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一精通剑术者,名曰胜轩。府上有大鼠,白昼亦横行无忌。主人紧闭其室,放家猫捕之。然此鼠毫无惧色,迎面扑咬;猫放声惨叫,仓皇而逃。如此景象,怎生得了?主人乃搜邻近悍猫多只,放入室内。此鼠闲踞居室之隅,蓦见悍猫,但纵身扑上厮咬。其势猛烈,令众猫皆畏缩不前。主人大怒。自提木刀入其室,于后掩杀之。此鼠避开木刀,竟自眼前跃过。木刀击破拉门、隔扇,而鼠跳至半空,安然无恙。其速疾如电光,时而迎面扑击主人,虎虎欲咬之。胜轩大汗如注,无可如何,乃唤仆至,曰:“据闻去此六七里,有悍猫凶猛异常,无与伦比,速借其返。”
仆携猫返。待见那猫,形颇笨拙,毫无敏捷之状。无奈,唯有一试。遂微开门缝放入,岂料那鼠惶惧之至,竟动弹不得;那猫若无其事,缓步近前,捕而食之。
是夜,群猫聚于胜轩府中,将老猫奉于上座,皆跪于前,恭敬道:“吾等习艺多年,专练此道,莫说一鼠,即令鼬獭之类,亦爪到擒来。不意竟有此等强鼠,不知尊驾凭借何术轻取?望公不吝赐教,传神技于吾辈。”
老猫笑曰:“众位过谦矣。尔等诚已功底匪浅,然唯因不谙正道之理法,故遇意外而败北。老朽愿领略各位之修行并绝技。”
众猫中一强健之黑猫上前一步,曰:“吾生于捕鼠世家,刻意于此道,自幼演练轻功、快功,越七尺屏风,钻弹丸孔洞,已抵炉火纯青之境。纵令错睡之时,亦可明察秋毫。陡然跃起,虽上窜于梁上之鼠,亦无一逃生。今意外遇此强悍之辈,竟遭此败迹,实为终生大辱。”
老猫曰:“汝之修炼,推重动作,故难纠唯取目标之偏。古来教动作,须先明其道理,虽动作简便,而至理内含。后人则扬弃其理,极尽功夫,不以古训为大。敏而不实,好施小技,常功尽而事不成,极小人之功,凭浅薄之智,则为虚假之开端。此等小技薄智,反倒为害。诸君须早晚三省,好自为之。”
又一虎皮大猫走上前曰:“我以为练术以气为贵。故专此为时久矣,现已然豁达盛强,可充天地。面临敌人,先须以气概压之,而后始攻击。闻气息,辨声响,左追右直,无不随机应变。施招用术之明,心地坦然,则招式自出。但此鼠形踪无迹,不知是为何者?”
老猫曰:汝之修炼,实为一时之气,此固可为吾等所取,却绝非至上之策。此中缘故,皆因我欲破敌,而敌亦来破我。而况胜败有时,并非皆属我强敌弱。所谓豁达至刚,可充天地,此乃气之形也。虽类孟子之浩然正气,实则不同。他为阴阳之刚健,汝为乘势之刚健,故其间作用迥异,诚若江河常流与一夜洪水之比。而况遇不屈于汝之气势之穷寇,则虽为弱鼠却可扑咬健猫,彼临绝境,无所仰伏,必忘生忘欲,以己身相拼,故其志如金刚。此种利势,汝凭一时之气,何以制服?
又一灰色老猫,从容举步上前:“先生所言极是。气虽旺,但见于形迹,而形虽微彼亦可察。吾练心术之日久矣,不张声势,不为强争,身心调和,乃成一体。彼强之时,则以和相对。似凭帷幕以防砾石之击,虽有强风,亦不与其抗衡。然今日之鼠,既不屈于气势,于吾之和亦不理睬,依旧来往如神。如此行状,生平未曾得见。”
老猫又曰:“汝谓之和者,乃已于心中蕴酿之和,而非自然之和也。虽可避敌之锐气,然汝略动心思,敌仍知晓。着意使心中达于和之境地,则心境不清,兼失生气。心中思念若动,自然之感若寒,则妙用皆无。若不思不为,随感而动,则无形无状,此时之和,方天下无敌也。然绝非汝等之修炼,皆为无用之物。心与术本为一体,动作之中又含至理。气乃一身之流,豁达之时,则得心应手,妙术无尽。和时,则不以力斗,虽金石亦折。但若心神微动,则皆显露于形,神态失于自然,故对手不以心服,对吾怀有敌意,纵施何等妙术,终难奏效。是须无心以应自然。然道之无尽,各位不可以吾之言为至极。昔日吾邻乡一猫,终日错睡,毫无锐气,泥塑木雕一般。未有见其搏鼠者。然此猫所到之处,鼠皆无迹,易地一如既往。吾问缘由,此猫并非不答,乃不知如何作答。此为智,智者不言,言者不智。此猫忘己忘物,已达绝妙之境,即非仅凭骁勇之辈。与此君相比,吾相差远矣。”
胜轩居旁闻此议论,恍惚如入梦境。乃出对老猫一揖,道:“吾修剑术,为时已久,尚未及此道。今宵恭听各位高论,似悟出吾道之极至,望更予深义明示。”
猫曰:“否。吾为一兽,鼠乃我食。人间之事概不通晓。夫剑术并非专在胜人,乃为临大变、明生死之术。士者,须常养此心,再练此道,故明生死之理至先。其心不偏不倚,不疑不惑,不以机智思虑,心气和平无物,坦然应变,此为自在。此心稍动,则理于形外。有形状,则有敌有吾,相对而争,陷此之境,则变化妙用皆失自在。吾心坠地先死,灵明已失,岂可坦然取胜。纵取胜,亦为偶得,非剑术之本旨,所谓无物,并非冥顽。物之微蓄之时,气亦倚此处。此气微倚之时,则难以融通豁达。相对则为过,不对则为不及。过则气溢不可止,不及则气馁难为用。两者皆难拓展变异。吾之谓无物,乃不蓄不倚,无敌无我,临则随应,无迹无形。《易经》有云:‘无思无为,寂然不动,惑知遂通天下之故。’学剑术者,若晓此理,则道近矣。”
胜轩曰:“何为无敌无我?”
猫曰:“有我故有敌,无我即无敌。敌者,原本对峙之名,同阴阳水火之类。大凡有形象者,必有相对之物。吾心无形象,则相对之物亦无。唯物我两忘,坦然无事,方为和一。虽敌之形败不知,然无念凭感而动,心中坦荡,世界方为吾之世界。勿拘泥好恶,疏苦乐得失之境于心中,天地虽广,亦无外求之物。古人曰:‘眼界有尘三界窄,心头无埃一生宽。’盖若有尘沙入,则眼难睁开。原本无物明朗之处,进入异物,必遭此结果。心亦可譬为此。”
又曰:“于千万敌众中,吾形虽同微尘,但此心仍为吾心。虽敌大,无奈我矣。孔子曰:‘虽匹夫不可夺其志也’。若犹豫之时,此时反成敌之物。吾言至此为止,尔须自省自问。师仅传事、晓理耳,欲求真谛乃在自身。此为自得,亦称以心传心,又称教外别传,此非违教,自圣人心法至艺术之末,自得之所,皆为以心传心,教外别传。所谓教乃属自身难以看到之处,师‘仅指点令其自悟之’。从师难得此,教亦易、学亦易之物,难成己之物。此曰见性。所谓开悟,乃跳出妄想之境,此亦称觉悟,两者同义。”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5 个回复

倒序浏览
从前有一个著名的剑术家,名叫胜轩。他家里有很多老鼠,白天就在家里奔窜,使人不胜其扰。于是,胜轩就关起房门,到养牛人家家里抓来一只描,让猫进屋,希望猫能制服老鼠。不料,老鼠反而向猫展开攻击,往猫的脸孔扑去,猫一看苗头不对,马上逃之夭夭。

不得已,主人只好又到附近,找来一大群有名的描,这群猫全跑进屋于去,结果老鼠却待在某个角落,虎视眈眈,犹如对描群们发出警告,要是它们胆敢接近一步,就要给它们颜色瞧瞧。

所以,猫群们全都敬而远之,不敢前进一步,不仅无法制服老鼠,甚至不能靠近老鼠一步。主人气极了,抽起木刀,就到处扑杀老鼠。却还是无济于事,反而把屋里的摆设打砸了。

事实上,老鼠的身手敏捷,像闪电一般地行动。变化自如,不要说打中它,若是一不小心,或许会被它反咬一口呢!

胜轩满身大汗,气喘吁吁地吩咐佣人:“离我们家六、七百公尺的地方。听说有一只非常优秀的猫,你马上去把这只猫借来。”佣人依言把猫借来了。胜轩一看,那只猫和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两眼无神,看起来一点也不聪明,似乎年纪大了,动作从容不迫。

不过,聊胜于无,既然来了,不妨一试。于是胜轩就打开门,让这只老猫进去。出乎意料之外的是,那只老鼠犹如遇到克星,一动也不动,老猫便胸有成竹地接近老鼠,轻而易举地把它制服了。[

当天晚上,猫群们集合在胜轩的家里,为立大功的老猫开庆功宴。大家恭敬地站在老猫的面前说:“我们平时总认为自己是抓老鼠的高手,也很容易得手,不要说老鼠,就连鼬、獭等,也不会轻易地放过。今天很不幸地遇到如此顽固的强敌,请教前辈是如何把那老鼠制服的?”

老猫笑著回答:“我知道你们都很勇敢地抓老鼠,但是,却还没有抓住正确的门径,一遇到棘手的封象,立刻会马失前蹄。现在,我先让你们一个一个说明修炼的心得。”

这时,在为数众多的猫群中,有一只年少气盛的黑猫走出来,说“我出生于以抓老鼠为使命的家庭里,从小就一心一意地学习抓老鼠的本领。我能轻松地跳过七尺高的屏风,钻过小洞窟,无论快攻、轻功,无不熟练。而且,我装睡的本领特别高,等到破人松懈下来,我就趁虚而人,从天花板到柱棵,绝不会让对方逃脱。今天的失败使我觉得遗憾,也很意外。”

老猫回答说:“你所修炼的,可能只限于动作方面。你还以为这些就是一切了吗?!当然,动作也是必需的,但它只是人道的前奏罢了。从表面上看,那些动作似乎很简单,然其中却含有无比的深意,也就是真理。后代的人专门学习动作,殊不知动作只是技术的末端,一味地磨练技术,最后总难以自我突破,完全以功夫进步为目的的人,很容易落到这种下场。所以,修行上要由技术的层次,转变到『道』的层次,钻牛角尖反而会误入歧途,而所学的技术也毫无用处。希望你好好地考虑这一点”

接著,有一只虎毛色的大猫走近前说:“我认为武术最重要的是气力和魄力,所以,只要充实气力和魄力,就能稳操胜算。我以这点为目的,专心地研究,目前是精力充沛,力气强大,自认没有人能比得过我。只要敌人一出现,就能以气力和魄力压制对方,不管对方的能力如何高超,都能应付自如,左右逢源。况且,我的能力已经达到收放自如的程度,在无意识之中,自有一股气势。如果老鼠跑到天花板、梁柱上,来不及抓到她,我就会集中自己的气魄和它对峙,使它心生恐惧而摔落下来。没想到,今天我竟栽在那只老鼠的手里,它好像一阵风,使人捉摸不定,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老猫回答:“你所修炼的功夫,只是凭著一时的气魄,趁势起作用而已。因为你自认为自己的技术高人一等,就骄傲自以为是,这样就永远也达不到最完美的境界。破敌应该趁对方陷人混乱时,乘破绽而冲其虚,但是你想,如果对方是无懈可击的,那你怎么办?!你想以气势来压倒对方,然对方却比你有过而无不及。所以,这种惟我独尊的心理,万万要不得。

你觉得自己的气魄宽广、强大,充满天地之间,这完全是你的错觉,依你所说的,似乎和孟于说的‘浩大、自在、无挫折的心境’很类似,其实两者相差一万八千里。孟子所税的‘浩然之气’,显然含有智慧的根本因素,所以才会变得如此刚强。但你所谓的刚强,无非是趁一时之势而已,表现方法也不同。打个比喻来说,孟子的‘浩然之气’就像是江大河一般,滔滔不绝,物我相随而去,悠久而丰盈,哪像你,就像一夜之简积成的水灾,一下子就可以消失殆尽。

你口口声声说着气势、气势,但是,如果遇上了不屈于气势的人,就可能演变成相反的后果,就像今天的情形一样。那只老鼠被逼急了,走投无路,在这一瞬间,它面临生死的抉择,所有的杂念都忘得一干二净,至于输赢,早已置之度外。因此,她的身体和精神都变成钢铁一般,又怎么会屈服于你的气势呢?”

然后,有一只灰色的猫静静地走出来,说:“你说的确实不错,一个人的气力越旺盛,越不容易隐藏起来,一旦出现在外,就算是蛛丝马迹,也会被别人识穿。关于这一点,我花费时间精心研究,终于得到一个结论,就是凡事都不要趁势去做,应该和对方取得协调。如果对方太强,最好就不反抗,才不至于引起`)

对方的力量,所以我的技术就犹如一张垂下的布幕接受飞来的小石头,当对方要对我施展压力时,力量却无法发挥,我就能轻而易举地打败对方。不过,不知道怎么搞的,这次却无法取胜!?

那只老鼠一点都不为势所屈。虽然我想以我的方法来同化它,但它似乎看穿我的心思。从我出道至今,尚未遇到如此强劲的对手,这到底该如何解释?”

老猫改变一下坐姿,说:“你所说的「和」并不是自然的「和」,而是有所为而为的「和」。你下意识地想同化对方,取得协调,虽然你能使对方暂时收敛锐气,但是,对方了解你的用意,早已心存戒备。所以,在不自然的状态之下,根本无法产生优秀的技术和应用法。

即使有意识,却不顾虑到得失,能按照自然的法则而行勤,而活动的本身不反应出动作,也不会留下形体,这就超越了有形的肉体。如果能达到这种境界,在天地之间就只存在着真我,而没有所谓的敌人而言。”

老猫看看洗耳恭听的描群们,继续说: “当然,我并不是说各位所学的技术完全没用。一样简单的器具,只要应用在适合的场所,就能展现出它的优点,成为有用的事物,相同地,一个简单的动作里,自然也含有真理。一个人的气力和魄力能左右他的身体状况,如果气力充沛,广泛而舒畅,不管对方如何改变,也能自由自在地适应,和对方对峙时,即使没有力与力的冲突,也能以「和」制敌,就算对方如钢铁般地坚强,照样能办得到。

在此我要反复强调,只要自己有一点的意识和拘泥,那就完全是出于勉强,矫柔造作,并不是自己原来的姿态。所以,敌人面对你时,自然会采取反攻的态度,无论你使用什么技术,一点也没有功效。总之,最要紧的,是经常保持一颗自然之心。

我讲个故事给你们听。我的隔壁村子有一只猫,这只猫很贪睡,每次我看到它,都是闭目沉睡,像是木雕的猫一般,没有人看过那只猫抓过老鼠。说来也奇怪,只要这只猫待在哪里,老鼠就不会在这个地方出现。所以,我特地赶到那只猫的住所,想听听看它怎么讲,结果我连问了四次,它都没有回答。

这时我心想,莫非这只猫不是不回答,而是不知道怎么回答,还是它本身毫无任问意识和自觉。

放是我恍然大悟,真正有才识的人,都是隐而不露,只有一知半解的人,了会沾沾自喜表现自己。那只猫超越了外在的拘束和形式,达到「武道」至高无上的境界。我到它,自叹弗如。”

这时,胜轩梦幻般地走到老猫的面前,说道:“我有志于学习剑道,经过多方的修炼,总无法领会其中的奥妙,今晚听各位的对话,自觉获益良多,请你再把剑道的敲门告诉我。”

说完,胜轩就向老猫深深一鞠躬。

老猫回答:“不,我只是一只卑微的勤物而已,你也知道的,抓老鼠只不过是我们的天职。无可否认地,这本领和人类的剑道的确有相似之虚,既然你问了,我当然乐意把我的想法告诉你。

所谓的剑道,本来就以打败对方为目的,在以生命为赌注的场面,生与死的界限和意识十分强烈。换句话说,为了明白生死问题,穷究这个哲理,就可以拿着剑,采取相争的型式,这就是武道。

所谓的武士。就是把精神的根本放在这个地方,一切的行为,都是为这个目的所产生的。所以,只要你撤底了解生死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心里不要摇晃不定,不要疑心疑鬼,不要自作聪明,总之就是不受外界的影响,经常保持稳定状态,无论什么变化、什么状态都发生不了作用。

如果外在已显示出不安定的状态,那么,你的心已经卷入生死的漩涡之中,又如何来应付对方千变万化的攻击呢?所谓的胜利,应该是在自然的状态之下,所获得的结果啊!

另外,像〔人间本来无一物」的这种说法,并不是说人生完全是空虚,毫无线索可循的。人的心既然无法从外表看出,当然也就无法把它当〔物品」一样地保存下来。培养一颗淡泊的心对自己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一个人的心态如果被自我意识所束缚,就无法临机应变,自由舒畅地活动,结果,做起事来不是太过,就是不及。一旦认为自己有这种缺失,心情就会消沉下来,连自己都无法适应这个变化。

我在此所强调的「无物」,就是什么都不想。一个人若能保持不偏不倚的心,无入而不自得。「易经」说过:‘毫无心思,一个人静静地不动,能提得起放得下,看破一切,就能通向绝无。’如果能理解道一层道理,就能领会剑道的真理。”  

胜轩听了这段话,面露不解的表情,问:“你为什么会说无敌。又说无我。如果没有敌我双方,哪有剑道道种武术存在?……”

老猫接着回答:你问得很好,只不过,你似乎不太明白我的意思。你想想,如果你这个人根本不存在,哪还有所谓的敌人,世间的一切本来就是敌对的,例如天、地、阴、阳、水、火等。所以,人类和野兽等有形的个体,必然是互相对立地存在,只要除去心理意识的存在,那么对方根本就不存在,也就没有互相争斗、作战的必要,无敌又无我。既无心,又无出于心中的形象,那真是一致又毫无矛盾的场合。这种浑然一体意境如果发生作用,击败对方,那是意识以外的事。就像流水往低处流一般,自然又合理。若是能具备如此清澄的自觉,那么,平凡之心能获得提升,整个世界就是自己的世界。

既然无好坏之分,就能轻易地判断,无太过、无不及,一切都是自己心中产生的现象。如此,一个人的喜怒哀乐、利益得失,就能在心中适当地跨出境界。宇宙、天地是极为广泛的,但是,万般事物总要靠自己决定,完全没有求助他人的时机。古人说过:‘眼里有尘三界窄,心头无事一床宽……’
这意思是说。眼中只要进入一点尘埃,受到刺激,眼睛就张不开。不要说过去,就是连现在、未来都模糊一片。相反地,心情平稳、 不受骚扰,即使是坐在三尺宽的小地方,这个人的眼界却能透视天地之间。本来,心是自身的小天地,没有异物能混入。不过,一旦不幸被异物侵人,就像尘埃进人眼睛一般。所以,一个人的心必须使之清明,不能有异心。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在千万个敌人之中,即使肉体已经粉碎,但我的心还是不变。所谓我的心,就是我的志向’……因此,《孔子》也说:‘即使是身份卑微的人,一个人的志气绝不可被夺定。’两者意义相同。心中若怀着恐惧疑惑,非但对己无益,还会助是敌人的威势。

我想告诉你的就是这一点。做事要反求诸己,求得自己的本心。师父所能傅授给你的,不遇是通达事理的形象罢了!若想再求得其中奥妙,一定得靠自己努力。这就是所谓的‘自得’(领悟)。当然,除了传授和教诲之外,也有所谓的以心传心。'

所谓的剑禅一如,这未必是禅的学问而已。古来圣人的教诲及一切的武艺,都要自得其神理,自探其奥秘,以心传心,师父将弟子无法自己体会的部分,予以指导,使他懂得诀窍。师父教给弟子诀窍,乍听之下似乎并不难,问题在于:弟子如何把师父的话,经过自己的体会,然后在内心发生作用。这就和一般所谓的‘见性’,和‘领悟’的意义相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贊,頂一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好文!
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贊,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