱。爲陰虛。夫陽分上熱而陰分下虛。豈非宜吐之酒疸。而誤下之所致乎。但額黑便黑。

  分明女勞疸之候。而謂成于酒疸之變症者。以黃爲酒疸。今雖黑而微有黃色。故知其非女勞也。

  十條 師曰。病黃膽。發熱。煩喘。胸滿。口燥者。以病發時。火劫其汗。兩熱所得。然黃家所得。從濕得之。一身盡發熱而黃。肚熱。熱在裏。當下之。

  此言黃膽之治例。以汗爲逆以。下爲順也蓋。疸症之熱俱在內。故從內而蒸其黃于外。未有作表熱者。今發熱。則非其症矣。加之心中熱幹而煩。肺中熱濕而喘。濕熱鼓塞于膈間。則胸滿。津液不布于廉泉。則口燥。此因病初發時。誤認汗可解熱。而火劫其汗。既傷其陰。而內外之兩熱交煽。且裏熱因汗而提之在表在上。故得此發熱等候矣。然單熱不能成疸。故黃家必從熱、而生濕得之。今一身盡發熱而黃。是熱濕在肚內。夫熱濕在裏者。法當下。與濕黃在經表之宜汗者。不同也。

  十一條 脈沈。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皆發黃。

  沈爲水脈。內水拒飲。本不當渴。乃渴欲飲水。是其水飲化熱。內燙上熏之所致也。然令小便自利。則熱飲下泄。其勢不聚。若再不利。則濕熱兩勝。故皆發黃。此因疸、而泛論水飲之黃也。

  十二條 腹滿。舌萎黃。躁不得眠。屬黃家。

  此與谷疸相似。而實非谷疸者。以谷疸者。先熱後濕。此則。先濕後熱故也。腹滿爲濕。舌黃爲實。濕而熱實。則津液下掣。故胞精短。而其舌且萎頓而黃也。又熱實。則神機不能內伏。故躁不得眠。濕熱相蒙。此發黃之可必也。故屬黃家。敘症。從腹滿起。故知先濕後熱。同是脾家寒濕。胃家熱實。故曰與谷疸相似。而實非者也。

  十三條 黃膽之病。當以十八日爲期。治之十日以上瘥。反劇者。爲難治。

  黃膽爲火土病。期者。生死之期也。土氣分旺各十八日。官旺之時。真氣猶在。故可乘其勝而攻去其亢熱。則愈。否則至其所不勝而死之理也。故以之爲期。火生于二。而成于七。是九爲火之合數也。治之十日以上。則火爲退氣之候。故當瘥。反劇。則邪火成燎原之勢。而反常矣。且真陰有不支之懼。故難治。然則中宮之土氣。

  惟恐其或衰。而亢烈之火威。但虞其不熄。是爲治疸之要義也。

  十四條 疸而渴者。其疸難治。疸而不渴者。其疸可治。發于陰部。其人必嘔。陽部。其人振寒而發熱也。

  疸而渴者。熱甚。一也。陰虛。二也。濕重。三也。故難治。不渴之可治者。可想見矣。陰部。指中焦脾髒及下焦腎髒而言。陽部。指上焦胸中而言。發于脾腎。則熱邪從中下而上衝胃脘。故其人必嘔。發于胸中。則熱邪從胸膈而外犯衛氣。故其人先振寒。而後發熱也。此與上文二條。統論三疸之死生微甚。及其所發之上下不同也。

  十五條 谷疸之爲病。寒熱、不食。食即頭眩。心胸不安。久久發黃。爲谷疸。茵陳蒿湯主之。

  茵陳蒿湯方 茵陳蒿(六兩) 栀子(十四枚) 大黃(二兩)

  上三味。以水一鬥。先煮茵陳。減六升內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小盒飯利。尿如皂角汁狀。色正赤。

  一宿腹減。黃從小便去也。(以栀子大黃利小便。真是奇制。)

  此申言谷疸之症候治例也。寒熱。注見上條。發于陽部。蓋中焦胃濁。蒸于胸分。故其邪熱先發于此。夫宗氣與衛外之氣相貫。邪熱逼傷宗氣。則其衛氣有自敗之象。故寒。繼則衛從熱化。故寒而複熱也。不食及食即頭眩。詳二條注。心胸不安。即六條酒疸心下熱之義。茵陳味苦性涼。而氣最重。味苦。入心胸。性涼、除邪熱。氣重。則爲氣分專藥。以之主陽部之疸。是欲其走心肺之夾空。而消散其氣分之瘀熱也。但因熱從膻中而上蒸。故配苦寒降潤之栀子。又因熱從脾胃而中發。故加苦寒攻下之大黃。至栀子、大黃。本爲溏瀉之品。得茵陳之走氣分者。重用而先煮之。則栀黃俱從茵陳之性。而以清涼之氣爲化矣。故不利大便。而黃從小便去。

  三味藥中。恍如一天酷熱。恰逢秋氣半空。金風翼翼。玉露垂垂。而煩襟頓滌之象也。方藥雲乎哉。

  十六條 黃家。日晡所發熱。而反惡寒。此爲女勞得之。膀胱急。少腹滿。身盡黃。額上黑。足下熱。因作黑疸。其腹脹如水狀。大便必黑。時溏。此女勞之病。非水也。腹滿者難治。硝礬散主之。

  硝石礬石散方 硝石 礬石(燒各等分)

  上二味。爲散。以大麥粥汁。和服方寸匕。日三服。病從大小便去。小便正黃。大便正黑。是其候也。

  此申言女勞疸之症候治例也。言發黃之家。但凡薄暮而日將晡時。便發熱者。大似陽明胃實之症。然胃實者。法當惡熱。而此則反惡寒者。此爲陰虛于陰分。至其時而相火以無附而充熾。真陰不支亢烈。故發熱。衛氣不勝邪火。故惡寒。謂非得之女勞。不至此也。膀胱急十二句。所言諸症。見三條注。硝石鹹寒降潤。礬石酸涼斂抑。以之主火氣飛揚之候。允爲至當。但酸鹹之性。易于趨下。故以填心益氣之大麥。作粥汁而和服之。

  欲其少爲留戀。俾礬石刮垢磨光之性。徐徐澄徹而下。則熱隨黃黑。從大小便而俱去矣。但三條曰腹如水狀不治。此條曰腹滿者難治。是女勞疸病。諸症具而腹不滿者。生。滿甚而如水腫狀者。死。腹若已滿。雖不甚。

  而生死即相半矣。此仲景論女勞疸之深意也。

  十七條 酒黃膽。心中懊 。或熱痛。栀子大黃湯主之。

  栀子大黃湯方 栀子(十四枚) 大黃(一兩) 枳實(五枚) 豉(一升)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溫三服。

  此申言酒疸之症候治例也。心中懊 而熱。見四條注。痛則熱氣 炙。而腔內懸強拘急之應。然即六條注中。所謂熱從浮見。浮則上炎之應。故以苦寒之栀子。降膻中之熱。苦寒之枳實。散胸中之滯。重用香豉者。所以滋胃液也。佐以大黃者。所以下胃熱也。但亦憑高潤下之劑。熱黃從大小便去者居多。舊注。謂爲吐劑。則失之遠矣。按前人誤謂栀豉湯能吐者。因瓜蒂散中重用香豉。遂認吐爲香豉之性。殊不知吐由瓜蒂。赤小豆特引瓜蒂。少爲下行之使。香豉。用以滋陰安胃。恐吐後致煩。故預爲伏案耳。詳瓜蒂散本注。願天下同志。

  留神試用。同爲剝正。不令仲景叫冤。栀豉抱屈。則幸甚矣。

  十八條 諸病黃家。但利其小便。假令脈浮。當以汗解之。宜桂枝加黃 湯主之。(方見水門。)

  自此。至篇終。凡七條。因疸、而廣論諸黃之治例也。諸病黃家。皆系濕熱。小便利。則濕去而熱亦隨之。故以利小便爲法也。假令脈浮。則濕熱在上在表。又當以汗解之。爲便道矣。蓋桂枝本湯。泄汗以解熱。加黃 、以助衛氣。而送濕出表。故宜主之。利小便。不特十五條之茵陳蒿湯。十九條之膏發煎。二十條之茵陳五苓散。凡水飲門之滲泄諸方。俱在其中。門人問曰。黃症俱由熱濕。故疸病諸方。多用苦寒鹹寒。及克削之品。既聞其義矣。本條曰諸病黃家。則疸症似亦在內。而獨主辛溫而熱之桂枝湯。並加補氣之黃 。以主脈浮者。不虞其熱以濟熱者。敢問何說耶。答曰。仲景之書。每條各有主症主見。苟不求其立言之旨。與方治針鋒逼對處。則問津無路矣。蓋本條以衛氣外虛。而先招濕水之候。濕水生熱。濕熱郁于皮膚經絡而發黃者。是衛虛、爲第一層病。濕、爲第二層病。熱、爲第三層病。請問衛氣虛者。有不宜桂枝之辛溫。及黃 之補益者乎。且熱在濕中。濕爲本而熱爲虛假之標病。則遵汗例以去濕者爲本治。而熱自無所容矣。下文十九條。爲津血虛而生熱之黃。二十條、爲胸先熱而招內水。及久蓄化熱之黃。二十一條、爲中焦熱實。上衝下結之黃。二十三條、爲中焦熱實。不衝中路胃脘。而衝兩旁脅下之黃。二十二、二十四、兩條。上焦之宗氣虛勞。不能傳送。因而便難。漸致下結上浮之黃。病因不同。故其主治亦別也。

  十九條 諸黃。豬膏亂發煎主之。

  豬膏亂發煎方 豬膏(半斤) 亂發(如雞子大三枚)

  上二味。和膏中煎之。發消藥成。分再服。病從小便去。

  諸黃中又有一種津血短少。而陽氣偏勝者。夫津血短少。則勾留水氣而生濕。陽氣偏勝。則郁蒸火氣而生熱。是濕熱又以津血虛竭爲本病矣。則滋津血以替濕。而濕自下行。養陰血以潤氣。而氣自流轉。濕熱去。而黃將自散也。豬膏、生津。亂發、補血。其主之也宜矣。

  二十條 黃膽病。茵陳五苓散主之。

  茵陳五苓散方 茵陳蒿末(十分) 五苓散(五分)

  上二味。和。先飲食。服方寸匕、日三服。

  諸黃中。又有一種先因熱而致水。後又積水。而更化熱者。先因熱起。故從黃膽之病例而曰黃膽。亦從黃膽之治例而主茵陳。此熱黃、水黃相兼之症。故從兩治也。茵陳及五苓散義。各別見。

  二十一條 黃膽。腹滿。小便不利而赤。自汗出。此爲表和裏病。當下之。宜大黃硝石湯。

  大黃硝石湯方 大黃 硝石 黃柏(各四兩) 栀子(十五枚)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內硝更煮。取一升。頓服。

  但凡黃家。俱是毛竅閉塞。小便不利。濕熱交盛于上下內外之所致。然惟濕黃、水黃如此。以汗出。則水濕之勢。泄于上與外。小便利。則水濕之勢。泄于下與內故也。若夫疸病。起于熱因。內熱既盛。則雖有汗。而在內之熱不減。故仍作黃候也。蓋謂疸病。又有一種不橫傳于表。其熱但在中焦。因而上侵胸膈。下徹肝腎。而作直豎之症者。如腹滿、爲裏濕之應。小便不利而赤。爲裏熱之應。是裏病矣。裏病濕熱。法當外傳于表。今自汗出。

  則其經絡皮毛。無郁熱而表和。夫表和裏病者。當以下之、爲正治矣。主本湯者。因實熱在中焦。故以苦寒之大黃。鹹寒之硝石。從承氣攻下之例。且中熱者。必上熏陽位。故加善走膻中之栀子以降之。又中熱者。必下貫至陰。故加陰沁肝腎之黃柏以堅之。至鹹以勝熱。苦以燥濕。又其余蘊也。

  二十二條 黃膽病。小便色不變。欲自利。腹滿而喘。不可除熱。熱除必哕。哕者。小半夏湯主之。(方見痰飲。)

  此言黃膽。又有一種下焦無熱。故小便不變色而淡白。中焦無熱。故大便欲自利而不實。但以脾氣濕重而腹滿。膈氣勞熱而肺喘者。以勞熱與濕氣相蒙。久亦成疸故也。但此爲因勞而神火浮動。故生虛假之熱。與彼熱實者不同。故不可用攻下以除其熱也。熱除。則膈虛胃寒。以寒犯虛。故知其必哕矣。哕者主小半夏湯。以其能填胸溫胃。降逆除寒。而哕可平。故主之。湯意詳飲門注。

  二十三條 諸黃。腹滿而嘔者。宜柴胡湯。(大小柴胡湯方。俱別見。)

  諸黃、是兼黃膽、黃家而言。宜柴胡湯。是兼大小柴胡而言。此總言先熱後濕之疸。先濕後熱之黃。流貫少陽之症治也。腹滿已見。少陽得熱。則從脅下而上逆。故其症善嘔。但熱疸濕黃。二者俱有此症。蓋因熱召濕之疸症。脾胃率多熱實。脾胃熱實之氣。偏從腹之兩旁而上熏于脅。便是少陽之部。因濕生熱之黃家。胸膈率多濕熱。胸膈濕熱之氣。偏從胸之兩旁而橫溢于脅。亦是少陽之部。故皆能致嘔。但曰宜柴胡湯、而不指明大小柴胡者。因疸、以熱爲本。而濕爲標。治熱。宜攻下。則主大柴。黃、以濕爲本。而熱爲標。治濕。宜發汗。則主小柴。欲俟人之神而明之耳。大小柴胡湯意。俱別見。

  二十四條 男子黃。小便自利。當與虛勞小建中湯。(方見虛勞。)

  此因前二十二條。但立救誤之方。而無正方。故補言之也。小便自利。即前條色不變之義。蓋膀胱得熱。則癃閉。而其色黃赤。利、則不變者。即在其中矣。但小便自利。則熱泄濕減。安得發黃。故知此黃。爲宗氣因虛致勞。

  幻生假熱者所致。是宜以辛溫之小建中湯。填其在天之氣。則太陽朗照。而龍雷之陰火。岚氣之陰濕。自當伏藏消散矣。女子黃。小便自利。大概産後及崩漏者多。故不得以虛勞爲診。此症之黃。淡而不焦。俗名乏力黃者、即是。婦人無用力之任。故無此病也。

  驚悸吐衄下血胸滿瘀血病脈證治第十六

  一條 寸口脈動而弱。動即爲驚。弱則爲悸。

  寸口、指關前而言。動脈、形圓體短。厥厥動搖。而兼滑象者是也。弱、如弱水之弱。有不能載物之象。驚非外來。

  惕然自儆也。悸者、怯怯虛餒之狀。兩物相擊。輕小者動。亦受擊者動。寸口脈動而弱。寸口應心下。弱則其氣輕小。而下焦之氣。得以上衝而擊動之。心下爲神君之座。下氣突犯。故驚。又心下爲宗氣之城。本氣虛微。故悸。諸解、格格可笑。本經及傷寒論。凡言脈有二例。而俱以而字爲界。一則以上字爲經。而以而字以下爲病。如脈浮而緊。脈浮而緩之類。蓋以浮脈定太陽。而以緊緩別風寒也。一則如本文脈動而弱。後文脈浮而大之類。蓋又以上一字爲浮取。而以而字以下爲沈取也。余仿此。

  二條 心下悸者。半夏麻黃丸主之。

  半夏麻黃丸方 半夏 麻黃(等分)

  上二味。末之。煉蜜和丸。如小豆大。飲服三丸。日三服。

  此雙頂上文脈之動弱。症之驚悸而言。非單言悸也。而半夏麻黃丸一方。卻又是治驚之藥。而非治悸者。古人文章。其承接處。往往錯綜如此。蓋謂心下驚而且悸者。雖以心下之本氣虛微。而爲下焦之氣衝犯之地。

  究當先責其衝氣以治驚爲正。故主半夏麻黃丸。下平其衝氣。則脈不動而驚且自止矣。此春秋罪主令之法也。若寸口脈弱而動。只消于浮沈處倒見。則當責心下之弱爲主。而主下條桂枝救逆。及傷寒論中苓術桂甘。並小建中等湯。而于此丸無取矣。

  客有問余者曰。本衣冠文物明單言悸。而子以爲雙頂驚悸。本方明明是治悸之丸。而子又謂是單治驚。是誰爲子言之也。余曰。仲景于不言之表爲我言之也。夫弱爲寸口之本脈。動爲從下上衝。寸口之標脈。故悸爲心下之本病。驚爲從下上犯。心下之標病。言悸而驚在其中者。從本之義也。至本方之妙。千古無人揭出。不妨因子之問而細剖之。麻黃空細如毛。性極疏泄。用于桂甘姜棗之中。乘辛暖甘浮之化。又得杏仁之清利以爲使。則疏泄之性。從上外向。故能由胸達表以爲汗。此麻黃、大青龍二湯之正用如此。若夫監以辛降平逆之半夏。斂以酸收下走之白芍。又得茯苓之淡滲以爲使。則又使疏泄之性下向。而利膀胱滲化之機。此小青龍一湯。爲下焦之變用。又如此。至于本方。脈則以動乘弱。症則因悸而驚。是上焦不足。中焦有余。以有余之火。侵犯不足。故止用對配辛降平逆之半夏。使疏泄之性從中下散。又恐湯性易竭。丸則取其緩發。蜜則潤其偏幹。小丸少服者。徐圖漸減之義。此本方一丸。爲中焦之平用者更如此。要之、動弱驚悸。脈症俱是兩層。弱脈悸症。在主虛一邊。下條桂枝救逆。及傷寒論中苓術桂甘、並小建中等湯。扶弱以補不足。動脈驚症。

  在客實一邊。故用此丸。鋤強以損有余。譬之牆垣低矮。以招外盜者。彼桂枝救逆等方。增益牆垣以治悸。半夏麻黃一丸。驅除外盜以治驚耳。客複何言哉。

  三條 火邪者。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蛎龍骨救逆湯主之。

  桂枝救逆湯方桂枝(二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生姜(三兩) 大棗(十二枚劈) 牡蛎(五兩熬)

  龍骨(四兩) 蜀漆(三兩洗去腥)

  上爲末。以水一鬥三升。先煮蜀漆。減二升。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以取三升而服一升計之。

  當如服桂枝湯之法。作三日服矣。特不飲熱粥耳。)

  此條及方。舊本錯編在本篇十二條下。細按湯意。確是治驚悸之方。且其文氣。又確是依靠上文心下悸者而來。則火邪者三字。方不突兀。故移于此。有識者。自能辨之也。承上文、言實者責之。固主半夏麻黃丸。責中下之有余以治驚。又有以火逼劫其汗。汗爲心肺之液。汗出。而心肺夾空之氣兩虛。以致神明之宰。無所根據著。而招中下之逆而驚悸者。是火邪者也。火邪之爲驚悸者。責在上焦之虛。舍桂枝救逆一湯。其能填此陽氣陽液乎。蓋桂枝湯之桂甘姜棗。最爲招來陽氣陽液之檄。已見小建中注。東垣稱蜀漆入心經。有飛針走線之功。先煮之以爲主。則引桂甘姜棗之性。直達心肺之空。以填其虛。然後以牡蛎之靜藏水底。龍骨之鎮攝山靈者爲佐。則神明之搖動浮越者自安。是桂甘姜棗所以治悸。而龍牡所以定驚也。至于心腎同治少陰。而其氣嘗相升降。心氣虛者。畏腎中之賊陰上淩真宰。故合牡蛎之水族。而與龍骨同用者此也。

  四條 師曰。尺脈浮。目睛暈黃。衄未止。暈黃去。目睛慧了。知衄止。

  尺脈之髒。爲腎。腎之腑。爲膀胱。足太陽膀胱之隧道。與手太陽小腸之經。由巅頂相會。而交通于鼻。夫沈爲在裏。浮爲在表。今尺浮。是太陽膀胱之氣。由經道而直上巅頂之象也。又本經第一篇三條言鼻。曰色黃者。

  便難。夫鼻居中央。爲中土之應。陽明之氣。燥結而不下通。故于本位浮出火土之色。今由鼻而黃暈于目睛。

  則其黃更高矣。且目睛爲肝腎之光華。肝主血液。腎主精汁。目睛暈黃。是陽明燥熱之土氣。而爲炎蒸水液之診也。足陽明胃家之隧道。與手陽明大腸之經。相會而挾于鼻。故于二者之中。或色或脈。但見一診。即知衄未止矣。暈黃去。陽明之熱下解。目睛慧了。肝腎之氣展舒。故知衄止。上二句。合太陽陽明而言正衄之診。

  下三句。單就陽明而言衄止之診。則太陽之衄。其止于尺脈之浮去而見沈者。可類推矣。

  五條 又曰。從春至夏衄者太陽。從秋至冬衄者陽明。

  此即上文之尺浮、暈黃。而申言之也。夫春生夏長。天地生陽之氣內盛。而人身以太陽之經氣相應。故春夏之衄屬太陽。秋斂冬藏。萬物成熟之氣內實。而人身以陽明之裏氣相應。故秋冬之衄屬陽明也。但此及上文二條。明明言衄血。有太陽、陽明兩症。至下文方治。卻止有瀉心一湯。幾疑單是治陽明之衄。而遺太陽一邊之治例矣。不知四條曰。尺脈浮。衄未止。七條曰。脈沈弦者衄。夫尺爲在裏。浮爲上出。與沈爲在裏。弦爲上出同斷。是太陽之衄。爲實邪從裏。外穿經隧。從下上升巅頂之症。自當責之在裏在下。則外穿者內伏。上升者下熄矣。夫責在裏在下之實邪。離大黃苓連。將誰屬乎。故雖衄症有太陽、陽明之分。而其主瀉心則一也。

  六條 衄家不可發汗。汗出必額上陷。脈緊急。直視。不能 。不得眠。

  衄家發汗。則額陷。注詳傷寒論。脈、非單指手太陰也。由本文之言額、言視、言 、言眠觀之。當指上部之天地人及人迎等處。以衄家傷巅頂之血尤多。故偏言頭上耳。緊急。亡陰躁疾之象。直視者。目系幹澀。失流動之神也。不能 、不能合。不得眠、不得寢也。皆陰虛于上。而陽往從之之義。上文言春夏之衄屬太陽。恐人以發汗爲太陽之治例。而誤投之于衄家。則逆矣。故戒。

  七條 病患面無血色。無寒熱。脈沈弦者。衄。浮弱、手按之絕者。下血。煩咳者。必吐血。

  此條前三句。是就色、脈、症。而正言衄血之診法。下文脈浮弱兩段。古人借水疊橋。又即衄診而趁便及之。爲下文吐、下、條內之省筆也。髒腑之精華。浮于面而色紅且潤者。血之所榮也。六經外邪之症。惟少陽、厥陰。屬木。而爲陰陽之樞。屬木、故面色以青應。爲陰陽之樞。故表症。阖則爲寒。而辟則爲熱也。又本脈弦急。故病此者之脈狀必弦。若病患面無血色。而血不榮。又無寒熱之表症。是非少陽、厥陰之表邪爲病。而其面以青色見也。可知。今脈又沈弦如厥陰。則必爲衄病無疑矣。夫沈弦爲肝家邪實之脈。且弦以沈見。是浮處未嘗弦也。以有余彈射不足。則衄之上出如矢者。烏能禁哉。衄血之診法如此。若面無血色。而其人之脈。舉之但浮。

  取之則弱。重按之至沈處。則弱甚而絕。是浮。爲上焦有余之邪火。憑淩胃中之血液。故中取之則弱。灌注大腸之虛脫而下。故按之絕也。則面無血色。又系陽明脫血以致脫氣者之診也。若面無血色。而脈又浮弱。按之即絕者。多煩咳一症。則其按之即絕。爲下焦虛寒之應。其脈浮弱者。爲虛寒之邪。上衝而致咳。咳多上頓。

  而氣亦升浮之應。血隨氣逆。合之面無血色。則其血之傷于上出。而見于吐者可必矣。此條當熟讀細玩。

  始見後文湯意之妙。否則。柏葉、黃土、赤豆、當歸及瀉心等湯。無從覓針線矣。

  八條 夫吐血、咳逆、上氣。其脈數而有熱。不得臥者死。

  吐血、咳逆、上氣。勿作一症。當分三症看。因此條原是言吐血之死脈死症。其咳逆上氣兩症之死診。與吐血相同。故連及之。若以吐血、咳逆、上氣爲一人之病。則何必以不得臥爲短期耶。夫吐血有陽明胃實。上衝胃系一症。主麻仁丸。或調胃承氣湯可愈。有少陽風熱上逆一症。主小柴胡湯可愈。有厥陰風火。上衝心胸一症。主當歸四逆湯可愈。然陽明胃實之脈澀而浮。僅于日晡見潮熱。少陽風熱之脈弦而微大。但見往來之熱。厥陰風火之脈弦細而浮。小見微熱。或無熱而惡寒也。若吐血而脈數。且有或表或裏之熱。則數爲無陰。

  而陽氣有急疾之診。熱爲離陰。而孤陽有浮脫之象。已成危候。所賴靜則生陰。猶得假一臥以留連其陽氣。

  若更不得臥。則氣不歸腎。而神莫棲。血不統肝。而魂欲散。其不死也得乎。咳逆者。忌邪實。上氣者。忌息高。脈數有熱。邪實息高之診。其不得臥與吐血者。同一下脫上絕而死也。

  九條 夫酒客咳者。必致吐血。此因極飲過度所致也。

  酒性浮熱。熱則動血。浮則上氣。氣浮血熱。故咳則必致吐血也。夫飲食之邪。本經列爲不內不外因。以極飲過度。而致咳而吐血。延至脈數有熱。不得睡臥。同歸死候。豈不大可惜哉。長沙揭此。其戒之耶。抑謂于方咳而未吐血時。或辛涼以解熱。降滲以平浮。猶得挽回生路耶。

  十條 寸口脈弦而大。弦則爲減。大則爲芤。減則爲寒。芤則爲虛。寒虛相搏。此名曰革。婦人則半産漏下。男子則亡血失精。

  寸口、應上焦。脈弦句。謂舉之見弦。按之見大也。或曰。右寸見弦。左寸見大。此說亦合。減者、瘦削之狀。脈體如圓莖。氣血之充也。今浮之而形細如絲弦。若沈之而仍弦。是浮沈俱細。雖細而不失其爲圓莖之體矣。乃按之見大。則浮處之見弦。是兩肩減去其圓形。而成荞麥之象。故曰弦則爲減。非弦脈盡減。以浮弦而沈大。故知其上焦之氣。不能充滿脈體。而爲減削之貌也。芤、爲中空之草。凡物之中實者。則外氣內固。而形自堅小。

  今浮弦而沈處獨大。則大非本相。而爲中虛散漫之象。故曰大則爲芤也。減爲上焦之陽氣虧空。故曰寒。芤屬下焦之精血耗損。故曰虛。上焦之陽氣虧空。則陰氣上乘。下焦之精血耗損。則陽精下降。陰陽之賊氣。與妄情相得。則夢接鬼交。肺腎之余靈。與殘境相乖。則幻生驚怖。此寒虛相搏之道也。革者。鼓革之義。弦堅大空。有鼓革之象。故合狀之如此。半産、凡不滿十月者皆是。漏下、謂血崩及赤白帶下之類。亡血、指尿血、便血之下出者而言。失精、凡有夢無夢及滑脫者、皆在其中。夫在上之陽氣削弱。不能挈提。在下之陰津虛滑。不能握固。故見種種下脫之症也。

  此是虛勞脈症。故入虛勞門者爲正例。因有亡血一症而複入此者。鄭重之意也。

  十一條 亡血不可發其表。汗出則寒栗而振。

  亡血。凡吐衄便血者皆是。夫分而言之。雖有陰陽氣血之殊。其實則陽載陰中。氣根血分者也。亡血者氣亦虛。複發其表。則氣愈虛矣。且汗爲血中之陽液。汗出則重傷其衛氣。一也。又氣血兩虛之人。其陰陽之氣。非極力交並于上。幾有不辨之勢。汗出則虛陽之極浮者。必反而爲極伏。二也。寒栗而振。其能免乎。

  亡血者發汗。煩躁者居多。然猶可借陽氣以生陰液。若傷氣而至寒栗。則爲逆滋大矣。可不懼哉。

  十二條 病患胸滿。唇痿。舌青。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無寒熱。脈微大來遲。腹不滿。其人言。我滿。

  爲有瘀血此及下文二條。症極錯雜。理極微奧。原難理會。注家俱泛指心、肺、肝、脾。而終不辨血瘀何地。症屬何因。殊爲夢夢。蓋不特心爲神明之府。肺爲宗氣之城。高貴清虛。略不可犯。瘀心、則 亂猝死。瘀肺。則喘滿立絕。即或瘀脾瘀肝。亦必腫脹暈眩。苟延旦夕。豈止胸滿、唇痿等症已也。不知本衣冠文物明從上焦曆敘諸症。故作疑案。

  然後點出脈之微大來遲。而結穴于腹。夫大即洪脈。洪爲陽明土腑之診。又大爲虛脈。虛爲胃家傷血之形。

  且腹本不滿。而其人自以爲滿。則血之瘀于陽明胃絡。絡脈因阻而脹。故如腹滿耳。此古地仙隨龍而順覓穴之法。學人。便可得穴而逆步龍矣。胃之大絡貫于胸。胃絡脹而滿。故貫其滿于胸矣。唇痿者。謂重滯而不輕便。幾有不能收攝之狀。唇爲胃之華。胃絡滯。故唇亦以痿頓外應也。李注。謂枯燥無血色。非痿字之義。舌青。非中寒中惡。猝厥而至危亡頃刻之青。特舌心不紅而青白。非重症也。蓋舌之本色。邊白而中青。外陽內陰者。離之象也。胃以後天精捍之氣充之。則紅潤而有色。以胃之別絡、系舌本而通酾泉之竅。故也。今絡瘀而血液不上滋。故舌青而且口燥者。亦此理也。津液幹于上。故欲漱水。胃絡血瘀。不但不供津液于上。亦且不行水飲于下。中濕拒水。故不欲咽也。以上錯敘諸症。如此。當看下文。層層逼入微妙。真所謂獨見若神也。

  一層、以外症無寒熱。知非少陽。二層、以脈大。知在胃腑。三層、以脈大無力而微遲。知非陽明結熱。而但屬瘀血。四層、以腹本不滿。而自覺爲滿。知結者不在胃中。而瘀在胃絡。故直斷之曰。爲有瘀血也。蓋謂胸滿唇痿等六症。大似少陽風火之邪上逆。然少陽逆熱。必見寒熱。而此則無寒熱之表症。脈又非少陽之弦。而但微大而遲。大脈搏濃寬裕。其象爲土而屬胃。胃中熱實之氣上衝。或見種種等候。然必脈至有力而不微。數而不遲。是爲合診。今見微遲。則大非實熱可知。夫大爲胃脈。又大則爲芤。合斷之。明系胃中傷血之應。且微爲氣體不充。遲爲發機沈滯。俱壅塞之診。故知胃有瘀血。但血瘀胃中。法當 脹而腹滿。今腹不滿。而病患自以爲滿。則知滿在胃絡。而爲血瘀之所致也。

  十三條 病者如熱狀。煩滿。口幹燥而渴。其脈反無熱。此爲陰伏。是瘀血也。當下之。

  煩滿、口幹而渴。本非熱因。以血瘀而生陰不滋之應。故曰如熱狀。且曰脈無熱也。陰伏者。一切生氣。俱畏鬼氣。如燈火惡煙。樹根惡炭之類。血瘀而營陰惡之。不複上滋。而有伏藏之象。故曰陰伏。此條。雖比上條多煩渴二症。言不必如前症之全。即此已爲陰伏。盒飯用攻下之法。以通其瘀矣。不出方者。豈以傷寒論中。已有桃核承氣。並抵當湯丸。以治結血之例耶。前條之血瘀在胃絡。胃絡瘀。故上不行津。而唇痿、舌青、口燥、漱水等幹症。見于上。下不行水。而中濕拒水。故不欲咽水之症見于中。此條之血瘀在大腸絡。故並中焦之胃。

  亦在津液短少之內。其煩而幹燥且渴者。此也。當下之三字。是總承二條。非單言此症也。

  十四條 吐血不止者。柏葉湯主之。

  柏葉湯方 柏葉(三兩) 幹姜(三兩炮) 艾葉(三把)

  上三味。以水五升。取馬通汁一升。合煮取一升。分溫再服。

  此承七條脈浮弱。按之絕。煩咳者必吐血句。夫吐血。因下焦虛寒之氣。上衝而致咳。咳多上頓。而氣亦升浮。

  因之血隨氣逆而上湧。故用柏葉湯溫下焦之寒氣。而逆自平。血自止矣。其意以幹姜辛熱。辛能平逆。熱能散寒。加之炮黑。則守而不走。更能入血分。而溫其按之欲絕之脈。且肺腎爲子母。溫腎即所以溫肺。而尤能止其煩咳也。艾葉性溫。氣味俱重。味重入血。味重而氣亦重。則入血而尤能行血中之氣。與姜爲佐。既濟其溫暖之功。複援其入血之用也。又恐溫藥與寒氣不相入。故用苦寒而不畏霜雪之柏葉以爲反佐。則深入下焦虛寒之地。而使姜艾得行其回陽之力。亦猶白通之用人尿膽汁之義也。加馬通汁者、馬爲午獸。得丙火之正。故其爲畜。嘗病熱而不病寒。以其髒腑多陽氣故也。且吐血不止。其血由胃與大腸之絡脈。滲入腸胃而上出者。故用其下走腸胃之汁。以平上逆耳。仲景但欲生千古之吐血者。而不自惜其嘔出心肝矣。痛哉。

  十五條 下血。先便後血。此遠血也。黃土湯主之。

  黃土湯方 白術 附子 幹地黃 阿膠 黃芩 甘草(各三兩) 竈中黃土(半斤)

  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此承七條脈浮弱。按之絕者下血句。夫浮爲上焦有余之邪火。憑淩胃中之血液。故中取以弱應。灌注大腸之虛脫而下。故按之以絕應。先便後血。便在大腸而血在胃。是血從胃而下注大腸者。胃比大腸較遠。故曰遠血。主黃土湯者。以浮爲上焦之實熱。故用黃芩。撤胸膈之火。以緩其吹噓之勢。弱爲中取而見。則知脾胃之陰陽兩空。故以竈中黃土爲君。白術、甘草爲臣。而益其中焦之氣。以地黃、阿膠爲佐。而並益其中焦之血。

  然後殿之以附子者。蓋又以辛熱而托其按欲絕之脈。並以提其下脫之血也。

  十六條 下血。先血後便。此近血也。赤小豆當歸散主之。(方見狐惑篇)

  先血後便。血在廣腸之末。故曰近血。赤豆蔓生。且色紅臍黑。蔓生具經絡之象。色紅則入血分。臍黑則又走下焦者也。浸令芽出者。取芽性之生陽上銳也。仲景之意。以脈之按欲絕者。爲下焦氣脫血陷之診。則中取之而弱。輕取之而浮者。但當于下焦之虛處責之可矣。故用赤豆走下焦血分之性。令其芽出而上銳。領補血之當歸。直走廣腸。而複提血氣以上行也。要之、上條之血。滲自中焦。故于浮弱按欲絕之脈。三部俱責。以浮、爲上焦實邪。按欲絕、爲下焦虛寒。以實邪奔迫虛寒。直將中焦血液隨勢逼下。故三焦俱治。此律家不分首從之議也。此條之血。單責在按欲絕一邊。以血在魄門相近。其症最低。與按之欲絕之裏脈逼對。則知但因下焦之虛脫。而招上中之下陷耳。上焦之血下陷。故輕取之脈以浮見。中焦之氣下陷。故中取之脈以弱見。只用補其下而複提之。不特血反故道而病愈。且血甯則氣聚。而欲絕之脈自起。並中上二焦之氣血得還。而浮弱之脈亦可漸變矣。此春秋討罪。而獨嚴主令之義也。又上條之血。從足陽明之胃絡。滲入胃中而下。故黃土湯之方意。矚目在胃中者居多。此條之血。從手陽明之大腸絡。滲入腸中而下。故赤豆當歸散。只注意在大腸而已。諸解夢夢。俱道不著。

  十七條 心氣不足。吐血衄血。瀉心湯主之。

  瀉心湯方 大黃(二兩) 黃連(一兩) 黃芩(一兩)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頓服之。

  此承本篇第四條尺脈浮二節。並七條之面無血色、脈沈弦二句。而言治衄之法。吐血二字。特因同源異出者而連及之耳。瀉心非吐血之正例也。與柏葉湯症細辨自見。誤用則立死矣。心氣不足。兼下焦有余之實邪而言。詳首二條驚悸下。以下焦之有余。而淩犯上焦之不足。病神志則爲驚悸。病氣血則爲吐衄。神志杳冥。天之道也。故主清虛之氣藥。補上以泄下。桂枝救逆湯、半夏麻黃丸之辛甘而溫者。是也。血氣形質。地之化也。故主重濁之味藥。平地以成天。本方大黃、連、芩之苦寒。是也。門人問曰。柏葉湯症。則主溫劑。瀉心湯症。則又主寒劑。幾不知仲景之所謂心氣者何在。畢竟是寒是熱。且柏葉瀉心兩症之所以異。並瀉心一症之何以或吐或衄也。余曰。悉哉問也。夫心氣者。托于心之血。而又爲神之奧宅。外與心肺夾空之宗氣相因。譬之于水。

  心氣如井泉。心下之氣如江河。雖不相通。然而井泉嘗視江河以爲消長者也。其性溫溫。其道存存。如太和生氣之在春。故遇寒、則畏結而不伸。遇熱、則惡焦而欲奔。嘗立于不寒不熱之間。而獨尊者也。若夫沈取脈絕。虛寒在下。上衝于肺。肺惡寒濕。形縮喘咳。氣血上並。湧出內絡。是爲寒因。寒者熱之。理所宜也。至于寸口動弱。沈弦在尺。動弱、上虛。沈弦、下實。虛者、招侮。實、則上擊。以實乘虛。地 天德。陽位扁淺。氣血逼側。出從上竅。其理可得。掘地疏河。神禹妙策。地平天成。聖人之則。是爲塞因。塞者通之。烏可已哉。髒腑內主。

  經絡外裹。內外相通。各有玄竅。經絡實。而胸分之氣虛者。實熱之邪。從腸胃之大絡而扛擡其氣血于直上。

  則由喉嗓而見于吐。宗氣充。而經分之氣虛者。實熱之邪。從髒腑之別絡而外逼其氣血于經隧。則由巅頂而見于衄矣。吐衄雖殊。而其爲實熱上衝則一。故皆主瀉心。以瀉其亢害耳。

  嘔吐哕下利病脈證治第十七

  一條 夫嘔家有癰膿。不可治嘔。膿盡自愈。

  前人以無物爲嘔。有物爲吐。或雲聲緩爲吐。聲急爲哕。雖似確當。而愚謂就病因而論。三者俱有虛實寒熱之不同。但因虛、因寒者。十之七。而因實、因熱者。十之三。就高下而論。則嘔爲最高。吐次之。哕則直由極深極低而迸出者。就髒腑而論。嘔、屬足之陽明少陽。吐、屬手少陽三焦之上部及足太陰。哕、屬足之少厥二陰者也。嘔出足陽明者奈何。夫胃脘一寒。欲下趨其腑者勢也。胃不受邪。則逆以拒脘。脘即以不下納而上湧。故作寒嘔者一。傷寒太陽之嘔是矣。胃脘犯客熱。熱爲火。火性上炎。而其氣閃爍不定。故作熱嘔者二。內熱而實。中暑及 。並酒客清晨之空嘔是矣。所謂陽明脘中之嘔。從中路而上逆者。如此。嘔出少陽者奈何。少陽之部在脅。其性善逆。不拘風熱寒邪犯之。則其逆氣上衝喉咽。故作嘔酸、嘔苦者。從木化也。凡柴胡湯症之嘔。是矣。所謂少陽脅下之嘔。從兩旁而上逆者。如此。以其病機在胃之脘。膽之標。而不在胃腑。故嘔則無物。

  而且曰最高者此也。若夫吐之爲病。實在胃中。故其位居嘔之次。但脘外及膈中之氣。其溫暖化被者。實司消谷之半。(膈氣與脾。合司熟谷之化。故曰消谷之半。)此氣一虛。則胃中冷而不能消谷。谷停則敗。敗則胃不見容而作吐者。一也。下文四條之脈症是矣。又胃雖受谷。而胃外之脾氣。虛寒而不能扇運。則遲遲作吐者。又一也。下文七條之脈症是矣。所謂吐由手少陽三焦之上部。及足太陰脾髒者。此也。至于哕雖亦由胃家。其實胃氣總虛。苟非肝腎之賊陰乘虛上撞。安得從胃底而上迸。聲出重濁乎。此二十四條之兼厥。二十五條之兼逆。謂非肝腎上侮陽明之候耶。故曰哕則極深極低。而發于少厥二陰者。此也。然嘔而不吐。吐而不哕者有之。若吐哕則未有不嘔者。以嘔高而爲吐哕之門戶。此十四、十五、十八三條。言吐而皆曰嘔吐。

  二十五條。言哕而曰嘔哕者。可證矣。他如因疑而嘔吐者。出于心。因聞穢而嘔吐者。出于肺。因餓而嘈雜。以致慘淡之液。上泛而嘔吐者。出于胃。凡種種平人所偶見而非病者。皆不與焉。本條見傷寒厥陰文。注詳其下。但在傷寒。是言厥陰風熱。上見少陽之癰膿。因而致嘔者。入此。則系泛論癰膿之嘔。爲微別耳。自此合下文二、三兩條。先提過別症之帶嘔。而後言嘔家之正病正治也。

  二條 先嘔卻渴者。此爲欲解。先渴卻嘔者。爲水停心下。此屬飲家。

  嘔屬胃脘有寒。故先不渴。嘔則寒去。而且能提氣于上。使胃陽來複而作渴。故先嘔後渴者。知其嘔將欲解也。後三句。見飲門三十五條。注詳其下。

  三條 嘔家本渴。今反不渴者。以心下有支飲故也。此屬飲家。

  經注俱見飲門二十八條。

  四條 問曰。病患脈數。數爲熱。當消谷引食。而反吐者。何也。師曰。以發其汗。令陽微。膈氣虛。脈乃數。數爲客熱。不能消谷。胃中虛冷故也。

  此言膈虛胃冷之吐也。仲景設言胃氣以溫熱消谷者。理也。病患脈數。數爲內熱可知。當消谷引食矣。而反拒食而吐者。是何理也。答曰。此膈自熱。故脈數。胃自冷。故吐也。推原其理。此必因不當汗而發汗。汗乃胸中胃中之陽氣所化出者。陽氣既泄于汗。則膈虛胃冷而吐者。宜矣。至其脈數之故。以發表之藥不遠熱。且聚其氣以作汗。汗出而其熱勢未散。故脈數者。爲遊行暫托之客熱。不主消谷之化。而胃中之真陽。其虛冷者自若。此脈數與吐互見矣。本條重脈數字。言吐有因于誤汗者。其脈如此。

  五條 脈弦者。虛也。胃氣無余。朝食暮吐。變爲胃反。寒在于上。醫反下之。令脈反弦。故名曰虛。

  此言胃虛之吐也。虛吐冷吐有辨。冷則如酒醞之不漚發而致酸。虛則如舟車之不勝載而致覆之象也。承上文冷吐而謂吐又有一種脈弦者。弦脈之體狀。細削而拘緊。細削、爲陽氣不能擴充。拘緊、爲陽氣不能柔養。皆氣虛之診。故曰虛也。夫胃氣無余。則朝食不運。至暮便吐。久而吐機漸熟。變爲胃反矣。寒在于上。即上條膈氣虛之義。言此胃反之來由。因其人膈氣原虛。不易化食。醫誤爲積滯而攻下之。遂令胃愈虛而脈反弦。故名曰虛也。本條重脈弦字。言吐有因于誤下者。其脈又如此。

  六條 寸口脈微而數。微則無氣。無氣則營虛。營虛則血不足。血不足則胸中冷。

  此又推原上條寒在于上之故。而言此種脈症。萬勿誤行吐下。致成或數或弦之脈。而變爲胃反也。如寸口之脈。所以外診經絡。內診胸中者也。倘其人脈微而數。數爲客熱。已見四條。但就微論。則微爲氣不能鼓之應。故知其無衛氣。夫營衛互相根抱者也。今微而無氣。則營虛可知。營陰、又爲血中之精華所神化者。營虛、則周身之大血。其不足又可知。血不足。則宗氣無生化之源。而胸中冷矣。倘于此而以陽藥汗之。則脈數者愈數。而爲四條之候。以陰藥下之。則脈微者變弦。而爲五條之候。可不慎乎。

  七條 趺陽脈浮而澀。浮則爲虛。虛則傷脾。脾傷則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名曰胃反。

  脈緊而澀。其病難治。

  此言脾虛之吐也。趺陽之脈浮而澀。姑且不論澀。即從浮斷。夫浮以診腑。而浮之底面即診髒。浮脈底虛。趺陽之底虛。謂非脾氣受傷之故乎。脾傷。則胃受谷而脾不磨。于是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敗壞上出。

  致成胃反者。又一也。緊者、弦緊之謂。趺陽弦緊。法當下逆爲利。上逆爲吐之脈。澀者、血不足以生氣之診也。

  言浮澀而胃反之脈。漸變緊澀。則緊爲無陽。而吐不欲止。澀爲無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脾不受溫。故難治。合四條、五條及本條觀之。則胃反之症。因于膈虛者一。因于胃中虛寒者二。因于脾傷者三。應病用藥。而仲景之旨、不較然乎。

  八條 病患欲吐者。不可下之。

  此泛論欲吐之禁。不專指胃反也。故曰病患雲雲。欲吐者。不可下。其義有二。吐則胃寒者居多。下之。則愈寒而吐益甚者。一也。又吐則氣機已在上湧。下之、則又下奪其氣。恐致分馳而中絕者。又一也。故禁。

  九條 哕而腹滿。視其前後。知何部不利。利之則愈。

  哕、兼嘔吐在內。腹滿、指實痛光亮而兩言之。非謂按之則軟之滿也。此承上文吐以下爲禁。然間亦有可下。

  並可利小便者。又不容不細辨也。如哕而其腹實痛光亮。則爲有形之滿。而非虛滿矣。夫有形之滿。又有水食之別。視其前陰不利。則知蓄水以致滿。而其腹光亮。後陰不利。則知積食以致滿。而其腹實痛。俱氣閉于下而逆于上。故令哕耳。利之。則下氣通而逆自平。故愈。哕深于嘔吐。言哕而嘔吐者。可例推矣。故曰兼嘔吐在內。

  十條 嘔而胸滿者。吳茱萸湯主之。

  吳茱萸湯方 吳茱萸(一升) 人參(三兩) 生姜(六兩) 大棗(十二枚)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溫服七合。日三服。

  自此至十七倏。雜言諸嘔之治例也。胸爲胃脘所經。及脘外膈分之總名。此處悶滿。系虛寒之氣。上痞陽位之應。夫嘔雖有寒熱之不同。若嘔而胸滿。則爲寒氣乘虛之嘔無疑。故君苦溫降逆之吳茱萸者。蓋苦溫、所以除寒。降逆、所以止嘔也。然後佐甘溫之人參以補其虛。辛溫之生姜、以暖其膈。而以甘浮之大棗。上托諸藥而至胸分。則滿消而嘔自愈矣。此與下條。即所謂胃脘寒而欲下趨其腑。胃不受而還以拒脘之嘔也。

  十一條 幹嘔。吐涎沫。頭痛者。吳茱萸湯主之。

  古人無物曰嘔。是無食物之謂。然而或痰或飲。所不能免。若並無痰飲而作空嘔者。則曰幹嘔。吐涎沫者。非嘔而吐出涎沫之謂。蓋言嘔時無物。而口中嘗欲吐清淡之涎沫。此因膈寒遺肺。肺逆而津液不布。以致上泛之候也。虛寒之氣。既已上塞。又得幹嘔以提之。則其逆氣直浮巅頂。而頭上之絡脈作脹。故痛也。則除寒降逆。補虛暖膈之吳茱萸湯。所當兼任者矣。夫上條之嘔。本條之幹嘔。同出胃脘之中。上條之胸滿。本條之吐涎沫。又同出脘外之膈。故皆主此湯耳。文見傷寒厥陰。特少頭痛一症。但在傷寒。是言厥陰寒熱之邪。

  假道少陽而上胸膈。其根深。入此。則單言膈寒肺逆之嘔。其根淺。而李氏舊注。因厥陰傷寒主此。遂認吳茱萸爲厥陰專藥。硬將本條之嘔爲厥陰症。則大非也。蓋本湯爲上中二焦。溫補降緝之劑。並非厥陰正藥。其治厥陰寒逆之理。以中焦虛寒。不能下禦。故肝中木邪。如要荒遠寇直從中原穿過。上犯神京之象。故以本湯之溫胸溫胃者。爲尊攘之義師。而嬴秦荊楚。畏懾竄伏之道也。若本條之主此湯。又以膈自虛而胃自寒。

  如前四五兩條之候。猶之畿輔凶荒。流離失業。故從就地溫補。而爲撫綏安緝之法而已。且仲景明明自言曰。食谷欲嘔者。屬陽明也。吳茱萸湯主之。夫亦可想見此湯之意旨矣。

  十二條 嘔而腸鳴。心下痞者。半夏瀉心湯主之。

  半夏瀉心湯方半夏(半升洗) 人參 幹姜 黃芩(各三兩) 黃連(一兩) 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鬥。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此胃脘虛寒。腸中浮熱。因而痞塞致嘔之治例也。腸爲胃之下口。而麗腹中。脘爲胃之上部。而當心下。夫在天之膈氣充周。則胃脘之化機溫暖。斯從上制中。從中制下。而營運無弊矣。若嘔而腸鳴。是其腸中有走注之氣可知。又心下痞。是其腸中之氣。因上虛而倒貫又可知。謂非嘔生于痞。痞生于腸鳴。而腸鳴又生于膈虛脘寒。因而下吸浮熱之所致乎。故君降逆之半夏者。所以專責嘔逆之由于上痞也。膈虛。故佐益氣之人參以補之。脘寒。故佐暖胃之幹姜以溫之。腸鳴之氣爲浮熱。故加芩連之苦寒。以堅浮泄熱耳。然後托之以甘草。浮之以大棗。而使諸藥直從至高之胸膈。徐徐降下。則痞開而嘔自止矣。此條之嘔。與四五兩條。同是膈虛胃寒。而方治獨異者。以四五兩條。爲膈胃虛寒之本病。此條尤多一痞症。故專責痞。而帶治虛寒也。

  十三條 幹嘔而利者。黃芩加半夏生姜湯主之。

  黃芩加半夏生姜湯方黃芩(三兩) 半夏(半升) 生姜(三兩) 芍藥(二兩) 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一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再服。夜一服。

  此上焦虛寒。下焦積熱。與上條同。上條爲因虛而其熱並于上。故痞而單嘔。本條系下熱不與上虛相並。而自爲奔迫下陷。故寒自嘔而熱自利也。黃芩、苦寒而直根。爲下焦瀉熱之要藥。得酸斂之芍藥。甘緩之甘草爲使。則引入肝脾而瀉其熱。熱勢緩而奔迫者自平。故利可止。姜半溫胃降逆。而以甘浮之大棗爲使。則溫降之性。留戀膈間。而寒逆又平。故嘔可止也。

  十四條 諸嘔吐。谷不得下者。小半夏湯主之。(方見痰飲。)

  嘔吐、勿平看。當重嘔一邊。以此條言嘔症治例故也。猶雲諸凡嘔甚而致吐之謂。夫嘔吐而致谷不得下。則是寒逆已甚。生姜辛溫以散寒者。爲治嘔之本。半夏辛斂以降逆者。爲治嘔之標。此小半夏湯之所以可任也。

  十五條 嘔吐而病在膈上。後思水者解。急與之。思水者。豬苓散主之。

  豬苓散方 豬苓 茯苓 白術(各等分)

  上三味。杵爲散。飲服方寸匕。日三服。

  嘔吐、與上條同是因嘔而吐之義。病在膈上。即首條膈氣病虛寒之謂也。嘔吐之後思水。因嘔能提氣以實虛。吐能提火以去寒。故知其解于胸陽之來複耳。但當迎其機而與之以水。使下運之神。借水而利。則上逆者自平。而嘔遂真解矣。急與之義、有二。蓋嘔吐則液幹。不急以水濟之。致生煩熱懊 之變者。一也。又虛陽新複。而飲機自動。不急應之。則神機燥澀。而其陽終伏者。二也。然病後飲水。又恐行遲積飲。此滲泄培土之豬苓散。爲不可失矣。

  十六條 嘔而脈弱。小便複利。身有微熱。見厥者。難治。四逆湯主之。

  四逆湯方 附子(一枚生用) 幹姜(一兩五錢) 甘草(二兩炙)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強人可大附子一枚。幹姜三兩。

  嘔有虛寒、水飲兩症。脈充于陽明之精悍。弱則胃無悍氣可知。加之小便複利。則非水飲而爲虛寒之嘔無疑。雖表有微熱。亦是陽熱之應。然與厥症同見。則微熱爲胃中虛寒已甚。而微陽外竄之候也。溫之而胃陽來複則生。不複則死。生死相半。故曰難治。以生附、幹姜大辛大熱之品。而總托于守中之甘草。正所以溫胃陽而續其殘照也。文見傷寒論厥陰篇。但在傷寒。是言厥陰寒逆之氣。中淩胃陽。故主此溫胃之外。而尤以味辛者勝木邪也。入此。是言辛甘而溫。爲陽明本寒之治例而已。其用意不同者。以嘔而脈弱諸症。有責肝責胃之辨故也。

  十七條 嘔而發熱者。小柴胡湯主之。

  小柴胡湯方柴胡(半斤) 半夏(半升) 黃芩(三兩) 人參(三兩) 甘草(三兩) 生姜(三兩) 大棗(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鬥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嘔因胃中虛寒者居多。故輕易無發熱症。除上條虛陽格于寒而作微熱之外。凡嘔而發熱者。是少陽之逆氣。從兩脅之邊旁而上衝。故嘔且上衝者。必兼外浮。故發熱也。小柴之降逆以止嘔。解肌以退熱。爲正治矣湯意見傷寒少陽。文見厥陰。意亦微別。詳本注。

  十八條 胃反嘔吐者。大半夏湯主之。

  大半夏湯方 半夏(三升洗) 人參(三兩) 白蜜(一升)

  上三味。以水一鬥二升。和蜜揚之二百四十遍。煮藥取二升半。溫服一升。余分再服。

  自此至二十二共五條。凡曰嘔吐。及幹嘔吐逆。又當重吐一邊。以五條俱言胃反及吐故也。此申言四條膈虛胃寒之治例。爲胃反之正病正藥。蓋以甘浮之蜜和水而揚亂其下流之性。是令其浮于膈中。而多停時候。然後佐以益氣之人參。君以降氣之半夏。則從膈而漸漸下平矣。然本以發汗而虛其膈氣。因致胃寒之吐。故只消即補以爲溫也。

  十九條 食已即吐者。大黃甘草湯主之。

  大黃甘草湯方 大黃(四兩) 甘草(一兩)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溫再服。

  此胃熱上熏之吐。爲吐家之變症變治。而非胃反也。火性炎上而躁急。胃中火盛。上衝胃脘者勢也。以食壓而實之。則火勢受屈而迸出。故食已即吐也。以苦寒瀉火之大黃爲君。而佐以守中之甘草。不特浮大黃下趨之性。使從胃脘而下。且治急衝者。惟宜以緩降勝之也。

  二十條 胃反。吐而渴。欲飲水者。茯苓澤瀉湯主之。

  茯苓澤瀉湯方 茯苓(半斤) 澤瀉(四兩) 白術(三兩) 桂枝(二兩) 甘草(二兩) 生姜(四兩)

  上六味。以水一鬥。煮取三升。內澤瀉。再煮取二升半。溫服八合。日三服。

  胃反。本屬寒因。然吐則陰傷。而虛火上動于膈。積飲內熱于胸。故渴欲飲水。不知飲水多。則本病之虛寒與水逆相濟。而吐愈不可止矣。故以茯苓、澤瀉之滲泄者爲君。而以培土之白術佐之。則熱水下滲。而虛火隨之。故渴可除。以桂枝、生姜之辛溫開暢者爲主。而以甘浮之甘草配之。則仍從溫補膈氣以暖胃之例。而胃反可除矣。夫吐而內有水飲。極宜半夏。而獨不用者。以症中病渴。而半夏性燥故也。仲景用藥之細密。每如此。

  二十一條 吐後。渴欲得水而貪飲者。文蛤湯主之。兼主微風。脈緊頭痛。

  文蛤湯方 文蛤(五兩) 麻黃(三兩) 石膏(五兩) 杏仁(五十粒) 甘草 生姜(各三兩) 大棗(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溫服一升。汗出即愈。

  吐後。雖承上條胃反。其實且兼諸吐在內。但曰吐後。則吐已暫止可知。故湯意重責水飲。而不責胃反者此也。此即上條之症。而分別尤在貪飲二字。蓋貪飲是逆熱上提者更甚。而積飲內熱者更多也。夫逆熱積飲。

  停而不去。以致貪飲。不特水逆而吐將複作。且防變出飲症。而見喘滿腫脹等候。故以治飲爲急也。但上條爲胃反未止。又表藥多致水逆。故茯苓澤瀉湯。從五苓以利小便之變。此條爲吐後而吐止。其渴而貪飲。爲逆熱在胸。逆熱者可借水以泄汗。故文蛤湯。從越婢發表之變也。至統以鹹寒拒水之文蛤。副以清肺利氣之杏仁。則越婢之全湯。從文蛤杏仁之化。而發去水之汗。此所以收止渴除煩之功效矣。微風不當脈緊。緊脈爲寒爲水。今其頭痛。既爲風而非寒。則其脈緊。不當責寒而責水矣。但既曰微風脈緊頭痛。是其人平日原有水飲。因中微風而致有表症之頭痛。則其治例。似宜桂枝加術。即帶渴而貪飲之上症。亦宜蓋文蛤杏仁于桂枝湯爲合。而竟以此湯主之者。蓋以水飲家多屬無汗。而脈緊。終爲水性帶寒之診。故非麻黃之疏表散寒不可也。

  二十二條 幹嘔吐逆。吐涎沫。半夏幹姜散主之。

  半夏幹姜散方 半夏 幹姜(等分)

  上二味。杵爲散。取方寸匕。漿水一升半。煎取七合。頓服之。

  言幹嘔而因于吐逆者。又于不嘔吐時。而亦嘗吐涎沫。則其寒逆已甚。故主半夏以降逆。幹姜以溫寒也。杵爲散者。欲其並服渣質。而少停于胃。煎用漿水。取谷氣之爲胃所喜。且以味酸者收逆。又以性涼者爲溫藥之反佐耳。

  二十三條 病患胸中。似喘不喘。似嘔不嘔。似哕不哕。徹心中。愦愦然無奈者。生姜半夏湯主之。

  生姜半夏湯方 生姜汁(一升) 半夏(半升)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半夏取二升。內生姜汁。煮取一升半。小冷分四服。日三服。夜一服。嘔止停後服。

  此言胃寒之氣。上浮心下。以及胸中之症治也。蓋謂胃居中土。爲熏育上焦。控制下焦之關鍵。胃中自寒而陰沁。則肺氣畏縮而不下引。故似喘。然而肺管未塞。故不喘。膈氣飄忽而不安頓。故似嘔。然而膈非本病。故不嘔也。其胃無陽光以熏育上焦之候如此。又胃中自寒而招侮。則肝氣縱送而嘗上勝。故似哕。然而肝非首難。故不哕也。其胃中陰翳而吸受下焦之候。又如此。但覺從胸至心。徹上徹下。而不可指著。愦愦然無可奈何。而不能名狀者。蓋因上焦之氣。受之陽明之腑。今胃寒。而陽氣失根株之根據輔。譬之兵凶饑馑。窮黎有流亡無策之象也。但此條之症。爲寒因特重。故似喘似嘔似哕。逆氣較輕。故不喘。不嘔。不哕。而方意亦多用辛溫之生姜爲君。減用辛降之半夏爲佐。其立言立方之妙。概可知矣。門人問曰。胃寒而上沁下吸。溫之降之。固爲正治。其溫胃而不用甘草者何也。答曰。生姜辛溫而性善走。取汁用之。則過嗓即發。是所以溫上焦之似喘似嘔也。配半夏以降之。則辛溫之性。漸漸下沈。是溫胃之外。尤欲以辛勝肝。而並治其下焦之欲哕。故于甘草之守中者無取焉。

  二十四條 幹嘔哕。若手足厥者。橘皮湯主之。

  橘皮湯方 橘皮(四兩) 生姜(半斤)

  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溫服一升。下咽即愈。

  此及下文。凡兩條。言哕症之治例也。幹嘔哕。猶雲哕而幹嘔之義。蓋胃寒不能禦下。肝氣從而勝之。故哕。然木邪上逆。必經少陽之部。故並見幹嘔矣。又胃陽虛而下招肝木之寒逆。則其氣既不外貫。而且至陰之氣。

  代爲行令。故手足厥也。以辛溫宣發之生姜爲君。辛溫沈降之橘皮爲佐。蓋性溫所以專暖胃陽。而味辛所以兼平肝逆。則嘔哕厥逆。有不立愈者乎。

  二十五條 哕逆者。橘皮竹茹湯主之。

  橘皮竹茹湯方 橘皮(二斤) 竹茹(二升) 人參(一兩) 甘草(五錢) 生姜(半斤) 大棗(三十枚)

  上六味。以水一鬥。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逆者。即上條手足厥之互詞。且兼逆氣上衝在內。以湯意按之。此與上條之症。頗同而較重者。蓋上條爲胃寒而下招肝侮。是肝無倡亂之罪。特以胃寒而吸之所致。故橘皮湯。主生姜以重責胃寒。佐橘皮以輕責肝逆也。此條之胃寒。既比上條爲甚。而尤多胃虛一症。旦肝中寒逆。原有上犯之勢。是肝逆爲首惡。而胃中虛寒而不能守禦。罪止爲從耳。故本條之橘皮竹茹湯。主橘皮而重責肝逆。佐生姜以兼責胃寒。佐人參以並責胃虛也。竹茹具肌肉之象。而通上下之節者。用以爲使。是欲其佐參姜以達陽明之氣。佐橘皮以通厥陰之逆。故加之也。然後以大棗、甘草。擡高諸藥。令其從上曆中。複從中至下。而漸收沈降溫補之功效也。本草載前人論橘皮。辛苦而溫。謂是脾肺氣藥。遂以消痰下氣實之。夫謂之氣藥固矣。至以爲專走脾肺則非也。愚按橘之物理。不特淩霜變黃。交冬成熟。其性從上降下。得斂伏之氣。且瓣則酸甘。皮則辛辣。酸甘、具乙木之陰象。而似血液。辛辣、具甲木之陽象。而主神氣。況諸果之外皮。俱屬包裹收藏之性者乎。則橘皮爲厥陰肝經溫降之氣藥無疑。至于從味之辛而走肺。從氣之溫而走脾。不過爲經曆之小憩處。而非其性情之所向也。性味溫降而散。故入肺以豁痰。入脾以宣氣者。不過爲旁試之小效處。而非其精專之本技也。仲景嘔哕方中。君此之深意。不從可識乎。

  二十六條 夫六腑氣絕于外者。手足寒。上氣腳縮。五髒氣絕于內者。利不禁。下甚者。手足不仁。

  此總言下利之死症重症。爲後文二十七、三十八、兩條之綱領也。腑髒兩氣字。俱指陽氣而言。因人身以陽氣爲生死之根蒂故也。六腑行五髒之氣。而主充貫之用。腑氣外絕。則充貫無根。手足爲陽氣之末。故先寒。

  又腑氣自絕。不但不能充貫。而且有上散下脫之勢。上散、故其胸中之氣。但上浮而不下納。下脫、故其腳下之氣。有上縮而不下伸矣。五髒藏六腑之氣。而主提挈之神。髒氣內絕。則提挈無力。腸胃失關鍵之權。故利不禁。此下利者。以手足寒。上氣腳縮。及不禁者。爲死候也。下甚兩句。又就上文之死症。而言下犯之重症。因下甚。有似于髒絕。手足不仁。有似于腑絕。而實有分辨故也。蓋下甚者。或傾腸倒肚。而泄注有勢。或連三帶五。而遍數有度之謂。若不禁。則肛門不收。宛如漏下者是也。又手足不仁。是氣虛于內。而靈醒之妙用外微。

  手足寒。是火熄于中。而照耀之余溫退氣。于此而失辨。不致誤爲髒腑垂絕而棄之者。幾希矣。

  二十七條 下利。脈沈弦者下重。脈大者爲未止。脈微弱數者爲欲自止。雖發熱不死。

  文見厥陰並注。

  二十八條 下利。手足厥冷。無脈者。灸之不溫。若脈不還。反微喘者死。

  經注俱見厥陰。

  二十九條 少陰負趺陽者爲順也。

  此少陰正文。注詳其下。但人下利。當看反面。如雲趺陽負少陰者爲逆。以少陰負趺陽。無利下之症故也。

  三十條 下利。有微熱而渴。脈弱者。令自愈。

  三十一條 下利。脈數。有微熱。汗出。令自愈。設脈緊。爲未解。

  三十二條 下利。脈數而渴者。令自愈。設不瘥。必圊膿血。以有熱故也。

  以上三條。俱見厥陰注並見。但在厥陰。合三條作一條耳。

  三十三條 下利。脈反弦。發熱。身汗者。自愈。

  反弦。對前二十七條沈弦而言。蓋謂下利之脈。本當沈弦。以弦脈、爲虛寒。爲拘急之應。沈、爲向裏向下之應。

  夫以虛寒拘急之氣。向裏向下。豈非泄利而下重乎。今不利而其脈弦則弦矣。但應沈反浮。故曰反弦也。脈得反弦。則下利之邪。有上浮外散之機致。合之發熱身汗。則脈症相對。邪從汗解。複何下利之不自愈哉。

  門人問曰。下利而脈反弦。若不發熱身汗者。將奈何。答曰。必見嘔逆。又問。下利脈反弦。發熱而身不汗者。又奈何。答曰。久則爲瘧矣。曰。治之何如。曰。主小柴胡湯。而因症以爲進退。則得矣。

  三十四條 下利氣者。當利其小便。

  此與後文五十條之氣利。不同。下利氣者。水泄下利。而兼失氣之謂。是下利爲主病。而失氣爲兼症也。利小便。則水氣從小腸而滲走膀胱。故下利可止。其小腸之氣。與水俱行。而隨機化去。故大腸之失氣。亦可止矣。

  若五十條之氣利。爲氣陷腸滑。而溏垢因氣俱出。是氣陷爲主病。而腸滑之似利者。爲兼症也。诃黎勒、溫暖固澀。溫暖、則升陷以理氣。固澀、則托滑以除利。粥飲和而頓服。使留戀于胃。而下提大小腸之陷滑耳。此曰下利氣。彼曰氣利。其敘症先後之次。即斷病重輕之案也。

  三十五條 下利。寸脈反浮數。尺中自澀者。必圊膿血。

  此反字。又對下利而言。蓋謂下利。則氣從下趨。其脈多是沈弦、沈滑、沈遲、沈緊之類。即系熱利。亦宜沈數、沈洪者爲合。乃病則下利。而其寸口之脈。反不沈而浮。且不弦滑遲緊。而于浮處又反見數。夫數爲熱。熱從浮而見寸口。則其上焦之邪熱甚熾。而有下逼之勢矣。又尺中屬下部。尺中見澀。澀爲血液凝聚之診。合而斷之。謂非陽熱下劫陰血之候乎。故知其必圊膿血也。

  三十六條 下利清谷。不可攻其表。汗出。必脹滿。

  此言脾胃虛寒而下利者。不特禁下。並且禁汗也。蓋下利清谷。則中寒而不能變化可知。若攻其表而汗出。

  汗乃上中二焦之陽液所化。汗出則陽氣更虛。而陰寒痞塞。故必脹滿而不能食矣。

  三十七條 下利。脈沈而遲。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熱。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汗出而解。病患必微厥。

  所以然者。其面戴陽。下虛故也。

  遲則爲虛爲寒。沈爲在裏在下。沈處見遲。正裏虛下寒之診。故下利清谷。下寒、則逼微陽于上。故其面少赤。

  裏虛、則浮真氣于外。故身有微熱。微陽郁而不得下通內伏。故其軀殼如上眩外鼓而冒。汗出、則郁冒外透。

  故面赤身熱俱解矣。然中下虛寒。而表陽薄泄。則其氣一時不能順接。故必微微見厥。以戴陽者必下虛。故知之也。文見傷寒厥陰條。宜與彼注參看。

  三十八條 下利後。脈絕。手足厥冷。 時脈還。手足溫者生。脈不還者死。

  注見傷寒厥陰文。

  三十九條 下利。腹脹滿。身體疼痛者。先溫其裏。乃攻其表。溫裏宜四逆湯。攻表宜桂枝湯。

  注詳傷寒厥陰。

  四十條 下利。三部脈皆平。按之心下堅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自此至四十四。凡五條。言下利之脈症。有尚宜攻下者。此條從脈平。而心下堅看出。蓋謂下利。不過寒熱二因。若是上焦熱。而爲吹噓奔迫之利。則當于上部見沈數之脈。若是中下寒。而爲分理不清之利。則當于中下二部見沈遲沈弦之脈。今三部脈皆平。則下利之非寒熱可知。加以按之而心下堅。其因胃有積滯。而胃氣不行。以致無分別水谷之權明矣。故宜以大承下之。使胃氣流行。而下利者。必自止也。

  四十一條 下利。脈遲而滑者。實也。利未欲止。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此條、從脈遲而滑看出。脈字、當指右關陽明而言。蓋謂病下利而右關脈遲。猶似胃寒而失分理陰陽之應。

  然胃寒而利。則津傷氣泄。而脈遲見澀者。常也。乃遲而兼見滑。夫滑、爲宿食凝聚之診。滑從遲見。謂非凝聚而致氣機不流行之故乎。故知其胃實也。胃實不去。則化機不醇。而利豈能愈哉。是宜主大承以通其塞矣。

  此與上條兩急字。恐緩則津液竭盡。而不任下。多致亡陰而死也。

  四十二條 下利。脈反滑。當有所去。下乃愈。宜大承氣湯。

  此即上條之初候。而抽言之也。蓋謂下利。脈當澀。而反見滑。便知當有所去。即宜以大承愈之。否則。坐失機會。使滑久而胃氣阻滯。致成上條遲滑之脈矣。

  四十三條 下利已瘥。至其年月日時複發者。以病不盡故也。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五行各有休囚官旺。而代謝因之。年月日時者。天地流轉之五行。五髒六腑者。人身內具之五行。其生扶克制。內外嘗相應者。感通之道也。下利之病。乘時而發于髒腑。病盡固瘥。病不盡。而得運氣之子氣以制其鬼。

  亦能瘥也。若遇所病之期。複見所病之症。則知其非新病。而爲未盡之舊病。得流行之鬼氣而複發也。是宜以大承滌蕩之。而毋使滋蔓矣。

  四十四條 下利。谵語者。有燥屎也。小承氣湯主之。

  注見傷寒厥陰。

  四十五條 下利。便膿血。桃花湯主之。

  桃花湯方 赤石脂(一斤半锉半篩末) 幹姜(一兩) 粳米(一升)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溫七合。內赤石脂方寸匕。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

  注詳傷寒少陰。方論並見。

  四十六條 熱利下重者。白頭翁湯主之。

  白頭翁湯方 白頭翁 黃連 黃柏 秦皮(各二兩)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不愈更服。

  注詳傷寒厥陰。方論並見。

  四十七條 下利後。更煩。按之心下濡者。爲虛煩也。桅子豉湯主之。

  栀子豉湯方 栀子(十四枚) 香豉(四合綿裹)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內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吐則止。(此四字系後人所添。詳別見。)

  文見傷寒厥陰。有注。

  四十八條 下利清谷。裏寒外熱。汗出而厥者。通脈四逆湯主之。

  通脈四逆湯方 附子(大者一枚生用) 幹姜(三兩強人可四兩) 甘草(一兩炙)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

  下利而至清谷。則裏寒已甚。陰寒格陽。故外熱。微陽自遁。故汗出。裏寒而陽氣外泄。故其氣不相接而厥也。

  是宜以大熱之姜附爲主。而佐以守中之甘草。使先溫其裏。則表陽從類而內附。故熱汗可除。悍氣得溫而外通。故厥亦可愈也。究之胃陽複而變化自神。脾氣暖而水谷自別。則下利清谷。當與諸症同解矣。名之曰通脈四逆者。以脈氣行于中焦之精悍。裏寒外厥者。其脈必伏。或沈遲。溫中而精悍自起。則氣行而脈通故也。文見傷寒厥陰。另有注。

  四十九條 下利肺痛。紫參湯主之。

  紫參湯方 紫參(半斤) 甘草(三兩)

  上二味。以水五升。先煮紫參取二升。內甘草。煮取一升半。分溫三服。

  下利肺痛。其因有二。以利則下虛。而膈間之氣。有下趨之勢。肺爲氣之總司。而作懸痛者一也。又利則虛熱上浮。而肺管如作脹痛者。二也。紫參味苦氣寒。性暢功補。用爲主病之君。蓋以味苦氣寒者。堅其懸痛。而以性暢功補者。除其脹痛耳。然後佐以甘浮之甘草。是欲其托之在上。而直行肺中者可見矣。

  五十條 氣利。诃黎勒散主之。

  诃黎勒散方 诃黎勒(十枚煨)

  上一味爲散。粥飲和。頓服。

  注見前三十四條下。

  瘡癰腸癰浸淫病脈證治第十八

  諸脈浮數。應當發熱。而反灑淅惡寒。若有痛處。當發其癰。

  瘡者。怆也。傷也。風寒暑濕等之外因。客于經絡。而其氣血不和。有淒怆之象。因而 爛傷損者是也。癰者。壅也。擁也。或七情之內火。或六淫之外邪。流于隧道。郁于經穴。以致氣血不通。而壅塞擁起之象。故名癰。是瘡小癰大。瘡淺癰深。且瘡之所見。不拘十二經絡。及任督兩脈。癰即發于髒者。亦必移熱于腑。而見三陽及任督諸部者。以瘡毒小而淺。故浮散而見各經之表。癰深而大。非陽經之熱。不能成 腫潰爛之勢故也。根深而大。或見于陰經者。則腫而不痛。或癢。甚至三四月潰出。而無膿者。名疽。陰陽之別也 首條言諸癰初發之脈症也。諸脈。指六部而言。浮爲在表。數爲熱。浮脈見數。故症當發熱。乃不發表熱而反皮毛灑淅惡寒者。

  是脈症不相對矣。若加上中下三部。或有一定之痛處。此爲發癰之脈症。蓋熱毒之氣外聚經絡。故其脈見浮數。又衛表之氣。初得癰熱。逼之而乍負。故灑淅惡寒也。癰處分上中下。而浮數。以寸關尺及左右分應之。故曰。諸脈浮數也。

  師曰。諸癰腫。欲知有膿無膿。以手掩腫上。熱者爲有膿。不熱者爲無膿。

  肉腐皮薄。熱毒外逼。故以手掩腫上。熱者爲有膿。不熱則熱在裏而尚未透出。故無膿。又按腫上。跳動頂指者爲有膿。不頂指者爲無膿。此法甚准。故並附于此。

  腸癰之爲病。其身甲錯。腹皮急。按之濡。如腫狀。腹無積聚。身無熱。脈數。此爲腹內有癰膿。薏苡附子敗醬散主之。

  薏苡附子敗醬散方 薏苡仁(十分) 附子(二分) 敗醬(五分)

  上三味。杵爲散。取方寸匕。以水二升。煎減半。頓服。小盒飯下。

  此及下文兩條。就諸癰而抽言腸癰之病脈症治也。但本條爲小腸癰。下條爲大腸癰之別耳。小腸之癰。起于陽虛。不能運水而聚濕。濕久則生虛熱。濕熱交蒸于小腸。則腸中之氣血壅塞。而擁起成癰矣。大腸閉結。

  而其氣積熱。氣熱而郁滯。則血不流行。故癰。此前後兩方。一系責陽虛。而除濕熱。一系責血熱。而攻氣滯之不同也。小腸緊承胃之下口。其氣虛寒。則不能勝濕而化熱。小腸濕熱。則上逼胃中。胃土外應肌肉。濕熱熏蒸。則血色不化。故身必甲錯。濕熱外浮。而腹與小腸爲尤近。故其皮如急狀。蓋濕鼓而騰熱之應也。然濕熱蒸腹皮。而癰腫在腸內。與皮內腸外之空處無涉。故按之濡。腹如腫狀。而實非腫者。此也。夫腹中有積聚。

  則氣機之往來短促。而脈數于裏者有之。身有表熱。則陽浮氣勝。而脈數于表者有之。若俱無此。而脈見數。

  則數爲氣血不通。而熱聚搏激之應。以症准之。則爲腹內癰膿無疑矣。主本方者。濕爲本病。故君甘寒之薏苡以除濕。但除濕者。非扶真陽以呵導之。則其濕不能驟去。故佐以生陽之附子也。熱爲標病。故兼用苦寒而攻暴熱。及善破癰膿之敗醬耳。爲散、水煎而頓服。欲其少停胃中。所以並治身之甲錯。及腹皮之急如腫狀也。小盒飯下。合未膿已膿而言。蓋未膿而小便不通。則附子扶陽。薏苡、滲濕。敗醬、泄癰膿于扶陽滲濕之中。而癰自消散。已膿而小便下通。則敗醬、破膿。薏苡、泄毒。而以生陽之附子。爲內合瘡口之助。仲景之方。真海市蜃樓。頃刻萬狀者也。

  腸癰者。少腹腫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調。時時發熱。自汗出。複惡寒。其脈遲緊者。膿未成。可下之。

  當有血。脈洪數者。膿已成。不可下也。大黃牡丹湯主之。

  大黃牡丹湯方 大黃(四兩) 牡丹皮(一兩) 芒硝(三合) 桃仁(五十個) 瓜子(半升)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去滓。內芒硝。再煎沸頓服之。有膿當下。如無膿。當下血。(玩有膿當下四字。

  知膿未成而可下者。非此湯矣。)

  此言癰在大腸之病脈症治也。大腸承小腸之下口。而麗少腹。癰則氣血壅塞而擁起。故少腹外腫而如痞。

  大腸與膀胱之下口相貼。熱勢從鄰近而逼溺管。故按之而腸癰自痛。溺管自急如淋狀。所以知其非真淋者。以小腸無病。而小便自調故也。小腸之癰爲寒因。故不作表熱。大腸之癰爲熱因。實熱上蒸外被。故時時發表熱也。自汗與大承症之自汗同義。腸實者。胃亦實也。惡寒與白虎症之背惡寒同義。裏熱者。外反寒也。

  前後兩脈字。當指右尺而言。以內經之候大腸者。在此也。脈遲。爲氣阻之診。脈緊。爲聚痛之應。氣方阻而尚在聚痛。故知膿未成耳。可下不可下。非謂下文之大黃牡丹湯。當指大承及桃核承氣。或抵當丸而言。蓋初起而癰勢未成。大承下之。則實去熱消。而癰固可散。即癰成而未膿者。猶可以桃核、抵當等方下之。瀉血以瀉氣。而癰亦可除故也。若夫洪爲陰虛。數爲火熾。癰脈陰虛。非營血內潰而何。癰脈火熾。非熱毒外搏而何。

  內潰之勢已欲外搏。故知膿已成矣。膿已成者。不特大承之徒下實熱不可任。即桃核、抵當之單下瘀血。亦不可任。故曰不可下。猶言此不得以尋常之例下之耳。主大黃牡丹湯者。妙在用瓜子一味。蓋瓜子生在瓜穣中。而其仁則飽具生陽。常有努芽欲出之勢。故能善入癰中。而主透癰潰毒之用。佐氣竄性行之桃仁。以破瘀逐血。味鹹潤下之芒硝。以軟堅消腫也。牡丹皮詳腎氣丸注。本方取以爲使。卻又另是一番妙義。蓋牡丹之皮。固爲升降生陽之品。入腎氣丸之桂附陽藥中者。取其升性而正用之。所以使之上補心氣。而蒸填虛悸。入于本方之硝黃陰藥中者。又取其降性而倒用之。所以使之外攝寒熱。而下趨大腸也。然後統以苦寒沈雄之大黃。掃除滌蕩之。則實熱膿血俱去矣。名之曰大黃牡丹湯。而三物不與者。是以芒硝桃仁。建左攻右取之勳。瓜子、奏詐降內應之捷。及其成功。元戎之外。惟檄文露布之參謀。轉得同垂史冊之道也。李氏舊注。謂本方當在膿未成可下之之下。誤。如果爲下未膿之方。則成膿者。將死不治乎。抑別有方未傳。或傳而殘缺耶。且方後不得曰有膿當下矣。

  問曰。寸口脈微而澀。法當亡血。若汗出。設不汗者雲何。答曰。若身有瘡。被刀斧所傷。亡血故也。

  此合下條。言金瘡之病脈症治也。左寸、心與膻中。爲血液之宗主。右寸、肺與胸中。爲陽氣之根蒂。其脈微澀。

  微爲陽氣虛。澀。爲血液短可知。但陽附于陰。氣根于血。是此脈以責澀爲首。責微爲從。故診法爲吐衄等之亡血。並若發汗而汗出之脈。以亡血汗出致陰虛故澀。遂因陰虛而陽亦虛。故微也。設不汗出句。並亡血亦互在內。猶雲設若不曾汗出。及吐衄等亡血。則此脈當雲因何而見也。答曰。此必身有瘡。且此瘡爲刀斧所傷之金瘡。先經血氣暴亡。故其脈。與吐衄及汗出者。同也。

  病金瘡。王不留行散主之。

  王不留行散方王不留行(十分八月八日采) 蒴 細葉(十分七月七日采) 桑東南根白皮(十分三月三日采)

  黃芩 芍藥 濃樸 幹姜(各二分) 甘草(十八分) 川椒(三分除目及閉口者妙去汗)

  上九味。桑根皮以上三味。燒灰存性。勿令灰過。各別搗篩。合治之爲散。服方寸匕。小瘡即粉之。大瘡但服之。産後亦可服。如風寒。桑東根勿取之。前三物。皆陰幹百日。

  金瘡。即上條刀斧所傷。並跌撲亦在內。首卷所謂不內外因是也。其與瘡癰之瘡不同者。血液暴亡。氣奔傷處而多熱。熱則血液宣流。而輕易不可止遏者。一也。故用苦寒之黃芩。酸斂之芍藥。所以清其熱而斂其血也。又血液暴亡。血奔傷處。而經絡以血去而氣虛。氣虛則寒。寒則其氣不貫不密。而瘡口不能完合者。又一也。故用辛溫而生氣之幹姜。辛溫而固氣之川椒者。所以充貫其氣。而且使固密之也。王不留行。行血中之氣。蒴 細葉。主絕傷而續筋骨。桑根白皮。形如絲麻。象同肌肉。具續絕完合之性。燒灰則色黑味鹹。黑則入血而止斂之。鹹則消腫而降潤之。莖葉取其秋成。故采于七八兩月。根皮取其生氣。故采于三月。而且擇向東南也。時日風寒。則生氣縮伏而不全。故以取爲戒耳。三物皆陰幹百日。勿欲以烘曬及朽爛傷其藥性也。

  君甘草而佐以濃樸。且爲散而連服渣質者。以氣血生于胃中之精悍。重用甘草。使全藥從其性而停留胃腑。配濃樸以寬展胸膈。並使營運傷處也。此王不留行一散。爲金瘡之聖藥也。小瘡傷氣血者尚淺。故可就近末之。以取完合。大瘡傷經絡之氣血以掣髒腑。故必服之。從內外托。而遞及傷處也。産婦宜生新逐瘀。

  與金瘡同義。故亦可服。

  浸淫瘡。從口流向四肢者可治。從四肢流來入口者不可治。

  濕熱之毒。發于皮膚肌肉。其浸淫沿染。如淫佚之波靡者。故曰浸淫瘡。四肢于人身。有邊遠之象。譬之麽魔小寇。不足爲社稷之害。口爲飲食之所從入。其象如糧饷要路。且陽明之經氣。終于唇口。故從口流向四肢。

  而自內外散者。爲可治。從四肢流來入口。而自外內犯者。爲不可治。然言四肢與口。而內外可知。言浸淫瘡。

  而諸病可知矣。

  浸淫瘡。黃連粉主之。

  黃連粉方缺。或即黃連而獨爲粉耶。浸淫瘡。爲濕熱流浸。而使營氣緩散之症。黃連苦寒。而形性拘結。苦以燥濕。寒以清熱。而形性拘結者。尤能堅其緩散之氣故主之。

  趺蹶手指臂腫轉筋陰狐疝蛔蟲病脈證治第十九

  師曰。病趺蹶。其人但能前。不能卻。刺 入二寸。此太陽經傷也。

  趺、蹲踞也。蹶、顛踬也。趺蹶者。蓋言立則能持。若蹲踞而趺。則顛踬而蹶。從俯覆矣。與諸經之言蹶者大殊。

  舊注。引痿厥、踝厥。誤甚。其人能前不能卻二句。正言所以趺蹶之故。刺 入二寸兩句。又言所以能前不能卻之因也。前卻。指一身之可以曲折處而言。前如腳凹環跳。凡能曲而折向前者即是。卻如腿彎項後。凡能曲而折向後者即是。蓋謂趺而致蹶之故。因其人之腳凹環跳。但能前折。而腿彎項後。不能卻折。故欲趺下。則腿彎強直。但任其能前者而蹶。從俯覆矣。所以然者。太陽之經脈。由項後曆背部。而下行腿肚。纏足外 之後側者也。太陽之經氣通暢。則和軟而能卻。今不能卻者。此必刺足肚之 肉諸穴。深入二寸。以致傷其經血經氣。故強直趺蹶。則芍藥附子。芍藥甘草諸湯。可變通加減。而施其治矣。以其不能卻。故知傷在身後之太陽。以其蹶由下部。故知刺傷太陽之 肉。仲景診法之細密何如哉。俗解以刺 入二寸。謂是趺蹶之治法。誠如所言。以仲景之文例推之。當曰。此太陽經傷也。刺 雲雲矣。且按王太仆所注針刺。及針灸大成。

  除環跳肉濃穴深。刺入經寸之外。余無有至二寸者。若以爲治例。則誤人無限矣。足肚之白肉曰 。凡委中、承山、飛揚、等穴。其附于 者。俱以深入爲禁可知。

  病患常以手指臂腫動。此人身體 者。藜蘆甘草湯主之。(方缺)

  此經絡之氣上虛。而胃中濕熱之火外貫之候也。蓋經絡之氣上虛。故手指及臂俱腫。濕熱之火外貫。故氣機流注而自動也。然必其人身體 跳動。當有流移薄疾之候。方爲確切。以大寒善吐之藜蘆爲主。而以甘浮之甘草托之。則寒能去火。吐能去濕。且一吐而提其氣以上實外實。則經絡之因虛而腫動。及 者俱愈矣。

  轉筋之爲病。其人臂腳直。脈上下行。微弦。轉筋入腹者。雞屎白散主之。

  雞屎白散方 雞屎白。

  上一味。爲末。取方寸匕。以水六合和。溫服。

  陽氣之柔者養筋。陽虛故筋如紐轉而堅痛。又陽親于上。足下陽氣嘗少。故轉筋之病。臂少而足多也。脈上下行。氣虛不能外鼓。但從寸及尺。伏行往來之謂。氣衰則微。氣削則弦。故上下行之脈體。微而且弦也。腹爲腸胃之所托。悍氣之根蒂也。轉筋入腹。則其氣更虛可知。雞于卦爲巽。而立東南之位。得生氣向明之用。雞屎通腸胃之氣。而其白尤爲陽氣之所化。以之主轉筋之入腹。則通腸胃之精悍。以柔養筋脈之義也。

  陰狐疝氣者。偏有大小。時時上下。蜘蛛散主之。

  蜘蛛散方 蜘蛛(十四枚熬焦) 桂枝(半兩)

  上二味。爲散。取八分一匕。飲和服。日再服。蜜丸亦可。

  疝詳寒疝下。狐疝者。言其出沒無定。如妖狐之象。即下文大小上下之義。曰陰狐疝者。單指前陰之睾丸而言。所以分別五髒之疝也。腎爲水髒。陽氣最貴。而與陰寒相召。陽氣偏有虛實。虛者寒氣貫之而偏大。實者陽氣自治而偏小矣。又陽主提摯。氣虛不能自舉。故臥則上入少腹。起則下墜囊中矣。蜘蛛腹大。爲下入少腹之專藥。且性主提攜束縛。以辛溫生氣之桂枝爲配。則溫補關元氣海之陽神。以驅客寒。得升舉收煞之功用。以堅弛墜。陰狐疝病甯有不愈者哉。

  問曰。病腹痛。有蟲。其脈何以別之。師曰。腹中痛。其脈當沈若弦。反洪大。故有蛔蟲。

  此言病蟲之脈也。蓋謂腹痛之因頗多。若因病蟲而痛。其脈當以何者爲分別也。師言沈爲在裏。腹中病。其脈當以沈應。又弦爲急痛。腹中痛。其脈當以沈而且弦應。今不沈弦而反洪大。洪大者。氣亂之診。故知有蟲。

  以擾亂其氣而作痛。與風寒積滯之脈不同也。

  蛔蟲之爲病。令人吐涎。心痛。發作有時。毒藥不止。甘草粉蜜湯主之。

  甘草粉蜜湯方 甘草(二兩) 粉(一兩) 蜜(四兩)

  上三味。以水三升。先煮甘草。取二升。去滓內粉蜜。攪令和。煎如薄粥。溫服一升。瘥即止。

  此與下文兩條。俱言病蟲之治例。但下條責在髒寒。髒寒而蛔上膈上。故煩而厥。溫之而蛔下安。則愈。故烏梅丸除溫髒之外。但用辛辣酸苦等味。令其俯首蜷縮而已。此爲飲食相犯而生之蛔。責在蟲多。蟲多則胃系緩而廉泉開。故吐涎。上擾胃脘。胃脘上當心部。故如心痛。蟲動而自疲。則伏爲休養。故發作有時。毒藥、蟲所不食。故不止。是非去其蟲不可也。胡粉、(粉系黑鉛所化者。)體重。而性能殺蟲。與甘草、蜂蜜。共煮。蟲爲脾胃之土氣化生。而性嗜甘。因甘中粉。則強重而死。故瘥。髒不寒。故于殺蟲之外。無余藥也。

  蛔厥者。當吐蛔。令病者靜而複自煩。此爲髒寒。蛔上入膈。故煩。須臾複止。得食而嘔又煩者。蛔聞食臭出。其人當自吐蛔。蛔厥者。烏梅丸主之。

  烏梅丸方烏梅(三百個) 人參(六兩) 當歸(四兩) 桂枝(六兩) 附子(六兩炮) 幹姜(十兩) 細辛(六兩) 川椒(四兩去汗) 黃連(十六兩) 黃柏(六兩)

  上十味。異搗篩。合治之。以苦酒浸烏梅一宿。去核蒸之。五升米下飯熟。搗成泥。和藥令相得。內臼中與蜜杵二千下。丸如桐子大。先食飲服十丸。日三服。稍加二十丸。禁生冷滑臭等物。

  論文方意。注見傷寒厥陰。

  婦人妊娠病脈證治第二十

  師曰。婦人得平脈。陰脈小弱。其人渴。不能食。無寒熱。名妊娠。桂枝湯主之。于法六十日當有此症。設有醫治逆者卻一月。加吐下者則絕之。

  桂枝湯方(別見)

  經言陽搏陰別。爲有子。蓋謂脈之外廓。沈柔而得陰脈之常。但中間一線陽脈。高起而搏指。特與平部之陰脈各別。是陰中另具一陽也。非有子而何哉。又言左尺滑者妊也。夫滑爲氣血交聚之診。左尺應胞門。胞門之中。陽精如端居貴人。而婦人之氣血。會聚而包裹之。其脈安得不以滑見耶。二說俱就左尺而言之也。又曰。手少陰脈動甚者妊子也。蓋謂心腎同主手足之少陰。而司精血相通之妙者也。夫兩物相擊。輕小者動。

  亦受擊者動。已見動脈下。今心主之脈。無端而動甚。豈非下焦腎中。得外陽以實之。而上擊之所致乎。故知妊子也。此從寸口而言之也。然三說雖各不同。而其理則一。以尺脈之兩邊。沈柔細滑而得陰體。故其中始見弦長。而別爲搏指。因之上衝寸口。而見動甚矣。此諸脈與外症之暈眩嘔逆相符也。本經平脈。不特尺不陽搏陰別。及不滑。並手少陰不動之類。凡不沈浮遲數者。皆在其中。此仲景于經旨之外。又言妊娠之變診也。陰脈、以下文小弱。及桂枝湯脈之陽浮陰弱推之。當指沈按而言。以陰脈小弱。言四髒之心肝脾肺。而不言腎。腎中得別陽以實之。豈有小弱之理。惟是四髒之精氣。趨固胎元。故見小弱。正與前人三說。相爲表裏。

  蓋惟腎脈搏別滑實。故致四髒之陰脈小弱。則仲景丟開尺脈。而言四髒之陰脈。與經文撇開足少陰。而言手少陰者同義也。但凡渴而不能食者。多有寒熱之外症。以少陽中風寒。則渴而默默不欲食。且寒熱往來耳。今既有此而無彼。合而斷之。脈平、爲人病脈不病。四髒之陰脈小弱。爲髒真趨赴腎經以養胎。渴、爲津液下掣。不能食、爲生氣上衝。故知爲妊娠矣。桂枝湯養陽以益陰。故主之。養陽、則實上以禦下之衝氣。故能食。

  養陽以益陰。則陰脈不小弱。而渴亦可止也。六十日、胎氣已成。陰血奔赴。故于法當有前此之脈症。以胎氣已成。則向長之機勢上侵。而不能食。陰血奔赴。故陰脈小弱而渴也。設或醫家以微渴而誤清上焦之火。則上虛而胎氣益張。因少不能食而誤傷中土之陰。則胃幹而髒真失養。胎氣下張而上衝。故不食既早。髒真自虛而下顧。故幹渴先形。前項脈症。遂減卻一月。而于三十日見矣。若逆甚而因渴以吐之。因不能食而下之。吐則上提。而陰血不下貫。故不渴。下則下泄。而生氣不上衝。故反能食。遂絕然無前此之脈症矣。然至陰血不下貫。生氣不上衝。豈妊娠之佳兆乎哉。此處主桂枝湯。當但服藥。而不啜熱粥爲合。蓋啜粥是助桂枝辛甘之性以祛邪。不啜粥則任芍藥酸斂之性以養髒故也。絕之之義。錢塘婁氏。謂絕止醫治。本經從無此噴飯之文。 李徐氏。謂絕止吐下。仲景又無此不傳之藥。且于文于理。明明言常例該遲至六十日。治逆則早見三十天。逆甚則母氣不相顧。子氣不日增。而無此矣。蓋危詞也。嗚呼。吾安得知音者。而與之讀金匮之文耶。

  婦人宿有 病。經斷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動在臍上者。爲 痼害。妊娠六月動者。前三月經水利時胎也。

  下血者。後斷三月 也。所以血不止者。其 不去故也。當下其 桂枝茯苓丸主之。( 音胚凝血也)

  桂枝茯苓丸方 桂枝 茯苓 芍藥 丹皮 桃仁(各等分去皮尖熬)

  上五味。末之。煉蜜和丸。如兔屎大。每日食前服一丸。不知。加至三丸。

  本條十一句。凡兩段。前五句爲一段。辨似胎而非胎之病。後六句爲一段。言雖病而暗妊之胎。總以本方爲主治。諸注混淆。不得經旨。 死血也。詳 瘕注。痼者固也。 痼者。 病之堅固宿痰也。婦人之經血。其精悍之源。起于陽明胃腑。然後由髒腑而充貫經絡。與男子同。但男子藏而不瀉。婦人則十二經各從內絡。而漸注于血室。血室者。胞門在其左。子戶在其右。形氣相隔。而以窈冥之細絡相通者也。胞門中清虛無物。則血室滿而氣盈血溢。從貼脊而下。卻前行由少腹。而出從溺管之下。陰庭之上一竅。以爲月水。若胞門貯有陽精。則血室中之氣血。如朝觐會同之象。而旁從窈冥之細絡。趨赴胎元而輔翼滋養之。使血室虛而不滿。且吸取十二經之精汁以爲供奉。故經斷也。然婦人前陰。列有三竅。假令道路不明。則是動是漏。總不能辨。且後文腹痛。小便不利等症。亦安能了然耶。故不惜饒舌。瑣屑言之。膀胱、浮居少腹。(膀胱居腸之中。何謂浮居少腹。蓋對陰庭及血道而言也)。其竅原高。陰庭即交接處。上通胞門子戶。其位次之。血室路經貼脊。其位最下。但其道自腰俞之下。卻從絡脈而前行少腹。又纏中道而出向陰庭之上壁。故曰溺管之下。陰庭之上者此也。是胎動之血。已于血室中通過胞胎。而爲撒手失護之血。其道從胎中。直由陰庭正道而下。下多。

  則胎落而不可安也。胎漏之血。因血絡爲 痼所阻。未及到胎。而爲血室失守之血。其道由貼脊之腰俞。曆少腹而下者。較之胎動落胎。爲可少耽時日。而安之十得其七也。診法以腰俞 痛。少腹沈滿者爲漏。無此而但腹痛。及垂垂氣陷者。爲動。又血多而驟者。爲動。血少而謾者。爲漏也。蓋謂婦人宿有 病。如平時少腹堅硬。按之有形。或臨經腰腹脹痛。不可甯耐等症即是。夫經斷似爲有子。若未及三月。而漏下不止。便非有胎欲墮之候。再驗其如胎動之狀。而在臍上。便不得認爲胎動。而投以安胎等劑矣。蓋未及三月。其胎尚在少腹。安得動在臍上。其爲 滯氣鼓無疑。故知從前經斷。爲 痼之舊血不去、而害其新血漸生。現今漏下。爲 痼之死血阻塞。而害其生血歸元之所致也。若前症後、漏止經斷。又過三月。是六月矣。至六月而複動下血者。是前三月漏下時。經水少利而受胎。故此三月中。仍然經斷。而今複下血者。又後斷三月中。不抱胎之 血耳。其所以不抱胎而血不止者。以其 痼不去。而阻塞蔭胎之路故也。則主化 之桂苓丸。 去而血得抱胎之路。複何漏下不止之病乎。夫 痼俱起于氣寒而經尾不運。故用生陽補氣之桂枝以溫之。

  又痼俱成于氣滯。而瘀血不散。故用升陽通氣之丹皮以動之。然後以入血之芍藥。引至 所。而以破瘀之桃仁。逐之使下也。本經言血不行則爲水。故又用滲泄之茯苓。仍從前陰而去耳。一丸至三丸。而不宜多服者。蓋取其漸磨。而不欲急攻以動胎血之義。

  婦人懷妊六七月。脈弦。發熱。其胎愈脹。腹痛惡寒者。少腹如扇。所以然者。子藏開故也。當以附子湯溫其藏。

  (方缺)婦人懷妊。除少陰君主之官。其經氣血。不堪供應胞胎。手太陽與心經爲表裏。隨心爲主。故俱不養胎外。其余經脈。逐月掄滋。故一月始胚。足厥陰肝脈養之。二月始膏。足少陽膽脈養之。三月始胞。手厥陰心包脈養之。四月形體成。手少陽三焦脈養之。五月能動。足太陰脾脈養之。六月筋骨立。足陽明胃脈養之。七月毛發生。手太陰肺脈養之。八月髒腑具。手陽明大腸脈養之。九月谷氣入胃。足少陰腎脈養之。十月諸神備。

  足太陽膀胱脈養之。即産矣。妊娠六七月。是胃與肺養胎之候。胃爲悍氣之源。肺司諸氣之總。二者化醇。則陽氣之柔者養筋。而脈不瘦削弦急。陽虛故脈弦也。又裏寒、則逼微陽于外。故發熱。裏陽充滿而包裹胎氣。

  則胎氣受持而相安于不覺。陽虛而失包裹之用。故其胞縱放。而殊覺愈脹也。腹痛者。裏寒之應。表虛、故惡寒也。少腹如扇、言少腹中如以冷風扇入之狀。正陽氣失守。而不能溫胎之應也。子藏開者。非子藏開解之謂。蓋陽主護衛周密之用。陽虛而不護不密。故曰開也。附子辛鹹溫熱。辛以散寒。鹹以潤下。溫熱以補助陽氣。故可爲下焦子藏之溫藥也。原方雖缺。以鄙意擬之。或以附子爲君。而加肉桂、芍藥。及當歸、茯苓之類耶。

  蓋肉桂爲皮。其性內裹。能伏表熱以溫裏。芍藥酸斂。其性內行下走。能引桂附直至子藏。且氣因于血。氣虛者。血必虛。故加溫經補血之當歸。又內寒者。多聚水。故加茯苓以滲泄耳。並附于此。以正高明。或曰。六月胃脈養胎。七月肺脈養胎。二經所喜。辛甘溫暢。似于幹姜、甘草無忤乎。

  師曰。婦人有漏下者。有半産後。因續下血都不絕者。有妊娠下血者。假令妊娠腹中痛。爲胞阻。膠艾湯主之。

  膠艾湯方阿膠(二兩) 艾葉(三兩) 當歸(三兩) 芎 (二兩) 芍藥(四兩) 幹地黃(三兩) 甘草(二兩)

  上七味。以水五升。清酒三升合煮。取二升。去滓內膠。令消盡。溫服一升。日三服不瘥。更作服。

  此辨胞阻之症治也。言婦人血症。種種不同。即妊娠下血。尚有各別。必下血而腹痛。然後謂之胞阻。勿誤認誤治也。漏下是臨經不暢。經後陸續見紅。如滲漏之狀。故曰漏下。即二條所謂 痼害。而漏下不止是也。此就未妊者而言。故曰婦人。半産後下血不絕。婦人雜症十一條曰。寸口脈弦而大。弦則爲減。大則爲芤。減則爲寒。芤則爲虛。虛寒相抟。婦人則半産漏下。是半産之故。由于上焦氣減。不能提摯。下焦血虛。不能固守之所致。則産後之下血不絕。益可知矣。妊娠下血不止胞阻。其胎動胎漏。雖已詳二條注。但胎動之故。除心肺間之天氣上空。不能下提。以致自陷自脫。如瓜果無力而萎黃落蒂之外。余皆登高臨深。彎腰扭體。以內傷其胎。如瓜果之突遭冰雹。風搖而落者。故其血由子藏而下。而其症重也。若胎漏之故。其因不外三者。氣虛失提。亦漏中之一。 痼、二也。胞阻、三也。夫氣虛失提。猶爲易辨。獨 病胞阻。分別甚微。不可不察也。 病爲氣血尚能養胎。特胎絡爲死血所逆。失其入胎之路而下。故桂苓丸。惟去 而不補血者此也。胞阻爲胎絡並無郁瘀。特其血室中氣血兩虛。而自阻其養胎之妙。故名胞阻。血虛失養。故腹痛。氣虛失守。故下血。此本湯大補其血。而並溫其氣。且絕不用破 之藥者。又可證也。湯意合膠歸芎地而全用者。以阿膠之皮性。善外走。芎 之撺性、善上走。所以滋十二經脈之血。而內注血室也。以當歸之直根者。深入厥陰。以地黃之黑色者。下入少陰。所以滋肝腎陰藏之血。而浮注血室也。然後重用行陰之芍藥。以統禦之。則由血室而漸可灌溉胞胎矣。艾味辛苦。而氣性溫浮。蓋辛能利入胞之絡。苦能堅下脫之血。氣溫性浮。得甘浮之甘草。以爲副。則又能養氣而上提其血矣。酒性溫潤浮行。溫則爲艾葉、甘草之使。潤則爲膠、歸、芎、地、之臣。浮以固脫。行以走滯。且醇酒味濃生熱。清酒薄則生氣。將並氣虛失提之漏血者。亦可主治也。

  婦人懷妊。腹中 痛。當歸芍藥散主之。( 音鸠又音朽)

  當歸芍藥散方 當歸(三兩) 芍藥(一斤) 芎 (半斤一作三兩) 白術(四兩) 茯苓(四兩) 澤瀉(半斤)

  上六味。杵爲末。取方寸匕。酒和日三服。

  此胞胎吸血以自養。血不足而因燥留飲。且以水氣應胞胎之候也。血不足則腹中之絡脈急痛。因燥留飲。

  而且以水氣應胞胎。則胎中之絡脈格痛。以下內聯走。而善于養營之芍藥爲君。而以辛溫補血之歸、芎兩佐之。則血足。而已有替去其水之地。然後以滋陰而善于利水之澤瀉。爲臣。而以培土燥濕之苓、術兩副之。

  則腹中與胞中之水氣俱去矣。其 痛甯有不愈者哉。

  妊娠嘔吐不止。幹姜人參半夏丸主之。

  幹姜人參半夏丸方 幹姜(一兩) 人參(一兩) 半夏(二兩)

  上三味。末之。以生姜汁糊爲丸。如梧子大。飲服十二丸。日三服。

  妊娠嘔吐。其因有二。分母體之氣血以養胎。于是母氣自虛。虛則生寒。而飲食之機不下運。因而上出者一也。又胞胎在下。其生氣潛滋暗長。有日增之勢。而上鼓上衝者。二也。妊娠嘔吐不止。是二者兼而有之。故重用降逆之半夏。以止嘔吐之外。又佐幹姜、人參以溫補中氣而安胃。則一舉而兩得矣。蓋胎中之生氣。于五行爲木。于四時爲春。于方位爲東。方中幹姜、半夏及姜糊爲丸。俱辛辣之味。夫辛辣者。秋金之象。此所以能攝生氣。而使之下緝之義也。胞胎三十日。如正月。六十日如二月。九十日如三月。其發生上鼓之氣。猶之三春之地氣上衝太虛之象。故嘔吐暈眩諸症。必見于六七十日者。此風筝之起于二三月之義也。若至四月。

  地氣平滿。風筝不起。故妊娠于百日之外。子氣平滿。而嘔吐、暈眩俱愈。我故曰。生氣如日增之勢。而上鼓上衝者此也。

  妊娠小便難。飲食如故。歸母苦參丸主之。

  歸母苦參丸方 當歸 貝母 苦參(各四兩)

  上三味。末之。煉蜜丸如小豆大。飲服三丸。加至十丸。

  妊娠小便難。其因有三。血短于養胎。而諸腑以及經脈。各借滋于水飲。而滲泄之氣化自緩和。一也。胞胎具一團陽氣。熱逼小腸膀胱之界。使氣壅所出之竅者。二也。又胞胎之生氣。浮縱而鼓塞于少腹。以挨擠膀胱。

  俾膀胱逼窄而嘗扁。不能容十分之二三。故水飲少入。即急滿而欲尿。既短而數。且擠其溺管狹小。而出又艱難者。三也。今妊娠小便難。又不渴悸而飲如故。不嘔滿而食如故。是小便之難。不當責上中二焦。而爲胎熱胎脹無疑。故用貝母、苦參之苦寒者。殆寒以清火。苦以束胎也。然後合補血之當歸以潤血。而借滋之水飲。將得路而下滲矣。蓋貝母體輕色白。能開郁滯之氣。苦參味苦性沈。能堅散漫之氣。故瘍家爲散火消腫之專藥。夫母氣之郁滯疏通。子氣之散漫攝伏。又血液自裕。而替下借滋之水。則小便複何留連阻滯。而尚有艱澀之苦乎。真神明之制也。嘗讀仲景妊娠諸條。並細按其病脈症治。而知婦人懷身十月。俱恩中生害。而前後方藥。卻又害中生恩者也。蓋母身之氣血自虛。則以不能蔭胎。而胎弱者。將爲子病。幸而子胞之氣血自壯。則又以善能養胎。而胎盛者。複爲母災。甚至子胎病虛。更加傷母。母災太甚。又複傷胎。非恩中之害而何。至其治法。于幹姜、人參、半夏丸。則純用西金辛辣之氣。以克制其生機之上衝。于當歸、貝母、苦參丸。

  又純用苦寒收束之味。以堅攏其形質之放蕩。蓋權衡于母子之間。而以益母損子者爲正治。則正保母以養子之意。故曰。害中之恩者此也。

  妊娠有水氣。身重。小便不利。灑淅惡寒。起即頭眩。葵子茯苓散主之。

  葵子茯苓散方 葵子(一斤) 茯苓(三兩)

  上二味。杵爲散。飲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利則愈。

  妊娠有水氣。見上條小便難注。水性下沈。而滯其經絡之氣。故身重。然必以小便不利爲確診者。因水氣不行而旁溢。且身重。尚有脾陽不運之別症故也。灑淅惡寒。言惡寒之狀。如以冷水灑身上。而有淅栗之象。蓋因水氣在經絡。而衛陽阻抑失守也。妊娠胎氣下實。原多眩症。況小便不利。而複積水氣以上衝乎。故頭眩也。是則利其小便。使水氣去。而諸症俱愈矣。葵子甘寒滑利。蓋甘以走氣。寒以清熱。滑以行津。利以通竅。合茯苓、以滲泄之。則小盒飯漸利矣。

  婦人妊娠宜常服。當歸散主之。

  當歸散方 當歸 芍藥 芎 黃芩(各一斤) 白術(半斤)

  上五味。杵爲散。酒飲服方寸匕。日再服。妊娠常服即易産。胎無疾苦。産後百日悉主之。

  婦人妊娠。就未懷身。及懷身者。而兩言之也。婦人妊娠之血。總貴充足而營運。故以補血行血之歸、芎、爲主。

  而以行陰之芍藥。引入肝髒。則血無枯槁及留滯之患矣。但血盛則氣亦盛。而多生熱。熱則恐其耗血。故以黃芩、清之。又血足則陰亦足。而或聚濕。濕則恐其滯血。故以白術燥之。此在婦人。則行經暢快。而無 瘕漏下諸虞。在妊娠。則蔭子裕如。而無半産腹痛等弊。故俱可以爲常服之主藥也。至于妊娠、産前、産後。更以血爲根本。尤所宜服。故悉主之。酒飲和服。見前當歸芍藥散注。

  妊娠養胎。白術散主之。

  白術散方 白術 芎 蜀椒(三分去汗) 牡蛎(失分兩)

  上四味。杵爲散。酒服一錢匕、日三服。夜一服。但苦痛加芍藥。心下毒痛。倍加川芎。一心煩吐痛。不能飲食。

  加細辛一兩。半夏大者二十枚。服之後。更以醋漿水服之。若嘔以醋漿水服之。複不解者。小麥汁服之。已後渴者。大麥汁服之。病雖愈。服之不置。(不置即常服)

  白術去濕氣。芎 補血氣。蜀椒束胎氣。牡蛎安逆氣。妊娠不足者之病。不過此四者。故可爲常服之主藥。苦痛者。以胎痛爲苦之謂。胎痛。由于血短而氣張。芍藥斂氣養血。故加之。心下毒痛。因膻中之陰陽。以養胎而自虛。陰虛則拘痛。陽虛則窒痛。芎 爲血中之氣藥。其性高而上浮。能兩補心下之陰陽。故加之。心液短而龍雷之虛火乘之。故煩。膈氣虛寒。失照臨化被之妙。故吐痛而不能飲食。細辛辛溫。蓋溫以祛寒。辛以伏火也。又半夏辛燥而降逆。能助細辛以伏電光之火。故並加之。服後、服醋漿水者。以酸斂降虛熱。恐乍溫之而不受。反助其上衝之虛熱而作嘔也。若服此而嘔不解。是心氣虛。而不能下禦衝氣之所致。與其下斂之而不服。毋甯填上而爲自備之計乎。小麥爲心之谷。煮汁服之。則補上以禦下。故其嘔自已也。已而作渴者。陽氣初複。而津液不足以副之。正心煩之余症也。大麥汁能潤肺而生津液。故繼小麥而爲服耳。病指苦痛及心煩吐嘔等而言。諸病雖愈。藥猶勿置。防其複也。但服藥用酒。是其定引。其醋漿大小麥汁。俱是服藥後另服者。玩本文服藥後。更以醋漿水雲雲。則可見矣。醋漿非苦酒。即米飲所作之酸水也。與下文大小麥汁同用五谷。以各治其髒之義。妊娠陽氣各有盛衰。故胞胎因之而各分寒熱。陽氣盛而胎熱者。譬之三月春晴。天氣下育地中。嘗天虛而地實。于是爲生機過銳以淩太虛。(此指妊娠之熱暈熱嘔而言)爲燠熱。

  (此指因胎而發表熱)爲雨露不敷而幹旱。(此言血不足以養胎而作心煩熱渴之惡阻)爲水泉下涸等害。(指小水因熱而不利者)此有故而病。則宜甘涼苦寒。如七條之歸母苦參丸。八條之葵子茯苓散。五條之當歸芍藥散等劑。即或無病。亦宜常服九條之當歸散。其覆之以春雲。潤之以涼雨。節天地姑恤之過愛。所以留長養萬物之序也。陽氣衰而胎寒者。譬之三春陰冷。陽光薄于下交。則地中之陰翳。冒春而上占陽位。于是爲生氣不抱根株。(指漏下)爲冰判欲。凍(指子藏如扇)爲崩芽重萎。(指半産)爲岚霧上塞清虛。(指吐痛不欲食)此有故而病。則宜甘溫辛溫。如二條之桂苓丸。三條之附子湯。四條之膠艾湯。六條之幹姜人參半夏丸等劑。即或無病。亦宜服本條之白術散勿置。其被之以陽和。滋之以熱雨。轉天地離火之明夷。只在此呵噓胎息之微也。然婦人妊娠。得坤地之化。嘗陰多而陽少。故本篇諸條。用溫者。十居其七。而用清者。十居其三。如來言浩劫不殺生。其仲景之謂乎。

  婦人傷胎。懷身腹滿。不得小便。從腰以下重。如有水氣狀。懷身七月。太陰當養不養。此心氣實。當刺瀉勞宮及關元。小便微利。則愈。

  傷胎。婦人受傷于胎也。即下文腹滿等之義。肺氣自縮。不能展舒。而下逼胎氣。則胎氣上肆。故腹滿。又肺氣自縮。而不管呵噓傳送。故不得小便。且肺氣自縮。而失上提下摯之用。故腰以下重也。然三者。大似水病。以不得小便。似有水之根。而腹滿腰重。似有水之症。故曰如有水狀。而實非水者。蓋懷身至七月。胎中外長皮毛。內鼓呼吸之候。正母以太陰肺經之氣血。與胞中之肺髒感通相養者也。今其所以失下逼傳送。及提挈之用。而不養胎者。以心火氣實。上克肺金。俾肺金清肅之氣。畏縮而不布之道也。夫心爲髒。髒不可瀉。手厥陰心包爲之腑。掌心勞宮。是其經之井穴。刺以瀉之。則瀉經以及腑。瀉腑以及髒。而心氣上平矣。又心之經脈。與小腸爲表裏。任脈部中。臍下、同身寸之三寸。爲關元穴。爲小腸之募也。關元與水分逼近。而司分理水道者。刺以瀉之。則小便微利。此又瀉表以及裏。而心氣平于下矣。心火克金之氣平。令肺氣下展。故以上三症自愈。以其原非有水。注意在瀉火。而不在瀉水。故但曰小便微利耳。此亦陽氣盛而胎熱者之治例也。

  關元穴。千金言婦人刺之。主無子。又雲妊娠刺之。則落胎。此就陽虛者而言也。蓋關元又與氣海逼近。陽氣虛。而又刺瀉之。則關元氣海益寒。而成地寒不谷。花寒不果之禍。其無子落胎。宜矣。若陽實而刺瀉之。則適得其平。而複何患哉。此醫貴智能圓通之士也。

  婦人産後病脈證治第二十一

  問曰。新産婦人。有三病。一者病痙。二者病郁冒。三者、大便難。何謂也。師曰。新産血虛。多汗出。喜中風。故令病痙。亡血複汗。寒多。故令郁冒。亡津液胃燥。故大便難。

  新産婦人有三病四句。當是古醫經之文。仲景設爲問答。以明其病因耳。何謂也者。即何因而病痙。病郁冒。

  大便難乎。下文三段。正答問詞。而曰新産婦人有三病。明非産前之宿病。因新産以虛其血。則陰不戀陽。而陽且逼陰。故多汗出。肝藏血主筋脈。且屬風木。血虛風動。喜引同類。則喜中風。風入而筋脈勁急。故令病痙。

  寒滯爲郁。風升則冒。郁冒之因于亡血複汗。與中風同。第亡血較血虛爲重。寒多亦風中所帶之寒。若中風而寒多于風者。故令郁冒。津液統于胃。血虛汗出。津液大傷。因上源既涸。下流自幹。則胃燥而腸亦枯。故大便難。約此三病。總因血虛。惟新産婦人其血驟虛者。故有此三病。

  産婦郁冒。其脈微弱。不能食。大便反堅。但頭汗出。所以然者。血虛而厥。厥而必冒。冒家欲解。必大汗出。以血虛下厥。孤陽上升。故頭汗出。所以産婦喜汗出者。亡陰血虛。陽氣獨盛。故當汗出。陰陽乃複。大便堅不能食者。小柴胡湯主之。病解能食。七八日更發熱者。此爲胃實。大承氣湯主之。

  此申言郁冒之脈症。及冒之所以不解。與解後諸症。定其所主之方也。産婦郁冒。與平人不同。且郁冒之脈。

  或大且強。今不大而微。不強而弱。適合産婦平脈。尚未至正敗無權。邪入爲主也。冒則胃逆。故不能食。郁則脾陷。其便易溏。以血虛津傷而胃燥。故大便反堅。血虛于下。氣盛于上。爲陰不平陽不閉。故但頭汗出。所以然者。血本陰而涵陽。血虛而陽反內陷故厥。厥者。手足逆冷也。氣本陽而育陰。汗出。而陰隨外越故冒。冒者。

  心神蒙昧也。幸脈見微弱。邪未奪正。當攻補兩難之際。勿妄治之。俟其氣過血還。陰陽複通。因氣過不升動其血。則血還而送泄其氣。故得汗而冒解。此郁冒之始于厥。而終于汗之道也。症中但頭汗出。大似可下之候。而實非者。以新産血虛。則下寒而下厥。孤陽失附。則上熱而上蒸。故頭汗耳。若誤認而早下之則危矣。至郁冒之不解于頭汗。而必解于通身之汗者。因産婦亡血。而血乍虛。則陽氣自長而孤盛。故冒于外。陰虛。故不能送之外泄。而尚自郁滯也。夫汗自出者。是陰生而陽泄。故陰陽複得其平矣。若郁冒既解。所有便堅、嘔不能食二症。當先主小柴。以解其 熱上衝之氣。令嘔止能食。至七八日更發熱者。是確于七八日之中。積其所食者。而爲胃實外蒸之所致。然後可直任大承下之。而無所顧慮矣。

  産後腹中 痛。當歸生姜羊肉湯主之。並治腹中寒疝。虛勞不足。(歸姜羊肉湯別見)

  此氣空血虛之 痛也。氣空則胞胎新下。而腸胃一時未得安妥。故作餒痛。血虛則絡脈幹縮。故作吊痛。當歸苦溫以補血。生姜、羊肉。辛溫甘溫以補氣。使陽氣勻滿。而陰血滋潤。故可爲止痛之主藥也。又溫上者。能化下寒。補上者能固下脫。故並治寒疝之上犯腹中。虛勞之下滑精汁者也。

  産後。腹痛煩滿。不得臥。枳實芍藥散主之。

  枳實芍藥散方 枳實(燒令黑勿太過) 芍藥(各等分)

  上二味。杵爲散。服方寸匕。日三服。並主癰膿。以麥粥下之。

  此腹中之血暴虛。而客氣挽留血分之症治也。腹爲陰。腹中之血分。爲陰中之陰。乘其虛而客氣留于空處。

  故痛滿也。痛則陽氣不能內伏。滿則息道艱于下引。故不得臥也。枳實善破留氣。燒黑則入陰分而破血中之滯。又得走血之芍藥以領之。則直入陰血中而無可挪移。故主之。麥粥當是小麥。以小麥爲心谷。既與血虛者相宜。且並治其症中之煩故也。癰膿亦系客氣留滯于血分之所成。故並主之。但在經絡者。或可加麻桂之類以外引之。歸芎之類以散行之耶。蓋主之之義。特以此爲主。而原與人以增減之謂也。

  師曰。産後腹痛。法當主枳實芍藥散。假令不愈者。此爲腹中有幹血著臍下。宜下瘀血湯主之。亦主經水不利。

  下瘀血湯方 大黃(三兩) 桃仁(三十枚) 蟲(二十枚熬去足)

  上三味。末之。煉蜜和爲四丸。以酒一升。煎一丸取八合。頓服之。瘀血下如豚肝。

  産後腹痛。止留氣瘀血兩因。服枳芍散不愈。則非留氣。而爲瘀血之痛可知。故宜下瘀湯。以下其瘀矣。以氣重破血之桃仁。合性走縫絡而行血之 蟲。則直達瘀血之所。然後君以氣味俱重。而善于攻血之大黃。逐而下之。酒煎頓服。取其性行而並力也。經水不利者。非由十二經脈。其滲灌血室之細絡。爲 病所阻。即血室之下通貼脊腰俞等之細絡。爲幹血所瘀。故亦可主此。則瘀去而經自利矣。

  産後七八日。無太陽症。少腹堅滿。此惡露不盡。不大便。煩躁發熱。切脈微實。再倍發熱。日晡時煩躁者。不食。

  食則谵語。至夜則愈。宜大承氣湯主之熱在裏。結在膀胱也。

  前第二條。申言郁冒。後文七八兩條。申言喜中風之治例。蓋所以防其 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續續數十日不解。頭微痛。惡寒。時時有熱。心下悶。幹嘔。汗出雖久。陽旦湯症續在耳。可與陽旦湯。

  産後多汗中風。致成 病者常也。然亦有平日津液不甚虛。故但病風而不成 者。數十日不解。即下文頭痛惡寒。及有熱汗出等候。陽旦之本症也。心下悶幹嘔。胃氣虛寒痞塞之應。陽旦之兼症也。言雖隔數十日之久。風因尚在。仍可與陽旦湯。名義解見傷寒論。但有心下悶。及幹嘔之兼症。當于原湯加姜半爲合。曰可與陽旦。以文例推之。其減半之輕劑。以薄發之耶。觀于數十日不解。猶與此湯。則初續風。及續風而病 者。

  俱不外此湯可見矣。

  産後。中風發熱。面正赤。喘而頭痛。竹葉湯主之。

  竹葉湯方竹葉(一把) 人參(一兩) 附子(一枚炮) 桂枝(一兩) 葛根(三兩) 防風(一兩) 桔梗(一兩) 甘草(一兩) 生姜(五兩) 大棗(十五枚)

  上十味。以水一鬥。煮取二升半。分溫三服。溫覆使汗出。頸項強。用大附子一枚。破之如豆大煎藥。揚去沫。嘔者。加半夏半升洗。

  此條之中風。與前條不同。前條爲風邪單在太陽經表。其陽明胃腑。雖自虛寒。而風邪未經傳入之候。故主陽旦本湯。以解太陽之風。而愚謂加姜半以溫降之。而悶嘔並愈者是也。此條之中風。因其人之陽氣。本自虛寒。故風從太陽中入。即乘虛而傳陽明之經腑。且聚有水氣在胃。而太陽尚未罷之候也。太陽未罷。故頭痛不止。胃腑受陽邪而化虛熱。面爲陽明之應。故正赤。水氣聚于胃而上熏。肺性惡濕而其竅不利。故喘。兩陽之邪。以陽虛而不推之出表。故發熱也。諸症會心了了。則湯意之一絲不紊者自見矣。本湯中之葛根、桂枝、甘草、姜棗。即陽明經之葛根湯。葛根湯意。原所以借胃中之水氣。行爲解肌之汗。而不傷胃液者。故以之爲主。胃中屬虛熱。非苦寒所宜。故但君清涼之竹葉。以輕散之。陽氣虛寒。不能送邪出表。故兩用參、附以溫補之。風邪水氣。兩相怫郁。故加桔梗、以開提之。産後既虛。又溫覆以取汗。恐去風而複爲風所襲。故加防風、以固密之。頸項強者。爲陽氣之柔者不能養筋。故易大附子而助其兼力也。其曰用者。蓋以大附換本方之小者。而非另加之謂。揚去沫者。附性上行。而沫尤甚。揚之去沫。欲亂其上行之性。而並防其助面赤而致嘔也。半夏降逆。故于嘔者加之。首條明列産婦三病。郁冒便難。已詳二條六條。至七八兩條。明言中風而全不及 。以 病之症治。詳本門故耶。

  婦人乳中虛。煩亂咳逆。安中益氣。竹皮大丸主之。

  竹皮大丸方 生竹茹(二分) 白薇(一分) 桂枝(一分) 石膏(二分) 甘草(七分)

  上五味。末之。棗肉和丸彈子大。以飲服一丸。日三夜二服。有熱者。倍白薇。煩喘者。加柏實一分。

  婦人乳。謂當兒乳食時也。中虛。指胃脘中之陰津陽氣而言。乳從胃腑之陰津。上浮脘中之絡脈。而注于乳房者。吸乳則精汁奔赴之。而陽熱獨盛。故脘中一時枯澀而煩亂。又吸乳則膈氣亦虛。而下氣乘之。故咳逆也。此非新産之症。亦非産後之重症。凡陽氣素盛之婦人。産後二三月。及歲余中。常有之候。但于兒乳時。每當奶陣經流。心中如焦渴而慌慌者。即其初候也。以甘寒辛涼之味。濟陰以抑陽。則安中而煩亂可除。以辛溫甘平之品。補上以禦下。則益氣而咳逆可止。此竹皮大丸之所以獨任也。嘗觀竹生幹山。貫四時而青翠不衰。薇根長細。曆久遠而柔軟可屈。則其自多精汁。而善滋陽液者可見。又何止甘寒苦寒。而僅能降氣伏熱耶。與辛涼之石膏爲偶。則微雨輕風。滋幹解熱。而得清和之化矣。非安中而何。桂枝辛溫。而具生陽之性。

  得甘浮之甘草。重用至七倍。而上托之。則所益者。在上中之氣。譬之旭日照臨。而陰氛之氣不得上犯。複何咳逆之有哉。此益氣之義也。棗肉爲丸。即重用甘草之義。蓋取浮諸藥以補上治上。故知所謂中虛者。指胃脘之上穿胸膈而言也。丸大如彈子。而以飲嚼服者。取其易發。而且使渣質少停也。一丸而日夜五服者。又取其緩滋。而並令藥力之無間也。白薇微苦而寒。苦能泄熱。寒能解熱。故有熱者倍二分。柏枝淩冬指西。不畏霜雪。得木氣之正。其西指者。受金氣之吸引也。花于三月。實于九月。柏實、更得金木之精。其味甘平。甘能緩中。平可降逆。故中虛而煩肺逆而喘者、加一分。古份、作分。原方當作十三份。如倍白薇。加柏實。則十五份矣。

  産後下利虛極。白頭翁加甘草阿膠湯主之。

  白頭翁加甘草阿膠湯方白頭翁(二兩) 秦皮(三兩) 黃連(三兩) 黃柏(三兩) 甘草(二兩) 阿膠(二兩)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內膠令消盡。分溫三服。

  此肝血失藏。肝陽妄泄之症也。産後血虛。大盒飯堅因便堅而結熱于大腸。以致熱極而旁流。是猶其標也。

  夫人身之血。藏于肝。肝泌膽汁。下灌二腸。所以大便通調。不堅亦不利也。今産後血虛。肝無藏血。而肝陽急躁之氣。仍從膽管走注二腸。成爲腹痛。裏急。後重。欲下不能。不下不得之下利。本屬血虛之産婦。乘以下利努撐。更傷其氣。虛極者。血虛而氣極也。仲景一眼觑定本症之由于血虛肝旺。直任白頭翁加甘草阿膠湯。

  白頭翁方。注已見傷寒厥陰下利。加甘草阿膠者。緩中以補血也。主之者。可加減。而不能挪移。如下利赤多。

  加當歸。白多。加白芍。氣滯溲少。加枳實、車前。在司診者之臨時斟酌耳。

  婦人雜病脈證並治第二十二

  婦人中風。七八日。續得寒熱。發作有時。經水適斷。此爲熱入血室。其血必結。故使如瘧狀。發作有時。小柴胡湯主之。

  婦人中風。其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與男子同。第病已七八日。寒熱去而續來。且發作有時。非複風邪之寒熱矣。當病經來。因病適斷。以致應去未去之血。結于營分。與瘧邪伏于募原。衛氣會之而不行。相爭爲寒熱者。

  正同。故使如瘧狀。發作有時也。治宜和解。故主小柴。如熱結血甚。可加丹皮、丹參。以泄熱行血乎。

  婦人傷寒發熱。經水適來。晝日明了。暮則谵語。如見鬼狀者。此爲熱入血室。治之。無犯胃氣及上二焦。必自愈。

  婦人傷寒。其證亦同。第病時經水適來。血室虛而邪入之。且婦人之營衛營運。暮升而晝降。當暮升之時。挾熱邪而上擾神明。故輕則谵語。重則如見鬼狀。仲景斷爲熱入血室。恐後人誤認爲陽明胃熱。故治之。無犯胃氣。及上二焦。爲戒。

  婦人中風。發熱惡寒。經水適來。得之七八日。熱除脈遲。身涼和。胸脅滿。如結胸狀。谵語者。此爲熱入血室也。

  當刺期門。隨其實而瀉之。

  發熱惡寒。爲中風原有之證。若婦人中風。經水適來。得之七八日。熱除脈遲。身涼和。是表裏俱解。何複胸腹滿如結胸狀。且谵語乎。要知七八日前。發寒熱時。經水適來。以其血室動、而熱入之。夫血。資生于胃。藏于肝。

  胸。脅爲肝胃之部。血虛而邪隨實于其處。雖狀如結胸。不得用大小陷胸。但當刺期門以瀉之。

  陽明病。下血谵語者。此爲熱入血室。但頭汗出。當刺期門。隨其實而瀉之。 然汗出則愈。

  前三條。與傷寒論少陽篇。第十八、十九、二十條相同。注雖已見。因有未盡余義。故申釋之。本條。亦與陽明篇。

  第三十六條相同。其精義已詳于該條下。故不贅。若夫宜刺宜小柴之別。以經水適來者宜刺。經水適斷者宜小柴。以經水適來。則但有熱入。而未嘗結其血室中之血。故血仍來。刺期門以瀉去血室中之熱則愈。經水適斷。則熱入血室。而並結其血。故使經斷。非小柴之解其熱。而並因汗以散其血者。不可也。

  婦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濃樸湯主之。(千金雲咽中帖帖如有炙肉者即是)

  半夏濃樸湯方 半夏(一升) 濃樸(三兩) 茯苓(四兩) 生姜(五兩) 幹蘇葉(二兩)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分溫四服。日三夜一服。

  婦人心境逼窄。凡憂思憤悶。則氣郁于胸分而不散。故咽中如有炙脔嗳之不得出。咽之不得下者。留氣之上塞橫據。而不降不散之候也。故以降逆之半夏爲君。佐以開郁之濃樸。宣郁之生姜。加滲濕之茯苓。以去郁氣之根據輔。散邪之蘇葉。以去郁氣之勾結。則下降旁散。而留氣無所容矣。

  婦人髒躁。喜悲傷。欲哭。象如神靈所作。數欠伸。甘麥大棗湯主之。

  甘草小麥大棗湯方 甘草(三兩) 小麥(一升) 大棗(十枚)

  上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溫分三服。亦補脾氣。

  髒指心肺而言。髒躁言髒中陽液枯幹。而髒真之氣。嘗不能自立。而有躁急之義。故其心神肺魄。如失援失根據。不可自支。而悲傷欲哭者。煩冤之所致也。如神靈所作。正言無故而悲傷欲哭。如有憑借之象。氣失所根據。

  而時引上下則欠。氣自微長。而時欲外達則伸也。小麥爲心之谷。大棗爲肺之果。又皆甘寒甘溫。而偏滋津液者。得甘草以浮之在上。則正行心肺之間。而神魄優裕。又豈止食甘以緩其躁急乎哉。亦補脾氣。義見首卷補肝下。蓋補心中之火液。既可因母以生子。而補肺中之金液。又可因子以蔭母。故也。補脾。非補脾氣。

  當指脾中之津液。故本湯可與脾約丸爲表裏之劑。

  婦人吐涎沫。醫反下之。心下即痞。當先治其吐涎沫。小青龍湯主之。涎沫止乃治痞。瀉心湯主之。

  水寒之氣上泛。肺受逼而失分布之用。故吐涎沫。是溫之燥之。滲之泄之。始爲正治。乃反欲攻下以去涎沫。

  則誤矣。故不特涎沫不止。而且胃陽以寒下而益虛。故痞氣上塞于心下。此當先治其本病之吐涎沫。小青龍爲發汗利小便之劑。則散水行飲。而涎沫自止。然後主半夏瀉心以治痞。則填膈降逆。而痞亦平矣。此是半夏瀉心。徐忠可注。爲三黃瀉心。誤人無限。

  婦人之病。因虛積冷結氣。爲諸經水斷絕。至有曆年。血寒積結。胞門寒傷。經絡凝堅。在上嘔吐涎唾。久成肺癰。

  形體損分。在中盤結。繞臍寒疝。或兩脅疼痛。與髒相連。或結熱中。痛在關元。脈數無瘡。肌若魚鱗。時著男子。非止女身。在下來多。經候不勻。令陰掣痛。少腹惡寒。或引腰脊。下根氣街。氣衝急痛。膝胫疼煩。奄忽眩冒。狀如厥巅。或有憂慘。悲傷多嗔。此皆帶下。非有鬼神。久則羸瘦。脈虛多寒。三十六病。千變萬端。審脈陰陽。虛實緊弦。

  行其針藥。治危得安。其雖同病。脈各異源。子當辨記。勿謂不然。

  人身心肺間之氣。其先天從命門溫溫之火。曆膂脊而上蒸于胸中。其後天從胃中之精悍。曆脾充肺。而外托于胸中。二者合德。而化爲太和之瑞。充周遍滿于胸膈。外爲經絡衛氣鼓動之根。內司中下二焦溫被之化。且其運血養神。提精禦氣之妙。爲有生之大寶。故曰宗氣。宗氣者。言雖非鼻祖。而實爲宗子之義。猶之後天離火。正位南方。所以繼乾坤。而主化生萬物之權者也。是氣男女同貴。而尤爲婦人之所更重者。雖已補詳虛勞注中。而本條所論諸症。理奧詞古。苟不悉此氣之根源。及其關系處。則必不能讀。即讀亦必不能解也。虛即指此宗氣空淺而言。蓋謂婦人之病。皆因上焦如霧之氣虛餒。則諸氣漸寒。寒久則凡各處俱積冷矣。如下文所謂胞門、經絡、繞臍、兩脅、少腹、腰脊、氣街、膝胫俱是矣。夫氣以充滿溫和。爲流行之本。因虛而積冷。虛則滯結。冷則寒結。故結氣。但虛者氣不運血。冷者氣不溫血。結者氣不行血。三者得一。即能斷經。非至結氣而始不月者。故曰爲諸經水斷絕也。至有曆年。謂宗氣虛至日久。其血寒積結之地。雖不止二者。即此內而胞門寒傷。生機歇絕。外而經絡凝堅。流通無氣。則其經、焉得不斷絕耶。以上爲一段。首四句。言婦人諸病。起于宗氣上虛。成于經水下斷。曆年四句。又推所以經斷之故。蓋胞門之氣。逼近血室。而司經水之總區。

  經絡之血。趨歸血室。而爲經水之原委。故兩揭之耳。損指肌膚瘦削而言。分指肉輪離脫而言。膈陽上虛而衝氣犯之。則嘔吐。又肺既受下寒之窘迫。則津液不布。而涎唾上泛。且肺氣蜷縮而自壅。則生熱而成癰。又必至之勢也。于是肺不能爲脾胃行精悍以及周身。而形體之肌膚。以陰血不榮。而日損其肉輪。以陽氣不充而漸分矣。以上三句爲第二段。就因虛二字而言其症。蓋虛在心肺間之宗氣。故見在上之症者如此。若積冷結氣。盤結在于中焦。則爲繞臍寒疝者一。寒疝詳本門。其或見于臍外兩旁之季脅。疼痛下連肝髒者二。以肝居至陰之下。與寒氣尤爲相召故也。且又有血因結而幹。液因血而竭。而變爲燥熱之症。此亦在中焦。故名熱中。其候則拘急之痛。引于關元。又瘡脈多數。今脈數無瘡。正陰虛火熾之診。且其肌肉粗若魚鱗。

  皆陰不澤陽。水不濟火之候者三也。但此在上在中諸症。雖屬婦人斷經之候居多。然亦時著男子之亡血失精者。非止女身所獨有。又不可不知者也。若因虛而積冷結氣。在于下焦。上虛則不能提挈。故一月再見。

  或一行半月而來多。又上虛則不能傳送。故過期不行。或行而不暢。而爲不勻等病者有之。其積結在下。則爲冷拘陰沁之掣痛。及少腹中惡寒者有之。又或掣痛。後引腰脊。下引氣街。以致氣衝急痛。且下引之甚。至于膝胫疼煩者有之。以膝胫屬腎。疼煩者。腎氣結而腎精竭之應也。至統上虛下冷而合推其症。下冷上犯。

  必爲奄忽眩冒。而一時不知人之狀。如陰陽不相順接之厥。而不得從厥治。如陰迸于上之巅。而不得從巅治者有之。以積冷結氣之上侮虛陽。而非真厥、真巅故也。又陽光上虛。而下陰乘之。譬之愁雲郁霧。呃塞太虛之象。故其神境中。嘗若憂虞慘淡。而不勝悲傷。及煩冤而多嗔怒者有之。夫此厥巅憂慘等候。皆由上虛失提。因而赤白帶下。漸致陽愈虛而陰愈竭之症。非有鬼神憑借。使之若是也。惟此在下來多諸候。始爲婦人之所獨病。而不著男子者矣。然而症則陰虛羸瘦。脈則陽虛多寒。病機變幻。嘗于三十六病之中。千頭萬緒。不可端擬。要不外乎陰陽二氣。司診視者。詳審脈之陰陽。辨其何部正虛。何部邪實。何處脈緊氣寒。何處脈弦氣削。審得在經絡者。則行溫針以通之散之。在胞門、繞臍、兩脅、關元。等處者。則行溫藥以補之益之。便可治危得安而無難。誠以病雖同症。而其致病之源各異。非審脈無以爲辨症、故也。此條爲女科之金針。

  間曰。婦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數十日不止。暮即發熱。少腹裏急。腹滿。手掌煩熱。唇口幹燥。何也。師曰。此病屬帶下。

  何以故。曾經半産。瘀血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其症唇口幹燥。故知之。當以溫經湯主之。

  溫經湯方人參 當歸 芎 芍藥 牡丹皮 阿膠(各二兩) 麥冬(一升去心) 吳茱萸 桂枝(各二兩) 半夏(半升)

  甘草 生姜(各二兩)

  上十二味。以水一鬥。煮取三升。分溫三服。亦主婦人少腹寒。久不受胎。兼取崩中去血。或月水來過多。及至期不來。

  傷寒金匮中。最難理會之文。莫如本條。以問意答意方意。俱似不相承貫故也。蓋問語平鋪。敘症錯雜。覓其所問之頭緒。一難。答則丟開問中下利。劈空斷爲帶下。又忽略問中諸症。獨取唇口幹燥一語。爲確診。而皆不言其所以然之故。如半産血瘀。何以便帶下。帶下又何以便下利之類。又唇口幹燥。亦下利傷陰之兼症。

  何以便斷爲帶下者。二難。至于斷病。則曰少腹瘀血。病屬帶下。是在下焦矣。而診病何以卻在上焦之唇口幹燥。湯名則曰溫經。謂溫經以去瘀血則可。謂溫經而並除帶下。是何理也。又本衣冠文物以唇口幹燥爲的據。

  投以本湯中之吳茱萸姜桂。而不虞其更幹更燥。又何義耶。且問症如彼。主治如此。仲景當日。將置下利不止等候于不問乎。抑治此而愈彼之道。將何奧旨乎。此三難也。何怪乎諸注之不能中其 竅乎哉。不知問意。以婦人年五十所一句。謂天癸已竭。地道不通之時。撇開經血胎産。毫不著想。單重下利一病。而問其是寒是熱耳。故曰下利一症。寒熱異因。各有確症。今數十日不止。大似中焦氣寒。而失分理之司。下焦氣虛。而無關鎖之候。然久利以發熱爲欲止。因陽氣有起伏之機故也。乃暮即發熱而利不止。則又非虛寒可斷矣。

  且少腹裏急而下墜。腹中脹滿而痞塞。又似內有陰寒之據。然手掌煩熱。唇口幹燥。又卻似內有陽熱之符。

  此種下利。其或寒或熱。將何推斷耶。帶下。以妊娠門二條按之。當就漏血之赤帶而言。非指白帶也。瘀血不去。即致帶下。雖詳妊娠漏血注。然與妊娠、之漏血有分別者。以妊娠之血。爲不得入胞胎而下從血室。此處之帶下。又肝血之絡。爲瘀血所阻。而不得入血室。故自下也。答意雖就諸症。層層細推。卻又專從婦人著眼。

  專從婦人之年五十所著眼。而斷出者也。蓋利至數十日。裏急腹滿。俱似寒因。暮即發熱。手掌煩熱。俱似陰虛之熱因。寒熱既不應互見。且唇屬脾。口屬肺。唇口幹燥。熱利爲合。又與數十日不止。及裏急腹滿者。尤不應兼見。故知其平日素有赤帶之病。以致脾肺不滋。故唇口幹燥。血液內竭。故手掌煩熱。暮即發熱。血虛者。

  氣自寒。故利數十日不止。及裏急腹滿也。以其在婦人。故知其瘀血在少腹不去。以其年五十所。故知其非目前之瘀。而爲曾經半産所得之舊病也。然則不當從利爲治。但行其瘀。而使血液歸經。則帶下可除。止其帶而使血液內潤。則暮熱掌熱。及唇口幹燥者亦解。究之血裕氣溫。將並數十日不止之利。及裏急腹滿者。

  可不治而自愈矣。名之曰溫經湯者。血氣得寒則凝。得溫則暢也。以辛溫之姜桂爲主。而以善降之半夏。善斂之芍藥佐之。則溫下而適所以去下焦之瘀也。因瘀而肝血阻于血室之絡。以致血不得由血室而外達上供。故下陷而帶下。漸成煩熱幹燥之候。故以芎麥之上滋者。補上焦之血。膠歸之下滋者。補下焦之血。而以善行陰陽之丹皮。分走而各注之。所以治暮熱掌熱。唇口幹燥等候也。又血虛氣寒而至于下利。究當責之陽明之腑。故用苦溫之茱萸。甘溫之人參。而托以守中之甘草。則胃腑之陰陽起複。譬之大地春融冰消雪化。田疇氣暖。冰脫濕幹之象。將瘀去而利亦自止矣。婦人少腹寒而不受胎。雖無血瘀。而此湯能溫中以溫下。故亦主之。崩中去血。是非期而暴下。月水過多。指至期而大下。皆中寒失提。下寒失守之候。故兼取諸此也。至期不來。又中虛而精悍不生。下虛而氣血自短所致。故亦取之耳。婦人之月水。名之曰經血者。

  以其由十二經脈盈滿之氣。從月光之虧損。而瀉下之義也。但其源委。則有兩路。從胃腑發精之根。曆脾肺肝腎。以及于心。凡經過之髒腑。各私取以自潤其經脈者。一也。又肝爲血髒。髒中之余血。由肝絡而內從血室。以外達經絡。與各髒腑所榮經脈之血會成一片者。又一也。此如潮起之象。其少火生氣。潛滋暗長。至三十日。則經脈外滿。而不受兩血之注。遂使外氣平而內氣不長。且外盛者具反注之勢。故氣伏潮落。而十二經脈之血。阖歸血室。而下爲月水矣。此系血瘀少腹之肝絡。肝髒內血。欲由血室而外達以養經。因絡阻而不得通過血室。故無期而帶下。我故曰。與妊娠漏血有別。又曰。使血液歸經者此也。

  帶下。經水不利。少腹滿痛。經一月再見者。土瓜根散主之。

  土瓜根散方 土瓜根 桂枝 芍藥 蟲(各三分)

  上四味。杵爲散。每服方寸匕。日三服。陰 腫亦主之。

  此即上條之初症也。帶下、亦指赤帶。詳已見。經水不利。因經脈之血。止有脾胃一路上供。而肝髒之血。陸續漏下。以致經脈之氣血虧淺。故至期之經水不暢利也。少腹滿痛者。血瘀氣滯之應也。經一月再見。又承帶下而言。蓋謂帶下一症。又致各經經氣上虛。因而不能包護。以至一月再見者。二者耽延日久。俱成上條利下等症。故宜即主此以愈之。無使漸成溫經湯之候也。芍藥、下引而入血分。 蟲、陰性而行血結。桂枝、辛以散之。溫以行之。合三味而去瘀之功用全矣。土瓜根、爲蔓引之本。其性上行。蓋蔓引則走經脈。上行則托住肝髒之血。而使上充十二經脈之義也。以其爲上條之初症。陰血未傷。故于溫經湯。則少用歸芎膠麥。陽氣未寒。故于溫經湯又少用參姜吳茱萸者。此也。夫瘀去而肝血得從血室以歸經脈。故帶下除。而少腹之滿痛亦止。經脈氣充。而下伏于血室者有勢。故經水自利。又血上滋而氣自裕。則包護有力而尤能提挈。故一月再見者亦愈矣。血下瘀、則陰 。氣下郁、則陰腫。本方爲行血提氣之藥。故亦主之。

  寸口脈弦而大。弦則爲減。大則爲芤。減則爲寒。芤則爲虛。寒虛相抟。此名曰革。婦人則半産漏下。旋複花湯主之。

  旋複花湯方 旋複花(三兩) 蔥(十四莖) 新绛(少許)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頓服之。

  文義脈象。注見血門。婦人半産漏下。以上虛失提。外虛失裹之所致。蔥性辛溫。而先降後升。爲下通腎陽以外達之品。故白通湯之用之者。蓋取諸此也。旋複花用至三兩。而且以之名湯。其意有二。夫上虛者必有陰氣乘之。旋複能降逆陰。以爲升陽之地者。一也。又取並力下趨蔥性。以溫腎陽者。二也。淺紅曰绛。新绛者。新所染之绛色也。以繭絲口吐。其性上行。而紅花所染之绛。又從其色而上入心膈之義。明系一小腎氣丸。

  蓋以辛熱多氣之蔥莖。代桂附。以收降之旋複。代地黃、山萸。以上行心膈之新绛。代丹皮。則其先資下降。而徐引上升。以補益其宗氣。俾上提外裹者有力。而半産漏下自止矣。然本方、不過救急之劫棋。若求穩著。畢竟以建中、腎氣湯丸。爲的當而無弊。千載以後。自有高明者以余言爲不謬。又豈止仲景在天之靈。默爲之首肯乎哉。

  婦人陷經。漏下黑不解。膠姜湯主之。(方缺。又林億曰。臣億等校諸本無膠姜湯方。想是妊娠中之膠艾湯。細按膠艾湯方意。與本條之症逼對。或姜字爲艾字之訛耶。今從之。)

  婦人陷經。與妊娠胞阻同義。蓋婦人少腹。積有死血。使肝血不由血室以養經。而漏下者曰帶下。若少腹並無瘀血阻塞。但其肝髒中。氣虛而不能上蒸。血虛而不能上蔭。其血剛至血室。而中路陷脫。故曰陷經。與胞阻之無瘀阻滯。其氣血因虛而自漏者同。故曰與妊娠胞阻同義也。血虛者。氣自寒。而血又因寒而其色慘黑。寒久則黑如豆汁矣。症與妊娠之胞阻同。故其主膠艾湯亦一也。湯意詳胞阻下。但于胞阻。則補血溫氣以養胎。此則補血溫氣以養經爲異耳。即以膠姜湯而論。據愚鄙之見。未始不與陷經之候相對。但疑尚有當歸、芍藥、桂枝、丹皮四味。蓋以阿膠之皮性。善于包裹提挈者爲主。而佐以苦溫之當歸。所以溫補血虛也。以生姜之根性。善于升浮旁達者爲主。而佐以辛溫之桂枝。所以溫補氣寒也。然後以芍藥。引之入肝。以丹皮。通之出脈。則陷經漏黑。當解于溫補升行之內。有識者。或不以爲好事而 妄乎。

  婦人少腹滿如敦狀。小便微難而不渴。生後者。此爲水與血結在血室也。大黃甘遂湯主之。

  大黃甘遂湯方 大黃(四兩) 甘遂(二兩) 阿膠(二兩)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頓服之。血當下。

  敦者。上小下大之象。婦人少腹如敦狀。先就外症而言。然實包藏諸症在內。以胎氣水積、血結。俱能作此狀故也。曰小便難。則積有水氣。可知。曰微難。則小便尚見。而積水不多又可知。若使渴而微難。則出少不勝入多。猶得斷爲純是水氣。而又不渴。則其如敦狀者。非全水者更可知。又少腹滿大。小便微難而不渴。頗似胎氣。今且是生産之後。則既非全是水。又不必疑爲胎。而與水共結爲如敦狀者。非生後之瘀血而何哉。則破結血之大黃。與逐水飲之甘遂。可直任而無疑矣。但生後血虛。攻其積水結血。恐致傷陰之弊。故以養血之阿膠佐之者。蓋血短則留連外飲。是補血亦所以替去其水。生新則推出死血。是補血又所以逐去其瘀之義也。五句惟二十九字。文法則八面玲珑。診法則千層透辟。西漢以後醫書。烏足以語此哉。

  婦人經水不利下。抵當湯主之。亦治男子膀胱滿急有瘀血者。(愚按全經各條下。並無此小字添注之例。其後人之蛇足耶。)

  抵當湯方 虻蟲(三十枚熬去翅足) 水蛭(二十個熬) 桃仁(二十個去皮尖) 大黃(三兩酒浸)

  上四味。爲末。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

  此亦血瘀內絡。以致行血之氣。力綿勢緩。故經水不利下也。但比前條諸症。多上中二焦之瘀。如膻中及脾胃之孫絡。或因曾經咯血。或因飲食大飽。以及形寒飲冷等類。皆能令絡中血瘀。血瘀則氣滯。而經水不利。

  故用本天親上之虻蟲。本地親下之水蛭。各引入死血之絡。然後以桃仁破而動之。大黃逐而下之。觀大黃之用酒浸。行血之外。蓋又取浮緩其性。而使之從上下掃者居多。我故曰。比前條多上中二焦之瘀者此也。

  然爲壯人之初症。又不可不知。壯人。故直任峻藥。初症。故血未虛而全不補血也。

  婦人經水閉。不利。髒堅癖不止。中有幹血。下白物。礬石丸主之。

  礬石丸方 礬石(三分燒) 杏仁(一分)

  上二味。末之。煉蜜爲丸如棗核大。五內中。劇者。再納之。

  髒指陰庭而言。即方後納髒中者是也。堅者陰髒中之肉。因氣郁血滯而堅硬之謂。堅癖者。堅久而欲爲痼疾。即腸癖之義也。白物。非謂白帶白淫之類。殆指形如粉渣而白。濕熱之所化也。蓋白帶白淫。下從帶脈及腎中。其源遠而象如精汁。此則從陰庭之堅癖處而下。其源近而微幹色白。如積垢。故曰白物耳。經水閉不行。乃本條領語。髒堅癖以下。方是正文。蓋謂經水閉而不行。或行而不利。其或爲血瘀。或爲虛寒。或止下焦。

  或兼上部。已各有專方正治矣。然又有一種因經閉不行。而兼致外症者。則除正病正治外。而其外症。又不可不知外治也。比如經閉不利。則氣血沈滯。從絡脈而下注陰髒之肉內。遂成堅硬之癖疾。久久不止。則沈滯之血。幹于堅癖中。于是氣血郁而生熱。熱則生濕。濕熱交蒸。則下垢膩之白物。礬石氣寒味酸而性燥。寒則清火而解熱。酸則消堅而散血。燥則拔幹而去濕。故用之爲君。佐利氣之杏仁者。所以並散其沈滯之氣也。又諸症下在陰內。爲服藥之所未易到者。何似丸如棗核。納髒中而以外治治之爲甚便也。諸注支離混淆。不得 竅。

  婦人六十二種風。及腹中血氣刺痛。紅藍花酒主之。

  紅藍花酒方 紅藍花(一兩)

  上一味。以酒一大升。煎減半。頓服一半。未止再服。

  婦人舊血行得暢。則新血生得滿。而氣因于血。故氣亦爲之溫暖。充周而無病。若舊血遲滯。則生新之機自鈍。而氣血俱虛矣。血虛。則偏于幹熱而動生內風。血虛而氣虛。則疏于衛外、而易感外風。此六十二種風因之所自來也。又腹中血虛。則失于滋潤。而絡脈幹痛。氣虛。則失于流貫而絡脈拘痛。此腹中刺痛之所自來也。紅藍花活血行氣。得溫浮蒸被之酒性以充之。則氣行血暢。而解內外之風邪。除腹中之刺痛也宜矣。

  婦人腹中諸疾痛。當歸芍藥散主之。(方見妊娠)

  婦人腹中諸疾痛。惟真陰虧損。而留連外水二者而已。蓋真陰虛。則內絡急痛。外水積。則內絡窒痛。當歸芍藥散。能補血行飲。故主之。方義。詳妊娠腹中 痛下。

  婦人腹中痛。小建中湯主之。(方別見)

  上條爲中下二焦。陰血不足之痛。此條爲上中二焦。陽氣不足之痛。蓋天氣寒。則不能照耀。故腹中作陰沁之痛。天氣虛。則不能傳送。而作積聚之痛。小建中湯。溫膈而並填其氣。膈氣上溫。則陽熱下噓。而陰沁之痛可除。膈氣上裕。則鼓弩下逼。而積聚之痛亦愈。故主之。湯義別詳。

  問曰。婦人病。飲食如故。煩熱不得臥。而反根據息者何也。師曰。此名轉胞。不得溺也。以胞系了戾。故致此病。

  但利小便則愈。宜腎氣丸主之。(方見虛勞)

  此條。明言不得溺爲本病。因而轉胞。又因轉胞而致煩熱不臥。以及倚息。此屬易解。但其所以不得溺。及所以不用他藥利小便。而獨主腎氣丸者。解得透徹。則略無障礙矣。蓋腎中先天之氣。從貼脊之後道。上熏膈中。與飲食所生之悍氣。從肺而上貯胸中者相會。則先天後天混合。而成在上之宗氣。此氣充滿。則呵噓蒸被。而水道流行。今腎中鮮上熏之妙。而膈氣空淺。則水行自緩。緩則氣愈滯而不得溺。不得溺。則膀胱滿而擁起胞胎。令胞系松寬而微轉。故曰轉胞。夫膀胱之氣。與胞胎之氣。兩皆上轉。則氣宇扁窄。其煩熱不得臥。

  及倚坐以息也宜矣。于何知之。于飲食如故。故知上中二焦。及前行之後天氣道中無病。而爲先天之腎氣虛微。因致胸中失傳送之候也。了戾者。釘鈎挂物。系松而搖拽旋紐之象。腎氣丸中。茯澤滲泄以利水。山藥培土以利水。則膀胱淺軟。而胞胎已有下弛之地。且得地黃、山萸。將桂附彈壓。下入肝腎。而令丹皮。直從貼脊而上引之。俾胸中氤氲之氣下逼。則胞胎複安其位。而其系因直而自正。又何煩熱不得臥。及倚息之患耶。此仲景不以他藥利水。而獨主腎氣丸之精意。安得有心人。而與之共剔長沙之燈火哉。

  婦人陰寒。溫中坐藥。蛇床子散主之。

  蛇床子散方 蛇床子仁。

  上一味。末之。以白粉少許。和令相得。丸如棗大。綿裹內之。自然溫。

  陰寒。亦指陰庭之寒冷而言。俗解作子宮寒。非。以坐藥外治。不能溫子宮故也。坐藥者。納之而坐。非一時取效之謂。故方後曰綿裹者。恐其坐久致化之義也。凡婦人一切納藥、坐藥、洗藥。俱與深遠之髒腑無幹。而爲外症。外症而治以內藥。既失之迂。而且虞髒腑之喜惡不齊。先爲藥病也。故外症皆從外治之例。本草稱蛇虺喜臥其下。故有蛇床虺床之名。則其性之溫暖可知。又味辛而甘。夫辛甘主散。則其溫暖之性。爲能橫施旁達又可知。用爲坐藥。而陰寒自溫可必也。客有素讀仲景之書。而難予者曰。陰非獨寒。必子宮上冷而後下陰戶者。本衣冠文物主坐藥。而子謂但溫陰庭。而非子宮之藥。毋乃所見之偏且執耶。余曰。是非客所知也。

  夫金匮一書。分門立論。其就症列方者。大似玉碎珠零。金星寶片。殊無可貴。是在靈機無礙者。會其全神。譬之重漆圍屏。鉗鑲鬥縫。則異彩奇光。照耀堂奧。而成玻璃世界。客之所見者。屑末而已矣。烏足以知此哉。誠如客言。彼子宮之寒在先天者。腎氣丸不具在乎。在後天者。理中丸不具在乎。何妨以內藥先溫其本。而後以外藥兼治其標耶。且雲坐藥可上溫子宮。則亦將以漱口不下咽者。能愈中焦疾苦乎。客失笑而語塞。

  少陰脈滑而數者。陰中即生瘡。陰中蝕瘡爛者。野狼牙湯洗之。

  野狼牙湯方 野狼牙(三兩)

  上一味。以水四升。煮取半升。以綿纏筋如繭。浸湯瀝陰中。日四遍。

  滑爲濕。數爲熱。少陰之下竟下。爲陰庭之應。其脈濕熱交見。故知其爲陰中生瘡矣。陰中蝕瘡句。勿作上文之複語。蓋上兩句是言診法。亦是言其初症。下二句言瘡久而濕熱浸淫。以致蟲生之治法也。野狼牙味苦性寒。以寒能勝熱。苦能燥濕。而尤能殺蟲。故主此以洗之耳。

  胃氣下泄。陰吹而正失。此谷氣之實也。膏發煎導之。(方見黃膽)

  從前陰失氣。故曰陰吹。從後陰失氣。爲大腸之正路。故曰正喧。蓋謂胃中之氣下泄。以致由前陰之間道吹出。又由後陰之正道喧響者。此因胃能受谷。脾能消谷。但因大腸液燥而便結。以致谷氣實。大腸正路喧傳之而不足。又從小腸之岔路。而氣與水化俱迸也。夫實則失氣。是非令其大便流通。俾谷氣下平不可。然若投以攻下之劑。是責脾胃之無辜。必至反不能食而 脹矣。故以滑腸胃之豬膏。滋血液之亂發。熬以爲煎。

  則幹結得之而潤下。將谷氣平。而正喧者亦自止。複何陰吹之有哉。錢塘李氏。謂正喧即陰吹之喧響。

  李徐氏。改本文正喧爲正結。皆失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